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第四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上册 2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上册 2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南朝文学

二、?文选?的价值
▪ 首先,萧统等人既能广泛吸收前人与当世的文学理论之精华, 也能总结自己多年来编选诗文集的经验,使?文选?的编纂体 例成为后世总集编纂的典范。
▪ 其次,?文选?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久传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就是它保存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作品,这也是其作为选本 价值的表达。
三、?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宫体诗的关系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鲍照,字明远,祖籍东海, 出身比较卑微。他自负才学, 但在当时门第观念严重的时 代很受歧视,郁郁不得志, 沉沦下僚。?诗品?说他“才 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鲍 照的诗歌以乐府诗水平最高, 最能代表他的创作成就,在 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一、俊逸遒丽的乐府诗写作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 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 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 辈孤且直!〔?拟行路难?〕
▪ ?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 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 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増减,世呼为‘永明体’。〞
▪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 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 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 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 ?玉台新咏?是在?文选?之后,由徐陵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 与?文选?选录标准和文学思想都全不相同。
▪ ?玉台新咏?是在萧纲为太子时的梁中大通四年〔532〕至大同 元年〔535〕之间编纂而成的。
▪ ?玉台新咏?收录从西汉以来历代有关女性题材的六百六十多 首诗歌,是宫体诗人艳体诗写作思想的反映。 此据明末赵均 覆宋陈玉父本。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zhōnɡ tínɡ)。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往 来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古代文学史 第四章 《金瓶梅》

古代文学史  第四章  《金瓶梅》



潘金莲形象的悲剧性解读


淫欲狂与虐待狂 害人者与受害者 “千古第一淫妇” “千古悲剧人物”



三、《金瓶梅》的悲剧意义 “《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 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张潮《幽梦影》 首先,小说通过西门庆、陈经济的命运 深刻表现了16世纪中国商人的悲剧。 其次,小说通过金、瓶、梅三大淫妇的 毁灭,生动反映了晚明时期人欲放纵的悲 剧。
二、由美到丑,从歌颂到暴露 以前章回小说立意在歌颂,而《金瓶梅》则意 在暴露。 偌大一部作品,没一个正人。张竹坡说:“西 门庆是混账恶人,吴月娘是奸险好人,玉楼是 乖人,金莲不是人,瓶儿是痴人,春梅是狂人, 经济是浮浪小人,娇儿是死人,雪娥是蠢人, 宋惠莲是不识高低的人,如意是个顶缺之人。 若王六儿与林太太等,直与李贵姐辈一流,总 是不得叫做人。而伯爵希大辈,皆是没良心之 人,兼之蔡太师、蔡状元、宋御使,皆是枉为 人也。”
2、通过西门庆纵欲亡身和金、瓶、梅们贪 “淫”丧命,冷峻剖视人欲贪求造成的人 性扭曲、人生毁灭。

西门庆奸淫的部分女性:



潘金莲奴婢春梅
仆妇宋惠莲、如意儿、贲四嫂、 惠元、王六儿 丫头迎春、绣春、兰香 贵族林太太 妓女李桂姐、吴银儿、郑月儿 直至纵欲亡身,死时仅33岁。


第二节 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
西门京良 × ——西门达 陈经济 李氏 × ——西门庆 × 夏氏 × ————西门大姐 陈氏 (原配) 吴月娘(继配) —西门孝哥 李娇儿(第二房妾) 卓丢儿(第三房妾) 孟玉楼(第三房妾,补卓丢儿) 孙雪娥(第四房妾) 潘金莲(第五房妾) 李瓶儿(第六房妾)—西门官哥 × 乔长姐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 小说戏曲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 小说戏曲

但蒲松龄的本领,在以变幻委曲摇曳多姿之笔 ,叙述怪异离奇之事,即以唐传奇之笔法写志怪小 说,文字凝练而生动,开创文言小说叙事艺术的一 种新风格与新境界。清代中期,受《聊斋志异》的 影响,文言小说中谈狐说鬼成为一时风气,但大都 平庸无奇。四库馆臣纪昀则反其道而行之,以简洁 淡雅之笔作《阅微草堂笔记》,虽然其叙事尚质黜 华,不事虚构,殊少文学意味,但其知识性与趣味 性却颇能投合旧时文人的阅读趣味,故在士林中也 颇为流行。
4
曹雪芹的 《红楼梦》无疑 是人 情 小说 的 登 峰造极 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曹 雪 芹 (约 1715—约176 3),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别号,满洲正 白旗人。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 曹兆页,在康熙朝,世袭江宁织造。在康熙诸皇子 夺嫡之争中,曹家押错了赌注,雍正继位后,即以 “织造款项亏空甚多”等罪名,将曹 兆页革职, 并抄没家产,曹家从此败落。《红楼梦》,又名《 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 二钗》,作者通过对贾府的全景描写,细致入微地 反映了这一贵族之家由盛到衰的巨变。
总之,《红楼梦》既是文学的,又是历史的; 既是写实的,又是魔幻的;既是叙事的,又是抒情 的;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其将小说由俗变雅 ,由消闲文学变为严肃文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
参考书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6.
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0. 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彚编[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2.
第四章
小说戏曲
按照正统史家的叙述,清代主流文学还是诗 文,所以吴敬梓、曹雪芹等小说大师生前默默无 闻,穷困潦倒,不入文学之林。但小说创作已成 时尚,尤其在晚清,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 新式报纸期刊的出现,读者群的扩大,小说创作 空前繁荣,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 ,概括其主流有四:一拟古派,二人情派,三讽 刺派,四侠义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第四章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第四章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诗意的栖居:中 国古代文学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1. 了解掌握《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掌握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 感受古典文学的文字美、意境美。中国文学既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又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 记录,既是真实的社会写照,又是空灵的意识境界;文学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生活,根植于历史,文 学的发展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透过文学看历史,透过历史理解文学。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 诗为主,共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风(民间歌谣)、雅(正声雅乐,大多指宫 廷宴饮的乐歌)、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歌词) 三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2 500 年前漫长历 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尤其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六百 年间的广阔社会生活,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现实 的批判意识。

壹 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先秦诗歌
秦朝统一各国前的诗歌为先秦诗歌。先秦诗歌是中 国传统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 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其中《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 的源头,而《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2 000 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 尊为学习的典范。
第二节 汉赋
二、大赋
汉代大赋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代表 作《子虚赋》和《上林赋》,也有人认为二赋本为一 篇,即《天子游猎赋》,赋中对田猎盛况和宫苑的豪 华壮丽作了极为夸张的描写,并归结到歌颂汉帝国的 强盛和汉天子的威严。赋尾则委婉地表示了惩奢劝俭 的用意,但这种讽谏方式只能得到“劝百讽一”的实 际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北宋前期词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北宋前期词教学课件
其词风格与冯延巳接近。他一味崇尚婉约,题 材较狭窄,内容不外吟风弄月、伤离伤别。
一 .晏

14岁以‚神童‛赐同进 士出身。仁宗时官集贤 殿学士兼枢密使,一生 屡历要职,过着达官贵 人的优裕生活,‚太平 宰相‛‚富贵词人‛。
晏殊《珠玉词》特色:
宋初词家始祖,与小晏合称 ‚二晏‛。一生过着‚未尝
一日不宴饮‛的优雅生活。
• 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 间泥土芬芳。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 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 上片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 鹂‛、‚飞絮‛,五色杂陈,秀美明丽,写足春色之娇娆媚 人。 • 下片写人物。撷取烂熳春色中一位年轻村姑之天真形象和幼 稚心态进行表现。‚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 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 笔再现‚女伴‛‚昨宵春梦‛和‚今朝斗草‛的生活细节, 惟妙惟肖,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写足,与上片生气盎然的 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 • ‚笑从双脸生‛,特写,绾合换头‚巧笑‛语意,收束全篇 春光无限之旨。 • 全词浑成优美,音节浏亮,意境清秀,场面轻快,洋溢着诱 人的青春魅力。尤其上下片的构思,景与人对应着写,将春 天的生命写活了。其中巧笑的东邻女伴,仿佛春天的女神, 给人间带来生气、美丽与活力。
蝶恋花
• • • • • • •
宋·晏殊Βιβλιοθήκη 暮秋怀人之情,离恨相思之苦. 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 深婉含敛。 下片登楼望远,因情设景; 开阔悲壮。 (1)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 谨严的章法。 (2) 意象虚涵不质实, 工于词语,炼字精巧。 (3) 移情入景,一波三折,细致入微。 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

古代文学第四章南宋词坛

古代文学第四章南宋词坛

第一节 李清照8
《永遇乐》(p56)是抒写家国之思的杰作: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 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 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 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 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 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蝶恋花》),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 春》),“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 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 “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新荷叶》), 或怀念故国,或感叹国势衰微,或希望有爱国志 士拯救百姓、振兴国家,反映出一定爱国思想。
穷独凄凉晚景真实写照,词中的愁远非前期的春 愁、离愁可比,而是国破家亡之恨与流离患难之 悲交织在一起的深哀巨痛。开头14个叠字,有如 “大珠小珠落玉盘” ,刻画孤独寂寞、凄苦哀伤 复杂深细心理,艺术精妙,声情并茂,堪称创举。
第一节 李清照10
李清照也有豪放之作。《渔家傲》(p55):天接 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 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 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第一节 李清照3
二、李清照词的内容 《漱玉词》刊于宋代;失传,现辑录
仅70余首,又杂以伪作。词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活美满, 词风清新妍媚;后期,四处漂泊,晚 景凄惶,词风凄惨淡静。 (一)前期词是其少女、少妇生活的 反映,多写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 的向往,基调乐观开朗,有时也有闲 愁和闺怨,缠绵委婉。
词以绚烂瑰丽的想象表现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 对自由、光明的追求,境界雄奇壮阔,风格豪 迈奔放,熔铸庄骚,驱谴李杜,充满奇情异彩,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此绝似苏辛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4)明代诗文32页PPT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4)明代诗文32页PPT
“启天才高逸,实据名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 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 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 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行世太早,殒折 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 (《四库全书 总目大全集提要》 )
高启诗歌创作:众体兼长,歌行、律诗无 不运用自如。
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论学上篇》)。
“真诗乃在民间”,“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 学子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诗集自 序》)。
②主张模拟前人诗文格调:
《明史·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 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 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 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宋濂主张“以道为文”,作品多道学气。 传记文《秦士录》《王冕传》《杜环小传》 《记李歌》等,写壮士、文人、市井平民, 却生动传神,呼之欲出。《送东阳马生序》 围绕劝学中心,寓道理于事实描绘之中,语 言质朴,笔调流畅,为传世名作。
2、刘基 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 初著名诗文家。
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买柑者言》是传 世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 辣,语言犀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 18章,195篇,写于元末。《狙公》章较为 著名。
所匡救,其转捩诗风、导流七子之功是不容抹杀的。

此外,明初诗人中,还有一些因地域及政治联系或学术渊源关系而
联结成的诗人群体,如越诗派、吴中四杰、闽中十才子等。他们的诗歌
既保存着元代纤弱的诗风,也呈现出易代的文化状态以及新兴王朝的文
化心理。但还没有形成鲜明的格调。
二、宋濂、刘基、高启
1、宋濂 曾任元翰林院编修,后辞归著 书。入明初深得朱元璋赏识,官至翰林学士 知制诰。刘基称他“当今文章第一”。著有 《宋学士文集》。

中国传统文化最新版精品课件-第四章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最新版精品课件-第四章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学



宋词

第四节 宋词
一、婉约派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形式上严守音律,讲究含蓄,情思 曲折而真切,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 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 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 李清照的《漱玉集》、欧阳修的《六一词》、柳永 的《乐章集》是婉约派的代表作。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 诗为主,共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风(民间歌谣)、雅(正声雅乐,大多指宫 廷宴饮的乐歌)、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歌词) 三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2 500 年前漫长历 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尤其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六百 年间的广阔社会生活,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现实 的批判意识。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二、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即中国远古至秦统一前的无韵文。先 秦散文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等多方面的社会基础。其渊源可追溯到殷代甲骨卜 辞和稍后的铜器铭文(金文)。《尚书》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的正式形成,它是上古的一部 官方历史文献,为史官所作,记录了王公的言辞与 政令。先秦散文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时代。
第三节 唐诗
四、晚唐诗歌
随着唐王朝灭亡命运的临近,反映在诗歌中 感伤颓废情调和藻饰繁缛的风气逐渐增加。杰出 的诗人有杜牧及李商隐、温庭筠(后人称温李), 他们的诗歌充满伤时忧国的感喟,给人以“夕阳 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没落感。但他们对诗歌 艺术的技巧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尤其是七言近体, 律对精切,文词清丽,笔意婉转,情味隽永,开 拓出声情流美、翰藻浓郁的胜境。代表作有杜牧 的《江南春》《泊秦淮》,李商隐的《有感》 《无题》,温庭筠的《过陈琳墓》《经五丈原》 等。

04古代文学上: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

04古代文学上: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

墨家学派和“墨者”
一:墨家学派
墨子创立的自成体系的学派,唯一 一个以其创始人命名的学派
二“墨者”
行侠仗义,富牺牲精神,以“自苦为 极”.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 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为首领 墨子死后选贤推出新首领,称为“钜 子”.纪律严格有墨者之法
墨子的兼爱、尚同思想 兼爱:
一:社会上一切祸乱的罪魁祸首都根源于“自爱”, 而“自爱”的实际内容也就是“自利”。
天下之乱在于“异义”, “异义”造成“交相非”、“交 相害”,是“兼爱”的大敌。尚同说便是为了解决“异义”而 提出来的办法和措施。
二:如何“尚同 ”?
首先,立统一之义: “义”的内容 一,在经济上,维护私有制,反对侵犯私有权,认定富人对“民” 的剥削的合理的,但又主张“富民”。 二,在政治上,主张打破旧的“亲戚”等级制和贵族专权,建立新 的上下尊卑等级,主张尚贤,反对攻国等。 三,人伦道德就是兼爱。人的伦理关系准则是“君臣上下惠忠, 父子弟兄慈孝”(《天志中》)。 四,敬奉神鬼。
是人之所欲 也;
不以其道得 之, 不处也。
是人之所恶 也;
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
三、墨子和墨家学派 墨子
名翟(di),鲁国人,一 说宋国人。出身下层,会 制造木器,技艺高超。起 初从学于儒,“学儒者之 业,受孔子之术”(《淮 南子· 要略》)。后来却走 到了儒家的对立面,对儒 学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孔子的思想 体系
”仁“和”礼 “ 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文艺与美 学思想 美与善的统一 兴观群怨
仁——是一种道德观念
仁者爱人
范畴 子曰:“刚、毅、木(秉性 朴实无染 )、讷(言语谨慎而迟 钝 )近于仁。 克己复礼为仁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汉乐府民歌 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汉乐府民歌  课件

堂,行(复)取(趋)殿下堂。孤儿泪 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 为错(皵què,皮肤皲裂),足下无菲 (屝fèi草鞋)。怆怆履霜,中多蒺
藜;拔断蒺藜肠(脚胫骨后的肉)月
(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xiè流 泪不断貌),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 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 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
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 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 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
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想必) 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 蒲苇冥冥;枭(骁)骑战斗死,驽马徘 徊
鸣。梁(桥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民间乐府时期。自东汉中叶迄建安,为
文人乐府时期。第一期作品无全篇五言, 第二期五言与杂言参半,第三期则几纯 属五言。”
乐府:
两汉所谓的“乐府”指音乐机关,魏晋
六朝把“乐府”里所唱的诗叫做“乐 府”,把机关名变为诗歌名。唐人习惯 把批判现实的讽刺诗称作“乐府”,宋 元以后,曲子本位的文体也称“乐府”。
二、《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
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 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诗)》并
称“乐府双璧”。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在全
诗中的作用: (1)借孔雀起兴是汉乐府常见手法。 (2)“飞”喻夫妻离散,暗示焦仲卿 与刘兰芝婚姻有变,二人离散。
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注意人 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陌上桑》截取事件发展中最富戏剧性
的一个横断面,作横向展开,以罗敷为 中心,所有冲突都围绕罗敷与观者、罗 敷与使君的关系产生,在冲突达到高潮 时,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古代文学第四章第一节

古代文学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士——产生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士的来源很复杂,有新兴地主,有没落贵族,也有脱离生产走向城市的自耕农。

他们是属于中间阶层,在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

地位虽低,却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四君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这个历史大变革时代。

士这个阶层最为活跃。

他们先后以学者或政论家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的。

他们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也促进了诸子散文蓬勃发展。

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1.语录体阶段:《论语》(纯语录体散文)和《墨子》(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2.对话体阶段:《孟子》(语录体、对话式的论辩文)《庄子》(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3.论辩体阶段:《荀子》和《韩非子》,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

第一节论语孟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

主要贡献: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

《论语》主要是孔子弟子和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

成书至早亦当在春秋战国之际。

《论语》的版本:在汉代有三种:《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

《古论语》其书为古文,出孔子壁中,有二十一篇。

《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凡二十二篇。

以上二本早已亡佚。

《鲁论语》是鲁国学者所传,凡二十篇,就是现在通行的《论语》。

南宋以后,合《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和《孟子》,号为《四书》。

《论语》的思想:1.核心是“仁”。

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

体现在孝、弟、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 《游金山寺》:
❖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 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天下第一泉]南畔石盘陀[突 兀不平],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 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 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 [《礼记》:“月之三日而成魄。”],二更月落天深 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 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 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
12
❖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痍。雨顺风调百谷 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牙, 前丁后蔡[丁谓、蔡襄。作者自注:“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 而成于蔡君谟……”]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 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作者自注:“洛阳 贡花,自钱惟演始”]。
❖ 《和子由渑池怀旧》: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 注:嘉六年(1061)苏轼赴凤翔上任时,苏辙送行至 郑州,返京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即和作。苏 辙对渑池颇有感情,原诗有“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 僧房壁共题”。老僧:指宿县和尚奉闲。据苏诗自注: 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二陵,即河南崤山, 分东崤和西崤,在渑池西。
旨召还。后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 ❖ 绍圣元年(1094),苏轼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 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儋
县)。
❖ 元符三年(1100),徽宗继位。苏轼奉诏内迁。次 年病逝。
参考文献: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
第四章 苏轼
-
1
苏轼像
(元)赵孟頫
-
2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散文 创作
-
3
一、苏轼(1037-1101)简谱:
❖ 景祐四年(1037),苏轼生于四川眉山。 ❖ 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弟苏辙随父赴京应举。
次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 ❖ 嘉祐六年(1061),应中制科入第三等,除大理评
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熙宁二年(1069),苏轼还朝,王安石变法。熙宁
年间,苏轼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 地为地方官。 ❖ 元丰二年(1079),苏轼于湖州任上被捕,“乌台 诗案”发。被贬黄州。 ❖ 元丰三至六年,苏轼于黄州生活。 ❖ 元丰七年,改贬汝州。
-
4
❖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苏轼调回京都。 ❖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六年以翰林学士承
-
10
苏轼手稿《赤壁赋》
-
11
二、苏轼诗歌
现存苏诗两千七百多首,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1、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 (1)苏轼留心观察社会、有志经世济民,不少诗作 描写百姓贫苦,具有对现实深沉的批判意识。请看 晚年创作的《荔枝叹》: ❖ 十里一置[驿站]飞尘灰,五里一堠[记里程的土堆]兵 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 山鹘[音骨,海鸟的一种,指海船]横海,风枝露叶 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 [汉和帝年号]荔支来交州[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天 宝岁贡取之涪[涪陵]。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 酹伯游[汉和帝唐羌,曾建议罢除交州荔枝的进贡]。
-
8
第二节 苏轼的辞赋和诗
-
9
一、苏轼《赤壁赋》
苏轼的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又更多地融入了古文 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前赤壁 赋》和《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表达的人生哲理: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 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 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 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 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的思想
1、苏轼儒、道、释三家兼融调和的思想: ❖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初好贾谊、陆贽
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 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 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 皆古人所未喻。……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 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 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 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 1)、平易(不求高深);2)、重实用(与陈述古 辩禅理,“龙肉”“猪肉”之说);3)、圆通 (“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 爰有大士,处此两间,非清非浊,非律非禅。”)。
-
6
❖ 2、苏轼的文学思想。文道观:文的独立价值与道的 广泛性;辞达而已的观点:
❖ 《与谢民师推官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 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 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 则文不可胜用矣。”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画传神观。
❖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论画以形 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 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 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
14
(3)写景抒怀作品,脍炙 人口。如《新城道中》、 《饮湖上初睛后雨》、《望 湖楼醉书》、《望海楼晚景》 等:
《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 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写望湖楼急雨前后之景。 云、雨、风给人一种力度,诗人 用善于捕捉自然界稍纵即逝的动 景。
-
杭州望湖楼
❖ 这首诗被誉为史诗,诗中把描写和议论结合起来, 把对历史的批判和对现实的揭露结合起来。表现了 诗人忠于国家、关心现实的一颗赤子之心。诗篇跌 宕起伏,沉郁顿挫,深得杜诗精髓。
-
13
❖ (2)对人生的感悟,充满哲理。如《和子由渑池怀 旧》、《东坡》、《题西林壁》等。
❖ 《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7
三、苏轼的散文:议论文和游记特点。
《石钟山记》叙事、抒情、写 景、议论的水乳交融。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 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 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