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字词集中学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字词集中学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字词集中学习上课时间班级姓名语文星级学习目的1. 掌握应知应会的字词,为全单元课文学习打好基础。

2.培育先生的综合、整理才干。

三点提示学习重点掌握应知应会的字词。

易混易错点多音字、形近字的正确区分。

易考点字音字形辨析。

一、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会读以下加点的字〕:榆钱黑痣褪色焚香萝卜占卜卜问吉凶劝慰相似似乎似的慨叹搓捻绽放小心翼翼怦怦直跳退潮涨价水涨船高头昏脑涨豆子泡涨了脸涨得通红豁然开朗浸满花团锦簇为难停滞威慑鲜美屡见不鲜鲜有不为人知几席简直茶几窗明几净几何几许几次三番须臾捧腹大笑哄抬物价哄骗起哄一哄而散屏息注视屏障屏蔽绰号称职心满意足对称匀称称霸称号称谓赞颂拍手称快称重量铭刻人不知而不愠三省吾身跨越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一箪食贤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二、把以下词语每个誊写两遍〔会写以下词语〕:榆钱黑痣褪色焚香慨叹占卜卜问吉凶劝慰搓捻绽放小心翼翼怦怦直跳退潮涨价水涨船高头昏脑涨豆子泡涨了脸涨得通红豁然开朗浸满花团锦簇为难停滞威慑须臾屡见不鲜鲜有不为人知窗明几净捧腹大笑哄抬物价起哄一哄而散屏息注视屏障屏蔽绰号铭刻跨越贤哉人不知而不愠三省吾身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一箪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三、了解以下词语:纠纷:莫大:慨叹:为难:须臾:铭刻:四、积聚以下成语:卜问吉凶:一模一样:小心翼翼:生吞活剥:依样画葫芦:油但是生:豁然开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锱铢必较:独具慧眼:蛛丝马迹:自相矛盾:倒背如流:洗耳恭听:万籁俱寂:温故而知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秋天的怀念一、亮标明学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二、预习导学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瘫痪()()憔悴()()侍弄() 烂漫()絮絮叨叨()()沉jì()jué()别yāng()求chuí()打翻来fu( )去喜出wàng()外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沉寂:诀别:憔悴:3.整体感知课文中有一个重要的情节——看花,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中几次提到了看花?三、合作互学走进秋天——读出味道(一)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初读课文,说说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读课文第一段,母亲的一句话“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儿子是怎么不好好活了,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请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是啊,21岁活蹦乱跳的年龄,可以四处周游,有多少事情可以做!但他却没有了双腿,面对这样天大的打击,他活着好“苦”!母亲的自身情况又是怎样?也请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二)走进母亲让儿子的“好好活”。

1.请再细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说明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2.读下面的话,比较用上“悄悄”和去掉“悄悄”有什么不一样,选择一处谈谈。

“……母亲就悄悄儿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有回来。

”3.我们跟随史铁生一道去体会母亲,发现母亲。

那么,在这秋天的故事中,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体会母亲所说的“咱娘俩,要好好活,好好活……”的含义。

四、释疑助学走出怀念——读出思考1.当儿子懂得母亲告诉儿女的“好好活”的含义后,那和母亲有关的秋天的故事,就深刻在心中,化作无比的怀念。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6散步》赛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6散步》赛课导学案_0

《散步》教学设计【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地亲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把握人物形象,领会文章主旨。

(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难点)【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品读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时目标】:1课时【学与教的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播放《帮妈妈洗脚》公益广告,看完让学生谈感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莫怀威的家,陪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去分享他们浓浓的亲情。

环节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莫怀戚2、处理生字词。

环节三:读文生情,整体感知要求: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写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语文活动设计】围绕记叙文六要素,进行快速抢答。

环节四:深入文本,意境赏析思考以下问题:1、说一说: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呢?2、想一想:“我”是怎么解决的?“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3、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环节五:分析人物,把握主旨1、【语文活动设计】:假如您有一束美丽的花,请您把它送给文中的某个人物,并请说说理由。

2、分析最后一句话,把握主旨。

3、写法借鉴:以小见大。

环节六:拓展延伸,情感体验1、晚饭后,全家人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手里,以前你是怎么做的?今天学了这一课之后你又会怎么做呀?2、教师寄语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3、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了》,结束本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导学案新人教版

散步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二、学习以小见大结尾升华的主题写作方式领悟本文用细节描述表现人物情感的方式3、培育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欣赏文中丰硕的语句,慢慢提高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朗诵教学法,文章写得很优美情感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诵去感受,品味本文朴素自然还有醇香悠远的意义。

学习方式先学后教,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进程第一课一、新课导入家是爱的港湾、咋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

此刻就让咱们一同走向南方的早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学习探讨(要同窗们展示自学功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完成,课堂直接展示。

)一、作者简介莫怀戚,今世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

主要作品有小说(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等,作品集主要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二、指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要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地址,人物,和散步时所产生的不合和解决的方式,3、朗诵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散步熬咕分岐霎时粼粼4、解释文中重点词语信服各得其所委屈粼粼悠闲分岐(二)合作探讨(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窗合作探讨,)主问题(一):散步的地址在哪?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跑步时发生了什么?(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窗合作探讨。

)学法指导:(1)先独立自学,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通过文章的结构,和课文的思路理解文中的思路及句子,明白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和让同窗们明白的道理。

(2)小组组长主持,有效交流,1号讲,号补充,2号总结,完成目标。

(3)展学分工,由其中一人展示,其余认真听讲,彼此评价。

问题(二):分岐是如何产生的?不合是如何解决的?在解决不合的进程中,谁做的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利最大,研讨中对每一个人物做简要分,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读,读出情感,学法指导(1)让学生先独立学习并读课文,学生自读和老师点拨相结合,(2)组长主持,有效交流,1号先讲,2和3号补充,4号归纳总结,问题(三):在解决不合时我为何感到了真的重大?年老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我和妻子来讲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是为何咱们走的很慢很轻松?这是如何的一家人?学法指导:(1)先独立自学,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找答案并总结用本记下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往事依依一、学习目标.整体感知,先把握结构,后整体感受内容,2.重点品位、体会叙述与描写真切、生动的表达效果,总结学习借鉴。

3.引导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深化学习,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学习重点、重点:着力品位准确、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其景其情其意,培养主体意识、合作与探究精神。

2、难点:主体部分描述的四件事的内容,引导生尝试对比阅读。

三、学法指导采用“活动式”学习法。

用重点词语对应寻找活动,快速把握整体结构;用“听-读-思-议”四步活动,整体感受内容;用“做”,“演”的体验活动辅助重点把握与难点化教法设计:活动探究式四、预习导学、课前预习①读准音,学会利用工具书。

②读顺文,尤其是引用的古诗词。

③读懂义,指大意,圈出感兴趣的内容。

2.开课导语同学们,自从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文学便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印象。

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往事依依》,探究于漪老师怎样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五、活动过程。

、正音活动下列加点字该怎么读?(投影显示,学生认读后注上拼倘佯浩淼素娥婵娟雕镂镌刻心旷神怡绚丽芳菲慷慨谆谆教诲2、听读活动①文题是“往事依依”,哪些是写往事的?写了哪些往事?请边听边划出关键词语,将课文作结构划分。

②你在预习时已对文中叙述描写的内容寄托的感情,已有初步感受,请再听听老师的诵读,进一步加深感受。

3、思考活动①学生活动要求:将自己读的感受与听老师读的感受结合起来,思考听读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②教师学法辅导:启发学生用视读法浏览重要段落,结合问题,作好批注。

4、交流活动①关于结构切份明确:第1自然段,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开启下文。

第2-6自然段回忆求学生涯中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难以忘怀的一些人和事。

第7自然段,收束全文,往事依依,催我奋进。

②关于“思想感情”的整体感受引导:读《水浒传》充满了激情;听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充满了豪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新人教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新人教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感情变化。

2.思考本文主旨,感悟情感。

3.品读文章细节,理解“好好儿活”。

自主学习
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打絮.()叨仿膳.()整宿.()B.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喜出( )外翻来( )去 jué()别 làn()漫
______________。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的故事。

(_____ ,说明了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的?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得好。

一、
、绝望与迷茫。

”:体现母亲想让儿子积极乐观地活着,她要挡住的不仅是落叶,
更是一扇通向死亡的门。

最后建议我去北海看菊花。

希望我看到世界
的美好。

二、精读语段,品读细节
这个世界的价值。

2.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8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目标1.多次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并初步掌握简单的语法知识.2.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感受古代少年的方正与聪慧,并汲其精华树立自己的品德。

3.了解古代尊称、谦称相关的文化知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多次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并初步掌握简单的语法知识。

难点:感受古代少年的方正与聪慧,感受中华道德文化的魅力。

知识链接陈纪,字元方,东汉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至少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记载了陈元方和他的家人们的生活.学法指导:同学们在学习这一篇课文时,注意关注中国古代尊称、谦称相关的文化知识,想想自己在古装电视剧中或书籍中看见的古代尊称与谦称有哪些?并思考这些称呼的意义所在。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字词梳理】1.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字词。

期行:日中:相委而去:顾:【常识积累】2.刘义庆,朝宋家。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组织文人编写的。

《咏雪》选自“"篇。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文意梳理】1。

请尝试用自己话讲述该故事。

【文意梳理】2。

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的内容。

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文中的元方和友人是怎样的人?请作一个评价。

2.与同学之间讨论,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知识能力运用【谦辞敬辞】1。

在古装电视剧中或在书籍中,你一定见过不少谦辞敬辞,它们往往会出现在古代文士的交流中,但有这些词语出现的地方,你总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士的温文尔雅,感受到华夏礼仪之邦的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些关于谦辞与敬辞的知识,并根据你的理解将适宜的谦辞敬辞填在横线上。

(1)谦辞“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称母亲;——称兄长。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荷叶母亲导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荷叶母亲导学案

《荷叶·母亲》导学案一、学一学。

1、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2、作者名片。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冰心,请同学搜集与冰心相关的资料。

3.字词积累。

①字音。

姊()妹徘()徊()菡()萏()欹()斜覆()盖荫()蔽履()行荫()庇②根据意思,写词语。

():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事情多而杂乱。

():荷花的别称,文中指含苞未放。

():倾斜,歪斜。

():枝叶遮蔽。

备选词语:菡萏;荫蔽;攲斜;繁杂;花瑞;徘徊二、读“荷”,梳课文内容。

文章结构:文章围绕“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课文重点描写的是红莲。

文章四次写看到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形态如何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填写表格。

2、作者说“深深地受了感动”,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什么而感动,还是因为联想到了什么而感动呢?哪句话是作者联想到的内容?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这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四、赏“荷”,品语言的清新典雅。

从文中找出两句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进行品味。

句①:赏析:句②:赏析:五、吐露心声。

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示例: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仿写:母亲,如果我是,你就是,除了你,谁。

六、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飞鸟集》《新月集》《繁星》《春水》等诗集。

2、将收集到的表达母爱的诗歌、名言,也可是自己或同学们的创作,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给妈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1】篇〗一、学情分析通过对《春》的学习,学生对比喻、拟人、远近结合等写作手法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

《济南的冬天》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修辞手法,让学生敢于并且能够分析修辞句,了解一类阅读题型。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结构,明白“温晴”是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主分析文本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从而更深层次感受文章的情感。

3、通过“换”的办法,让学生体会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对修辞语句进行规范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能够自主规范的分析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表达效果,克服小学时期用“生动”“形象”“具体”等简单概括的习惯问题。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清楚“济南的冬天”不能更名为“冬天的济南”的原因。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工具PPT多媒体教学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一说起冬天,我们就会想到厚厚的棉衣、暖手袋、暖气等一大堆御寒的物品;我们就会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极尽寒冷与孤独的诗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笔下春的妩媚,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老舍,去领略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一起去探究一下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模样。

2、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3、正字音,识生字词(1)学生齐读课后读读写写,读准字音,教师强调易写错的字词。

(2)完成同步上的字词练习。

4、文章结构分析(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一个词,找出之后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师根据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词,逐一与学生一起辨别,排除掉除“温晴”以外的其他词语,并让学生笔记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是“温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甄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甄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新人教版散文诗两首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诗文,感受美好,纯洁的童真世界;2.学习运用想象手法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3.体验至爱亲情,得到美的熏陶。

二.重点: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至爱亲情。

难点: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提高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学法指导《散文诗两首》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

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欢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

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

熟读课文,直到能背下来。

准备进行小组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加分。

四.问题导引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写母爱的作家,当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冰心。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的、最纯洁的爱。

泰戈尔对中国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而唯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冰心把母爱作为她歌颂的三大对象之一,承传了泰戈尔的文风,文字清新、优美、感人。

《金色花》中母亲的嗔怪,《荷叶母亲》的深情呼唤一定会让我们读出母爱的温馨与伟大。

五.自主学习资料整合:作者信息1.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一生创作丰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搭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荣获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

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2.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

从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将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时用三言两语记录下来。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学会记事素养目标1.能从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来记录。

2.能清楚、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详写事情的经过。

3.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重点:能清楚、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详写事情的经过。

知识链接写记事记叙文的一般步骤1.当我们要写一件事时,第一步要确定叙事的六要素。

2.在确定六要素之后,我们要做到脑子里有清晰而详细的关于事的“录像”。

3.当脑子里有了事的“录像”资料后,在写作时,就像放电影一样把脑子里的“录像”资料重播出来,这样,我们可以一边播放脑子里的“录像”,一边写出相对应的行为句子来。

自学互查1.查阅资料,了解“如何才能写好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1)叙写一件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要做到:①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②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③对重要的情节做较为详细的描写;④对涉及的人物做一定程度的刻画。

(2)完整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①顺叙,就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分析清晰。

②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③插叙,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在不改变全文中心的情况下,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过渡就是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①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的感受。

写作时不是写空话、假话、套话,而是大胆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才能做到有“真情实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之《往事依依》导学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之《往事依依》导学案 苏教版

《往事依依》导学案姓名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⑴绚丽()⑵徜徉()⑶浩淼()⑷雨晦()⑸雕镂()⑹慷慨()⑺婵娟()⑻镌刻()⑼谆谆()⑽铭刻()二、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将改正的字写在横线上:风雨如晦 记忆尤新 津津有味 走头无路红紫芳菲 心旷神贻 油然而生 谈笑风声三、选词填空: 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天,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_____(沉醉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缤纷的世界,_____(沉醉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绪郁郁。

 ③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_____(凝视凝注)在眼睛里。

 ④有时_____(凝视凝注)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四、赏读下面这首诗并按要求完成相应内容:雪梅二首(其一)(冬)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冬天,那漫天飞舞的雪片和雪中俏立的梅花,引起了诗人的兴趣。

他出神地望着它们,觉得梅和雪好像是为了争得春色才出脱得如此精神。

于是诗人放下笔,认真地评判起来。

他认为梅花虽白,终归逊雪三分;雪花虽白,却缺少梅花的一种清香。

梅雪均佳,各有千秋。

其实何止梅雪?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缺,各存所长。

从他的评判,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对着梅雪,仔细端详,反复推敲的形象。

回忆其它《千家诗》中歌咏祖国四季风光的优美诗句和精妙词语:绘春:()()绘夏:()()绘秋:()()绘冬:()()五、课前准备:1.上网或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作者。

2.回忆自己读书学习的经历。

六、感知课文思考题:1.作者回忆了少年读书生活的哪几件往事?2.哪几个词表达作者对这些往事追忆之情?3.这几件事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尽量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4.文中哪些词语、句段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往事依依》巩固案七()班姓名 得分 阅读文段内容回答相应问题:(50分)(一)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唤醒亲情丰富情理——七上第二单元单元复习导学案设计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审核人:使用人:一、复习目标1.整体回顾单元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情感。

2.学会记事,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二、素养生成学习任务一、文学、文体常识1.《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印度诗人。

2.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3.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学习任务二:重点字词暴怒无常:形容一个人的脾气坏到了极点,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猛地:突然、忽然。

侍弄:方言,经营、照管、喂养的意思。

狠命:使劲、拼命,表示用尽全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捶打:用拳头或器物砸。

田地:这里指地步,指不好的处境或境况。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絮叨:来回的说,指说话啰嗦。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一霎:一会儿;短时间。

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的样子。

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

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慈怜:慈爱怜惜。

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烦闷:(心情)不畅快。

荫蔽:遮蔽。

学习任务三:课文结构梳理1.《秋天的怀念》以“看花”为线索,写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小事儿,具体表现母亲对我的理解、包容和关爱,突出母亲的伟大和无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散步》通过记叙祖孙三代在初春田野上散步的温馨情景,体现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联想与妈妈几次嬉戏的画面,表现母子之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导学案人教版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教学目的1、准确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学习和借鉴两首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能拓宽阅读面,课外阅读一些表现母爱的诗篇。

重点难点1、赏析散文诗,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2、学习和借鉴两首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资料助读1、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早在1881年,他就写了著名的论文《死亡的交易》,谴责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

1916年,泰戈尔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他预言:“中国这种巨大的力量一旦能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运行,那就是说掌握现代化科学,那时候,在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拦阻他们向前迈进。

”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

1937年,他在自己创办的国际大学里开办了中国学院。

2、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

3、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在《泰戈尔来华》中说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

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

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春水》。

课前导读1、给下面带点的词注音嗅.匿.笑祷.告花瑞.梗.攲.斜荫.蔽罗摩衍....徘徊..菡萏..那沐浴2、查字典解释词语匿笑:祷告:沐浴:花瑞:亭亭:徘徊:攲斜:荫蔽:3、查资料,完成文学常识泰戈尔()冰心()4、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感情基调来朗读《金色花》?5、这两首诗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课堂导学一、阅读第一首诗1、“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怎样表现的?2、“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 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4、“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二、阅读第二首诗1、课文重点是写雨中的莲花,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23、文中的“我”感动于哪个情节?为什么?4、““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中“无力的水珠”象征了什么?5 心中的雨点”象征的是什么?怎么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天空下的隐蔽?6朗读,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新人教版

《世说新语》二则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体会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

3.感受古人生活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与方正。

4.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并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第一课时《咏雪》自主学习1.补充知识卡片。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内集:儿女: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即:大兄: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交代了咏雪的人物、时间、环境;接着叙述咏雪的事件,总共一问二(填数字)答;最后补述,交代兄女的身份。

5.活动:朗读接力赛。

每个小组接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小组。

评选标准:①准确流利,读准字音和停顿;②注意说话语气,读出感情,有感染力。

合作探究一、比较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

自己在文中找再找几组并与现代汉语词语比较。

与儿女...?..讲论文义未若柳絮因.风起雪骤白雪纷纷何所似儿女...?..应孝敬父母事出有因.暴风骤雨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因.地制宜二、文章从一开始就交代了故事背景,即“寒雪”天气,但文章中又丝毫没有“寒雪”天气的凛冽,反而由“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家庭气氛,请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

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倘若你也在现场,你会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呢,请仿照文中的句式写出来?“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导学案

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背诵全文2。

过程和方法:(朗读、品味、欣赏、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目标1、2知识链接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美丽。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吉檀迦利》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了解散文诗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学法指导:自读批注方法:1、初读,边读边用符号批注.段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生字难字“●"、生词用“〓"、有疑问处“﹖”、容易写错、读错的字“△"、承上启下的句子“_”、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用“()”圈出.2、默读,用文字批注:在文中标出生字的拼音、生词的语境意义;在文后批注这首诗写了什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1。

《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姓名)。

本文选自《》.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匿()笑沐()浴祈()祷罗摩衍那()3.文中体现作者想象句子是。

4.文中金色花三次和母亲嬉戏时: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1. 第一段要读出孩子怎样的口吻?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六、往事依依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书下面常用的生字词,积累一些古诗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徜.()徉.()浩淼.()雨晦.()绚.()丽心旷神怡.()素娥.()婵.()娟雕镂.()镌.()刻谆.()谆教导二、完成下列词语:搜索枯()记忆()新狼狈逃()()()有味阴晴雨()美不()收眼花()乱心()神()油然而()感()万端()雀无声五()纷呈雄伟险()风云变()走()无路三、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依依:徜徉..:浩淼.:风物:芳菲:搜索枯肠:雕镂.:镌.刻:绚.丽:心旷.神怡.:四、填空:1、《往事依依》的作者是,是著名特级教师。

2、《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作者是,字,号,朝人。

3、《南归》一诗的作者是。

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出自代《》中的诗句。

课堂学习:一、交流预习: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运用勾画圈点的读书方法,对文中不懂的古诗文做上标记。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几件事?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2、师生互动:①辩析:“雕镂”和“镌刻”②作者回忆了哪几件事?③从文章哪里看出是对往事的回忆?④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学习小结:课文通过作者对自己求学生涯中一些常常萦绕胸怀因面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发感情。

课后练习:1、读了作者这些学习生活的往事,能引起你对自己学习生活往事的回忆码?想一想,说一说。

2、不看课文,完成下列填空: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在诗的意境之中。

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③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在我心上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④这几句诗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⑤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在眼睛里。

这种感情了整个教室,一堂,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把课文引自《千家诗》的诗句按春、夏、秋、冬四季归类,并在课外从古诗词中摘录这类佳句。

绘春:绘夏:绘秋:绘冬:查阅有关资料,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水》2)春城无处不飞花,。

(韩翃《寒食》)3),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4)五月榴花照眼明,。

(朱熹《题榴花》)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内涵。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3、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仔细品读课文,画出好词、好句,准备课堂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拓展、延伸,联系自己亲身体会谈一谈。

三、师生互动1、一篇好文章往往用一些精彩的语句表达思想感情,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感受一下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能打动你的心?词: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请回忆一下我们读过哪些歌咏祖国风物或者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能不能背出一两句。

3、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田汉的《南归》,体会一下被打动的感受。

4、第六段老师对作者的教导说得很好,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齐读一下。

5、你们课外有计划地读过哪些好书呢?只要是你自己觉得好的,就说出来,向大家推荐。

四、精读课文3-4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3节概括述了,引出对的美好回忆。

2、第3节运用了修辞手法,引处的“花环”应理解为,“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一语的意思是。

3、第4节前两句用优美的语句赞颂,饱含着作者的激情。

4、“黄鹂鸣翠柳”“白鹭上表天”引用时省略了一些词语,原诗句应该是。

5、回忆所学的诗歌,写出带“鸟”字的诗句,不少于两句。

小结全文:1、课文通过“我”对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常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的深情,告诉表少年要。

2、本文还有如下特点,请细加体会:①选材精当,要言不烦。

②文章前后照应。

③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④文章饱含深情,富有哲理。

课后练习:爱的礼物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时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

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

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

“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

“哦……谢谢。

”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

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

”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

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

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看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

“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码?““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女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的的礼物。

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

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

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表现好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表现她遭拒绝而失望、沮丧的一句是“”;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的心理。

(2)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3)选出对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表明这种爱的价值。

B.表明这种爱的意义。

C.表明这种爱的珍贵。

D.表明这种爱的热烈。

(4)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从内容的结构上看,起了的作用。

后记:七、幼时记趣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以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

二、体会作者在叙写中表现自己重年的乐趣。

三、识记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课前预习: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童稚.()藐.()小项为之强.()鹤.()唳.()云端怡.()然自得凹.()凸.()土砾.()邱壑.()庞.()然大物二、结合书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明拟私强素称快以……为……邱拔课堂学习:一、交流预习二、整体感知1、听老师范读课文,听清句子的节奏、语气、语调。

2、运用勾画圈点的读书方法,把不会读的句子圈出来。

3、借助书下注释读懂课文。

三、填空:《幼时记趣》选自,体裁,作者,字,人,作家。

著有。

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语气、语调。

如:则/或千式百/果然鹤也。

任其/冲烟/飞鸣。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解释下列词语或加点的字:张目故物外项为.之强徐.喷以.烟作.……观凸者.神游盖.尽为所..吞方出神鞭驱故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之项为之.强观之.正浓驱之.别院必细察其.纹理其使其.冲烟飞鸣常蹲其.身3、解释下列成语: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全文。

5、结合书下注释及所讲词语试译全文。

课后练习1、熟读全文。

2、掌握字词及课文翻译3、翻译下列句子: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③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④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⑤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⑥盖一癞蛤蟆也。

⑦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课后思考:你童年生活中的趣事是什么?3、课后仔细观察一昆虫加上自己的想像写一篇观察日记。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体会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

三、认识观察与想像、联想的关系,在学观察、想像和联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课前热身说说你童年生活的一些趣事。

课堂学习:一、整体感知:这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件进行记叙。

二、师生互动1、齐读课文,文章写了什么样的童年生活?2、“物外之趣”有哪件?请同学们讨论。

3、探究练习一,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是微不足道,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它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呢?4、作者小时候对癞蛤蟆态度怎样?从这可看出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三、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2、“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3、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

4、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

5、“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6、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A、表示重复或继续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7、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8、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9、“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的意思是。

全文小结:1、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2、文章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文章采用了的结构形式,紧扣这一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3、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

开头总说,文字简洁,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记叙了,描绘了,突出了这一中心。

4、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5、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课后练习:幼时记趣·综合能力测试(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苏州人,________代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