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小螃蟹吐泡泡
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小螃蟹吐泡泡
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小螃蟹吐泡泡一、教学背景小螃蟹吐泡泡是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活动之一,该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游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该活动适用于幼儿园大班3-5岁的学生,时间为30分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手工制作简单的泡泡机器2.能够认识数学中的大于小于符号,并掌握一些数字的大小关系3.能够使用数学术语“多”、“少”来描绘物品数量的多少4.能够发现、形成简单的规律2.能力目标1.能够动手做自己喜欢的泡泡机,并使用它制造泡泡;2.能够把数字与所看物品数量对应起来,进一步掌握数量的概念;3.培养幼儿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学习数学,并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3.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进一步锻炼集中注意力的能力2.培养孩子认真、耐心、细致、勇于创新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如何通过制作泡泡机器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如何教会幼儿认识数学中的“多”、“少”概念,并掌握数字大小的关系;3.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幼儿掌握有趣的数学知识。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掌握数字大小的关系,顺序排列算法的概念,以及数字与物品数量之间的联系;2.如何开展多样化的有趣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在彼此竞争中学习;3.如何在游戏环节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并形成相关规律。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设计1. 教学方法本活动基于幼儿在游戏中的乐趣和愉悦感,采用情景模拟与游戏性教学,让幼儿在思考和动手的过程中逐步领会数学的基本概念,增强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另外,在本课中我们还将应用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引导幼儿通过一个个简单的游戏活动来感受数学的乐趣。
2. 设计过程步骤一、制作泡泡机1.手工制作小螃蟹泡泡机,学生根据活动指导单一步步制作并装配;2.讲解泡泡机制作原理及过程,分别让学生拆解泡泡机和装配泡泡机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让学生自行调整机器,通过不断试错来了解创新之道和问题处理的技巧。
五年级大班数学教案 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活动目标: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
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
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
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
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不过,面对着南国湛江简直就是过分黏腻缠人的热浪,等到第二天,也即7月14日的下午,于不期然间被朋友突然带到距离湛江市区十八公里的湖光岩玛珥湖的时候,的确是要意外地惊喜到快要振臂一呼的地步了。
五年级大班数学教案 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活动目标: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
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
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
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
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终于,全家到了台湾,住在大龙峒,渭水换成了淡水河,孔庙是小男孩每天要去玩的地方。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教案:小班数学《小螃蟹吐泡泡》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加深对数量与数码的认知。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准备:1.游戏道具:小螃蟹、气泡水、气泡棒。
2.黑板、白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螃蟹的视频,向幼儿们介绍螃蟹,为后面的游戏做铺垫。
Step 2:游戏规则介绍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一个气泡棒,用它借助螃蟹模型上的泡泡洞,吐泡泡。
可以看出,每个泡泡洞上都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涂在螃蟹模型上的。
现在,请大家先各自找到自己的泡泡洞,观察上面的数字。
Step 3:数码识别教师依次请每个幼儿说出自己泡泡洞上的数字,然后把数字写在黑板上。
可以通过游戏,让每位幼儿依次报数,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Step 4:数量比较教师可以将泡泡洞的数字以大、中、小三个分组,要求幼儿们根据数字信息对自己的数码进行分类。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幼儿们比较数字大小,培养他们的数量概念。
Step 5:游戏互动教师可以请幼儿自由交流,观察其它同学的数码,并进行数码的交换,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Step 6:游戏总结教师可以针对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对幼儿们进行个别评价和鼓励。
同时,可以向幼儿们总结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强化幼儿们对数量和数码的理解。
教学反思:这堂数学课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充分调动了幼儿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泡泡洞上的数字,幼儿们能够培养观察力,并通过比较数字大小,培养了数量概念。
整个游戏活动中,幼儿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都有所提升,互帮互助成为了课堂主题。
同时,在游戏总结环节,教师对幼儿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和鼓励,让幼儿们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增强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示范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小螃蟹吐泡泡
示例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小螃蟹吐泡泡
教学目标
1.了解螃蟹吐泡泡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
2.认识简单的数字,能够辨认1,2两个数字.
3.学习颜色,认识蓝色和黄色.
教学内容
教学主题
小螃蟹吐泡泡.
授课时间
30分钟.
教学材料
•螃蟹吐泡泡玩具
•数字卡片
•颜色彩带
教学步骤
1.导入:老师出示螃蟹吐泡泡玩具,从中引出小螃蟹吐泡泡的故事,告
诉孩子们螃蟹是如何通过吐泡泡来保护自己的.
2.学习数字: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向孩子展示上面的数字1和数字2,
在清晰的语言中让孩子学习和重复数字名称.
3.认知颜色:老师展示颜色彩带并明确介绍蓝色和黄色. 让孩子们学习
两个颜色的名称并辨别颜色.
4.小组活动:老师将孩子分为小组,每组两个人,发给每组一个数字卡
片和一块颜色彩带,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颜色彩带做一张小螃蟹,向同组的另一个孩子展示自己手上的数字卡片.
5.拓展:老师可以结合数字卡片和颜色彩带让学生自己进行数学游戏,
对于认知数字和颜色做到更好的巩固.
教学反思
这次数学教学主题设计的是小螃蟹吐泡泡,通过小螃蟹吐泡泡这一形象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螃蟹是如何通过吐泡泡来保护自己的,同时学习了相应的数字和颜色。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孩子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同时也不失为谈论正确观念
和健康知识的好时机,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也有利于教育孩子们形成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数字1-10的含义和顺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计数能力。
3. 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小螃蟹吐泡泡”的游戏,让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字1-10的概念和顺序。
教学准备:1. 小螃蟹图片或者玩具。
2. 数字卡片1-10。
3. 泡泡枪或者能吹出泡泡的工具。
4. 幼儿工作纸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小螃蟹图片,讲述小螃蟹喜欢吐泡泡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读出数字1-10。
3. 游戏:“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使用泡泡枪吹出泡泡,每次吹出的泡泡数量对应一个数字,幼儿需要数出泡泡的数量,并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每组轮流扮演小螃蟹吐泡泡,其他组员负责数泡泡和找数字卡片。
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寻找和计数与数字1-10相关的事物,如家庭成员的数量、水果的数量等,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我们学习了数字1-10,并通过“小螃蟹吐泡泡”的游戏,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力和计数能力。
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和应用这些数字。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了解他们对数字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检查幼儿是否能正确识别和读出数字1-10。
3. 分发幼儿工作纸,让他们画出小螃蟹吐出对应数字的泡泡,以此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是否能主动应用所学的数字知识。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一、引言《小螃蟹吐泡泡》是一篇适合大班学生学习数学的教材。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份优秀的教案,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份教案及反思。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 帮助学生认识螃蟹的特点,并了解螃蟹的生活环境; - 引导学生观察螃蟹吐泡泡的现象,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会数数、比较大小等数学技能。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幅插图展示螃蟹的形象,介绍螃蟹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3.2 发现问题教师展示一段小视频,视频中螃蟹向外吐出泡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螃蟹为什么会吐泡泡? - 螃蟹吐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 螃蟹吐泡泡的数量有规律吗?3.3 实践探究教师准备一些螃蟹形状的泡泡模型,并把模型分发给学生。
学生可以自己操作模型尝试吐出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是否与螃蟹的形状相似。
3.4 数学技能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并介绍数字0-9的基本形状和读法。
学生可以通过模型中的泡泡数量来进行数数练习。
3.5 比较大小教师给出几个螃蟹形状的泡泡模型,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并进行比较。
3.6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并总结归纳螃蟹吐泡泡的特点、形状、数量规律以及数数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螃蟹吐泡泡的现象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投入了观察和实践的环节。
通过观察和模型实践,学生对螃蟹吐泡泡的形状和数量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成功运用数学技能进行数数和比较大小。
然而,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由于学生对螃蟹吐泡泡现象很感兴趣,我们花了较长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实践,导致后面的数学技能训练时间不足。
其次,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互动环节。
虽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小螃蟹吐泡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小螃蟹吐泡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数字0-5,理解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数字0-5,理解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螃蟹泡泡图卡、数字卡片、海洋贴纸。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小螃蟹泡泡图卡,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螃蟹吐出的泡泡数量。
2. 认识数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逐一认识数字0-5,并理解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
3. 游戏活动:游戏一:数字泡泡接力赛。
幼儿分成两队,每队轮流用海洋贴纸贴在数字卡片上,按照数字顺序排列。
最快完成的队伍获胜。
游戏二:小螃蟹找数字。
教师将数字卡片随机放在活动室内,幼儿分组寻找数字卡片,并将其按照数字顺序排列。
4. 总结与奖励: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所学的数字,并对参与游戏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数字0-5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数字的情况。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数字卡片,加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2. 课后活动:教师组织家长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数学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应用情况,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数学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课程计划:小螃蟹吐泡1.识别加号,减号和等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学习初步研究2的加减公式并进行计算.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三张图片的含义.3.专注于自己的运营.经验准备:已经学习2年的儿童的组成.材料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气泡,数字1,1,2,符号+, - ,=.- 学习工具:《幼儿用书》P33页面,适合幼儿使用的笔.活动程序1,小蟹吐气泡.- 老师展示了一只小螃蟹的照片,引导孩子观察,同时展示:小螃蟹吐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先告诉小螃蟹吐泡,吐一个泡泡,小螃蟹吐出2个泡泡.- 激励孩子们思考:小螃蟹吐出的泡沫能否首先用数字代表?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来表达泡沫?用什么样的符号和数字来表示总共2个气泡?引导'+'和'=',对加号的初步理解意味着将两边的数字结合起来,这样孩子就知道你可以用'+'表示另一个泡泡;等号表示两边都有尽可能多的数字.孩子们阅读并做空手练习写加号,等号.- 老师完全列出公式1 + 1=2,引导孩子说出这个表达的含义.泡沫改变了.- 老师让孩子观察并说小螃蟹现在正吐出2个气泡.老师泡了个泡泡:打破了几个泡泡?剩下多少个气泡?鼓励幼儿清楚地讲清楚事情.- 激发孩子们使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2个气泡,破碎的气泡和剩余的气泡.引出' - ',对减号的初步理解意味着从前面的数字中删除以下数字,让孩子知道气泡可以用'-1'打破.3.集团经营活动.- 参见图2的加法公式.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三张图片,阅读图片并说说三张图片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白处写下公式,了解添加的含义.- 看看图2中的剑形公式.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三张图片并了解第二张图片中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白处写下公式,以了解剑的意义.- 查看拆分类型并在空间中填写正确的数字.4,看图表说出公式.请介绍图2中加法和减法计算的活动,并讨论三张图片的含义,并指导孩子们解释他们为什么要使用加法,或者为什么要使用减法.。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词1-10,能用数量词描述小螃蟹吐出的泡泡。
2.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圆形,并了解圆形的具体特征。
3.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知识。
二、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元素:野外调查2.电脑辅助演示:欣赏视频《小螃蟹吐泡泡》3.现场实地解析:观察小螃蟹吐泡泡的数目和形状4.团体讨论:师生互动,讨论各自观察到的问题和感受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元素野外调查带领学生们去学校门口的花坛,观察花坛中的植物和小动物,调查有哪些美丽的小动物和它们的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们观察、发现、感知,让学生们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科学道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综合素质。
2.欣赏《小螃蟹吐泡泡》视频教师播放《小螃蟹吐泡泡》视频,画面中出现了多只用嘴巴吐泡泡的螃蟹,还有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泡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深入探究。
3.观察小螃蟹吐泡泡的数目和形状教师引导学生们穿过教室里的洞穴,到达一个神秘的水域,在那里,学生和老师一起观察和抓住小螃蟹,记下各自抓到的螃蟹数目,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比较得出最多的小螃蟹一次吐出了多少个泡泡。
4.团体讨论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小螃蟹和吐出的泡泡的图形,帮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理解泡泡的数量。
然后,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广告中常常使用的泡泡图案是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的,最后还可以请家长带来买回家的包装袋,引导学生们认识包装袋背面的图形,看看可以找到多少个圆。
四、教学反思:春天本应是一个生动而美好的季节,然而,由于疫情影响下,学生们只能在家中度过这个独特难忘的时刻。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生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教学手段,比如课前的野外调查,在自然环境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自由存在,并能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到数学问题。
然后,通过播放电影和现场实地解析的方式,让学生们观察和理解各种数学现象,从而达到了有效的教育目标。
最后,通过团体讨论,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小螃蟹吐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小螃蟹吐泡泡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活动介绍•活动名称:小螃蟹吐泡泡•适用年龄:大班幼儿•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数学概念,培养幼儿精细动作能力和计数能力。
•规则:小朋友们坐在一起,每人手里拿着一支吹泡泡的管子,指定一个小朋友,他要吹一口泡泡并说一个数,下一个小朋友再从这个数往后数一个数字,吹一口泡泡,第三个小朋友以此类推。
如果有小朋友吹不出泡泡,则不能算数,需要重新开始。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掌握以下数学知识和技能: 1. 能将数字口头表述成实际的数量,如“2”表示两个物品等。
2. 能够正确数数,且掌握数字顺序。
3. 培养幼儿精细动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泡泡管一份,确保数量足够,且管子的长度不宜过长,幼儿可以轻松吹出泡泡。
2.圆桌和座椅。
3.数字卡牌及吹泡泡液悉数准备,以防遗失。
4.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以便掌控时间。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游戏介绍及规则讲解1.老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具体流程。
2.在幼儿数学活动区域开始进行游戏讲解。
3.演示以下规则讲解:–开始时,指定一个小朋友,他吹一口泡泡,说出一个数。
–下一个小朋友要从这个数往后数一个数字,吹一口泡泡。
–如果有小朋友吹不出泡泡,则不能算数,需要重新开始。
4.游戏中老师注重纠正幼儿吹气的方式,不要将口吹湿,要认真吹气。
第二步:实践操作1.让幼儿分成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2.由一个小组的第一位小朋友开始,其余小朋友就依次接下去数数吹泡泡,直至游戏终止。
3.老师就在一旁引导和监督游戏进行。
第三步:游戏总结1.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和引导幼儿清晰地说出数字。
2.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会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指导和矫正。
3.游戏进程中,老师会通过注重纠正幼儿吹气的方式,助力提升幼儿精细动作能力。
4.游戏结束后可以给予幼儿奖励。
五、教学反思本次小螃蟹吐泡泡是一项非常好的幼儿数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努力使游戏趣味性和教育性同时到达最佳水平。
幼儿园大班 数学 教案教学设计《小螃蟹吐泡泡》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小螃蟹吐泡泡_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
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
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
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
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一、教学目的1.学习认识数字0~10。
2.通过玩游戏、观察模型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数字的大小和数量。
3.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观察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题为“小螃蟹吐泡泡”,内容包括:1.数字模型认知2.数字排序和数目学习3.互动游戏三、教学过程1.数字模型认知1.让幼儿观察数字模型(0-10),并进行认知。
2.可在黑板、纸板等表面上引导幼儿用画笔模仿写出数字模型。
2.数字排序和数目学习1.提供数字模型、有颜色的颗粒球等实物,要求幼儿把相同数量的颗粒球放在一起。
2.可组织幼儿团队合作,完成数字模型排序。
3.利用白色纸板制作螃蟹的剪纸,在纸板螃蟹上编排从0~9的数字模型。
教师可用句子“小螃蟹在吐0/2/4个泡泡”之类的语言激怒幼儿。
4.可让幼儿试图通过画笔或其他实物等来模拟课程中的吐泡泡的过程,并观察吐泡泡的数量。
3.互动游戏1.制作以螃蟹为主角的数字游戏,例如给出“小螃蟹吐了3个泡泡,若螃蟹再吐出7个泡泡,螃蟹一共吐出多少个泡泡?”的问题。
2.可以组织班级小组,分别表演小螃蟹吐泡泡的过程,以及完成数字模型的排序。
四、教学反思1.通过游戏和实物操练的方式来学习数字认知,幼儿兴趣更高,注意力不易分散。
2.教师可在每个环节回答幼儿的问题,提高他们对数字模型及数字概念的理解。
3.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4.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学习内容。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数字模型认知、数字排序和数目学习、互动游戏三个环节,深入浅出地教授了数字概念,并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来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期望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如何认识数字、数量大小和数字排序。
大班数学教案 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活动目标: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
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
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
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
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爱心手语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螃蟹吐泡泡》一、活动初步准备教材简介《小螃蟹吐泡泡》是一本严谨的数学绘本,图画鲜活生动,适合大班幼儿数学趣味启蒙教育。
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思维;•加深幼儿对数学方法的切身感受;•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环境教室中应该有书籍、色彩丰富的图表、幼儿大小相等的清晰图表等,以便给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设施。
教具准备•小型车模(6~7个);•橘子(2个);•绳子(1条);•小珠子(适量);•绘本《小螃蟹吐泡泡》(1本)。
二、具体步骤步骤1:情境导入白天,小螃蟹玩得很尽兴,忽然他听到了一声“汪汪”叫,原来是小狗在池塘旁踢了一个球,而球正好飞到了小螃蟹脚边。
小螃蟹捡起这个球,摸索着它是不是个简易的汽车。
小狗解释道:不是,是一个车模。
然后小螃蟹和小狗一起决定组织比赛,看谁的车模跑得最远。
步骤2:师幼互动教师利用连环问的方式,深入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思考,增强互动意识。
•教师:你们觉得车模能够走多远?•幼儿:2米!3米!•教师:2米?那么它有多长呢?•幼儿: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教师:谁来帮我们测一下?步骤3:归纳总结幼儿受到了激发,开始认为车模跑得越远,车模越长;久而久之,幼儿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车模跑得越远,车模通常更长。
你们认同吗?步骤4:素材准备把小珠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将其按照大小与形状分类,寻找其中的规律。
其中,一些可以简化成简单模型的珠子可以放到绳子上,用作便器。
步骤5:书本阅读教师出示绘本《小螃蟹吐泡泡》并朗读故事,让所有孩子认真地聆听。
在听过故事后,教师与幼儿讨论故事情节、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用了哪些数学知识。
步骤6:情境模拟教师拿出橘子和一条绳子,做出一辆小车的样子,并将其放到地上。
然后,教师辅助幼儿们模拟一个比赛游戏,看谁的车模跑得最远。
步骤7:素材分析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这个活动的数字或数量数据,并让孩子们计算参赛者完赛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教案小螃蟹吐泡泡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
幼
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
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
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
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