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

合集下载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内容概述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代表着典型的农耕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体现出浓厚的东方特色。

——政治上:经历了从早期分封制、宗法制到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历程。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中央的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手中。

权力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点。

——经济上: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商品经济依附于农耕经济,未能起到瓦解自然经济的作用。

——文化上:儒家思想长期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文学的主流形式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过程,书画艺术以写意为特点,古代科技则是典型的实用科技。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知识网络二.核心梳理1.政治制度的演变(1)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的王朝。

(2)商朝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通过垄断神权加强王权。

(3)西周三种政治制度: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宗法制,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礼乐制,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早期政权(王权)和神权结合,如商朝。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族关系深刻影响当时的政治关系。

(3)最高统治集团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是一种间接的松散的管理,地方的独立性、自主性都比较强。

三.思维点拨——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的区别“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是两个历史概念,由于字面的接近,一些同学对此不甚了解,存在思维误区。

“封建制度”是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而“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王族、功臣与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广建封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015年高考历史—轮复习讲练测.doc

2015年高考历史—轮复习讲练测.doc

2015年高考历史—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2 :中国近现Q J•虫生活的变迁(练)【专题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T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基础达标】1.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木。

账木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2685. 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 3元,比22 年前提高16. 75倍。

这一账本是上海()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B.率先跨入小康的见证C .政治体制改革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2685.3乙而到了2002年,虽燃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 3元,比22年前提高16反映的时间节点的收入,实际上是对社会变迁的见证.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二活和社会71吞的变仕圧会变迁的见证2.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条款规定:“一、脚踏车及犬不准人内;……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人奏乐Z处;五、除西人Z佣仆外,华人i概不准人内……”。

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是A.形成平等观念B.外争权益,内省公徳C.树立规则意识D. 口诛笔伐,愤懑宣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木题主要考杏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这段材料体现了人们更多地是从民族尊严角度立言阐释,凸显的是华人外争权益的一血。

实际上还有另一面,即对华人在公园摘花践草等不良行为的批评与反思,认为应加强文明教冇、提升公徳总识。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屮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3 ............... 1859年英国人吟瞅在广州街头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吾,在颊下打了一个结了,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三)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三)

专题讲座训练(三)1.(2014·重庆五区联考)下图中的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明州、登州是唐代著名的大城市。

由此可以获取的最准确的历史信息是()A.经济中心不再是政治中心B.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C.扬州和广州为超越两都的政治经济中心D.开放的对外政策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解析】观察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图片显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故选D项。

图片中显示的城市有经济中心,唐朝长安仍是政治中心,A项错误;图片中没有反映出工商业市镇信息,B项错误;扬州和广州是对外贸易中心,没有超越长安和洛阳的政治地位,C项错误。

【答案】 D2.(2014·合肥三模)某中学的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型学习活动中用到下图。

下列诗句可能与该研究型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是()A.“金田号吹响,遍地义旗扬”B.“师洋技望制洋夷,撼树岂能借其枝”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D.“华东战场捉笼鸟,沂蒙山区似虎牢”【解析】从图片中“安庆保卫战”可以判断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斗争。

“金田号吹响,遍地义旗扬”中“金田”的信息可以判断是太平天国运动,故选A 项。

B项是讽刺洋务运动的诗;C项是描写解放战争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的诗句;D项是描写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3.某位历史老师以下图作为教学资料用于课堂教学,他可以用于教学的课文有()①《民族工业的春天》②《洋务运动》③《实业救国思潮》④《近代工业的兴起》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解析】解答此题采取排除法。

根据图示企业名称的信息,可看出此时是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即19世纪60—70年代,民族工业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故①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③错误,因此选择C项。

【答案】 C4.下面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解析】从近代中西思想碰撞交流,再到现代融合中西之后现代化论的形成,表明近现代中国思想经历了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故选A项;该导图没有体现出东学西渐,B项错误;传统儒学不断受到冲击,最终中西文化交融,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化思想,并非回归传统儒学,C项错误;导图信息没有体现出思想演进的层次性,D项错误。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九)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九)

专题讲座训练(九)1.(2014·浙江五校联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实践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一》材料二第一条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汉堡。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第六十八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德意志帝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理由。

并指出到明清时期行使宰相职责的相关部门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分析后人评价这部宪法是“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原因。

就材料二的内容而言,概括指出该宪法对德国历史所产生的意义。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途径。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二)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二)

专题讲座训练(十二)1.(2014·淮北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

”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

赵普不作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

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

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

”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

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钱乘旦《英国式道路》材料三1949年,毛泽东用同心圆、原子或者洋葱做比喻,给权力的构成下了定义。

圆的核心是由工人阶级组成,通过代表它的党行使领导权。

紧靠核心的是农民,他们构成了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接着是小资产阶级,他们主要是追随者……——[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四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君相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

(2)如何理解“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九)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九)

专题讲座训练(十九)一、选择题1.(2014·临沂二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

”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解析】据材料可判断该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A项属于理学主张,排除;B项属于孟子主张,强调民贵君轻,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故正确;C项属于心学思想,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派别,故排除;D项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思想,后人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排除。

【答案】 B2.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 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D.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解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意思是所谓大臣,必须要能以正道来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不应该再当大臣;“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的意思是作君主的犯了很大的过错,作臣下的就要告诉君主,臣下告诉君主多次要改掉曾犯下的大过错,但是君主从不听劝,这样的话,作臣下的就可以让其他更有贤明的人当君主。

根据材料的意思可知A、B、C三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孔子和孟子都强调为王之道,首推的是崇高的道德,有德的人当之,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4·永州三模)《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其中的表白体现出()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解析】材料大概意思是讲诸葛亮敢于公开家财以表清白,树立起廉洁自律的标杆,说明诸葛亮深受儒家道德观念影响,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儒家道德观,故D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诸葛亮勤政廉洁,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是诸葛亮自我表白,故B项错误;“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说法过于夸大化,故C项错误。

2015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_考前3

2015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二轮专题复习_考前3

K课后测评·知能提升1. [2014·合肥质检一]教育是发展之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翁,庐江舒人也。

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

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

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

……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至武帝时,乃今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摘编自《汉书》材料二' 洋务运动期间,船政大臣黎兆棠认为:“方今时势为古今一大变局,泰西创设机器以来,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自立。

而机器之用,具有至理,必须考究于平日,若临时猝办,即无及矣。

故当今急务,以开学馆、培人才为最”“洋人制造确有精理,不从学堂出者只能步其后尘,不能独出奇异,则西学馆之设自不可少”。

——摘编自杨益茂《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材料三……过去十年,从全球范围来说,教育领域取得了进步,但在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受贫困、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失学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女童占大多数……2015年,教育达到千年发展目标前景堪忧。

(备注:在2000年的联合国特别会议上,与会各国元首共同制定了在2015年实现减贫、健康、教育等领域的七大发展目标,被称做千年发展目标,其中第二项目标是到2015年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能接受完整的小学教育,第三项目标是在教育领域实现男女平等)大会认为,造成目前这种不理想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穷国缺少资金外,地区冲突和金融危机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摘编自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会议决议(1)依据材料一,概括文翁发展教育的举措及贡献。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讲义(通用版):“文革”十年动乱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讲义(通用版):“文革”十年动乱

“文革”十年动乱【理脉络】“文革”十年的动乱,给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带来破坏。

【高考解读】近几年对文革时期知识点的考查相对较少,较多的考查“左”倾错误思想对社会经济、政治、经济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

复习备考时注意结合国内外时代背景去分析理解,并重视与国外经济建设相比较,分析异同并吸取经验教训。

【主干知识】一、文革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受挫1、根源:“左倾”错误思想的严重发展2、表现(1)政治:践踏宪法——刘少奇冤案;司法瘫痪;冲击党政机关;破坏民主政治——如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断;人权被践踏。

(2)经济:交通堵塞,“五年”计划中断,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

(3)社会生活:衣着单一,绿军装等盛行等(3)文化教育: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以及“上山下乡”运动,导致人才断层。

国民素质下降。

3、教训(1)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既不能“左”,也不能“右”。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发展生产力二、70年中国外交的突破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三、7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成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2、取得成就的原因(1)新中国的成立——制度保证(2)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政府政策的支持(3)吸收世界先进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注意:文革期间的科技成果的取得,是抵制“左”倾错误思想的结果。

【剖考点】二、20世纪50——70年代党的“左”倾错误的表现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的破坏。

【VIP专享】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三)

【VIP专享】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十三)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 察读 、虫生出 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 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 身: 生,师的2、解 问的 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用蛔 题线 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摸对 学动 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一人 后物 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 蚯集摸体 回并 颜步关 重的动、学、 蚓鸟蚯的 答归 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 在类蚓危 问纳 。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 平的害 题线 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 面体以形 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 玻存表及动 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 璃现,预物 身3类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 上状是防的 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 和,干感主 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 牛鸟燥染要 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 皮类还的特 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 纸减是方征 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 上少湿法。 ?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 运的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 动原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 的因?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 快及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 慢我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 一国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 样的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 吗十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 ?大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 为珍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 什稀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 么鸟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 ?类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

2015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

2015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用版)专题讲座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讲座训练(八)1.近代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话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

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

”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①顾颉刚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②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③《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故较为可信④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顾颉刚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可知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故②正确;材料不能证明《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就较为可信,故③错误;根据材料“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说明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故④正确,因此选择C项。

【答案】 C2.史学家洪业在研究杜甫生平时,根据杜甫41岁以后的诗常常提到妻儿,情深意切,证明杜甫成婚于41岁左右。

有的学者据唐代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考证,杜甫成婚于31岁左右。

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具有历史真实性B.元稹的研究是第一手史料,其考证应当可信C.孤证不立,洪业和元稹的研究都不足为信D.研究历史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仔细考辨【解析】诗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可能有艺术加工,故选D项。

尽管杜甫诗歌具有历史真实性,但不能因为“诗常常提到妻儿”,就判定其成婚时间,故A项错误;历史研究需要尽可能多的参考多方面的史料,单凭一种说法难以判断,B项错误;洪业和元稹的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研究杜甫生平的重要参考,C项错误。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十)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十)

专题讲座训练(十)1.(2014·茂名二模)明清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1601年获明神宗恩准在北京传教于1610年逝世,葬礼由徐光启主持,一位太监问内阁首辅叶文忠:“自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叶答:“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他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叶行军《党校内的宗教墓碑》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

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

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文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材料三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

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

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

1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

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

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毛泽东选集》,注释中说他“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华文化交流的背景。

根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获得“赐葬”的原因。

徐光启把利玛窦介绍的西方科技思想和方法写进了他的哪部著作?(2)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60、70年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涌人中国的原因。

与利玛窦相比,李提摩太在华传教的策略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的特色。

1949年司徒雷登被迫离开中国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62年司徒雷登逝世后遗愿无法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1583年”与“1601年”,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及明朝的对外政策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即译《几何原本》一书”等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新人教版2015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讲座训练(六)(含解析)

新人教版2015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讲座训练(六)(含解析)

专题讲座训练(六)1.(2014·商丘三模)观察下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解析】观察示意图可知,唐宋以后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导致土地过渡开垦,进而引发自然灾害,故选C项。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而水旱灾害减少,A项错误;政治制度与水旱灾害间并无必然逻辑联系,B项错误;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但并未导致经济衰退,D项错误。

【答案】 C2.(2014·宁波十校联考)下图反映的是1764—1850年英国商品价格指数和英国男性工人实际工资指数的变化情况。

对上述数据解读正确的有( )①价格指数的不断攀升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果②工业化和工厂制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劳动需求③工业革命总体上导致工人的生活水平普遍降低④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于工人实际收入的提高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商品价格指数在1787—1813年不断攀升,而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于1825年,由此可知①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大的生产力,生产出更多廉价的商品,有利于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故③错误;工业革命为工人创造了更多的劳动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因此②④正确。

【答案】 B3.(2014·保定二模)阅读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

从表中信息我们能够得出(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搾B.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C.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解析】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中,银行资产总额从无到有,在金融机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钱庄、典当等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故选B项。

新人教版2015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讲座训练(十八)(含解析)

新人教版2015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讲座训练(十八)(含解析)

专题讲座训练(十八)一、选择题1.某某师X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XD.辛亥革命的某某某某的思想【解析】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为了维护统治,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B项正确;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并不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虽然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但不是“最初觉醒”,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2.(2014·黄冈质检)严复认为:“(20世纪初)自卢梭《民约》风行,社会被其影响不少,不惜喋血捐生以从其法,然实无济于治,盖其本源谬也。

刻拟草《〈民约〉平议》一通,以药社会之迷信。

”这表明严复( )A.维护当时社会体制B.排斥卢梭《民约》思想C.思想落后保守,反对变革D.在社会变革方式上,是明显的自由主义者【解析】“不惜喋血捐生以从其法,然实无济于治”,可知严复反对暴力革命,在社会变革方式上,自由主义者是反对暴力革命的,而主X渐进变化,故D项正确。

严复崇尚西方的某某自由思想,主X社会变革,故A、C两项错误;严复“拟草《〈民约〉平议》,以药社会之迷信”,可见他并不排斥以卢梭为代表的西方思想,而是国人的理解和实现方式有差别,故B项错误。

【答案】 D3.(2014·永州三模)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

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据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A.皇帝的随从顾问B.国家的权力中心C.朝廷的咨询机构D.政府的执行机构【解析】从材料“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由此可见上下议院是个咨询讨论政务的机构,故C项正确;从材料“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说明该机构不是皇帝的随从顾问,也不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和政府的执行机构,故A、B、D三项错误。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二)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讲座训练(二)

专题讲座训练(二)1.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的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

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于攻灭对方。

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仁政”思想的消失B.礼乐制度的彻底瓦解C.分封制进一步崩溃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解析】根据题干中“春秋时代……大国……不求占领(小国)……到战国时期……攻灭对方”的信息,可知分封制逐渐瓦解,故选C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未消失,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虽走向崩溃,但并未到彻底崩溃的地步,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D项错误。

【答案】 C2.(2014·邯郸调研)中国人去过印度洋上的30多个港口,每到达一处他们就劝导或强迫当地统治者承认明朝的宗主权。

由此可见,这种航海活动的目的是()A.宣扬中国的国威B.拓展中国的海外市场C.促进中国经济发展D.加强双方经济文化交流【解析】根据材料中“劝导或强迫承认明朝宗主权”,可看出航海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政治,故选A项。

明朝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B项错误;明朝在对外贸易中是“朝贡贸易”,未促进经济发展,C项错误;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从所给材料中不能看出,D项错误。

【答案】 A3.(2014·永州二模)袁世凯的议和代表唐绍仪,曾在南京总统府住了两天,大惑不解地说:“连大总统都没有专用的洗手间,确是奇闻,而孙先生在海外生活了二十余年竟也能习惯,更是不可思议。

”这从侧面反映出临时政府() A.倡导平等清廉的社会风尚B.上下一心克服财政困难C.对生活用品实行计划供应D.对城市住房建设不重视【解析】根据题干情境及关键“连大总统都没有专用的洗手间”,可以看出临时政府的价值倾向应该是平等、节俭,故选A项。

材料细节无法反映当时临时政府的宏观财政状况及其内部是否团结,也无法反映出当局对城市住房建设的态度,故B、D两项错误;计划经济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C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训练(十)1.(2014·茂名二模)明清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过程中,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1601年获明神宗恩准在北京传教于1610年逝世,葬礼由徐光启主持,一位太监问内阁首辅叶文忠:“自古皆无赐葬,何独厚于利子?”叶答:“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姑无论其他事,即译《几何原本》一书,便宜赐葬地矣。

”——叶行军《党校内的宗教墓碑》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

1870年,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华传教,遇到华北饥荒,投入到赈济灾荒的慈善活动中。

1891年,李提摩太投入到广学会的工作中,通过办《万国公报》和出版书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启蒙机构……他发现了变法维新的严重问题,告诫康、梁等维新人士注意变法的节奏。

——文风《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材料三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

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就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

他对有名望、有真才实学者,登门拜访,高薪聘用,如陈寅恪、谢冰心、钱玄同等。

1949年8月,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被迫回到美国。

1955年他写下遗嘱,希望死后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

1960年,《别了,司徒雷登》被选入《毛泽东选集》,注释中说他“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

——据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来华文化交流的背景。

根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获得“赐葬”的原因。

徐光启把利玛窦介绍的西方科技思想和方法写进了他的哪部著作?(2)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60、70年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涌人中国的原因。

与利玛窦相比,李提摩太在华传教的策略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的特色。

1949年司徒雷登被迫离开中国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62年司徒雷登逝世后遗愿无法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1583年”与“1601年”,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及明朝的对外政策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学问有一如利子者乎?……即译《几何原本》一书”等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时间结合列强侵华的史实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有效信息来归纳答案。

第(3)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关键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解放战争的史实来回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并联系新中国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来作答。

【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天主教向外传播;明朝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

原因:学问渊博,翻译数学著作《几何原本》。

著作:《农政全书》。

(2)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迫使清政府在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可在内地传教。

特点:传教与从事社会公益相结合;传教与促进社会变革相结合。

(3)特色:思想和学术氛围自由;师资力量雄厚。

被迫离开中国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遗愿无法实现的原因:美国因冷战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中国政府对司徒雷登持负面评价,认为是反动人物。

2.(2014·濮阳二模)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材料二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1960年中国和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观察表格,纵向对比,会发现粮食产量在一段时间内增加,然后结合这个时间段内重大事件对现象进行解释;纵向对比还会发现有段时间粮食产量出现反复、乃至下降,同样,结合这个时间段内的重大历史事件、举措、政策进行解释。

【答案】信息一:1953—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1953—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

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信息二:1957—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

中国在1959—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苏联是由于自然灾害,也有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导致垦荒地区上交的粮食减少。

中国也是由于自然灾害,也有决策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背信弃义等因素的影响。

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

3.近代以来,各国的现代化道路有着不同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都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依靠个人力量自发地发展起来的。

英美两国实现工业化,都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市场经济较发达,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加上土地所有权变革及英国在贸易方面的强大地位,为通过个人力量的自我扩张来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引发个人投资来推动工业化。

工业化发展的直接目标是追求利润,且在资源配置上,政府干预极少。

……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圈地运动”及大规模地对海外殖民地掠夺实现的。

而美国则是通过黑人奴隶贸易,掠夺印第安人及剥削实现的。

——《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及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位》材料二当时苏联工人阶级是在生活条件和其他物质条件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由于国家没有积累,加之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种种偏差,农业减产,物资供应情况相当紧张,基本消费尚需凭票供应,但广大人民被党的宏伟目标所鼓舞,他们甘愿为国家的工业化而做出牺牲,自觉的克服一切困难。

……斯大林在《大转变的一年》中指出:“最近一年来我国建设中最重要的事实之一就是我们在劳动生产率方面达到了决定性的转变。

这个转变表现于千百万工人阶级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战线上发挥了创造主动性,掀起了强大的劳动高潮。

”“而这个成就的意义实在是无可估量的。

因为只有千百万群众的劳动高潮和劳动热情才能保证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如果没有这种增长,社会主义在我国就不能最后战胜资本主义。

”——樊亢《苏联经济七十年——苏联经济发展史》材料三在本书1982年版的序言中,我证实了舆论气氛的一次戏剧性变化。

……这次舆论气氛的变动的发生部分是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在凯恩斯主义和最初出现福利国家的思想影响下的急剧扩大……舆论气氛的变化产生了它的效果。

它给英国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美国的罗纳德·里根的竞选铺平了道路。

对于人为造成的而又自我扩大的政府在经济上作用的膨胀,他们虽然无法制止,但却能够加以限制。

……美国和英国的情况也同样出现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

一个又一个的国家都从二战后最初几十年的爆发式的社会主义过渡到爬行式或停滞式的社会主义。

在所有这些国家中,当今的压力是趋向于给市场较大的作用,而给政府较小的作用。

我的解释是这种情况反映了实践长期落后于舆论的事实。

二战后数十年中的、迅猛的社会化反映了战前舆论趋于集体主义的变动;而最近过去的几十年的爬行的或停滞不前的社会主义则反映了战后舆论变化的早期效果;未来的非社会主义化将会反映由于苏联的瓦解而得以加强的舆论变化所造成的成熟效果。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序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3)材料三中“舆论气氛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并结合史实予以分析说明。

【答案】(1)起步早,是工业化的发源地;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通过企业自由竞争来进行;政府干预较少,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来推动;工业化所需的资本主要来自于对国内外的掠夺。

(2)国家主导(坚持政党的领导);牺牲农业与民生;追求高速度;发扬劳动精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舆论气氛的变化”: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或反凯恩斯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说明:英国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美国里根新经济政策,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东欧剧变,东欧各国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

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

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结合史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树立起“世界性大国”这一形象的?【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15世纪早期”和“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

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的信息,迁移中国明朝时期的海洋政策和西方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中国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方面回答。

第(2)问据材料信息“英国”“自由贸易”“全球市场”“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干预”来判断其经济模式的创新;其共同原因从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归纳。

第(3)问据材料信息,从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方面归纳有利条件;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回答。

第(4)问理解材料,迁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和举措回答。

【答案】(1)含义:中国实行“海禁”政策;西方新航路开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