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引导他们对数学知识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教师提问不够精准,导致学生回答不够理想;有些提问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和启发性;还有一些提问过于死板,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因此有必要对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和重要性,探讨提问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有效提问策略的应用。
通过研究提出的目的,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认识,提高教师们的提问技巧和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对提问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对提问的深入探讨,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师提供更多实用的指导建议,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3 研究意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通过设计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问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提问的基本原则、类型、技巧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提问策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技巧
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技巧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问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提问,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技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师,设计一个房子,你会选择什么形状的窗户?”这样的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也能使他们对几何图形的性质产生兴趣。
通过引入情境,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问题的产生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问题的产生。
例如,在讲解方程的解法时,可以提问:“如果有一个方程,它的解是一个负数,你能想到其他解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解的特点和性质,从而产生更多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已有的知识,让他们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进一步激发问题的产生。
三、鼓励学生提问,尊重学生的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尊重他们的思考。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通过积极的回应,学生会感到自己的问题被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平方根的概念时,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负数没有平方根?”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扩展数的概念,能否找到负数的平方根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将进一步思考数学概念的本质,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
五、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
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巩固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示例:
1. 概念理解型提问:
- 什么是平行线?请举一个例子。
-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相似三角形。
- 两条直线的夹角是什么?如何计算夹角的大小?
2. 案例应用型提问:
- 假设你有50个学生,需要将他们随机分成5个小组,请问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 一个半径为5cm的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 小明每天上学要花费40分钟,一周上5天学,那么他上学一周总共花费了多少时间?
3. 探究性提问:
- 如果两个数相加等于10,那么它们的差是多少?
-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已知,你能推导出第三条边的范围吗?
- 你能找到两个互质的数吗?请解释为什么它们是互质的。
5. 创新性提问:
- 如何使用最少的直线完成5个等分的正方形?
- 请你设计一个游戏,使用数学的概念和运算来解决难题。
- 你能想出一个问题,找到不同的解法,并解释为什么每个解法都是正确的吗?
以上提问示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课堂进度,选择适合的提问方式和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老师也应该在提问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展示机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发掘潜能的最佳方式之一。
提问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1. 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一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的提问方式。
它通常以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开始,然后逐渐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例如,对于一道代数题,老师可以提问:“你有两个未知量,你如何将它们表示出来?”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逐渐逼近答案。
2. 追问式提问追问式提问是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方法。
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老师可以问:“你能否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或“为什么你选择这种解决方法?有其他选择吗?”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原理。
3. 信息丰富型提问信息丰富型提问旨在鼓励学生收集和分析问题的信息,以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询问学生某个问题的背景、限制和假设条件。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深入。
4. 别具一格的提问别具一格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吸引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
例如,老师可以提供一个趣味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破解。
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看法,从而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5. 重点强调型提问重点强调型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专注于问题的关键点,并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老师可以提问:“这个解决方案的关键在哪里?”或“你如何确定这个数是质数?”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关注问题的本质,提高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注意力。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及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及案例分析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提问在数学课堂中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良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并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来展示这些策略的实际运用。
一、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方式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简单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的问题。
比如,在讲解线性方程时,可以提问:“你能不能给出一个例子来解释‘无穷多解’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追问式问题:追问式问题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继续提出进一步的问题,以进一步挑战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解比例时,可以先问学生:“在一个三角形ABC中,AD是BC的一半,DE是AC的一半,你能求出比例AD:BC吗?”学生回答后,可以进一步追问:“那如果DE不是AC的一半,你还能求出比例吗?”3. 想象式问题:想象式问题是指通过提供一些情景或假设,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推理和想象等思维活动。
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问学生:“如果有一种四边形,它的对角线相等,对边相等,你觉得它是什么形状?”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和几何形象思维能力。
二、案例分析:有效提问策略的实际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几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提问策略应用于具体的数学教学中。
1.案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老师:请用代入法解方程2x + 3 = 7。
学生A:x = 2老师:非常好,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x等于2吗?学生A:因为2乘以2再加3等于7。
通过追问学生的解题思路,老师引导学生从方程左右两边平衡的原理出发,解释了为什么x等于2的原因。
2.案例二:计算周长和面积老师:请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其中长为4cm,宽为3cm。
学生B:周长为14cm,面积为12cm²。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
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保持广度,分层提问“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
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前提下稍有所提升;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让其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
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等生和后进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每个问题出来之时,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尽自己的努力去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应避免“先提名,后提问”,这是没有注意广度而不能激起全体学生积极思考的错误提问方式。
即使学生没有举手,也可以问他们,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努力思考,把握表现的机会。
二、灵活设问,引导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若问题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动脑思考就能回答出来,若问题设置太难,学生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
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
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
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的,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有启发性,容易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提出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努力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
霄敛提 问镲略
;
西宁市第 二十八中学 保广明
课 堂提 问是任 何教 学活动 中必备 的
教 学 形 式 ,是 课 堂 教 学 中 师 生 相 互 交 流 、 相 互 撞 击 的 重 要 的 双 边 教 学 形 式 。 它 既 是 重 要 的 教 学 手 段 , 又 是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启 发 学 生 深 入 思 考 、 引 导 学 生 扎
据 刚 才 的 复 习 ,答 案 可 以 有 两 种 : 一 种
因 “ 提 问”而生 ,“ 解惑”与 “ 提问”息
息 相 关 。 问题 建 立 的 同 时 也 就 建 立 了 答
在课堂 上认真独 立思 考并不是 一件 非常
容 易 的 事 ,所 以 在 有 些 时 候 保 持 沉 默 是
案 生成 的预设 ,建 立 了课程 的教学 节奏 和 教学进 程。然而 大多数 教师都有 这种
么 哪? n 0 学 生 们 立 即开 展 了讨 论 , 小 结
严 重受挫 。一些尖子 生也 不屑 回答 这样 “ 非常简单 ”的 问题。既然 “ 非常简单 ” , 让 那些 学困生 回答好 了。学生 的积极性
情 况 出现 在开 公开课 时,会让教 师 因担 心教学 进度完 不成 ,或课 堂气 氛不活跃
键是抓住应用题解题步骤。
也 有学生 回答 : 我 觉 得 解 应 用 题 的
4 、学 生没 有 时 间思 考 提 出 的 问题 ,
便 急于让 学 生 回答
关键是抓住数量关 系。 老师问 : i l i o n底 关键是 什么呢? ( 学生一阵沉默。)
一
在 学 习过 程 中,学 生是需 要时 间来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热情 和信 心. ( 2 ) 教师提问的语 言不够 准确. 我们 知道 , 课 堂 提 问 离 不 开语 言 , 而语言的准确是 至关 重要 的. 所 谓 准 确 的语 言 , 就 是 提 问 的语 言应 该 滴 水 不 漏 , 不 能有 空子 , 不能 含混不 清 , 不 能 模棱两可 , 更不能出现错误. 同 时语 言 要 简 练 , 不能哕嗦 , 不 能 重复 , 要做到言简意赅. 然 而 在 我 们 的课 堂 提 问 中常 常会 出 现
生是 一个 个有 着丰 富而 细腻 的思 想 的人 , 每一 堂课 中他们 都 会 产
生一 些想 法或 疑惑 . 由 于学 生 自制 力 较 弱 , 这些 想 法 或 疑 惑 一 经 产生 , 便 急 欲一 吐为 快 , 否 则 即会形 成 一个 个 思维 干 扰. 对 于学 生 的质 疑 , 要在 态度 上 给予 鼓励 , 方法 上 加 以指 导 , 让 学 生在 教 师 亲 切、 赞 赏 的言行 中产 生 强 烈 的 思 维 意 向, 积 极 进 行 思 维 活 动. 再 者, 设疑、 解 疑 的 目的是 要 使 学 生实 现智 力 和 知 识 中 的 “ 现 有 水 平” 向“ 未来 的发 展水 平” 的迁移, 因此, 问 题 总 有 一 点难 度 , 这 就 造成 部分 学生 的畏 难情 绪 . 激 发 这 部 分 学生 的积 极 思 维 , 首先 要 消除 他们 的畏难 情 绪. 3 . 优 化提 问 的思 维 氛 围促 进 积极 思维 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 和知识 水平相 适应. 过 易 的 问题 学
的误 区有 以下 几种 :
兴奋状 态 , 主动参 与 教学 活动 , 积极 思 维. 首先 , 良好 的提 问 心境 , 应该 是教 师愉 快教 学 , 自觉确 立 学生 主 体 意识 和“ 问” 为“ 学” 服 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数学是一门抽象且概念丰富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提问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指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引导学生达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数学课堂中,引导性提问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概念、定理、证明方法等方面。
1.逐步引导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概念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策略。
先提出一个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关联性问题,逐步推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相似时,可以先问学生什么是相似三角形,然后问学生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等等。
2.引导发现引导发现是指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和解题方法。
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具体的因式分解例子,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和方法。
二、启发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是指通过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1.案例引入通过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或问题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性质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平行线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特性与应用。
2.交叉学科通过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提问,拓宽学生的思维视角。
例如,在教学概率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问“你觉得选择抽奖的概率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有何关系呢?”三、评价性提问评价性提问是指通过提问来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1.总结回顾在每个学习单位结束后,通过提问学生总结并回顾已学的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可以提问“请你们总结下本章学到的重要概念和方法,并提出一个例子来说明。
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有效提问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有效提问构建高效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现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过去有所不同,他们更加注重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提问方法可以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问是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提问环节,并掌握一些有效的提问技巧。
二、有效提问的原则和技巧1.明确提问的目的在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多样,如检查学生对前述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等。
教师在提问前应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将其告诉学生,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2.合理安排提问顺序在提问时,应根据难易程度、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因素,合理安排提问的顺序。
一般来说,可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等方面考虑提问顺序。
这样能够逐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渐进地掌握知识。
3.灵活运用各种类型的提问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如直接提问、间接提问、开放性提问、启发性提问等。
直接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间接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开放性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启发性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避免急于求答。
因为不同的学生思考的速度不同,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
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深度。
5.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回答以及错误的回答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提问技巧,帮助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问。
1. 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来得到答案的问题。
这种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你能用不同方法求得这个数的平方吗?”、“你能找到一种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吗?”等。
2. 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是指通过给出一些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这种提问常用于解决较难且需要一定思维技巧的数学问题。
例如:“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你能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等。
3. 追问式提问追问式提问是指在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之后,再不断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释自己的观点。
这种提问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逻辑性。
比如:“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答案是对的吗?”、“你能举出一个相反的例子吗?”等。
4. 比较式提问比较式提问是指通过比较两个概念或两个方法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这种提问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你觉得使用方法A和方法B有什么区别?”、“这两个数相减的结果和相加的结果有什么关系?”等。
6. 拓展式提问拓展式提问是指通过提出一些类似但更复杂或更深入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这种提问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比如:“如果将这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你能找出它的另一个性质吗?”、“你能将这个问题延伸到三维空间吗?”等。
有效的提问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开放式、启发式、追问式、比较式、引导式和拓展式提问等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问是教师交流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下面介绍几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常用的有效的提问策略:1. 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不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通过多样性的回答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教师可以提问:“请举例说明一个有理数和一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的情况。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并解释其原理。
2. 挑战性提问:挑战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一些相对较难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解的欲望。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提问:“请给出一种方法,不用计算器计算出√2的值。
”学生可以用巧妙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
3. 递进式提问:递进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从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扩展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提问:“请用等差数列的公式计算1 + 3 + 5 + 7 + ... + 999的和,然后再思考如何求出奇数项的和。
”4. 引导式提问:引导式提问是指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请思考如何在一分钟内找到1-100之间的所有质数。
”5. 全体提问与小组提问结合:在数学课堂上,既可以进行全体提问,也可以进行小组提问。
全体提问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提问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
在使用上述提问策略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提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又不至于过于困难,使学生望而却步。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策略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问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因此,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研究表明,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研究者也发现,提问的质量和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细致。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设计方法;2.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评价方法和标准;4.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水平学生中的适用性。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看法和需求;最后,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不同教师和不同提问策略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二是提问方式单一,缺乏层次性和灵活性;三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有效提问策略:一是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二是采用多种提问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三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回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意识不到课堂提问的作用.一些教师的提问内容徒有其表;一些教师提问不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提出的问题跳跃性强;有的教师提问过于机械化,问题拘泥于教材表面;还有的教师不能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预留的思考和发言机会过少.针对这一现状,教师的提问策略和手段亟待改善,在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下,我特提出以下策略,以供参考.一、问题设置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难度原则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材中,重难点的知识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表面,而是要深入教材重点,在避免学生机械重复的演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效率.设置问题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兴趣爱好出发,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提问情境.比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植树节那天,我派了三个绿化小组去帮助学校植树,三个小组分别植了:8,x,10棵树,现在知道这一组数据只有一个大小等于中位数的众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呢?2.坡度原则在遵循难度原则的基础上,问题的设置还要有适宜的坡度.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智力状况,在设计问题时由易到难、由简入深、循序渐进进行.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要以大众教育思想为指导,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课堂发言的机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不等式方程》时,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一道题:在一次环境卫生知识竞赛中一共有20道问答题,比赛规定为答对一道题可以得5分,答错或者不答题扣一分,知道在这次比赛中小明被评为优秀奖(85或85分以上),那么他答对了几道题?在这一问题中,我先给学生预留时间思考,然后提问层次高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列出不等式并说明原因,然后提问知识层次稍差的学生进行解答,并对二者都予以表扬,使一道难题在两种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解决.3.趣味性和启发性原则数学问题的设置还要遵循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原则.设计问题时,多从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其兴趣爱好及教材内容,提出有趣、新颖的问题,提出问题时可以将幽默风趣的语言穿插其中,使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求知的欲望被充分激发.另一方面,问题的设置还要使学生在激情洋溢的学习中能够受到启发,学会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往往不仅仅有一种解决方法,这时候,就可以根据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寻求其他解决途径,使学生的求异和发散思维得以培养,在不断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二、提问的时机在创造出适宜的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提问的时机,使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及时调整学生的情绪.1.课堂导入提问导入是新课开始的前奏,导入效果的优劣决定着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新课导入时设置承上启下的问题,使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的同时为新课的讲解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时,可以提出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在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活动的兴奋中转向新课学习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学习做好准备.2.学生情绪低谷提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良好情绪不可能从课堂开始一直保持到结束.实验证明,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续25分钟,而通常25分钟之后教师讲解的内容才是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在学生情绪低谷提出问题,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能够重新集中起来,在高涨的情绪下重难点的知识才能够被良好掌握.当然,这一时机提出的问题不易过难,应使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避免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教学效果.3.知识交融点提问数学教材在设置上经常出现知识点交叉互融的现象,学生如果逻辑不明、条理不清的话很难区分知识点间的界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在知识交融点设置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加深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时,学生较难区分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这时候,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通过改变条件,这四种图形如何实现互相转换?在思考和解决中,学生对四边形的定义、性质等能够灵活掌握.(责任编辑黄桂坚)。
初中数学课堂巧设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初中数学课堂巧设提问激活学生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思维来解决问题的学科,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得到锻炼和提升。
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巧设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就分享一些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一、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想法和推理作出回答,能够让学生更加自由地思考。
例如:1. 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师,你要如何安排一个三层楼的房子?2. 如果你有100元钱可以任意购买两种不同的产品,你会选择哪两种?为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开展讨论和互动。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应引导、促进和指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详细说明。
二、情境模拟问题情境模拟问题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1. 如果你是一个一直喜欢改造自己房间的小清新,今天你想更换窗帘,这个窗口的大小是2.8米x1.5米,你需要买多长的窗帘呢?2. 你要为你的数学课堂设计一张海报,它的大小是60厘米x40厘米,你需要设计多少个立方体装饰物来贴在海报上?这些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探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技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探究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可以深入挖掘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达到扩大视野和增强能力的效果。
例如:1. 用草稿纸模拟一个正方形A和正方形B,其中正方形A的面积是正方形B的3倍,画出这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
2. 学生小云想用一根0.5厘米的铅笔画一条正方形的对角线,请问这条对角线有多长?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解决此类问题,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并逐渐培养对数学思想的感觉。
四、启发式问题启发式问题可以让学生寻找和发现数学规律和特性,促进学生认识和掌握数学思想的过程。
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讨
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教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技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探讨一些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问1. 给予学生自主提问的权利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提问的权利,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
通过主动提问,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供启发式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这些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需要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问题解决活动1. 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指导学生从问题分析、找出解题途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检验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进行团体合作解题活动团体合作解题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分工合作、集思广益,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一起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提高自己再次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他人的总结中借鉴经验,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提供丰富多样的问题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问题材料,让学生面对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问题。
通过接触各种问题,学生能够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采取多种策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问、开展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经验,并提供丰富多样的问题材料。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及评价
课堂提问误区
1. 问题数量过多
2. 问题内容过浅
3. 问题范围过宽 4. 问题难度过大
5. 问题候答过快
6. 问题评价过简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 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1、你打算把梯形转化为什么 图形?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 形的高相等吗? 2、转化后的图形与梯形有什
么关系?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 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 3、梯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公民
依据理性和程序解决问题 合格的公民: ① 知道在什么时候问问题? ② 知道怎样问问题才能确定相信什么? ③ 知道提出批判性问题是维权必需能力
群众
依赖权威和力量解决问题 不合格的公民: ① 听话时是顺民 ② 不听话时是刁民 ③ 受到伤害时就易被煽动成暴民
4
我深信:受到正确教育的人民才能改变历史!
4、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原梯形面积的几倍?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6、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
7、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 的和乘高,还要除以2?
“6772”中,左边的6读
什么?第一个7读什么?
第二个7读什么?2读什
么?这个数读什么?
6772这个数怎么读?
这两个7的读法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
专业资料11激励参与22学会思维33检查反馈44巩固强化提问的功能专业资料?所提问题指向不明?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过于频繁没有思维的深度?不能灵活应变?把握不好问题的开放之度?提问主体单一化不平等?提问难度太大一时难以回答?惩罚性提问?没有预留思考时间课堂提问现状专业资料课堂提问低效的原因?11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综合提问的表达形式
根据……你能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吗? 为了……我们应该……? 如果……会出现什么结果? 假如……会产生什么后果?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能 力 的一 类 教 学 行 为 。那 么 如 何在 初 中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进 行 有 效提 问 , 演 绎更 多 的精 彩 课 堂教 学 呢 ? 1 . 结 合 教 学 环 节 的特 点 。 准 确 把 握 课 堂 提 问 的类 型 。 不 失
时 机地 进 行 。 般 根 据 提 问 的 目的 和作 用 . 有 以 下 三种 不 同的 类 型 1 . 1 组 织学 生的注 意定 向、 集 中和 转 移 的 提 问 。 这 类 提
一Leabharlann 师 :在 一 次 智力 抢 答 赛 中 ,主持 人 提 供 了两 道 题 : 2 1  ̄ 1 9 = ?; 1 0 3  ̄ 9 7 = ? 。 主持 人 话 音 刚落 ,立 刻 有 一 个 同 学刷 地 站 起 来 抢 答: “ 第 一 题 等 于3 9 9 , 第 二 题 等 于9 9 9 1 。” 其速度之快. 简 直 就 是 脱 口而 出。同学 们 , 你 知 道 他是 如 何 计 算 的 吗 ?你 想不 想 掌 握 这种 简 便 、 快 速 的运 算 招 数 呢 ? 奇 异 的 事物 和现 象 背后 往 往 隐 藏着 奇 妙 的数 学 规 律 。 在案例中, 教 师 利用 “ 速算 王 ” 的神 奇 速算 , 巧妙设 问, 使学生对 “ 速 算 王 的绝 招 ” ——平方差公式 . 产生 了强 烈 的探 究 欲 望 。
问适用 于新课 或新教材 教学的开始 。 或 演示实 验等 , 目的 在 于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知 识 的 兴 趣 , 调动学 生的学 习积极 性 . 激 励 学生质 疑 , 使 学 生 的 听 与 教 师 的 讲 协 调 一 致 。如 “ 轴 对 称 和轴对 称 图形 ” 一节 , 在学生折 三角 形 、 圆 和 平 行 四 边 形 等 活动 后 , 提问: “ 对 折 后 两 边 的 图 形 完 全 重 合 吗 ? 完 全 重 合 意 味 着 什 么 ? 它 有 什 么 特 点 ?” 学生集 中注意 力 ,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到 问 题 的 探 究 之 中 ,在 操 作 和 答 问 中 自然 地 引 入 轴 对 称概念 。 1 . 2 启 发 学 生掌 握 知 识 关 键 和 本 质 的提 问 , 为 推 导 公 式 和 法 则 辅 衬 。目的 是 使学 生 能 够 深刻 理 解 进 而熟 练 掌 握 法 则 、 定 理 和 公 式 。如 教 学 “ 多边形 的内角和” 时, 设 计 如 下一 系 列 问 题, 为 证 明定 理 做 思想 和方 法 上 的准 备 :
(完整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身为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就是有效提问,当然有的会提出大多数学生共同的问题,还有人能提出经过自己深思熟虑有难度的问题,只要问到有关当堂课的问题都是好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为了把一节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也会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但是有时事与愿违,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近几年我们学校在推行讲学稿模式,基本思路是学生在讲学稿的提示引导下一步步完成所学内容,课堂上小组展示所以这种模式成功与否的第一前提是:讲学的稿的编制,内容的安排,关键是每个问题的引导是不是恰当[P4CS16IF,Y#]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时,课本中安排了一个实际问题探究2如图1,一个3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25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米,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米吗?在课本中有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分析可以看到,BD=OD-OB,求BD,可以先求OB,OD在Rt△AOB中,OB2=[CD#3],OB=[CD#3]在Rt△COD中,OD2=[CD#3],OD=[CD#3],BD=[CD#3] 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5米,梯子低端外移[CD#3]这样一个过程是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制定出来的,严谨完整,顺着这个思路学生也容易理解但是一位老师在给学生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这样操作的老师把这个问题设置成几个小问题(1)该图中有直角三角形吗?分别是哪几个?在每个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了哪些边的长度?(2)你能求出OB、OD的长度吗?根据是什么?(3)要判断梯子底端是否向外移动了05米,只要计算线段[CD#3]的长度,就可判断底端是否向外移动了05米课本中的分析综合性比较强,理解起来不是特别容易老师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二次备课,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较为容易理解的小问题,层层推进,逐步引导,帮助学生顺[JP3]利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以说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提问[JP]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是有效的呢?我个人觉得能让数学学习变得简单、实在、让学生觉得愉快轻松,这样的提问应该是有效的这种有效的课堂提问在一堂课上能出现多少次呢?这和老师的个人修养魅力有关,更直接的取决于老师在课前准备的是否充分有关一堂课中,如果老师的提问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做到循序渐进,不能问太简单的问题,也不能提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2)提一些学生思考的过程,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方法和思路(3)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之上做一些相关练习,帮助消化理解(4)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作一些较难问题时,恰当的提问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在上新课时,恰当的提问能迅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思考的兴奋点[BP(]一次听一位参加优质课大赛的老师上了一节等边三角形的新课听课前,我特地看了一下教材,觉得这节课不外乎就是用类比的思想引出课题,比如:请同学们说说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那么等边三角形又有哪些性质呢?但这位老师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一上课,发给学生三张大纸,让学生分别剪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选择三个做的比较好一些的贴在黑板上,并请这几个孩子说说是怎么做的这些三角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说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为下面性质的学习做了铺垫)接下来老师话锋一转,“请同学们说说,在这三个图形中,哪个更美?美在哪里”,话题刚抛出,孩子们全静了下来是的,数学课上还有这样提问的?数学中还有美吗?这不是美术课的专利吗?触动了孩子们好奇的心灵,唤起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两分钟后,同学们炸开了锅,纷纷举手,都从自己的角度说出了想法最后得出统一结论:等边三角形最美,同时在孩子们说出自己的理由的时候,也顺势得出了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一堂课行云流水,顺势而出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所以这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恰到好处,让学生可以思考,愿意思考,有了目的的思考,而且有话说所以,在课堂中,通过老师的提问,能让学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许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山东昌乐二中模式,还有一直在坚持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等等不管哪种模式,都离不开老师的恰当引导,引导的抓手就是“提问”“提问”的好与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背景,问题的难度把握,就决定了一节课的好与坏,成功或失败所以“提问”的内容不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对不对,好不好,你们同意吗,和你的一样吗等等当然所提的问题也不能太过简单,否则引不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也不能太难,以至于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如何入手[BP)]在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中,经过几组数据的测量过后,得出了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课本当中为了证明这个命题,采用了探究的形式,而且用到了一种新的证明方法: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使之与原三角形全等,从而证明该命题是真命题整个证明过程用了很大的篇幅加以解释和说明引导,这也说明了该命题的重要性和难度但是有位老师在得出命题2后,没有引导,没有解释直接就问:你能证明它吗?请思考这个问题过了几分钟后又问:你们证明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证明的?结果全班没几个回应的,一脸的茫然,无所适从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从头到尾,把这个命题证明了一遍,连过程都写在了黑板上,整整用了一个黑板,最后又问了句:都听懂了吗?得到的仍是寥寥几句:懂――了,别的孩子仍然是一脸茫然很显然这节课的效果不是很好,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设置安排不是多么了解,重难点的把握也不透以至于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回应,所以这种简单的提问是无效的造成课堂上有些老师的提问无效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提问的效度,也就是“四备”,使课堂充满生机,焕发生命力(1)备教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上课之前,要对教材加以研磨,理解内容,把握重难点(2)备课标:课标就相当于大海上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知识点之间的层次把握,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的要求,在课堂上都要有所体现(3)备学生:老师教的是知识,但是知识的接受者是孩子,老师最终面对的是学生所以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上课前老师应结合全班学生的学情对本节课内容加以调整(4)备自己:我们往往听到学生在和家长谈话时常说:我喜欢什么什么课,某个老师上课我最喜欢听,某个老师上课好幽默等等,这应该是学生给于老师最好的评价这个评价来源于老师自己,修养,内涵,品性,包括语言,甚至于一节课的语言,这都应该是老师要认真准备的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有的放矢,做到“胸中有数学,心中有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能被学生接受,就可以得到学生的回应,这个提问就是有效的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所以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应该突出学生的主题,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作为一种艺术,而不是一个环节,甚至于为了在公开课上体现师生互动生拉硬套提几个问题总之,课堂提问应该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摘要: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性提问的理解,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提出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提问的策略和方法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
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
“解惑”因“提问”而生,“解惑”与“提问”息息相关。
问题建立的同时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预设,建立了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
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上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
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
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
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比如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什么?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应用题解题步骤。
也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数量关系。
老师问:那到底关键是什么呢?(学生一阵沉默。
)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
这位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提出了“解应用题关键要抓住什么”的问题,而根据刚才的复习,答案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抓住数量关系,一种是抓住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因而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
”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
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
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好了。
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
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不一定是非常的简单,如几何题“连接某一条线段”,知道了就非常的简单,不知道就非常难,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
我们认为:问题的难易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理解的就是难的,能理解的就是简单的。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是‘非常难’的问题。
”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的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
”如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
”而真正简单的问题就不要问,以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4)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的,沉默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而我们通常在讨论中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大部分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
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巨大的作用。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一、巧妙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在课后小结时,不要按照常规问“今天我们学到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而是先巧妙地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什么哪?”。
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的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等。
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情趣盎然。
教师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哪?”。
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问题后提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启动了思维,学生会牢固掌握同类项的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二、提问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
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
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
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0(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例如“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问。
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2,y=2(x-1)2及y=2(x-1)2-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
因此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的着。
三、提问要精而准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促进新思维的诞生。
”因此,好的问题是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充分吃透了教材和学情之后设计出来的。
我听过一位教师上的“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这节课,引入的时候是这样的情景:师: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知道吗?生愕然。
师:交流一下,然后再告诉大家。
学生叽叽喳喳讨论后,一位男生举手:“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师:对。
可是,这个愿望能实现吗?生:不能!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首先他得有地方站住脚,其次,还得有足够长的杠杆......是物理课还是数学课?是要讨论“愿望”的可能性还是要研究反比例函数在“杠杆问题”中的应用呢?一个很好的想法却因为提问没有针对性,最终变成了整堂课的败笔。
“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
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都是一些诸如“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站在发挥形式的主观能动性角度上,多设计一些能启发他们思考、拓展思维乃至创新的应用、综合型的问题。
四、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合理分配被问对象。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
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提简单的问题,照顾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对中等生提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激励上进;对特长生可合理提高难度,提一些专门的创新性的问题,鼓励创新。
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提问:1、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2、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解决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问: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画圆,这样的圆要经过A、B,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过B、C,圆心在哪里?若同时经过A、B、C,圆心又在哪里?4、这样的圆可画多少个?这样,分层设疑提问,学生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逐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五、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
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
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
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主要是考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
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1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
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中,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
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结束语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