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习题
1.3远古的传说(练)(解析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选练习基础篇1.十几年前,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主要依据是:()A.远古传说 B.考古发掘 C.史书记载 D.学者推断【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从此,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了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被后世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由此可知,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主要依据是远古传说,故A符合题意;黄帝被尊为人文始祖依据的是远古传说,还没有考古发掘能证实这些远古传说的真实性。
故B不符合题意;黄帝时期还没有文字出现,故C不符合题意;学者推断明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传说中,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A.炎帝 B.蚩尤 C.尧 D.舜【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教人们通商交换。
因此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炎帝;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3.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生活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可知,黄帝生活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炎帝和黄帝部落都生活在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故选A。
4.在此书中,作者用证据说明尧、舜、禹是人类文明的先驱,对他们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进行了较为严谨客观的归纳与评价。
该方式是(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的人物是尧、舜、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后来虞舜,传位给大禹,所以答案选C。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3)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5)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8)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8)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0)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3)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5)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18)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20)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23)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25)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25)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28)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31)第16 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34)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39)第18课昌盛的文化 (42)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45)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5)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48)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51)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54)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57)【课后练兵】参考答案: (60)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2、学习重点:元谋人、北京人3、学习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华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逐步引导理解。
【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课堂探究】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第1页共71页使用请双击此处删除页眉!!第2页共71页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第一单元习题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了解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
2、了解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石器、天然火的使用、群居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3、了解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知道他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
4、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5、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6、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来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A 18000年前B 20万年前C 70万年前D 170万年前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直立行走B制造工具C使用语言D造屋定居3、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①弓箭②陶器③打制石器④磨制石器A ①③B ②④C ③D ①②③④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A 会直立行走B 使用打制石器C 会钻木取火D 过着群居生活5、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A 神话传说B 大胆想象C 历史文献D 遗骨遗物*6、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 人工取火御寒C 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7、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B 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C 集体居住在山洞里D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8、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A 手脚有明显分工B 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C 懂得人工取火D 过着群居生活9、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A 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B 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C 北京人会用火但不会管理火D 北京人用火驱逐野兽,又增强了体质10、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A石器B木棒C火把D弓箭二、课堂回顾*1.配一配请将下列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取得这些进步的远古人类进行搭配,答案是不定向的。
A 最早使用石器①元谋人B 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②北京人C 掌握磨制石器的方法③山顶洞人D 学会人工取火E 使用天然火F 缝制衣物G 会制造装饰品*2. 问答题:有人说“劳动创造了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请你举例说明)三、课堂延伸*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 北师大版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曲折而的历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结合本课内容,通过设置讨论题目“大禹治水的启示”,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并做出自己的概括、判断和解释;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讲故事,谈体会,说说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并结合现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本课知识属于了解层次,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堂老师请同学们按组做个"传话"游戏。
教师以游戏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古传说并非纯粹神话故事,是具有一定的具体历史事实(史实)成份。
指出古代传说中所描绘的远古时代就是传说时代,今天就学习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在学习中同学们应学会区别"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份,哪些是虚构的"请看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
二、学习新课[板书]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一)黄帝和炎帝学生观察课本图片:神农教稼图、黄帝画像学生阅读教材并介绍:炎帝黄帝的传说。
老师提问: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史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学生多种回答。
老师综合学生意见总结:由于炎黄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先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他们的功绩,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信为真,但其中一定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从炎帝黄帝传说中,我们应知道传说时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黄帝时代是农业文化长足进行的时期,农业文化发展的许多必要条件,当时大概都已具备了,那时已有了原始的农业,原始的医药业,原始的商业,这些发明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先民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
北师大历史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大禹治水的成功给你带来神 什么启示?
1、大禹治水的成功说明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 2、大禹治水还让我们体会到做任何事情,要取 得成功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 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 二 尧舜“禅让” 三 大禹治水
中华民族人文祖, 炎帝黄帝史册驻, 炎黄二部战而合, 逐渐形成华夏族。 黄帝之后尧舜禹, 尧舜禅让贤君出, 洪水泛滥英雄赴, 大禹治水传万古。
后羿射日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 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 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 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 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 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 ,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嫦娥奔月
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 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 ,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 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 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 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 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 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 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 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
——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1、炎帝的发明: 原始农业、医药学、 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黄帝的发明:
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
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 史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提示:黄帝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 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 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 不能全部信以为真。但是其中又含有真 实的历史(史实),不少考古发现已经 证明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黄 帝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当时农业文化 的进步。
初一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题及答案初一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题及答案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
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基础知识巩固1.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2.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的()A.山顶洞人时期B.河姆渡文化时期C.大汶口文化中期D.大汶口文化晚期3.传说中发明养蚕抽丝技术的是()A.黄帝B.嫘祖C.仓颉D.伶伦4.传说我国文字的发明人是()A.黄帝B.嫘祖C.黄帝的下属官员D.半坡原始居民5.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B.尧C.禹D.启6.《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聚落时期C.尧舜时期D.西周建立初期7.传说中用10多年时间成功地治理了洪水泛滥的事迹发生在()A.黄帝任首领时期B.尧任首领时期C.舜任首领时期D.禹任首领时期8.古代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及后来的尧舜禹都是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9.《吕氏春秋》说“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这说明禹采用筑堤堵水和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10.将下列传说中的人物与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1)黄帝A.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2)大禹B.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3)炎帝C.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4)尧舜D.三过家门而不入11.什么叫做“禅让”?试举例说明。
12.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13.我们把炎帝和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主要原因是()A.相互战争B.都有许多发明创造C.一起打败蚩尤D.都生活在黄河流域14.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C.尧、舜、禹时实行“禅让制”D.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15.下列各项关于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A.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B.建立夏朝C.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治水有功16.陕西宝鸡出土船形彩陶与传说中黄帝造出车船的关系是()A.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B.证明传说中有历史的真实成分,为传说提供依据C.传说是不可信的,出土文物是真实的,二者无任何关系D.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这种交通工具17.现在湖南、陕西、山西等省都建有炎帝陵,每年都有很多人到那里祭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导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一、炎帝与黄帝1.居住地域: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后,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之后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1.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三、大禹治水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禹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被称为“大禹”。
【问题1】为什么说华夏族是“炎黄子孙”?探究:距今约4 000多年前,炎帝部落联盟和黄帝部落联盟联合,打败了蚩尤为首的部落。
之后,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大战,炎帝战败后,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的主体。
因此说华夏族是“炎黄子孙”。
【问题2】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探究:远古传说是文字发明前先民们对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记述,有神话的成分,也有一些可靠的根据。
史实是完全真实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1.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与他无关的贡献是()。
A.改进农具 B.尝遍百草C.发明文字 D.发明医药2.下图是宜昌市西陵山的嫘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嫘祖。
相传,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
A.尧 B.舜 C.炎帝 D.黄帝3.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主要是依据()。
A.传说 B.考古C.想象 D.推理4.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通过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们的先后顺序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C.禹、尧、舜 D.尧、禹、舜5.禹治水时,采取新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新方法”不包括()。
A.堵塞决口 B.疏通河道C.开山劈石 D.开沟挖渠6.请根据文字提示,将传说中的人物填入左边的空格处。
七年级上册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卷在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学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WTT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卷以供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练习卷选择题炎帝和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争夺中原地区B.争夺部落联盟首领C.为部落成员报仇D.争夺人口和食物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A.战争B.世袭C.禅让D.谦让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下列原始居民和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不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 )A.舜B.大汶口原始居民C.黄帝D.河姆渡原始居民黄帝和炎帝曾联合打败的部落首领是( )A.蚩尤B.共工C.神农D.伏羲中国被称为“丝国”。
传说中教人养蚕抽丝的先人是( ) A.神农B.共工C.仓颉D.嫘祖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是( )A.约7000年前B.约6000年前C.约5000年前D.约4000多年前在下列传说的人物中,谁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A.尧B.舜C.禹D.黄帝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
下列表述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下列多项发明中,相传由黄帝发明的是( )A.陶器B.文字C.养蚕抽丝D.车船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法,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生活在(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下列选项与黄帝无关的是( )A.阪泉之战B.制造指南车C.禅让D.“人文始祖”下列与禅让有关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⑤禹A.①B.①②C.①②⑤D.③④⑤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A.堵塞的方法B.疏导的方法C.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D.引水灌溉填空题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材料题 北师大版

材料题: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1)材料中的“轩辕”指谁?(2)从材料中指出“轩辕”参加过的两次战役名称及交战双方。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还有哪些贡献?2.在河南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广场,有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见下图)。
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
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
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
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它的建成,大大增强了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请回答:(1)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2)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材料二(见下图)上图为在新疆发现的东汉墓中出土的丝袜。
据考证该墓主人是当地人,丝袜是经“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运来的。
材料三(贞观年间)米斗四五钱(说明粮食很便宜),外户不闭(门者)者数月,马牛被(遍)野。
……是岁,天下断狱,(判)死罪者(只有)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2分)(2)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2分)(3)据材料三,概括贞观年间的经济、社会状况。
(2分)(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和史书记载。
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并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
(2分)参考答案1.答案:(1)黄帝。
(2)与炎帝发生过阪泉之战,联合炎帝与蚩尤发生过涿鹿之战。
(3)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课本参考题答案

七年级(上)课本参考题答案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想一想}火的使用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提示火的使用有:①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
②御寒。
③熟食。
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和健康。
④火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议一议}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两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结构不同,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为干栏式房屋。
半坡聚落主要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4、{自我测评}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提示 D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1、{想一想}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史传说和史实有什们区别?提示皇帝被看作是华夏族的始祖,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它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服。
他让妻子嫘组教民养蚕。
他命史官仓撷观兽之迹而造字,令大荛做干支甲子,以为纪年的准绳,让令伦制作乐器等。
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为真。
但是其中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至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黄帝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当时农业文化的进步。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史实。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1、{想一想}启时怎样继承王位的?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们区别?提示(1)启在禹的帮助下培植了个人势力,树立了较高的威信;(2)禹死后,启先后打败伯益和其他不服从的部落,正式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中考历史复习之七年级上册默写过关训练

中考历史复习之七年级上册默写过关训练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战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
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公天下”)被“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建立商朝,定都亳。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今河南安阳)。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都镐京。
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授民授疆土,受封者的义务: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保卫周王。
这一制度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战国时期(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衰亡。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
)1.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提出“尊王攘夷”,最先称霸的是2.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齐、楚、、燕、赵、魏、韩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1、春秋战国时期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同步练习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2、通过了解尧舜的“禅让”,知道从尧开始,取得首领位置的方式是通过部落民主推举产生的。
3、通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认识大禹具备的品德和对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的是:()A 炎帝B 黄帝C 尧D 舜*2、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A 发明陶器B 开辟集市C 发明车船D 发明医药3、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A 尧B 舜C 禹D 鲧*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A 中国人善于想象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5、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A尧B舜C禹D启*6、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闽江流域*7、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 黄帝和炎帝B 尧C 舜D 大禹*8、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A、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9.相传,炎帝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发明有:()①教人农耕②发明医药③发明文字④开辟集市⑤发明养蚕抽丝技术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②③④D ①②④*10、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①黄帝②尧③舜④禹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二、课堂回顾*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在发明文字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用的方式,叙述先辈们脱离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
这些以「三皇」(三皇:)、「五帝」(五帝:)为主要脉络的古代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从走向部落、部落联盟,并逐步发展成民族和的历史轨迹。
此外,中国的文明传说是起源于时代。
因此人们常以「炎黄」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为害禹治水,为治理洪水「居外十三年,」。
初一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试题

初一历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试题1.炎黄两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后来的主体。
【答案】华夏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可知,故填华夏族。
【考点】炎帝与黄帝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他们各自的贡献。
2.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答案】尧舜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尧舜“禅让”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二子目尧舜“禅让”中的内容:“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可知,故填尧舜禹。
【考点】尧舜“禅让”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尧舜“禅让”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禅让的影响。
3.下列多项发明中,相传由黄帝发明的是( )A.陶器B.文字C.养蚕抽丝D.车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
”可知,相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由黄帝发明,故选D。
【考点】炎帝与黄帝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他们各自的贡献。
4.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
”可知,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的是炎帝,故选B。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1.在古史传说中,和是华夏族的祖先。
2.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推举产生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3.模仿例句说一说盘古开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这些传说故事体现了人类的什么精神。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远古民众与自然灾害抗争搏斗的历史过程和伟大成就。
“盘古开天”的传说,反映了“后羿射日”的传说,反映了“精卫填海”的传说,反映了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在古克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 联盟首领.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5.将传说中有关炎帝与黄帝的活动连接起来。
6.阅读下列材料:(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易》请回答:(1)文中的“神农氏”是指谁?(2)想一想,神农氏时已经出现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7.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展开大战。
8.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9.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顺序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C.禹、舜、尧 D.禹、尧、舜10.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他用办法治水。
11.历史谜语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打一传说中人物名) .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一、填空题12.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部落联盟大约距今年。
13.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
阪泉之野位于今天的。
14.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人文始祖”中“人文”是指。
二、单项选择题15.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A.大禹 B.炎帝C.黄帝 D.蚩尤16.相传发明养蚕抽丝技术的人物是( )A.嫘祖B.炎帝C.黄帝D.蚩尤17.下列关于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传说中的人物②发明了文字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④舜的儿子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三、列举题18.列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主要贡献。
历史: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想一想
有关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哪些是可信的,哪些 是不可信的?古人为什么要将一些重要的发明记到 杰出人物的名下?
被考古资料证明的是可信的,没被证明的则是不可信的, 如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种植庄稼,制作衣裳,挖水井, 出现文字等是被考古发现的,这是可信的,而说这些是黄帝、 嫘祖等个人发明的就带有神话色彩了。 远古时期的任何一件发明或创造都是成年累月,积无数 人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决非一人短时之功劳。将这些 重要发明记到杰出人物名下,主要是由于这些人物是华夏族 的杰出代表,古人借此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A
5.传说中古代通过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 法叫( A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选举制
6.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D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二、读图
右图是谁的塑 像?你判断的 依据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要 为他建立庙宇, 为他树碑立传?
判断的依据是大 禹像和图中的对 联歌颂了大禹的 治水功绩。 因为大禹治水有 功,使人们能够 安居乐业。
讲一讲
你能讲讲有关尧舜禹的故事
吗?
你觉得当时什么样的人才能
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插播 “大禹治水”的视频)
大禹治水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什 么启示?
1.大禹治水的成功说明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 变,要有创新精神。 2.大禹治水还让我们体会到做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 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应具有奉献精神。 3.人类的发展是通过与自然的不断斗争中进行的,大 禹时代发生洪水,上个世纪末中国及世界各地自然 灾害不断,说明人类要更好的生存就还要注意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做到可持续的发展。人类应保护大 自然。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三课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和黄帝的丰功伟业(1)地位:是古史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
(2)贡献:①炎帝农业改进,教人农耕医药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发明开辟集市②黄帝A、造出________ 、车船、兵器、衣裳。
B、下属官员发明文字、_____ 、算术和音乐。
C、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 技术。
(3)人文始祖:①考古发现与传说________ 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远古时代存留下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印证了一些的真实性。
②人文始祖:后人将这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炎帝和的名下,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尧舜“禅让"含义:原始社会时期,通过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______ ”。
3、大禹治水(1)功绩:①采用_________ 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成功。
②领导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⑵评价: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被称为“”。
4、羊年春晚一曲《中华好儿孙》展现了中华男儿的精气神,其中“俯首的神农,为民谋幸福”中“神农是指A、炎帝B、黄帝C、尧D、禹5、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其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A.黄帝B.炎帝C.舜D.禹6. 丝绸文明的辉煌篇章最早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了中国。
下列哪一人物与第一件丝衣问世有关()A、黄帝B、嫘祖C、仓颉D、舜7、右图是坐落于郑州黄河南岸,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二人巨型雕像,他们是()A、炎帝、黄帝B、黄帝、嫘祖C、尧、舜D、舜、禹尧舜“禅让”8、(2016 •江苏盐城盐都月考)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禅让制C.世袭制D.投票制9. 中国历史上曾流传着先王禅让的传说,其宗旨是“让贤”。
历史: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2)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你知道这些传说故事吗?你能给我们
讲讲这些故事吗?
盘古开天劈地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嫦蛾奔月
2、这些传说是史实吗?它们全是虚构的吗?
古史传说并非纯粹神话故事,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事实成分。
3、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的发掘证实之间有无
联系?如果有联系,你如何理解这种联系?
黄帝部落
发祥于陕西北部,后 向东迁徙。
返回
;
/ 润滑脂
lpt26hkn
呢,我这样想着。我问山神:“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山神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呢?”山神看着我,看了会蓝天, 缓缓开口说:“如你所见,这里是妖怪们的世界,是没有人类的世界,这里的妖怪修炼两百年为一岁,每一千年就会有一次劫, 称之为千劫,如果渡劫不成功就会死,劫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雷劫、火劫、水劫等等,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有些年纪 很轻法力不够地就无法度过千劫,活下来的妖少之又少,这时就需要一个帮他们渡劫的,渡劫人成为妖与自然沟通的纽带,他 传达自然地意思给妖。渡劫人在妖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妖是家族制的,比如狼族,狐族,水族,龙族,它们不分高低,各族有 各族的规矩和法术,资历越高法术越高,但也有天分极高的,他们可以很快超出同龄妖甚至比自己大的妖,他们生活自由自在, 在哪个地界有哪里的山神管辖。除了妖还有上古神兽,比如九尾和应龙他们,他们比妖地位要高出很多,他们不受山神管辖, 并与山神处于同等地位。他们行踪不定,我们也无法知道他们究竟在做什么。这是这个世界大致的规则,以后你自然会知道很 多的。”我问山神:“那我两的关系呢。”山神说:“能有啥关系啊。”我翻了个白眼,心中一万只马奔腾而过说:“那山神 和渡劫者的关系是什么?”山神呼了口气说:“也没啥关系,想不理就可以不用理,先做朋友就做朋友,因为山神不渡劫,哈 哈。”我心想:山神了不起啊。我又问:“那山神就是无所不能的咯。”山神说:“这个以后你就会明白了。”山神这个回答 让我很没有底啊。8梅里雪山|想要弄清整件事情,我觉得关键点是那幅油画里的少年,山神说那个少年就是上一任渡劫者,三 十年前和应龙消失了,据说进了梅里雪山,但又有消息说在喜马拉雅山看见过他们。所以,我和山神准备先去梅里雪山看看然 后再去喜马拉雅山。我问山神:“你不是说,你们不可以离开自己管辖的范围太远吗,虽然梅里雪山很近,但是喜马拉雅山还 是很远的。”山神说:“没关系,去的远了,顶多就是法力弱点,再说了,不是有你呢吗”。我心里也只能呵呵了,靠我,总 觉得不靠谱,因为我什么都不会啊。这是个什么世道都不知道啊。山神说他的房子估计也不能回了,九尾他们估计已经在那守 着了,古宅肯定是不能再回了,这个地方他们暂时还找不到,我们就在这里住了几天,刚开始我还没好意思说,后来忍不住了 就对山神说:“你不是会法术吗,你变几件衣服给我呗,我都没有换洗的,你们非人类不换,可我是人啊,你看我都好几天了, 我都觉得我快臭了。”山神笑笑说:“你看,我都把这是给忘了,你不早说。”我心里说,你又不是我男朋友,怎么好意思开 口呢。山神一眨眼的功夫就从手里变出来了一套登山的衣
北师大版七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word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word教学设计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重点: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
尧舜禹禅让的实质。
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本课以古史传说的形式对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过程作了形象的描述,它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承上一课的“氏族部落”,启下一单元的“国家的产生”。
它是从传说这一独特的视角对这段远古历史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能很好地帮助同学们去理解、认识这段历史。
二、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内容,学生较熟悉并很感兴趣,教师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本课知识属于了解层次,可通过讲故事、演课本剧、游戏、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组织教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2.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概括、判断和解释。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2.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一)教学准备阶段“炎黄子孙”这个称呼怎么来的?尧舜禅让又是怎么回事?远古时代的传说将帮助我们揭开谜底。
请同学们讲述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
由学生分组准备,然后召开“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会: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
2、学习新课1)“炎帝与黄帝”指导学生进行“传话”游戏。
(六位同学排成一行,老师用纸写好一句话,给第一位同学,第一位同学运用手势将这句话的意思表达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又传给第三位同学,依次类推,最后一位向大家说出他所理解的意思,看两者之间的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们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因此,在民间有许多人类活动的创始人的美丽神话传说。
你知道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是谁吗?()
A、炎帝
B、黄帝
C、尧舜
D、蚩尤
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把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3、下列人物经过禅让当上部落首领的是( )
A. 大禹
B.炎帝
C. 黄帝
D. 蚩尤
4、禹是传统中的治水英雄,是因为禹①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②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③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④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百姓安居乐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
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闽江流域
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中国被称为“丝国”。
请你选出传说中教人养蚕的先人()
A、神农
B、共工
C、仓颉
D、嫘祖
8、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二、材料阅读题
9、阅读探究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1分)
(2)、这段话中“黄帝”有一项发明和一件大事,分别是什么?(2分)
(3)、除了材料中所述外,他还有哪些贡献?(1分)
答案:
一、1、A 2、A 3、A 4、D 5、A 6、B 7、D 8、A
二⑴材料一、当时有了纺织,养蚕技术
材料二、当时用船作为交通工具
材料三、当时已经出现了艺术的萌芽(原始音乐)
材料四、当时出现了文字的萌芽(文字符号)
⑵这些发明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先民发挥聪明的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
三(课文中略)认定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有利于团结全世界华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