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九年级语文 古诗鉴赏题苏教版 精品
初三古诗鉴赏1.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答:(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答3.梅花绝句 (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答:(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答: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5.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答:(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答: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答:8.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答:(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答:9.闺怨 (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答:(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答:10.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
九上古诗2015-2019中考赏析题(新苏教版) 2019.11
九上古诗2015-2019中考赏析题(新苏教版) 2019.111.《龟虽寿》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诗经二首(《关雎》《蒹葭》)》4.《相见欢》5.《浣溪沙》一.《龟虽寿》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二)阅读《龟虽寿》,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龟虽寿曹操23.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24.请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3.B(A“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错;C“深受影响,思想消极”错;D“都直抒胸臆”错,《观沧海》是借景抒情。
)(2分)24.答题要点:写法:①比喻;②比兴;③起兴。
(任意一点给1分)。
内容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
(1分)参考示例1:曹操以“老骥”自比(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分)(共2分)参考示例2: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分)(共2分)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015年苏州市初中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6.题目中的“”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苏教版语文九上1-5单元诗歌赏析题汇总
九上1-5单元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班级:姓名: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1.“折柳”的含义:①指《折杨柳》的曲子;②指杨柳依依的景致,表现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2.“晓”和“宵”的妙处:一“晓”一“宵”画龙点睛地把将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3.动词“抱”的妙处:“抱”有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表现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4.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并分析其妙处:尾联运用“傅子介计杀楼兰王”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和英雄气概。
5.主题及手法:主题: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边塞生活的艰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手法:举一反三、反衬、运用典故、虚实结合。
6.从物候角度赏析“五月天山雪”。
受地势高下的影响,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表现了边塞气候的寒冷。
《凉州词》王之涣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所描写的画面。
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了云端,在高达万仞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座孤零零的边塞小城巍然屹立。
2.分别写出对“春风”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理解。
其中“春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也比喻朝廷对边塞将士的关心。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严寒,又隐含着诗人希望朝廷关心戍边将士的疾苦。
3.从物候角度赏析“春风不度玉门关”因为凉州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春天短暂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所以说春风不度玉门关. 4.思想感情: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隐含了诗人希望朝廷关心戍边将士疾苦的思想感情。
《塞下曲》卢纶1.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
“逐”写出了边防战士的警惕与果敢,“满”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相映衬,表现了守边将士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精神。
2.最后一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赏析:后两句不正确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古诗词鉴赏复习题
以尉首③如:何以战;以君之力,④例: 投以骨⑤如:必以情⑥ 如: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 ⑦以塞忠谏之路也 ⑧我以日始出时去人 近。⑨例:固以怪之矣。
答案:
1、“因为”“由于”2、 “拿”“用” 3、 “凭借”“依靠” 4、 “把” 5、 “按照” 6、 “来”“用来” 7、 “以致” “以至于”8、 “以为,认
答案:
1、疑问语气,“吗”:2、反问 语气,“吗”:3、同“于”:4、表感叹, “啊”、“呀”。5、表商量语气, “吗”6、词尾,无义
乐毅。 ④如: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⑤ 达于汉阴。⑥如: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 民。
答案:
1、对,对于。2、在。3、与, 跟,同。 4、从,自。5、到:6、在政猛于虎也。”⑧被。例:
受于人 ⑨因为 、由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 ⑩向:告之于帝。 ⑾给。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⑿于是 ① 在这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②连词,与今义同。
答案:
1、代词,代人、事、物:2、 复指代词: 3、动词“往”,“到......去”4、结构 助词“的”: 5、主谓之间,无实意 :
【之】
⑥凑足音节,无实义。如:怅恨久
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⑦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 ⑧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⑨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 “以” 一室之内;郊田之外;四海之内
【其】
①例:其子曰:
②其一犬坐于前③例:并自为 其名。④例:妻跪问其故。⑤其如土石何? ⑥其真无马邪?⑦其喜洋洋者矣⑧ 其言兹若人 之俦乎?⑨例:其真不知马也!(其实)
答案: 1、“他、她、它(们)的。”2、其
中,其中的。 3、 “我的”“自己的”4、 “他、她、它 (们)”5、加强语气:6、难道:7、代词,那: 8、 “这”:9、 “恐怕”、“或许”、“不 概”、“可能”。
苏教版九年级古诗文鉴赏及答案
九年级古诗文赏析【考查内容】九年级上1.《塞下曲六首》(李白)P39页2.《凉州词》(王之涣)P40页3.《塞下曲》(卢纶)P41页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P42页5.《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99页6.《相见欢》(李煜)P207页7.《浣溪沙》(晏殊)P209页8.《龟虽寿》(曹操)P247页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P244九年级下1.《饮酒》(陶渊明)P59页2.《行路难》(李白)P62页3.《游山西村》(陆游)P64页4.《观沧海》(曹操)P191页5.《江城子·密洲出猎》(苏轼)P192页6.《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P195页【指点迷津】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主观分析题(包括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
一、复习指要(一)鉴赏字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中考复习:古诗词试题级答案(苏教版)
中考复习:古诗词试题级答案(苏教版)一.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开头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或天涯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3、“落红”在这里比喻自己4、最后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以落花自比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5、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 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
C 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6.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7.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B)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苏教版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赏析题荟萃含答案
苏教版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赏析题荟萃含答案1、《次北固山下》 感情:“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赤壁》 感情:本诗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从构思、立意两方面作具体分析。
3、《水调歌头》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人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4、《早春》 感情: 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现的画面。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感情: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④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
6、《观刈麦》 感情:为什么说夏日“丁壮”已“力尽”却“不知热”,反而“但惜夏日长”? 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
苏州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苏州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小题。
【中吕】阳春曲·春景①(节选)【元】胡祗遹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②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释】①中吕:宫调名。
阳春曲:曲牌名。
春景:曲题。
②觉来:醒来。
(1)残花一般给人以哀伤之感,但诗人却用________、________等极富生活情趣的细节,从小小的虫鸟活动中将春意写得十分浓丽,使人得到暖融融、醉醺醺的感受。
(2)“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的自问自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________(填写传统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1)端午节(2)有道理,“冲”比“飞”好。
“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
龙舟竞渡,即赛龙船。
相传伟大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
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当地居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
男女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
这首词描会的是端午节的场景。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带答案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带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①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释】①范成大(1126—1193),今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1)本诗颈联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前四句是怎样描写“州宅堂前荷花”的?请加以赏析。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结合全词,“”、“”等景物体现“空”的意境。
(2)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4.古诗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体北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①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注)①殷:震动。
(1)试对本诗描述的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作简要分析。
(提示:请先分别概述前两句和后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再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遣意①(节选)【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陆游青衫初入九重城①,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②,驰骑谕幽并③。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
平章风月④,弹压⑤江山,别是功名。
【注释】①九重城:指京城。
②檄:檄文。
③幽并:幽州、并州,此指金国占领区。
④平章风月:写评品风月的文字。
⑤弹压:指点。
(1)全词上片忆旧: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杰,所作的都是羽书檄文;下片写今:终日所对的是,所作的都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2)书法课上,某同学要写上面这首词。
下列三种字体中的哪一种字体,能较好地展现这首词的情感?说说你的建议和理由。
(三幅字帖的书写内容请忽略)(1)江山风月;品评风月的文字(2)我会建议使用草书字体。
全词从“豪英”、“驰骑”的豪放到“志难成,鬓丝生”的悲凉以及最后只能品评风月的悲愤。
全词感情基调豪迈中透着悲愤,而草书气势豪迈,线条生动,比较符合这种感情的表达。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本题的解答要重点抓住“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分析。
同时要理解题目中的“对”的含义,“对”的是围绕着“风月江山”作词或写文章;“作”,只能是“平章风月”,意思是:品评风月的文字。
(2)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书法艺术的特点。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字体的风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要联系起来。
从诗词内容来看,尤其是“结友尽豪英”“驰骑谕幽并”“志难成,鬓丝生”“平章风月”“别是功名”几句词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失落、悲凉和悲愤之情。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古诗词鉴赏复习题27页PPT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题附答案
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题附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细读全诗,品析画线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吊扶苏(宋)孔武仲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
奈何指剑区区死,不辨从来赵李奸。
【注释】赵李:赵高与李斯。
二人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当时在边疆带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熙宁九年,苏轼登超然台。
壕:护城河(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阕词所描写的景象。
(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结合词的下阕内容,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
(1)春天,从超然台望去,密州城里,虽是微风吹拂,杨柳轻扬,护城河水清浅,满城繁花,密州城的千家万户被笼罩在朦胧的烟雨里,正是春天最美的时节。
(2)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豁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分析】(1)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句以春柳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2)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题及答案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古诗词鉴赏复习题及答案专题:诗词赏析1、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第1—5题。
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可分为:、、_____三个部分。
(2)《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_______、_______。
(3)出于此诗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__。
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且细心呵护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
完成1-2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后来的鉴赏家都以为上阕中的“锁清秋”的“锁”字最是绝妙。
请简析这一“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绝妙之处。
(2)下阕中,作者怎样抒写“离愁”?试简析。
3、读晏殊的《浣溪沙》。
完成1-2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
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上一段赏析的话。
(3)结尾两句较出色,说说你的看法。
4、欣赏下列诗歌,完成1—3题。
(7分)【甲】乡愁(节选)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
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
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分)(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2分)最欣赏的句子:欣赏的理由:(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我”的心理活动:“断肠人”的倾诉:11.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1分)(一)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7—8题。
(5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7.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
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8.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
(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3分)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1分)8.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26、①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而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
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②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诗人的联想: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这个新奇的联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B、“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
这一幅图景跟开关的那一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特有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着他的乡土之思。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是说一直走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
33.①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常用“赋”、“比”、“兴”手法。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
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
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
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②下面关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关雎》中的诗句。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是一首民间爱情抒情诗。
B.雎鸠是一种水鸟,“关关”是雌雄二鸟彼此呼应的叫声。
古人传说这种鸟雌雄形影不离。
C.这几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君子和淑女在河边约会的情景。
D.这些诗句运用了起兴的艺术手法,叙写了青年男子从鸣叫的雎鸠鸟联想到和一位好姑娘配成夫妻。
③.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34、①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
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
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
②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
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39.①对《乡愁》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说它单纯,只取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想象。
B.此诗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称“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无尽思念。
C.这首诗的主题是表现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
D.诗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用语活泼、流动、低回、掩抑,如泣如诉,表现了诗人非凡的语言功力。
②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