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范文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范文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提高风险控制效率,保证公司的稳定运营,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第三条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应对和风险报告等环节。

第四条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加强风险信息共享和沟通,确保风险控制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风险识别第五条担保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与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环境相关的各种风险。

第六条担保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应进行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意识。

第七条担保公司应主动收集和分析各类风险信息,包括经济金融市场的风险、政策法规的变动、行业竞争的变化等。

第八条担保公司应定期召开风险分析会议,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第九条担保公司应设立风险识别小组,负责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风险信息,并向高级管理人员提交风险报告。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十条担保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制度,根据风险的性质、规模和影响程度等要素,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

第十一条担保公司应设立独立的风险评估部门,负责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独立评估和测量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第十二条担保公司应制定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担保公司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并向高级管理人员提交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四条担保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结果的动态跟踪机制,及时调整和修订风险控制措施。

第四章风险监控第十五条担保公司应建立风险监控机制,通过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对已经评估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跟踪。

第十六条担保公司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监控部门,负责风险监测和跟踪工作,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风险信息。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担保公司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种特殊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为借款人提供风险担保服务。

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担保公司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因此,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对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风险鉴别与评估1. 风险鉴别担保公司应对业务中的风险进行全面鉴别。

通过分析客户信用状况、行业背景、还款能力等因素,确保所担保的项目符合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

2. 风险评估针对鉴别出的潜在风险,担保公司应进行系统的评估。

利用各种风险评估工具,如信用评级模型、市场调研等,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潜在风险的大小和可能性。

三、风险控制措施1. 合理定价担保公司在为客户提供担保服务时,应根据客户的风险水平进行合理定价。

合理的定价不仅能确保公司的盈利能力,还能通过平衡风险与利润,降低违约风险。

2. 多元化投资担保公司应根据风险分散原则,将投资分散到不同的项目和行业,降低整体风险。

通过多元化投资,公司能够减少单一项目波动对整体业务的影响。

3. 强化监控担保公司应加强对客户和项目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通过设立内部风控部门,建立科学的风险监控机制,并配备合适的风控人员,能够提高对风险事件的警示和反应能力。

四、风险应对与应急预案1. 风险应对担保公司应建立统一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转移、风险抵押和风险回购等方式。

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

2. 应急预案担保公司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应急预案应包括各个层面的措施,如危机公关、紧急融资等,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

五、内外部监督机制1. 内部监督担保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

通过制定详细的业务操作规程、内部审计制度等,提高业务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外部监督担保公司应接受外部机构的监督,如金融监管部门、审计机构等。

担保公司风控部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控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担保公司风险控制能力,确保公司稳健经营,保障公司资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及其子公司、分支机构的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风控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的整体规划和实施,对担保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处置。

第二章风险管理体系第四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预警和处置五个环节。

第五条风险识别:通过业务流程、合同审查、行业分析等方式,识别担保业务中的潜在风险。

第六条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第七条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已识别和评估的风险进行持续监控,确保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

第八条风险预警:对可能引发风险的事件进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九条风险处置:针对已发生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第三章风险控制措施第十条加强担保业务审批流程,确保业务审批的合规性。

第十一条对担保申请进行严格审查,包括申请人资信状况、担保项目合规性、担保物价值评估等。

第十二条建立担保物管理制度,确保担保物安全,防止担保物价值缩水。

第十三条对担保合同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建立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造成损失的责任人进行追究。

第四章风险信息管理第十五条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风险信息在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畅通无阻。

第十六条定期进行风险信息统计分析,对风险情况进行汇总和报告。

第十七条建立风险信息档案,对风险事件进行记录、保存和分析。

第五章风险培训与宣传第十八条定期组织风险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

第十九条加强风险宣传,普及风险知识,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知。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担保公司风险控制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担保公司风险控制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和修订。

成都市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成都市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成都市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成都市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一、前言为确保成都市担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安全和稳定,规范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公司经营风险,特制定本风险管理制度。

二、风险管理范围本风险管理制度适用于成都市担保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担保、担保融资、担保咨询等。

三、风险管理职责1.总经理:负责公司风险管控工作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制定公司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确保公司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风险管理部:是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和规定,监督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协同其他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对全公司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控制和管理。

3.各业务部门:负责开展公司业务,对业务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和报告公司业务风险。

四、风险管理机制1.风险识别:公司应该及时、全面地了解自身的风险特征,从多维度、多角度开展风险识别,确保不漏一点风险。

2.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包括风险成因、风险产生可能性、风险影响和风险补救等。

3.风险控制:公司应该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政策和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采用何种控制措施。

4.风险监控: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系统,对各类风险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防止风险扩大。

5.风险管理信息化:公司应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化风险管理系统,提高风险管理效益,实现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效整合。

五、风险管理措施1.风险管理制度: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和程序,以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有效性。

2.风险管理培训:公司应该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风险管理报告:公司应该建立定期的风险管理报告制度,向董事会和监管机构报告公司风险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问题。

4.风险实时监控:公司应该建立风险实时监控系统,对业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预警风险。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确保公司稳健经营,维护客户和股东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其所有分支机构、子公司。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体系,明确风险控制职责,加强风险防范和化解,确保担保业务安全、合规、高效运行。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架构第四条本公司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风险控制政策和制度,对担保业务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指导各部门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第五条风险控制委员会下设风险控制部,负责具体实施风险控制工作,包括风险评估、监控、预警、处置等。

第六条各部门应设立风险控制岗位,负责本部门风险控制工作,确保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七条风险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对担保业务涉及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二)客观性: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进行风险评估。

(三)前瞻性:关注潜在风险,提前预警。

第八条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内容:(一)担保对象评估:对担保对象的信用、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进行评估。

(二)担保业务评估:对担保业务的风险程度、风险敞口等进行评估。

(三)担保担保物评估:对担保担保物的价值、变现能力等进行评估。

第四章风险监控与预警第九条风险监控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实时性:对担保业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二)准确性:确保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有效性:及时发现风险,采取措施化解。

第十条风险监控包括以下内容:(一)担保对象监控:对担保对象的信用、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进行持续监控。

(二)担保业务监控:对担保业务的风险程度、风险敞口等进行持续监控。

(三)担保担保物监控:对担保担保物的价值、变现能力等进行持续监控。

第十一条风险预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及时性:在风险发生前,及时发出预警。

(二)准确性:预警信息准确无误。

(三)有效性:预警措施有效。

第五章风险处置第十二条风险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迅速性:在风险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处置。

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公司稳健经营,防范和控制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涉及担保业务的所有环节。

第三条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二)风险可控,稳健经营;(三)权责明确,奖惩分明;(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识别体系,对担保业务进行全流程的风险识别。

第五条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担保对象的信用风险;(二)担保项目的市场风险;(三)担保业务的法律风险;(四)担保业务的操作风险;(五)担保业务的流动性风险。

第六条公司应定期对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作为业务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风险控制与防范第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第八条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一)担保对象准入管理:严格审查担保对象的信用状况,确保其具备偿还能力;(二)担保项目审查:对担保项目进行全面审查,确保项目合规、可行;(三)担保比例控制:根据担保对象的信用状况和项目风险,合理确定担保比例;(四)反担保措施:要求担保对象提供反担保,降低担保风险;(五)风险分散:合理配置担保项目,降低单一项目风险;(六)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处置风险。

第九条公司应加强对担保业务的风险监控,确保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四章风险处置与应对第十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处置机制,对已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处置。

第十一条风险处置措施包括:(一)协商解决:与担保对象协商,争取达成还款协议;(二)法律途径:通过法律途径追偿,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三)资产处置:处置担保资产,降低损失;(四)风险转移:通过再担保、保险等方式转移风险。

第五章内部管理与监督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保障公司资产安全,维护客户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及其各级分支机构、子公司开展担保业务的各项活动。

第三条担保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全面覆盖、持续改进;3. 合规经营、审慎决策;4. 分级分类、重点监控。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四条担保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定期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

第五条风险识别与评估内容包括:1. 客户信用风险:客户资信状况、还款能力、经营状况等;2. 市场风险: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状况等;3. 法律法规风险:担保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变化等;4. 操作风险:内部管理、流程控制、信息技术等。

第六条担保公司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1. 客户调查:收集客户基本信息、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2.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竞争状况等;3. 案例分析:分析历史担保业务案例,总结经验教训;4. 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风险进行评估。

第三章风险控制与防范第七条担保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第八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包括:1. 严格客户准入: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确保其具备还款能力;2. 优化担保结构:合理设置担保比例,分散担保风险;3. 加强担保物管理:对担保物进行定期检查、评估,确保其价值稳定;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措施;5. 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流程,防范操作风险;6.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第四章风险监测与报告第九条担保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监测与报告制度,定期对担保业务风险进行监测与报告。

第十条风险监测与报告内容包括:1. 担保业务风险总体状况;2. 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程度;3. 风险应对措施及实施效果;4. 风险控制成效评估。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担保公司的利益,降低风险损失,确保资金安全、稳健经营。

2.原则:风险管理的原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

二、风险管理机构和岗位职责1.风险管理机构:设立由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并与其他部门和业务人员协同工作,形成风险管理的完整体系。

2.岗位职责:(1)风险管理部门或委员会:-制定并完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和规定;-组织实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与内外部监管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监督和检查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并及时报告担保公司高层管理层。

(2)业务部门:-遵守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和规定;-对担保对象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担保额度;-定期对担保对象进行风险审查,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及时报告风险事件,配合风险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进行风险应对和处理。

三、风险识别和评估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对外部环境、内部管理和业务活动的监测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和影响程度。

3.风险评估工具:可采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测度模型和风险评级等方法。

四、风险控制1.风险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

2.风险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和规定,确保业务操作符合风险控制要求;-设置风险阈值,对超过阈值的风险进行限制和控制;-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风险指标,及时预警和控制风险;-采取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担保额度的控制、担保合同的审查和监测等。

五、风险监测1.风险指标:设立风险指标体系,包括风险暴露指标、风险警戒指标、风险额度指标等,用于监测和评估担保公司的风险水平。

2.风险报告:定期编制风险报告,向内外部相关机构报告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情况,包括风险暴露情况、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事件处理情况等。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是指担保公司为有效控制和防范担保业务风险,保障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对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职责、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与应对、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的所有业务活动,包括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

第二章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四条担保公司应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的决策和监督工作。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财务部门、法律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和修订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二)确定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三)监督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评估风险管理效果;(四)及时处理重大风险事件,并向董事会报告;(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情况。

第六条担保公司应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一)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工作;(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三)定期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风险管理情况;(四)协助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七条担保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对担保业务风险进行及时、准确地识别和评估。

第八条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对担保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二)评估担保项目的风险因素,包括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三)对担保业务可能产生的损失进行预测;(四)评估担保业务的风险承受能力。

第九条担保公司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调整风险控制措施。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四篇.doc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四篇.doc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四篇第1条担保公司风险控制与管理体系为规范公司担保业务操作流程,完善担保评估流程,建立科学的担保项目评估体系,特制定本评估体系。

I 、保证担保项目评估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严格的担保项目评估,正式的担保只有在评估通过后才能进行。

二、评审专家库由9名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董事会、监事会、。

3 、评价专家职责评价专家评价企业经营状况、产品开发前景、市场环境、法人资格、企业社会形象、反担保状况、履约能力和整个担保项目的风险角度、企业财务状况、资本运营能力、信用状况等。

评估专家应对每个担保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签署最终评估结果。

四、评估方法1、评委会采用一物一议制度,由主持人召集,并在会议前一天通知评委。

2 、评价专家实行投票制。

评估担保项目时,评估专家实行一人一票投票制。

超过三分之二(包括三分之二)的人同意通过。

3、经评审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在办理正式担保手续前,参与者应签字并报董事会批准。

五、审阅文件每次会议后,主持人根据会议记录形成审阅笔记,并在主持人签字后存档。

担保业务决策流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担保业务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流程化,防范和控制担保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担保业务应遵守国家法律、法律法规,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和合理风险分担的原则。

第二章担保业务第三条担保业务流程:1企业申请2担保受理3项目初审4项目审查5合同签订6抵押登记7担保费8贷款发放9担保管理10补偿和回收11担保终止担保业务流程明细清单企业申请-委托担保申请表-企业提供担保申请材料担保受理-担保项目受理登记表项目初审-确定第一调查员、第二调查员-项目初审基本内容-实地调查-担保调查报告-担保项目处理表-项目评审-信用评估部-项目评审及合同签署评审-担保通知书审批-空白合同文本准备(贷款合同、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空白合同文本评审(担保业务部、综合部、律师、总经理)、合同评审表完成-合同正式签署、合同登记表完成-担保费认购表抵押登记填写-抵押(质押)登记数据准备,包括主合同、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等数据。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是指担保公司为了规避和控制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则和流程。

担保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服务,因此风险管理对于担保公司的发展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五个方面介绍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

风险识别是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通过对潜在风险因素的识别,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依据。

担保公司可以从市场环境、行业特性、借款人信用情况、担保项目的风险特征等方面进行风险识别。

同时,担保公司还可以通过与客户交流、了解行业动态、监测企业财务状况等方式来获取风险信息。

风险评估是指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以便确定其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担保公司可以通过建立模型、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借助专业风险评估工具等手段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担保公司确定不同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并为后续的风险监控和控制提供依据。

风险监控是指担保公司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监控和跟踪。

担保公司可以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担保项目的风险情况,包括贷款余额、逾期情况、还款能力等。

同时,担保公司还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监控指标和阈值,一旦风险超过了预设的范围,即可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是指为了降低和规避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担保公司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风险控制,比如合理把握风险暴露度、合理配置风险资本、采取风险分散和转移等。

此外,担保公司还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和规范的操作手册等方式来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风险应对是指担保公司在面临风险时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担保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及时调整担保策略、加强内外部信息交流与沟通、合理利用保险和衍生工具等方式来应对风险。

此外,担保公司还可以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的合作,提高风险应对的整体能力。

综上所述,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是担保公司为了规避和控制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则和流程。

担保公司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一、前言担保公司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向客户提供担保服务,为客户提供融资支持。

在开展担保业务的过程中,担保公司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因此,担保公司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至关重要,是保证担保公司正常运营和稳健发展的基础。

二、风险防控管理组织架构担保公司风险防控管理应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各类风险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风险管理部门应有配套的人员配置和职责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在风险管理部门中,应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对公司各类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风险委员会应当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风险管理制度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用风险管理担保公司主要业务是提供担保服务,因此,客户信用风险是担保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担保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客户风险评估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信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同时,担保公司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负责对客户的还款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客户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应对措施。

2.市场风险管理担保公司在担保业务中面临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等。

因此,担保公司应做好市场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及时调整投资和融资结构,降低市场风险的影响。

3.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系统性失误导致的风险,包括内部控制失灵、系统故障等。

担保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各项业务操作,确保操作风险的控制。

四、风险管理工作流程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风险识别与评估担保公司应根据业务特点和市场环境,识别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影响范围。

2.风险监测与控制担保公司应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对公司的各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的扩大。

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三篇

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三篇

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三篇篇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本管理制度按担保业务程序共分为七章,分别是:(一)受理,客户申请受理与项目立项(二)调查,包括项目初审和项目综合分析(三)审批,包括项目融资方案审批、担保调查审批、放款审批(四)放款,包括面签合同、落实反担保措施、担保收费、贷款发放(五)保后管理,包括岗位设置、工作内容和客户风险分类制度(六)风险预警,包括责任划分、处置方式、预警方法和违规处罚(七)代偿流程管理,包括风险客户认定、代偿流程、债权追偿、项目终结和代偿损失责任认定与处罚业务完结第一章受理客户向公司申请担保时,经项目经理与其初步接洽后,基本符合担保条件的,发给其担保申请表。

企业应按担保申请表要求和实际情况完整、准确、真实的逐项填写,同时提供下列材料:(一)担保申请人的基本资料A、法人1、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工商信息查询单;2、公司简介、验资报告、公司章程;3、法人代表身份证、法人代表证明书和授权委托书;4、申请担保的董事(股东)会决议及董事(股东)会成员签字样本;5、借款用途有关的证明材料(购销合同、合作协议等);6、近二年财务审计报告、近三个月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银行对账单和近三个月的税单及水电费清单;7、贷款卡及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信息单,与报表不符应详细说明;8、主要存货明细、固定资产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及账龄分析表、或有负债情况表等;9、反担保人\物\企业的有关资料;10、其他有关资料(如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取得的环保许可证明,医药、卫生、采矿等特殊行业持有有权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明等)。

B、自然人1、个人简介;2、身份证件及婚姻证明(如身份证、公务员证、教师证、警官证等);3、银行征信报告;4、工作及收入证明;5、近三个月的水费、电费、煤气费、或其它能证明其住址的付款收据;6、家庭/个人资产清单;7、担保能力的证明,如房产证复印或其它资产证明。

担保业务风险评估与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担保业务风险评估与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担保业务风险评估与风险分类管理制度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担保业务涉及的各项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可能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评估:1. 信用风险:即担保人还款能力不足或违约的风险。

评估时需要对担保人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

2.市场风险:即市场环境和经济状况波动对担保业务的影响。

评估时需要考虑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

3.流动性风险:即企业或个人无法按时或足额偿还债务的风险。

评估时需要考虑企业或个人的现金流状况、偿债能力等因素。

4.操作风险:即担保业务操作中存在的失误、疏忽或不当行为造成的风险。

评估时需要考虑操作人员的素质、规范性管理等因素。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二、风险分类管理制度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将担保业务按照风险大小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风险分类:1.高风险类:包括信用风险较高、市场风险较大、流动性风险较高的担保业务。

对于高风险类的担保业务,需要采取更加严格和谨慎的管理措施,例如要求担保人提供更多的担保物,加强对担保人的跟踪监控等。

2.中风险类: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较小的担保业务。

对于中风险类的担保业务,可以采取适度的管理措施,例如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加强对担保人的关注等。

3.低风险类:包括信用风险较低、市场风险较小、流动性风险较低的担保业务。

对于低风险类的担保业务,可以采取相对宽松的管理措施,例如简化审批流程、减少担保要求等。

同时,公司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类管理的工作,及时跟踪和监控担保业务的风险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担保业务的安全性。

在实际操作中,担保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类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及时根据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担保公司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分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担保公司风险分类管理,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保障公司稳健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及其所有分支机构,涉及担保业务的风险分类、评估、监控和控制等方面。

第三条担保公司风险分类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覆盖担保公司各类业务、环节和风险;(二)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科学评估风险;(三)动态性原则:根据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分类标准和管理措施;(四)协同性原则: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风险防控合力。

第二章风险分类第四条担保公司风险分为以下类别:(一)信用风险:担保公司因被担保人违约导致损失的风险;(二)市场风险:担保公司因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损失的风险;(三)操作风险:担保公司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因人为错误、系统故障等因素导致损失的风险;(四)流动性风险:担保公司因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风险;(五)合规风险:担保公司因违反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导致损失的风险;(六)声誉风险:担保公司因负面信息传播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

第五条各类风险的具体分类标准如下:(一)信用风险:根据被担保人的信用等级、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类;(二)市场风险:根据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对担保公司业务的影响进行分类;(三)操作风险:根据业务流程、人员操作、系统运行等因素进行分类;(四)流动性风险:根据担保公司资产负债状况、资金流动性指标进行分类;(五)合规风险:根据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对担保公司业务合规性进行分类;(六)声誉风险:根据担保公司品牌形象、社会影响力等因素进行分类。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监控第六条担保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第七条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一)定量分析:运用统计、模型等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二)定性分析:根据风险发生原因、影响程度等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三)风险评估矩阵: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 引言担保公司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提供担保服务来帮助借款人获得融资。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担保公司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担保公司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介绍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监测与控制措施等。

2. 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框架是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风险管理目标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目标应当明确,包括风险控制、风险分散和风险回报的平衡等方面。

2.2 风险管理策略担保公司应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明确各类风险的控制原则和方法,确保风险管理策略与公司整体战略相一致。

2.3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担保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风险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风险评级等。

3.1 风险识别担保公司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通过建立风险识别清单和风险分析模型等工具,帮助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3.2 风险量化风险量化是指通过合适的风险度量指标和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计算。

担保公司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风险量化,如通过计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等指标来衡量信用风险。

3.3 风险评级风险评级是对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的过程,通常采用等级制度,如AAA、AA、A等。

通过风险评级,担保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风险的性质和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 风险监测与控制风险监测与控制是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风险监测、风险限额和风险应对等。

4.1 风险监测担保公司应建立科学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监测风险指标和风险事件等,及时掌握风险的动态变化。

同时,还应建立良好的风险信息报告通道,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模版(3篇)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模版(3篇)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流程管理,明确风险控制的目标、原则和责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岗位。

第三条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是针对担保业务中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公司资产安全和业务健康发展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风险控制流程管理的目标第四条风险控制流程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公司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公司的稳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风险控制流程管理的具体目标包括:(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和流程;(二)明确岗位责任和权限,确保风险控制工作的落实;(三)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四)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事件;(五)建立风险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六)定期评估和优化风险控制流程,并进行风险控制效果评估。

第三章风险控制流程管理的原则第六条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对公司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全面覆盖;(二)规范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遵循公司内部制度和外部法律、法规的规范要求;(三)科学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基于科学分析和方法,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四)动态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随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五)风险识别优先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优先关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工作;(六)风险预防优先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优先关注风险的预防,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七)快速响应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具备快速识别和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八)信息公开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信息的透明,及时向相关方披露风险信息。

第四章风险控制流程管理的责任第七条公司全体员工都有风险控制流程管理的责任,具体责任如下:(一)公司董事会对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负最终责任,批准制定公司的风险控制政策和制度;(二)公司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公司的风险控制目标和策略,并监督各部门风险控制工作的落实;(三)各部门经理负责落实公司风险控制政策和制度,并组织部门内部的风险控制工作;(四)各岗位员工负责按照公司制定的风险控制制度和流程进行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风险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增强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二条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进管理监控方法,强化风险全程管理,增强识别、计量、预警、防范和处置风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风险在可控目标之内,确保安全经营稳健发展,确保风险收益的优化。

第三条风险管理遵循全面管理、制度优先、预防为主、职责分明的原则。

(一)全面管理原则。

资产、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支出、损益以及人员薪酬、奖惩等经营管理的各项事务和每个环节,都全面地进行风险管理,涉及风险控制人人参与、各司其职。

(二)制度优先原则。

开展各项事务先制定相应制度,尽可能使制订的制度科学、合理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对制度执行效力和结果实行全程监控。

(三)预防为主原则。

各类风险应防范于未然,以预防预警为主,出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置化解。

(四)职责分明原则。

防范和处置风险明确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明确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对因渎职、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章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素第四条风险是指对目标产生不利(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类型包括: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内部管理与服务的问题引起自身外部社会名声、信誉和公众信任度下降所造成的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不当的法律文书、制度或违法行为自身的法律权利等所造成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造成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被担保人违约所造成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价格(担保费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造成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员工操作不当或不完善、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及系统或外部事件(如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

第五条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董事会(包括监事,下同)、经营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本公司的各项活动之中,旨在用于识别可能会影响的潜在事件,管理风险以使其在本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偏好之内,并为既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第六条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从不同的侧面关注和管理风险,并力求实现经营目标、合规目标,以此促进可持续发展。

经营目标,是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资源,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合规目标,是指符合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七条为服务并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应具备以下相互关联的八个构成要素,并能有效运行。

(一)内部环境。

即:董事会批准检查经营决策和重要政策,了解经营中的风险,明确可接受的风险程度,确保经营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步骤,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这些风险。

监事负责监督董事会、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履行以下职责:监督董事会、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的履行情况;监督风险制度的实施,确保被认定的风险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整改。

公司管理层实施董事会通过的经营策略和方针;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制度和程序,用于识别、计量和监测业务中的风险;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明确相互的权利和责任,确保赋予的任务能得到有效执行;执行适当的内控政策,对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是否完善进行监测。

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要促进内部员工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内部建立一种控制文化,向内部各员工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所有员工都要了解各自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全面投入内控制度建设。

(二)目标设定,即:内控制度要与本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设定风险容忍度目标,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事件识别。

即: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办法,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建立函盖各项业务、所有范围的风险管理体系,对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识别和持续的监控。

负责组织建立明确的内部制衡机构和实行双签有效制度,涉及资产、财务和人员等重要事项变动,都不得由一人独自决定。

(四)风险评估。

即: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有效识别和持续评价面临的各类风险,特别是对经营目标有负面影响的重要风险。

内控制度还必须随时加以修改和完善,对新的或者以前没有控制的风险进行控制。

(五)风险对策。

即:指公司管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和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审计、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建立内部控制的风险责任制: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并对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重大损失承担责任;业务部门及时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风险和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违反内部控制的员工,依据法律规定、内部管理制度追究责任和予以处分,并承担处理不力的责任。

(六)控制活动。

即:内部控制要成为日常业务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业务的每一层级都有明确的内控措施,包括:高层审核、不同部门采取的内控措施;建立审批、授权及核实制度。

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建立适应的责任分离制度,员工不能承担有利益冲突的工作,且进行仔细、独立地监督。

(七)信息与沟通。

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信息数据系统,掌握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监测信息,以及对内部决策有关的、反映重大事件和条件变化的外部市场信息;保证所有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涉及其责任和义务的所有政策和程序,保证其他有关信息能够向恰当的人员沟通。

(八)监控。

即: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进行持续的监测,对主要风险进行监测成为日常业务活动的组成部分,并在日常运营中随时发现、提示可能的风险点,同时参与改进、优化业务流程,以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

第三章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第八条风险管理层级包括整个董事会、公司管理层、各职能部门。

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上述八个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方面实行全程风险管理。

第九条规范、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通过合理划分股东、董事(包括监事,下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和激励约束的合理性。

第十条风险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分级负责。

第十一条财务会计、风险管理部经理是单位风险控制的关健人员之一,财务会计、风险管理部经理对于内部控制中的缺陷以及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司总经理报告的同时,及时向董事会报告。

第四章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文化第十二条风险管理是全方位与全员参与的管理。

风险管理涉及担保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对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风险存在于担保业务的每个环节之中,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全体员工必须营造“全员重视、积极参与、献计献策、齐抓共管”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

第十三条通过加强对员工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的灌输、培养和提高,有效增强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自学性。

第五章风险管理的范围和过程第十四条风险管理的范围涵盖各个业务部门和各类型的风险。

要实行通盘管理,将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纳入到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针对每一类风险的特征采取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办法。

第十五条风险管理需要实行全程管理。

对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评价、风险接受、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各个环节划清职责、分别把关、风险落实、管理到位。

完善担保业务流程各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价方法,保证所有环节的各类风险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驾驶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六章风险管理的计量和方法第十六条风险管理的方法。

主要有:(一)既重视审保分离,又重视全程管理;(二)既重视单一信用风险管理,又重视信用、市场、操作多种类型风险管理;(三)既重视单笔交易单一风险,又重视所有信用敞口总体风险;(四)事前主动引导和事后被动督导并重管理;(五)惩戒功能和激励功能并重管理;(六)源头控制管理和未端治理管理相结合;(七)定性分析管理和定量分析管理相结合。

第十七条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归集、分析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以及每个环节的各类风险,全面衡量自身总体风险承受能力。

通过对资本、收益、风险的衡量,判断局部风险对整体风险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可接受,理性处理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

定量主要结合以下指标进行。

信用风险指标1、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资产*100%,控制在<2%;2、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控制在<2%;3、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控制在>120%;第七章风险管理的重点第十八条政策。

本公司以服务营口地区中、小企业为宗旨和经营方向,以“流动、小额、分散、效益”为融资担保策略。

要重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调整的分析和研究,降低因政策面或宏观经济变化对各产业(担保客户的行业、发展对象)的负面影响。

第十九条法律。

法律风险是本公司面临的一种商业风险,法律风险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法律风险的原因通常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合同违约、侵权(例如知识产权)等。

法律风险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后果;法律风险在事前是可防可控的。

法律风险可以通过强化法人法律治理来控制。

本公司采取预防性法律措施来应对法律风险环境,针对自身面对的风险做出一些防范性工作。

分配给预防性法律措施一定的资源并与面临的风险成正比。

第二十条授权。

本公司对高级管理层、业务岗位授权开展担保业务的品种、审批的限额都要明确、清楚和适度权审批人员或组织审批品种和审批限额与其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相适应;既要管好授权,又要严格控制转授权。

第二十一条授信。

本公司实行统一授信担保管理,健全客户担保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完善授信决策与审批机制,根据审保分离原则,授信审批部门与授信执行部门相互独立,形成健全的内部制约机制,不得合二为一;防止违反担保原则发放人情担保和向关系人发放信用担保。

实行最高授信担保额度管理,对同一客户实施最高额度担保授信。

第二十二条会计。

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运用计算机技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

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合法,严禁设置账外账,严禁乱用会计科目,严禁编制和报送虚假会计信息(报表)。

第二十三条资本充足与损失拨备。

本公司不断提高资产风险五级分类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揭示资产内在损失和资产质量;严格执行审慎的损失准备金制度,及时足额提取各类损失准备;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制度,增强资本管理的主动性,确保风险损失拨备充足,确保资本充足率符合审慎经营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