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海鲜池海鲜死亡的原因

海鲜池海鲜死亡的原因

海鲜池海鲜死亡的原因1一、配制人工海水。

活海鲜品运抵目的地后,先要进行清拣,剔除那些死亡、严重受伤及患病的海鲜品,然后进行冲洗。

如果使用城市中自来水作为存养海鲜的水源,一定要除氯后方可使用。

消除氯的方法,最简单的是晾晒法,把水预先搁置3-4天后再用。

如无条件晾晒,可采用化学法去氯,常用去氯药品是硫代硫酸钠,其用量一般为10公斤自来水加入1克硫代硫酸钠。

经去氯后的水用浓缩海水或固体海水素调配至所需要的盐度,即制成人工海水,便可用以存养海鲜品了。

二、适宜的水温。

水温是海鲜存养的重要因素。

海鲜适宜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21℃,但鲍鱼、象拔蚌属低温高盐品种,其适应温度为12℃-15℃。

温度过高时,对存养生物不利,易引起病害,造成损失。

三、充足的溶氧。

鱼类、虾、贝等均是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

一般存养海鲜水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不适合鱼类生存。

改良水质,配置增氧装置,增加换水次数,减少存养的数量,增加光照时间,采用水循环系统过滤暂养池的水,均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四、调节水的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与各类海鲜的生存息息相关。

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常用的是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

在使用前要把这两种药品分别溶解在纯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

磷酸二氧钠可增大水的酸性;碳酸氢钠可增大水的碱性。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把配制好的溶液逐滴加到水里,充分搅拌,并不断用PH纸测试,直到水的酸碱度达到要求为止,水的酸碱度的变化应控制在±0.1范围内。

五、存养省理。

管理好封闭式循环系统,需要做到“三勤”:勤检查。

检查系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充气是否足够,水流是否畅顺。

勤清理。

及时清理存养池内死亡的海鲜品,避免由于死海鲜品腐烂而引起水质恶化。

勤观察。

要经常观察存养海鲜品是否有不正常的反应,水质状况是否保持良好,遇到情况,应及时查出原因,立即进行处理。

池塘养殖鱼虾死亡原因与病害预防

池塘养殖鱼虾死亡原因与病害预防

池塘养殖生产中,鱼虾死亡现象多发易发。

导致养殖鱼虾死亡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疾病因素,也有非疾病因素,排除非疾病因素,准确判断原因,是病害科学防控的前提。

导致养殖鱼虾死亡的非疾病因素1. 缺氧由于养殖密度过大、残饵、排泄物过多分解耗氧,水中浮游生物失调,光合作用不足等原因都可导致缺氧,其典型表现为浮头。

2. 盐度变化绝大多数的品种对盐度都有适应范围,由于气候、暴雨、洪水等原因,可引起局部海区或养殖池盐度变化,甚至在短时间引起盐度急剧变化,可造成大量水生动物死亡。

3. pH变化水生动物对水的酸碱度要求是中性偏碱,酸度过低或碱性过高都会导致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4. 水温水生动物都有适温范围,并可分为冷水性鱼类和温水性鱼类。

对冷水性鱼类,高温可导致不适,易发病甚至死亡,而对于暖水性鱼类,低温会冻伤,引起水霉等病害,甚至死亡。

5.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养殖水域,可引起养殖水生动物不适,而严重污染则直接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有害物质累积,最终导致产品有害物质超标,危害人类健康。

常见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有:农药,石油类,含有各种重金属、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业污水,事故泄漏等。

此外,大量城镇生活污水也会导致养殖水质恶化,令养殖的水生动物受到不良影响,甚至死亡。

6. 饲料质量一是不符合饲料质量卫生标准,含有病原微生物,含有有害物质,霉变、变质等。

二是营养不全或缺少某些营养素,最常见的是蛋白含量低,维生素类物质缺失,都可导致养殖对象生长缓慢,甚至发病死亡。

三是投喂不当,投饵过量或饵料不足,所投饵料营养、适口性与生长阶段不符,都有可能引起养殖鱼类不良反应。

7. 水质突变因洪水、台风等引起的水质混浊、盐度突然变化等,也可导致养殖水生动物死亡。

导致养殖鱼虾死亡的疾病因素1. 导致养殖鱼虾死亡的疾病因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致病病原生物,受这些病原生物侵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引起各种水生动物疾病,但并不等于有病原存在,就一定会发病。

如何防治养殖贝类中发生的灾害和敌害

如何防治养殖贝类中发生的灾害和敌害

如何防治养殖贝类中发生的灾害和敌害?贝类养殖中的疾病常被人们所忽视,国内外也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防治贝类疾病的方法,但在贝类养殖中,人们对贝类的灾害及敌害的防治目前已初步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养殖贝类的灾害主要是理化环境的变迁,特别是温度、盐度和营养条件的突然改变,常常造成贝类的大量死亡,恶劣的环境条件,对贝类的卵和幼虫,可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体质虚弱的亲贝,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环境的突变,如严寒的冬季、连绵的雨季、酷日的曝晒等都能使贝类周围环境中的水温和盐度,超过了贝类所能忍受的能力,会造成养殖贝类如牡蛎、珠母贝、蚶、蛤等大批死亡。

淤泥的沉凝,泥沙的覆盖,也会造成底栖贝类窒息而死。

油污染引起大面积海区严重缺氧,对贝类的危害很大。

同样,赤潮的发生也会给贝类养殖带来灾害。

那么在生产中怎样预防养殖贝类的这些灾害,尽量减少损失呢?应精心选择适宜贝类的养殖场地,如水温、盐度、营养生物条件比较稳定等;由于亲贝和贝苗对理化环境条件特别敏感,所以在排卵孵化和培育时,对养殖水质经常进行采样检测,并进行污染物和赤潮的预防,在污染和赤潮发生之前,将贝类移至安全海区。

贝类养殖中的主要敌害有鱼类、螺类、寻氏短齿蛤、章鱼、海星、海燕、蟹类、海产涡虫及附着生物,防治方法有:(1)敌害鱼类的防治:首先应在养殖区周围栏网片、苇泊等防止害鱼的进入,一旦有害鱼进入,可用鱼藤精或茶饼清除。

一般鱼类用1%的鱼藤精乳汁即可杀除。

茶饼每亩滩面用量4~7.5公斤。

茶饼对缢坚有杀伤作用,故切勿在坚田使用。

(2)敌害螺类的防治:肉食性螺类也是贝类养殖的敌害。

如红螺、扁玉螺、福氏玉螺、斑玉螺、荔枝螺等。

它们能用足包缠住贝类,待贝死亡后吃其肉,或分泌一种酸性物质,在贝壳上穿一孔,吃食贝肉。

玉螺、壳蛞蝓常潜入泥下,可用0.2~0.3%的石炭酸喷于滩面,迫使其出穴,然后捕捉。

但在蚬田内使用时,浓度应低于0.1%。

(3)寻氏短齿蛤:又称牛皮癞,是埋栖贝类的敌害。

虾塘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虾塘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第21卷第6期2002年11月水 产 科 学FISHERIES SCIENCEVol121,No16Nov1,2002虾塘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①金 珊1,赵青松1,王达根2,沈 杰2(11宁波大学海洋与水产系,浙江 宁波 315211;21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水产养殖公司,浙江 台州 318058)摘 要:从泥蚶的养殖环境、状况、种质、疾病等方面分析了虾塘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

认为虾塘养殖环境的恶化或底质老化是造成泥蚶大规模死亡的根本原因,而养殖密度过大、细菌性疾病的流行以及有毒藻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泥蚶的死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虾塘;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分析;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S9681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21111(2002)0620031202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俗称花蚶、血蚶,盛产于我国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极大地促进了其养殖业的发展。

90年代初浙江部分沿海地区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塘进行泥蚶养殖并取得成功。

这种养殖方法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易管理,因此发展很快。

但是,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泥蚶死亡日趋严重,使养殖单位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初步确定了造成虾塘养殖泥蚶死亡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供参考。

1 泥蚶死亡原因分析111 养殖生态环境的恶化或底质老化陆源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是造成养殖生态环境的恶化、老化的两大根源。

陆源污染源主要是工业排污,农业农药、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陆源污染物的入海总量逐年增加,从而使养殖环境中的铁、铜、锰、铅、铬、锌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泥中过高的重金属能导致泥蚶中毒死亡。

养殖自身污染主要是指泥蚶的排泄物、死贝、残饵等大量沉积,这些沉积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大量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促使底质老化,造成泥蚶死亡。

警惕!谁是高温期虾蟹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一文教你如何应对!

警惕!谁是高温期虾蟹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一文教你如何应对!

警惕!谁是高温期虾蟹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一文教你如何应对!高温期容易导致虾蟹大量死亡的八大原因都在这儿了!还有应对妙招请收好!o文/图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禹东方每年七月以后,虾蟹(河蟹、小龙虾)池塘时常出现大批量死亡的情况,损失惨重。

经过连续几年的经验积累,笔者发现养殖池塘在高温季节有以下八种情况需要养殖户特别注意,在此做一个简单分享,希望养殖朋友稳产、增产,减少风险,提高保障。

中午以后下大雨“跑暴”后缺氧死虾蟹“跑暴”后导致池塘缺氧中午以后下暴雨,俗称“跑暴”,“跑暴”后下半夜到早上是几乎一定会缺氧的,只是严重程度的问题。

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段,主养区气温经常在35℃以上,有时甚至达到39-40℃。

气温的升高带动水温上升,中午以后用手摸池水会感觉烫手。

下雨时雨水是凉的,凉的雨水在水体上层,热的池水在水体下层,这就形成了“底热上凉”的水体环境,进而池塘水体内以氧气为代表的各种气体会逸出水面,这就让“缺氧”问题变得更提前、更严重了。

“跑暴”后缺氧的应对方案:1、晚上干撒以高铁酸盐或过硫酸氢钾为主的增氧型底改,和以包膜的过氧碳酸钠为主要成份的增氧剂改底增氧,使用剂量根据池塘存塘密度、水质好坏、雨水多少、是否有增氧设备等因素适当加重,以达到预期效果;2、根据养殖动物的反应,夜间十点钟或更早打开增氧机。

一天二十四小时,夜里十点左右开始易出现问题,下半夜天亮之前溶氧最低。

水深的区域安装叶轮式增氧机效果好,水浅的区域水车式增氧机、纳米增氧管效果好,水草多的池塘安装纳米增氧管效果最佳;3、缺氧严重时,在进水口或增氧机下面或全池泼洒表面活性剂类增氧产品配合急救。

严重缺氧急救时,一定要使用养殖动物呼吸所需要的分子氧,且颗粒越小释放速度越快急救效果越好。

连续高温闷热气压低,缺氧死鱼连续高温闷热天气缺氧死亡风险加重连续高温闷热,水的温度持续升高,水温越高,溶解度越低,空气通过风浪进入水体会明显减少,氧气来源减少,为缺氧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池塘养殖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池塘养殖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文蛤是辽宁省盘山县养殖场的主要水产品之一,近几年,由于对文蛤的高度放养以及滥用药物等情况的影响,导致文蛤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发病率也比较高。

而现如今文蛤在池塘养殖中还是频频出现死亡,为养殖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对文蛤展开全面的了解。

1.文蛤的生长环境文蛤大多都是生活在河口附近的,从小到大会逐渐往低潮地区移动。

大多数成年的文蛤都会生活在浅海。

文蛤还会随着水温而进行移动,在夏季的时候会生活在滩涂的表面,在冬季的时候由于水温较低,文蛤会往深处移动。

文蛤的生长环境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1温度。

文蛤对温度是有一定要求的。

据养殖人员的观测可以发现,文蛤在水温为十度以上才会开始生长,如果水温在十度以下,文蛤就会停止生长。

文蛤的正常存活温度在六度到三十二度之间,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十五度到二十七度之间,而在二十五度到三十度的时候,生长特别迅速。

1.2密度。

文蛤在外界广阔范围的盐分浓度变化中是能继续生存的,因此,文蛤可以在低盐海水中生活。

文蛤在密度1.003以下,存活率也能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而小文蛤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淡水生活。

经研究表明,文蛤最适宜生活在密度为1.010到1.022之间,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会影响文蛤的正常生长。

1.3阴干。

文蛤在干燥的地方也是可以生存一段时间的。

但其生存的时间是由温度以及大小决定的。

大文蛤在十六度到二十五度的干燥环境,能存活十天左右;中等文蛤在十度左右的干燥环境,可以存活一个月左右;而小文蛤在二十多度的干燥环境只能存活几个小时。

1.4潮区。

文蛤会随着自身生长的大小从低潮移动到浅水区。

大文蛤会生活在浅水区;中等文蛤会生活到中潮区;小文蛤则会生活到高潮区的下部分。

2.池塘养殖技术2.1池塘的建筑。

在对文蛤进行池塘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对池塘的建筑进行规划。

首先,池塘一定要修建成长方形,池塘的四周都要有沟,在池塘的中间要建造一个平台。

在池塘的底部一定要铺一层沙泥,还要修建进水以及排水的管道,并设有独立的闸门。

水产养殖事故紧急处理方案

水产养殖事故紧急处理方案

水产养殖事故紧急处理方案水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们日常食物需求的重要来源。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特别是在操控环境较为复杂、飓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水产养殖事故紧急处理方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一、事故预防措施(一)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定期检查、维护和修理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安全意识的认知,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操作规范、流程清晰。

二、事故应急预案(一)事故发生时迅速报警:发现事故情况后,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报告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和大致情况。

同时通知养殖场负责人。

(二)确保人员安全:在事故发生时,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安全。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三)应急处置措施:按照预先制定的水产养殖事故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事故,尽量减少损失和影响范围。

三、常见水产养殖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一)疫病暴发1. 立即隔离患病鱼类或虾蟹,确保感染不会蔓延。

2. 请专业兽医参与诊断和治疗,及时隔离和处理患病鱼类或虾蟹。

3. 在无法有效控制疫情时,及时报告当地水产养殖监管部门,协助进行病源排查和扑灭工作。

(二)因自然灾害而引发的事故1. 防汛准备:提前检查和维修鱼塘或虾蟹池塘的排水设施,确保在暴雨来临时排水畅通。

2. 雨水收集:在降雨期间,及时进行雨水收集,避免因降雨过多而导致的水体过度淡化和氧气不足。

3. 身份确认:在水产养殖事故发生后,及时清点和确认养殖对象的数量和种类,为损失评估提供依据。

(三)设备故障1. 关闭故障设备:在设备故障发生后,立即切断电源或关闭相关设备,以防止进一步的事故扩大和人员伤亡。

虾蟹养殖水体泥皮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虾蟹养殖水体泥皮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虾蟹养殖水体泥皮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作者:施冠玉王晓鹏张仕波
一、虾蟹养殖水体泥皮的危害
1、消耗土壤肥力,造成肥水困难,水体清瘦。

2、泥皮长时间覆盖底部,导致底泥发黑发臭,甚至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产生。

泥皮(死藻)腐烂,增加池中氨氮的浓度,恶化水质,产生亚盐、硫化氢、羟胺等毒素。

3、虾蟹养殖过程中,在投喂不足时,虾蟹苗容易养成啃食泥皮的习性,造成上料台、驯化困难。

由于死藻、土壤粘土是弧菌、致病菌等良好的培养基,虾蟹苗摄食易造成感染和出现细菌性的病害症状,造成养成计划失败等。

4、泥皮占据池底,影响了虾蟹生活习性,使虾蟹有紧迫感,易产生应激反应。

5、泥皮的分解过程,增加了池塘生物耗氧量,因而降低了池水溶解氧。

6、泥皮首先会阻断底部与水体之间的营养元素的交换,导致水体中藻类很难繁殖起来。

二、虾蟹水体泥皮的处理方法
对于泥皮已经上浮到水面的养殖池塘,如果泥皮集中在下风处,可以先使用捞网将泥皮捞除,如果水面泥皮较多且散,可以使用一根
草绳将水面的泥皮轻轻拉倒池塘的一角,然后再用捞网捞除。

之后需要进行底质改良处理未漂浮的泥皮,将池塘底部的有机质彻底氧化,阻止厌氧呼吸产气带动泥皮上浮,同时将底部表层的泥皮氧化分解。

同时进行肥水操作,提高养殖水体的肥度,避免池底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彻底解决底栖藻类的生长条件。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天上午,使用氧化型底改(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泥皮集中的地方可以加量干撒,配合适当的过碳酸钠或过氧化钙,效果更佳。

第二天上午,使用解毒类的产品,主要成分为有机酸。

第三天上午,枯草芽孢杆菌+脱氮菌或者氨基酸+磷酸氢钙+脱氮菌,进行肥水培藻。

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

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事件频繁发生,涉及的贝类品种和养殖面积及范围不断增加,使贝类养殖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养殖贝
类大规模死亡问题已引起水产养殖户的广泛重视。
养殖贝类死亡原因
从已有的报道看,造成养殖贝类大量死亡的要原因有海洋污染、气候灾害、各种敌害和赤潮等。
生物性疾病引起贝类死亡的病原生物主要有:病毒、细菌、寄生原虫、类立克次氏体、类衣原体、类支原体等。
1.病毒性疾病。目前科研人员已发现类疱疹病毒和引起皱纹盘鲍幼鲍大量死亡的球状病毒等。研究发现染上球状病毒的鲍摄食力减弱、运动力差、消瘦、鲍壳薄、壳孔相互串联,死亡率达80%。
2.细菌性疾病。海洋弧菌属和假单胞杆菌属是造成贝类致病和死亡的主要细菌种类。河流弧菌和坎贝尔弧菌曾造成大连和山东沿海养殖的皱纹盘鲍发生脓疮病并大规模死亡。病鲍的腹足表面出现许多微隆起的白色脓胞(几个至几十个),其病灶呈三角形,从足的下表面开始逐渐向足的深部延伸。发展到后期,病灶内只剩下血淋巴细胞和一些结缔组织。到了晚期病灶内只剩下病原菌悬浮液和少量悬浮其间的血细胞。科研人员从患“溃烂病”的皱纹盘鲍的腹足溃烂处分离细菌,经鉴定为萤光假单胞杆菌,病鲍行动缓慢,摄食减少,腹足肌肉

虾塘有虾能用石灰吗,虾塘出现大面积死虾怎么办

虾塘有虾能用石灰吗,虾塘出现大面积死虾怎么办

虾塘有虾能用石灰吗,虾塘出现大面积死虾怎么办
虾塘有虾可以用石灰,石灰不仅能消毒,还能调节水质,但使用前要确保水体的PH值不能过高,否则会增强水体碱性,危害虾的生长。

若在虾放养一周内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可能是因为放养虾苗的池塘水与育苗池水的盐度相差较大等因素造成,因而放苗时要注意虾苗袋内的盐度、温度、pH值等要与放养池接近。

一、虾塘有虾能用石灰吗
1、虾塘有虾可以用石灰,往池塘施入生石灰不仅能消毒,还能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虾提供钙质,有利于虾蜕壳。

但使用生石灰时注意,使用前要确保水体的PH值不能过高,否则会增强水体的碱性,危害虾的生长,同时在使用时鸭哦控制好用量,不宜过多。

2、注意高温季节、雷阵雨天气、阴雨天等环境因素剧烈变化时不宜使用石灰,否则极易使池水水质剧变,而导致虾死亡。

二、虾塘出现大面积死虾怎么办
1、原因
若在虾放养一周内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可能是因为放养虾苗的池塘水与育苗池水的盐度相差太大,或清塘消毒时用药过多,或处于藻类高峰期放养,或温差过大等都会导致虾出现死亡。

2、防治方法
(1)因而放苗时需注意虾苗袋内的盐度、温度、pH值等要与放养池接近,一般盐度相差不要超过3°C,温度相差不要超过3摄氏度,pH值相差不要超过0.3。

(2)对池塘消毒时注意控制消毒药剂的用量与浓度,之后可用多肽活菌王加生长快乐浸泡4小时后全池泼洒,通过复合微生物菌类的特有功能,对被消毒杀死的动物尸体及药残进行彻底分解。

(3)放苗前可先进行试苗工作,取一个有底的网箱放在池内,在将部分虾苗放入箱内,之后观察里面虾苗的活动情况,若无异常则可放苗。

(4)避开藻类高峰期与浮游动物高峰期放苗,以防止气泡病等的发生。

大虾养殖应急预案范文

大虾养殖应急预案范文

大虾养殖应急预案范文针对大虾养殖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应急事件,制定一份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大虾养殖应急预案的范文:一、应急预案目的本应急预案旨在在大虾养殖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员和设施安全。

二、风险评估1. 天气突变:恶劣天气可能导致养殖池堤坝破坏,造成水质恶化和虾苗死亡。

2. 疫病流行:病原菌感染可能导致大虾大规模死亡,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3. 水质异常:水质污染、酸碱度失衡等问题可能导致虾群异常死亡。

三、应急预案措施1. 天气突变:在暴雨、强风等恶劣天气来临前,及时加固养殖场周边的堤坝,清理排水渠,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

2. 疫病流行:建立完善的防疫系统,对进出虾苗进行检疫,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

3. 水质异常: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及时调整水质平衡,保持水体清洁。

四、应急预案执行1. 一旦发现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应急调查和处置。

2. 对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时启动应急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 在应急事件得到控制和解决后,进行事故调查和总结,完善预案,以便在将来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类似情况。

以上就是针对大虾养殖应急预案的范文,希望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到大虾养殖场管理人员,保障养殖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益。

应急预案是保障大虾养殖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执行应急预案时,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密切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执行。

首先,应急预案的执行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

养殖场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通讯系统,确保应急消息能够及时传达到各相关人员。

同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当真正的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其次,应急预案的执行需要及时有效的决策和指挥。

在应急情况下,需要有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决策,指导各相关单位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同时,需要建立应急响应小组,分工明确,快速反应,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池塘蓄水养蛏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池塘蓄水养蛏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缢蛏 是 我 国 “ 四大 养 殖 贝类 ” 之 一 ,为 重
要 的经济软体动物 ,是我区沿海群众池塘与滩涂
贝类养 殖 的主 要 品种 。 我 区缢 蛏 养 殖 历史 悠 久 , 过去主要 以滩涂养殖为主 ,2 世纪 9 0 0年代 以后 利 用原 有虾池 进行 池塘 养殖 ,由于缢蛏 池塘 蓄水
流失 或死 亡 。
水枪反复冲洗池底 ,配合 及净排到池 外 ,再深 挖去 除
表层部份硬土 ) 过整埕、耙埕、平畦等工序
建 好 蛏 田 ,最 后 每 公 顷 再 用 生 石 灰 12 — 15
10 k ,全池泼洒消毒。 50 g 23 选择优 质 蛏苗 合 理放养 密度 . 选择健壮 、整齐、活力强 的蛏苗放养。优质 蛏苗的标准是体色呈玉白色 , 半透明,壳缘平整 略呈浅绿色。苗体结实,两壳闭壳 自然 ,出、入 水管伸缩 自 , 如 个体大小整齐 , 无死苗 , 无杂质 , 振动苗筐两壳立 即紧闭,发出 “ 嗦嗦”的声音 , 将蛏苗置于滩面很快伸出斧足 , 钻人泥中。 根据蛏苗 的规格、池塘条件、饵料情况 ,合 理进行放 养。一般蛏苗规格 50 60 00~ 00粒/ g k, 每亩放养蛏苗 7 k 左右 ;蛏苗规格 30 5g 00粒/ g k, 每亩放养蛏苗 10 g 0 k 左右。养殖过程要经常巡塘 定期检查缢蛏生长活动情况 ,若发现问题 ,及时
鱼类 正常 生 长。
3pm浓度 的生石灰兑水泼网箱四周 ,每次连续 0p
2— 3天 。
53 治疗 .
网箱养殖一般很少发病 ,但在养殖
前期发现个别苗种患轻微肠炎病和赤皮病 。经过
漂 白粉 消毒 和大 蒜 素 拌 饵 投 喂 2—3天 后痊 愈 。 在 以后 的养 殖过 程 中没有 发生 病 害。

虾塘死虾严重,看经验老手分享应该怎么做......

虾塘死虾严重,看经验老手分享应该怎么做......

虾塘死虾严重,看经验老手分享应该怎么做......天然原料提取专注脂肪营养虾塘死虾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水质、人为、底质、pH值过高、盲目下药、高密度养殖等等。

有句话说的好“水产养殖是养人,不是养虾”,任何疾病发病前都有前提,所以平时要多加预防管理。

俗话说“养渔先养水”,虾大量死亡,有可能有内因和外因素两方面考虑。

首先考虑是不是养殖水域水质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水体是不是受到污染?溶氧是否过低?水温是不是过高或者过低超过了虾的耐受极限?矿物质和饵料是不是满足虾生长需求?排除上述外在因素后,考虑虾是不是被细菌病毒或者其他有害寄生虫寄生。

当然这方面检查比较专业,可以拿着死虾和尚存的活虾标本到当地的水产部门去咨询帮助,让他们实验室镜检,确定是哪种生物因素导致虾大量死亡,然后对症下药。

而不是盲目的猜测用药,盲目猜测用药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此外,虾养殖中选取优质健康的虾苗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有些虾苗自带病毒,所以导致养殖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病毒感染,持续严重的集体暴毙。

所以养殖前一定选择优质虾苗!马上到六月份了,虾塘死虾情况多发,由于气温高,底层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藻类老化,有害细菌大量滋生,同时氨氮含量超标,导致水体缺乏溶解氧。

在这种情况下,水质恶化,虾对病菌的抵抗力很低。

一旦感染,容易导致大面积死亡。

所以前期一定要提高虾子的抵抗力,促进肝胰腺发育和排毒解毒能力。

目前的季节虾塘里的水体自我修复能力非常差,如果用见效快的化学药剂改水消毒杀菌,会让本来就活力不足的虾产生更大的应激反应,而且化学药剂的药效持续时间短,使用之后很容易出现倒藻的现象。

如果你用生物药剂来改水消毒杀菌,由于池塘生态环境恶劣,大部分的有益菌和藻类在恶劣的环境里都来不及形成繁殖优势,这样在缺氧的条件下,这些生物药剂的效果普遍不明显,远水解不了近渴,应激性死亡照样无法避免。

总结改水改底一定要提前预防,一旦发生大量死虾情况,基本上任何药剂都不起作用,有个养户朋友反馈虾塘一天死了很多虾,后来用了消毒杀菌,过了几天,虾死亡的现象并没有什么好转,水体更臭,水质更加浑浊,这就是典型的倒藻现象。

亚洲各水产养殖场虾大规模死亡原因

亚洲各水产养殖场虾大规模死亡原因

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导致亚洲海鲜养殖场虾类大量死亡的病因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导致这种神秘疾病的病原体。

2011年,亚洲地区共生产虾约300万吨,产值约133亿美元。

这种神秘的疾病称为虾早期死亡综合症(EMS)或急性仔虾坏死综合症(AHPNS)。

在过去的两年间,已使亚洲多个国家的水产养殖场虾类大规模死亡。

在受感染的虾池中,虾在其早期生长周期的死亡率非常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达到100%。

到目前为止,这种疾病的原因困扰了科学家、动物卫生局和农民,使预防和治疗变的困难。

但现在,引起此疾病的罪魁祸首已被发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全球微咸沿海水域的菌株-Vibrio parahaemolyticus。

亚利桑那大学的一对研究人员已成功分离其菌株,并用它与EMS/AHPNS一起来感染健康的虾。

他们对这个细菌取得病原学突破性发现迈出了有效对抗EMS的关键性的一步。

EMS/AHPNS最初在2009年出现,2010年发生已相当严重。

2011年,中国海南、广东、福建以及广西的水产养殖场遭受了近80%的损失。

由于EMS的影响,泰国2013年的虾产量预计将减产30%,东部一些县的养殖场产量已减产近60%。

FAO2011年第一次向越南派驻工作人员调查此病,发现其具有传染性,2012年即实施紧急技术援助项目。

对人类健康无害通过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虾和牡蛎,一些罕见的肠炎弧菌可引起人类胃肠疾病,但只有菌株携带有两个特定的基因才能引起这类疾病。

而野生肠炎弧菌仅有1%-2%带有这两个特定基因,而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分离到的菌株并不带有对人体有毒性的基因。

“现在没有报道与EMS有关的人类疾病,这一发现说明感染虾的EMS对人类健康还够不成威胁。

”FAO食品安全专家Karunasagar说。

虾易感染EMS可影响两种常见的虾,一是虎虾(Penaeus monodon),二是白腿虾(P. vannamei)。

感染EMS的临床症状有:嗜睡、生长缓慢、胃和中肠中空、肝胰腺苍白萎缩,通常具黑色条纹。

池塘养殖贝类暴发性死亡原因分析

池塘养殖贝类暴发性死亡原因分析

对塘 内剩余贝类解 剖观察 , 现文蛤 、毛蚶性 发 腺 发育 都非 常好 ,大 多数 性腺 处 于成 熟期 和排放
实验 室检 测 , 我们认 为发生 贝类 暴发性死亡 的原因
收稿 日期 : 2 0 0 0 4— 3—2 3
2 8
期 。 由此推断部分 贝类 的死亡 与其 它生物一样 , 是
养 化 的 环 境 以 及 适 宜 于 病 原 生 物 繁 殖 生 长 和 宿 主
2 3 2 环境 因素 :病原体 的存在只是 为疾 病 的发 . . 生和流行提供 了可能性 , 能否 发生流 行和病情发 但 展, 环境 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水温 、 盐度 、 营养等是 贝类重 要 的环境 因子 。 贝类发 生 死亡 时 的水 温在 2 ℃ ~2 ℃之问 , 5 7 盐度在 2 % ~ 5 。 2 。 2 % 之问 , 正是宿
的 致 病 机 理 尚 不 明 确 , 们 认 为 这 些 生 物 的 大 量 出 我
现反 映养 殖水 体 已经 受 到严 重污 染 ,水 质趋 于恶
化 , 体 中的单细胞 藻大大减少 , 水 条件性 致病菌溶 藻 弧 菌等 大量 繁 殖 和毒性 加 强 ,造成 贝类 大批 死
亡。
总之 ,0 3年舟 山市部 分养殖场池 塘养殖 贝类 20 发 生暴发性死亡 的原因是性早熟 、自然死 亡与疾病 死亡 。溶藻弧菌 、 六鞭 毛虫 、 钟虫 等病原生 物 ; 营 富
了成熟期 和排放期 。毛蚶不 到一 足龄 , 个体又这 么
小 , 腺却发育成熟 , 在舟 山市往年 的养殖毛蚶 性 这
中未曾发现过 , 也未 见过 有关报道 ( 一般 毛蚶 的性
成 熟 年 龄 为 2年 ) 2 0 。0 3年 又在 池 塘 养 殖 的文 蛤 ( 壳 宽 2 5 m) 花 蛤 ( 到 1足 龄 )中发 现 有 性 早 熟 现 .c 、 不

虾苗放养初期大量死亡的预防

虾苗放养初期大量死亡的预防

虾苗放养初期大量死亡的预防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0年第06期一、放养初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苗种质量差。

由于在育苗过程中操作不当,大量使用抗生素,或因亲虾的问题等。

使培育出来的虾苗质量太差,放养后就会大量死亡。

2、虾苗体质差。

由于在育苗期间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降温、淡化速度过快.使虾苗体质变差,引起放养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死亡。

3、药物残留引起死亡。

由于在清塘消毒时所用药物过多,而进水后又急于放苗.药物毒性没有消失而致使苗种放养后因中毒死亡。

4、环境差别太大引起死亡。

由于虾池和育苗池的环境(如温度、盐度、pH等)差别较大,虾苗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死亡。

5、环境太差引起死亡。

由于池塘环境差(如氨氮、pH太高、亚硝酸盐高等),不符合放苗要求,虾苗因中毒而死亡。

6、缺氧死亡。

由于池塘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等)太多,导致池水缺氧.虾苗因缺氧而死亡。

7、饵料缺乏引起死亡。

由于水太瘦,而投喂又不及时,虾苗因缺乏饵料、缺乏营养而逐渐死亡。

二、预防措施1、选择优质虾苗。

选择虾苗时最好能了解虾苗亲虾来源、育苗过程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

不能了解这些.则可根据虾苗特征进行鉴别。

优质虾苗的主要特点是体表干净,活力强.虾苗肌肉饱满,肉眼可清楚看见腹部肌肉和整个肠道。

游泳活泼,个体整齐,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不健康虾苗体色异常,常有黄色、浅黄色或红色等颜色出现。

购买虾苗时,如果发现不健康虾苗,坚决不能购买。

因为这种虾苗已经带病或正在发病.即使没有看到死亡个体,也会影响成活率;有条件的最好能进行病毒检验,放养检验合格的苗种。

另外,要了解育苗场淡化、降温情况,看是否符合要求;具体购买时.还可取少量虾苗放在湿毛巾中.10分钟后基本没有死亡则是好苗,若死亡较多,则说明虾苗质量有问题。

2、注意肥水。

虾苗放养前一定要进行肥水.培育起足够的饵料后再进行放养,使虾苗进人池塘就有适口的饵料供应。

3、调好水质。

放养之前一定要注意水质调节,注意施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待将水质调节到符合放苗要求时才能放养.防止因水质不适就放养而引起虾苗的死亡。

警惕!最近,虾塘里的虾出现大量死亡,原因是...

警惕!最近,虾塘里的虾出现大量死亡,原因是...

警惕!最近,虾塘里的虾出现大量死亡,原因是...2020年已经开始,不少养殖户期盼在新的一年当中,取得新的成绩。

不过从今年2月10日开始,越南部份地区开始出现南美白对虾大量死亡的情况。

专家警告称,这段时间是虾疾病传播的危险期,需要引起养殖户的警惕!虾塘出现大量死虾最近,对于在越南广南省三岐市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户来说,日子就像如坐针毡!因为他们都担心虾塘里的虾出现大面积的死亡。

一位当地养殖户Ty先生表示:从2月10日开始,自己已经在自家2500平方米的池塘中投放了10万多尾虾苗。

到目前为止,虾苗还没有表现出被疾病感染的迹象,但是已经出现了生长缓慢的现象,加上周边地区有很多养殖户的虾都出现红体病,这让我十分担心。

“养虾过程当中出现红体病,没有专门的治疗方法只能预防。

这种红体病很容易通过水源等方式进行传播,也导致这种疾病传染率很强。

”另外一位养殖户Tuong先生表示:自己养了近一个月的虾都死了,目前怀疑是红体病。

虾开始表现为吃少,观察其身体发现是红色的。

发现感染仅三天后,整个池塘中的虾都全部死亡。

现在我在池塘周边采取生石灰等方式进行消毒,对池塘进行翻新,并让其在阳光下暴露1个月内,然后才能进行下一造虾的养殖。

当被问及在整个地区,会不会出现这种“红体病”大面积传播的时候,Tuong先生表示不确定,但目前而言这种可能性非常高,但是在以前养殖的时候,第一造虾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Tuong先生怀疑虾死于红体病。

当地的人民委员会副主席Sanh先生说,自今年第一造虾养殖开始,至今已有约10公顷虾塘因感染疾病而出现死亡,几乎每天都有养殖户报告虾塘出现死虾的情况,我们也已经与省机构进行了联系,最近,广南水产局已开始对发病的死虾进行取样。

目前,当地只能等待对虾样本的测试结果以及专业性的建议,才能就疾病如何预防与养殖户进行沟通。

不仅是三岐市出现这种现象,在会安市不少养殖户也表示:养虾行业正在面临感染疾病的风险。

养殖户Vinh先生表示,我们这里许多虾塘都出现死虾,有些虾死于白斑病,也有发现类似“红体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现象。

养殖池塘突然倒藻,鱼虾蟹大量伤亡,八招教养殖户轻松预防处理

养殖池塘突然倒藻,鱼虾蟹大量伤亡,八招教养殖户轻松预防处理

养殖池塘突然倒藻,鱼虾蟹大量伤亡,八招教养殖户轻松预防处理近期连续的高温天气、水温骤变、暴雨引起水体分层和盐度骤变等,从而引发藻类大量死亡,我们俗称为倒藻,也就是说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甚至变浊,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

“倒藻”对养殖品种危害严重,大部分鱼虾蟹等品种在倒藻情况下会出现极端的“暴塘”现象。

发生倒藻的池塘往往水面上会漂浮一层死藻,一般呈黄色漂浮物状,也有部分塘在下风口形成一层“油膜状”。

水体往往粘稠度会增大、泡沫多、大,且长时间不易散,有些甚至泡沫呈比较脏的土黄色。

1、池塘倒藻发生的原因不同的养殖池塘发生倒藻的原因是不同的,可能有以下原因:(1)用药不当引发倒藻水产养殖过程中过量使用消毒杀菌类、杀虫剂、重金属盐类产品,因这些消杀类产品会影响藻类的生长繁殖,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造成倒藻。

(2)天气变化大引发倒藻藻类是一种具有生命的生物,当养殖水环境变化过大时,会使养殖虾蟹产生应激反应。

特别是夏季大雨或暴雨过后,会造成池塘水温、总碱度、酸碱度变化过大,藻类无法适应突然变化的水体,从而引发倒藻。

(3)池塘营养元素缺乏引发倒藻池塘中如果有的营养元素缺乏,藻类无法满足正常繁殖所需的营养,造成池塘中有益藻类老化,蓝藻、裸甲藻等有害藻类成为优势种,遇到天气突变时引发倒藻。

(4)池塘缺氧引发倒藻缺氧会造成所有的生物的急性死亡,当然也包括藻类。

尤其在夏季闷热天气出现概率很高。

(5)水温过高引起倒藻藻类都有各自生长的合适温度。

养殖塘中常见藻类为硅藻和绿藻,硅藻最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20-25℃,绿藻最适生长水温范围为25-33℃。

当水温超过其耐受程度后就会引发倒藻。

(6)大量换水引发倒藻养殖塘突然大量换水,会造成水体应激,尤其是外源水质比较差的情况下,倒藻的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

2、池塘倒藻的危害(1)PH降低。

藻类光合作用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当藻类大量死亡后,二氧化碳无法被吸收,在水里溶解生成碳酸造成池塘PH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6期2002年11月
水 产 科 学
FISHERIES SCIENCE
Vol121,No16
Nov1,2002
虾塘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①
金 珊1,赵青松1,王达根2,沈 杰2
(11宁波大学海洋与水产系,浙江 宁波 315211;21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水产养殖公司,浙江 台州 318058)
摘 要:从泥蚶的养殖环境、状况、种质、疾病等方面分析了虾塘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

认为虾塘养殖环境的恶化或底质老化是造成泥蚶大规模死亡的根本原因,而养殖密度过大、细菌性疾病的流行以及有毒藻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泥蚶的死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虾塘;泥蚶;大规模死亡;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9681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21111(2002)0620031202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俗称花蚶、血蚶,盛产于我国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极大地促进了其养殖业的发展。

90年代初浙江部分沿海地区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塘进行泥蚶养殖并取得成功。

这种养殖方法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易管理,因此发展很快。

但是,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泥蚶死亡日趋严重,使养殖单位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初步确定了造成虾塘养殖泥蚶死亡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供参考。

1 泥蚶死亡原因分析
111 养殖生态环境的恶化或底质老化
陆源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是造成养殖生态环境的恶化、老化的两大根源。

陆源污染源主要是工业排污,农业农药、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陆源污染物的入海总量逐年增加,从而使养殖环境中的铁、铜、锰、铅、铬、锌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泥中过高的重金属能导致泥蚶中毒死亡。

养殖自身污染主要是指泥蚶的排泄物、死贝、残饵等大量沉积,这些沉积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大量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促使底质老化,造成泥蚶死亡。

调查表明,养殖历史越久、养殖密度越大的池塘泥蚶死亡越严重,其底淤泥严重发黑发臭。

112 养殖密度过大,品种单一
由于放苗密度过大,养殖品种单一,使得池塘中的饵料生物量不能满足泥蚶的生长需要,导致部分泥蚶摄食不足或者根本无食可取,体质下降,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大,而部分泥蚶的死亡又可能诱发大批泥蚶的死亡。

113 种质退化
主要表现在成活率低,生长速度减慢,规格减小,抗病力下降。

造成种质退化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的近亲繁殖。

自90年代初泥蚶工厂化工人育苗取得成功,养殖单位主要采用“人工苗”进行养殖生产。

而目前“人工苗”的亲蚶绝大多数来自人工养殖的泥蚶,随着养殖代数的增加,频繁的近交势必会导致整个物种的遗传衰退。

114 细菌性疾病
笔者曾在死亡严重的池塘中的濒死泥蚶体内分离到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等条件致疾菌,而在没发生死亡的池塘的健康泥蚶体内没有分离到上述菌,说明细菌性疾病的流行也是引起泥蚶大面积死亡的原因之一。

115 有害藻类的影响
虾塘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如:丝藻、蓝绿藻等大量繁殖,不仅抑制了单胞藻饵料的生长繁殖,使泥蚶缺少食物。

而某些蓝绿藻能产生毒素,泥蚶摄食后会中毒或生长受抑制。

另外,丝状藻大量繁殖象团团棉絮
①收稿日期:2002-02-08;修回日期:2002-05-131
作者简介:金 珊(1964-),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教学与科研工作1
覆盖在底面,极易造成底部缺氧,使泥蚶窒息死亡。

2 防治对策
211 养殖环境管理
首先从水源着手,虾塘水源以自然纳潮为主,大、小潮进水均匀。

虾塘附近切忌污染,水温保持15~28℃,海水相对密度11010~11020,p H值715~812,蓄水深度115~2m,最低不能少于018m。

虾螗底质为约15cm厚的软泥或泥沙质底,以软泥底质为佳。

为了避免养殖环境的恶化、老化,养蚶塘每隔3~4年必须对底质淤泥进行全面的翻耕,经阳光曝晒和海水冲刷,把包含在底泥中的重金属、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清除,蓄水后用茶子饼210×10-6或生石灰315×10-6或漂白粉610×10-6进行药物消毒。

清池后纳入新水20~30cm,施肥培养饵料生物,施肥量与施肥次数可根据水肥情况而调整,使塘水水色呈浅褐色或黄绿色。

养殖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排水、定期施肥、定期捞除丝状藻类。

212 养成管理
选择健壮、整齐、活力强的蚶苗放养。

根据蚶苗的规格、池塘条件、饵料情况,合理进行放养。

一般蚶苗规格约015cm,密度为250~400g/m2;蚶苗约1cm,放养密度为350~450g/m2。

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巡塘检查,定期观测水质情况、饵料生物的生长情况及泥蚶生长活动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13 细菌性疾病防治
细菌性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往往能引起养殖泥蚶大规模死亡,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细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更易引起疾病。

因此在6月中旬到9月中旬,每隔半个月用生石灰210×10-6~310×10-6或漂白粉110×10-6对池塘水质进行泼洒消毒。

如发现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加大换水量,同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对池塘水质进行泼洒消毒,隔日一次,至病情好转为止。

总之,由于虾塘养殖泥蚶大面积死亡原因具有多样性,任何单一的措施都很难奏效,因此防治措施应贯穿于养殖的全过程,只有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才能使泥蚶养殖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C 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Mass Mortality of Tegilla rca Granosa Cultured
in Shrimp pond
J IN Shan1,ZHAO Qingsong1,WAN G Da2gen2,SHEN Jie2
(11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and Fisheries,Ningbo University,Ningbo315211;
21Luqiao aquaculturing company,Taizhou Zhejiang,Taizhou,318058)
书 讯
《中国水产标准汇编》出版发行
为满足渔业生产、管理和开展水产品贸易活动的需要,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渔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近年来(截止到2001年底)陆续发布的水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汇编成册,现已出版发行。

该标准可供广大渔业及渔业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检验、科研、教学单位使用和参考。

“水产养殖与水产品加工卷”共汇集了37项标准。

本卷主要内容有养殖鱼类种质、亲本、苗种标准,养殖技术规范,饲料,鲜、冻水产品,水产加工品标准,水产品检测方法标准及按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则制定的水产品质量管理规范等。

“船网机具卷”共汇集了72项标准,本卷主要内容有渔业的机械术语标准,渔具制作标准,渔业机构、渔业仪器产品标准,渔业机构检验标准,渔船设备及安装标准,玻璃钢渔船制作标准和渔船修理标准等。

《中国水产标准汇编》(水产养殖与水产品加工卷・船网机具卷)每套120元(含邮费)。

请需要标准的单位或个人汇款至:北京市丰台区青塔村150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标准办公室,邮编:100039。

也可通过银行汇款:北京工商银行永定路分理处,户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帐号:14442828(请注明:标准汇编)
23水 产 科 学 第21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