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死亡时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八年级(下)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四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须用黑色钢笔或水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假如生命是树,它将心无旁骛地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qiè( )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jí( )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bá( )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2.根据文意,将选项填在相应的空格处(3分)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1);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2);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3);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不停的絮絮叨叨3.修改语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继门户网站、BBS、网络社区、个人博客、SNS、微博之后,“轻博客”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热门趋势。这种新兴的网络服务,和微博、博客一样,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生成内容、表达自己的平台。博客是倾向于表达的,①微博则更倾向于社交和传播是它的特点。轻博客吸收双方的优势,从而吸引了一群特立独行,有自己兴趣和判断的用户。②轻博客的用户能够在更简便的表达沟通中表达自己对生活。(1)第①句:

(2)第②句:

4.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传统文化阅读题

传统文化阅读题

传统文化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完,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指出,我国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人们在全球化时代渴望找到自己的身份与认同。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日趋同质化和一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各个特殊群体渴望认同自身的过程。正是随着全球化过程的进行,这些群体产生了要在全球——人类环境的关系中认同自身的愿望。每一个群体都必须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又保持其认同感。现代性并未给予人类以明确的方向,它充其量提供无方向的方向——追逐眼前利益。正因为未来没有预定的方向,我们才迫不得已从自己的过去中寻找给自己未来定位的坐标.

国学就是我们古人对他们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其中有的只有历史价值,但也有的有永恒的价值,具有相当的现代相关性。人类今天生活在现代性危机之中,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说:“我们第一次面临全球崩溃的危机。”这并不仅仅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这种全体毁灭的手段,更是因为现代性已经将毁灭的价值固子渗进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性有其自身的逻辑,从它自身的逻辑是无法跳出它的毁灭进程的。好在我们的古人(并不只是中国古人,而是所有人类的古人),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的逻辑,提供了今天人们需要的思想和智慧.

任何传统,如果不能不断注入新的内容的话,就舍失去生命。宋儒在佛学的刺激下,借鉴了佛学的某些固素更新了儒掌。包容与开放是国学的品格;要恢复国学的活力,必须给它注入新的生命,因此,今天的国学决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要开新。

2023年11月高考调研(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11月高考调研(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11月高考调研卷(新课标卷)

语文试题

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要了解作为“技术”的ChatGPT,有必要先说一说对“技术”的理解。广义的“技术”,按照著名法国社会学家埃卢尔在《技术社会》一书里的阐述,不只是一个可以用来实现我们目标的中性工具,还是塑造我们价值观的一种强大力量。技术是一个由其自身内部逻辑驱动的系统,其运作往往独立于人类的意志或意图。例如,互联网开始于“自由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的理念,塑造了我们关于信息和知识自由交流的价值观,虽然后来被扭曲和滥用,但这个价值观并没有消失或死亡,只是没有实现而已。埃卢尔的一个关键观点是,技术是一个自我延续的系统,它寻求无限制的扩张和增长。技术社会产生了自主技术,在这种条件下,技术的价值驱动着技术,继而技术将决定社会的其他部分.在自主技术的条件下,“外部需求不再决定技术.技术本身的内部需要是决定性的”。一旦人类进入技

术社会,技术就不会被任何东西控制,而且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因此,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ChatGPT会不会加速改变人类的思考、知识、智慧、学术、艺术创作?

深圳中考语文一本通阅读答案

深圳中考语文一本通阅读答案

一、洁身自好的莲花 1.形象地点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2.叶面上的灰尘经雨水清洗能变得清洁干净。(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①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微米级的超微结构。或: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覆盖着无数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②莲叶上的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沾起叶面上的灰尘从上面高速滑落。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使得叶面不沾水滴,保持清洁;能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不易生病。

二、奇特的“电子生物” 1 .“电子生物”的重要用途有:①执行搜寻任务;②当“间谍”’。 2 .因为“电子鼠”’很难达到隐形的目的,而昆虫除了体型小、不易被发现外,它们飞行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 3 . “不久的将来”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时间不会太久远;“很可能”表示虽然现在还是一种推测,但作者对昆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昆虫间谍”充满信心。这些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 .能够抓住“严谨”“一丝不苟”“勇于创新”“不断实践”“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等科学态度来谈即可。(谈到一点给2 分,谈到两点给满分)三、深层海水的利用 1.丰富食物2.营养丰富储量大细菌含量少3.列数字具体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深层海水对治疗疾病的功效。

四、我们的家园怎么了 1.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2.①②③∥④∥⑤3.不能。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4.呼吁大家少开车,少使用石油能源,尽量乘坐公交工具,为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作贡献,同时积极种植树木等植被,爱护森林。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数:150分

试卷说明: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有些人类学家甚至认为,啤酒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农业生产提供的剩余粮食使一些社会成员从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成为特殊职业者,专门从事手工业或其他商业活动,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推动了人类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这个过程开始于公元前9000年,新月沃地的人们已开始种植大麦和小麦,这就与之前单纯以果腹充饥和储存为目的的简单野谷采集有了本质的区别。

当然,从打猎采集到农耕种植的转变是几千年逐渐演变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耕种的农作物在人类的食谱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这只是瞬间的变化:在700万年前从猿进化成人后,人类就一直靠采猎获得食物。后来,他们突然弃猎从耕,弃采归田。人类为何这样?为何是在这个特定的时期?史学界对此争论不休。目前有许多假设:可能是新月沃地地区可供采猎的食物由于气候变化、物种死亡或过量采猎等原因而灭绝;可能是一种更加稳定的

生活方式(但仍属于狩猎采集的方式)提高了人类的生育能力,致使人口激增,从而需要新的粮食来源;更可能是啤酒见之于世后,在社会交往、宗教祭祀等诸多方面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希望通过栽培来确保稻谷供应,从而摆脱靠天吃饭和野谷充饥的境遇。从最后一种假设来看,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部分原因是为保证啤酒的供应。尽管这种假设有将农业的开始归功于啤酒的嫌疑,但在历史天平由采猎向农耕和小范围定居倾斜的过程中,啤酒似乎更像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这是个棘轮效应:如果一个特定种群越依赖农作物作为其主要的食品,那么它的人口就增加得越快,就越难返回以狩猎采集为主的旧式游牧生活方式。

2021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解析

2021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解析

2021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解析

黄浦区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㈠默写(18分)

1.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3分) 2.,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3分) 3.人面不知何处去,。(《题都城南庄》)(3分) 4.草枯鹰眼疾,。(《观猎》)(3分)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小石潭记》)(3分)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分)

㈡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作者刘禹锡是(朝代)文学家、哲学家。诗题中提到的“乐天”即(人名)。(2分)

8.下列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

分)..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是诗人诉说自己谪居荒僻之地,不受重用时间之长久,慨叹仕途的坎坷。

B.“到乡翻似烂柯人”以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出世态变迁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对仕途沉浮满心惆怅的同时也表达出洞彻世事、达观而豁达的胸襟。

D.整首诗的基调十分沉郁,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后的无限心酸,以及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及练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及练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一、主要内容:

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二、人物形象: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保尔形象评价:

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柯察金,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精彩情节:

①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想自杀但是最终战胜自我。

②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

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五、阅读感受:

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明确目标,顺学而导——提高练习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明确目标,顺学而导——提高练习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笔者 曾对 本市 1 地 区部分 学校 的语 文五年 O个
目标 ,并 以此构建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做到练 有 目 标 , 向明确 , 方 有所侧重 , 体现学科的特点 , 凸显 学习 任 务。 通过 练习 , 让学生的听、 读 、 诸方面得到 说、 写
充分 的历练 , 学会梳理思路 , 掌握方法 , 富积 累 , 丰 乐
如何设计练习, 如何发挥练习的作 用……我们在思考 、
在实践。 现选择有关课 例进 行说 明。


目标 明 确
语文教学 的重要任 务是培养和发展学 生的语文
能力 , 在这个前提下 , 习的形式可 以丰 富多样 。 练 但 是作 为教学 内容的组成部分 ,设计练 习要有规 划和
习册和参考资料 , 备课时重过程安排轻练 习设 计 , 练 习的 目标不明确 , 要求不合理 , 用不恰当等。 运
要 求 模糊 , 内容 不 合
“ 史确 实是 在 不 断 变 化 着 的 , 它 永远 属 于 亿 万 大 众 。 历 但 拥 如 果是 你 . 了 宋 听 目标 不 明 确 。 望 学 希 有 五千年文 明的 中国 , 没有被淘汰 , 也不可能被 淘汰。 有人说 她像一 庆龄的这番 话 . 套对她 生在哪 些方 面有提 高 . 没 头 沉 睡 的 狮 子 , 她 决 不 会 永 远 沉 睡 下 去 。 有 一 天 . 方 睡 狮 的 吼 说 什 么 呢 ? 但 总 东 有 要 求 . 学 生在 内容 理 且 声必将 ( 震动 振动 ) 全世界 ! 因为她有 广阔的土地 . 有勤劳的人 民. 有 解 、语 言 组 织上 都 有 难 悠 久 的 历 史 , 富饶 的 物 产 , 优 良的 传 统 … … 有 多 少仁 人 志 士 . 有 有 为 度 , 易讲 套 话 、 容 空话 。 了她 的振 兴 正进 行 着( 艰 ) 卓 越 的 斗 争 ! 坚 苦 , ' 《当语 言死 亡 时》 请用8 0个 左 右 的 要 求过 高 。 “ 语 ” 对 汉 著 名 学 者谢 有 顺说 :汉 语 是 世 界 上 最古 老 的 语 言之 一 , 它 的精 文 字 写 写 你 眼 中 的 汉 和 “ 字 ” 行 描 述 需 要 “ 汉 进 练 、 雅 和 丰 盈 , 所 公 认 … … 走 在 汉 语 的 小径 上 , 处 山 水 , 优 世 一 一段 笛 语 ( 汉 字 ) 或 。 一 定的基础 ,就汉语( 或 声 , 能 牵 动 心 底 的 感 叹 ; 朵 花 , 片雨 丝 , 会 勾起 无 穷 的 思 绪 。 便 一 一 就 ” 汉 字 ) 著 名 学 者 的 感 受 与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产 生 共 鸣 有 一 定 难度 。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图片版)及答案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图片版)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末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卷面5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略。4分,每空0.5分; 2. 略。3分,每空0.5分; 3. 略。3分,后两小题每题0.5分;

4. 略。8分,每空1分,默写错字不得分。

5.B (1分)

6.A(2分)

7. C (1分)

8. CA BD (2分)

9. C (1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10.(2分)⑴这里指飞奔的马(只解释为”飞奔的马”亦可)⑵哪能

11.(2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襄”“沿”“溯”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共2分)

12.C(2分)

13.大笔点染白描(共2分,每空1分)

14.A (2分)

15. 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分)。(甲文若只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给0.5分。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二)(16分)

16.(3分)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表达对三位老师的感激之情,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良好的氛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7.(3分)内容上:直抒胸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主题的深化。

语言上:引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极富哲理。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结构上:照应文题,自然作结,使文章结构完整。

18.(4分)

同:都是先用一句话概括老师的性格特征,然后描述老师的具体做法,最后总结自己由此获得的教益。(2分)

好处:这样写来,各个片段条理分明,结构严谨;三个片段相互配合,使文章井然有序,层次清晰。(2分)

2021年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考试时刻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存与运用(满分30分)

1. 将下面的文字用正楷字体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端正。(2分)

唱好自己这首歌

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3)题。(4分)

据《中国日报》报到:随着冰岛火山活动的________,欧洲的天空在弥满数日的尘霾.后终于露出曙光,一些国家也_________开放领空,复原了部分航班的飞行。对滞.留的旅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尘霾.()滞.后()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

错别字______→________ 错别字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词语选填在文段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A.削弱 B.减弱 C.连续 D.连续

(评:将“充满”错写成“弥满”,此题人为编造的痕迹太明显了,有谁会犯如此的低

级错误!倒是专门可能有的学生错写成“弥慢”。另外,“连续”和“连续”不是近义词,

没有可辨析之处。)

3. 下列词语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周杰伦的新专辑《跨时代》先后曝光三首歌曲,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每首歌的面世

都引发了试听热潮。

B.明年起在国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拥护。

C.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表达在思想、文化与观念上,更表达在商品、技术和金钱

上。

D.澳大利亚16岁女孩杰西卡,在过去的七个月时刻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举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周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第15课说明语言

第15课说明语言

聚焦考点
考点二:限制性词语
1.表程度:几乎、基本上、比较、最、更 2.表范围:一切、全部、大部分、之一 3.表估计:大约、可能、也许、左右 4.表时间:当时、目前、迄今为止 5.表频率:通常、经常、总是 6.表信息来源:据测定,据研究
聚焦考点
考点二:限制性词语
限制性词语的考题形式1 例:解释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云南是竹类植物的起源 地之一” 答题思路: ①首先,看到“之一”是属于一个词语,理解词语从两方 面——本义+文中具体所指,回答出这两方面的意思。 ②其次,回答它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严密性 答: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这里说明了云南知识竹类植 物起源的其中一个地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 学性和严密性。
7.读完短文,说说蚯蚓为什么被称为“人类的挚友”?
答案:(1)蚯蚓是“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 臣”。(2)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 “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3)人们 又用它作为检测土壤中金属污染程度的“监测器”。 (4)可入药。(5)可以作为饲料,可食用。
课堂达标
1.表示解释说明。如: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表示话题的转换。如:“蛋糕味道真不错,——你今天穿 的衣服很漂亮!”小红笑着说。 3.表示声音的延长。如“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 鸣叫。拟声词一般为声音的延长。 4.表示话语的中断和间隔。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 说完就大哭起来。

宁夏银川市一中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宁夏银川市一中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宁夏银川市一中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到特定的形象。音调的大起大落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音调的轻快跳跃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潺潺的溪水,同样,在诗歌的语言节奏中,我们也会感到一种形象感。李白的《蜀道难》便是用语象传达物象特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谓语象,指的是在朗读诗歌作品时从声音的抑扬顿挫、波动起伏中感到的一种不很明晰的形象感,它更像我们平时所说的音乐形象。所谓物象,指的是诗人具体描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这种形象是诗人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像《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样的句子便是对客观对象的直接语言描述,它们刻画了客观对象的具体形象。在诗歌作品中,语象和物象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则并不是统一的,但不论是统一还是不统一,二者都发生着一定的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则孕育着诗歌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意义。

不难看出,在物象和语象中,语象更是作者内心情绪的直接表现,物象则更远离主观,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形式,正像在日常的语言(言语)中可以用同一种语调述说各种不同的客观对象,这种语调传达着说话人的情绪和情感,而对象则自有其本身的特征。这种语调可以产生一种形象感,或曰产生一种形象联想,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如龙吟虎啸,有的迅快如脱兔,有的逶迤如蛇行,但被述说的对象的形象却未必如此。这样,语象和物象之间的关系也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诗人的主体与描写的客体之间的关系。语象和物象的不同,说明诗人的主体情绪与情感并不是由客观对象决定的,至少不是由它完全左右的。诗人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在他与特定描写对象相遇时,不是对象驱散并左右了他的现在的情感与情绪,而是把对象纳入到自己已有的情感与情绪中来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两句诗中杜甫的情感不是由“花”和“鸟”造成的,而是由国破家亡的残破社会现实和个人的颠沛流离的生活造成的,以此情观此景,花鸟也成了此情的触媒。

时代呼唤语言生态意识

时代呼唤语言生态意识

“最 好 是 能 够 做 到 (当 然 实 施 起 来 也 相 当 困 难 ) 专 家 去 寻 找 那 些 仅 存 不 多 的 某 些 语 言 的 让 使 用 者 , 后 把 我 们 所 说 的 和 所 知 的 记 录 下 来 然
( 如 通 过 录 音 方 式 ) 若 想 作 出正 确 的 筛 选 其 比 。 前 提 就 是 对 语 言 进 行 分 析 和 比 较 — —一 为 说 某 因 种 语 言 的 人 (虽 然 他 们 能 够 轻 松 自 如 地 使 用 这 种 语 言 ) 大 多 数 对 他 们 的 语 言 的 历 史 发 展 和 绝
“ 是 件 严 重 的 事 情 吗 ? 这 ”


f一 种 语 言 都 代 表 着 一 种 人 的 世 界 观 。
如 果 一 种 语 言 死 亡 了 , 意 味 着 它 永 远 地 消 失 就 了 这 就 像 植 物 和 动 物 物 种 灭 绝 一 样 , 是 非 常 都 可 悲 的 事 情 , 且 后 果 也 会 非 常 严 重 。 而 ”
护 意 识 逐 渐 成 为 社 会 共 识 和 自觉 行 动 , 与 自 然 人 和 谐相 处理念 深 入人 心。
“ 些 语 言 正 在 面 临 着 这 种 危 险 呢 ? 哪 ”
“所 有 那 些 只 有 很 少人 — — 从 几 十 人 、 千 几 人 到 十 万 人 — — 使 用 的 语 言 都 面 临 着 逐 渐 消 失

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练习课件(共70张PPT)

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练习课件(共70张PPT)
(选自《陶庵梦忆》)
【乙】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
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 肥沃 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____沉___舟__侧___畔___千___帆___过__”,。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古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 8、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 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 令人心情昂扬。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 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 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中考阅读答案

《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中考阅读答案

《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

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所谓“人择原理”。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是因为它必须是这个样子,生命才有可能产生,人类才有可能存在。或者说,一些物理常数的数值为什么必须那么大,那是因为只有当它们的数值等于那么大的时候才会有人类存在。“人择原理”是当代物理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自然规律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应该有着某种跟人类毫无关系的原因。“人择原理”最激烈的反对者说,这个原理是不科学的,它起着帮助“创世论”的作用,意味着有某个类似于上帝的设计者为最后创造出生命和人类,对即将通过大爆炸生成的宇宙作了细致的调节。

但是,另一些物理学家则认为“人择原理”另有蹊径。他们认为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可能存在着的宇宙中的一个。事实上,许多物理学家和宇宙家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的宇宙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许许多多宇宙中的一个。按照这种“多重宇宙”思想,有无数不同的宇宙和无数可能的自然规律。它们并非都生成恒星和星系。即使恒星和星系能够生成,它们那里的不同的自然规律也不一定会让恒星制造出那些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元素。

当然,按照多重宇宙观点,我们的宇宙就不是惟一复杂到足以支持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的宇宙。英国天文学家里斯认为,在多重宇宙中,数量众多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宇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可能散布着一些“岛屿”,这些“岛屿”被称为“可居住宇宙”。在各个可居住宇宙物理常数的数值仅仅略微有些不同,都在允许生命存在的范围之内。我们的宇宙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可居住宇宙,并无特别之处。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宁三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一位深受唐诗影响的诗人,再加上曾奉旨刊刻《全唐诗》,唐诗从曹寅开始成为曹家的家学。受此影响,曹雪芹将唐诗之美融入小说创作,把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推上了顶峰。

小说《红楼梦》和唐诗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学界诸多学者认为《红楼梦》书名是从唐诗中来,只是具体从哪一首唐诗而来,则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从白居易《秦中吟》的诗句“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李商隐《春雨》“红楼隔雨相望冷”而来,我认为韦庄《闺月》中的“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也十分切合小说基调。不论哪首唐诗,可以肯定的是小说的书名深受唐诗“红楼”意象的影响。

小说中对唐诗的引用更是不胜枚举。据统计,《红楼梦》前八十回直接引用各代诗文共90处,其中唐诗占了近40%。如果作者自身才识不够,引用诗歌就容易画蛇添足。但是《红楼梦》中的唐诗引用恰到好处,对小说情节的帮助作用巨大。

小说前八十回中直接引用最多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诗句,其次是中晚唐,唯独没有直接引用初唐诗歌。不过小说中有些诗歌模仿初唐诗早已为学界所认同。小说更有多处化用晚唐诗句。他经常使用知名度不太高的晚唐诗人的诗句,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如第十七至十八回宝玉所说“蓼汀花溆”的“蓼汀”二字当从晚唐诗人罗邺的“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雁》)想来。曹雪芹用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发现了这些不为普通大众读者所熟知的好诗,使得《红楼梦》不落俗套,超出一提唐诗则李杜等名家名作的格局。即使是引用较少的中唐诗,曹雪芹也十分欣赏,化用在小说情节之中,如“史湘云醉眠芍药裀”一节就是化用了卢纶的《春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当语言死亡时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濒危语言图谱可知,全世界大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21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内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使用它的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会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用双手建造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在谈到语言优劣的问题时,哈里森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

根据他的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有关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时,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过去500年的时间里,玻利维亚的kallawaya土著将数千种药用植物的知识内嵌在一种神秘的语言中,只能在父子之间代代相传。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选自《读者》

2010年第2期,作者陈赛,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对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分析的一项是()

A.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随之逐渐消失。

B.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语言的消失,意味着它所有一切的消失。

C.语言中所包含的各种“人类知识”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失。

D.语言的消亡将使世界变成单一的没有色彩的地方,将对文化的多元性造成极大的冲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曾谈到她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

B.考察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考察这种语言在代际传承方面的状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

C.一旦失去了代际的传承,一种语言的书面语言即使还会继续存在,但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了。

D.其实,对于人类而言,只要人们不忘记这个世界曾经有过的不一样,那么,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都不是最可怕的。

3.简要谈谈,如果语言死亡,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语言的死亡对人类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示例:会感觉到世界是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从人类的发展角度来讲,因为失去了发展的丰富性,所以,生活显得单一,社会显得单调,想象力被囚禁,世界不再丰富多彩。(开放性题目,可以畅所欲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