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宝典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基础考查之成语及惯用语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基础考查之成语及惯用语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基础考查之成语及惯用语(原卷版)T知识点讲解常考成语汇总1、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

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责无旁贷:贷: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崭露头角:崭:突出;露:显露。

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4、辗转反侧: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

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5、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6、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7、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

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8、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

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9、志同道合:道:途径。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10、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11、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2、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出于自己的创造。

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13、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14、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15、自给自足:给:供给。

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16、壮志未酬:酬:实现。

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

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17、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8、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19、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

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20、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1、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

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22、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第07节 古诗文默写-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

第07节 古诗文默写-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

第一关基础训练场第七节:古诗文默写考点解析考点阐述考查范围与内容主要集中在课标推荐背诵的61篇古诗文及统编教材中的其他篇目。

从考查内容看,多侧重于考查名家名篇,重点考查那些意蕴深刻、富含哲理、引人深思、警策励志方面的名句。

命题趋势: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对诗文默写的考查,可以发现题型和赋分基本趋于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多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6~10分。

据此可以预测,2023年中考对诗文默写题的考查仍将以填空题形式出现,题型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型默写,它是古诗文默写的传统考法,即给出诗、词、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考生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词或文中名句。

二是“理解+运用”型默写(包含理解型、运用型、归类型、主题型等),按照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或根据具体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即提供具体的语境、主题、要求等,有时还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一致的诗、词或文中名句。

这类题型较直接型默写题难度大些,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迁移能力,还考查活学活用能力。

解题要诀直接型默写虽然难度较低,但也要预防两种现象:一种是给下句默写上句的题型,在做题时偶尔会出现瞬间忘记的现象,这时可尝试背诵整首诗,如果整首诗都背不出来,先放放,等心情平静后再背。

另一种是背诵默写很顺利,但作答时出现错别字,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做完题后再检查一遍。

针对第二种现象,平时就应重视,把积累落实到每一个字词。

关于“理解+运用”型默写,平时复习时,既要准确背诵和记忆诗文名句,又要准确理解其内涵、意蕴;答题时要仔细分析提示语,理解题干所设情境表达的中心意思,展开联想,选择最切合此处情境的诗文名句填写,同时揣摩所填写句子的情感态度和题干的情境是否和谐一致,以确保所填写的句子合乎要求。

总之,这两种题型原则上都属于识记积累型,答题关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功夫在平时。

备考锦囊一.学会熟读成诵。

对于课标规定和教材收录的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一定要熟练背诵,反复记忆,切不可抱侥幸心理。

古诗鉴赏手法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原卷版

古诗鉴赏手法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古诗鉴赏手法赏析(原卷版)T知识点讲解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⑷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2.解答分析: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3.答题步骤:⑴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5、常用手法及其作用讲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虚到实、由实到虚。

③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④抑扬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⑤褒贬结合(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⑥衬托、烘托、渲染、用典、比兴、想象、联想、象征、对比、白描、细节描写。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卒章显志、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这里的手法比较多,背记时先理解每种艺术手法,会有较大的帮助。

第01节 说明性文章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原卷版)

第01节 说明性文章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原卷版)

第四关:现代文阅读第一节:说明性文章阅读考点解析考点归纳1.文章的说明对象及特征,2.说明方法及作用,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说明文语言,如“加点词能否删除”,“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析说明顺序,如“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文章第一段和第一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5、内容理解与信息筛选,6.分析特定段落的作用。

7.、拓展延伸。

命题趋势近年来,说明文阅读不赋分一般比较固定,多在15分/8分之间,多以检查题、选择题形式出现。

兼及填空题。

除概括说明内容、指出说明对象、明确说明顺序、品析语言特点、判断说明方法及作用等常规题型外,拓展积累与探究性试题逐渐增多。

所选材料涉及热点科技、生活百科、传统文化、自然奥妙、生态环保等,主题多来自于《人民日报》、《知识窗》、《科技日报》、《百科知识》、《中国国家地理》等报刊。

预计2022年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会呈现出以下趋势: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注重选文的科学价值,选文视野开阔,材料以生态环境、前沿科学、社会、热带、民俗、民情传统文化为主,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

命题者将继续围绕说明文内容。

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等常规考题进行考查,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将继续成为考查重点。

探究能力题将会增加考查比例。

如对文章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和评价,为文章介绍的科学产品或事物写宣传语,为文章说明的自然生态现象提建议等。

解题要诀“三看法”判断说明对象一看题目:题目就是说明对象或题目包含说明对象。

二看结尾:无标题或标题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文章结尾的往往会点出说明对象。

三看段落中心句:段首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短语。

备考锦囊一.关注考题名称的变化。

各地关于说明文阅读问题一般直接明确为说明文阅读,有些地方则称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或非文学性文本阅读,前者如广西百色、贵州毕节等地,后者如广西梧州等地,而一些地方则称为说明性材料阅读,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呈现。

专题04: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专题检测】-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解析版)

专题04: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专题检测】-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解析版)
C.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从测量数据来看,地球的半径大约6000公里左右。
20.【病句诊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左右。
D.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3.(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C.“冰墩墩”的设计缘自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与富有科技感的冰晶外壳结合,倍受欢迎。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1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B.不少的文章都说儿童是一生中最无忧无虑、最令人回味的阶段。
(A)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B)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识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C)二十四节气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还能有效指导农耕生产。(D)2016年,它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AB.BC.CD.D
5.(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对孩子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让他们看见,父母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病句)
C.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是病句,属于“句子结构不完整”,句末应加上“运动”一词)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模考金卷(二)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模考金卷(二)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模考金卷(二)(解析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省商务厅2017非洲国家民族政策与实践研修班的19名学员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

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2.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知不足,;知困,。

(《虽有佳肴》)(2),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3)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蒹葭》)(4)《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

23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送魏二①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此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3.诗歌中“凉”有何意?请结合诗歌解释。

4.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第02节 综合实践-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

第02节 综合实践-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

第二关综合实践坊第二节:综合实践考点解析考点阐述综合实践以语文为主体,兼有学科内的综合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重视考生的实践,强调亲历性、合作性,强调个人的体验。

综合实践题的设题一般为3道,分值为5~16分。

从考查的能力看,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分析综合、观察理解、提炼概括能力。

从考查的内容看,既有来自课本、生活的素材,又有当下广受瞩目的时政热点,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汉字文化、“和”文化、环境保护、读书学习、校园活动、名人风采、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等。

从考查的形式看,主要有漫画、对联、标语、开场白的拟写,以及仿写、信息提取与概括(文本材料概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活动设计(设计活动形式、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步骤)、封面品鉴、作品欣赏、感悟启示等。

命题趋势:从2022年各地中考命题情况来看,本考点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简答题、看图分析题等,分值一般在6至15分之间。

试题内容丰富多样,不为教材所限,既依据教材,又跳出教材,题目设置的情境贴近考生的学习生活,紧扣时代脉搏,文化趣味儿浓厚。

不少考区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将地方文化融入试题中,将传统文化和语文生活联系起来,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考生从语文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综合实践部分考查的考点较多,且考查频次及形式不一样。

解题要诀1.解答综合实践类试题,可以从下列几项着手:(1)阅读材料,明确要求。

仔细阅读所给的文字、图表或漫画材料,认真审题并研读题干,明确探究的问题及答题要求。

(2)运用知识,提取知识。

解题时,要先认真回忆相关知识,及时把与试题相关的知识有效地提取出来,以备答题之用。

(3)揣摩题意,提炼信息。

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解答时,要从题干和材料中筛选重要信息,并按要求处理好这些信息,作出简明的回答,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4)发散思维,展开想象。

有些综合性试题需要我们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探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01节 古诗欣赏-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

第01节 古诗欣赏-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解析版)

第三关:古诗文探究第一节:古诗欣赏考点解析考点阐述1.古诗阅读多选与教材课文程度相当、浅显易懂的课外古诗词,以唐宋诗词为主,也选一点元明清三代诗词或唐前古体诗。

也有相当一部分考区,仍以课内古诗词为考查对象。

2.题材上,多选写景抒情的诗词,偶尔也选哲理诗和叙事诗。

3.题点上,多考查内容理解、形象感知、意境欣赏、情感体味、妙点品析、表达赏析等。

命题趋势:古诗赏析主要考查考生欣赏品味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

考查的范围包括教材中的课内外古诗词,以及教材以外的古诗词。

从先秦的诗经到明清的诗歌都有涉及。

内容包括以历史人物,事件为吟咏对象的怀古咏史诗,以某一物为描摹对象的咏物诗,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以战争为题材,反映边塞生活的边塞诗,表现久居在外,长期流离漂泊的羁旅诗。

分值一般为6分左右,少的4分,如江西卷、四川成都卷等,多的有10分,如山东德州卷。

课内古诗欣赏向课外拓展延伸,单纯考课内古诗欣赏的考区越来越少,直接考课外古诗词逐渐增多。

古诗连读呈上升趋势,既有课内古诗连读,也有课内外古诗连读,还有两首课外诗的连读,既有同一诗人的作品连读,也有沿用同一题材的不同作者的古诗里。

注重命题形式的创新。

古诗赏析除了常见的选择,填空,问答和判断等命题形式之外,还有表格题,将需要比较赏析,批注,探究的内容,甚至微电影微创作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有的题目提供几首古诗,让考生选择答题空间。

命题搭建支架,综合性更强,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在古诗赏析题中附上名家评论和考生答题提供方向,让考生通过比较分析来印证名人的评论,为诗歌的赏析提供了支架。

或者要求从两首课外诗中选一首与所提供的两首诗组成一组阅读材料,并阐明理由,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打。

解题要诀诗歌欣赏有门道,掌握方法很重要。

意象、意境、易混淆,象为物景境氛围,品味字词连语境,推敲辨析第一境,描绘画面需联想,翻译扩写特征写,鉴赏人物明形象。

2024全效中考语文识记宝典

2024全效中考语文识记宝典

2024全效中考语文识记宝典导读:中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要想在中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除了平时的学习积累外,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识记。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了2024全效中考语文识记宝典,希望能够对大家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词语辨析1.当前、现在、目前、此刻当前:表示时间上最接近现在的状态或情况。

现在:表示不久以前、正在进行、或时间上稍后的状态或情况。

目前:表示现在为止已经达到的状态或情况。

此刻:表示说话时的状态或情况。

2.感谢、谢谢、感激、谢意、谢忱感谢:是由衷地对别人所给予的恩惠心生感激之情。

谢谢:口头上表示感谢。

感激:内心深处对别人给予的恩惠感到非常感激。

谢意:对他人的好意或帮助表示感激。

谢忱:衷心地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照顾等。

3.为了、因为、由于、由为了:表示目的、目标。

因为:表示原因。

由于:表示原因,常用于叙述。

由:表示从哪里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

4.所谓、所以、如此、如何、因此所谓:常用于解释某种概念、定义或引用别人的话语。

所以:表示由前一句推出后一句,表示结论。

如此:表示以这样的方式。

如何:表示怎样。

因此:表示推理的结果或由于这个原因。

5.选择、挑选、择选、选拔选择:根据需要或目标从多个中选择一个。

挑选:从众多的事物中调出最好的。

择选:根据条件、标准挑选。

选拔:根据资格、能力等选出最合适的。

6.十分、非常、相当、极其十分:程度很深。

非常:程度极深。

相当:程度较深。

极其:情况极为。

二、成语识记1.一马当先:比喻在众人中走在最前面。

2.一举两得:一次举动可以得到两个好处。

3.两全其美:两个方面都考虑周到,使最后结果都得到满意。

4.三思而行:在做事之前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再采取行动。

5.四平八稳:形容人做事稳定、踏实。

6.十全十美: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7.心明眼亮:形容心思聪明,眼光敏锐。

8.手忙脚乱:形容手脚不灵活,慌乱无措。

9.毛骨悚然:形容感到胆战心惊,非常恐惧。

语文中考宝典2022广西电子版

语文中考宝典2022广西电子版

语文中考宝典2022广西电子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赘语(zhuì)熨帖(yù)淬火(cuì)B、浩瀚(hàn) 克隆(lóng)感慨(kǎi)C、玄虚(xuán)国粹(cuì) 鱼翅(chì)D、摩登(mó)神祗(qí)裨益(pì)(正确答案)2、1“寒舍”一般用于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孰(谁,哪一个)能无感其闻道也固(本来)先乎吾B.彼(那些)童子之师夫庸(岂,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赠送)之是故无(没有)贵无贱(正确答案)4、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 A.滑稽(jī)宽宥(yǒu)菡萏(hán)殚精竭虑(dān)B.门槛(kǎn)缄默(jiān)胸脯(pú)间不容发(fà)(正确答案)C.坍塌(tān)锃亮(zèng)怯懦(ruò)信手拈来(diān)D.盘桓(yuán)褴褛(lǚ)拾级(shè)舳舻相接(zhóu)5、“将进酒”中“将”的读音是“jiā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1“念奴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爱而不见”的下一句是“俟我于城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氓》中女子自诉长年累月起早贪黑、操持家务的语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雨霖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敷衍yǎn 门当户对dāngB、供给jī有求必应yīng(正确答案)C、家谱pǔ门框kuàngD、阎王yán 惦念diàn11、国粹(cuì)冷炙(zhì)包庇(bì)玄虚(xuán)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初三语文复习宝典节选

初三语文复习宝典节选

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①《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我国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②本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我国历史上还要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二、注释课本注释及补充注释三、译文蓝皮书p7四、段落大意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叙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原因。

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五、主题思想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以曹刿对战争的论述贯穿全文,阐述了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采取政治上取信于民、战术上后发制人的原则,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六、重点句子默写1、曹刿的“乡人”阻止他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曹刿坚持“请见”鲁庄公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全文中心句)3、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忠之属”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5、有利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的时候;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辙乱旗靡的时候。

6、本文的过渡句:“既克,公问其故”。

七、问题探究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政治上取信于民。

2、文章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担心齐国有埋伏,弄清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

可以看出曹刿(沉着、冷静、谨慎)。

4、曹刿深谋远虑表现在?①政治上取信于民②军事上战中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战后能及时总结战斗经验。

5、这场战役给我们哪些启示?①政治上要取信于民②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时机③要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④要敢于毛遂自荐,表现自己。

6、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他不鄙,试分析。

鄙:军事上无知(不知如何备战,战时不能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政治上无知:把作战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

专题01 字音字形【专题检测】-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解析版)

专题01  字音字形【专题检测】-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解析版)
17.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疙撘诧异家喻户晓言外之意B.胸脯修葺颠沛流离血气方刚
C.镶嵌烦燥跃武扬威耐人寻味D.钦佩俯瞰惊心动魄心有灵息
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褴缕水墨画走投无路箪食壶浆
B.告盤佼佼者牵强附会拭目以待
C.修茸斑马线心无旁骛轻歌曼舞
D.彗星大无畏刨根问底老骥伏枥
B.凝望(nínɡ)矜持诲人不倦(huǐ)仙露琼桨
C.服侍(shì)瞬息忧心忡忡(chōnɡ)目不窥园
D.疲惫(bèi)遨游酣然入梦(ɡān)海市晨楼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浮燥息慢自圆其说白首起家
B.帷幕驰聘轻歌漫舞春寒料峭
C.霓裳羁绊不修边副巧妙绝纶
D.萦绕寒噤大彻大悟入木三分
D.汲取嘶哑彬彬有礼理至意明
3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箴言潮讯拖踏诲人不倦
B.牛椟推搡寒噤人情事故
C.干涸虔诚轩昂取义成仁
D.阴翳雕缕曼延酣然入梦
3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矗立(zhù)热忱(chén)真挚(zhì)人声顶沸(dǐng)
B.喧腾(xuān)诀别(jué)练达(liàn)不折不挠(náo)
(3)文中括号内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经过一个冬天的沉淀,爱莲湖的湖水明jìng()如镜。湖边一片嫩嫩的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绿油油的惹人怜爱。但湖边也还覆()盖着枯黄的杂草,扒开shuāi()草枯叶,发现小草已经钻出地表,向上探出头来。春天,万物复苏,生命鲜活明媚起来,湖边那一排排稀稀疏疏的杨柳也开始有了绿意。湖面水波粼粼,犹如一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一片浩浩汤汤的土地上。

古诗鉴赏意境分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原卷版

古诗鉴赏意境分析-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古诗鉴赏意境分析(原卷版)T知识点讲解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答题示例:绝句二首( 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4.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宝典
把握重点巧用方法首先,就像造金字塔一样,一定要将“根基”夯实。

即要重视默写、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

字词的复习,重点不是生僻字、难写字,而是常用字,尤其是一些看似平常但容易混淆的字词。

建议将词语放回到课文中结合语境或根据音、形、义来记忆。

古诗文的背诵关键是名家名篇名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远比死记硬背有效果。

有些同学以为背熟了就行。

其实与其背很多遍,不如默一遍,以避免写错别字。

名著阅读关键是仔细阅读节选的相关篇章,对情节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可以就名著中的著名情节、经典片段(比如《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予以泛读,做简单了解。

课内文言文的题目其实还是偏重基础的,因此是拿分的重头戏。

建议在理解、吃透全文解释翻译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特殊句型、关键句或词语有特殊用法的句子。

常用实词和5个虚词(之、于、而、以、为),要牢记几种常用义,学会归纳同义词。

对内容的理解分析,应根据的体裁风格,将其中的要点梳理通透。

课后相关练习则要熟练掌握。

答题时要审清题意,尤其是比较题,要看清是比较什么,比如写法、用意、情感等;是找出共性还是分析差异。

其次,对于发展等级的题目,则要复习全面、答题仔细。

属于这类型的是语言应用题、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科普说明文。

语言应用题形式多变,最后阶段考生应该做个有心人,将做过的题目根据题型归纳出相应的答题方法。

不管题型怎样变化,考试的宗旨无非是:语言表述紧扣中心,简明、得体;信息筛选抓住关键字词句;图表分析辨明是比较趋势还是比较大小。

此外还要能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判明病句原因并加以修改。

复习课内现代文时首要也是根据体裁理清每篇的基本内容(比如小说就是要牢记主人公的性格、主旨;写景散文则要理清景物特点、作者感情、写作用意等)。

因为很多考题其实是课后练习在问法上稍加变换的结果,所以一要掌握课后练习,二要学会审题,要有把它当作“课外阅读”思考的习惯,仔细推敲问法,按需回答。

至于课外的科技类说明文,窍门只有一个——仔细。

选择题选项应该在原文中找得到出处,并且表述须与原文保持一致。

分析说明方法或语言特色时一般要结合文中实例,避免空谈。

最后,要想爬到金字塔塔尖,就要尽力做好课外散文,写好作文,拿到尽量多的分数。

这两个题型往往是考生最困惑,觉得最难把握的。

最后阶段与其多做课外散文,不如仔细比较推敲历年中考考过的散文。

通过比较分析后,能大致了解散文风格(比如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能根据标题、
过渡句、段落首尾的议论抒情句等大致切分层次、提炼主要信息。

在开头用“题记”方式,将作文精华或中心主题提炼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记住这一天:记忆中,汗滴里有痛的声音……——题记》、《成长的脚印:路是人走出来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不管是清晰的、模糊的,还是歪歪扭扭的。

——题记》。

《相逢: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落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题记》《枫桥夜泊:在心灵的深处,在梦的他乡,我和张继相逢了。

失意的两个人漂泊在他乡的夜色中,不再孤寂。

——题记》。

《守望:风中雨中永远有父亲默默的守望——题记》。

《生命·阳光:生命毕竟离不开阳光,纵然有蓬勃的生命力,纵然有细致的呵护——题记》。

另外还可用巧设悬念、妙用标点,转换意境等用法让你的文题满眼皆春,举目芳菲。

如:《墙,推到了就是桥》、《搭起生命之桥》、《守住你精神园的大门》、《理解串起你、我、他》。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诚信,你的金矿》、《“理”直“气”不“壮”》、《100分,我恨你!》、《我想有个——一只小鸟的心声》、《生活——网?网!》
此外,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借用唐诗宋词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运用名种手法增加你文题的光鲜度、亮点度、醒目
度、思考度,打动评卷老师的心扉,赢得他的青睐,取得较高的分值。

其三,明确读者对象,抒发真情实感。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唯愿能带着笑靥,走在茫茫人生路;看天上云卷云舒,望云端日出日落!《笑在人生路》。

2、珍惜一个个永不重复的今天,把握由一个个今天串联起来的有限的今生,我们的生命才会充实而丰盈。

《把握有限的今生》
3、我爱我自己,爱这生活。

原来爱与被爱,就是幸福。

《我要的幸福》
4、光无声,照亮了大地;爱无言,温暖了心田。

父爱,无言。

《事》
5、母爱是什么?母爱是在我感到恐惧时那同样惊慌的眼神。

母爱是什么?母爱是等我一同吃饭时饿得咕咕叫的肚子。

母爱是什么?母爱是天天牵挂我的眼神。

母爱是什么?母爱是人间最伟大的感情!《重读母爱》
6、携一缕接受的阳光,系一丝付出的绸带,整理行装,踏上实现自我的道路……《播种·丰收》
7、“最后一滴水将是你们的泪水!”谁说的?怎么那样熟悉?莫斯科人不相信眼泪,但我们坚信中国人将相信眼泪!《水祭》
8、有时候,桥是一股清泉,欢乐地叮咚作响;有时候,
桥是一片枯萎的落叶,寂寞地咽咽哭泣。

听吧,这是桥在欢唱,这是桥在哀吟。

《桥魂》
9、可见,人生做点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正视。

朋友们,正视人生的错误吧,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先导!《人生应该做点错事》
10、这样一群老实的农民,一辈子守望看那贫瘠的土地,一辈子守望着那贫苦的生活,一辈子守望着那“神圣”的祖训,一辈子守望着那看不着的规矩,就这样一辈子守望着,守望着……《家中有“喜”》
11、其实,相逢就是一首歌!《相逢如歌》
12、三个姿势,我看到了中国,看到了中国人的三种精神:自信、稳重、渴望幸福!《从姿势看中国》
13、父爱如茶,半点清新半点浓郁,透人心脾!《父爱如茶》
14、汉字,与你相逢是我一生的美丽,那相逢的每一个瞬间都将成为我守候一生的绚丽!《与你相逢的美丽》。

15,夜,睡着,爱醒着。

《夜》。

16、老师,就永远地宽容我们吧!我们的行为是有所反复的,不能以为我们犯了错误就不宽容了!《宽容我们一些吧》。

其四,写够字数,保证及格。

中考评卷中,会对作文按照等级分成:优秀、优良、合
格、不及格四等。

只要没有大的政治思想错误,文体符合,字数写够,一般情况下评卷老师都会给你及格分。

评卷时发现,部分同学因作文题难或因材料匮乏等原因,只写个开头或草草收文,把大片的“国土”闲置在哪里,即使评卷老师有同情心但也不能给你人情分!同学们在作文时切记一定按要求写够字数,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也不需要使多大的力气。

要知道现行的中国考试就是以分论英雄的,不要说差十分八分,就是差一分很可能理想高中就与你说再见了!反过来说就是得不到满分,起码也是及格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