德意志意识形态 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
提到它的背景,那我们就不得不先说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
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
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观点。
在巴黎,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
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作里明确地、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动力和途径问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但他们没有放弃,并于1848年2月他们写成的纲领随即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通过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之后编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可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在一个及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尤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写成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
在欧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别是18世纪末叶,在同一切中世纪废物,同农奴制和农奴制思想展开决战的法国,唯物主义成了唯一彻底的科学,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学学说,仇视迷信、伪善行为及其它等等。
因此,民主的敌人便竭尽全力来“驳倒”、败坏和诋毁唯物主义,维护那些不管怎样总是为宗教辩护或支持宗教的各种哲学唯心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多次说明,一切离开这个基础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
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
出发”。
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否承认 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 用,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一、写作背景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发 表后,给了布•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以致命
打击。施蒂纳在1844年11月,出版了《唯一者及其
所有物》,把布•鲍威尔的主观唯心主义推向极端。
1845年10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公开发表文章,
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教条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
把他们的文章比做宗教徒对异教徒的审判,因此决
定反击青年黑格尔派。
“真正的社会主义”像瘟疫一样,在德国“有 教养”的人们中间传播开来。从1845年起,“真
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在法国和英国的正义者同盟
中也开始泛滥,严重地危害着工人运动的发展。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给予全面批
判。
《形态》的写作,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
展的必然产物。1845年春,马克思来到布鲁塞尔,
第 [Ⅰ] 部分
1、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 2、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1、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
人类历史现实前提(基础)是:现实的个人;他 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 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
三、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写作: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出版:马恩生前只出版了第二卷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重要地位和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17世纪的启蒙运动到19世纪的民族主义运动,再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分裂,德国的意识形态一直在塑造着世界的格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从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1.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起源和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对德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后,启蒙运动的兴起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思想家如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为德国的哲学和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民族主义与德意志意识形态19世纪的德国是在民族主义情绪的推动下实现了统一,这一过程中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得到了极大加强,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3.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纳粹意识形态对德国和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激发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反思与重新定义。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的意义和影响1.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作为欧洲大陆的核心国家,德国的意识形态一直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既包括德国对欧洲价值观和法治体系的传播,也包括对欧洲政治秩序和经济结构的塑造。
2.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的贡献德国一直是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德国的意识形态不仅在欧洲范围内产生影响,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德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德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因为如此,深入理解和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格局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德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
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
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当时未能出版(除其中的第2卷第4章在1847年发表在一份杂志上以外),以致这部对于世人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最为重要的文献,要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年才以手稿的形式全部面世。
此书就其作品形式来说是未完成的,其中的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是一份未写完的手稿。
此外,全书甚至没有一个总标题,现在的书名(《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后来在一篇声明中对这部著作所用的称呼。
以手稿的形式面世的作品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因此出版者在发表前必须对它进行编排、分节和加设标题,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编排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的意思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研究1.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历史。
在手稿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的开头,马克思删去了下面一段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历史可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说;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
广义的“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时,不妨把历史理解为,这里指的是基于时间这一形上基础之上的一切变化和发展。
狭义的“历史”:单单研究人类历史。
手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费尔马哈及青年黑格尔进行彻底清算,正是当费尔巴哈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时他陷入了唯心主义。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手稿中的“历史”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2.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说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当马克思把有生命的个人作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时,历史不再是神的历史,也不是理性的历史,而真正成为了人的历史。
3.人类历史就是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
这说明,马克思认识到人类历史也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实际展开过程。
(1)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前提与基础的历史。
马克思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指一定社会所遇到的一定的现实前提或基础。
当我们说某事物是历史时,那就是在说,这个事是以一定的基础为前提的,一当它存在它就被规定,同它又是别的事物的出发点和根据,规定着别的事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
2、人类历史的矛盾 运动
•(1)、分工发展与社会
矛盾 •A、分工发展引起生产力、 社会状况、意识之间的矛 盾
•B、分工造成个人利益与群体
利益、公共利益的矛盾 •C、分工产生了国家,国家表 面上维护社会利益,实际上维 护统治阶级利益 •D、分工存在着,人与社会的 “对立”就存在着
(2)、消灭异化的前提、途 径 • 异化: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术语,
费尔巴哈—抽象的人
• “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
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在感 性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 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 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 其他的‘人的关系” “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 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 个唯物主义者。 ”
费尔巴哈—抽象的人
• “ 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 ‘ 理解 ’ 一方面仅仅
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 局限于单纯的感觉。” “ 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 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 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 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 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 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秩序。 ”
•(1)、“市民社会”是
构成国家、观念的基础 •(2)、从“市民社会” 可以看到社会机体的物质 性、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3)、观念的变革在于现
实的变革 •(4)、社会变革根源于一 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群众 的觉悟
四、社会意识产生、 发展的规律性
•1、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
统治地位物质关系的反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Deutscher Idealismus)是19世纪德国哲学中的重要思潮,主要由康德、费希特、海德格尔等哲学家代表。
他们试图通过对世界历史的思考,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探讨人类存在的本质和目的。
本文将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思想以及其当代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1. 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理性的逐渐实现。
康德强调,历史是在理性的推动下逐步朝着秩序和自由的方向前进的。
他认为,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人类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宗教和专制统治,迎接理性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费希特则进一步指出,理性和秩序需要通过人类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来实现,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 德意志意识形态注重历史和文化的整体性。
他们认为,历史不仅仅是一系列碎片化的事件,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
费希特提出了“世界历史观”的概念,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整个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具有其特殊的任务和责任。
3.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意义。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和人性的完善。
康德提出了“永恒和平”的理念,认为人类社会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战争和暴力的和平社会。
费希特则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体自由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充分发挥。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我们理解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他们强调历史的整体性和目标性,帮助我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代世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
2.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他们关注自由、平等、公正等核心价值,倡导人类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发挥。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解读
哲学研究 。
・
5 ・
维普资讯
著 的中文译 本 来进 行一 番 研究 。
一
、
历 史是 什 么?
历史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常识性 的问题 , 既然问题已提出 , 一切 只好从头开始。依照中文文献 ,历 : “ 经历、 经过” ] 、史 , [ 聊)“ 记事者也 ” ] , 2 ( [( 这样看来 , 2嘞) 中文的“ 历史” 一词 , 其基本含义是指经历过发生过 的
维普资讯
第 1 卷 第 5期 5
2O 年 9月 02
重 庆 教 育 学院 学 报
Jun lo h n qn olg fE u a o o ra fC o g ig C l eo d c t n e i
V0 . 5 N 5 I 1 0. S p .0 2 et2 O
事。 依据 黑格 尔 《 史哲 学 》 德 文 中“ 历 , 历史 ” G s i t) 词 是 指 “ 生 的事 情” “ 生 事情 的历 ( ee c e 一 hh 发 或 发 史” , 口 咖)无论中文或德文 ,历史 ”G s i t - 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已发 生过的事。一件事情 的发生总 “ ( ee c e hh )
中文译本 的解读 , 现 马克 思所设 定 的“ 史” 念是 建 立在 以经验 为 基础 的认 识 论 之上 的 , 发 历 概 所 谓 “ 史的原 初 的 四重 关 系” 不具有 本 原 的意 义 , 历 也 而只 是 对 于“ 史” 源 的探 讨 。历 史是 建 历 起
立在 物质 生产 活动基 础上 的 现 实的人 们 生活 过程 的 总和 。
有时间、 地点、 人物 , 而且人物才是事件的主角 , 没有人物 , 来事件?事件是人物活动的显现 , 何 人物活动 不断显现 , 并经过了一定的时间 , 这就是历史。由此可见 , 历史是受某个对象 ( 人物) 所制约、 所支配、 所规 定的 , 而不能反过来说历史支配人物。当然我们有时也说 , 某某伟人是历史的产物 , 但这里 的“ 史” 历 已同 本来意义的历史不一样 , 而是指那个时代 的历史环境。严格地说起 来 , 已是“ 这 历史 ” 一词 的一种转 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促进生产力 发展的强大力量;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 在后一种情况下,就会发生变革原有生产关系的 社会革命,借以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 关系.
"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 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 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 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独另进行;一些纯粹 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 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 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 P107-108.
B.满足新的需要的再生产; "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 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 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 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C.人口生产; "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 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 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 家庭." 家庭
A.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 物质活动,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 一起的.P72.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 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P81.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P72.
"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 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 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 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 产生的一样." P72.
第一次读书:《德意志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他们强调,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
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 上层建筑的基础。” 同时,他们也肯 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资产阶级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 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 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
第一卷 第一章 费尔巴哈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神圣家族》之 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 写于1845年9月到 1846年5月。他们写作这部论著有四个 方面的原因。
(一)《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 哲学信仰。
(一)唯物史观的前提(第1思、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 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 活条件。现实的个人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 活条件是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
他们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 活条件,提出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 即:
(二)《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揭露当时德国各 种意识形态观点的实质, 系统地制定唯物史观, 以指导当时的工人运动。
(三)当时德国思想界关于“现实的人道主义” 的争论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认识费尔巴哈。
(四)《形态》中的基本思想是《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阐述的新世界观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义:
3.他们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 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六)《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起构成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
《德意志意识形态》剖析
8、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革命(教材第 18段,原文第26段) 共产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 革命;
9、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教材19段, 原文第27段) 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从实践出发解释观念;而不是相反; (2)历史的动力、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 批判; (3)不只是认为人创造环境,而且坚持环境 也创造人; (4)重视革命群众在历史变革中的决定作用;
扬弃异化和消灭分工的宗旨是恢复人的实 践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特点。“在共产主义 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 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我自 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 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 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 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7——38页。)
3、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4-8段,原文6-10段)
5个基本因素 (1)人的基本需要和生产,它构成一切历史的 第一个前提和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2)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及其活动的 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需要和再生产。 (3)人自身的再生产,指人繁衍及家庭关系。 (4)生产活动所结成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
3 所有制的几种不同形式(14-20段) 把资本主义以前的人类社会划分为三种所 有制形式; 部落所有制; 古代公社所有制与国家所有制; 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描述不够准确。
4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教材6-10段,原文21-26段)
(1)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现实中的个人的生活 过程产生的。 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是在一定的 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从精神生产 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着手进行论证); (3)新方法不同于德国哲学。批判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理论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 程中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 发展。 (4)新方法在于描绘出现实个人的能动生活过程。 强调这种考察方法的前提是现实的、可以经验观察到的、在 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5)唯物史观不能离开现实的历史,为整理历史资料提供 方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研究一种非历史哲学的历史概念,物质决定意识,对于历史的目的性的说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这三个维度对于历史概念进一步的进行了梳理和说明。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历史概念的确立,也标志着后来意义上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
从文本出发,梳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历史概念的阐释和说明,是理解马克思历史概念乃至整个哲学体系的一把关键性的钥匙。
标签:历史;社会;物质;目的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同以往的历史哲学是根本对立的,它不是以抽象的思辨任意臆造历史的联系,而是从现实的经验材料出发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历史概念的确立,不是从最终确定的意义上来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就是不断发展的,历史概念的确立,仅仅意味着一种主要原则的确立,后来的《资本论》以及马克思晚年的通信中,同样有对于历史概念的补充,但这种补充也是对主要原则的补充,而历史概念的主要原则,就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的,而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几下几个方面。
一、一种非历史哲学的历史概念历史哲学是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所不能摆脱的理论先在,因此,马克思历史概念的阐述,就要首先对历史哲学表明自己的态度,马克思阐明历史前提的思想是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历史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历史观清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马克思之前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展开,是抽象的思维的运动,是抽象的公式符号的组合,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或者说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思想的历史取代了现实的历史,对历史的关注变成了对思想语句的关注,也就意味着对现实利益的抛弃。
正如马克思所言,“世界舞台局限于莱比锡的书市”①,历史变成了书市中的符号,也就失去了其本真的面目,完全与现实的人脱离。
历史是现实的人的历史,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历史的前提无疑是人本身。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②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有生命的个人,没有人就没有历史,更没有历史理论的语句。
德意志意识形态什么时候写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写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932年。
这一著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原稿分为两卷,第一卷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哲学观点。
第二卷的内容是批判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
第一卷包括一个序言和三章。
序言概括地揭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核心。
阐明写作的目的。
第一章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指明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这一章在全书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全书的总论、总导言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独立的意义。
第一卷的第二、三两章分别批判布·鲍威尔和施蒂纳。
第二章分为四节,分别驳斥了布·鲍威尔对费尔巴哈、对施蒂纳、对马克思恩格斯、对赫斯的所谓“批判”,指出他是用唯心主义观点批判唯物主义。
第三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施蒂纳及其代表作《惟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批判。
第二大部分是揭露和批判施蒂纳为维护自己著作所发表的论文——《施蒂纳的评论者》。
第二卷除了前面有一个序以外,共分五章。
其中第二、第三章的手稿已丢失。
现在只剩下第一、第四和第五章。
第一章是对《莱茵年鉴》表现出来的“真正社会主义”观点的批判。
第四章是对“真正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卡尔·格律恩的批判。
第五章是对“真正社会主义”另一代表人物格奥尔格·库尔曼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探究史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种集政治、哲学、文化和社会观念于一体的学说或理论体系。
它起源于德国,并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广泛传播。
在中国,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探究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本文将回顾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探究的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中国在20世纪初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进程中,开始接触并引入了西方的思想和理论。
其中,德国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在中国的引入更为显著。
孔飞力、杜亚泉等早期学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度探究和翻译,使得中国的知识界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然而,在中国早期(20世纪20时期-40时期)的探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被视为一种思想或理论的引入,用以诠释欧洲的社会问题。
这种探究主要集中在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究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问题感爱好的学者借用德意志意识形态来诠释社会变革和革命的动力。
当时,中国正处于殖民压迫和封建社会的深重压制之下,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一些学者提供了冲破传统的思想范式的可能性。
然而,随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探究方向逐渐偏离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探究,而集中在本土思想的建构和解放思想的内容上。
这种状况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尤为明显。
新文化运动的提议者鲁迅等一些著名学者开始关注到德国的思想对中国的冲击,但他们更加关注思想的本土化和解放。
他们期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和批判,使中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命运。
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界开始迎来知识和学术沟通的茂盛时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探究也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爱好。
这一时期的探究更加突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启发和影响。
一些学者着眼于其中的批判理论和社会哲学,从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沉思。
当前,中国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探究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一方面,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干系进行了深度探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收容与改造。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结构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同任何一部经典著作一样,《形态》一书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
把马克思逐出巴黎。
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
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新的迫切的斗争任务正摆在他们面前。
欧洲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各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各种工人团体、共产主义组织相继出现。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极力主张把这些分散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
于是1846年初,根据马克思的倡议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收到了大量书信,通报了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交流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
这一切表明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不断增长。
后来恩格斯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我们两人已经深深投入政治运动;我们已在知识分子中间,尤其在西德意志知识分子中间拥有信徒,并且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有相当大的联系”。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版,第2卷,第342 页)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英国的宪章主义者的革命派、法国社会民主党“民主派兄弟协会”、特别是“正义者同盟”等组织建立了联系。
“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的手工业工人联合组成的一个秘密组织,在这一组织中占居统治地位的思想,’一部分是布朗基主义,一部分是魏特林主义。
魏特林原是德国的裁缝工人,他的早期著作和言论,无疑地曾经起了促进革命的作用,可是他很快地就变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绊脚石。
魏特林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定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企图把“正义者同盟”变成一个俯首贴耳地追随他的宗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义者伺盟”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力图使它成为真正革命的、共产主义组织。
1846年5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另一些成员发表了《反克利盖的通告》,这个通告对克利盖的冒牌共.产主义宣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之一,它对西方思想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了欧洲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意志意识形态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由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政治哲学家卡尔·施密特、法学家卡尔·斯特纳等人创立。
这个哲学流派的兴起背景和写作背景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下面我将就几个方面做详细的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政治环境德意志意识形态兴起的时期正处于德国的历史变革时期,这个政治哲学流派的诞生也与当时德国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在19世纪末,德国刚刚统一,国家的建立和统治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和政治变革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局面。
此时,德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这种转变造成了各种社会、文化、政治方面的不稳定和混乱。
同时,德国在经济、技术、工业和文化等方面正在与其他欧洲国家竞争,这场竞争也加速了德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在政治哲学方面探索了自由、平等与法治的问题,在德国国家建设与统治问题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在施密特的《政治的概念》中,他探讨了政治的本质与形式,提出了“主权”、“独立”、“特殊性”、“决定性”等概念,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性,为德国在二战后重新走向国际社会提供了政治思想支撑。
此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兴起也与当时普遍存在的民族主义浪潮和认同危机有关。
在这个时期,德国人深感自己是欧洲文化、历史和文明的一部分,但又感到自己不够自主,存在文化或政治依赖性。
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试图通过对德国传统文化、哲学、历史等方面的发掘和重新解读,达到挖掘德国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目的。
二、哲学传统与文化背景德国文化背景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德国,拥有强大的哲学传统和人文主义文化底蕴,这种文化传统造就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从康德、费尔巴哈、黑格尔到尼采和海德格尔,德国一直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中心之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历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历史观,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历史观。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的变迁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出来的,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结果。
他们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历史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研究①邓莉,高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摘要: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历史”概念的阐释进行文本梳理,对其“历史”概念作全面理解,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也即其历史科学提供基础。
我们认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所言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历史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人类实践的展开:历史是人及其实践活动前提与基础,历史表现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历史与人自身的发展相统一。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概念;历史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4482(2009)01-0230-02“历史”概念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认为是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其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因而“历史”概念内涵的探讨构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弄清这一问题,无疑对于认识马克思早期思想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手稿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的开头,马克思删去了下面一段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历史可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说;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1]。
尽管马克思当时出于何种考虑删去了这段话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仍应该把它看成一段含义非常丰富的话,在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时就更是如此。
因为这段话中隐含着对“历史”一词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当马克思谈及“历史可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时,不妨把历史理解为广义的“历史”,这里指的是基于时间这一形上基础之上的一切变化和发展。
然而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其后作了一个重要限定,“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即排除自然界,而单单研究人类历史。
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时用了这样一段话:“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1]手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费尔马哈及青年黑格尔进行彻底清算,正是当费尔巴哈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时他陷入了唯心主义。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手稿中的“历史”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二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说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当马克思把有生命的个人作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时,历史不再是神的历史,也不是理性的历史,而真正成为了人的历史。
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对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作了规定,“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这里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人,绝不是法国唯物主义的“机械人”,也不是费尔巴哈仅仅限于感情范围承认的“单独的、肉体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
人是历史的现实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考察历史使唯物史观区别于其它任何“抽象的经验论者”和“唯心主义者”。
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是我们理解“历史”概念首先要明确的。
三人类历史就是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1]。
这说明,马克思认识到人类历史也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实际展开过程。
正是从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出发,从实践活动出发,马克思阐释了“历史”概念的深刻内涵。
1.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前提与基础的历史马克思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指一定社会所遇到的一定的现实前提或基础。
当我们说某事物是历史时,那就是在说,这个事230①收稿日期:208-10-07作者简介:邓莉(1984-),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哲学研究。
是以一定的基础为前提的,一当它存在它就被规定,同它又是别的事物的出发点和根据,规定着别的事物。
人们常常只把历史看作是时间上已经过去的事,却忽视了历史正是在作为前提或基础在现在并且无所不在地规定和制约着人们及其实践活动。
其实,历史不是作为“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首先向我们呈现的一种不可回避的前提与基础,历史作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人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本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1]呈现在人们面前。
也正是因为历史首先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前提与基础呈现,人类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人及其实践活动不可能跳出和超越历史,任何试图跳出和超越历史的行为都是必将失败的。
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一切可能性、一切制约性、一切局限性都源于历史。
总之,“人总是把以往的历史结果作为前提,追求并创造新的存在基础、存在状况和新的规定性,并通过自己的活动为自己的后代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前提。
”[2]2.表现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历史不是历史观念的自我变化和发展,而是人和社会以一定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利用和改变以往各代遗留的生存条件,继续或者改变先辈的活动,并直观地表现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说:“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东西……”[1]。
人类要生存,首先要生活,就不得不进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人类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
这种实践活动就是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接着又说:“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
这种实践活动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产生了新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又提出了不断改进手段、创造新的工具和发明新的技术的需要等,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历史是生产力的发展史。
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还是人自身的生产,都包含着另一方面,即社会关系的生产。
社会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可以被看作由生产力决定的人类社会关系(物质联系)形式的变迁史。
当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生产及生活会产生一系列的历史变化,如引起人类生产方式、交往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因此也可以把历史看作是基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类生产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的变化与发展。
这当然是从不同角度来看等历史,为历史寻找到的不同的线索。
如果说对历史进行这样一种把握终究有点抽象并显得有点困难(因为只有少数人可以真正做到)并有可能陷入对“一般结果的概括”的指责,那么人类最容易感受到历史的地方正是自身的生存方式,人类只有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对历史的感受才最为真切,因而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变化和发展成为历史最为直观的表现。
生存方式本身又不仅仅涉及人类的经济生活,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形式、生活方式等,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人的生存方式最直观但也是最为全面地展现了历史。
人类的社会生存方式总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历史性变化和发展。
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历史性存在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不仅展示了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而且推动了适应这种生存方式而产生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进步和发展,因而在宏观上历史又表现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进步和发展。
3.与人自身的发展相统一的历史如前文所说,马克思把人作为历史的主体,认为是人及其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人自身在历史中生成,历史也是人自身的发展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不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异化观一样把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把以生存为目的,仅仅把劳动作为手段的“现实的劳动”看作是异化了的劳动。
但马克思使用异化一词时就意味着假设了人的本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理想状态,即自由自觉的劳动,因此人的本质与历史是分离的,人的本质与历史无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1]因而再也没有什么固定的人的本质,也没有固定的人性。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人自己的现实规定性也被生产和创造出来了,人的存在形式和规定性是依靠历史、通过历史并同历史一起保存下来和发展起来的。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又首先取决于“生产力的普遍发展”。
“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人的实践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系全面实现的结果,历史作为“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1]马克思除了从人的本质的历史生成的角度谈到了与人自身的发展相一致的历史,他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
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而这一点显然是易于体会的。
在这个过程中,狭隘地域性的个人逐渐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他又说道,“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在马克思看来,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与历史成为真正的世界历史的过程是统一的,单独的个人发展至什么程度,历史的世界化也就到什么程度。
从以上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历史”从来就是人自身的生成史、发展史,历史作为一个宏大的发展过程与整个人类甚至单独的个人自身的发展一直都是统一的。
总之,历史正是人类创造的历史与在历史中人自身历史发展的统一,历史本质上是“历史的人”创造“人的历史”的现实实践过程。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关键词清晰呈现:历史、人、实践。
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之下,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就是历史科学,因为他至始至终关注的都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