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学案 整理与复习(三)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为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减少运算的繁琐,增加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混合计算的步骤锐减,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二十四”点游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并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计算。
2、经历“二十四”点游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培养探索思维方式。
教学流程:运算法则→混合运算→探索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生活应用引入:从学生喜爱的“开心辞典”中王小丫做节目的入手引学生进入学习兴趣[师]我们已学过哪种运算?[生]乘方、乘、除、加、减五种;复习各种运算的法则;例计算:①②(教师板书)③④(学生计算)二、混合运算举例。
1.(生口答)下列计算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1)74-22÷70=70÷70=1(2)(-112)2-23=114 -6 = -434(3)23-6÷3×13 =6-6÷1=02、计算:(学生上台做,教师讲评)(1)(-6)2×(23 - 12)-23;(2)56 ÷23 - 13 ×(-6)2+32 解:(1)(-6)2×(23 -12)-23=36×16 -8=6-8=-2。
(2)56 ÷23-13 ×(-6)2+32=56 ×32-13 ×36+9。
=54-12+9=-74三、合作学习1请看实例:如图:一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m,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2m 的正方形。
你能用算式表示该花坛的关际种花面积吗?这个算式有哪几种运算?应怎样计算?这个花坛的实际种化面积是多少?[生]列出算式3.14×32-1.22包括:乘方、乘、减三种运算[师]原式=3.14×9-1.44=28.26-1.44=26.82(m2)[师]请同学们说说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生相互补充、师归纳)一般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4.数学思考第3课时数学思考(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6 整理和复习4.数学思考第3课时数学思考(3)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中的整理和复习4.数学思考第3课时,主要涉及数学思考(3)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和案例。
3. 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作为本节课的引入,例如:“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购买一件商品可以享受8折优惠,小明购买了一件原价为100元的商品,请问他需要支付多少钱?”(3)案例分析:我将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有18名女生,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多少倍?”让学生运用数学思考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4)练习与讨论:我将给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将以简洁明了为主,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以及一些关键的数学思考方法。
5. 作业设计:(1)请列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数学思考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思考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我需要明确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是我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它们将指导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将有助于我更有效地传授知识,而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将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理解课程内容。
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是我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人教新课标2023秋)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2023秋)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的概念、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方程与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复习;对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进行巩固;对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进行回顾;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进行梳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数学抽象:使学生能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则,形成对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的深刻理解。
2.逻辑推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3.数学建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整理和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形成数据意识和模型思想。
举例:运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解读数据背后的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通过举例、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整理和复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购物时折扣或进行面积测量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折扣、家庭装修面积计算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 整理和复习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统计与概率的整理和复习。
重点复习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
2. 熟悉并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的运用。
2. 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统计的基本概念:通过PPT展示,引导学生回顾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
3. 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 练习与应用: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6 整理和复习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2. 结合实际生活,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学校的学生人数、班级的平均成绩等,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概率的实用性。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如“如何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何计算一个事件的概率?”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利用图表、图片等直观的方式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7《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7《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复习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这一章节主要是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进行复习,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这些知识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复习,对分数的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复习重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其中,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教学难点,因为涉及到分数的通分和约分,需要大家对分数的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复习,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练习题。
PPT上列出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希望大家能够通过PPT复习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则包括了各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复习,让大家了解分数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练习:讲解结束后,我会给大家发放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堂上完成。
我会逐个解答大家的问题,指导大家完成练习。
5. 拓展:我会给大家发放一些拓展题目,让大家课后思考,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分数运算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分数的乘法: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分数的除法:分数除以分数:分子乘以倒数,分母不变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请大家按照课堂上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题目:请大家思考课后拓展题目,进一步提高对分数运算的理解。
答案:拓展题目答案将在课后讲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负数的认识、方程与不等式、比例与比例尺。
2.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
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分析、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4. 综合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学习。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
3.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3. 整理和复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等。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板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板书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课时总数 1 备课人马志友陈发秀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更加明晰相关概念,灵活运用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题。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柱、圆锥模型教法、学法回归所学,理清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课时序数教学过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老师要检查你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
2、揭示课题:整理和复习二、知识梳理1、结合教材第37页第1题,回顾圆柱、圆锥的特征。
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3、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4、知识应用。
1、结合教材第37页第1题,回顾圆柱、圆锥的特征。
(1)圆柱的特征。
(2)圆锥的特征。
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1)出示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3)第37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3、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2)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V= Sh)(3)做第37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圆锥体积的部分。
(精品)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三
(1)比例尺1:3000000
(2)比例尺0 25 50 75km
(3)比例尺20:1
3.你能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进行改写吗?
如:1:3000000改成线段比例尺。
0 25 5075km改成数值比例尺。
3.填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2㎝
600㎞
1:50000
1.2㎞
1:60000000
15㎝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求出各题结果。
(2)汇报,填空。
(3)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二、复习用比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通过回顾与交流,学生概括出解决答步骤。如:
(1)找出相关联的两种量。
(2)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用等量关系表示数量关系。
4、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45千米,5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行驶50千米,几小时回到甲城?
5、一间房子,用面积是1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4块。如果改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6、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砖618块。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砖多少块?
教学反思: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总序第38个教案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三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通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
学
重
点
熟练地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比例尺
1.什么是比例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整理和复习_人教新课标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页整理和复习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通过复习,巩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巩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把握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更加明确相关概念,灵活运用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
学生:一叠A4纸、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引入练习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种立体图形,它们是什么呢?大家想想,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哪些知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师生互动,整理复习1.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
(1)出示大小、方向各不相同的圆柱与圆锥,让学生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圆柱和圆锥各有哪些特征?(圆柱: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侧面是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高,高有无数条。
圆锥: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是高,高只有一条。
)(3)完成整理和复习第1题。
2.复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1)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2)提问: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3)完成整理和复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订正。
(4)完成整理和复习第3题。
3.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整理和复习”第4题:说说解题思路,独立完成。
(2)练习七第1题。
①说说长方体与圆柱间的联系。
②说解题思路。
③尝试完成。
④反馈交流。
(3)练习七第2题。
①形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间有什么联系?②说说解题思路。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以及它们的四则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图形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4.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重点1. 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难点1. 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教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教授新课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复习:通过复习、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总结:通过提问、总结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测试成绩:通过测试,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是对数的运算知识的总复习,鉴于本册书所学的乘、除法内容是整数笔算乘、除法的最后阶段,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两大特点:1、引导回顾,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乘、除法的知识,以树状图的形式展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有完整了解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2、逐步反馈,逐层提高。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学,把乘、除法的笔算方法的复习与估算知识相结合,把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在激发学生复习主动性的同时,恰当启发、点拨,使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得到提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学习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在数的运算方面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让人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吧。
乘法除法运算律(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数的运算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相互启发,分类复习1、复习乘、除法的计算及估算。
(1)先估计积或商,再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102页4题)253×56 503×32 45×240336÷21 858÷39 918÷27(2)指名估算。
(引导学生说明估算的方法,合理即可)(3)复习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两、三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除数是整十数、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4)生独立计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整理与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回顾与整理1. 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学生自主回顾:学生自主回顾本册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回顾成果,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应用与实践1. 引入: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总结与评价1. 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册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学生自主总结:学生自主总结本册所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成果,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数学思考:“圆柱与圆锥”有什么区别?(三)问题解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会灵活合理地选择方法。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渗透等积变形的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梳理章节:提问:关于本单元“圆柱与圆锥”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呢?列出圆柱,圆锥的章节的内容:圆柱(1.圆柱的认识;2.圆柱的表面积;3.圆柱的体积)圆锥(1、圆锥的认识;2.圆锥的体积)二、梳理知识点:圆柱:1、圆柱的定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2、圆柱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3、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1、圆锥各部分的名称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三、练习巩固:1、将下面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三角形沿着一条边旋转一定可以形成一个圆锥。
()(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一定是个长方形。
()(3)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3.一块蜂窝煤如图所示。
做一块蜂窝煤大约需要用煤多少立方厘米?4.蚁狮用来捕食的洞穴是个倒圆锥形。
蚁狮挖了一个洞口直径约4.2厘米、深2厘米的倒圆锥形洞穴,大约需要挖多少土?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节课复习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
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圆柱底面周长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五、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六、板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圆柱底面周长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七、教学反思:思得:这节课说是圆柱与圆锥的复习,实际上也是对小学六年立体图形部分复习的一个铺垫,我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还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本节课学到的整理方法对立体图形中剩余部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知识进行整理,补充完善知识网络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巩固和深化对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包括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方程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反思等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包括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基本应用。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的转换等。
2. 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等。
3. 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的解法等。
4. 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方法,包括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等。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采用讲解、练习、讨论、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 讲解: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包括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2. 练习:教师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互动、共同探讨,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通过总结反思、归纳提炼,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评价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如下:1. 过程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解题能力等。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三)整理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三)整理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百分数的定义与性质,学会读、写百分数;2. 掌握百分数的转化及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 百分数的转化及应用;2. 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彩色粉笔、练册等。
2. 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分数、百分数的定义与性质等。
教学过程1. 复与导入通过课堂PPT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引入,对于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做适当地复,并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 百分数的转化及应用通过教师讲解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转化规则并掌握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
3. 锻炼与评价老师提供大量的练题和教学参考,通过课堂练与个人答辩,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4. 课堂总结老师对于这节课讲解的重点做适当强调回顾,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明确下一节课的研究目标,作为家庭作业布置。
教学效果评价1. 教师通过教师讲授、课堂练等方式,较充分地传递了知识;2. 学生参与度较高,对于百分数的掌握情况也较好;3. 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口算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进行适当的辅导。
作业1. 完成练册上的相关题;2. 根据老师布置的题目,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情况,编写一份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小结。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口算能力比较弱,难以熟练掌握百分数转化的方法。
下一节课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针对性地提供更多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并能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和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图形和几何:点、线、面、体、角度、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4. 概率和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示范:通过示范解题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练习成绩: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作业成绩: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进行定期的测试,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数的分类、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的计量、面积的计量、体积的计量、质量的计量。
3.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测量。
4.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表示、数据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2. 教学难点:数的改写、图形的测量、数据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总结。
2. 教学手段:教科书、教学课件、练习册、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和复习,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和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将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三)》课时教学设计
3.小丽的妈妈在银行里存入人民币5000元,存期一年,年利率2.25%,到期时,到期她一共可取回多少元?
4.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3240元。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8.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9.李华有10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二年期的,年利率是5.94%;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5.67%,第一年到期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多多少元?
5.小红的爸爸将5000元钱存入银行活期储蓄,月利率是0.60%,4个月后,他可得利息多少元?可取回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6.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7.王老师每月工资1450元,超出1200元的部分按5%交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每月税后工资是多少元?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整理和复习(三)
授课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3.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教材书。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整理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
2.引导学生说出各知识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说出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应用。
A、45元 B、120元 C、75元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册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 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运算:包括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认识和运算,以及整数、负数的认识和运算。
2. 量的计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周长、面积的计算,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认识和体积的计算。
4.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册所学内容,提出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整理:学生根据教材目录,自主回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数的认识与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统计与概率),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整理知识点,形成汇报材料。
4. 汇报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整理成果。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做好笔记。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主整理其他学期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教师关注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以课后作业为依据,评价学生对本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单元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3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3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应用题。
重点复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复习,加强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小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通过PPT,回顾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齐声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例题讲解:讲解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共同解决。
例题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2/3 × 4/5b. 7/8 ÷ 3/4c. 5/6 × 7/8 × 2/3(2)应用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华给了小明1/4的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苹果?2. 作业答案:(1)计算结果:a. 2/3 × 4/5 = 8/15b. 7/8 ÷ 3/4 = 7/6c. 5/6 × 7/8 × 2/3 = 7/12(2)应用题答案:小明现在有5/6的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三)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复习内容:①复合应用题②典型应用题(求平均数应用题行程应用题归一应用题)
一、把下面的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
1. ()×数量=总价
2. ()-()=节余
3. 路程÷()=时间
4. ()×时间=工作总量
5. ()×()×()=利息
二、解答下列应用题。
1.学校买来排球25个,买来的足球比排球多15个,两种球一共买来多少个?
2.水果店里运来45箱桔子和10箱苹果,共960千克。
已知桔子每箱重16千克,苹果每箱重多少千克?
3.修路队要修一条12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40天,每天修1.2千米,余下的30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4.小红家原来每月用水28吨,使用节水龙头后,原来一年用的水,现在可以多用2个月。
现在每个月用水多少吨?
5.少先队员植树,五年级种了48棵,六年级种的棵数比五年级的2倍还多10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种多少棵树?
6.某厂要制造一批机床,计划每天生产64台,15天可以完成,实际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机床多少台?
7.振华机器制造厂制造一台机器,原来用钢材1.44吨,经过技术革新,现在比原来节约0.24吨。
原来制造50台机器用的钢材,现在可以制造多少台?
8.某建筑工地有两堆水泥共900袋。
如果从甲堆取出40袋放入乙堆,这时甲堆的水泥是乙堆的4倍,原来乙堆有水泥多少袋?
9.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
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0.甲、乙两船从两个港口对开,甲船每小时行3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5千米。
乙船开出1小时后,甲船才开出,再经过4小时两船相遇。
两个港口相距多少千米?
11.王师傅在一周里,前4天共生产96个零件,后3天平均每天生产26个。
这一周平均每天生产零件多少个?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9千米。
两车相遇时,甲车多行8千米,求A、B两城的距离。
13.某班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其中男生的平均分是77分,女生的平均分是81分,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多少倍?
14.一个学生在爬山中,上山下山共用4小时,如果他上山用2.4小时,原路返回,下山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则他的上山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15.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相遇后又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客车到乙站后立即返回,货车
到甲站后也立即返回,两车再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16千米,求甲、乙两站距离。
16.甲种糖每千克8.40元,乙种糖每千克7.12元,用5千克乙种糖和若干千克甲种糖混合后,平均每千克糖是7.60元,甲种糖用了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