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优秀课件
膝外翻畸形
✓ LCL、髂胫束、腘肌腱、弓状韧 带复合体挛缩紧张;
✓ MCL松弛;
✓ 股骨外髁磨损
➢ 松解原则:
✓ 如果被动能纠正力线,则外侧 无需松解,否则需要松解;
✓ 首选选择性松解:什么组织紧, 松解什么;
✓ 边松解边评估间隙;
✓ 畸形必须在术中纠正;
膝外翻畸形
➢伸直间隙的平衡
✓ 最小化截骨; a) 胫骨5-6mm (内侧参考) b) 股骨外侧最小化截骨 ✓ 外侧紧:松解 a) 后关节囊; b) 髂胫束;
正确截骨:恢复下肢机械力线和旋转力线
旋转力线确定
➢ 测量截骨技术(measured resection
technique); ➢ 平衡间隙技术(balanced gap technique);
➢ 测量截骨技术
相对股骨后髁3°外旋 ✓ Akagi, et al(1999)认为:简单、一般情况
下精确(中立位、内翻膝、轻度畸形、无骨缺 损)、改善髌骨轨迹; Whiteside线
✓ 易于定位、改善髌骨轨迹、对股骨后髁磨损和 发育不良者尤其适用;
股骨通髁线 ✓ 对股骨后髁磨损和发育不良,翻修膝尤其适用; ✓ Insall(1997)和Miller(2001):改善髌骨
轨迹、改善髌股关节运动学;
➢屈曲间隙的平衡
✓ 外侧紧 ,松解: a)后外侧关节囊; b)LCL; c)腘肌腱; d)腓肠肌外侧头
➢不同程度膝外翻畸形松解方式
✓轻度外翻(<15°):
a) 股骨侧松解腘肌腱;
b) 松解髂胫束(馅饼松解技术)
小知识
五附院骨二科
五附院骨二科
➢不同程度膝外翻畸形松解方式
✓ 重度外翻(>45°)
全膝关节置换术软组织平衡ppt课件
内侧副韧带平衡
内侧副韧带松解顺序:
内侧副韧带深层 内侧副韧带浅层 后内侧关节囊 半膜肌止点
内侧副韧带比目鱼肌上反折部 比目鱼肌上反折部松解后有时会造成膝关节不 稳定。
膝内翻松解的关键
内侧副韧带松解 胫骨平台内侧骨赘的清理 后关节囊骨赘的清理 胫骨平台的安放(旋转)
男性, 67岁, 神经性关节病 左膝关节内翻畸形
70年代早期流行 切骨顺序:胫骨近端 股骨远端 切骨后测量伸屈关节时的关节间隙
股骨后髁
韧带平衡的原则及方法
两种手术方法: 从股骨侧开始手术 从胫骨侧开始手术
手术方法一:先从股骨侧切骨
多采用等量切骨法 注意假体旋转:后髁线和内外上髁线定位 注意胫骨后倾角3 -7 股骨和胫骨切骨完成后再进行韧带平衡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与软组织平衡
切口与软组织平衡
常规切口:用于绝大部分膝关节 非中线切口:
Revision:
髌旁内侧或外侧入路 有利于膝内外翻的暴露及软组织平衡 尽量使用原切口 原横切口改为十字交叉中线切口 新、旧切口应相距7cm以上 复杂切口:皮下扩张器、请整形外科医师协助
开(不影响伸膝功能) 经胫骨结节处切开(髌韧带部分撕脱)
髌骨假体的安装原则
宁小勿大 宁内勿外 宁薄勿厚 保持Q角 注意股骨假体的旋转 假体尽量靠外侧安放
结论
从皮肤切口与关节入路开始考虑 切骨与软组织松解并重: 切骨时松解, 切骨后松解 特别注意胫骨内外侧平台及后关节囊赘骨的清理 松解过程循序渐进, 随时测试 注意假体旋转及下肢对线 注意髌骨平衡问题 与假体选择相适应 松解较紧缩容易
屈曲挛缩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截骨与软组织平衡ppt课件
截骨量
股骨远端截骨量少————————股骨远端截骨
软组织挛缩—————————松解(PCL、后关节 囊)
股骨髁后方骨赘———————切除骨赘
精选ppt课件
NINE TYPE
FLEXION
Tight OK Loose
Tight 1 4 7
EXTENSION
OK
Loose
2
3
5
6
8
429
5、屈伸膝间隙都合适
精选ppt课件
34
胫骨近端截骨:髓内定位
进入骨髓腔的平台中心点略前内,约居髁间嵴中心 X线片上画出胫骨中心轴 如中心轴偏移较多,说明胫骨有弯曲,不宜髓内定位
精选ppt课件
35
精选ppt课件
36
截骨后屈伸间隙不等的处理
股骨髁后方截骨建立了屈曲间隙, 即涉及到伸膝间隙 和屈曲间隙的平衡问题。
临床表现:
屈、伸膝关节运动好、稳定性
原因—————及—————处理:
各部位截骨量适宜 没有软组织挛缩
不需要任何的调整。 最理想状态
精选ppt课件
NINE TYPE
FLEXION
Tight OK Loose
Tight 1 4 7
EXTENSION
OK
Loose
2
3
5
6
8
439
6、屈膝合适伸膝间隙偏大
精选ppt课件
29
胫骨近端截骨:截骨量
胫骨近端截骨量一般8~10 mm
多截> 10 mm
膝基线下移、髌骨上移——髌股关节压力增高 薄垫片——膝关节不稳 厚垫片——假体-骨界面早期松动
少截<8mm
膝基线上移、髌骨下移——屈膝无力 关节软组织——膝关节屈伸受限
股骨远端截骨量少————————股骨远端截骨
软组织挛缩—————————松解(PCL、后关节 囊)
股骨髁后方骨赘———————切除骨赘
精选ppt课件
NINE TYPE
FLEXION
Tight OK Loose
Tight 1 4 7
EXTENSION
OK
Loose
2
3
5
6
8
429
5、屈伸膝间隙都合适
精选ppt课件
34
胫骨近端截骨:髓内定位
进入骨髓腔的平台中心点略前内,约居髁间嵴中心 X线片上画出胫骨中心轴 如中心轴偏移较多,说明胫骨有弯曲,不宜髓内定位
精选ppt课件
35
精选ppt课件
36
截骨后屈伸间隙不等的处理
股骨髁后方截骨建立了屈曲间隙, 即涉及到伸膝间隙 和屈曲间隙的平衡问题。
临床表现:
屈、伸膝关节运动好、稳定性
原因—————及—————处理:
各部位截骨量适宜 没有软组织挛缩
不需要任何的调整。 最理想状态
精选ppt课件
NINE TYPE
FLEXION
Tight OK Loose
Tight 1 4 7
EXTENSION
OK
Loose
2
3
5
6
8
439
6、屈膝合适伸膝间隙偏大
精选ppt课件
29
胫骨近端截骨:截骨量
胫骨近端截骨量一般8~10 mm
多截> 10 mm
膝基线下移、髌骨上移——髌股关节压力增高 薄垫片——膝关节不稳 厚垫片——假体-骨界面早期松动
少截<8mm
膝基线上移、髌骨下移——屈膝无力 关节软组织——膝关节屈伸受限
膝关节置换PPT课件
后髁截骨量两侧不对称,内 > 外
1 3
4 2
内
外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髁间处理
– 工具:髁间截骨模块+截骨锉+动力钻 – 方法:将截骨模块放置于股骨上
• 拧松螺丝A,拧松旋钮C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远端截骨
– 确定远端截骨方向
• 工具:力线杆+连接器 • 目的:检查截骨线垂直于股骨力
线
– 截骨线方向通常选择外翻5度。 即垂直于股骨的力线方向
– 如果患者内翻畸形严重,可选 择较小的外翻角度;如果患者 外翻畸形严重,可选择较大的 外翻角度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膝关节置换
如何配合手术
膝关节置换
• 手术目的
– 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 纠正畸形
• 手术原则
– 垂直于力线安装假体
膝关节置换
• 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垂 力直 线轴
– 力线:股骨头-膝中心-踝中心
– 力线与垂直线夹角3度
– 关节线与垂直线垂直
– 力线与关节线夹角87度
– 股骨轴线与力线夹角6度(外翻角) – 胫骨轴线与力线重合
四合一截骨器把手
钉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股骨器械
外翻定位模块
股
远端截骨模块
骨
测
量
外旋器
钩
钻头
四合一截骨模块
股骨测量器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股骨器械
股骨试模 髁间截骨锉
测量刮片
髁间截骨模块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胫骨器械
胫骨截骨测量钩
股骨打器
抱
踝
器
胫骨截骨模块
髓外定位杆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胫骨器械
1 3
4 2
内
外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髁间处理
– 工具:髁间截骨模块+截骨锉+动力钻 – 方法:将截骨模块放置于股骨上
• 拧松螺丝A,拧松旋钮C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 股骨远端截骨
– 确定远端截骨方向
• 工具:力线杆+连接器 • 目的:检查截骨线垂直于股骨力
线
– 截骨线方向通常选择外翻5度。 即垂直于股骨的力线方向
– 如果患者内翻畸形严重,可选 择较小的外翻角度;如果患者 外翻畸形严重,可选择较大的 外翻角度
手术配合-股骨处理
膝关节置换
如何配合手术
膝关节置换
• 手术目的
– 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 纠正畸形
• 手术原则
– 垂直于力线安装假体
膝关节置换
• 恢复下肢正常力线
垂 力直 线轴
– 力线:股骨头-膝中心-踝中心
– 力线与垂直线夹角3度
– 关节线与垂直线垂直
– 力线与关节线夹角87度
– 股骨轴线与力线夹角6度(外翻角) – 胫骨轴线与力线重合
四合一截骨器把手
钉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股骨器械
外翻定位模块
股
远端截骨模块
骨
测
量
外旋器
钩
钻头
四合一截骨模块
股骨测量器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股骨器械
股骨试模 髁间截骨锉
测量刮片
髁间截骨模块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胫骨器械
胫骨截骨测量钩
股骨打器
抱
踝
器
胫骨截骨模块
髓外定位杆
器械及假体准备
• 胫骨器械
全膝关节置换术力线1 ppt课件
伸直0°,屈曲>90° 假体长期存活,无磨损及松动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20年随访 假体完好率>90%
2020/12/12
6
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正确的截骨 +
软组织平衡
2020/12/12
7
正常下肢力线
• 下肢机械轴线
髋关节中心-膝关节中心-踝 关节中心
• 股骨解剖轴线
与下肢机械轴线7°夹角
股骨髁外翻7°-9 °
• 股骨髁发育异常,后髁缺损 前后轴线或内外上髁线
• 严重畸形、翻修手术 内外上髁轴线 间隙技术
2020/12/12
20
胫骨平台假体力线的确定
胫骨平台假体对位对线的要求
• 冠状面上与胫骨轴线垂直 内翻、外翻 < 3 ° 负荷传导紊乱,是假体磨损、早期松动的主要原 因
• 矢状面上 0 °-5 °后倾 • 水平面上
2020/12/12
14
常规方法确定力线
• 股骨旋转力线的确定 决定髌骨轨迹 屈曲间隙的等宽
• 确定方法 股骨后髁线 股骨髁前后轴线(Whiteside线) 内外上髁轴线 间隙技术(Gap 技术)
2020/12/12
15
股骨假体旋转角度的确定
1.股骨后髁线 内外髁后方最低点连线 最常用的方法 简便易行
2020/12/1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12
6
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正确的截骨 +
软组织平衡
2020/12/12
7
正常下肢力线
• 下肢机械轴线
髋关节中心-膝关节中心-踝 关节中心
• 股骨解剖轴线
与下肢机械轴线7°夹角
股骨髁外翻7°-9 °
• 股骨髁发育异常,后髁缺损 前后轴线或内外上髁线
• 严重畸形、翻修手术 内外上髁轴线 间隙技术
2020/12/12
20
胫骨平台假体力线的确定
胫骨平台假体对位对线的要求
• 冠状面上与胫骨轴线垂直 内翻、外翻 < 3 ° 负荷传导紊乱,是假体磨损、早期松动的主要原 因
• 矢状面上 0 °-5 °后倾 • 水平面上
2020/12/12
14
常规方法确定力线
• 股骨旋转力线的确定 决定髌骨轨迹 屈曲间隙的等宽
• 确定方法 股骨后髁线 股骨髁前后轴线(Whiteside线) 内外上髁轴线 间隙技术(Gap 技术)
2020/12/12
15
股骨假体旋转角度的确定
1.股骨后髁线 内外髁后方最低点连线 最常用的方法 简便易行
2020/12/1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膝关节置换中截骨和软组织平衡原则PPT课件
18
内侧松解顺序
• 清除内侧及后侧增生的骨赘 • 内侧副韧带深层后束,后内侧关节囊---
-改善伸直间隙 • 内侧副韧带前束----改善屈曲间隙 • 重度需将内侧骨膜下像袖套样剥起,保
持组织完整 • 胫骨中上段,连同“鹅足”
19
内侧松解的顺序
骨膜下剥离 清除骨赘 内侧半月板
MCL深层 后内侧关节囊
切开或切除部分关节囊 • 松解腓肠肌内外侧头 • 必要时股骨远端增加截
骨量
41
屈膝畸形
42
髌骨轨迹的重建
髌骨外侧组织的松解 • 髌骨支持带 • 髂胫束与肌间隔 • 关节囊
43
髌骨轨迹的重建
股骨假体的安装
1. 避免内旋 2. 避免内移 3. 避免屈曲 4. 避免前移
44
髌骨轨迹的重建
胫骨假体
• 放置在轻度外旋位 (采用力线杆确定 位置)
• 与内外侧副韧带一起构成膝关节 的稳定结构----四连体结构
3
内侧副韧带
• 起于股骨内侧髁上呈宽阔 的扇形
• 止与胫骨近端内侧 • 分为两束 • 前束可与关节囊分离 • 后束与关节囊和半月板紧
密连接
4
外侧副韧带
• 起于股骨外侧髁上窄而呈 条索状
• 止于腓骨小头 • 与外侧半月板结合不紧密
内外侧韧带不在同一个平 面,伸直可稳定膝关节, 屈曲可诱导关节活动
稳定性
24
膝关节外翻畸形
• 相对比较少见 • 常合并有外旋畸形 • 髌股关节不稳定 • LCL止在腓骨小头 • 松解难度大 • 并发症较多 • 内侧软组织松弛
25
膝外翻的股骨
股骨发育异常 • 内侧髁大于外侧髁 • 只能依靠内侧可确定 • 髌骨滑车有问题 • 容易出现判断失误
内侧松解顺序
• 清除内侧及后侧增生的骨赘 • 内侧副韧带深层后束,后内侧关节囊---
-改善伸直间隙 • 内侧副韧带前束----改善屈曲间隙 • 重度需将内侧骨膜下像袖套样剥起,保
持组织完整 • 胫骨中上段,连同“鹅足”
19
内侧松解的顺序
骨膜下剥离 清除骨赘 内侧半月板
MCL深层 后内侧关节囊
切开或切除部分关节囊 • 松解腓肠肌内外侧头 • 必要时股骨远端增加截
骨量
41
屈膝畸形
42
髌骨轨迹的重建
髌骨外侧组织的松解 • 髌骨支持带 • 髂胫束与肌间隔 • 关节囊
43
髌骨轨迹的重建
股骨假体的安装
1. 避免内旋 2. 避免内移 3. 避免屈曲 4. 避免前移
44
髌骨轨迹的重建
胫骨假体
• 放置在轻度外旋位 (采用力线杆确定 位置)
• 与内外侧副韧带一起构成膝关节 的稳定结构----四连体结构
3
内侧副韧带
• 起于股骨内侧髁上呈宽阔 的扇形
• 止与胫骨近端内侧 • 分为两束 • 前束可与关节囊分离 • 后束与关节囊和半月板紧
密连接
4
外侧副韧带
• 起于股骨外侧髁上窄而呈 条索状
• 止于腓骨小头 • 与外侧半月板结合不紧密
内外侧韧带不在同一个平 面,伸直可稳定膝关节, 屈曲可诱导关节活动
稳定性
24
膝关节外翻畸形
• 相对比较少见 • 常合并有外旋畸形 • 髌股关节不稳定 • LCL止在腓骨小头 • 松解难度大 • 并发症较多 • 内侧软组织松弛
25
膝外翻的股骨
股骨发育异常 • 内侧髁大于外侧髁 • 只能依靠内侧可确定 • 髌骨滑车有问题 • 容易出现判断失误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ppt课件
2、固定平台假体时,建立股 骨的合适旋转在 膝关节伸 直位时确定胫骨侧旋转。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髓外定位胫骨力线确定
近端:胫骨内外侧皮质的中心 易出现的错误是偏内
远端:踝穴中心点 内外踝间距离偏内侧3mm
胫骨力线正确才能避免胫骨切骨内外翻 和获得相等的伸屈矩形间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骨赘切除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膝外翻
病因源自股骨,外侧髁的远端和后侧发育不良
股骨远端截骨角度≤5° 屈曲位时内侧松弛外侧紧张 确定股骨外旋、适当松解外侧副韧带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严重膝外翻畸形
伸直位时内侧松弛 行内侧结构的紧缩或外侧结构的松解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膝外翻畸形Krackow分型
正确地切骨易于建立对称的伸屈矩形间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髓内与髓外定位
股骨——髓内定位 胫骨——髓外定位(特别胫骨弓形明显)
髓内定位(压配型髓内延长柄)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切骨顺序和切骨量
先做股骨通过股骨假体相对于胫骨髓外对位装置的 旋转建立屈曲间隙。
先做胫骨用关节间隔垫来获得对称的平衡伸直间隙。 股骨远端切骨量少于9mm
高度屈曲假体
松
或股骨远端切骨垫 片加厚
高度屈曲假体或 股骨远端切骨
垫片加厚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伸直间隙紧,切除股骨髁后方骨赘
后方骨赘的存在会导致早期撞击,影响膝关节屈曲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轻度屈曲挛缩
切除后方的骨赘 股骨后方关节囊松解 股骨后侧隐窝松解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髓外定位胫骨力线确定
近端:胫骨内外侧皮质的中心 易出现的错误是偏内
远端:踝穴中心点 内外踝间距离偏内侧3mm
胫骨力线正确才能避免胫骨切骨内外翻 和获得相等的伸屈矩形间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骨赘切除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膝外翻
病因源自股骨,外侧髁的远端和后侧发育不良
股骨远端截骨角度≤5° 屈曲位时内侧松弛外侧紧张 确定股骨外旋、适当松解外侧副韧带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严重膝外翻畸形
伸直位时内侧松弛 行内侧结构的紧缩或外侧结构的松解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膝外翻畸形Krackow分型
正确地切骨易于建立对称的伸屈矩形间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髓内与髓外定位
股骨——髓内定位 胫骨——髓外定位(特别胫骨弓形明显)
髓内定位(压配型髓内延长柄)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切骨顺序和切骨量
先做股骨通过股骨假体相对于胫骨髓外对位装置的 旋转建立屈曲间隙。
先做胫骨用关节间隔垫来获得对称的平衡伸直间隙。 股骨远端切骨量少于9mm
高度屈曲假体
松
或股骨远端切骨垫 片加厚
高度屈曲假体或 股骨远端切骨
垫片加厚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伸直间隙紧,切除股骨髁后方骨赘
后方骨赘的存在会导致早期撞击,影响膝关节屈曲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轻度屈曲挛缩
切除后方的骨赘 股骨后方关节囊松解 股骨后侧隐窝松解
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原则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精品PPT课件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
软组织不平衡
术后功能差; 影响膝关节本体 感受; 影响假体存留率
TKA FAILURE: TODAY
Instability / Polyethylene Wear
间隙 平衡
力线 正常
适宜关节 线高度
软组织平衡
适当软组 织松解
选择合适 的假体
正确截骨:恢复下肢机械力线和旋 转力线
恢复关节线
关节线的判断
➢ 距股骨外髁:25mm
; ➢ 距内髁:30mm; ➢ 距腓骨小头:10-
15mm; ➢ 残余半月板; ➢ 髌骨下极;
保持关节线
➢ 正确截骨;
➢ 避免过度软组织 松解
最佳
间隙平衡
➢ 相等矩形的屈伸间隙;
➢ 内外侧间隙无紧张和松弛;
➢ 伸直和屈曲90°位,股骨 内外侧髁抬高1- 3mm;
前
,一般均可得到矩形
部 纤
屈曲间隙,无需再平
维
衡;
紧
张
后部
纤维
✓ 采用测量截骨技术
松弛
,矩形屈曲间隙常不
能获得,需要平衡;
✓ 屈曲间隙不平衡,常 为MCL前部纤维挛缩 ;
仅需松 解前部 组织
➢ 不同程度膝内翻畸形松解方式
✓外侧副韧带正常:首选选择性松解(馅
饼松解技术, pie-crusting ),总体松解易导
✓ 最小化截骨; a) 胫骨5-6mm (内侧参考) b) 股骨外侧最小化截骨 ✓ 外侧紧:松解 a) 后关节囊; b) 髂胫束;
➢屈曲间隙的平衡
✓ 外侧紧 ,松解: a)后外侧关节囊; b)LCL; c)腘肌腱; d)腓肠肌外侧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软组织不平衡
术后功能差; 影响膝关节本体 感受; 影响假体存留率
TKA FAILURE: TODAY
Instability / Polyethylene Wear
间隙 平衡
力线 正常
适宜关节 线高度
软组织平衡
适当软组 织松解
选择合适 的假体
正确截骨:恢复下肢机械力线和旋 转力线
恢复关节线
关节线的判断
➢ 距股骨外髁:25mm
; ➢ 距内髁:30mm; ➢ 距腓骨小头:10-
15mm; ➢ 残余半月板; ➢ 髌骨下极;
保持关节线
➢ 正确截骨;
➢ 避免过度软组织 松解
最佳
间隙平衡
➢ 相等矩形的屈伸间隙;
➢ 内外侧间隙无紧张和松弛;
➢ 伸直和屈曲90°位,股骨 内外侧髁抬高1- 3mm;
前
,一般均可得到矩形
部 纤
屈曲间隙,无需再平
维
衡;
紧
张
后部
纤维
✓ 采用测量截骨技术
松弛
,矩形屈曲间隙常不
能获得,需要平衡;
✓ 屈曲间隙不平衡,常 为MCL前部纤维挛缩 ;
仅需松 解前部 组织
➢ 不同程度膝内翻畸形松解方式
✓外侧副韧带正常:首选选择性松解(馅
饼松解技术, pie-crusting ),总体松解易导
✓ 最小化截骨; a) 胫骨5-6mm (内侧参考) b) 股骨外侧最小化截骨 ✓ 外侧紧:松解 a) 后关节囊; b) 髂胫束;
➢屈曲间隙的平衡
✓ 外侧紧 ,松解: a)后外侧关节囊; b)LCL; c)腘肌腱; d)腓肠肌外侧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PPT3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最新 全膝关节置换术软组织平衡53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最新 全膝关节置换术软组 织平衡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Thank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制内外侧间隙的主要组织结构
膝内翻畸形
特点:
内侧间隙狭窄;
MCL深层和浅层挛缩; 内侧平台磨损;
LCL正常,严重膝内翻LCL变细 或拉伸
术前下肢全长X线片,确定 股骨外翻角,特别对严重 膝内翻畸形患者 ,垂直股 骨机械轴截骨;
Mullaji (2009)发现20%的膝内
恢复关节线
关节线的判断
距股骨外髁:25mm;
距内髁:30mm; 距腓骨小头:10-
15mm; 残余半月板; 髌骨下极;
保持关节线
正确截骨;
避免过度软组织 松解
最佳
间隙平衡
相等矩形的屈伸间隙;
内外侧间隙无紧张和松弛;
伸直和屈曲90°位,股骨 内外侧髁抬高1- 3mm;
选择合适的 假体
正确截骨:恢复下肢机械力线和旋转力线
旋转力线确定 测量截骨技术(measured resection technique);
平衡间隙技术(balanced gap technique);
测量截骨技术
相对股骨后髁3°外旋 Akagi, et al(1999)认为:简单、一般情况下
屈曲间隙的平衡
外侧紧 ,松解: a)后外侧关节囊; b)LCL; c)腘肌腱; d)腓肠肌外侧头
不同程度膝外翻畸形松解方式
轻度外翻(<15°):
a) 股骨侧松解腘肌腱;
b) 松解髂胫束(馅饼松解技术)
小知识
五附院骨二科
五附院骨二科
不同程度膝外翻畸形松解方式
重度外翻(>45°)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
力线 不正
软组织不平衡
假体 松动
聚乙烯 过度磨
损
术后功能差; 影响膝关节本体 感受; 影响假体存留率
TKA FAILURE: TODAY
Instability / Polyethylene Wear
正确 截骨
间隙 平衡
力线 正常
适宜关节 线高度
软组织平衡
适当软组 织松解
可接受
内外侧间隙不平衡< 3mm;
内外侧间隙不平衡<3度;
关节间隙稍紧;
屈曲间隙稍松于伸直间隙;
外侧间隙稍松于内侧间隙。
不同截骨技术软组织平衡步骤不同
测量截骨技术 a) 先完成胫骨、股骨截骨; b) 再平衡软组织; 平衡间隙技术 a) 先行胫骨和股骨远端截骨; b) 完成伸直间隙平衡; c) 再行股骨后髁截骨; 一般松解1mm,可以纠正1° 畸形
翻畸形患者,冠状面股骨明显弯 曲,因此如按常规5°、6°、 7°外翻截骨,常不能恢复下肢 力线;
胫骨侧垂直胫骨机械轴截骨
外翻12° 24°
伸直间隙的平衡
完成骨赘清除,内侧紧,
常为MCL后纤维和后内关
节囊挛缩,仅需松解后部
前 部
组织;
松 弛
后 部
紧
张
பைடு நூலகம்
仅需松解 后部组织
屈曲间隙的平衡
膝外翻畸形
LCL、髂胫束、腘肌腱、弓状 韧带复合体挛缩紧张;
MCL松弛;
股骨外髁磨损
松解原则:
如果被动能纠正力线,则外侧 无需松解,否则需要松解;
首选选择性松解:什么组织紧, 松解什么;
边松解边评估间隙;
畸形必须在术中纠正;
膝外翻畸形
伸直间隙的平衡
最小化截骨; a) 胫骨5-6mm (内侧参考) b) 股骨外侧最小化截骨 外侧紧:松解 a) 后关节囊; b) 髂胫束;
较大;
内侧韧带松弛导致假体内旋
外侧韧带松弛导致假体过度外旋
测量截骨技术和平衡间隙技术 比较
恢复关节线
关节活动度减少
关
股四头肌力量降低
节
线
髌骨不稳,髌骨碰撞,膝前痛
抬
膝关节中度屈曲位不稳
高
腘肌腱易被股骨假体卡压引起疼痛
Partington (1999):关节线抬高 < 8mm,较抬高 > 8mm 者, 术后功能较好(141 vs. 125)
采用平衡间隙技术,
前
一般均可得到矩形屈
部 纤
曲间隙,无需再平衡;
维
紧
采用测量截骨技术,
张
后部 纤维
矩形屈曲间隙常不能
松弛
获得,需要平衡;
屈曲间隙不平衡,常 为MCL前部纤维挛缩;
仅需松 解前部 组织
不同程度膝内翻畸形松解方式
外侧副韧带正常:首选选择性松解(馅
饼松解技术, pie-crusting ),总体松解易导 致屈伸间隙不等
精确(中立位、内翻膝、轻度畸形、无骨缺 损)、改善髌骨轨迹;
Whiteside线
易于定位、改善髌骨轨迹、对股骨后髁磨损和 发育不良者尤其适用;
股骨通髁线 对股骨后髁磨损和发育不良,翻修膝尤其适用; Insall(1997)和Miller(2001):改善髌骨轨
迹、改善髌股关节运动学;
• MCL变细或拉伸
屈伸间隙不相等处理
伸直间隙正常 vs. 屈曲间隙松弛
屈曲正常 vs. 伸直紧
屈曲松 vs. 伸直紧
屈曲紧 vs. 伸直紧
胫骨再截骨; 减小衬垫厚度
屈曲松 vs. 伸直松
屈曲紧 vs. 伸直松
轻度,< 6°, 松解MCL深层
中度,8°-15°,松 解MCL(馅饼松解技 术, pie-crusting )
重度,> 15°, MCL广 泛松解
不同程度膝内翻畸形松解方式
严重膝内翻(30-45°):LCL变细或拉伸
LCL紧缩术:容错性低,极少学者推 荐使用
较多学者推荐使用限 制型假体
特点:
Olcott (2000):有利于获得矩形屈曲间隙; Scuderi(2003):降低股骨髁抬高发生率; Olcott (2000)比较股骨通髁线、Whiteside线、
相对股骨后髁3°外旋线,获得3°外旋的精确 度分别为90%、83%和70%
平衡间隙技术
较好的屈曲稳定性;
易于操作; 股骨后髁磨损; 股骨后髁发育不良; 翻修膝; 改善髌骨轨迹; Heesterbeek(2009)认为平衡间隙技术受内外侧韧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