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心律失常
内科学——心律失常二
内科学——心律失常二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奏异常,它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缓、不规则等情况。
在内科学中,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就心律失常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心律失常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药物、电解质异常、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药物、抗生素等也可能影响心脏节律的正常工作。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早期症状可能相对轻微,如心悸、胸闷、头晕等。
而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心脏骤停等情况。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诊断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电图(ECG)、Holter监测、心脏超声等检查。
其中,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节律和电活动情况。
而Holter监测则可以记录长时间内的心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隐匿性心律失常。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对于轻度的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限制咖啡因摄入、避免过度劳累等)来改善症状。
而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手术治疗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遵循医嘱服药。
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过大,保持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总之,心律失常是内科学中常见的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患者自身也需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抵抗力,早日康复。
【内科学】心律失常考点总结
【内科学】心律失常考点总结●概述●心脏传导系统●心律失常的病因●心律失常的分类●冲动形成异常●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被动型异位心律●逸博及逸博心律●主动性异位心律●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与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冲动传导异常●干扰及干扰性房室分离●心脏传导阻滞●折返性心律●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冲动形成异常与冲动传导异常并存●人工心脏起搏参与的心律●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折返形成与维持的三个必备条件是折返环路、单向传导阻滞和缓慢传导●心率失常的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长时间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了解心悸与晕厥等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明确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发作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以及昼夜分布特征、协助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起搏器或植人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疗效以及是否出现功能障碍等●运动试验●食管心电生理检查●常用于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诱发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测定●房室与室内阻滞●心动过速●不明原因晕厥●三维电生理标测及导航系统●基因检测●窦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的 P 波在Ⅰ 、Ⅱ、aVF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PR 间期为0.12 ~0.20 秒●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 100 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100~150次/min)●无症状不治疗,有症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有应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则改用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窦房结是慢离子通道,Ca2+内流,Ⅳ类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 60 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无症状不治疗,有症状安装起搏器●窦性停搏●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窦房传导阻滞●可分为三度●二度窦房阻滞分为两型●莫氏Ⅰ 型即文氏阻滞,表现为 PP 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 PP 间期,该长 pp 间期短于基本 PP 间期的两倍●莫氏Ⅱ 型阻滞时,长 PP 间期为基本 PP 间期的整倍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P'波,窦性心动过缓(<50次/min)●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与窦房阻滞●窦房阻滞与房室阻滞并存●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治疗●对于有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应接受起搏器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P波提前发生,形态改变(起搏点不在窦房结)●PR>120ms●代偿间歇不完全,可有QRS脱落●aVL 导联提前出现的房性 P 波与前面的 T 波部分融合,Ⅲ导联提前出现的房性 P 波与前面的 T 波完全融合,导致 T波高耸●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房性心动过速●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心房率150~200次/min●P波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包括●通常有 3 种或以上形态各异的 P 波,PR 间期各不相同●心房率 100 ~ 130 次/分●大多数 P 波能下传心室,但部分 P 波因过早发生而受阻,心室率不规则●治疗●病因与诱因治疗●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心房扑动●病因●临床表现●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个月或数年●房扑病人也可产生心房血栓,进而引起体循环栓塞,与房颤相比概率低●心房扑动因传导比例不同,心室率呈倍数关系变化●心电图特征●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间距相同的有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F波●QRS波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可增宽●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直流电复律是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按压劲动脉窦或Vasalva动作能减慢心室率●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病因●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肌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其次缩窄性心包炎、肺心病、预激综合征●部分房颤原因不明,可见于正常人●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的中青年●分类(周年)●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1周,可自行终止●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周,无法自行终止●长久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有转复可能●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无转复可能●临床表现●心室率超过 150 次/分,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心排血量比窦性心律时减少达 25%或更多●房颤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甚大●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极不规则●脉搏短绌●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f波●频率:350~600次/min●心室率极不规则100~160次/min●QRS波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可增宽●治疗●抗凝治疗●房颤持续不超过 24 小时,复律前无需作抗凝治疗。
心律失常内科学
3 戒烟限酒
减少烟酒的摄入量,它们 对心脏健康有负面影响。
心律失常内科医生的角色和责任
诊断和治疗
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诊断和 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合 适的治疗和管理计划。
提供患者教育
为患者提供关于心律失常预防、 生活方式和用药方面的教育。
心律失常内科学
心律失常内科学涉及研究和治疗心脏节律异常的学科。通过深入研究心律失 常的定义、分类和诊断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治疗和管理这些疾病。
心律失常的定义和概述
1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异常 的病症,包括心跳过速、 心跳过缓、心律不齐等。
2 心律失常的影响
心律失常可以影响心脏的 正常泵血功能,导致症状 如胸闷、乏力和晕厥。
3 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心律失常可能是由心脏结 构异常、缺氧、电解质紊 乱等因素引起的。
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类型
按心脏节律
包括心律过速、心律过缓、心 律不齐等。
按心律发生部位
可以是心脏的房室结、心室或 其他部位。
按心律持续时间
可以是阵发性、持续性或恒定 性。
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
心悸
感觉到心脏跳动的不适。
消融术通过消融异常的心脏组织恢复 正常的心脏节律。起搏器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植入起搏器来控制心脏节律, 保持稳定的心室收缩。
通过使用药物来恢复或控制正常 的心脏节律。
心律失常预防和生活方式建议
1 保持健康饮食
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多摄入富含纤维和营养物 质的食物。
2 规律运动
适度参与有氧运动,如散 步、游泳和骑自行车。
胸痛
剧烈或不适的胸部疼痛。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点例题:心律失常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点例题:心律失常患者心悸,气短1年,劳累后加重。
检查:脉搏80次/分,节律不规整,心率约110次/分,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绝对不一致。
此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是答案:A.窦性心律不齐B.窦性心动过速C.过早搏动D.心房纤维颤动E.室上性心动过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心房颤动临床表现症状:心悸、头晕、胸闷等。
当心室率≥150次/分时,可发生心绞痛与心力衰竭。
体征: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度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颈静脉搏动A波消失。
女性,38岁,患上呼吸道感染一周后,感心悸,气短,乏力,心率68次/分,心电图示,P-R 间期为0.22s,应诊断为A.窦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率不齐C.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D.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E.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0.2秒,每个P 波后均有QRS波。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是A.P-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B.相邻R-R间距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C.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D.P-R间期>0.20秒,P波无受阻E.P-R间期固定,P波间断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阻滞或莫氏Ⅰ型):PR 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QRS波;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P波不能下传心室,发生心室脱漏。
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中,最为常见的A.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B.妊娠与分娩C.过劳与情绪激动D.感染E.输液过多,过快『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中感染是最主要、最常见诱因,尤其是肺部感染。
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劳力性呼吸困难B.心源性哮喘C.端坐呼吸D.咯粉红色泡沫痰E.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左心衰竭肺淤血的表现: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程度及表现与心力衰竭程度有关: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内科学:心律失常
预防:amiodarone 200mg/d,5天/周 射频消融:症状明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顽固性房扑 抗凝治疗:同房颤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 的房性节律. Cox等统计 人群总患病率 0.15%-1.0% Framingham心脏研究 发病率男性 2.15% 女性 1.71% 55-64岁患病率 6% 85-94岁患病率 76% 我国房颤总患病率0.77%,50-59岁0.5%;
心律失常命名:起源的解剖部位+心律失常的类型
电除颤适应证
各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药物治疗和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快速型心律失常 房颤 房扑 室速 室上速
能量选择: AF 100-200J AFL 50-100J VT 100-200J
SVT100-150J VF 200-360J
4.长程持续性AF ≥1年,有转复愿望
5.永久性AF >1年,不能终止或终止后复发 心室率快慢:快速性房颤(心室率>110次/分)
临床表现
症状:心室率不快无症状 >150bpm:心绞痛、心衰 体循环血栓栓塞(危险性大) 体格检查:房颤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绝对 不齐、脉搏短绌;颈静脉波动a波消失 心律规则:恢复窦律;房速;房扑房室比固定;房
器质性心脏病
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
心脏以外的疾病
自主神经异常
基础心脏病 心律失常类型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病史
体格检查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或事件记录器
心律失常内科学
2.心房颤动的复律: (1)复律指征:
a.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内; b.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术后1-3个月仍为心
房颤动者; c.甲亢控制后房颤持续存在者; d.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左房附壁血栓,无
栓塞史者。
(2)复律禁忌征: a.心房颤动已持续2-3年或更久者; b.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严重,未经手术处 理者;
阵发室性心动过速
诊断要点
1.病因: 多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急性
心肌梗塞,心肌病,急性心肌炎,Q-T延 长综合征,以及电解质紊乱,洋地黄、奎 尼丁、锑剂等药物中毒,也见低温麻醉、 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中,偶见于无器质 性心脏病者。
2.症状: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出现心慌、胸闷、 头晕;严重时发生昏厥,低血压、心力衰 竭、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塞,甚至 发展为心室颤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可仅 有心悸感。
2. 查体:注意有否器质性心脏病及其它全 身性疾病,注意心脏大小,有否杂音、 三音律及附加音,有否大小循环瘀血表 现等。
3. 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脏X线、超声心动 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 电解质及T3、T4.TSH等。
治疗对策: 1. 大多数早搏(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
可不给予特殊处理,主要消除引起早搏 的原因和诱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及钾 盐。
房性交界性早搏:
维拉帕米: 40-80mg,每日3-4次口服。 心得安10-20mg,每日2-3次口服;倍他乐克12.5-50mg, 每日2-3次口服;氨酰心安12.5-25mg,每日2-3次口服。 胺碘酮: 0.2g,每日3次口服,根据疗效减少剂量维持。 地戈辛: 适用于心力衰竭伴房性早搏,常用量0.25mg, 每日1次口服。 心律平: 150mg,每日3次口服
内科学教学课件:心律失常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心电图的预激:心房冲动通过房室旁路提前激动 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
房室旁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 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连接心房与心 室之间)
病因:常无其他心脏异常现象,可发生任何年龄。
临床表现:本身不引起症状,心动过速(发生率 1.8%)发作时所致症状:80%是房室折返性心 动过速,15-30%是Af,5%是AF。
4
心律失常的分类
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速 窦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发生机制
传导异常
异位心律失常
被动性
(房性、交界性、室性) 主动性
逸搏 逸搏心律
期前收缩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左、右束支 、分支)
折返性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25
心房扑动 房扑.FLC
26
房扑的治疗
药物治疗: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非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转律:IA(奎尼丁)、IC(普罗帕酮)、
III类(胺碘酮) 非药物治疗:
电复律、射频消融术、食道调博 抗凝治疗
27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
房颤:规则有序的心房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 无序的 颤动波
阵发性室上速(PSVT):窦房、房室结、心房折返。房室
结内折返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室上速
36
阵发性室上速 房室折返.FLC
37
房室结内折返示意图:双径.FLC
38
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
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 药物治疗 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 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 普罗帕酮 升压药 非药物治疗 食管心房调搏 直流电复律 射频消融技术可以根治!
内科学之心律失常课程学习教案
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心律失常基础知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方法•特殊类型心律失常诊治策略•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课程介绍与目标内科学及心律失常概述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及其功能异常的医学科学,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导致心脏收缩节律和频率的异常,是内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心律失常的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
课程目标与要求掌握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熟悉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能够正确分析和处理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例。
了解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康复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内科疾病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水平。
ABDC理论授课通过讲授、演示、讨论等方式,系统介绍心律失常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知识。
病例分析结合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情、提出诊断和处理方案,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通过心电图操作、心脏听诊等实验手段,加深对心律失常的理解和掌握。
临床见习安排学生到临床一线,参与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提高实践能力和临床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心律失常基础知识0102 03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右束支、左束支和Purkinje纤维等。
心脏电生理检查包括心电图、心内电图、希氏束电图等,用于评估和诊断心脏电活动异常。
心脏电生理基础心律失常分类与发病机制心律失常分类根据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发病机制包括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异常和传导异常等。
遗传因素与心律失常某些心律失常具有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因素有关。
常见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心悸、胸闷、头晕、晕厥等,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诊断方法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食管心电图、心内电图等。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教学单元教案心律失常教案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教学单元教案心律失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心律失常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掌握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心律失常的临床判断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患者关心、细心、耐心的态度。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心律失常的定义及分类。
2.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3. 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4.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5. 常见心律失常病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心律失常病例,提高学生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法:心电图操作演示,让学生熟悉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教学单元相关教材。
2. 课件:心律失常的教学课件。
3. 案例:选取典型心律失常病例。
4. 设备:心电图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心律失常在循环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授课:讲解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选取的典型心律失常病例,让学生参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讨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实践操作:心电图操作演示,让学生熟悉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方法。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心律失常的临床案例分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心律失常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心律失常临床案例分析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内科学--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
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间隔相等的F波(或称锯齿波).频率为250~400 次/分 2.房室比例为2:1~4:1,心室率不整齐 3.QRS波群形态正常
心房扑动的治疗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Ⅱ、Ⅳ类药物 终止:电转复、奎尼丁、心律平 预防:奎尼丁、心律平、胺碘酮 治愈:导管射频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ORS波宽大畸形,无P波
室性心 ICD(埋藏式心室起搏装置)
室扑 室颤
(ventricular flutter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窦性停搏
由于各种原因使窦房结不能按时产生冲动 常见于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AMI、脑血管意外及
应用奎尼丁、钾盐、乙酰胆碱、洋地黄等药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亦可引起窦性
停搏
窦性停搏
特征: 在规律的窦性P-P中,突然有一长间歇无P波(常>2秒),长的P-P 与短的P-P不成倍数关系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细胞组 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与房间束、房 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以及末鞘浦 肯野纤维网。
心律失常
心脏的冲动有固定的起源点和特殊的传导 系统。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 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顺序的异常,几乎见 于所有人。
心房纤颤
特征: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等的f波,频率
为350 -600次/分 2. R-R间期绝对不等 3.QRS波群形态正常
第九版内科学-心律失常
③当房率加快时可出现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呈现2∶1房室传导者亦属常见,但心动过速不受影响;
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⑥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Ⅱ导联心房率187次/分,房室间呈1:1传导;Ⅲ导联心房率167次/分,房室间呈2:1传导
内科学(第9版)
二、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
第三章
心律失常
作者 : 石蓓 单位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第三节 房性心律失常 第四节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第五节 室性心律失常
第六节 心脏传导阻滞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八节 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内科学(第9版)
重点难点 掌握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心律失常临床意义及处理原则
三、窦性停搏(sinus pause )
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sinus pause or sinus arrest)是指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心电图表现为在 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 PP间期无倍数关系。
Ⅱ
2.8s
Ⅱ导联中第2个与第3个P波间歇长达2.8s
应选用射频消融治疗。
(三)抗凝治疗 具体抗凝策略同心房颤动。
内科学(第9版)
四、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 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是房颤 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
内科学(第9版)
第03章心律失常(九版内科学)
二、窦性心动过缓
定义: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称窦缓。常同时伴 窦性心律不齐(不同PP间期的差异> 0.12秒)。
后除极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达到 阈值,便可引起一次激动,持续的反复激动即形成快速型心律 失常。
发生后除极的临床情况:见于局部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心肌缺 血-再灌注、低血钾)冲动传导异常
1.折返激动(下页) 2.传导阻滞
14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冲动形成异常
2、触发活动(又称后除极)
定义:是指心房、心室、希氏束-普肯耶纤维在动作电位后,产 生除极活动。
分类:早期后除极、延迟后除极。前者发生于动作电位2相或3 相,主要与内向钙电流(ICa)有关;后者发生于动作电位4相, 主要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时的时相性波动有关。
11
心律失常的分类
分类
按发生部位分类: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按发生机制分类:冲动形成异常和传导异常 按发生时心率快慢分类: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12
心律失常的分类
(一)冲动的形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停搏 2.异位心律失常 (1)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2)主动性异位心律:期前收缩(房性、交界区性、室性);阵发性 心动过速(房性、交界区性、房室折返性、室性)与非阵发性心动 过速;心房扑动、颤动;心室扑动、颤动
导联直立,aVR导联 倒置。
这份心电图不是窦性心律而是房性异位心律。 I导联P波直立,II、III、aVF倒置,aVR 直立。
28
新生儿心率波动大, 生后24小时内100— 150次/分,以后 100—140次/分。
内科学心律失常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心律失常试题及答案题目:内科学心律失常试题及答案正文: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不规则等情况。
对于内科医生而言,了解心律失常的各种类型以及其对患者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内科学心律失常试题,并附上对应的答案,以供读者学习与参考。
1. 哪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率过快,心房颤动伴心室快速失去?如何治疗?答案: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特征为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收缩,心室跟随着快速失去。
治疗策略包括控制心室率和预防栓塞。
可以使用贝塞洛尔、胺碘酮等药物控制心率。
对于高危患者,应考虑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
2. 哪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率过慢,有呕吐、晕厥等症状?治疗方法是什么?答案:窦房结功能障碍是一种导致心率过慢的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晕厥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来提高心率,并确保足够的心输出量。
3. 介导性心律失常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介导性心律失常是指由触发器、传导途径或解剖学障碍引起的心律失常。
它们往往会出现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的特点。
常见的介导性心律失常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结重新入激动。
4. 什么是长QT综合征?它可能引起什么后果?答案:长QT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其特征是QT间期延长,容易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扑动或颤动。
长QT综合征可导致晕厥、晕厥性抽搐、甚至猝死。
5. 推断室速的关键体征是什么?请说明诊断室速的常用工具。
答案:推断室速的关键体征是宽QRS波群。
室速的常用工具包括心电图、Holter监测和激发试验。
6. 窦房结内游走节律是什么?它可能引起哪种心律失常?答案:窦房结内游走节律是窦房结在心率过慢或过快之间不断切换的现象。
这种节律异常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窦房结功能障碍。
7. 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是什么?可能引起哪种心律失常?答案:高钾血症可以导致心脏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例如心脏停搏或心室纤颤。
8. 请解释心室颤动是如何产生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答案:心室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特征为心室快速而不规则的收缩。
心律失常(内科学)
•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PVCs)
[病因]
• 正常人:发生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 疾病及其他应激: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 • 药物中毒: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 • 不良因素诱发: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饮酒、烟、咖啡; • 心脏器质性疾病: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
窦
1.在长的PP间期之前,出现PP间期逐渐缩短;
房
2.长的PP间期<两个短PP间期之和。
阻 • Ⅱ型(莫氏型)第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滞
1.长间歇内无P波;
2.长的PP间期为短PP间期的整数倍;
3.停搏间歇规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病因]
• 淀粉样变性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感染(布氏杆菌病、伤寒) • 纤维化与脂肪浸润 • 硬化与退行性变 • 缺血(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治疗]
终止发作 • 刺激迷走神经方法(Valsalva动作、咽部刺激、颈动脉窦
按摩、压迫眼球); •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腺苷; • 洋地黄或β受体阻滞剂; • ⅠA、ⅠC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直流电复律; • 食管心房快速起搏;
预防发作
•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 药物
–洋地黄;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β受体阻滞剂
②心动过速频率较快
AVRT 房颤
房扑
80%以上 15%~30%
5%
③可导致心力衰竭、低 血压、晕厥、猝死
[治疗]
• AVRT 同PSVT治疗 • 房扑、颤动 (延长房室旁路不应期) 普鲁卡因
酰胺、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 • 电复律 晕厥、低血压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起搏器
28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牢记)
正常冲动起源:窦性心律 窦性P波:Ⅰ、Ⅱ、aVF、V4~V6直立, aVR倒置
PR间期:0.12~0.20s 心率:60~100次/分 PP间期差≤0.12s
29
窦性心律失常
窦速、窦缓、窦停、病窦
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诱因及昼夜分布 治疗评价:药物、非药物
20
运动试验
注意:
正常人运动后可出现室早 敏感性不如Holter
21
食管心电图
解剖学位置 应用基础:记录心房电位
结合电刺激技术
诱发、终止心律失常 心房快速起搏
食道调搏刺激仪
22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心腔内心电生理检查)
15
心律失常的体检有什么表现?
窦速、窦缓、窦停、病窦 房早、房速、房扑、房颤、 室上速、预激 房室传导阻滞 室早、室速、室扑、室颤
16
心律失常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心电图检查 长时间心电图记录 运动试验 食管心电图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请思考:上述检查有什么共同点?
17
※心电图检查(ECG)
特征: 窦性P波频
率<60次/ 分. 常伴有窦 性心律不 齐
sinus bradycardia 治疗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有症状(心输出量不足): 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器械:起搏器
窦性停搏(sinus pause)
病因: 由于各种原因使窦房结不能按时产生冲动 常见于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AMI、脑血管意外及
Reentry特点
突发突止(阵发性) 由早搏触发 波形规则(AF、PSVT、VT//Af、Vf) 使得折返路径中某部位处于不应期而终止
刺激迷走神经(PSVT) 锤击胸部(VT) 延缓传导药物(大多数) 电转复(所有)
自律性增强
条件(房性、交界性、室性) 逸搏 加速性自主心律 特点: 逐渐(非阵发性) 不是早搏触发 刺激迷走N延缓AVN传导,不能终止 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无效
窦速、窦缓、窦停、病窦 房早、房速、房扑、房颤 室上速、预激 房室传导阻滞 室早、室速、室扑、室颤
分类依据
6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高 2、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2、折返(reentry)
折返机制(reentry)(90%)
发生折返的条件: 存在折返环 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 另一条通道传导缓慢,先前阻滞的通道再次激动
必要时: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33
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bradycardia
病因: 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 心外因素:颅内病变、严重缺氧、低温、甲减,阻
塞性黄疸 心脏因素: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药物因素: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胺碘酮
及心律平
sinus bradycardia心电图
心脏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速度:阻滞、房室旁路 激动次序:如提前激动、折返
4
心律失常的分类
1.按心律失常发生的原理
冲动形成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
2.按心室率快慢分类 3.快速心率时,按心律失常发生部位
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
4.按QRS波时间
5
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哪些?
名称:常见心律失常有
最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
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 P波清楚的导联(通常V1或Ⅱ导联)
应记录较长
P波
18
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分析要点
心房与心室节律是否规则? 频率各为多少? PR间期是否恒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波与QRS波群形态是否正常? P波与QRS波群的相互关系?
19
长时间心电图记录
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
1
《心律失常》学习内容
按大纲要求(4学时)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心电图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和分类 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
2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脏传导系统组成
正常冲动形成部位 正常冲动传导路径
3
心律失常的定义
心脏冲动形成异常 窦房结的异常频率与节律 起源部位不在窦房结:异位节律
30
窦性心动过速 Sinus tachycardia
病因与诱因: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生理、病理、药物
心电图特点: 窦性节律 频率:100-150bpm(请思考:>150?)
频率变化特点:逐渐开始和终止
请思考:突然开始和终止?
31
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
P波
32
窦速的治疗 Therapy of sinus tachycardia 原则:主要是病因和诱因治疗
心律失常的临床 表现有哪些?
无症状 心悸 血流动力学
心率 心律 基础心脏病 心律失常类型
13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14
心律失常的病史询问
心悸等症状的诱发因素 烟、酒、茶、可乐、劳累、运动、 精神刺激
心悸等症状时的感受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繁程度 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心律失常对药物及非药物方法的反应
23
心律失常的治疗:安全!有效!
总原则:
注重基础疾病的治疗;关注病因 和诱因
注意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 忌症
24
心律失常的治疗手段
针对病因 药物(针对快速型;针对缓慢型) 器械
电复律、除颤 射频消融 起搏器 手术
25
抗心律失常药物
Ⅰ类:钠通道阻滞剂 分类:
Ia类:代表药有奎尼丁(APD) Ib类:代表药有利多卡因、美西律
触发活动(triggered activity)
机制: 后除极 先天性长QT综合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
心律失常作用(IA,Ⅲ)、红霉素、低钾、 低镁 特点: 室性心动过速 TDP(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原因
器质性心脏病 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 心脏以外的疾病 自主神经异常
(APD) Ic类:代表药有心律平(APD)
26
抗心律失常药物
Ⅱ类:β-受体阻滞剂 Ⅲ类:阻断钾通道、延长复极(胺碘
酮) Ⅳ类:阻断慢钙通道(维拉帕米) 其它:洋地黄、ATP、MgSO4、KCl
27
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仪器)
传统四类药物:Ⅰ、Ⅱ、Ⅲ、Ⅳ 其他:洋地黄、腺苷 电复律 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