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编制情况说明
空气监测手册说明书
空气监测手册2019/2020热解析管加标装置DN P H小柱溶剂解析管采样袋采样泵空气监测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 年组建成立;是中国领先的实验用品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目前公司已是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客户供应链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 声誉;主要产品包括色谱产品、化学试剂、标准品、实验室用品、分析仪器配件及耗材等;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拥有300 多位员工,2015 年销售额超过2 亿人民币。
安谱实验科技连续四年被仪器信息网评为“最有影响力的国内耗材配件厂商”,处于中国色谱消耗品行业的前列。
安谱实验科技是“新三板”挂牌企业,(证券简称:安谱实验,证券代码:832021)。
2015 年8 月11 日,安谱实验与聚光科技(证券代码:300203)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安谱实验加入聚光科技集团,共同打造“智慧实验室一站式服务平台”。
安谱实验能够为全国的科学工作者提供超过50 万种的各类实验设备、标准品、化学试剂、实验室耗材等科研用品。
主要客户广泛分布于食品、制药、政府机构、环境测试机构、化工、科研、临床、生物工程等及实验室耗材生产行业;其中已与8000多个用户建立了中长期合作关系,联络客户数量达到上万个。
公司以诚信可靠的服务与切实专业的工作著称于客户群,在客户群中得到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被邓白氏评为“信用RI1 级”,享有最好的信用等级。
公司在2013 年再次通过ISO9001:2008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销售部分为国内销售和国际销售,国内销售按照销售区域划分,除总部上海外,在北京、广州、南京、青岛和武汉设有办事处,在深圳、沈阳、郑州、长沙、重庆设有联络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
国际销售负责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客户。
安谱公司于2009 年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筠安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安谱自有品牌的生产,公司拥有两个规模实验室;应用实验室专门负责产品的应用开发,热点专题的跟进;质量控制实验室,专门负责产品的质控。
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编制情况说明
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编制情况说明本指南是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科技项目“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可行性研究(2015CNAS09)”研究完成的基础上,于2019年1月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立项,并组织相关单位、专家编制完成。
1、编制的背景目的环境检测工作涉及的检测领域有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主要是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获得检测数据,依据CNAS-CL01、CNAS-CL01-A001、CNAS-CL01-A002等进行检测能力确认。
随着政府和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日益重视和关注,以连续自动监测为主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发展较快,2016年1月1日起全国各地都将按照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对自动监测项目的认可需求也将增大。
自动监测技术与传统实验室分析技术在设施和环境管理、检测方法确认、运行维护、安全管理、量值溯源、质控体系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还存在部分实验室将自动监测项目委托第三方运维等问题,为了进一步统一空气自动监测项目的技术能力认定尺度,降低认可风险,提高空气自动监测项目能力认定的科学性、严格性和规范性,推进认可工作在环保领域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开展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可行性研究,为实现自动监测项目的统一、科学认可提供技术支撑。
为此,2015年11月,申报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可行性研究”项目,并被立项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科技项目(2015CNAS09),项目组在充分调研我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实验室现状和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开展了认可可行性研究;在认可可行的基础上,基于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研究了空气自动监测项目认可关键技术要求。
该项目于2018年3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科技委员会的验收。
为对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在2015CNAS09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立项,并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编制完成。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等效校准装置应至少配备 4 种不同长度的校准池,校准池材质应选 用高紫外透过率的材质。标定架与光源发射装置应连接牢固。 等效浓度计算 按照公式(B1)计算标准气体的等效浓度。
式中:Ce --------标准气体等效浓度,ppb; Ct --------标准气体浓度标称值,ppm; L---------光程,m; LC --------校准池长度,mm。
(5)分析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选用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 反 应 和 不 释 放 有 干 扰物质的材料;长度不应超过3m,同时应避免空调的 出风直接吹向采样总管和支管。 (6) 分析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安装孔径≤5μm的聚四氟乙烯滤 膜。 (7) 分析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连接总管时应伸向总管接近中心 的位置。 (8) 在不使用采样总管时,可直接用管线采样,但是采样管线应选用不 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采样气体滞 留在采样管线内的时间应小于20s。
漂移 MSD 和 24h 80%量程漂移 USD,然后可对分析仪器进行零点和量程校准。重复
测试 3 次。
SO2 、NO2 、O3分析仪器24h零点漂移:±5 ppb; CO分析仪器24h零点漂移:±1 ppm。
SO2 、NO2 、O3分析仪器24h 20%量程漂移:±5 ppb; SO2 、NO2 、O3分析仪器24h 80%量程漂移:±10 ppb; CO分析仪器的24h 20%量程漂移:±1 ppm;
(10)流量稳定性 待测分析仪器运行稳定后,记录初始进样流量值RM 0 ,连续运行8d,每天定时记录 待测分析仪器进样流量值RC i ,计算待测分析仪器进样流量与初始流量值的相对偏 差dQi;流量稳定性:±10%。 (11)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技术方案
XXX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编制单位: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张雪冰 139********2012年11月目录第1章方案编制说明 (3)4 1.1系统功能................................................................................................1.2项目设计原则 (5)第2章进度计划安排 (7)7 2.1环境检查................................................................................................2.2设备到货验收 (7)7 2.3安装调试................................................................................................2.4设备安装标识 (8)8 2.5伴随服务................................................................................................2.5.1项目实施前期准备 (8)2.5.2项目设备采购及到货验收 (9)2.5.3附属设备及环境准备和验收 (9)2.5.4系统安装测试 (9)2.5.5用户现场培训 (10)2.5.6项目初验 (10)2.5.7系统试运行 (10)2.5.8项目终验 (10)2.5.9项目培训方案 (10)2.5.10项目验收方案 (11)2.5.11项目结束 (12)2.5.12项目进度计划表 (12)第3章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 ............................................................ - 15 -3.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15)3.1.1系统概述................................................................................. - 15 -3.1.2监测系统建设内容................................................................. - 17 -3.1.3系统设计要求......................................................................... - 17 -3.1.4遵循的标准与规范................................................................. - 18 -3.1.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 19 -3.1.6安装实施技术方案................................................................. - 26 -3.1.7监测站房建设监测站房基本布置......................................... - 27 -3.1.8监测站房尺寸......................................................................... - 27 -3.1.9站房结构................................................................................. - 27 -3.1.10站房墙体 ................................................................................ - 27 -3.1.11站房地板 ................................................................................ - 27 -3.1.12屋顶护栏 ................................................................................ - 28 -3.1.13电源电气系统设计 ................................................................ - 28 -3.1.14消防系统 ................................................................................ - 28 -3.1.15空调系统 ................................................................................ - 29 -第1章方案编制说明本项目为XX县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仪器”供货、安装、调试项目。
《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运维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用要求(试行)》2022年1月6日
试记录和报告。测试完成且结果合格后,自动监测运维机构应及时对因设
备故障或性能异常产生的异常偏离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记录和数据标识,
设 备
并通知委托方。如自动监测运维机构无法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应及时书面 报告委托方,并进行记录。
管
• 自动监测运维机构在完成交接测试后,应详细记录所有可能影响自动监测
理
数据的关键参数和固件版本,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后续运维过程中如需调
二、人员要求
• 自动监测运维机构应建立人员培训制度,根据当前及预期自动监测运维工 作任务需要,确定人员教育和培训目标,制定人员培训计划,保证人员持 续能力。运维人员及数据审核人员在承担系统运行维护和数据审核工作前 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能力确认。确认方式应包括基础理论、操作技能、样 品测试的培训与考核等。
• 自动监测运维机构应设立质量监督员,由熟悉运维标准规范、运维程序、 方法和数据审核规定的人员担任,对运维人员、数据审核人员、质量管理 体系运行及数据质量进行监督。质量监督员数量应满足年度监督任务需求, 不可由一般运维人员兼任。
• 自动监测运维机构应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保留人员的相关资格、能力确认、 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记录。档案资料包含人员基本信息、学历学位证书、 技术职称证书、人员教育培训记录、能力确认记录、质量监督记录、岗位 聘任文件、授权文件、奖惩记录等
整关键参数和固件版本,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和委托方要求进行,保障关
键参数变化后设备的准确性,并进行记录。
• 自动监测运维机构应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制定年度检 定/校准计划并 实施,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以保证其量值的溯源性。对不在国家检 定/校准规程名录上的设备,运维机构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采用内部校准 等其他量值溯源方式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及时填写相关记录并保存完整。 设备应按要求进行核查。
《环境领域有机检测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编制情况说明
《环境领域有机检测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编制情况说明本指南是中心课题项目“有机污染物检测项目认可关键技术研究”(2016CNAS14)的输出成果。
1来源和目标:近来环境监测工作中有机监测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环境类行业标准出台速度较快,其中有机污染物标准往往一个标准方法就包括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有机参数,分析难度大,对检测人员、设备的要求高,部分需要针对性很强的采样和前处理设备,而有机类项目往往是新兴的第三方环境检测实验室的主攻方向,给CNAS现场的专家认可带来时间上、把握尺度上的困难。
为解决以上问题, 2016年申报成功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应用研究类课题“有机污染物检测项目认可关键技术研究”(2016CNAS14),课题项目负责人认可委的孙海容,项目组成员有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日照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及王斗文老师、孙培琴老师、富宏坤老师、韩晓泽老师、马杰老师。
课题旨在对有机污染物标准方法分类的基础上,分析环境类有机检测的难点,提出环境领域有机物检测实验室认可指南,确保环境类有机检测认可的有效性。
课题的预期成果是形成认可规范文件《环境类有机检测领域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
2 主要工作内容:课题从2016年6月启动,计划于2018年完成。
2016年9月完成了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2016年11月完成了《环境类有机检测领域实验室常见问题分析汇总》报告;2017年5月完成了《有机污染物检测项目认可关键技术研究技术报告》,在这两份报告的基础上,2018年3月完成了《环境领域有机检测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报审稿。
课题组召开讨论、征求意见、培训和集中审核等会议五次,分别为2016年8月召开的项目启动及任务讨论会;2016年11月召开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对《环境类有机检测领域实验室常见问题分析汇总》报告的讨论交流会;2017年6月召开的对《有机污染物检测项目认可关键技术研究技术报告》报告的讨论交流和《环境领域有机检测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编写工作部署会议;2017年10月召开的环境领域有机污染物检测项目认可关键技术培训和项目征求意见会议;2018年召开的《环境领域有机物检测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集中审核会议。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查询国内外相关资料 2011 年 11 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接受任务后,成立了由环境监测、环境管理、机械结
构设计、电气设计等专业领域研究人员组成的编制组,收集并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多 个国家、地区的相关资料,对提出的技术路线、工作内容等多次研讨,形成标准文本草稿及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根据开题论证会确定的技术方案和论证意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对 方法各项技术参数和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确定具体的技术内容等特性指标,在此基础上编写 方法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分别在河北、湖北、浙江、安徽、广东和北京组织有资质的实验
1
室对方法进行方法验证,编写方法验证报告。 (5)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含方法验证报告)
目录
_Toc333503956 1 项目背景...................................................................................................................................... 1
2012 年 4 月 14 日,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本标准的开题论证会, 与会专家通过质询、讨论,认为本标准定位准确,适用范围合理,主要内容及编制标准的 技术路线可行,同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论证意见主要有:进一步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 已有标准的衔接情况;注意标准术语的解释和使用;部分仪器技术指标应参考近期比对测 试的实验结果;加强重要参数的论证和标准实施的经济技术分析。 (4)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组织方法验证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从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的需求出发,环境监测网络 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从保障人体健康的需求出发,对 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等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因子的监测需要加强”;“针 对复合型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 在重点地区实施细颗粒物监测。《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出,要研究颗粒 物分物种的定量源解析技术;2011 年 12 月 2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 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中指出:抓紧做好增加 PM2.5 监测指标的准备,鼓励各地根 据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等分期实施,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三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编制说明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编制说明附件5:《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编制组二〇一三年二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1)3 编制原则和依据 (2)3.1 制定原则 (2)3.2 编制依据 (2)4 标准有关技术内容和条文的说明 (3)4.1 监测点位分类 (3)4.2 监测点位布设 (4)4.3 城市监测点数量 (5)4.4 监测项目 (6)4.5 点位管理 (7)《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编制说明1 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2013年环境保护部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下达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的环境保护标准计划任务。
1.2工作过程2013年1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接到制订《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启动本标准的制定工作,在综合分析资料及调研情况的基础上,编写了技术规范初稿。
2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环境监测为环保部实施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合理的监测点位布设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由环境保护部门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的监测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保障和促进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环境保护能力的不断完善和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及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原国家环保局(国家环保总局)在1988年,1992年,1995年,2000年、2007年和2012年多次对国家网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进行了认证和批复。
同时,“十一五”期间,通过包括2008年中央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等项目建设,我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已经初具规模,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已经具备自动监测的初步能力,将监测的覆盖范围初步从城市扩展部分农村地区和部分背景地区。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年度总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年度总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对过去一年中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监测结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首先,将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从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和展示等方面,探讨其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
接着,本文将回顾过去一年中的监测结果,并对各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揭示当前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污染源。
同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现状和存在的差异。
最后,基于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本文将提出一些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这些建议可能涉及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
通过这些建议,我们有望在未来改善空气质量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一步。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概述、背景介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年度监测结果总结以及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希望通过这份年度总结,能够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并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并给出了整篇文章的结构框架。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对背景进行介绍,包括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必要性。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传感器的选择与布设、数据采集与传输以及监测指标的解读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次年度监测的结果,并针对当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
2011年湖北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质量管理报告介绍
1405 滤膜。 (4)定期清洗气态巡检物采样系统(包括总管和支管),颗粒物 监测仪的采样头每月清洗一次。2-3 个月更换汽水分离器滤芯(大滤 芯) ,3-5 个月更换旁路的气路过滤器芯(中号滤芯和小号滤芯) (5)空调的尘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对各分析仪器散热风扇的 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定期做好计算机、调制解调器、打印机、传真 机等设备的维护工作。 (6)仪器预防性维护工作一年一次,仪器故障维修后,检查仪 器的运行状况和工作状态参数是否正常,建立仪器故障维修档案。 3.2.2 仪器巡检 查看是否 (1) 检查 SO2 仪器流量以及各常用参数范围是否正常, 在报警信息,更换滤膜,清洗管路及空气滤网。 查 (2) 检查 NO2 仪器真空室压力以及各常用参数范围是否正常, 看是否在报警信息,更换滤膜,清洗管路及空气滤网,查看硅胶干燥 剂情况,并且及时更换。 。 更换滤膜, (3) 检查 O3 仪器流量以及各常用参数范围是否正常, 清洗管路及空气滤网。 (4)检查 PM10 仪器纸带是否还足够,查看已用纸带是否正常, 并且关机、开机一次自检能否正常通过。 3.2.3 仪器校准 按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实行了“每日自动 零/跨校准”制度,及时调整仪器,将质量数据保证在质量控制限范
武汉市月湖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9
表1
2011 年湖北省国家 113 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站 SO2 考核结果上报表
湖北省荆州市 科融环保点 CM09500123 201130 号 2011 年 5 月 30 日 美国热电 43i-BNMSDAB 型 48.9 环保部标准样品研 究所 50.0 湖北省宜昌市 点军区站点 CM09500118 201130 2011 年 5 月 31 日 美国热电 43I 型 49.6 环保部标准样品研究 所 50.4 湖北省武汉市 汉阳月湖 995 201130 2011 年 5 月 27 日 MODEL 100ASO2 美国 API 公司 49.9 北京氦普北分气体工 业有限公司 50.4
环境空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定
《环境空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21年11月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方法原理与系统组成 (1)5技术性能要求 (3)6安装、调试与验收 (4)7系统日常运行维护 (11)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3)9数据有效性判断 (15)10废液处理 (15)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校准曲线校准点设定 (17)附录B(资料性附录)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 (18)附录C(资料性附录)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试运行报告 (23)附录D(资料性附录)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验收报告 (25)附录E(资料性附录)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控工作记录表 (28)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离子(包括Cl-、NO3-、SO42-、Na+、NH4+、K+、Mg2+、Ca2+)连续自动监测工作,制定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针对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离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方法原理与系统组成、技术性能要求、安装、调试与验收、系统日常运行维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数据有效性判断等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技术规定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E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规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编制。
本技术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刀谞、张显、孙家奇、侯书杰、孟晓艳、唐桂刚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王玲玲、王楠、黄腾跃、王思维、马双良河北省石家庄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周静博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林燕芬、段玉森、霍俊涛、梁国平、李跃武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李洁、董晶晶、陆晓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杨丽莉本技术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如有相关标准发布则以标准要求为准。
本技术规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编制说明山西环保厅
2017年自行监测方案企业名称: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时间:2017年2月一、企业概况(一)企业情况简介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位于阳泉市郊区荫营镇下烟村规划的白泉工业园区内,北邻307国道、东靠义白路,占地面积477.8亩。
职工总数450人、项目规模为2×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间接空冷热电联产机组,并向阳泉市区桃河以北、开发区、郊区等1302万平方米区域提供供热热源。
2014年4月1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以《关于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异地新建工程(变更)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4]93号),对项目(变更)环评进行了批复。
1#、2#机组,分别于2016年1月30日和2016年7月15日通过168试运行移交生产。
(二)介绍企业污染物治理及排放状况1、废气综合治理河坡电厂采用效率为99.92%的高效布袋除尘器,采用旋转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滤袋采用40%PPS+60%PTFE混纺过滤层 /PTFE基布,布袋除尘器排放浓度≤20mg/Nm3,除尘效率>99.92%,加脱硫湿电除尘,总效率99.96%,烟尘排放浓度稳定在5mg/Nm3以下,低于环评要求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段限值中规定的30 mg/Nm3,同时可能满足5mg/Nm3以下超低排放要求。
脱硫设施采用设计效率70%炉内循环硫化床锅炉炉内掺烧石灰石的脱硫技术以及采用效率97%的炉外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硫总效率达到99%。
目前锅炉所燃煤种含硫量在1.65%左右,净烟气中的SO2含量可稳定在20mg/Nm3以下。
远低于环评要求执行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100 mg/Nm 3,同时满足35 mg/Nm 3超低排放要求。
烟气脱硝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200mg/m 3。
采用SNCR 脱硝装置,效率为80%,烟囱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45mg/m 3。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编制说明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编制说明一、自行监测方案编制要求1.按照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要求;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批复要求;3.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4.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5.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应内容全面、客观,表述清晰,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二、自行监测方案编制前期准备(1)通过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了解产生污染物的生产工艺过程及生产设施的性能、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及排放浓度大致范围,以确定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
(2)根据污染源的污染治理设施的净化原理、工艺过程、主要技术指标等,以确定监测内容。
(3)根据生产设施的运行工况,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规律,以确定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
(4)现场勘察污染源所处位置和数目:a废气输送管道的布置及断面的形状、尺寸,废气输送管道周围的环境状况,废气的去向及排气筒高度等,以及周边环境情况,以确定采样位置及采样点数量。
b废水来源、走向、管网布置、处理方式等,确定采样位置及采样点数量。
三、自行监测方案编制一、前言(概述)介绍开展本项工作的由来、目的,并阐明开展本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开展本项工作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以及最终达到的预期成果要求。
二、企业基本情况(1)企业概况(2)生产概况(3 )生产工艺(4)污染源产生及处置(5)厂区周围环境情况2.1企业概况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地理位置(附图)企业生产类型、建设时间、现有项目环保制度执行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近期有无新、改、括项目或计划。
2.2生产概况主要生产规模、原料、产品名称、消耗量、产量,设计年运行时间及实际运行情况、负荷情况等。
2.3主要生产工艺项目的生产工艺详细介绍,如有多个生产线,则分别介绍生产工艺,并附工艺流程示意图。
根据以上情况填写企业基本情况填报表(附表1)并附于监测方案后。
2.4污染源产生及处置(1)结合生产工艺,介绍企业内各生产线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来源、产生方式。
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20111009-LI
水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规范(建议稿)编制说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 年10 月12 日1.任务来源“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方法研究”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课题之一。
“水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旨在发展和完善我国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技术方法体系,推进我国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与国际接轨,逐步构建满足国家履约需求的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平台。
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是建立水中POPs的监测技术方法,形成能在环境监测系统通行的“水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规范”。
2.规范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样品监测技术是水环境样品分析的重要环节,只有采用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监测技术才能保证POPs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
规范编制组参考国内外现有的关于POPs监测技术,初步提出适合我国水中多种POPs的监测规范,为我国水中多种POPs的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杀虫剂类POPs多采用气相色谱(GC)-ECD分析方法;多氯联苯采用气相色谱(GC)-ECD法,也经常采用气相色谱-低分辨质谱(GC-MS)定性以避免假阳性的分析结果;二噁英主要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进行定性和定量。
上述不同的分析方法、仪器、技术,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性,以及相应的使用要求。
建立适合检测多氯联苯、二噁英、有机氯农药的技术方法,具有很高实用价值。
3.国内外相关监测技术方法分析3.1多氯联苯监测技术多氯联苯的测定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等。
气相色谱法(GC)是使用气相色谱仪来实现对含PCBs混合物分离和分析的。
选用高纯N2做载气,携带由气化室进样口注入并迅速气化为蒸汽的含PCBs的试样进入色谱柱(内装固体相),经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电子捕获检测器,将浓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阻抗转换和放大,送入记录仪记录色谱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编制情况说明
本指南是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科技项目“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可行性研究(2015CNAS09)”研究完成的基础上,于2019年1月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立项,并组织相关单位、专家编制完成。
1、编制的背景目的
环境检测工作涉及的检测领域有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主要是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获得检测数据,依据CNAS-CL01、CNAS-CL01-A001、CNAS-CL01-A002等进行检测能力确认。
随着政府和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日益重视和关注,以连续自动监测为主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发展较快,2016年1月1日起全国各地都将按照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对自动监测项目的认可需求也将增大。
自动监测技术与传统实验室分析技术在设施和环境管理、检测方法确认、运行维护、安全管理、量值溯源、质控体系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还存在部分实验室将自动监测项目委托第三方运维等问题,为了进一步统一空气自动监测项目的技术能力认定尺度,降低认可风险,提高空气自动监测项目能力认定的科学性、严格性和规范性,推进认可工作在环保领域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开展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可行性研究,为实现自动监测项目的统一、科学认可提供技术支撑。
为此,2015年11月,申报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可行性研究”项目,并被立项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科技项目(2015CNAS09),项目组在充分调研我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
实验室现状和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开展了认可可行性研究;在认可可行的基础上,基于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研究了空气自动监测项目认可关键技术要求。
该项目于2018年3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科技委员会的验收。
为对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在2015CNAS09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立项,并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编制完成。
2、主要工作内容
《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于2019年1月启动,计划于2019年底完成。
在2018年完成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领域认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基础上,项目组于2019年3月起草完成了《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初稿);2019年4月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及初稿讨论会,根据会议讨论情况5月形成《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第二稿),并在项目组群进行征求意见,对指南文本作了进一步修改;2019年7月召开了项目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部分监测站和第三方运维单位的空气自动监测专家及评审专家,对指南文本进行了逐条讨论,各位专家充分发表了意见,根据讨论意见,项目组修改了指南文本,于2019年8月完成了《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认可技术指南》报审稿。
2019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