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咀嚼”“寂寞”等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围绕骆驼队写了童年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谈谈骆驼给作者留下的印象,与同学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与画面,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小说•作者•课题

1.小说:出示小说《城南旧事》这部书,学生交流对这部书的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2.作者:介绍小说的作者林海音。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小说作者林海音,台湾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1918年3月,在日本大阪出生,不久后随父母回国,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20世纪80年代,《城南旧事》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

3.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小说《城南旧事》中的序言。

齐读课题,闭眼想象,说说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了画面后,再来读课题,并点明课题中的间隔号。

出示画面:你看,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了;你看,还响着悦耳清脆的驼铃声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中,来感受作者笔下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简单交流词语的意思。

毡帽、卸煤、咀嚼、沙漠、寂寞、棉袄、袍子、傻事

3.出示多音字:系(jì xì)着暖和(huo he)一去不还(hái huán)了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

5.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童年生活写了哪几个生活片段,引导学生在书中作简要批注。

讨论:①学骆驼咀嚼;②驼铃的遐想;③骆驼脱皮毛;④追问骆驼队。

三、精读感悟,解读四幅童年生活画面

1.在作者童年生活的四幅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幅?用“____”画下这个生活片段,反复朗读,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在巡视中给予点拨,了解学情。)

2.整体交流: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要求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这个画面的特点。

(学骆驼咀嚼——傻气;驼铃的遐想——情趣;骆驼脱皮毛——不整齐;追问骆驼队——天真。)

3.解读第一幅画面——学骆驼咀嚼。

(1)指名朗读这幅画面的有关语句(第四自然段),闭眼想象,说说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

骆驼咀嚼的样子:丑脸长牙,态度安静,上下牙交错地磨,慢慢地嚼,大鼻孔冒热气。

“我”的样子:看呆了,自己的牙也动起来,傻傻的。

(3)请选择这幅画面的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童年生活片段。

骆驼咀嚼的样子有趣,学骆驼咀嚼的样子傻气,这幅画面充满情趣。

(4)指导学生读出这幅画面中的“趣”来。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表演朗读,熟读成诵。

4.设置悬念。

作者学骆驼咀嚼这幅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读着读着,我

们的牙也忍不住像骆驼那样咀嚼了起来,这幅画面和这段有趣的文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那么,接下去的关于驼铃的遐想、骆驼脱皮毛、追问骆驼队的画面一样的充满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深入阅读感悟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听写词语:毡帽、卸煤、咀嚼、沙漠、寂寞、棉袄、袍子、傻事、铃铛、悦耳

2.给自己定个读书计划,阅读《城南旧事》这部小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学骆驼咀嚼”这一片段。

2.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着作者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一同感受驼铃的遐想、骆驼脱皮毛、追问骆驼队中的情趣。

二、精读感悟,解读四幅童年生活画面

1.解读第二幅画面——驼铃的遐想。

(1)自读自悟第二幅画面(第五到第九自然段),思考:为

什么要给骆驼戴上铃铛?

(2)讨论交流:先引导学生分别说清爸爸和“我”的不同观点,进而引发学生展开深入讨论——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呢?你有自己的“驼铃的遐想”吗?

教师点拨要点:爸爸的观点是现实的,是理性的,驼铃能驱赶狼;“我”的观点是天真的,是充满诗意的,驼铃增加行路的情趣;同学们还可以展开丰富的遐想,为驼铃赋予更诗意的内涵。

(3)读了这段“驼铃的遐想”,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五到第九自然段,读出“我”遐

想的天真与美好。

2.解读第三幅画面——骆驼脱皮毛。

(1)指名朗读第三幅画面(第十自然段),闭眼想象,说说

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我”为什么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体会“我”的幼稚天真、心灵纯洁。

(3)出示重点句:“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

清脆。”

引导学生联系这幅画面,真切体会这里“轻松”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这幅画面。

3.解读第四幅画面——追问骆驼队。

(1)自读自悟第四幅画面,从“我”与妈妈的对话中,你读

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重点出示妈妈的话:“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联系上文说说“我”都问过些什么问题。既然是“总是问,总是问”,联系这篇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想一想,“我”可能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