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蛔虫

合集下载

中药学精第十章 泻下药PPT课件

中药学精第十章 泻下药PPT课件

18
总之:大黄性味苦寒,直降下行,走而 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功,既泻积滞,又泻 实热。故用于胃肠积滞,大便不通,腹满 胀痛,热结便秘,神昏谵语和血热妄行之 证,但治头目病时须酒制,所谓“沉者引 之以酒则浮而直上巅顶”即为此意。
歌诀:大黄苦寒攻积,泻火凉血祛瘀。
导瘀泻下力猛,疮痈黄疸可医。
ppt精选版
均主大便秘结诸证。如五仁丸(汤)(麻仁、 郁李仁、杏仁、桃仁、松子仁)为丸或水 煎服。
ppt精选版
31
郁李仁
ppt精选版
32
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主肺燥咳 嗽。
ppt精选版
33
第3节 峻下药
特点:
① 泻下作用迅速,性质猛烈,多属苦 寒有毒之品,有强烈的泻下作用。能 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除,部分 药物兼有利尿作用,用于水肿、胸腹 积水及痰饮喘满诸证。
第10章 泻下药
ppt精选版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泻下药的定义、功效、适应范围、 配伍及注意事项。
2、掌握泻下药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性能特 点
3、掌握重点药物的功效、应用及相似药物 的异同点。
4、熟悉攻下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有 毒,需注意剂量,用法。
ppt精选版
2
概述
一、含义: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润 肠通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泻下药。
ppt精选版
4
四、泻下药的分类:
泻下药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攻下药--泻下力强,性味苦寒,有攻下里 实及清热泻火之功。主大便燥结,宿食积滞,虫 积,瘀血及血热妄行兼大便秘结者。
2、润下药--泻下作用缓和,多为植物的种仁, 富含油脂,有润燥滑肠缓下大便之功,用于虚人 肠燥便秘证。

病原生物第9,10章题库

病原生物第9,10章题库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九、十章习题1.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A.终宿主B.保虫宿主C.中间宿主D.延续宿主E.以上都不是2.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A.控制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预防感染,保护健康人群B.仅用预防接种C.只抓住改善不良饮食习惯这一环D.宣传注意个人卫生就可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E.所有寄生虫感染者的粪便均需无害化3.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A.感染保虫宿主的阶段B.感染动物中间宿主的阶段C.感染动物延续宿主的阶段D.感染医学节肢动物的阶段E.感染人体的阶段4.寄生的正确含义是A. 双方均得利B. 双方均有害C. 双方既无利也无害D. 一方得利,一方得害E. 以上都不是5.人体寄生虫的传染源包括A. 病人和带虫者B. 蚊等医学节肢动物C. 隐性感染者D. 虎狼等野兽E. 病人、带虫、保虫宿主6.似蚓蛔线虫的感染阶段为A.蛔虫受精卵B.未受精蛔虫卵C.感染期蛔虫卵D.丝状蚴E.蛔虫受精卵、未受精卵7.似蚓蛔线虫的感染方式为A.经口B.经皮肤C.输血感染D.直接接触E.媒介昆虫叮咬8.似蚓蛔线虫幼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A.肺部损伤B.消化道症状C.肝炎D.血管炎E.合并症9.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A.似蚓蛔线虫B.钩虫C.蠕形住肠线虫D.毛首鞭线形虫E.以上都是10.似蚓蛔线虫对人的危害很多,最严重的危害为A.成虫寄生导致合并症B.幼虫移行对肺部的损伤C.营养不良D.虫体代谢物和崩解产物引起的免疫反应E.成虫的机械刺激作用11.除下列哪项外,均为似蚓蛔线虫的并发症A.胆道蛔虫病B.肠梗阻C.阑尾炎D.肠穿孔E.消化功能紊乱12.蛔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A.直接涂片法B.肛门拭子法C.尼龙袋集卵法D.自然沉淀法E.饱和盐水漂浮法13.下面哪项不是蛔虫病的防治原则A.治疗病人B.消灭苍蝇、蟑螂C.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D.手、足涂抹防护剂,防止蛔虫幼虫感染E.加强粪便管理,实现粪便无害化14.幼虫期能引起肺部损害的寄生虫为A.毛首鞭形线虫B.蠕形住肠线虫C.似蚓蛔线虫D.丝虫E.猪巨吻棘头虫15.蠕形住肠线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A.小肠B.结肠C.回盲部D.直肠E.阑尾16.蠕形住肠线虫的感染阶段为A.感染期卵B.蛲虫幼虫C.杆状蚴D.丝状蚴E.微丝蚴17.人体感染蠕形住肠线虫的主要症状为A.贫血B.肠梗阻C.消化功能紊乱D.阴道炎、子宫内膜炎E.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18.下面哪项不是蛲虫病的防治原则A.治疗病人B.加强卫生宣传教育C.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D.加强粪便管理E.防止再感染19.下列哪种寄生虫可自体感染A.似蚓蛔线虫B.钩虫C.旋毛形线虫D.蠕形住肠线虫E.毛首鞭形线虫20.确诊钩虫病最常用、阳性率高的方法是A.饱和盐水漂浮法B.直接涂片法C.自然沉淀法D.肛门拭子法E.肠粘膜活组织检查21.生活史中幼虫需经肺部移行的寄生虫为A.蠕形住肠线虫B.猪巨吻棘头虫C.钩虫D.丝虫E.毛首鞭形线虫22.幼虫阶段能引起皮肤损害的线虫有A.似蚓蛔线虫B.毛首鞭形线虫C.旋毛形线虫D.钩虫E.丝虫23.口囊内有一对半月形板齿的寄生虫为A.十二指肠钩口线虫B.美洲板口线虫C.似蚓蛔线虫D.蠕形住肠线虫E.毛首鞭形线虫24.口囊内有两对钩齿的寄生虫为A.十二指肠钩口线虫B.美洲板口线虫C.旋毛形线虫D.猪巨吻棘头虫E.丝虫25.钩虫吸血时,咬附部位伤口不易凝血,是由于A.口囊内钩齿的作用B.口囊内板齿的作用C.分泌抗凝素D.成虫机械刺激作用E.成虫代谢产物所致过敏反应26.能引起人体贫血的寄生虫有A.丝虫B.钩虫C.旋毛形线虫D.卫氏并殖吸虫E.蠕形住肠线虫27.钩虫病的防治原则为A.治疗病人和带虫者B.管理好粪便,粪便无害化C.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感染机会D.治疗患者的同时补充铁剂、维生素E.以上都是28.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的感染方式为A.经口B.经皮肤C.输血感染D.媒介昆虫叮咬E.主要经皮肤,有时可经口感染29.吸虫生活史的中间宿主必须有A.食肉类哺乳动物B.食草类哺乳动物C.淡水螺D.水生植物E.淡水鱼、虾30.以下哪项不属于吸虫的形态结构特征?A.有口吸盘和腹吸盘B.多为雌雄同体C.虫体两侧对称D.无消化道E.无体腔31.人体寄生虫中最小的蠕虫卵是A.华枝睾吸虫卵B.卫氏并殖吸虫卵C.日本血吸虫卵D.布氏姜片吸虫卵E.斯氏狸殖吸虫卵32.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A.肝脏B.肠系膜静脉C.腹腔D.肝胆管E.肺脏33.华枝睾吸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为A.经口感染B.经皮肤感染C.经媒介昆虫叮咬D.经输血E.先天性感染34.以下哪项不是华枝睾吸虫的传染源A.患者B.带虫者C.淡水鱼D.猫E.犬35.华枝睾吸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A.肝脏损害B.肺脏损害C.小肠粘膜溃疡D.胰腺炎E.脑损害36.除查粪便外,华枝睾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还有A.呕吐物查成虫B.肛门拭子法C.间接血凝试验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十二指肠引流法37.布氏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A.赤豆螺B.川卷螺C.扁卷螺D.钉螺E.拟钉螺38.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A.赤豆螺B.川卷螺C.扁卷螺D.拟钉螺E.钉螺39.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A.溪蟹、蝲蛄B.淡水鱼、虾C.淡水螺类D.海鱼E.水生植物40.人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方式为A.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B.生食或半生食溪蟹C.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E.生食水生植物41.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中,犬、虎、狼为A.第一中问宿主B.第二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中间宿主42.预防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关键是A.加强粪便管理B.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C.禁止随地吐痰D.治疗病人、捕杀病兽E.消灭川卷螺43.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为A.痰液查成虫B.粪便查成虫C.痰液和粪便查虫卵D.尿液查虫卵E.十二指肠液查虫卵44.尾蚴尾部分叉的吸虫为A.华枝睾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卫氏并殖吸虫D.斯氏狸殖吸虫E.日本血吸虫45.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为A.赤豆螺B.扁卷螺C.川卷螺D.钉螺E.拟钉螺46.以尾蚴为感染阶段的吸虫是A.华枝睾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卫氏并殖吸虫D.斯氏狸殖吸虫E.日本血吸虫47.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是A.急性血吸虫病患者B.慢性血吸虫病患者C.牛、鼠、羊等哺乳动物D.鸡、鸭等禽类E.以上均不是48.日本血吸虫在人体中移行,需经过以下哪个部位发育为成虫?A.胃B.小肠C.结肠D.肺脏E.横膈49.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A.肝脏B.小肠C.肠系膜动脉D.肠系膜静脉E.直肠、乙状结肠50.日本血吸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由于虫卵A.机械性阻塞血管B.作为异物,刺激周围组织发生炎症C.分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导致虫卵肉芽肿D.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压迫周围组织E.虫卵死亡后造成周围组织的变态反应51.日本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于人体的A.肝脏B.小肠肠壁C.膀胱组织D.结肠肠壁E.肝脏和结肠肠壁52.人感染日本血吸虫是由于皮肤接触A.急性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B.慢性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C.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D.水中的日本血吸虫尾蚴E.水中的日本血吸虫毛蚴53.绦虫成虫具有生长能力的是A.头节B.颈部C.幼节D.成节E.孕节54.链状带绦虫的感染阶段为A.虫卵B.囊尾蚴C.似囊尾蚴D.虫卵与囊尾蚴E.虫卵与似囊尾蚴55.链状带绦虫对人危害最大的阶段A.成虫B.虫卵C.囊尾蚴D.似囊尾蚴E.六钩蚴56.食入生猪肉可能患A.囊虫病B.猪带绦虫病C.华枝睾吸虫病D.布氏姜片吸虫病E.日本血吸虫病57.引起皮下包块的寄生虫是A.华枝睾吸虫B.链状带绦虫C.肥胖带绦虫囊尾蚴D.链状带绦虫囊尾蚴E.肥胖带绦虫58.引起人脑部病变的寄生虫为A.链状带绦虫B.肥胖带绦虫C.链状带绦虫囊尾蚴D.肥胖带绦虫囊尾蚴E.布氏姜片吸虫59.引起人眼部病变的寄生虫为A.华枝睾吸虫B.链状带绦虫C.布氏姜片吸虫D.肥胖带绦虫E.链状带绦虫囊尾蚴60.预防链状带绦虫感染的关键是A.加强粪便管理B.加强肉类检疫C.改进养猪方法D.治疗病人E.改进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61.肥胖带绦虫的终宿主为A.牛B.骆驼C.羊D.人E.猪62关于蛔虫生活史,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成虫寄生于人体大肠B. 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C. 感染方式为侵入皮肤D. 不进入循环系统E. 成虫寿命为十年63钩虫感染是由于A. 生食含有虫卵的淡水鱼虾B. 食入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C. 与保虫宿主接触D. 赤足接触被钩虫幼虫污染的土地E. 被蚊虫叮咬64最常用的检查蛲虫卵的方法是A. 直接涂片法B. 透明胶纸拭子法C. 饱和盐水漂浮法D. 自然沉淀法E. 毛蚴孵化法65生吃淡水鱼、虾可能使人感染的是A. 蛔虫B. 肝吸虫C. 血吸虫D. 肺吸虫E. 阴道毛滴虫66肺吸虫感染是由于A. 误食虫卵污染的食物B. 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C. 食入沾有囊蚴的水生植物D.食入带有囊蚴的鱼虾E. 食入带有活囊的蝲蛄67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A. 误食虫卵污染的食物B. 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C. 食入沾有囊蚴的水生植物D. 食入带有囊蚴的鱼虾E. 食入带有活囊的蝲蛄68猪带绦虫虫卵内含有A.尾蚴B. 毛蚴C. 六钩蚴D. 雷蚴E. 胞蚴69疟原虫的传播媒介是A.按蚊B. 伊蚊C. 库蚊D. 巨蚊E. 曼蚊70阴道滴虫的治病作用在于A.吞食阴道上皮细胞B. 机械损伤作用C. 免疫病理作用D. 毒性作用E. 改变阴道环境的pH参考答案:1 ~5 CAEDE 6~10 CAAEA 11~15 EADCC 16~20 AEDDA 21~25 CDBAC 26~30 BEECD 31~35 ADACA 36~40 ECBAB 41~45 CBCED 46~50 ECCDC 51~55 EDBDC 56~60 BDCEE 61~65 DBDBB 66~70EBCAB真正好的朋友,从来不需要这些表面功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12.蚯蚓的运动:蚯蚓靠肌肉和刚毛协调运动13.蚯蚓的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14.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1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运动。

八年级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练习题1 、线形动物有自由生活的 ___ 、寄生生活的 ___ 、 ___ 、 ___ 、 ___ 。

2 、蛔虫生活在人的 ___ 里,吸食半消化的 ___ 。

它的身体 ___ ,呈 ____ 形;前端 ___ ,后端 ___ ,(有 ___ 有 ___ );体表有 ____ ,起 ___ 作用;消化管( ___ )简单,生殖器官 ___ ;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的 ___ 和 ___ 蠕动。

第十章驱虫药

第十章驱虫药

驱 多种 雷 丸
虫 肠道 榧 子 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寄生 鹤 虱 消积
虫病 芜 荑
2019/8/1
36

复习思考题
1.驱虫药的适应证、服药方法及使用注
意有哪些?
2.试述使君子、苦楝皮、鹤虱三药的性
味功效、主治有何异同?使用时各应
注意些什么?
3.试比较槟榔、雷丸、鹤草芽、南瓜子
第十章
驱虫药
中药学教研室
【学习要求】
1.通过本章节概述部分的学习,应当 了解驱虫药的含义,驱虫有关功效 术语的含义及性能特点,掌握驱虫 药的功效、主治、配伍应用和使用 注意。
2019/8/1
2
2.通过本章具体药物的学习: 掌握槟榔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
用量和使用注意。 熟悉使君子、苦楝皮、雷丸的功效、
2019/8/1
8
五、使用注意:
1.宜空腹服,以充分发挥疗效 2.无泻下作用时加服泻下药 3.毒性较大,注意用量用法,孕妇、
年老体弱者慎用。 4.腹痛剧烈时暂不宜驱虫
2019/8/1
9
六、主要药理作用:
多数通过麻痹虫体;或兴奋虫体使 出现剧烈收缩,扰乱虫体能量代谢;或 杀死虫体使之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的目 的。
2019/8/1
6
常见症状:
不思饮食或多食善饥、嗜食异物, 绕脐腹痛、时发时止,胃中嘈杂,呕吐 清水,肛门瘙痒等;迁延日久,则见面 色萎黄,肌肤消羸,腹部膨大、青盘浮 露,周身浮肿等症。
“肚煲大,颈柄细,咬手指,流鼻涕, 吾使问亚贵,都是生疳仔”
2019/8/1
7
四、配伍:
1.兼便秘者,配泻下药 2.兼积滞,配消积导滞药 3.兼脾胃虚弱者,配健脾和胃药 4.体虚者需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

2023年普通动物学题库无脊椎动物部分

2023年普通动物学题库无脊椎动物部分

第1章绪论1.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 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 学名采用双名法, 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 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

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C )A.Parus majorB.Parus MajorC.Parus majorD.Parus Major2.生物的五界系统涉及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3、动物命名的双名法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 ( 属名 ), 第二部分是该物种的 ( 种名 ), 最后加上定名人。

4.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 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 为主格单数名词, 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 为形容词或名词, 第一个字母不大写。

国际上统一使用。

5.分类阶元在动物分类学上, 按物种或类群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性的不同限度, 重要由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级别等来划分它们的等级序列, 这种划分称为分类阶元。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机能1.组织(tissue)是指: ( B )A.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的细胞群;B.形态相似、机能一致的细胞群;C.形态相同、机能不同的细胞群;D.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细胞群。

2.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B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3、细胞周期: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

第3章原生动物门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 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 B)。

1.A: 孤雌生殖 B: 营养与代谢 C: 纵二分裂 D: 横二分裂2.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 D )3.A: 眼虫 B: 夜光虫 C: 草履虫 D: 变形虫4.伸缩泡的重要功能是( B )5.A: 消化作用 B: 调节水分平衡 C: 呼吸作用 D: 运动作用6.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 C )A 钉螺B 沼螺C 按蚊D 伊蚊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 有性生殖开始是形成:A.孢子和孢子体;B.大配子和小配子;C.大配子母细胞和小配子母细胞;D.配子孢囊和合子孢囊。

《蛔虫钩虫蛲虫》课件

《蛔虫钩虫蛲虫》课件
Ppt
蛔虫、钩虫、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钩虫
04
蛔虫 蛲虫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蛔虫
蛔虫的形态特征
体型:细长,圆柱形
长度:成人蛔虫可达 20-30cm
颜色:白色或淡黄色
头部:有四个吸盘,用 于吸附在肠壁上
尾部:有尾翼,用于运 动
生殖方式:雌雄同体, 可自行繁殖
治疗周期:根据 病情严重程度, 可能需要多次治 疗
家庭护理:保持 家居环境清洁, 避免重复感染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蛔虫的感染方式
直接接触:通过 接触被污染的土 壤、食物或水源
间接接触:通过 接触被污染的物 品或环境
食物传播:通过 食用被污染的食 物或水源
空气传播:通过 吸入被污染的空 气或飞沫
蛔虫对人体的危害
消化系统: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营养吸收: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生长发育: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
尾部:有尾刺, 用于固定在宿主 体内
钩虫的感染方式
土壤传播:钩虫卵在土壤中孵化,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食物传播:钩虫卵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如生食蔬菜、水果等 水源传播:钩虫卵通过水源进入人体,如饮用生水、洗澡等 接触传播:钩虫卵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皮肤、衣物等进入人体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
贫血:钩虫会吸取人体血液, 导致贫血
营养不良:钩虫会吸取人体营 养,导致营养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钩虫会引发消 化系统疾病,如腹痛、腹泻等
皮肤病:钩虫会引发皮肤病, 如皮肤瘙痒、红肿等
钩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寄生虫名词解释和简答

寄生虫名词解释和简答

寄生现象:1.互利互生:共同受益;2.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 也不受害;3.寄生关系:一方获利,一方受害。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所需环境条件,称 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钩虫只需一个宿主;华枝睾吸虫需多个宿主;蛔虫 仅有有性生殖;溶组织内阿米巴仅有无性生殖;疟原虫兼有无性生殖和 有性生殖才能完成一代发育,称为世代交替。

寄生虫的实验诊断:包括病原检查和免疫诊断,其中病原检查是最可靠 的诊断措施。

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其中经口感染是最常见的传 播途径。

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

医学蠕虫 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偶然也可侵入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但 幼虫可在人体内长期移行,造成损害,称为幼虫移行症。

即幼虫移行症是指: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内移行造 成伤害。

第一章:线虫纲——治疗药物-阿苯达唑 一、 蛔虫: 1.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虫卵卵壳厚而透明外附有一层蛋白质膜。

误食 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

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虫卵的有:蛔虫、鞭虫。

2. 致病性:受损最重的是肺、大量虫体由肺毛细血管移入肺泡,引起蛔 蚴性肺炎。

还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3. 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找虫卵。

二、 鞭虫:成虫寄生于人回盲部,虫卵呈腰鼓形。

误食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

三、 钩虫: 1. 成虫寄生人小肠上段引起钩虫病,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 卵内含4-8个卵细胞。

2. 丝状蚴经皮肤钻入人体,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寄生虫的幼虫移行经过肺部的有:十二指肠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

感染阶段是幼虫的有:钩虫、丝虫。

3. 致病性:幼虫可引起钩蚴性皮炎、丘疹,钩蚴性肺炎;成虫可引起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

4. 实验诊断:虫卵检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出率高;钩蚴培养可鉴定虫种。

【冲刺】中医执业-中医儿科学-第九章第十章合并讲解

【冲刺】中医执业-中医儿科学-第九章第十章合并讲解

第九、十单元合并讲解蛔虫病辨证论治肠虫以发作性脐周腹痛为主要症状。

蛔厥证腹痛在剑突下、右上腹,呈阵发性剧烈绞痛,痛时肢冷汗出,多有呕吐,且常见呕吐胆汁和蛔虫。

分证论治肠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散蛔厥证—安蛔定痛,继则驱虫—乌梅丸虫瘕证—行气通腑,散蛔驱虫—驱蛔承气汤保守治疗无效时及时手术治疗患儿,7岁。

突然胃脘部绞痛,弯腰曲背,肢冷汗出,呕吐蛔虫1条。

治疗应首选A.使君子散B.加味温胆汤C.丁萸理中汤D.乌梅丸E.定吐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蛔厥证证候:有肠蛔虫症状,突然腹部绞痛,弯腰屈背,辗转不宁,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出胆汁或蛔虫。

腹部绞痛呈阵发性,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但又反复发作。

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

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定痛,继则驱虫。

代表方剂:乌梅丸。

蛲虫病蛲虫病是南蛲虫寄生人体所致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特征。

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

蛲虫的寿命不超过2个月,如果无重复感染可自行痊愈。

因此,本病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杜绝重复感染,否则药物治疗也难奏效。

第十单元其他疾病夏季热发病特点夏季热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

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5岁以上者少见。

发病集中在6、7、8个月。

1.夏季热的发病原因,在于小儿体质不能耐受夏季炎暑。

2.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基本原则。

分证论治暑伤肺胃证—入夏后体温渐高,发热持续,皮肤灼热,少汗或无汗,口渴引饮,小便频数,口唇干燥,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数—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王氏清暑益气汤上盛下虚证—发热日久不退,朝盛暮衰,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小便清长,频数无度—温补肾阳,清心护阴—温下清上汤夏季热上盛下虚证的病机是A.脾胃亏虚B.脾阳不振C.胃热炽盛D.心火内盛E.脾肾阳虚『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夏季热上盛下虚证的病机是脾肾阳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未受精卵
长椭圆形 90×40μm 棕黄色 卵壳厚,壳外有一层凹凸不 平的蛋白膜 内含许多大小不等折光性卵 黄颗粒
(二)生活史
Life Cycle
小肠 ♀×♂ 成虫产卵
小肠内 蜕皮1次 支 气气 管管
外界土壤 → → →卵→ → →含幼卵→ → →感染期卵 排出 发育2W 蜕皮
Blocked in the intestine
(四)实验诊断
Diagnosis
1、虫卵检查

直接涂片法(首选)

饱和盐水浮聚法
2、虫体鉴定

粪便排出、吐出、其它部位检获
的虫体,具形态鉴定。
(五)流行情况
Epidemiology
1、分布

世界性分布,亚洲发展中国家最 为严重。我国5.1亿人感染。 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农村儿童最高。 影响发育、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蛔虫寄生于小肠,引起蛔虫病,人体最常见的,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之一。

是真正的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世界上
几乎任何地方都有散发病例。

全球13亿人感染。

我国是流行最严重的国家。
(一)形态
Morphology
1.成虫
Morphology of adult
1.幼虫
蛔幼性肺炎——幼虫在肺泡中,代谢产 物、蜕皮物等,可引起肺炎,患者出现 发热、咳嗽、咯痰、哮喘等症状。 幼虫移行经过肝时,可导致轻微的炎性 病灶。

2.成虫
(1)夺取营养 (2)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 (3)合并症 ○胆道蛔虫症 ○肠梗阻 ○肠穿孔 ○阑尾炎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intestine
严重感染→左心 →大循环 ↓ 全身/胎盘→胎儿
人 虫误 卵食
咽部
肺泡内 蜕皮2次
右心←←肝←←门脉←←肠壁V
小肠内
孵出幼虫

虫(移行)
生活史小结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 感染途径——口 吞入虫卵→ →成虫产卵,2-2.5个月 成虫寿命约1年 土源性线虫
(三)致病作用
长圆柱形,形似蚯蚓。是 人体最大的肠道线虫。 头部前端有唇三片,品字 形。消化道完整。

•雌20-35cm,尾部尖直; •雄15-31cm,尾部卷曲,有 镰刀状交合刺1对。
2.虫卵

Morphology of egg


(1)受精卵 短椭圆形 65×45μm 棕黄色 卵壳很厚,壳外有一 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膜 内含卵细胞一个。

2、流行因素

产卵量大,生活史简单。 卵抵抗力强 粪便处理和管理不当 卫生习惯不良
(六)防治原则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杜绝传染源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 加强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卫生教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