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变换
课型
新授
科目
数学
主备课
教师
授课教师
审核人
班级
五年级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教学
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8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
重点
重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预设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知识,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观察。
板书
设计
图形的变换
旋转平移对称
课后
反思
教学
难点
难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法
目标导学
学法
自主
探究
教学具
直尺、三角板
自制课件
基本
环节
导案
学案
补案
引入
新课
课件播放图形变换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旋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设计和欣赏一些美丽的图案,同学们想学吗?
学生欣赏,提出问题
预设生:这些图形太漂亮了,它们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
预设生1反馈:铜镜中的四个斜‘山’图形是通过了4次旋转得到的,而第2幅图是连续平移了4次得到的。
生2反馈:只有铜镜图案是对称。
合作
探究
出示课本图案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动手剪得出结果)
生观察后回答
预设生1:这个图像是通过旋转得到的,先画出其中一个图案,然后把这个图案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90度、180度、270度得到的。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含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含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单元备课方案◆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单元章前图;②图形放大或缩小;③比例尺;④确定物体的位置;⑤综合实践绘制校园平面图位置等内容。
单元主题图单元主题图从整体上呈现了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认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本单元一共安排了4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图形放大或缩小,在这一部分中教材一共安排了2道例题。
例1感受图形的放大或缩小,领会相似图形的特征;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按要求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能画出图形的相似图。
第二部分是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可以看作是比的应用。
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学习中,对按一定的比例画图形的相似图也有了了解,这些都是学习比例尺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当中,教材一共安排了4道例题。
例1以在方格纸上画教室示意图的形式,一方面回顾按一定比例把图形缩小的画法,另一方面沟通按比例画图与比例尺之间的联系,为比例尺的出现作铺垫。
例2第(1)小题,让学生认识数字比例尺,理解数字比例尺的含义。
第(2)小题,让学生认识线段比例尺,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并进行简单的应用,通过应用归纳出比例尺的定义。
例3是比例尺的应用。
第1小题是告诉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第2小题是告诉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通过这样的对比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对比例尺的整体认知结构;二是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比例尺的知识。
例4突出比例尺与其它知识的综合应用,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三部分是确定物体的位置,在这一部分中安排了5道例题,例1通过对相同距离不同方向和相同方向不同距离两种情况的探讨,强调要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位置。
例2是通过图上位置确定实际位置,要关注三个最重要的条件:方向(西北),距离,比例尺。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和数字比例尺比有一定的难度。
例3与例2相对,是知道实际位置确定图上位置。
第五单元 第2课时 确定位置(导学案)四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同步备课】第五单元第2课时确定位置(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确定位置,是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涉及的是数学的图形和位置概念。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图形的特征,如角、边、面等;•学会描述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学会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的位置。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准确地描述图形;•能够灵活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确定物品的位置并描述出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特点;•学习描述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笔、小白板等方法:旁导、助导、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讨论,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本节课的导入,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小任务,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或找到一个物品,进行描述其位置和与其他物品间的相对位置情况。
2. 呈现与讲解(10-15分钟)拿出笔,在黑板、白板或小黑板上画出几个图形,介绍图形的名称、特征及其互相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 互动合作(25分钟)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活动:活动一:观察图形,言简意赅地描述出来(10分钟)•一个小组挑选一种图形,其他小组来猜。
•每组限定时间,通过观察图形来得到一个答案,言简意赅地描述出来。
•回答正确的小组得一分。
分值最高者为胜利组。
活动二:找出来(15分钟)•一个小组挑选一种图形,其他小组来猜。
•每组通过观察图形,来得到一个答案。
将答案记录在小组白板上。
•时间结束后,老师统计分值最高的组。
4.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图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教案设计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本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怎位巻,是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的最后一段,它既是前而所学相关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确定物体位置等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物体位巻的确定、综合运用等4部分组成。
各小节间的关系和特点: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让学生初步感知比例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唤起学习的需求并为学习比例尺奠泄现实基础。
比例尺的学习,是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为基础,-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联系。
在学生感知比例在生活实际中的需要,唤起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操作活动,引岀比例和比例尺的相关概念以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与以往教科书相比,不再只是单纯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练习,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代替了单纯的几何计算,从生活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物体位巻的确泄,是“图形的位置”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大融合,同时也有延伸和发展。
它涵盖了判泄方向、确左距离、比例尺计算、画坐标图、路线图等多项知识。
这些知识,体现了《标准》注重几何直观、弱化图形抽象:注重介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的思维过程,削弱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几何证明的要求。
教学目标1、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左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3、能根据物体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左物体的位置:能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变换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5、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不断克服和解决数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相似图形、比例尺和物体位宜的确定。
小学数学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导学案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单元分析教材分析:内容: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掌握图像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用方向与距离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地位和作用: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放大、缩小图形,知道放大和缩小不改变物体形状,只改变物体的大小。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画图,计算实际距离。
能根据物体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也能由位置确定方向和距离。
能画简单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促使他们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教材重难点:重点: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掌握图像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用方向与距离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正确计算比例尺,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用方向与距离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导学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导学案课题: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总课时: 1 分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二、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培养我们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一、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教学时间安排:共1课时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观察课本85页的两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举例:你能举出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吗?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动手试一试:同桌讨论用你准备好的火柴棒摆两个正方形。
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从左向右看怎么样?从右向左看怎么样?2、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
a)把86页正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 )b)把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2倍,就是(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完全相同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放大或缩小图形2、画图的步骤。
①弄清楚是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②确定图形每条边应画多长。
③确定图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没有变,()有变化2、正方形各边长3厘米,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
3、长方形的长为9厘米,宽为6厘米,把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3后,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课题 : 比例尺总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二、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我们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重点难点:一、认识比例尺二、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5.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图、第一节例1、完成第65页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十七第1、2题。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体会图形的相似;2.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3.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直观感知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利用方格纸将简单的图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回顾旧知1.画一画:将图(1)向左平移4格;将图(2)利用旋转绕O 点在格子图里画一朵小花。
(1)(2)2.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和()。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64页,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观察例1:1.第一组图片中,它们的形状(),大小也();第二组图片中,它们的形状(),大小()。
2.仔细观察第二组图片,从左到右,这两张图片的()完全相同,图形()了;从右到左,这两张图片的()完全相同,图形()了。
观察并思考“议一议”:3.明确图形的缩小。
第一组图中,从左至右,图形()了,形状(),像这种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
4.明确图形的放大。
第二组图中,从左至右,图形()了,形状(),像这种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
5.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大小()。
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
自主检测1.完成课本第65页“课堂活动”(1)、(2)题。
2.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与原图相比,()改变了,()没有变化。
3.观察下面两个笑脸,从右至左,图形()没有变,但图形()了;从左至右,图形()没有变,但图形(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1.动手试一试:同桌讨论。
图形的变换导学案
图形的变换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一、检查预习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探究点一: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同学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探究点二: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
(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当堂检测: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应用拓展1、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的。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2课时 比例尺(1)
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第2课时比例尺(1)【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八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
难点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创设情景,激趣设疑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
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的平面图和国旗的平面图。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师:我们可以把地图和国旗画在纸上,同样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 (课件出示) ,可是他只给看了一下图纸,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我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这个忙,好吗?2.揭示课题并板书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了,目前还不能帮老师确定到底购买那一套住房。
那么,住房平面图与实际的房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比例尺)学生观察后指名回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1:建议购买第二套。
生2:建议购买第一套。
生3:我也同意购买第一套,第一套的住房前面标有比例尺,而且它的比例尺大。
生4:不同意,第二套大,应该购买第二套。
二、动手操作感知比例尺1.介绍“实际距离”的含义。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动手测量出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
明确:教室长9米,宽6米就是实际的长度,即实际距离(板书)。
2.介绍“图上距离”的含义师: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边长为1cm方格纸上。
(1)电脑出示学习要求:①确定图上的长和宽;②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方格边长是1厘米);③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章《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导学案
第五章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一)【学习目标】1、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
2、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3、能通过“摆一摆”,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进行放大或缩小。
【设问导读】1、观察课本第64页例一中的前两组图片:它们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⑴第一组的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⑵第二组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不同。
2、观察例一中的后两组图形(房屋图、六边形),每组图的两个图形之间的什么没变?什么发生了变化?房屋图:从左向右观察,图形的()没变,图形的()发生了变化,图形被()了。
六边形:从左向右观察,图形的( )没变,图形的()发生了变化,图形被()了。
3、你是怎样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组内交流)举例: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有哪些?(两人小组说一说)【自学检测】1、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没有变,()有变化。
2、小李用照相机照相时,是把实际物体()。
3、刘老师用投影仪讲课时,是把幻灯片上的字()。
4、摆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长是下图三角形的41。
(画出简单示意图)【巩固练习】1、判断:⑴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缩小为原来的21,它的周长就缩小为原来的21。
( ) ⑵ 一个正方形的每条边长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周长就放大到原来的2倍。
( ) 2、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完成填空。
图中( )号图形是③号图形的放大图形,它们的( )相同,大小( )。
图中( )号图形是②号图形的缩小图形,它们的( )相同,大小( )。
图中( )号图形与( )的是完全相同的图形,它们的形状( ),大小( )。
【拓展训练】⑴ 上图中,②号图形与⑥号图形的长之比是( ):( ),②号图形与⑥号图形的宽之比是( ):( )。
⑵ ②号图形与④号图形的长之比是( ):( ),②号图形与④号图形的宽之比是( ):( );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第五章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1课时 图形放大或缩小-(导学案)2022-2023学年《新征程》六
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第1课时图形放大或缩小-(导学案)一、知识目标•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以及应用场景。
•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应用。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并掌握课件的操作方法。
•学生准备好教材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例或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图形来引导学生讨论图形的变化和放大缩小的意义及应用。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图形的放大缩小进行讲解,并通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们掌握知识点进行讲解。
3. 操作演示(25分钟)教师通过在互动白板上进行图形的放大缩小以及应用演示,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4. 默读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关注图形放大缩小的应用实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默读巩固。
5. 练习和测试(20分钟)教师给学生们分发相关的练习和测试题目,并引导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或分组讨论,并对学生们做出的答案进行评分。
六、延伸拓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实际应用场景,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分享。
七、学习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图形放大缩小的意义和应用,以及相关的操作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八、课后作业学生们需要在完成本节课后,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和思考题目,并在下一次课前交到教师手中。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教师发现课程设置和学生思维导向的引导是本课成功的关键,同时,教师也要把握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图形的变换、确定位置和可能性》的整理与复习教案
出示教材第100页第14题。
教师:要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可能回答要知道长方形照片的长和宽,这时教师进行追问:你说的长和宽是指照片的实际长和宽还是指画在图上的长和宽?
引导学生准确地回答:要知道画在图上的长方形的长的宽。
教师:所以,我们在复习图形的变换时经常要遇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我们在描述图形长度时一定要说清楚是图上距离还是实际距离。
教师:按题上的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这道题。
小组合作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重点汇报测量的过程和计算实际距离的过程。
思考:根据比例尺怎样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复习图形位置的确定
教师: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知道那些条件?
引导学生说出: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图形的位置。
出示教材第100页第14题。
教师: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1)测量出图上的方向和距离;(2)计算出实际距离后填表。
教师:小组合作完成这道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说说自己测量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重点说一说怎样确定方向的?怎样测图上的距离?怎样由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尺来计算实际距离?
把学生填写的表格进行展示。
教师:看着这个表格你能描述以街心花园为观测点看到的学校、医院和剧场所在的位置吗?
重点
按要求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
图片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
(一)新课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希望通过复习大家能加深对本版块知识的理解、掌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导学案下载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导学案第一部分: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主备人:自主探究:观察课本85页的两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举例:你能举出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吗?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动手试一试:同桌讨论用你准备好的火柴棒摆两个正方形。
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从左向右看怎么样?从右向左看怎么样?2、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
a)把左边正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 )b)把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2倍,就是(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完全相同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放大或缩小图形2、画图的步骤。
①弄清楚是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②确定图形每条边应画多长。
③确定图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没有变,()有变化2、正方形各边长3厘米,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
3、长方形的长为9厘米,宽为6厘米,把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3后,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课后反思:第二部分: 比例尺第1课时比例尺主备人:自主探究:自己动手把91页第一题作在书上。
看看有什么发现。
算一算图上的长度和实际长度的比值是多少?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
即比例尺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认真观察三峡库区平面图。
同桌讨论这里的比例尺1:4600000表示什么意思?2、看下图比例尺表示什么意义?比例尺0 10 20㎞书店学校小红家邮局计算一下小红家到邮局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多少?3、比例尺可分为()和(),它们之间怎样转化?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比例尺。
1、比例尺是距离的比,不是面积的比,比例尺的前项是图上距离(分子),后项是实际距离(分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否则比例尺无意义。
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5课时 确定物体的位置(2)-(教案)2023-2024学年《新征程
教案: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第5课时确定物体的位置(2)2023-2024学年《新征程》六年级数学上册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继续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将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1. 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 识别并运用方位词;3. 画平面图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画平面图表示物体位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对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1. 正确判断方向和距离;2. 画平面图表示物体位置。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平面图、直尺、量角器;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时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课堂讲解:讲解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如何画平面图表示物体位置。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画平面图,确定物体位置,并进行交流分享。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确定物体的位置(2)2. 重点内容:方向、距离、平面图3. 关键步骤:判断方向和距离、画平面图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2. 判断题:判断平面图上物体位置的准确性;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确定物体位置。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方向和距离的判断能力有待提高;2. 部分学生在画平面图时,对比例和方位的把握不够准确;3. 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4. 课后作业设计应更具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精选】2017秋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 西师大版
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
2
3
4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5
解决数学活动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图形的放大缩小,比例尺,物体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安排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2课时) 比例尺(3课时)
确定物体的位置(2课时)
综合应用:绘制校园平面图(1课时)
第2课时
第三课时
学
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
) ,可是他只给看了一
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
第五课时
有西南、西北。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一个地方吗?为什么?
第六课时
第七课时
置。
)、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的距离依次是1200米、300米、450米、600
按1:30000的比例尺画出路线(1)的示意图吗?
(2)、投影仪展示所制路线图,看图描诉路线图,集体评议。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教案3、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3课时
3、确定物体的位置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75页例4、例5,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和绘制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熟练掌握了根据“南偏东若干度”等表示方向的词语,以及相应的实际距离来精确地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中的位置等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运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及简单的行走路线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4和例5,例4是认识线路图。
教材确定一个黑点来代表建筑物(这是图形放大与缩小相关知识的应用),为学生画路线图提供方便。
逐渐让学生思考从具体到半具体到抽象符号,充分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用第1条路线为学生提供范例,用第2条路线体现例题的开放性。
例5直接用例4的情景和条件,表明两道例题的紧密联系。
要求学生把实际路线按一定的比例画图,综合了认识线路图与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通过绘制路线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和绘制简单的行走路线”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直尺、练习本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哪些景点?当我们到一个旅游景点时,一般都会看到一幅导游图,可以了解景点的位置与方向。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路线问题(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确定物体的位置(三)。
2017秋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 西师大版
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学目标
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决数学活动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图形的放大缩小,比例尺,物体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安排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课时)
比例尺(课时)
确定物体的位置(课时)
综合应用:绘制校园平面图(课时)
第课时
学
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
) ,可是他只给看了一
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
第四课时
南、西北。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第六课时
第七课时置。
回家的路线是怎样的?
注意学生在回答其他路线的反向行走路线时,与刚才的方向和路线是反向的,注意表述的正确性。
2、教学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五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_导学案《比例尺》
《比例尺》导学案一、学习内容: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比例尺(一)二、学习目标:1、认识比例尺,初步理解比例尺含义,能正确描述各种比例尺所表示意义。
2、会运用比例尺原理将简单平面图形进行缩小或放大。
三、学习提示:小班认真组织看书自学,交流,认真阅读导学案,讨论每个部分的内容,统一形成小班意见,再写在学案本上。
三、学习过程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例1例1:一个教室长12m、宽6m,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
在小班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2、例2:看一看,议一议(1)观察图片,学习比例尺的含义(看书68页例2 图片)通过阅读、讨论,我知道比例尺1:4600000的含义,比的前项是表示()距离,比的后项表示()距离。
比例尺1:4600000表示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 cm.也就是()km.(2)根据图形中表示的内容,怎样算出小红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这里的比例尺是什么意思?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米,那要算出小红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我们得先用工具在图上测量出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快快拿出工具在数学书上测量吧!并说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哦。
将算式写在下面。
(3)说出下列所给出的比例尺的含义:1︰350000 () 1︰60000000 ()()()总结:比例尺是(),就是=比例尺。
经常接触的比例尺有两种:一种是用比来表示的比例尺如100︰1、1︰320000等叫数字比例尺;另一种是用线段1cm表示一定的实际距离的比例尺如叫线段比例尺,它们表示的意义都一样,即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一定的值。
请在小组内讨论,生活中哪些时候用的比例尺表示放大?哪些时候用的比例尺表示缩小?(三)自学练习,课桌面长60cm,宽 40cm ,在方格子上画出示意图,在小班内交流你用的比例尺,你是怎样求比例尺的?(四)课堂练习(将方法写在学案本上哦)四、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比例尺就是,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还学会根据来求出比例尺,会根据()来画出实际物体的平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导学案课题: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总课时: 1 分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二、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培养我们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一、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教学时间安排:共1课时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观察课本85页的两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举例:你能举出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吗?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动手试一试:同桌讨论用你准备好的火柴棒摆两个正方形。
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从左向右看怎么样?从右向左看怎么样?2、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
a)把86页正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 )b)把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2倍,就是(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完全相同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放大或缩小图形2、画图的步骤。
①弄清楚是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②确定图形每条边应画多长。
③确定图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没有变,()有变化2、正方形各边长3厘米,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
3、长方形的长为9厘米,宽为6厘米,把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3后,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课题 : 比例尺总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二、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我们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重点难点:一、认识比例尺二、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安排:共2课时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自己动手把91页第一题作在书上。
看看有什么发现。
算一算图上的长度和实际长度的比值是多少?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
即比例尺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认真观察三峡库区平面图。
同桌讨论这里的比例尺1:4600000表示什么意思?2、看92页图比例尺表示什么意义?。
计算一下小红家到邮局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到学校的实际距离中少?。
3、比例尺可分为()和(),它们之间怎样转化?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比例尺。
1、比例尺是距离的比,不是面积的比,比例尺的前项是图上距离(分子),后项是实际距离(分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否则比例尺无意义。
3、比例尺前项化简为1,是将实际距离缩小;比例尺后项化简为1,是将实际距离扩大。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比例尺1:4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也就是()㎞。
2、0 20 40km是()比例尺,它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厘米或()米或()千米。
把它改成数字比例尺是()3、在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4、把比例尺1:3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5、比例尺1:100和100:1一样吗?课题 : 比例尺 (解决问题) 总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
二、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三、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我们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二、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时间安排:共2课时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1、比例尺1:60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在这幅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 )千米。
转化成线段比例尺是( )。
2、某一种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3、什么是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观察儿童乐园平面图,并搜集信息。
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⑴乐园中的长方形碰碰车场的实际长40米,宽是20米,求它的图上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图上距离=()⑵图中旱冰场的长2.5厘米,宽1.5厘米。
旱冰场实际占地的面积是多少?讨论:能不能依据图上面积按照比例尺来进行实际面积的换算呢?为什么?实际距离=()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小兰同学在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重庆的图上距离约24㎝,实际距离是多少?如果飞机平均每时飞行720㎞,从北京到重庆乘飞机约需要多少时?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注意单位统一,找准问题,明确所求。
求面积时应先求边长,再求面积。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城距离是7.2厘米,已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求两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2、一座教学楼地基长75米,宽30米。
用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长和宽各是多少?课题 :物体位置的确定总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用方向与距离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能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和给定的比例尺画出十字坐标图。
三、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一、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理解确定物体位置所必须的条件,并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时间安排:共2课时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神州5号飞上了太空,开辟了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神州9号取得了和天宫一号的对接。
当景海鹏,刘洋和刘旺他们乘坐的返回舱安全着陆时,是不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满世界去寻找他们呢?请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习了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你对这方面有哪些了解?我们一般把正北偏东45度称为东北方,把正北偏西45度称为西北方,依次类推就有西南、西北。
阅读98页第一题,并回答:⑴邮局和小食店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吗?它们在同一个方向吗?⑵商店和小食店都在学校的东方,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吗?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先确定 ( ),根据( )和( )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小明家在学校北方300米处,小辉家在学校东南方500处。
按给定的比例尺画图。
比例尺:1︰20000北学校怎样运用比例尺计算出在图上的距离?2、同桌合作完成99页例3中的表格,并总结,怎样画出物体在图上的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先确定观测点,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方向:观测点→十字图→定方向距离:换算→量距离、描点、标示识图方法→方向、量图距、算实距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读图填空(99页第一题)2、小丽站在某广场中央,她的正东方60m是邮电大楼,西北方是50m是图书城,请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画出标有以上各处的位置图。
课题 : 物体位置的确定总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初步能从方位的角度,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二、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三、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重点难点:一、描述位置的路线。
二、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时间安排:共2课时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认真预习课本100页例4,回答下面问题:⑴以医院为中心,说一说公园、商店、超市、车站分别在什么方向?⑵小芳家到公园的路线①小芳家( ) ( ) (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你还能帮小芳找到去公园的路线吗?,试一试吧。
( ) ( ) ( )还有去公园的路线吗?2、小组合作绘制出去公园①的路线图小芳家到医院1200米,医院到邮局300米,邮局到车站450米,车站到公园600米,按1︰30000的比例尺画图。
3、小方到公园玩后,他回家的路线是怎样的?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的方法。
①方向标,确定方向。
②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算出图上距离。
③根据位置的相对性,按要求制图。
2、我们在描述或者画路线图时,一定要注意:到达一个新目标就要重新画出方向标,才能确定出到达下一个目标的方向。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小强从家到图书城的路线市场医院小强家杂食店图书城2、学校的西方,相距150米处是教师公寓。
按1︰10000的比例尺,在下图标出教师公寓的位置。
如果以教师公寓为观测点,学校在什么地方,相距多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