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_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
Web2.0 的特点
Web2.0的特点深圳市超润达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特种润滑剂的生产与销售。
为拓展销售渠道,拟就网络营销方面进行探索。
Web2.0能否是公司实现网络目标的一个突破口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下Web2.0的特点:(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与web1.0网站单向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户创造内容的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
不仅用户在发布内容过程中实现与网络服务器之间交互,而且,也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
(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
web标准是国际上正在推广的网站标准,通常所说的web标准一般是指网站建设采用基于XHTML 语言的网站设计语言,实际上,web标准并不是某一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
web标准中典型的应用模式是“CSS+XHTML”,摒弃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网站设计代码规范,并且减少了大量代码,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了网站访问速度。
更重要的一点是,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
web2.0技术可以成为web1.0网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诞生的网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免费信息发布和网络社区类网站的内容也来源于用户。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
web2.0技术本身不是web2.0网站的核心,重要的在于典型的web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2.0特征的应用模式。
因此,与其说web2.0是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互联网应用指导思想的革命。
论Web 2
论Web 2.0 ——将互联网带入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Web 2.0,是在2004年首次被提出的概念,代表了互联网的新一代发展模式。
相比于Web 1.0时代的静态页面和单向信息传输,Web 2.0时代有着更强大的交互性和用户参与性。
它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了一个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互动的平台,使得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分享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Web 2.0的时代,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社交行为。
Web 2.0的出现,让互联网得以进一步地拓展和利用,使得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随之得以提升。
以传统的在线购物为例,Web 1.0时代的在线商店只是单向的展示商品,用户只能查看商品信息和价格,而顶多能在网上下订单。
而在Web 2.0时代,互联网商店变得更加智能和互动化,用户可以通过产品评价和社交媒体的分享来帮助其他人做出更好的消费决策。
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也能够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促进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Web 2.0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社交网络的兴起和壮大。
社交网络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交友平台,它还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和交流观点的重要场所。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的应用更是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销售和服务都已经数字化了。
另外,社交媒体工具也在为广告主提供个性化投放、品牌营销、危机公关等增值服务。
在Web 2.0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比如,机场的手机短信提醒、机票网站的个性化推送、互联网银行的一键开户、金融App的全自动投资、物流企业的智能派单等等。
这些个性化服务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除了对企业服务的影响,Web 2.0也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
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直播教学、在线测试等教育形式,也在逐步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习惯。
Web_2.0简介与特性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
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总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意义如此深远的Web2.0,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一种新的技术么?与之前的Web1.0相比,它又有什么不同?按照该公司董事长兼CEO方兴东的话来说,目前的互联网已然开始了2.0时代,“全球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向2.0时代进军,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接下来会进入一场新的竞争乃至新的战争!”方兴东认为,与Web1.0最大的不同就是Web2.0所提倡的个性化,在其中,个人不是作为被动的客体而是作为一种主体参与到了互联网中,个人在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之外,还同时成为了互联网主动的传播者、作者和生产者。
到目前为止,关于Web2.0并没有清晰的定义。
业内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微内容是Web2.0的一个关键词。
其中,微内容包括个人所形成的任何数据:比如一则网志、一个评论、一幅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结交的朋友等等。
web2.0社区:产品和规则为王
web2.0社区:产品和规则为王web2.0强调的用户主导、用户参与、用户参与、用户创造,从本质上说,web2.0大大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只要有这种互动关系,这也就是社区,这是麦田曾经的经典分析。
web2.0网站其实就是社区。
不过现在web2.0网站强调用户贡献内容,却往往忽视用户价值所在,研究贡献驱动,去仅仅只按照一些表层的方式去执行,web2.0网站发展的起因是眼前一亮的UI,与众不同的服务,还算不错的用户体验,但是这只是让你有机会可能吸引到人的因素,但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推广的营销战术,可以短时间吸引到人,但是留住人我认为需要2个根本性的条件:1.优质的产品:1.0时代你很难去评价产品如何,提供的更多的是信息,而web2.0完全不同,个性化、人性化、体验性等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让一个网站脱颖而出,web2.0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需求,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更加关注他个体价值的方式满足他的需求,所以2.0时代,产品是可以评估的。
很多web2.0产品我认为不是好产品,满足了何种对于用户真正有价值的需求?我想更多人为了web2.0而web2.0。
好的产品其实就是最好的营销方式,用户帮你口碑相传,这是谁都希望看到的。
但是要给用户一个口碑相传的理由,做好产品是最务实的做法。
2.游戏规则:在产品因素问题不大的情况下,也许游戏规则决定了社区的长远发展。
一般性的游戏规则,可以提高一部分用户的积极性;优秀的游戏规则可以与商业模式紧密相连;没有游戏规则,很有可能就无序的发展,最终可能也没有了发展。
很遗憾现在不少web2.0网站希望用户贡献,但是用户凭什么贡献?没有这样一个机制,所有人都去做志愿者,在中国也许我们要等到共产主义阶段。
游戏规则,我很喜欢这样称呼,本身规则就具有一定的游戏性,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规则的问题,我认为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规则一:网站的价值观应该算是潜规则,社区引到的方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从开始就在约束这件事情,web2.0时代经营者作的事情好比是搭舞台,演员就是用户,但是你要告诉演员什么剧目是这个舞台受欢迎的,当所有人按照这个价值观去做事情,就不会出现捣乱的人,出现了群众就把他赶下去。
浅析Web2. 0-未来的互联网
浅析Web2. 0-未来的互联网摘要:Web2.0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Web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引发网络革命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模式。
Web2.0着重在用户群的解构与重构。
Web2.0模式代表未来。
关键词:Web2.0 以人为本第三次革命未来的互联网随着博客等多种互联网传播新模式迅速崛起,“个体”成为信息制造的中心,网络个人化、社会化、自组织等新的传播特点日益显现,一场以“交互”为核心的互联网创新浪潮扑面而来。
Web2.0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指已经到来的服务,是一个新兴的网络词汇。
Web2.0相对于早期的Web1.0服务,区别在于Web2.0更侧重于互动,侧重于众多“普通人“对于网络内容的贡献。
Web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引发网络革命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web2.0=技术+公开真实的个人表达+共同建设,技术是基础;公开真实的个人表达反映了web2.0的社会意义;共同建设反映了它的文化意义。
简而言之,Web2.0一个全新的传播方式。
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
Web2.0现有的产品已经比较丰富,例如:FACEBOOK,百度百科,新浪点点通,土豆网等等。
作为Web2.0必须具备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1)网站的数据共享程度很高,允许用户随意上传和下载数据。
(2)所有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数据。
(3)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通过浏览器轻松完成。
Web2.0特点如下。
(1)多人参与Web2.0。
在Web2.0里,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
而Web1.0,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管理员)定制的,比如搜狐各门户网站。
(2)Web2.0中的每一位参与者是灵魂。
浅析Web2.0网站的发展策略(一)
浅析Web2.0网站的发展策略(一)摘要]Web2.0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是缺乏成熟的商务和盈利模式,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策略,才能促进Web2.0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关键词]Web2.0发展策略一、Web2.0概述简单来说,Web2.0的意思就是新一代互联网提供的在线服务。
与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相比,内容更丰富、关联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Web2.0这个概念提出只有两三年时间,与Web1.0比较,Web2.0更多的是依赖网民的创造。
网民既是使用者,也是创造者,它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个性化和信息自主权,更多地体现互动和参与。
据统计报告显示,用户使用最多的服务是博客,其次是手机上网和RSS阅读,然后是标签和网摘,再有就是引用、播客和Wiki等。
二、Web2.0网站发展现状1.Web2.0企业开始布局现在互联网领域内谈的最多的是web2.0,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web2.0网站。
中国国内第一份Web2.0报告《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web2.0市场正呈现一片繁荣,在广大用户的热情追捧下,各类形式的应用正在迅速铺开。
Web2.0经过2005年的繁华,目前终于在部分网民心中落地生根。
对于博客中国网、ChinaBBS、xPlus这些处于Web2.0第一集团的新锐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在2005年确立了定位、提高知名度、增加访问量和用户基础。
2006年里,开发产品并获取现金利润则是其最重要的目标;ChinaBBS在2006年得到新一轮千万美元级别的风险投资后,也已经在战略和产品方面进行深入规划。
事实上,许多Web2.0新锐企业已经具有了更清晰的盈利模式和业务规划,众多迹象表明,很多新锐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了。
2.Web2.0商业模式尚在摸索Web2.0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同质化竞争、对广告的过度依赖、Web2.0企业的运营能力较弱、定向网络广告传递效率低、对Web2.0技术的忽略,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空白,都成为Web2.0发展将遭遇的问题。
W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
W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
高博;周旖;崔英志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3)006
【摘要】分析了Web2.0网站的基本特点及其采用的新技术,介绍了Web2.0网站的去中心化概念和社区化模式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网络社区中心重构的运行机制和一系列的社区化模式.通过理论和统计数据双重分析得出,传统的Web1.0站点向Web2.0的转变和社区化进程,已经逐渐成为网络发展的主流趋势.【总页数】5页(P102-106)
【作者】高博;周旖;崔英志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重庆,400050;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56;重庆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重庆,4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Web
2.0模式下高校门户网站的UI设计探究--以“云南师范大学”校园门户网站为例 [J], 杨树真
2.基于Web2.0应用模式的高校自主学习资源网站研究 [J], 郝杰;
3.基于Web2.0应用模式的高校自主学习资源网站研究 [J], 郝杰
4.Web2.0时代标准化网站运营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J], 程威;邢磊;霍光耀;王鑫敏
5.Web2.0模式下高校门户网站的UI设计探究——以“云南师范大学”校园门户网站为例 [J], 杨树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Web2.0时代的网络特征
We b 2 . 0时代 的 网络特征
文/ 王雅军 赵 飞
摘 要: 互, 但对 网络 的认识 还停 留在 We b 1 . 0的阶段 。本文 旨在 从 四个方 面 阐述
We b 2 . 0 时代 互联 网的特征 的转变 , 以及 这种 转变 对 网络 中个 体 的影响 。 关键词 : w e b 2 . 0 网络特 征 中图分 类号 : T P 3 1 看 不 见 的 网络 向 可 视 性 网络
在 We b 2 . 0时代 , 技 术 的问 题 正在 逐步 从 技术 本 身得 到 解决 。 网络 的 匿
名制 度是 信 息虚 拟传 播 的基 础 , 在 We b 1 . 0时代信 息 的传播 遵 循记 者 一编 辑一 发 布 的模式 ,即传 统 的信 息 生产 模式 ,在这 种 模式 中 网络取 缔 了现 实 空 间 中最 主要 的言论 制 约 因 素— — 出 版者 与 作者 的分 离 。这些 就 构 成 了 网 3 陌 生 人 的 网络 向 身 边 人 的 网 络虚 拟性 ( 看不 见 ) 的技 术根 源 , 在这样 络转变 的 网络 中我 们看 到 的是 信 息 。We b 2 . 0 网络 交 流往 往 是 匿名 交 流 。 在 网 时代 的信息 传 播 就变 成 利用 现 代 信 息 下 , 人们 受 制于 现 实 的社 会 角色 , 难免 科技 ,变传 统 的 网络 信 息搜 索 为 人找 有 重 重顾 忌 ,人 们 不 得不 按 照社 会 的 人、 人 问人 、 人 碰人 、 人挤人 、 人 挨 人 的 规范小 心翼 翼地 行事 。但一 到 网上 , 在 关 系型 网 络社 区活 动 .变枯 燥 乏 味 的 虚拟 的 名字 下 .就 像 到 了假 面 舞会 现 查询 过程 为 “ 一 人提 问 、 八方 回应 , 一 石 场 , 人 们可 以任 由 自己尽情 发泄 。生活 激起 千层 浪 .一 声 呼唤惊醒 万 颗真心 ” 中的人 也许 温 文 尔雅 ,但 一 到 网上便 的人 性 化搜 索 体 验 。这 种关 系 型 搜索 咧开 嘴大 骂 , 将禁 锢 已久 的“ 本我 ” 之恶 让信 息 查询 变 得更 加 人 性化 的 同时也 尽情 释 放 。莫言 曾这 样评 论 : “ 人 一上 让 网络具 有 了可视 化的特 征 。 网, 马上 变得 厚 颜 无耻 . 马上 就 变 得胆 2 传 播 型 网 络 向 交 流 型 网络 的 大包 天 。”在这种 口唇 快感 的满 足 中 , 转变 人 的主 体性 失 落 了 ,对 于现 实 社 会 的 互联 网是一 个 以信息 交 流 为 主要 否定性 力量 也 随之消解 。 功能 的信 息传 播 型 网络 。因此 也 就具 We b 2 . 0的宗 旨则是 试 图把 人 与 内 有信 息传播 的一切 特征 。在 We b 1 . 0时 容 的关 系深 化 为 人 与人 的关 系 ,使 网 代信 息 的生 产 没 有脱 离 传 统 的信 息生 络不 再 停 留在 传递 信 息 的媒 体 这 样一 产模 式 , 即: 记者一 编 辑一 发布 的模 式 ; 个角 色 上 ,而是 使 它 在成 为 一 种新 型 但 We b 2 . 0 却 完 全颠 覆 了这个 模 式 , 麻 社会 的 方 向上 走 得更 远 。这 个 社 会不 省理工的《 技术观察》 称 We b 2 . 0 “ …… 再是 一种 “ 拟态 社会 ” 而是 成为 与现实 在 强 调 分众 传 播 的 对 等 信 息 交 互 , 也 生活 相 互交 融 的 一部 分 ,个 人 的作用 就是 信 息接 受 者 同 时也 是 这些 信 息 的 在互 联 网中将越 来越 明显 创造 者 .若 干 的博 客 汇集 成 新 的 信息 We b 2 . 0 时 代 的博客 体 现着 以个人 输 出者 ,每 个 人 在挤 奶 的 时候 还 要 喝 为 中心 的沟 通 ,它 区别 于传 统 的 以事 奶, 这其 中 自身 的商 业循 环 , 绝 不 可 能 情为 线 索 的沟 通 ,又 由于其 开 放 性 和 以浅 薄 的收费 服务 或者广 告来 衡量 。” 共享 性 的特 点 ,很 快 地成 为 了人 们 易 传统 的网络 在 这 种信 息 交 流 中担 当着 于使 用 的一种 沟通 方式 。在博 客上 , 博 信息 通 道 的作 用 ,既 不 能 消除 信 息 噪 主将个人的信息 、看法等内容发布出 音 的干 扰 ,又 不 能有 效 地将 信 息 用户 去 ,用 户通 过 访 问博 客 可 以直 接 参 与 的反馈传达给信息源 ,以便使信息源 到 与博 主 的讨 论 ,这 就 形成 了虚 拟 的 得到 及 时调整 。 面对 面 对话 .不 同 于 以往 的 以事 情 为 在 We b 1 . 0 时代 , 你 只能拨 号上 网 . 线索 的匿 名讨 论 ,通 过 博 客平 台的讨 只能浏 览 、下载 和搜索 。换 句话说 , 网 论 ,可 以让 讨 论者 更 加 清楚 对 方 的 背 络 提 供 什 么 ,你 就 接 受 什 么 。 对 于 景 以及 观点 , 使 沟 通 针对 性 增 强 . 效 率 We b 1 . 0的典 型 产 品/ H E 务来说 . 用 户没 更高 。真实 性 的时代 已经 到来 , 传统 意 有具体的面貌 、 个性 . 它只是一个模糊 义上 的虚拟 世 界 交流 越来 越 趋 向于 与
《网络社会学》-第9章 web2.0网上社区
2.原则 穆舍(Musser)与 提姆•奥莱理(2006)
必须掌握与运用的八点原则:
(1)利用集体智慧。利用网络效应与算法创造一个参与 架构,以提供更多使用者使用的软件。又可称为参与架 构、共同创作、群众智慧。
(2)资料是下一个 Intel Inside。利用独特且难以再造 的数据,成为此一时期的 ”Intel Inside”。重点在于寻 求控制特殊的数据、强化数据、并重复利用之。对于网 络应用而言,成功通常来பைடு நூலகம்于数据,而非只是功能。例 如: Google的搜寻数据库、Amazon的产品型录、 eBay的拍卖数据,以及 YouTube的影片数据库等。所 以,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在数据库策略上,而非产品策略 。
开放的讨论,创造出分享的文化,才能 不断地丰富使用者的经验与网站的资源 (3)自组织特点:互联、智能、便捷
张文贤认为,Web2.0的应用特征可以分成五类:
(1)实时通信软件和服务(messenger, IM)。这部分软件和 服务在Web1.0时代就已经崭露头角。但是鉴于其强调人和人沟 通的作用,仍可划分到Web2.0中,代表有QQ,MSN Messenger,Skype等。
和EVDB 搜索引擎优化 每次点击成本 网络服务(web serv.) 参与 维基 标签(“公众分类”) 聚合
实践web2.0的成型的应用元素包括:
• 博客(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让个人成为主体) • Rss(简易聚合) • Web service(Web 服务) • API’s(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 • wiki(维客) • tags(分类分众标签) • bookmark(社会性书签) • SNS(社会网络) • Ajax(异步传输)等等
WEB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
第20卷 第2期 开封大学学报 Vol .20 No .22006年6月JOURNAL OF K A I FE NG UN I V ERSI TYJun .2006收稿日期:2006-06-12作者简介:莫凡(1980-),女,河南林州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教师,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1W E B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莫 凡(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 要:网络是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为一身的媒体,博客作为网络上新兴的交流工具,揭开了web2.0时代的序幕.web2.0常见的形态有Bolg 、Tag 、S NS 、RSS 、W iki 五种,web2.0时代,传播呈现出个人化、互动化、服务化等特点.web2.0的应用对“编辑中心制”带来了冲击.关键词:博客;W eb2.0;传播;编辑中心制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3X (2006)02-0077-02 Web 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的出现对于互联网来说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它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理念体系,这个理念体系的核心是网络的智能化与社会化,基于这两个核心意义基础上的理念有六度空间理论、长尾理论、去中心化等,正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之下,诞生了博客、RSS 、S NS 、W I KI 等新的应用.并且,Web2.0在技术应用、业务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对传统互联网企业提出了挑战,Web 新服务将迅速抹去隔在Web 与桌面软件之间的界线.Web 2.0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它以信息提供者为中心,使互联网用户能够管理个人的资料和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体现价值.Web2.0有以下几种常见形态.(一)Bl og (博客).全名应该是Web l og,它的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一个博客(bl og )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写bl og 的人我们称为Bl ogger,因此Bl og 就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bl og 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 Back )和回响/留言/评论(co mment )等方式来进行的.bl og 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bl og 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archives )或是卷宗(f onds ).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bl og 的写作者(bl ogger )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creat or ),也是其管理人(archivist ).技术上,Bl og 大量采用了RSS (Really Si m ple Syndi 2cati on 或者Rich Site Su mmary 或者RDF Site Su mmary )技术,所有的RSS 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 发布的X 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 订阅一个bl og,以便确知该bl og 作者最近的更新.对Bl og 作者来说,RSS 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作摘要.(二)Tag (标签).Tag 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用户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然后可以看到Bl og Bus 上所有使用了相同Tag 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不仅如此,Tag 还通过与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 的合作,把自己的Tag 发送到全球Bl og 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Tag 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可以让参与者体验到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世界,一个关联度更大的Bl og 空间,一个热点实时播报的新闻台.Tag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新体验.当然,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一个Tag (标签)理解为一个日志分类,但是Tag 和分类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首先,分类是在写日志之前就定好的,而Tag 是在写完日志之后再添加的;其次,可以同时为一篇日志贴上好几个Tag (标签),方便自己随时查找,而原先一篇日志只能有一个分类;再次,当积累了一定数量的Tag 之后,可以看看自己在Bl og 中经常写的是哪些话题;最后,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样的Tag (标签),进而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Bl ogger .(三)S NS (S ocial Net w ork Service ).它是一种社会性77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空间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这种扩张是无限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S NS网站就是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站,其目的就是运营朋友圈的朋友.(四)RSS.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Push”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 ot 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种解释的其中一个:Really Si m ple Syndicati on(真正简单的整合);RDF (Res ource Descri pti on Fra me work)Site Su mmary;Rich Site Su mmary(丰富站点摘要).但这三个解释其实都是指同一种Syndicati on技术.目前RSS规范的主要版本有91、1.0和2.0.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它们的风格不同,制定标准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脉相承.1.0版更靠拢X ML标准.RSS目前广泛应用于bl og、wiki和网上新闻频道,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五)W iki(维基).W 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本是“快点快点”之意,在这里W iki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它还拥有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 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络系统,网民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 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 ML文本小;最后,W 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 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帮助大家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 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除此之外,W iki还有以下特点:1.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2.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 ML复杂的格式标记.3.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词名来建立链接.4.命名平易.关键词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5.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允许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6.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7.开放性.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8.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地观察到.Web1.0时候,Web只是一个针对人的阅读的发布平台,Web由一个个超文本链接而成.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Web不仅仅是Ht m l文档的天下,它还成了交互的场所.由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 m l网页的Web1.0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模式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1.0到Web2.0的转变,从模式上说,是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看,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说,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方向发展;从运行机制上看,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体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Web2.0与Web1.0相比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Web2.0是个人化的,1.0是群体化的;Web1.0以满足多个用户的共同需求为目的,Web2.0以满足单个用户的多种需求为目的.第二, Web2.0是互动化的,Web1.0是广播化的.第三,Web2.0是服务化的,Web1.0是信息化的.可以说,Web1.0到Web2.0的转变,从模式上说,是从单纯的“读”走向“写”、“共同建设”;从内容上看,是以服务为中心而不再是以信息为中心;操作上是从“别人采编,受众接受”到“自己采编,资源共享”的转变.从传播技术层面上来说,Web2.0适应了社会传播变革的趋势,任何阶层或是群体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Web2.0对社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另外,Web2.0的应用对“编辑中心制”也带来了冲击.编辑中心制是西方新闻界普遍采用的编采运作模式,近两年,国内对此也有尝试,新闻传播界多数表示支持.它强调编辑的主导地位,赋予编辑指挥、决策权力;编辑从传统的新闻信息加工者上升到传媒运作的谋划者和操作者.而Web2.0时代是以信息提供者为中心,互联网用户能够自己管理个人的资料和信息,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体现价值.互联网用户可以在网上发布个人感想,作心情描述,和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用户本身已经成为编辑的角色,如同主持人一般,自己策划、编辑并且具有共同协调的能力,即自采、自编、自读,然后资源共享.在Web2.0时代,“编辑”的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编辑”作为一种技能成为广大网民的基本素质之一;“编辑”本身也呈现出“去职业化”的倾向,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中心制已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Web2.0无论从编辑内容还是编辑形式,都可以称得上是对编辑中心制的颠覆,编辑的弥散化、马赛克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责任编辑 远 征]87。
WEB2.0群组社区运营的思考zz
WEB2.0群组社区运营的思考zz以前写过关于社区的一些思考,对于web2.0的群组还是很看好的,因为我觉得这是未来社区的发展方向,bbs虽然在目前是一种很成熟的社区模式,但是它的框架化已经逐渐限制了社区高速的发展和扩展性,群组相对于论坛而言,的确在一些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比如:扩张性,开放性,偏好性,趣味性等等。
当然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去中心化严重,以至于很多人觉得社区缺少重心。
首先谈一下我对目前主流群组,豆瓣群组的一些看法:简单说说,豆瓣群组基本上是web2.0领域最成功的,但是基本很少看到第二个类似的(和豆瓣相比)。
我对豆瓣群组持一种非完全认同态度,因为它是特例,对于豆瓣的成功只能说有太多太多故事,而这些故事,只适用于豆瓣。
我非认同的几点:没有明显的游戏规则;没有群组创建发展限制;没有一定的引导;群组多而非精。
当然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毕竟我们不是豆瓣,我们需要对社区的群组有更细致的思考,而且web2.0不是有了群组就是什么社区,社区的核心未必是形式,最核心的还是运营。
这一点,我想蚂蚁社区已经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答案,我只能说,我需要向麦田好好学习。
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包括也有可能是对贝壳群组未来的应用,也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共同学习:1. 群组的规则机制。
本身网站已经有了一套规则,群组是规则的一部分。
简明的说,从前的论坛都有一系列的积分体制,增强的只是虚拟荣誉,但是却大大促进用户发帖的积极性,所以有些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但同样也需要思考的是:让用户获得相对容易,如何花销获得的虚拟积分同样也很重要。
discuz新版本推出了道具功能,增强了社区的娱乐性,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当然游戏规则是网站的基础架构,群组只是网站或者社区的一部分,web2.0更加强调个人为中心的时代,个人-群组-社区-站外(rss)之间的互联关系感觉是清晰而又模糊,社区的概念已经融入了网站这个本体,而非从前论坛的一部分。
网站的规则也许就是社区的规则。
浅析Web2.0网站的发展策略
浅析Web 2.0网站的发展策略引言Web 2.0是一个继Web 1.0之后的发展阶段,它标志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并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理念。
Web 2.0网站通过强调用户生成内容、社交互动和开放式平台等特点,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本文将浅析Web 2.0网站的发展策略,探讨其在持续创新和用户参与方面的重要性。
1. 用户生成内容的重要性Web 2.0网站的成功离不开用户生成内容。
与传统的Web 1.0网站相比,Web 2.0网站给用户带来了更多参与和表达自我意愿的机会。
用户可以自由创建、编辑和共享内容,这为网站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和资源。
1.1 用户生成内容提高了网站的吸引力用户生成的内容不仅为Web 2.0网站增加了内容量,还使网站显得更具吸引力。
用户参与其中,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观点,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力,并增加网站的访问量。
1.2 用户生成内容促进了互动和社交Web 2.0网站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和社交关系。
用户生成的内容可以成为用户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媒介,促进用户之间的沟通和社交。
这种互动和社交能够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为网站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开放式平台的优势开放式平台是Web 2.0网站的重要特点之一。
开放式平台鼓励开发者和用户共同参与和贡献,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1 开放式平台促进了创新Web 2.0网站提供了开放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允许开发者在网站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和功能。
这种开放性激发了创新的潜力,吸引了更多开发者的参与,为网站的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功能和体验。
2.2 开放式平台增加了用户参与的机会开放式平台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参与的机会,也为用户提供了参与的机会。
用户可以通过插件、扩展等方式,自定义和增强网站的功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这种用户参与的机会增强了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3. 持续创新的重要性Web 2.0网站的成功离不开持续的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技术和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
web1.0和web2.0的主要区别和各自特点
web1.0和web2.0的主要区别和各自特点一、web1.0和web2.0的各自特点web1.0主要特点web1.0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网络的时代,虽然各个网站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但第一代互联网有诸多共同的特征,表现在: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信息技术的变革和使用对于网站的新生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新浪的最初就是以技术平台起家,搜狐以搜索技术起家,腾讯以即时通讯技术起家,盛大以网络游戏起家,在这些网站的创始阶段,技术性的痕迹相当之重。
2、web1.0的盈利都基于一个共通点,即巨大的点击流量。
无论是早期融资还是后期获利,依托的都是为数众多的用户和点击率,以点击率为基础上市或开展增值服务,受众群众的基础,决定了盈利的水平和速度,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色彩。
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早期的新浪与搜狐、网易等,继续坚持了门户网站的道路,而腾讯、MSN、GOOGLE 等网络新贵,都纷纷走向了门户网络,尤其是对于新闻信息,有着极大的、共同的兴趣。
这一情况的出现,在于门户网站本身的盈利空间更加广阔,盈利方式更加多元化,占据网站平台,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增值意图,并延伸由主营业务之外的各类服务。
4、web1.0的合流同时,还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新浪以新闻+广告为主,网易拓展游戏,搜狐延伸门户矩阵,各家以主营作为突破口,以兼营作为补充点,形成拳头加肉掌的发展方式。
5、web1.0不以html为言,在1.0时代,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比如论坛等Web 2.0主要特点1、多人参与Web1.0里,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站长)定制的,比如搜狐;而在Web2.0里,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
Web2.0的内容更多元化:标签tag、多媒体、在线协作等等。
在Web2.0信息获取渠道里,RSS订阅扮演者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我也一直推荐阅读者以订阅的方式阅读可能吧的文章。
Web2.0引领网络经济社会化
Web2.0引领网络经济社会化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迄今正在进行着的最重要的创新。
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Web2.0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商务广泛化、日常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2.0理念在电子商务领域崭露头角,并开始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结合电子商务2.0的特点,本文阐述了电子商务2.0的发展及其应用,以期能够为基于Web2.0的电子商务2.0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标签:Web2.0 电子商务商务模式一、Web 2.0是什么2004年3月,欧雷利媒体公司(O’Reilly Media Inc.)负责在线出版及研究的副总裁Dale Dougherty在公司的一次筹备会上偶然提出了Web2.0一词,该公司主席兼CEO提姆·奥莱理(Tim O’Reilly)立刻被这一说法所吸引,并召集公司相关人员用大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探讨,进一步完善之。
随后,在欧雷利媒体极力推动下,分别于2004年10月和2005年10月两次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全球Web2.0大会。
从此,Web2.0这一概念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开来,目前已发展到大红大紫的境况。
它不仅给网络的内容带来了新气象,还改变了网络自身的运作方式。
实际上,Web 2.0 是个历史学的概念,而非技术性的概念,它是对Web 发展历史断代的成果,是相对于Web1.0 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关于Web2.0 的定义,很多人持不同观点。
Blogger Don从Web 2.0组成的角度让我们首先认识了Web 2.0:“Web 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我国Web2.0网站的商业模式比较分析
我国Web2.0网站的商业模式比较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Web2.0网站已经成为了社交、信息传播和商业交易的重要平台。
我国的Web2.0网站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并探索出了各自的商业模式。
本文将就我国Web2.0网站的商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国的Web2.0网站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广告模式、会员付费模式和电商模式。
这三种模式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广告模式是我国Web2.0网站中最常见的商业模式。
这一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在网站上投放广告,从而实现收入的获取。
广告模式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Web2.0网站。
例如,在社交网站上,可以通过个人信息、兴趣爱好等进行广告定向投放,从而提高广告的精准度和点击率;在信息传播网站上,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广告形式和位置,吸引用户的点击和阅读。
广告模式的优势在于投入较低,运营成本较小,并且可以通过大量的用户访问量来实现大规模的广告投放。
而劣势则在于用户的抵触情绪较高,容易出现广告屏蔽、忽略等情况,对广告主来说很难实现有效的宣传和推广。
第二,会员付费模式是指Web2.0网站提供一些特殊功能或者高级服务,向用户收取一定的会员费用。
这一模式在我国的一些网站上已经开始出现。
以微博为例,微博向用户提供了一些高级功能,比如VIP账号、超级话题等,用户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使用这些功能。
会员付费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定价策略,同时也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特殊的用户体验来吸引用户。
然而,会员付费模式的挑战在于用户的支付意愿和能力,大部分用户对于付费服务的接受度还比较低,而且在激烈的竞争中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
第三,电商模式是指Web2.0网站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商品的交易和流通。
我国的一些购物网站,如淘宝、京东等,正是采用了这一商业模式。
电商模式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盈利能力,通过建立庞大的商品库存和供应链体系,以及提供完善的物流和支付体验,Web2.0网站可以吸引大量的用户进行在线购物。
web2.0简介
O'Reilly Media, Inc. 是世界上在 UNIX、 Internet 和其他开放系统图书领域具有领导 地位的出版公司,同时是联机出版的先锋。
三、Web2.0的概念
web2.0至今还未有个统一的定义,人们从 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定义web2.0。
(1)Tim O’Reilly的定义。Web2.0概念的提 出者Tim O’Reilly认为,web 2.0的经验是有 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 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 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 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web 2.0的一个关键 原则是:用户越多,服务越好。
四、与Web1.0的比较及Web2.0特征
WEB 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主,网站的目标是 以内容来吸引眼球,吸引人。这种思想也是传统 媒体思想的一种延续。但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 关系常常受到超链接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因而呈 现出偶然性、随意性与跳跃性,而信息过载也使 内容对于人的持续吸引能力受到不断削减。也就 是说,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往往不是稳定。 有时反倒是形式(例如界面风格)对人们在网络中 的行为方式产生较强的制约作用。网络要能持续 地发展,必然要有一种超越人与内容关系的新动 力。
社会性书签(BookMark)是对某条数据记录做一个记号, 为以后能得到这个特殊的记录,再次访问时可以不通过 中间环节移动的功能,就和书签一样。 Diigo是一个网上的标注书签,用户可以在Diigo网站 中保存做过标记的网页,同时也可以看到别人在网页 中做的标记。并且可以建立相关群组,和大家一起讨 论感兴趣的问题。互联网标注书签服务做为一种个人 的信息整理平台, 基于它在网络上的独特优势, 能提供 很多本地书签工具所不能提供的功能。 官网/,演示地址 /user1/70/archives/2008/19197. html
谈谈对Web 2.0的认识
谈谈对Web 2.0的认识班级:网络151 学号:1510707129 姓名:杨湘筠摘要:Web2.0 是相对于Web1.0的新的时代。
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第二代互联网,即web2.0,是一个新的时代。
关键词:web 1.0,用户主导,互联网产品模式,第二代互联网,新的时代。
1对web 2.0的理解和认识Web 2.0 的核心是自由,协作,社会化,开放,去中心化。
大体范畴是:博客,移动博客,播客,社会化标签,内容聚合,对等互联网,社会化网络软件等。
此网站不能是封闭的,它必须可以很方便地被其他系统获取或写入数据。
用户应该在网站上拥有自己的数据。
Web2.0不是BLOG,TAG,RSS——这三个是为个人展示服务的。
BBS,BOOKMARK,WIKI——这三个是为群体交流服务的。
AJAX(人机交互技术),P2P(机机交互技术),SNS(人际交互技术)——这三个是支撑技术。
真正的web 2.0是这些技术的集成,是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社会化,是新技术全面影响人们生活及企业生产方式,促进社会发展的技术与社会的交叉点。
双向的消息协议是web 2.0架构的关键元素之一。
两个主要的类型是RESTful和SOAP方法。
REST表示了一种web服务客户端传送所有的事物的状态。
SOAP和类似的轻量方法都依赖服务器来保存状态信息。
两种情况下服务是通过一个API调用的。
这个API常常是根据网站的特殊需求定义的,但是标准的web 服务API的API依然被广泛使用。
一般来说web服务的通用语言是XML,但并不一定,还存在大量不同的其他语言。
2 Web 2.0的功能Web 2.0 的功能是在已有的Web服务器架构上建立的,但是更加强调后台软件.数据联合不仅仅是名称上和内容管理发布方法不同,而且Web服务要求更加强壮的数据库和工作流的支持,并且变得与传统的企业内部网的应用服务器功能更加相似.供应商不管是用一个通用服务器方法,可以把所有需要的功能都集中到一个服务器平台上,或者是一个Web服务器插件的方法,可以使用增强了API接口的标准发布工具和其他工具.不管选择的是哪种途径,Web 2.0的进化不会为这些选择做出重大改变.3 Web 2.0的发展web 2.0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发展,包括了使用标准化协议的网站内容的联合,这可以让最终用户在其他环境中使用网站的数据,包括另一个网站、浏览器插件、或者一个单独的桌面应用程序.这些联合协议包括RSS,资源描述框架(RDF),和Atom,这些都是基于XML的.特别的协议如FOAF和XFN(XHTML朋友网络)——这两者都是为了社会性网络开发的——扩展了网站的功能或者可让最终用户不集中于网站就可以进行交互.参见microformats,以查询更多的专门数据格式.4 Web2.0的影响它对社会的影响:Web 2.0中出现的数据联合和消息传送能力,提出了潜在的一种可能性——在完全不同的在线社区之间创建一个更加紧密的社会构造.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术语来集合性地代表这些共同的社团,包括blogshpere:网志的世界,syndisphere:内容联合发布,以及wikisphere,然而其他的观察者认为这些措辞和内在的含义太空泛了.商业影响:可能的由WEB2.0带来的指数级增长的业务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消费和以计算机为本的消费的区别. 对于价值的鉴定和消费的过程中无需不同人为参与,由于Web2.0的出现,也是完全可能的事情了.各个组织会不断使用诸如RSS/Atom/RDF之类的联合格式来联合他们的价值提案.除了价值的联合外,Web服务终点发布将简化联合的价值的消费过程.5 Web 2.0 的应用5.1 BlogBlog一词本起源于 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
Web2_0_人人为我_我为人人_王琳
Web2.0———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王琳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工程师摘要:伴随着更多的业务和服务,伴随着互联网从百科全书向服务平台的转变以及业务模式的拓展,web2.0时代到来了。
处处体现出全体网民的智慧,“YOU”成为互联网的主角,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下,web2.0的业务越来越丰富多彩。
关键词:web2.0业务模式核心理念Abstract:Withmoreservicesandapplicationse-merging,aswellasthetransformationofInternetfrominformation“encyclopedia”toserviceplat-formandthediversityofInternetbusinessmodel,theWeb2.0eracomestous.TheadvancementofInternetisdrivenbytheNetizen’swisdom,andeachonecouldplayacriticalroleinit.Web2.0servicesareflourishingfollowingthethoughtof“allforoneandoneforall”.KeyWords:Web2.0ServiceModecoreideasWeb2.0已经成为2007年电信与互联网界的时髦词汇和代表一切新兴业务和服务的概念框架。
Web2.0被解释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业务模式。
更多的词汇被冠以2.0,来展示自己已经同新一代互联网应用一样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移动2.0、视频2.0等。
那么在Web2.0应用服务下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是Web2.0的根本理念?Web2.0的业务模式有什么新的特点?种种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不一样的Web2.0生活Web2.0框架下的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了按照用户需求、根据个人喜好、用户自行管理的工具,每个人在获取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需要提供自己的服务,共享价值,这就是Web2.0的生活。
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引言:Web2.0是指第二代互联网技术,其与第一代互联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成为信息的共享和创造平台。
自2004年Web2.0概念被提出以来,其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对Web2.0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介绍其基本概念、特点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一、Web2.0的基本概念与特点:Web2.0是由著名美国科技专栏作家O'Reilly在2004年提出的概念。
其基本概念包括:用户参与、用户生成内容、社交网络、富媒体应用等。
Web2.0强调用户需要和参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鼓励用户主动创造内容、共享信息。
与传统的Web1.0相比,Web2.0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个性化。
Web2.0的主要特点包括:用户参与度高、数据的共享与互通、社交网络的形成、个性化定制服务、富媒体内容的应用等。
这些特点使得Web2.0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2.0平台进行信息共享,通过社交网络了解和交流,享受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Web2.0的研究进展:Web2.0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用户行为模式、社交网络、用户生成内容、个性化推荐等方面。
在用户行为模式方面,研究者通过分析用户在Web2.0平台上的活动,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规律,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社交网络研究主要关注于社交关系的建立、发展和演化,揭示社交网络的特点和规律。
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主要关注用户如何创造和共享内容,以及内容的质量评估和推荐算法的研发。
个性化推荐研究主要关注于如何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推荐合适的信息、产品、服务等。
在Web2.0的研究中,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者通过挖掘大规模用户数据,探索用户需求和行为规律。
机器学习方法被应用于个性化推荐、内容质量评估等任务中。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帮助识别社交网络的核心节点、社群结构等。
Web2_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
第23卷 第6期Vol .23No .6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of Chongq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 (Natural Science )2009年6月Jun .2009 3 收稿日期:2009-01-15作者简介:高博(1981—),男,河南南阳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W 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3高 博1,周 旖2,崔英志1(1.重庆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重庆 400050;2.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56)摘要:分析了W eb2.0网站的基本特点及其采用的新技术,介绍了W eb2.0网站的去中心化概念和社区化模式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网络社区中心重构的运行机制和一系列的社区化模式.通过理论和统计数据双重分析得出,传统的W eb1.0站点向W eb2.0的转变和社区化进程,已经逐渐成为网络发展的主流趋势.关 键 词:W eb2.0;去中心化;社区化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24(2009)06-0102-05Character isti cs and Co mm un ity 2M ethod Pa ttern s of W eb 2.0W ebsiteG AO Bo 1,ZHOU Yi 2,CU I Ying -zhi1(1.Modern Educati on and Technol ogy Center,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Chongqing 400050,China;2.Chongqing Zhengda Soft w are Polytechnic College,Chongqing 40005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 oduces the concep ts of decentrati on and community of W eb2.0websites thr ough analyzing their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ne w technol ogies,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operating mechanis m and a series of community methods f or the reconstructi on of the net w ork community centre .By analyzing the theory and statistic data,it is found that transiting fr om W eb1.0t o W eb 2.0and community 2method p r ocess has become a mainstrea m trend of net w ork devel opment .Key words:W eb 2.0;decentrati on;community 2method W eb2.0是相对W 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如今,由W 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 ML 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 eb2.0互联网模式的过渡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在W eb2.0模式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又以网络社区最为突出和典型.网络社区的社交化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了以“兴趣、话题”或“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社交网络架构.目前,网络社区还在不断向着“细分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1 W eb2.0网站的特点W eb1.0到W eb2.0的转变,从模式上说是单纯的“读”向“写”和“共同建设”转变;从基本构成单元上说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转变;从工具上说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转变;从运行机制上说是由“Client/ Server”向“W eb Services”转变;从内容的作者上说是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转变;从应用上说是由初级集中式的应用向全面、大量的应用转变.在W eb2.0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网络应用类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BBS,本义是早期通过Telnet方式登录的电子公告牌服务,现在用来代指通过W eb方式浏览的论坛(f oru m),允许多人参与其中,就多个话题进行讨论.目前,最新最流行的论坛程序大都包括了多种由多个论坛用户同时参与的功能,以增加用户“黏度”和对论坛的依赖性.W iki,即“维基百科”、“维客”.“维客”(wiki w 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是一种超文本系统[1].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使用者可以在W eb的基础上对W 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W 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 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B l og,即“博客”,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且能不断更新.B l 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反向引用(trackBack)和留言/评论(co 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 l og的作者(B l ogger)既是这个B l og的创作人,也是其档案管理人.S NS,即“社会化网络软件/服务”(s ocial net w orking s oft w are/service),是Web2.0体系下的一个技术应用架构.S NS基于“六度分隔”理论[1]运作,放在Web2.0的背景下,每个用户都拥有自己的B l og、自己维护的W iki和社会化书签等,用户通过Tag、RSS或者即时通讯、邮件等方式连接到一起,“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就是社会化网络(S NS).”①P2P,即“点对点(peer t o peer)”,被广泛用于W eb2.0网站的多个方面,如即时通讯(I M,instant message)、点对点下载(P2P downl oad)、分布式计算(distributable computing)等.P2P模式的应用程序在W eb2.0网站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以上这些网络应用,目前的W eb2.0网站往往采用了以下技术架构来实现:1)基于“.Net框架”的架构.主要使用微软公司提供的V isual Studi o系列开发工具和C#、VB. Net等语言,运行于微软公司的W indows服务器平台.近来也出现了Unix平台下的相应兼容平台.2)基于Java及其相关组件的架构.主要使用Sun公司提供的Java语言完成,优点是可以运行于W indows、Unix、L inux、BS D、A I X等多种服务器平台和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Java语言已经非常成熟,能够很好的适合多种规模和场合的需要.3)借助其他开源技术和相应的社区支持.主要使用PHP、Perl、Ruby on Rails等Unix平台的传统语言,也可以很好的在各种服务器平台和环境下运行.但因商业公司的支持力度较小,往往需要开发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并自行从开源社区获取相应的技术支持.HTTP协议本身是面向无连接的,因此早期的网站在使用起来与本地桌面应用程序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开发模式、界面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常常不尽人意.W eb2.0网站在这些方面不断探索,率先使用新技术来加强和改进,这些新技术包括:1)W ebService与S OA.S OA是“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简称,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思想.W ebService已经逐渐成为最适合实现S OA 的技术,其具有以下优点:①基于标准访问的独立功能实体满足了松耦合要求.在W ebService中所有的访问都通过S OAP访问进行,用W S DL(web301高 博,等:W 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①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StanleyM ilgra 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service descri p ti on language,W ebService描述语言)定义的接口封装,通过UDD I(universal descri p ti 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 on,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进行目录查找,可以动态改变一个服务的提供方而无需影响客户端的配置,外界客户端并不关心所访问服务器端的代码实现.②适合大数据量低频率访问,符合服务“大颗粒度”功能.基于性能和效率平衡的要求,S OA的服务提供的是“大颗粒度”的应用功能,而且跨系统边界的访问频率也不会象程序间函数调用那么频繁.通过使用W S DL 和基于文本(L iteral)的S OAP请求,可以实现能一次性接收处理大量数据.③基于标准的文本消息传递为异构系统提供通讯机制.W ebService所有的通讯是通过S OAP进行的,而S OAP是基于X ML 的.X ML是结构化的文本消息.从最早的ED I开始,文本消息也许是异构系统间通讯最好的消息格式,适用于S OA强调的服务对异构后天宿主系统的透明性.2)A jax.严格说来A jax并不是一种新技术,它只是一些已有技术的整合:X MLH tt pRequest、X ML、Javascri p t、DOM等等.A jax使用XHT ML+ CSS来表示信息,使用JavaScri p t操作DOM (docu ment object model)进行动态显示及交互,使用X ML和XS LT进行数据交换及相关操作,使用X MLH tt pRequest对象与W eb服务器进行异步数据交换,使用JavaScri p t将所有的东西绑定在一起,使用S OAP以X ML的格式来传送方法名和方法参数.使用A jax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在不刷新整个页面的前提下更新其中的局部内容.这使得W eb应用程序能够更为敏捷地回应用户动作,并避免了在网络上发送那些没有改变过的信息.A jax 不需要任何浏览器插件,但需要用户允许JavaScri p t在浏览器上执行.3)R I A.作为W eb表现层技术的重要发展, R I A(rich internet app licati on,富互联网应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接受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R I A能采用立即部署、跨平台、采用逐步下载等方式来检索内容和数据,可以充分利用被广泛采纳的互联网标准,具有实时互动的声音和图像,允许在因特网上以一种像使用W eb一样简单的方式来部署富客户端程序,同时具有丰富美观的界面和交互能力,能够能很好地改善客户端的用户体验.总体来说,目前的W eb2.0网站同时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以用户为中心(user centered).传统网站是以网站设计者为中心,用户只能看到设计者让他们看到的内容.W eb2.0网站则是以用户为中心,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内容是由用户贡献的.2)提供网络软件服务(s oft w are as a service).传统网站本质上是计算机后面的人工服务,而W eb2.0网站更像一种纯粹的、以网络为平台的软件服务.3)海量的数据(data is king).传统网站信奉的是“内容为王”(content is king),W eb2.0网站信奉的是“数据为王”(data is king).二者通常都具有巨大的数据库,其商业模式就是让用户消费这些数据.4)内容的开放性(convergence).传统网站往往具有封闭性,外部用户添加和输出数据都很困难.W eb2.0网站则鼓励用户这样做,提供RSS等手段供用户在其他地方使用它们的数据.5)渐进式的开发(iterative devel opment).传统网站的开发周期往往很漫长,一旦定型,就很少做出变化.W eb2.0网站则几乎是从不间断地一直开发,不断有新功能提供,不断有新的变化,以致有些网站将自己称作“永远的测试版”(per petual beta).6)丰富的浏览器体验(rich br owser experience).传统网站往往采用单调的静态页面, W eb2.0网站的页面则通常是可以与用户互动,比如用户可以关闭或移动某些栏目等等.7)多种使用方式(multi p le delivery channels).传统网站往往只限于在个人电脑上浏览,而W eb2.0网站更注重提供多种浏览方式,比如在手机上浏览,或者通过屏幕阅读器供盲人使用.8)社会化网络(s ocial net w orking).传统网站的用户之间往往是孤立的,而W eb2.0网站则加入了社交元素,让用户之间能够建立联系,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401重庆工学院学报9)个人开发者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devel oper).传统意义上开发一个大型网站需要大量的人员,但是大多数W eb2.0网站开发者的人数都非常少.2 W eb2.0网站的去中心化在抽象代数中,群G的中心Z(G)是所有在G 中的和G的所有元素可交换的元素的集合[3].精确地讲:Z(G)={z∈gz=zg・g∈G} 注意Z(G)是G的一个子群,若x和y在Z(G)中,则有Πg∈G,(xy)g=x(yg)=x(gy)=(xg)y=g(xy)所以xy也在Z(G)中,而且Z(G)是一个G的可交换子群,也是G的正规子群,甚至是G的严格特征子群,但不总是有完全特征的.群G的一个元素a的中心化子(记作CG(a))是G的和a可交换的元素的集合,换句话说, C G(a)={x∈G:xs=sx}.若H为G的子群,则C H(a)=C G(a)∩H.另一种情况是,若Z(G)是平凡群,则群可以是无中心的.在这种情况下,群G的中心化子实际上为空集 .反映在互联网的站点上,早期的W eb1.0的站点实际上是以建立和维护者为中心的结构,访客被边缘化.中心化的核心在于,一个机构或团体客观上控制了大多数的资源,称这些机构和团体为一个事实上的信息资源中心,并具备了通过议程设置引导甚至误导用户的能力.而W eb2.0的站点则在这个结构上发生了变化,站点大部分的数据由注册用户或来访的游客提交,以往需要维护人员花费大力气撰写或上传的信息和内容通过开放的形式由大众完成.这是由W eb2.0站点所具有的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样的一种变化被专家和学者们称为“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不仅是中心的解构,更重要的是“中心重构”.事实上,“去中心化”本质并非无中心,而是中心动态化,或称之为中心流动性,这种现象类似于物理学上的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在此过程中,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和基础,人是以真实的身份出现的(或者至少可以找到真实的人),人与人之间有真正的互动,因此也就有了社会监督.基于真实的人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大众的智慧.大众智慧可以表现为在W eb2.0类网站上常用的几个技巧:ranking(排位)、rating(打分)和revie wing(由用户提供评价).这一类的内容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仅由少数公司,如吉尼斯、福布斯等所掌握和提供.同样,一个基于真实人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上的排位、打分及评价更受人信赖.虽然W eb2.0本质上不是技术上的革命,而是理念上的创新,但是技术也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tag,即标签技术,它的运用让我们上述的排位、打分及分类都易如反掌.在这些所谓W eb2.0特征的背后,其实更根本的是一个(商业)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石———信任.3 W eb2.0网站的社区化模式趋势构建W eb2.0新型网站所依赖的基础就是W eb2.0站点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开放性的内容和社会化的网络.一个W eb2.0的站点在产生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即是这个站点“社区化”的过程,其结果是每一个W eb2.0的站点终将形成一个以个人、友邻和兴趣为中心的网上虚拟“社区”[4-6].社区的成员是真实的,他们之间有共同兴趣或利益,站点使用的技术让他们之间的互动轻而易举.在这些社区里不仅大家可以相互信任,社区不断增大的规模也大大提高了每一个社区成员的商业机会(网络效应).从用户来说,站点的社区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人际圈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线下关系因为在社区中的相识和相知而产生,网友聚会正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互动方式.如果没有站点的社区化进程,那拥有共同浓厚的兴趣的用户就无法实现方便的交流,网络人际圈的建立更无从谈起.从站点来看,通过用户之间线上交流的频次和深501高 博,等:W 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度的提升,也带来了网站流量和用户“黏性”的增长,从而提升了网站的营销价值,拓宽了网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7-10].站点吸引的特质人群还可能成为广告主们心仪的口碑媒介和传播对象.社区也成为了宣传产品、活动和企业形象的最佳平台之一,成熟的人际圈的聚合对于吸引新的访问者有较大的作用.4 结束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W eb2.0网站所使用的新技术、新理念也将随之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W eb1. 0时代信息的“推”模式将逐渐转变为新的“面向服务”的架构,并行计算与联合计算将走向平民化,以W ebService、A jax、R I A等新技术、新思想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新将改变旧有的网络应用方式,代之以更加开放的体系、更为流畅的体验及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习惯在网络社区分享、交流、展示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和自己现实中和网络上的朋友交流.这种趋势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逐渐复制到网络上,形成了虚拟世界的“现实”.同时,网络社区也成为舆论焦点的发源地,用户登录社区网站首要目的是寻找解决问题办法,其次是讨论共同兴趣话题、浏览信息和分享生活及情感经验.在互联网的力量不断壮大下,网络社区的作用和影响力愈发凸显,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传统的W eb1.0站点向W eb2.0的转变和社区化进程,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参考文献:[1] Six degrees of separati on[E B/OL].[2008-12-12].htt p:∥en.wiki /wiki/Six_degrees_of_separati on.[2] 朱亚丽.“六度分离”假说的信息学意义[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59-61.[3] 陈进之.群论里常用的初等方法与技巧[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2):3-4.[4] 孙茜.W 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06,26(2):69-70[5] 莫凡.W E B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J].开封大学学报,2006,20(2):77-78.[6] 朱德利.W eb2.0的技术特点和信息传播思想[J].现代情报,2005,2(12):76-78.[7] 王伟军,孙晶.W 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情报科学,2007,25(12):1907-1913.[8] 钟焯荣,曾鸣,何斌斌,等.互联网模式W E B2.0的分析与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1):75-77.[9] 王媛.浅析W eb2.0的商业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5.[10]何长林,周玉云.网络新模式W eb2.0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2):108-109.(责任编辑 刘 舸)601重庆工学院学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6期Vol .23No .6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of Chongq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 (Natural Science )2009年6月Jun .2009 3 收稿日期:2009-01-15作者简介:高博(1981—),男,河南南阳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W 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3高 博1,周 旖2,崔英志1(1.重庆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重庆 400050;2.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56)摘要:分析了W eb2.0网站的基本特点及其采用的新技术,介绍了W eb2.0网站的去中心化概念和社区化模式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网络社区中心重构的运行机制和一系列的社区化模式.通过理论和统计数据双重分析得出,传统的W eb1.0站点向W eb2.0的转变和社区化进程,已经逐渐成为网络发展的主流趋势.关 键 词:W eb2.0;去中心化;社区化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24(2009)06-0102-05Character isti cs and Co mm un ity 2M ethod Pa ttern s of W eb 2.0W ebsiteG AO Bo 1,ZHOU Yi 2,CU I Ying -zhi1(1.Modern Educati on and Technol ogy Center,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Chongqing 400050,China;2.Chongqing Zhengda Soft w are Polytechnic College,Chongqing 40005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 oduces the concep ts of decentrati on and community of W eb2.0websites thr ough analyzing their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ne w technol ogies,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operating mechanis m and a series of community methods f or the reconstructi on of the net w ork community centre .By analyzing the theory and statistic data,it is found that transiting fr om W eb1.0t o W eb 2.0and community 2method p r ocess has become a mainstrea m trend of net w ork devel opment .Key words:W eb 2.0;decentrati on;community 2method W eb2.0是相对W 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如今,由W 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 ML 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 eb2.0互联网模式的过渡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在W eb2.0模式的多种表现形式中,又以网络社区最为突出和典型.网络社区的社交化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了以“兴趣、话题”或“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社交网络架构.目前,网络社区还在不断向着“细分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1 W eb2.0网站的特点W eb1.0到W eb2.0的转变,从模式上说是单纯的“读”向“写”和“共同建设”转变;从基本构成单元上说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转变;从工具上说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转变;从运行机制上说是由“Client/ Server”向“W eb Services”转变;从内容的作者上说是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转变;从应用上说是由初级集中式的应用向全面、大量的应用转变.在W eb2.0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网络应用类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BBS,本义是早期通过Telnet方式登录的电子公告牌服务,现在用来代指通过W eb方式浏览的论坛(f oru m),允许多人参与其中,就多个话题进行讨论.目前,最新最流行的论坛程序大都包括了多种由多个论坛用户同时参与的功能,以增加用户“黏度”和对论坛的依赖性.W iki,即“维基百科”、“维客”.“维客”(wiki w 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是一种超文本系统[1].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使用者可以在W eb的基础上对W 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W 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 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B l og,即“博客”,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且能不断更新.B l 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反向引用(trackBack)和留言/评论(co 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 l og的作者(B l ogger)既是这个B l og的创作人,也是其档案管理人.S NS,即“社会化网络软件/服务”(s ocial net w orking s oft w are/service),是Web2.0体系下的一个技术应用架构.S NS基于“六度分隔”理论[1]运作,放在Web2.0的背景下,每个用户都拥有自己的B l og、自己维护的W iki和社会化书签等,用户通过Tag、RSS或者即时通讯、邮件等方式连接到一起,“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就是社会化网络(S NS).”①P2P,即“点对点(peer t o peer)”,被广泛用于W eb2.0网站的多个方面,如即时通讯(I M,instant message)、点对点下载(P2P downl oad)、分布式计算(distributable computing)等.P2P模式的应用程序在W eb2.0网站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以上这些网络应用,目前的W eb2.0网站往往采用了以下技术架构来实现:1)基于“.Net框架”的架构.主要使用微软公司提供的V isual Studi o系列开发工具和C#、VB. Net等语言,运行于微软公司的W indows服务器平台.近来也出现了Unix平台下的相应兼容平台.2)基于Java及其相关组件的架构.主要使用Sun公司提供的Java语言完成,优点是可以运行于W indows、Unix、L inux、BS D、A I X等多种服务器平台和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Java语言已经非常成熟,能够很好的适合多种规模和场合的需要.3)借助其他开源技术和相应的社区支持.主要使用PHP、Perl、Ruby on Rails等Unix平台的传统语言,也可以很好的在各种服务器平台和环境下运行.但因商业公司的支持力度较小,往往需要开发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并自行从开源社区获取相应的技术支持.HTTP协议本身是面向无连接的,因此早期的网站在使用起来与本地桌面应用程序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开发模式、界面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常常不尽人意.W eb2.0网站在这些方面不断探索,率先使用新技术来加强和改进,这些新技术包括:1)W ebService与S OA.S OA是“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简称,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思想.W ebService已经逐渐成为最适合实现S OA 的技术,其具有以下优点:①基于标准访问的独立功能实体满足了松耦合要求.在W ebService中所有的访问都通过S OAP访问进行,用W S DL(web301高 博,等:W 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①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StanleyM ilgra 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service descri p ti on language,W ebService描述语言)定义的接口封装,通过UDD I(universal descri p ti 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 on,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进行目录查找,可以动态改变一个服务的提供方而无需影响客户端的配置,外界客户端并不关心所访问服务器端的代码实现.②适合大数据量低频率访问,符合服务“大颗粒度”功能.基于性能和效率平衡的要求,S OA的服务提供的是“大颗粒度”的应用功能,而且跨系统边界的访问频率也不会象程序间函数调用那么频繁.通过使用W S DL 和基于文本(L iteral)的S OAP请求,可以实现能一次性接收处理大量数据.③基于标准的文本消息传递为异构系统提供通讯机制.W ebService所有的通讯是通过S OAP进行的,而S OAP是基于X ML 的.X ML是结构化的文本消息.从最早的ED I开始,文本消息也许是异构系统间通讯最好的消息格式,适用于S OA强调的服务对异构后天宿主系统的透明性.2)A jax.严格说来A jax并不是一种新技术,它只是一些已有技术的整合:X MLH tt pRequest、X ML、Javascri p t、DOM等等.A jax使用XHT ML+ CSS来表示信息,使用JavaScri p t操作DOM (docu ment object model)进行动态显示及交互,使用X ML和XS LT进行数据交换及相关操作,使用X MLH tt pRequest对象与W eb服务器进行异步数据交换,使用JavaScri p t将所有的东西绑定在一起,使用S OAP以X ML的格式来传送方法名和方法参数.使用A jax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在不刷新整个页面的前提下更新其中的局部内容.这使得W eb应用程序能够更为敏捷地回应用户动作,并避免了在网络上发送那些没有改变过的信息.A jax 不需要任何浏览器插件,但需要用户允许JavaScri p t在浏览器上执行.3)R I A.作为W eb表现层技术的重要发展, R I A(rich internet app licati on,富互联网应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接受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R I A能采用立即部署、跨平台、采用逐步下载等方式来检索内容和数据,可以充分利用被广泛采纳的互联网标准,具有实时互动的声音和图像,允许在因特网上以一种像使用W eb一样简单的方式来部署富客户端程序,同时具有丰富美观的界面和交互能力,能够能很好地改善客户端的用户体验.总体来说,目前的W eb2.0网站同时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以用户为中心(user centered).传统网站是以网站设计者为中心,用户只能看到设计者让他们看到的内容.W eb2.0网站则是以用户为中心,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内容是由用户贡献的.2)提供网络软件服务(s oft w are as a service).传统网站本质上是计算机后面的人工服务,而W eb2.0网站更像一种纯粹的、以网络为平台的软件服务.3)海量的数据(data is king).传统网站信奉的是“内容为王”(content is king),W eb2.0网站信奉的是“数据为王”(data is king).二者通常都具有巨大的数据库,其商业模式就是让用户消费这些数据.4)内容的开放性(convergence).传统网站往往具有封闭性,外部用户添加和输出数据都很困难.W eb2.0网站则鼓励用户这样做,提供RSS等手段供用户在其他地方使用它们的数据.5)渐进式的开发(iterative devel opment).传统网站的开发周期往往很漫长,一旦定型,就很少做出变化.W eb2.0网站则几乎是从不间断地一直开发,不断有新功能提供,不断有新的变化,以致有些网站将自己称作“永远的测试版”(per petual beta).6)丰富的浏览器体验(rich br owser experience).传统网站往往采用单调的静态页面, W eb2.0网站的页面则通常是可以与用户互动,比如用户可以关闭或移动某些栏目等等.7)多种使用方式(multi p le delivery channels).传统网站往往只限于在个人电脑上浏览,而W eb2.0网站更注重提供多种浏览方式,比如在手机上浏览,或者通过屏幕阅读器供盲人使用.8)社会化网络(s ocial net w orking).传统网站的用户之间往往是孤立的,而W eb2.0网站则加入了社交元素,让用户之间能够建立联系,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401重庆工学院学报9)个人开发者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devel oper).传统意义上开发一个大型网站需要大量的人员,但是大多数W eb2.0网站开发者的人数都非常少.2 W eb2.0网站的去中心化在抽象代数中,群G的中心Z(G)是所有在G 中的和G的所有元素可交换的元素的集合[3].精确地讲:Z(G)={z∈gz=zg・g∈G} 注意Z(G)是G的一个子群,若x和y在Z(G)中,则有Πg∈G,(xy)g=x(yg)=x(gy)=(xg)y=g(xy)所以xy也在Z(G)中,而且Z(G)是一个G的可交换子群,也是G的正规子群,甚至是G的严格特征子群,但不总是有完全特征的.群G的一个元素a的中心化子(记作CG(a))是G的和a可交换的元素的集合,换句话说, C G(a)={x∈G:xs=sx}.若H为G的子群,则C H(a)=C G(a)∩H.另一种情况是,若Z(G)是平凡群,则群可以是无中心的.在这种情况下,群G的中心化子实际上为空集 .反映在互联网的站点上,早期的W eb1.0的站点实际上是以建立和维护者为中心的结构,访客被边缘化.中心化的核心在于,一个机构或团体客观上控制了大多数的资源,称这些机构和团体为一个事实上的信息资源中心,并具备了通过议程设置引导甚至误导用户的能力.而W eb2.0的站点则在这个结构上发生了变化,站点大部分的数据由注册用户或来访的游客提交,以往需要维护人员花费大力气撰写或上传的信息和内容通过开放的形式由大众完成.这是由W eb2.0站点所具有的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样的一种变化被专家和学者们称为“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不仅是中心的解构,更重要的是“中心重构”.事实上,“去中心化”本质并非无中心,而是中心动态化,或称之为中心流动性,这种现象类似于物理学上的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在此过程中,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和基础,人是以真实的身份出现的(或者至少可以找到真实的人),人与人之间有真正的互动,因此也就有了社会监督.基于真实的人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大众的智慧.大众智慧可以表现为在W eb2.0类网站上常用的几个技巧:ranking(排位)、rating(打分)和revie wing(由用户提供评价).这一类的内容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仅由少数公司,如吉尼斯、福布斯等所掌握和提供.同样,一个基于真实人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上的排位、打分及评价更受人信赖.虽然W eb2.0本质上不是技术上的革命,而是理念上的创新,但是技术也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tag,即标签技术,它的运用让我们上述的排位、打分及分类都易如反掌.在这些所谓W eb2.0特征的背后,其实更根本的是一个(商业)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石———信任.3 W eb2.0网站的社区化模式趋势构建W eb2.0新型网站所依赖的基础就是W eb2.0站点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开放性的内容和社会化的网络.一个W eb2.0的站点在产生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即是这个站点“社区化”的过程,其结果是每一个W eb2.0的站点终将形成一个以个人、友邻和兴趣为中心的网上虚拟“社区”[4-6].社区的成员是真实的,他们之间有共同兴趣或利益,站点使用的技术让他们之间的互动轻而易举.在这些社区里不仅大家可以相互信任,社区不断增大的规模也大大提高了每一个社区成员的商业机会(网络效应).从用户来说,站点的社区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人际圈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线下关系因为在社区中的相识和相知而产生,网友聚会正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互动方式.如果没有站点的社区化进程,那拥有共同浓厚的兴趣的用户就无法实现方便的交流,网络人际圈的建立更无从谈起.从站点来看,通过用户之间线上交流的频次和深501高 博,等:W eb2.0网站的特点与社区化模式度的提升,也带来了网站流量和用户“黏性”的增长,从而提升了网站的营销价值,拓宽了网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7-10].站点吸引的特质人群还可能成为广告主们心仪的口碑媒介和传播对象.社区也成为了宣传产品、活动和企业形象的最佳平台之一,成熟的人际圈的聚合对于吸引新的访问者有较大的作用.4 结束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W eb2.0网站所使用的新技术、新理念也将随之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W eb1. 0时代信息的“推”模式将逐渐转变为新的“面向服务”的架构,并行计算与联合计算将走向平民化,以W ebService、A jax、R I A等新技术、新思想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新将改变旧有的网络应用方式,代之以更加开放的体系、更为流畅的体验及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习惯在网络社区分享、交流、展示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和自己现实中和网络上的朋友交流.这种趋势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逐渐复制到网络上,形成了虚拟世界的“现实”.同时,网络社区也成为舆论焦点的发源地,用户登录社区网站首要目的是寻找解决问题办法,其次是讨论共同兴趣话题、浏览信息和分享生活及情感经验.在互联网的力量不断壮大下,网络社区的作用和影响力愈发凸显,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传统的W eb1.0站点向W eb2.0的转变和社区化进程,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参考文献:[1] Six degrees of separati on[E B/OL].[2008-12-12].htt p:∥en.wiki /wiki/Six_degrees_of_separati on.[2] 朱亚丽.“六度分离”假说的信息学意义[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59-61.[3] 陈进之.群论里常用的初等方法与技巧[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2):3-4.[4] 孙茜.W 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06,26(2):69-70[5] 莫凡.W E B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J].开封大学学报,2006,20(2):77-78.[6] 朱德利.W eb2.0的技术特点和信息传播思想[J].现代情报,2005,2(12):76-78.[7] 王伟军,孙晶.W 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情报科学,2007,25(12):1907-1913.[8] 钟焯荣,曾鸣,何斌斌,等.互联网模式W E B2.0的分析与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1):75-77.[9] 王媛.浅析W eb2.0的商业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5.[10]何长林,周玉云.网络新模式W eb2.0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2):108-109.(责任编辑 刘 舸)601重庆工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