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

合集下载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1.学案——“路线图”高效导学导学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载体,是连接教与学的“跳板”。

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后形成导学案,设置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导学内容、课堂检测等栏目。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通过课前预习,先过筛子,争取解决大部分问题,到了课堂上,就剩下“骨头”了,老师和学生一起“啃”。

实现了先学后教,当堂练,堂堂清。

这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效率大大提高。

2.自主——“生成性”高效学习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生成的,任何人不能代替他体验、领悟、理解。

自主是“生成性”高效学习的核心,在自主学习阶段首先是通览教材和导学案,理解所学章节的基本内容和思路;自学时如发现有关知识掌握不好,则查阅和补习相关知识;在阅读教材和使用学案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自己先试着解决,实在不能解决,在小组讨论时要特别注意;最后是利用早晚自习做好每日反思,做好各学科知识的阶段整合归纳。

3.合作——“风暴式”高效探究合作贯穿学习整个过程,合作学习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面向全体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的平台,锻炼了学生乐观自信、自然大方、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品质。

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展示、质疑、点评是主要教学活动,每个参与者都在进行着一种“思想的碰撞”,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基础弱的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感悟,完成了知识的内化,优秀的学生在充当小先生的过程中,深化了知识的理解,达到了触类旁通。

4.完善——“渐进式”不断推进我们在导学案设计上开辟了“二次备课”板块,组织了课堂教学设计大赛活动,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完善课改模式,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

经过不懈的探索、艰难的推进、顽强的适应,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成功。

成就了学生,成就了教师,成就了学校。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在“课堂派”互动工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授课。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己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过程。

本文将通过一个课例实探,介绍如何在“课堂派”互动工具的支持下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课例内容是一节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课。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能够简单描述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一、引入阶段教师可通过投影仪将四大发明的图片展示在课堂上,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你认为这些发明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在“课堂派”互动工具的界面上创建一个测验,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并将他们的答案展示在电子白板上。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课堂派”互动工具,参与答题。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快速选出几个学生进行口头回答。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阶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发明进行研究。

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如图片、文献或网络资源,以帮助学生进行研究。

学生可以使用“课堂派”互动工具中的讨论功能,进行小组讨论和信息交流。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各个小组,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解答他们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

在“课堂派”互动工具中创建一个问答测验,考察学生对所研究发明的了解。

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或电脑参与答题。

教师可以即时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三、总结阶段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进行总结发言。

在“课堂派”互动工具中创建一个投票活动,让全班学生根据小组代表的发言,投票选出最有说服力或最能表达的代表。

通过学生的总结发言和投票结果,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四大发明的理解程度。

四、延伸阅读在“课堂派”互动工具中创建一个资源列表,推荐一些与四大发明相关的图书或文章,供学生深入阅读。

五、课后反思在“课堂派”互动工具的问答区发布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你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对四大发明有什么新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并给予一些鼓励和指导。

小学科学“合作互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全文)

小学科学“合作互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全文)

小学科学“合作互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全文)本文通过对合作互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得以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对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的“导”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的多向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

在近几年的科学教学中,针对小学科学课的特点,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从领悟自主学习开始探究1.观察质疑,激发探究欲望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探究的意愿,必须引起他们的兴趣。

把他们的欲望提起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如在学习《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一大一小的木块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之后又让学生观察相同的木块在另一中液体中的结果,通过观察,学生在脑海中就自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同样的木块在不同的液体中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带着疑问上课,从而能主动地去学习、探究。

2.运用目标激励,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欲望每当学习新的内容课时,我除了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目标外,然后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认知能力自我设计学习标准,让学生对知识有一颗探究的心,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标准――“我要弄懂”“我想知道”“我须明白”,他们的学习欲望被激发了起来,就能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探究中的团队氛围1.组建更适合学习的探究团队以前的探究学习小组都是前后位的学生组成,虽方便,但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我重新划分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性格特点等进行组合,使之学习小组更加合理、公平,也更好地实现互补和互帮互助,更好地实现小组协作。

2.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在探究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动手操作,启发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形成或温馨、或激烈、或竞争、或团结的学习讨论气氛,这样让每个学生在团队的合作中受到鼓舞,思维会更加发散、活跃、开阔。

浅谈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浅谈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浅谈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锦屏县启蒙小学:林素秋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启发性学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引导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本文将对此作一定的论述。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

所以,改革就是在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新的教学策略中运行。

而这种探究适合于每一个学科,能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可以说谁能够掌握探究的钥匙,谁就能够打开教学改革的大门。

自主学习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自主学习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的内趋力,使他们愿学、乐学、合学、善学,最终达到获取新知,提高能力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二、基本程序1、复习巩固自主预习(5分钟)在课前利用2分钟的时间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利用预习学案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学案完成情况予以简单评价,并检查学生对学案中涉及的新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大约3分钟时间。

(要求学生在课前3分钟要做充分准备。

)2、导入新课确定目标(2分钟)教师导入新课后,要根据授课内容,向学生出示这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0分钟)教师首先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

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先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如文科教学,先通过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大意和故事情节,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字词和分段的问题,然后再解决。

理科教学,要让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先解决主要问题和核心问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自学。

对于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或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探讨(包括老师的点拨),相互印证学习成果,研讨疑难问题。

要求,教师分配任务要明确,具体到组,以免混乱低效。

4、展示点评精讲点拨(15分钟)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将预设的典型问题分到每个学习小组,由小组推荐成员展示其研讨成果,其他成员或教师及时予以点评或点拨,以此达到共享学习成果的目的。

5、当堂检测效果评价(8分钟)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达标检测。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课堂派”互动工具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介绍了“课堂派”互动工具的特点以及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讨论了课例设计与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和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分析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探讨了“课堂派”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课堂派”互动工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派,互动工具,教学模式,课例实践,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教学优势,教学应用,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育学界一直在探索和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其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动工具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市面上的互动工具往往只是简单的显示课件和学生互动,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

基于此背景,“课堂派”互动工具应运而生。

它是一种集合了课件展示、学生互动、作业布置、学习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教学工具。

通过“课堂派”,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索“课堂派”互动工具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教育学界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并对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借助“课堂派”这一互动工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本研究旨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课堂派”互动工具介绍“课堂派”是一款专为教育教学而设计的互动工具,旨在促进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

“课堂派”互动工具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课例实探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并领会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过程:1. 导入课题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

如果教的是《唐诗三百首》中的一首诗,可以用一幅描绘诗中场景的图片作为导入,然后问学生这幅图片让你想到了什么,是否与我们学过的某首诗有关等等。

2. 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一台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并打开"课堂派"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派"的课堂互动功能,自主研读课文,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通过"课堂派"的实时教学功能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进度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3.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派"的讨论功能,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老师可以在"课堂派"的讨论区域随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个维度,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学生展示和总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通过"课堂派"的展示功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展示和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在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随后,老师可以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或者思考,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拓展。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课堂派"互动工具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时交互和讨论,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并获得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主体。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担任传授知识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接受。

然而,这种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会更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例如实地考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吸引学生的参与和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与学生关心的话题相关的信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学生有权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

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和安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主题或研究的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需要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步骤、获取和整理学习资源、评估学习效果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培养这些学习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性和创造性。

最后,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尽管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和困难,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解释、给予建议、提供学习资源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究小学数学“三段式”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八个环节。

三个阶段是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评价反应;八个环节是指:自我展示,自主探究,激趣导入,合作交流,质疑汇报,概括小结,检测达标,鼓励评价。

一、自主学习〔一〕自我展示〔二〕自主探究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问题或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了解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独立解答。

此环节中,教师应针对自主探究的数学问题,给予引导、启发、点拨、鼓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强烈探究愿望,使以饱满的热情、最正确的学习状态去获取知识。

这样,学生在探究与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对算法与算理的理解会比拟深刻,会享受到成功与快乐,也会为后续第二学段的课堂探究起到关键作用。

二、课堂探究〔一〕激趣导入好的激趣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掌握重点、抓住难点的根底上,通过精炼、生动的语言,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新课的探究活动中。

〔二〕合作交流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根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合作交流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搭建起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给他们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时机。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根底上,会产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时,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对问题的理解与小组同伴互相交流并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

我也参与其中,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巡视,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小组合作的技巧。

我引导各小组中的潜能生多思考、多发言,以保证其到达根本的学习要求;同时,引导小组内的学优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课堂上这一环节,我始终坚持“不走过场,不匆匆结束”的原那么,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

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

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第一篇: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1、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旨在推动学生在课堂上根据任务完成任务为目标,是一种针对每个学生需求、学习行为和发展水平量身定制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理论建立在双向反馈、自主学习和任务支持理论的基础上,注重探究发现、高度困惑和学习内容的立体互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动手实践、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优点(1)丰富了学习内容。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把任务作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深度认知,从多个角度提升学习维度,完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2)发挥了团队协作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习协作能力,个人针对每个任务担负自己的职责,发挥出各自专业知识领域的作用,互相协作、交流及探讨,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3)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显著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学习成果自由探索发现新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得以自用”。

3缺点(1)任务类型更多,无法一针见血。

任务驱动教学注重任务完成,而任务类型多样,容易出现对学生把握不准确,而任务目标较难达成的情况。

(2)由于承担职责也比较重,学生比较难尝试。

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很难学会自主动作,因此学习者容易在任务完成方面有把握出现问题,教师要适当把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4改进(1)完善任务的评价体系,利用任务设计辅助评估。

可以根据任务活动的类型,情境,人群,学习者的特点,任务形式等因素,构建一套具体的评价体系,完整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实现任务目标的达成。

(2)视频、书面、图片等多种形式实施任务驱动。

对于不同的学习对象,可以使用多套任务驱动,在任务探究`学习目标`中融入视频、书面、图片等形式,让每个学习者有自己擅长的知识点参与,完善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果。

5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个角度提升学习维度,完善学习内容。

以学为本因学设教——“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以学为本因学设教——“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自 编
不 懂
学 解
自解
自编

新 改 疑
法 造

41
维普资讯

教学研究
20 02年摹 3 期
练 习
自学 水 平
错 因 分 析
参考晃戚
不 理 解
参 考 芫 威
已 理 解
错 已 纠 正







题 型 简 录 特 法 简 录
对 于 基 本 概 念 、 础 知 识 : 、 忆 反 复 基 a记 目学 . 还 不 甚 理 解 , 好 先 记 住 自 学 内 容 ; 但 只 b、 解 。 自学 达 到 台 上 书 本 , 用 自 己 的 语 理 能 言 通 顺 无 误 地 再 现 所 学 内 容 ; 、 握 看 书 c掌 自学 , 到 心 领 神 会 或 能 对 其 评 价 、 进 ; 、 选 改 d 应用 。 熟 练 掌 握 其 本 质 , 活 应用 于 解 题 。 灵 对 于 例 题 :、 懂 。 看 不 懂 书 上 解 答 . a不 需

基于以上观
。 —

骚震 僻 ,
鬣 ’
教 学 模 式 建 构 田
酾丽 —压再 霸 丽亏 面摹
例 题l + 叶进行自编新法改造疑j琵泵 硅
习题 I 费错因简析题型特法简录
由现有 发展 区问题 f f 课前独立 解决最 近发展 区问题 J J 学 习
小 组 讨 论 合 作 学 习
教主导 H 师教学 设 l 1
强 化 练 习 内化 能 力
内新 H课 化知 f一 后 f …
由学 生 依 照 教 材 自学 , 到 了 超前 起 小 结。 的 作 用 。学 生 课 前 自学 可 以从 以下 三 个 方 面 根 据 以 上 三 个 方 面 , 师 在 指 导 学 生 进 教 来 突破 : 行课前 预 习 、 做 监控 + 师 可设计 如下的 自 并 教 l对 于 基 本 概 念 、 础 知 识 . 行 研 读 、 、 基 进 学 水 平 卡 。 学 生 自学 时 记 录 . 让 目的 一 是 让 学 做 好记忆 、 解掌握 、 用等方 面记 录。 理 应 生 了解 自 己 的 独 立 学 习 达 到 的 水 平 , 是 有 = 2对 于例题进 行小结 反思 。 好领 悟 、 、 做 学 利 于 教 师 及 时 地 掌 握 学 生 的 自学 情 况 . 于 便 解、 造、 改 自编 等 尝 试 。 课堂导学 。 自学 水 平 卡 月 日 自学 内容 姓 名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论文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双翅膀,给了学生一片飞翔的天空。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需要更新一些理念,输入一些新的思想,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四导四学稿”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真正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其基本做法是师生互动,以教材为凭借,走向未知。

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相互作用,共同研究教材,一道探讨新问题。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又是一名学习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教材这座桥梁,走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探求更博大的未知世界。

我们倡导并实施的课堂教学“四导四学模式”是以四导四学稿为媒体、以四导四学稿教学为核心、以“学教合一”为教学理念、以“问题加方法”为核心价值,追求课堂学与教的高效化的教学模式。

实施“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的全部意义在于全过程都引导学生学,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

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由“导预疑学、导问研学、导法慧学和导评促学”四个板块组成。

1.导预疑学(约6分钟)“导预疑学”这个环节的核心以预设的作业为载体引导学生初学、初识文本(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初学、初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新课学习产生兴趣或疑问,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为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而学习,其目的在于为学生课堂学习的自我建构提供体验、提出质疑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便于顺利导入合作探究环节。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数学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以“证明定理或公式推导→ 例题讲解→ 大量练习”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成为现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对这一课题,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结合案例来说明:案例:这是人教版中《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节课上课伊始,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器,伴随音乐,一名小学生蹦蹦跳跳去上学,他看见路边一棵大树,屏幕上飞出一行字:“树有多高?怎样测量呢?”同时,话外音响起:同学们,你能帮助他设计测量方案吗?说明你的方法。

(学生陷入思考,开始动手,动笔,动脑,在练习本上写,画、列式……)一段时间后师:哪名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同学们纷纷举手,都急于说出自己设计方案)生1:可以在地面上任取一点D,测出树顶的仰角α,再测出到树底的距离DB=a,我知道仪器的高度CD=b,可求出树高AB=b+a·tanα生2:(迫不及待的站起来)他的方法麻烦,我有简单的方法:适当的选取点D,使树顶的仰角α=45°,那么树高AB=a+b(话音刚落,掌声响起)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

如果我们手中没有工具,不能测量树顶的仰角,怎样测量树的高度?(学生静了下来,思索……)一段时间后生3:我们有办法,可以利用太阳的光线测量树高:先测出自己的身高CD=b,影长DE=a,再测出树的影长BF=c,利用△CDE∽△ABF,可求得树高AB=bca。

(大家都赞许的点头)师:如果是晴天,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如果是阴天,没有阳光,地面上没有树影,他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学生“ 啊”的一声,是啊,这怎么办?小声议论)生4:我还能想到办法,找一根木杆立在地面上,测出木杆CD=b,把书包看做点E,调整书包的位置,使E、C、A在一直线上,测出ED=a,DB=c,由△CDE∽△ABE,可求得树高AB=b(a+c)a师:大家对如何测量树高找到了很多、很好的方法,但是还有其他情况:如果树的底部不能直接到达(屏幕显示出一条小河,并传来潺潺流水声),这时怎样测量树高呢?(问题复杂化了)生5:还可以用刚才的方法,知道木杆的高……生6:(打断生5的话)这种方法是不可以的,因为D、B之间隔着小河,不能直接测量。

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之我见

转变教学理念创新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之我见

给 自己。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 指导 ” 训练下一步步靠近现成 的答案 , 或 珠 ” , 从 小 生 活 在优 越 的 环 境 中 , 在 无微不 至的呵护和 溺爱 中长大 , 人 与 人
者干脆教师直接说出答案让学生花时间死记硬背 下来 ; 要 么 就 是 跟 着 教 师 之间的合作意识 和 团队精 神培 养严重 缺乏。联 合 国教科 文卫 组织提 出:
的能力” 。从 目前 的 实 际情 况 来 看 , 学生方面 , 长 期 以 来 学 生 所 习惯 的 学 习 二、 教 师 要 指 导 学 生 合 作 学 习 合作学习 , 是 指 学 生 在 学 习群 体 中 “ 为 了完 成 共 同 的 任 务 , 有 明确 的 责 现 代 社 会 越 来 越 需 要 加 强合 作 : 人与人的合作 , 人与自然的合作 , 群 体
个思维活跃 、 鼓 励 创 新 的 环境 , 真 正 激发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三、 教 师 要 指 导 学 生探 究 学 习
自主学习 , 是指学习主体有 明确 的学习 目标 , 对学 习内容 和学 习过程 进行信息交流 , 自我调节 , 形成 了一种和 谐亲 密、 积极参 与 的教学气 氛 , 一
的步伐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 , 逐步掌握 由别人设计好的技 能和方法。这 “ 学 生 应 当学 会 生 存 、 学会 学 习 、 学会 合 作 。 ” 这 为 我 国 的 素 质 教 育 提 出 了更 种接受性的学 习所产生的“ 被 动性” “ 强制性” 和“ 简单重复性 ” 的弊端是显 具 体 的 目标 。 为 此 , 在课 堂 教 学 过程 中 , 教 师 要 以 问题 为 中 心 , 优 化 问 题 的 而易见的。教师方面 . 仍有大 多数 教 师为了成绩 , 不敢 放开手脚 运 用新的 设 计 , 让 学生 明确 问题之后 , 可采 用小组 合作学 习的形 式 , 将 按 照 学 习 能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因为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现就以七年级上《秦王扫六合》一课为例,谈谈在一节新授课中,如何能使教师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学情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计双案,明确哪些内容适合教师讲授?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研究确定本课为“问题引领型”新授课,由复习、预习、展示、反馈四个环节构成。

其中将“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这一子目作为教师讲授内容;将“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两个子目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焚书坑儒”设定为精讲内容;将“谈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设定为展现问题。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提问:“战国七雄”是哪几个诸侯国?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熟悉“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在空间上为“秦灭六国”做铺垫。

【教师讲授】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中的政治方面。

(一)本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原因有两点1.本节课的内容特别多单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尤其是我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更是完成不了。

只能采取教师讲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一部分。

2.本节课的概念抽象特别是巩固统一的措施中的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单靠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难理解的。

因此,必须由教师讲授,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又节约了时间。

(二)本节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采用“讲授法”而非“谈话法”但是根据我校学生特点谈话法还是有必要使用的。

例如:教师在讲授“秦朝建立”这一问题时就可以由学生来回答。

只是教师不能单纯地提出——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人物、意义。

浅谈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浅谈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浅谈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教材在设计上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贴近生活实际,注重交际应用,实用性较强。

这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做出一些转变。

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也是实施中学英语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一、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走进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单词——读课文——讲语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记忆——练习。

在这种方式中,语言脱离了语境,成为死的东西,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处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谁的事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结果英语教学的成效是:初一满堂红;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只重视几个具有升学价值的学生,使得大批学生一无所获。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知识和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那么,在英语课程的实施中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呢?1. 激发兴趣,提高责任感布鲁姆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乐于接受,并且主动接受。

例如,讲授初一英语上学期学习家庭成员关系一课,设计让学生画一家谱,这样有许多单词学生不知道,但因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学生们非常想知道。

以小组为单位分头开始查找。

结果,学生们掌握了和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有关称呼的词,并且记忆深刻。

通过小游戏、小竞赛、小谜语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帮助学生产生对新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探究的积极性,唤起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大量经验,从而产生我要学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12-06-15T10:00:11.98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牛小玲[导读]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是现今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以上理念,根据教学实际经验,笔者归纳整理了“自主学习,以学设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以学设教;教学模式;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面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数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是现今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以上理念,根据教学实际经验,笔者归纳整理了“自主学习,以学设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前学生独立学习
课前学生独立学习,就是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实验初期,先由教师布置自学题纲,领着大家自学,一般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课前自学的好习惯,然后逐步过渡到自拟自学提纲,完成自己学习。

自学阶段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①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逻辑关系。

②复习回忆有关旧知识并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③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④做自学笔记,可适当做些批注,勾画出定理、定义、公式等概念叙述中的关键词语。

⑤尝试练习,可试做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或试着写定理的证明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

最后要合上课本,围绕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课本中的材料是否熟悉,你身边还有哪些熟悉的材料;下节课教师要讲什么问题,自己懂不懂(列出不懂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经掌握;通过理性思考和直觉经验的对接,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对照,想到一些什么(即有什么猜想);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课上和教师共同研究等等。

二、课堂首先进行自学检测
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便于教师掌握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自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应利用课堂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学检测,检测内容与自学提纲一致,难易适当,重点突出,题目可在例题、习题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这样既能达到检查学生自学、暴露学生疑点的目的,又能够使学生体验到“自学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检测结束后,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安排以及检测中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灵活处理,或当堂公布答案,或同桌交换批阅,或收齐后课后批阅,将检测结果量化,计入小组竞赛,进行小组评比,以鼓励他们在自学中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互助精神,遇到疑难问题“好”帮“差”,“优”促“优”,小组成员互帮互学,积极讨论,共同携手攻克重点、难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课内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以学设教学生经过独立学习与自学检测,解决了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后,带着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来到课堂,他们对课堂、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从而客观上迫使教师不能把教学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而应在启迪智慧、培养悟性上下功夫,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1.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由4至6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学习水平为上、中、下的学生组成,可由学习水平为上的同学当小组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先进的学生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

上课时,安排10至15分钟时间由小组同学互相检查、核对习题的解答、交流自学体会、解决较易于解决的疑难问题,并确定小组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有待于全班质疑。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质疑,彼此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纠正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和克服知识上的不足。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较简单的疑难问题,并确定中心质疑问题,保证了下一个质疑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2.质疑释惑,归纳反思
(1)质疑:学生把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后而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情况,教师也可设立问题让学生思考,疑点控制在5至7个有代表性、能突出主题的问题。

(2)释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由教师设立的问题情境,教师应不急于作出正确的解答,而是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同学思考,尝试解答,教师再做点拨、评价、补充完善。

(3)归纳反思:随着师生质疑、释惑的结束,教师应及时地总结质疑问题的种类、释惑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归纳本节课学习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学习要点,让学生反思,同时也可让学生尝试进行知识要点的归纳(本环节实用时间控制在15至20分)。

在教师指导、同学互相帮助下,通过质疑释惑,归纳反思,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动态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从现有发展区问题向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的提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擅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强化练习,内化能力
根据自学检测中了解到学生独立学习的信息,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质疑释惑中收集到的疑难问题,再根据教师所把握的知识点的重要性、题目设计的疑难性、解题方法的关键性,预先制定需要强化练习、重点讲解的例习题,或引入课外习题,做为课堂作业,当场矫正反馈、规范纠正。

本环节时间控制在20至10分钟内。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规范解题、解决难点、综合尝试、实践探索、内化能力。

通过强化练习,内化能力,实现了由最近发展区问题向新的现有发展区问题转化,作业课堂完成,课后不留作业,起到了“断后”的作用,让学生课后总是一心为主动参与明天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后减负,集中精力投入新学习
“自主学习,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把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精力从课后转移到课前,所以在课后要求教师不留作业、不搞加班加点,要减轻学生包袱,让他们轻装上阵,要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下一节课的预习上,可多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将课前学习达到的水平与课堂合作学习、教师导学后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加以比较,再次温故知新,尝试巩固、内化新知。

教师可根据课堂授课情况,对部分后进生进行适当面授指导、作业点拔、张贴部分习题答案,对先进生可设立探索性思考题让他们探究,注重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证的尝试。

对一道题目或进行“平行性”的改造,或进行“逆命题”式的改造,或大胆改变某些条件,看看结论发生了什么变化,意在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复习归纳,强化学生自我评价意识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要求他们在学完—单元、一章以后,把本单元、本章的知识做一个总结,每条线索,每一板块有几个知识点,用较为简炼的语言(数学符号语言或借助图形语言)概括出来。

在复习课上,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再作总结,然后让学生比较,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点加以改进,促使学生自觉地在新知识与旧知识间建立起多重联系,使知识结构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在每次检测练习、单元测试完成后,都要求学生做自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哪个概念不清楚?哪种运算不过关?看到题目的条件为什么没有产生一系列必要的联想?思路在哪一步受阻?解题方法为什么错了等等,分析得越透彻越好,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初中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如果没考好,教师严厉的批评反而会令他们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负作用。

让他们自己反思,既照顾了他们的自尊心,又避免他们把责任推给别人,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

总之,学生在学习上不能总是依赖于教师的教,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从“未知”到“已知”,这个过程是通过学生头脑的转化而实现的,能不能转化,靠的是自己,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完成这个过程,只有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主记忆、自主思考、自主练习,才能真正的“学会”和“会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交给学生,增强学生自治、自信、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一旦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技能,学生就会学得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而且教学效果还会事倍功半。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邮政编码:730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