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现状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现状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现状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

近年,艾滋病疫情扩散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青少年已经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群体,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告,在全世界的新发艾滋病患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超半数[2]。

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段,具有性生理发育成熟、思想不成熟的特点,高危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关键诱因。

相关大学生艾滋病的调查研究已经受到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现状1.1 研究对象抽样方法各异研究者采用的抽样方法各有不同,总体包括整群抽样、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分类整群抽样及目的性抽样的方法。

根据调查者的研究目的和选取调查对象的条件限制,样本量较小(1000人以下)的、局限于某高校的调查取样方法多为随机整群抽样或目的性抽样;而样本量较大(1000人以上)的、对某市或某省的调查取样方法多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如孔惠敏[3]对“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中随机整群抽取了865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黎永锋[4]对“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歧视现况”的调查中采用了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了700名大学生;代伟萍[5]对“黑龙江省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及艾滋病知识调查”中采取了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1.2 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总体上看,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多局限于定量调查,缺乏实地访谈、开放式问答、大型行动研究等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需求的调查几乎空白。

问卷调查是当前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方法,问卷内容不统一,多数学者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参照文献和类似问卷,采用自行编制问卷的方法。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分析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分析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分析目的了解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科技学院869名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9%,知道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学生分别为74.22%、82.39%和70.31%,对蚊虫叮咬、握手或共用厕所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是31.65%、24.17%。

70.20%的学生不想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接触,92.0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还不够,应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

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表现出不宽容或歧视态度。

建议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教育。

标签: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在我国,大学生年龄多处在18~24岁,正是性生理和性心理接近成熟,性行为开始活跃的时期[1],对性和周围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欲望[2],过度开放的性观念和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3],使大学生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增加[4]。

这些现象说明,大学生应该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保护好自己。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及对艾滋病患者的相关态度[5],研究大学院校应以哪些方法和形式开展有力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针对这些想法,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10月对长春科技学院一、二年级在校生,开展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方面知识的现场答卷。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长春科技学院一、二年级在校生共869名,其中一年级429名,二年级440名;其中男生486名(55.93%),女生383名(44.07%),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17~22岁,平均19.5岁;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5.86%(833/869)。

1.2 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一年级随机抽取8个班,二年级随机抽取8个班,共计抽取16个班级,869名学生实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采取笔答形式。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感染频发原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感染频发原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感染频发原因分析1. 缺乏性教育和安全意识。

由于我国的性教育尚未普及,许多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不足,不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他们在性行为中缺乏正确的保护措施,容易造成艾滋病的传播。

2. 性观念较为开放。

部分大学生对性持开放态度,追求自由和享乐主义。

他们可能存在多次性伴侣的情况,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3. 过度依赖避孕药物和计生服务。

一些大学生在性行为中仅仅依赖避孕药物来进行避孕,忽视了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他们常常对计生服务的依赖导致对艾滋病的风险认识不足,忽视了自身的健康安全。

4. 网络交友和一夜情现象普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利用网络交友和社交媒体来寻找异性伴侣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些大学生往往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和承诺,导致在性行为中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毒品滥用。

一些大学生群体存在滥用毒品的现象,这会导致他们在追求刺激时放松对艾滋病的警惕和防范。

6. 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一些高校附近的医疗机构,对艾滋病的治疗和检测服务不完善,缺乏专业的艾滋病知识和设备,难以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全面服务,给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带来一定困扰。

为了减少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的频发,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1. 提高性教育的覆盖率。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普及性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各大学开设相关的性教育课程,通过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向大学生传播艾滋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2. 加强校园宣传。

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如艾滋病主题讲座、宣传展览等,提醒大学生注意艾滋病的预防和防范措施。

同时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全校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3. 推广安全性行为知识。

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性行为知识宣传,鼓励他们使用安全套等避孕工具,提高艾滋病防护意识。

在校园内设立免费发放安全套的点位,方便学生获取。

4. 强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理科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

理科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

理科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7-03-23T15:46:35.9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杨爱芳[导读] 为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以及对该病态度的现状,在我市一所理科院校展开调查。

(山东理工大学医院医务科;山东淄博255049)【摘要】艾滋病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1],艾滋病发病人群逐渐从吸毒、囚犯等特殊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开来,而与此同时,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期,对性生活与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也正是其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期,极易受到艾滋病侵害。

为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以及对该病态度的现状,在我市一所理科院校展开调查,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理科;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对策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bbr:HIV)感染所致,破坏人体内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并发生长期消耗,最终导致全身衰竭死亡[2]。

调查统计,在我国约有78.2%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年龄段正处于16~30岁之间,由此可见,预防并控制青少年感染HIV是目前社会需重点关注课题[3]。

尽管近年来不少文献高校学生对AIDS知识与态度方面均有所报道,但对理科院校大学生AIDS知识与其对待AIDS 患者态度尚未出现相关研究,这就导致对该类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有效参考与有力依据仍相对匮乏。

对此作者于2014年1月在我市一所理科院校中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并制定出相应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1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我市一所理科院校开展调查,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6.38%,发现76.5%学生认为看起来健康人可能是艾滋病毒感染者,73.2%学生认为被蚊虫叮咬可能感染艾滋病毒,79.4%学生认为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共桌吃饭可能感染艾滋病,81.2%学生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能够降低艾滋病感染的危险性,85.3%学生认为多个性伴侣能够增加感染艾滋病机会,79.3%学生认为同性恋也能增加艾滋病感染机会。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1)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1)

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成都医学院07级检验本科2班徐辰[摘要]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态度。

方法:对不同大学,不同专业共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对医学生和非医学生进行对比调查。

结果:对艾滋病不同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认识存在差异,在不同情况下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存在差异。

结论:大学生总体认知水平较高,医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占优势,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总体宽容。

应利用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与态度,进一步做好宣传和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

[关键词] 艾滋病;大学生;认知;态度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

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

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药物,但可以预防。

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在全世界传播。

截止2007年12月,全球估计共有332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近10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普遍提高,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及死亡有所下降,治疗艾滋病的主要疗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普及率提高四成多。

但儿童与青少年已经成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群体,全球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呈低龄化的趋势。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提供的报告,截止2007年底,全球332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不到15岁的儿童及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分别为250万和1000万。

在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儿童感染人数占全世界的90% 。

据统计,现阶段艾滋病病毒筛查年龄范围以从数年前的25岁至27岁提前至19岁到22岁。

在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却在激增。

中国目前抗“艾”形势仍然很严峻。

而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呈低龄化的趋势,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现状分析1.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认识不足: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对艾滋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

(2)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一些大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在性行为中不采取安全措施,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3)性教育不足:高校对学生的性教育工作还不够到位,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导致学生对性健康知识了解不足。

目前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以宣传展板、宣传栏、讲座等为主,这些形式的教育方式单一,传播效果不够理想,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对策研究(1)加强知识普及: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宣传栏展示、宣传栏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宣传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2)推进性教育: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工作,不仅要传授性健康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建立健全的宣传平台:利用校园宣传栏、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宣传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2.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1)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专门的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资讯,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

(2)开发手机APP:设计专门的手机应用程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关于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等形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自我保护意识(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加大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力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开展性健康讲座: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性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

(3)建立健全辅导体系:构建健全的辅导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及时解答学生的性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分析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分析

Th e s u r v e y a n a l y s i s o n r e l a t e d k n o wl e d g e , b e h a v i o r a n d a t t i t u d e o f AI DS
pr e v e n t i o n a mo ng c o l l e g e s t u de nt s
法 对 长 春 科技 学 院 8 6 9名 一 、 二 年 级 在 校生 进 行 问卷 调查 。 结 果 预 防艾 滋病 相 关 知识 知 晓率 为 6 0 . 4 9 %. 知道 性 接触 传 播 、 血液 传播 、 母 婴传 播 的学 生 分别 为 7 4 . 2 2 %、 8 2 . 3 9 %和 7 0 . 3 1 %, 对 蚊虫 叮 咬 、 握 手或 共用 厕 所 是否 传
学校 采 取积 极措 施 , 加 大宣传 力度 , 普及 健 康教 育 。
【 关键 词】 艾 滋病 ; 健 康教 育 ; 大 学 生
【 中图分 类 号】 R 5 1 2 . 9 1
【 文献 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4 ) 1 2 ( b ) 一 0 1 3 3 — 0 3
Z HANG L i 一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S TD a n d AI DS , Ce n t e r f o r Di s e a s e C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S h u a n g y a n g Di s t r i c t i n C h a n g c h u n C i t y ,
d e n t s f r o m g r a d e o n e a n d g r a d e t wo i n Ch a n g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Th e s a mp l e s w e r e g a i n e d b y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况调查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况调查

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人 口学特征 、 对 AD 认识 、相关态度 、知识来源和健康教育等 IS 5 方面。操作时由预先培训过的调查员对学生讲解 本次调查的意义 ,采用匿名式调查 ,答题时不给任
作者单位 :浙 江大 学医学院附属 第一 医院精神卫 生科 ,
浙江 杭州 30 0 103
00 ) .5 。关 于 日常生 活 中不 传播 HV 的途 径 中: I 4. 6 (4 53 % 29人 ) 的学 生认 为被 蚊 虫 叮咬 不 会传 播 HV,7 .7 (8 I 0 6 % 38人 ) 的 学 生 认 为在 共 同游 泳不会传播 HV,8.5 (6 人 ) 的学 生认 为 I 4 1% 4 2
为 的增 多及 性伴 的不稳 定性 使得 大学 生面 临更 多发 生危 险 陛行 为 的机会 。他们 既是 教育 的对象 ,又是 今后预防教育的传播者 ,在预防和控制 AD 方面 IS
何提示 ,并且当场收回问卷。 3 统计 分 析 应 用 S S 30统 计 软 件包 ,对 不 P S1. 同性别及不同地域 的大学生 的调查结果进行 检
农村学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5 和 44 3
4 0 9 P< . 5 。 . 3 , 0 0 )
}通 讯 作 者
浙江预防 医学 2 1 年第 2 01 3卷第 8 期
Z eag r ete ein ,A g 01 V l 3 N . hjn e nv d i i P v i M c e u.2 1 。 o2 , o8
H V不 会 通 过 日常 生 活 接 触 传 播 ,9 .5 (9 I 0 3% 4 6
人)的学生认为拥抱不会传播 HV I 。前 2 问题的 个 回答正确率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 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1 . 9 , <0 0 =5 6 4, 306 P . ; . 7 P< 00 ) .5 。拥抱和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HV女生知 I 晓率 与男 生 比较 ,差异 有 统计学 意义 ( = .5 543, P< . 5 = . 1 , 0 0 ) 0 0 ; 6 6 9 P< . 1 ,见表 1 、表 2 。

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性传播和高危性行为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分析

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性传播和高危性行为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分析

【 2 】 黄 希庭 , 张志 杰 . 青 少年 时 间 管理 倾 向量 表 的编制 【 J 】 . 心理 学 报 ,
2 0 0 1 , 3 3 ( 4 ) : 3 3 8 — 3 4 3 .
【 3 】 黄 希庭 , 杨雄. 青 少年学生 自我价值感 量表的编制叨一 理科学 , 1 9 9 8
为的2 8 4 1 名学生 中 , 6 3 . 3 %的学生在 大学 期间开始有性行 为 ,
问卷 3 0 8份 , 收回有效问卷 2 8 8份 , 有效问卷 回收率 9 3 . 5 %。在
2 8 8名被 调查 者 中, 男生 1 6 6 人( 5 7 . 6 %) , 女生 1 2 2人 ( 4 2 . 4 %) ;
V0 l - 3 l 2 01 3 No . 2 0
在校大 学生对艾 滋病性传播 和 高危性行 为 的认 知及 态度 的调查 分 析
辛莹莹 , 刘桂 萍
(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5 2 ) 摘 要: 目的 调查在校 大学生对艾滋痛性传播和 高危性行为的认 知及 态度 , 分析其影响 因素 , 为高校普及艾滋病 重. &h/ Y ,
平均年龄为 ( 1 9 . 9 ±1 . 5 ) 岁; 一 年级 至四年级学生分别有 1 1 1 人
( 3 8 . 5 %) 、 8 5人 ( 2 9 . 5 %) 、 7 1 人( 2 4 . 7 %) 、 2 1人 ( 7 - 3 %) ; 医学类 、
为对于学业压力 的缓 冲作用 比休 闲娱乐更强” 网 。在个 体成熟 的 过程 中 , 对 时间的认 识和管理是一个不 断增 强的过程 。中职护 生 的可 塑性较强 ,如果 能及 早加强其时间管理 的意识 和能力 , 对其成 长和发展有重要 的意义。鉴于本次研究结果 , 提 出以下 几点教育建议 : ( 1 ) a n 强对 自身职业 的认 知 , 确定职业 目标 。时间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标签: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预防措施艾滋病(AIDS)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全民的AIDS 知识知晓率却令人堪忧,大学生是AIDS感染的高危人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对AIDS知识掌握的多少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是否正确,与我国AIDS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控制的成败有直接的关系[1]。

为了掌握大学生AIDS知识状况,了解其影响因素,浙江丽水学院医学院针对某所综合性院校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情况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某院校83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回收有效问卷800份,占被调查人数的95.9%。

其中男生406名,占50.8%,女生394名,占49.2%。

被调查学生在各年级的分布为一年级18.6%,二年级53.7%,三年级27.7%。

被调查的学生中,49.7%来自城市,32.7%来自县城,17.6%来自农村。

学生的年龄范围17-26岁,平均年龄(21±2)岁。

1.2方法问卷调查。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表。

主要内容有:①一般人口学指标;②预防艾滋病知识;③预防艾滋病态度;④与同伴和家人谈论艾滋病情况。

以不记名调查方式,向学生发放调查表,填好即回收。

调查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目的、要调查的内容及填写调查表时的注意事项。

1.3统计分析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通过计算“知识”“态度”等各指标的频数、百分数和均值,描述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预防艾滋病的态度,比较男女生之间知识和态度的差别。

2 结果从表1、表2可见,对于艾滋病知识性问题,大学生对一般性预防知识有了解,但对比较深入性的问题了解甚少,由于缺乏正规的教育,多数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性问题了解不全面,不确切,并存在错误认识[2]。

除表中调查问题外,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中,对“使用安全套”“拒绝毒品”“不性乱”等常规预防措施知晓率较高,对“婚前禁欲”“义务献血、不卖血”这两条措施正确回答率较低。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及对策近年来,艾滋病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比较严重。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探讨当前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以及对策。

一、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现状1. 知识普及率低针对大学生,对于充分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和传播途径,真正掌握防范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仅有不到一半学生(47.9%)能做到。

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预防艾滋病的关键知识还不是很了解。

2. 性观念落后当前的大学生对于性行为的认知较为滞后,性观念保守,这无疑会导致性行为不安全,容易受到艾滋病的侵害。

据调查,超过30%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无法避免艾滋病的传播,他们对于性行为的风险认知不足。

3. 预防知识应用不足对于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完全应用这些知识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因此,学生必须将这些知识和行动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复杂机制。

二、对策及具体措施1.充分宣传在防范艾滋病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大学生的优秀座谈会和公益活动等活动,可以起到十分显着的效果。

同时,学校和社区也应为这些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

2.提高意识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安全意识仍然需要提高。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恪守个人卫生和规矩是最先要做的事情3.从生活中入手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必须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包括巧用安全套、用一次性箍子,以及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等。

4.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除此之外,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自我防范意识,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实现全面预防艾滋病的有效途径。

在艾滋病预防中,充分掌握防范知识,积极转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刻苦用功提高自身防范意识,都会大大降低艾滋病的传播率,让我们一起致力于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实现我们的安全合作愿望。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尤其是在高校,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多元化,艾滋病的传播风险更加突出。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在高校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二、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现状分析1. 艾滋病知识缺乏调查发现,现阶段高校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乏。

一些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这种知识缺乏导致学生在面对艾滋病时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

2. 艾滋病传播风险增加高校是一个学生集中的地方,学生之间的交往频繁,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也相对较高。

一些学生在性行为中忽视安全措施,甚至存在多次性伴侣,这些行为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

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等行为也为艾滋病传播提供了可能。

3. 艾滋病相关心理压力由于对艾滋病的恐惧和焦虑,一些感染者或者疑似感染者在高校中往往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压力。

他们可能会遭受同学的歧视和排斥,甚至感到无地自容。

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不足,应当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普及。

可以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册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艾滋病人权等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强化性教育性教育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关键。

高校应当纳入性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性健康知识、性行为安全知识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培养正确的性行为习惯,减少性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3. 提供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服务高校应当提供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服务,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艾滋病携带者或者疑似感染者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护相关知识 态度 行为现况调查

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护相关知识 态度 行为现况调查

构成比(豫) 缘远援圆缘 缘远援圆缘 缘远援圆缘 缘远援圆缘 猿苑援缘园 猿苑援缘园 猿苑援缘园 猿苑援缘园 员愿援苑缘 员愿援苑缘 远园援怨愿 猿员援源源 圆苑援远缘 员源援苑苑 愿援猿猿 源援员苑 园援苑远
性教育内容 防治性知识与艾滋病信息获取途径
表 2 艾滋病防治宣传 教育需求状况 防治宣传、教育需求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年 6 月第 21 卷第 11 期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June 2021,Vol.21,No.11
窑 1867 窑
·调查研究·
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护 相关知识 态度 行为现况调查
尹晓梅
艾滋病属于危害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于 员怨愿员 年美国 出现首位艾滋病感染者之后,在全球以惊人速度传播,亚洲 也逐渐变成感染率上升最快地区[员]。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主体, 性行为、性生理、性观念正在变化,属于我国艾滋病重点防控 人群。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积极态度与行为方式,属于预防 艾滋病有效方式。因此了解大学生对于癌病防控相关认知、 态度、行为(运粤孕)现状具有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员 对象与方法 员援员 调查对象:选取太原市 圆园员怨 年 愿 月至 圆园圆园 年 员员 月某 高校在校大学生 圆远源 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 员远怨 人,女 性 怨缘 人;年龄 圆园耀圆缘 岁,平均(圆圆援7依员援员)岁;城镇生源 员源园 人,农村生源 员圆源 人。 员援圆 方法:本研究调查问卷是以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 运粤孕 问卷调查》作为基础,并结合青年大学生开放性、平等性 以及纯洁性等并存特点,增强“自我预防行为与性行为”方面 题量。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的相关知 识、态度、行为、性经历和艾滋病的防护措施等方面。当场发 放问卷,通过匿名自填形式,于固定时间内由研究者当场统 一收回。此外,问卷中还设计“国庆节在哪一天”判断调查对 象对于问卷态度的认真度,凡是答错此题或者问卷项目填写 不全或者损毁问卷均归为无效问卷。 员援猿 观察指标:淤统计一般人口学特征。于统计艾滋病知识 知晓率。盂统计艾滋病态度。榆统计艾滋病行为,包括发生性 行为状况、艾滋病自我预防行为。虞艾滋病防治宣传与教育 需求状况。 圆结 果 圆援员 一般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 圆远源 份,回收 圆远源 份,回收率 员园园豫,无无效问卷。其中男性 员远怨 人,女性 95 人;城镇生源 员源园 人,农村生源 员圆源 人;大一学生 员源愿 人,大 二学生 员员远 人;汉族 员怨员 人,其他民族 苑猿 人。 圆援圆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知晓 圆缘圆 人(怨缘.4%),世 界艾滋病日知晓 圆源怨 人(怨源.3%),HIV 主要损伤系统知晓 圆源愿 人 (怨3.9%),HIV 三大传播途径知晓 圆源远 人 (怨猿援2%),携带 HIV 母乳喂养知晓 圆源员 人(怨员援3%),安全套预防效果知晓 圆猿苑 人 (愿怨援8%),患性病者与健康者感染风险相似知晓 圆圆缘 人

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

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

调查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病毒,可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失调,导致其无法抵御其他疾病的攻击。

在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不当的性行为等行为中,会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群,他们是年轻人,也是未来的领袖。

艾滋病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可能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大学生需要充分了解艾滋病。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角度,调查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知识以及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调查目的本项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分析其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态度,并制定社会宣传策略,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二、调查对象本项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中的主要力量,具有较高的群体影响力和知识水平。

三、调查方式本项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的认知程度、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性行为健康知识以及不良习惯等多个方面,其中一些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另一些是选择性答案,让人们有自由表达的话语空间。

四、调查结果1.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94%的大学生表示已经知道过,但只有40%的人了解了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此外,还有30%的人不知道艾滋病是否能治好,只有50%的人听说过如何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2.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在预防方面,大多数人知道使用安全套和避免多次性伴侣是最好的方式,但只有10%的人知道在医院接受艾滋病筛查是必要的。

3.性行为健康知识当被问及他们是否能在进行性行为前获得关于HIV状况的信息时,有30%的人表示从未谈论过这个话题,而另外30%的人则表示他们知道如何去发现一个HIV阳性的人。

而对于保护性行为,有80%的人认为使用避孕套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4.不良习惯大多数人坚信不会得染上艾滋病这种疾病,这些不良习惯包括多次性伴侣和吸毒。

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和正确理解有待加强。

一方面,只有40%的人了解了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剩余大多数人未能及时获取这种知识,令整个人群难以避免艾滋病感染风险;另一方面,有30%的大学生不知道艾滋病是否可治疗,这也说明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误的。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

高校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代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预防艾滋病的信息和知识有很大的需求,且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今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故针对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本文进行了探究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学生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

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很多学生都只是听说过,但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和了解过。

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很多是基于传言和片段信息,而这种认知模糊甚至错误的信息,容易造成误解和恐慌情绪。

2. 性观念和性道德观念混乱。

在当今社会,性观念逐渐开放,但这也增加了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在高校学生中,他们学习的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不仅会促进他们自身的性观念成长,同时也会导致他们对各种性文化的接受度高,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有些人会仅凭性欲驱动,并没有相应的责任感,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3. 缺乏对艾滋病的认知与防范措施在对艾滋病缺乏基本的认知之上,更是缺乏防范传染的观念。

除此之外,还有缺乏预防知识和手段的相关措施,比如艾滋病检测,医院、互助机构等社会资源与服务,以及其他预防传染的学术与宣传资源。

1. 随机组织讲座。

高校可随机组织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动员起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成因、预防卫生、传播途径的演讲,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帮助,借此成就强大的教育效果。

2. 推进互动交流。

可以设立艾滋病咨询台,由專业人员进行授课与讨论,还可借助网络、微信等形式开展传播宣传活动。

3. 强调性健康及性道德观念教育。

高校可在‘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等课程中强调性道德观念、情感交往、自我保护等相关内涵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信心。

4. 利用海报、微博等方式宣传玩法。

高校可以通过易于接受的方式对艾滋病做出宣传,比如校园宣传海报、微博等手段。

另外,学校也可以在学生们熟悉的周边使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有效的知识宣讲等,从而传达正确的预防艾滋病的信息,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艾滋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其传播途径多样,主要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输血感染、共用针头传播等。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学生群体中的艾滋病感染率逐渐增加,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1. 信息不足目前,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多误区,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和防治知识了解不深入,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由于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造成了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风险认知不足,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2. 性健康教育不到位性健康教育在高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现实中,高校的性健康教育并不够到位。

学生对于性知识的需求和获取途径有限,对于性安全和避免艾滋病传播的相关知识也了解不足,这增加了艾滋病在高校学生中传播的风险。

3. 学校管理不严格在一些高校中,学校对于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并不够重视,对于疫情的监测和控制也不够及时。

这意味着在学校中,存在着未能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者的情况,增加了疫情的传播风险。

1. 深化健康教育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包括普及防艾知识、提高学生对性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会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保健中心等渠道,定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活动,让学生了解感染途径、预防方法、防治知识等,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性健康素养。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讲座、专题活动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安全性行为知识,教育他们避免性传播疾病的风险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管理。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加强对感染者的疫情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者,防止疫情的扩散。

4. 加强师生交流学校应该鼓励师生之间开展更加真诚和有效的交流。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概述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它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途径传播,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高校中,随着大学生性行为自由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大学生的性行为难以控制,思想观念不够成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不够深刻。

许多大学生对艾滋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感染艾滋病,从而忽视了预防措施。

对于艾滋病的知识普及不够,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因为无知而去冒险。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手段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

高校应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对策建议1. 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应该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进行,比如开展艾滋病宣传展览,举办有奖问答或者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地让学生接受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2.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高校应该加强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宣传技巧。

只有专业的人员才能够更加专业地向学生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宣传效果。

3.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健康教育中来,增加他们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接受程度。

4. 拓宽宣传渠道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还应该拓宽宣传渠道,比如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广播、学校网站等方式进行宣传,将健康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学生,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

5. 开展专题讲座高校应该定期组织专题讲座,邀请专业医生或专家向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了解更深入的健康知识。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上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在高校中,由于年轻人的性行为活动增加、对性知识的了解相对不足等原因,艾滋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性教育内容不全面传统观念中,性教育是一个禁忌话题,因此在高校的课堂中,性教育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或遗漏。

学生缺乏全面、科学的性知识,导致其对艾滋病的危险性认知不足,容易产生侥幸心理,从而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2. 教育方式单一目前,高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的形式传达知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强。

课堂教育潜在的问题在于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和排斥感,难以长期保持对艾滋病防控的关注和重视。

3. 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学生在校园内的信息获取主要依靠班级、学生会、社团等渠道,但这些渠道的宣传能力有限,无法覆盖所有学生。

现有的健康教育广告宣传往往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二、对策1. 加强性教育内容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将性教育纳入到正式课程中,包括生理卫生、性道德、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性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性行为。

2. 多样化教育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还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线上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还可以利用互动性强的多媒体工具,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给学生提供快速、有趣的学习渠道。

3. 创新宣传手段利用学生熟悉的社交媒体和校园内的实体媒体,制作有趣、吸引人的宣传素材,如微信文章、海报、宣传视频等。

并通过各种活动,如知识竞赛、讲座、义工活动等形式,将宣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艾滋病防控的关注和重视。

4. 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推动者。

加强对教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性行为和艾滋病。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艾滋病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进行。

包括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在内,也需要深入研究,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

1.艾滋病宣传教育不及时、不充分。

尽管高校普遍设有艾滋病宣传教育站或卡片,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有接触到相关宣传资料,甚至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也有所缺乏。

2.艾滋病宣传教育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主要通过PPT、海报等形式展示,增加趣味性的活动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同时,很多高校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方式都缺乏新意,重复性较高,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3.艾滋病宣传教育内容过于简单,不具备针对性。

很多高校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资料内容较为简单,只是简单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缺乏具体的实例,也缺乏具体应对策略和危险控制的具体方法。

4.高校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一些高校的学生认为青春短暂,需要尽情享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正当的性行为和偏低的自我保护意识,无法意识到不良行为所带来的风险。

1.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艾滋病防控的意识。

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性,增强艾滋病的防范意识。

2.设计多样化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内容,增加宣传教育的趣味性。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艾滋病的严重性,并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增强防范意识。

3.利用网络传播艾滋病宣传教育。

通过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艾滋病的宣传资讯、相关教育活动、疫情状况等,让更多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和信息。

4.制订明确的高校艾滋病防治制度,加强高校艾滋病防治管理。

建立艾滋病信息收集、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中的感染者,维护学生的健康权益。

总的来说,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需要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利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渠道,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切实加强防范工作,尽可能减少艾滋病发生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7-03-23T15:46:35.9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杨爱芳
[导读] 为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以及对该病态度的现状,在我市一所理科院校展开调查。

(山东理工大学医院医务科;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艾滋病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1],艾滋病发病人群逐渐从吸毒、囚犯等特殊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开来,而与此同时,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期,对性生活与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也正是其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期,极易受到艾滋病侵害。

为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以及对该病态度的现状,在我市一所理科院校展开调查,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理科;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对策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bbr:HIV)感染所致,破坏人体内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并发生长期消耗,最终导致全身衰竭死亡[2]。

调查统计,在我国约有78.2%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年龄段正处于16~30岁之间,由此可见,预防并控制青少年感染HIV是目前社会需重点关注课题[3]。

尽管近年来不少文献高校学生对AIDS知识与态度方面均有所报道,但对理科院校大学生AIDS知识与其对待AIDS 患者态度尚未出现相关研究,这就导致对该类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有效参考与有力依据仍相对匮乏。

对此作者于2014年1月在我市一所理科院校中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并制定出相应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对我市一所理科院校开展调查,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6.38%,发现76.5%学生认为看起来健康人可能是艾滋病毒感染者,73.2%学生认为被蚊虫叮咬可能感染艾滋病毒,79.4%学生认为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共桌吃饭可能感染艾滋病,81.2%学生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能够降低艾滋病感染的危险性,85.3%学生认为多个性伴侣能够增加感染艾滋病机会,79.3%学生认为同性恋也能增加艾滋病感染机会。

郝继伟,王强等人于河南省某综合大学在校非医学类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4],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9.4%,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2.36%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3.1%,其他知识知晓率仅有52.5%。

理科院校中对生物学与医学知识接触甚少,对有关艾滋病知识了解严重不足,此次在调查中发现,仅有一半左右理科大学生认识到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的严重性,相当比例大学生仍然对艾滋病认识存在误区。

2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理科院校中78.5%学生认为艾滋病威胁其本人、家庭、朋友乃至所住城市,32.4%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赞同并发生过婚前性行为,33.6%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理解或无所谓,说明现代大学生性观念已相当开放,尽管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AIDS,但仍然存在恐惧、歧视AIDS的心理,有部分学生则严肃表明自己对AIDS的立场,如躲避、拒绝接触、甚至断绝关系等。

李博,彭康为调查结果显示[5]:有7.5%大学生认为HIV感染者完全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11.6%学生认为HIV感染者或病人应被强制隔离,不应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调查发现,理科院校中大学生并未完全端正对待AIDS患者态度,而对AIDS知识的无知是产生歧视与错误态度根源之一。

3 针对现状提出对策
3.1 加强教师对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培训
教师是传播知识且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最大的首要人员,一个对艾滋病一无所知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一个热情宣传预防AIDS志愿者,因此调动教师对AIDS预防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6]。

例如为在校教师发放有关AIDS防治手册,开展艾滋病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堂,将掌握艾滋病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堂中去。

3.2 积极举办艾滋病知识讲座
邀请艾滋病协会专业讲师或院内专科高级医师担任主讲人[7],由于其医学知识面广、经验丰富,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演讲相对透彻、易懂,能够获得学生一致信赖与欢迎,增强其对艾滋病知识探索欲望。

3.3 筛选宣传预防艾滋病志愿者
在理科院校中人口众多、且普遍以男性学生居多的校园中,只依靠卫生部门很难做到AIDS预防传播地步。

因此,可在校内筛选出宣传预防艾滋病志愿者,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定时开展艾滋病教育课,树立正确对待HIV感染者态度。

在各部门支持下,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加强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4 讨论
国外多数国家已通过课堂传授、角色扮演、同伴教育、录像等多种形式,对提高理科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的信念、态度方面都具有明确效果[8]。

另外针对在校大学生,应将解决对策的形式与内容,尽量贴近于同龄人,将教师授课与同伴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在树立学生正确性观念同时提高学生艾滋病风险意识,加入艾滋病宣传与防治当中。

参考文献
[1] 贾改珍,闫阳,徐天和等.多水平模型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1):37-39.
[2] 张毅,贾红莲,郭丽等.重庆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与需求调查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25):3527-3530,3533.
[3] 姚海珍,闫文菊,宋任浩等.大学生献血者艾滋病知识与教育需求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324-327.
[4] 郝继伟,王强,李瑞玲等.艾滋病高发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3):196-199.
[5] 李博,彭康为,杨跃峰等.广州、深圳、珠海三市几所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调查[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8):3573-3577.
[6] 夏彦昌,赵运良,李灿等.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度及健康教育需求[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5):138-140.
[7] 王永红.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技能及性健康教育需求的调研[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4):376-379.
[8] 冷静,李筱青,叶红等.合肥市两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2):1291-1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