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筋膜解剖
腋窝的解剖
胸前内、外侧神经,
胸外侧动、静脉,
胸长神经,胸背神经,
肩胛下动、静脉,
腋神经,正中神经,
胸背动、静脉,
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胸外侧动、静脉,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头静脉
概述
• 上肢可分为肩、臂、肘、前臂、腕和手六部分。 • 肩部分为腋区、三角肌区和肩胛区 • 为了操作方便,腋区作为一次课讲解,三角肌区和肩胛区
观察臂丛的位置、组成、分支分布情况。 检查辨认起于臂丛支配腋窝各壁的神经:
(1)胸内、外侧神经:起于内侧束和外侧束, 分布于胸大肌和胸小肌。
(2)胸背神经:发于后束,先伴肩胛下动脉, 后伴胸背动脉下行,进入背阔肌。
(3)胸长神经:起于神经根,经臂丛后方、胸外侧动脉的后方, 在前锯肌表面沿腋中线下降,支配该肌。
2.臂丛的分支
外侧束:1)肌皮神经 2)胸外侧神经 3)正中神经外侧根
内侧束: 1)正中神经内侧根 2)尺神经 3)胸外内神经 4)臂内侧皮神经 5)前臂内侧皮神经
后束: 1)桡神经 2)腋神经——与肱骨后血管伴行,穿四边孔, 分布与三角肌、小圆肌 3)肩胛下神经——分上下两支进入 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3)肩胛下淋巴结(后群):位于腋窝后壁、肩胛下动、静 脉周围,有6~7个淋巴结,收集项背部的淋巴管,其输出管 道注入中央淋巴结。 (4)中央淋巴结(中央群):在腋窝中央的脂肪组织中,有 3~4个淋巴结,收集各群来的淋巴管。 (5)腋尖淋巴结(内侧群): 沿腋动、静脉近侧端分布,有6~12个 淋巴结,收集中央淋巴结的输出管道和 乳房上部的淋巴管,其输出管道主要 组成锁骨下干。
乳房上部的淋巴管
5)尖淋巴结 —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 收纳中央淋巴结和 其它各群淋巴结输出管,其输出管形成锁骨下干。
系解课件--腋区
臂丛
腋窝 Axillary fossa
外侧束
胸外侧神经 肌皮神经
腋窝 Axillary fossa
内侧束
胸内侧神经 尺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腋窝 Axillary fossa
后束
桡神经 腋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下神经
腋淋巴结
(1)外侧淋巴结: 沿腋静脉远侧排列(外侧群) (2)胸肌淋巴结: 沿胸外侧血管排列(前群) (3)肩胛下淋巴结: 沿肩胛下血管排列(后群) (4)中央淋巴结: 腋窝底(中央群) (5)尖淋巴结: 沿腋静脉近侧排列(尖群)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通过结构:腋神经、旋肱后血管
5、内侧壁:前锯 肌、上4个肋骨及 其间的肋间肌
6、外侧壁:喙肱肌、 肱二头肌长、短头、 肱骨结节间沟
腋窝 Axillary fossa
内容:
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 腋动脉及其分支 腋静脉及其属支 腋淋巴结
腋动脉
起始: 第1肋外缘
① ③②
↓
④
行程:
2
3、前壁:胸大肌、胸小 肌、锁骨下肌、锁胸筋 膜
锁胸筋膜:锁骨下肌、 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 部深筋膜 内有:头静脉、胸肩峰 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4、后壁: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肩胛骨
三边孔:肱三头肌长头内侧的间隙 境界: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背阔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通过结构:旋肩胛血管 四边孔: 境界: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腋窝 Axillary fossa
位置:腋区位于胸廓上部与臂上部之间, 当上肢外展时,腋区呈浅窝状,叫做腋 窝。
构成:一顶、一底、四壁
1、顶:锁骨中1/3 段、第一肋外缘、肩 胛骨上缘
胸壁腋窝解剖04
第一节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1、体表标志
概述
2、胸部标志线
第二节
一、浅层结构 1、皮肤
胸 壁
2、浅筋膜 3、女性乳房
二、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 1.浅层
2.深层
(二)胸廓外肌层 胸廓 肋间隙 等
前 锯 肌
肋 间 肌
腋 窝
一、构成:
顶、底、四壁
P188
Hale Waihona Puke 二、内容:A、V、N(臂丛)、淋巴结等
(三)腋淋巴结(五群)
1.外侧群淋巴结 2.胸肌群淋巴结(前群) 3.肩胛下淋巴结群(后群) 4.中央群
5.尖群淋巴结(内侧群)
(一)腋动脉及其分支
第一段:胸上动脉
以胸小肌为标志 分三段六支 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第二段:
肩胛下动脉 第三段: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二)臂丛
臂丛的组成
C5 C6 C7 C8 T1
后 前 股 股
外侧束 肌皮N 后束 腋N 桡N 正中N 尺N
三干
内侧束
三干、六股、三束
外侧束 肌皮N 正中N 内侧束
腋窝局部解剖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腋窝局部解剖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概
述
• 腋区位于肩关节下方,臂上 部与胸上部之间的区域
• 上肢外展时,腋区凹陷成为 腋窝
腋窝的构成
• 腋窝向深部形成一锥
体形的腔,由一顶、 一底和四壁围成
臂丛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
腋鞘及腋窝疏松结缔组织
• 由颈部椎前筋膜延续 • 包绕腋血管及臂丛周围 • 致密结缔组织膜 • 称腋鞘 • 又称颈腋管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由于肱三头肌长头穿过大圆 肌和肩胛下肌、小圆肌之间, 其内侧缘为三边孔(旋肩胛 血管);肱三头肌长头和肱 骨外科颈之间为四边孔(腋 神经及旋肱后血管)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 腋窝顶 • 锁骨中1/3部、第一 肋外缘、肩胛骨上缘
• 腋窝底 • 皮肤、浅筋膜、腋 筋膜
解剖学腋窝的名词解释
解剖学腋窝的名词解释引言:腋窝是人体上半部分的重要区域之一,被皮肤和肌肉组织包围,内部则密布着神经、血管和淋巴结等结构。
对于解剖学爱好者和医学专业人士来说,对腋窝的深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腋窝进行名词解释,通过逐层剖析其组成结构和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腋窝的神秘面纱。
第一章: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解剖学中,腋窝地区的皮肤质地细腻、厚度适中,表面有大量汗腺和毛发。
在腋窝内侧可以触及到较为丰富的皮下组织,包括脂肪层和与胸大肌相连的浅筋膜。
这些结构的存在为保护腋窝内的深层组织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第二章:肌肉解剖腋窝区域存在着多个肌肉,其中最重要的是胸大肌和腋小肌。
胸大肌位于腋窝前侧,起源于胸骨和锁骨,插入于肱骨外上段。
它使得我们能够进行手臂的前屈、内旋和水平拉伸等运动。
腋小肌则位于胸大肌的深层,起源于第三到第六肋骨的外侧面,插入于肱骨的小结节。
腋小肌的功能是协助胸大肌的运动,同时调整肩胛骨的位置和稳定性。
第三章:神经和血管腋窝地区存在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它们为上肢提供运动和感觉功能。
其中最重要的神经是腋神经丛,由腋动脉和腋静脉伴随而行。
腋窝内还有一些其他神经和血管,包括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胸外侧动脉等,它们在腋窝区域分布广泛,为手臂的肌肉和皮肤提供神经和血液的支配。
第四章:淋巴系统腋窝淋巴系统扮演着重要的免疫和排毒作用。
它由多个淋巴结组成,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腋窝淋巴结可分为不同组,如前腋窝组、后腋窝组和中腋窝组等。
这些淋巴组织通过淋巴管将毒素、废物和病原体排出体外,同时也是癌细胞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
结语:腋窝地区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域,其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使其成为医学研究的焦点。
通过本文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腋窝的功能和重要性。
细致的解剖学知识不仅对医学专业人士有益,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深入研究腋窝的解剖学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人体奥秘的探索和发现。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标准根治术: 胸背动脉
胸长神经 胸背神经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13页
缩小手术范围意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 生存质量,这决不意味着手术越来越简单,而是 越来越精细。作为乳腺外科医生,必须熟悉腋 窝解剖,不但保留肌肉营养血管与运动神经,还 要保留上臂感觉神经,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9页
腋窝内神经 走行和作用
❖ 肋间臂神经 于前、侧胸壁移行处,即胸长神 经前方2~3cm ,穿出第2 肋间,自胸外侧静脉 前方或后方,横跨腋窝,与胸长神经走行垂直, 穿行于腋静脉下方脂肪组织内,进入上臂后内 侧。
作用: 腋窝后方、上臂内侧皮肤感觉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10页
腋窝内神经 走行和作用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 扫相关事项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1页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2页
腋窝构成
❖ 漏斗状 ❖ 前壁: 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 ❖ 内侧壁: 肋骨、肋间肌、前锯肌 ❖ 后壁: 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 ❖ 外侧壁: 肱骨、喙肱肌、肱二头肌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3页
腋窝淋巴结分组
传统分组:
1、外侧群:上臂内侧
❖ 那么怎样做好腋窝清扫手术?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14页
❖ 1、正确观念
❖ 2、足够耐心
❖ 3、熟练解剖
❖ 4.一定技巧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15页
❖腋 窝 解 剖 录 象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16页
谢谢!
不妥之处请 指正!
腋窝解剖及腋窝清扫
第17页
❖ 肋间臂神经 上臂内侧、腋下、肩胛等部位皮肤麻 木、酸胀、疼痛或烧灼感、沉重感、蚁行感,多成为 患者长时期不能摆脱恶性肿瘤阴影主要原因之一 尽可能不停
腋窝的筋膜群深浅系统
能腋窝的筋膜群分为深浅两个系统前壁的胸大肌,后壁的棘上肌,棘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背阔肌都属于浅筋膜群,前臂的锁骨下肌,胸小肌,后壁的肩胛下肌属于深筋膜群这些肌肉都有相关的筋膜,浅层筋膜包括胸大肌筋膜(前叶厚后叶薄),胸大肌筋膜在胸大肌外侧缘向内后方反折覆盖腋窝底部,进而与棘(冈)上肌筋膜,棘(冈)下肌筋膜、小圆肌筋膜、大圆肌筋膜和背阔肌背侧筋膜在腋窝底连接为浅层腋筋膜。
深层筋膜锁骨下肌筋膜,胸小肌筋膜,肩胛下肌筋膜在腋窝底连接为深层腋筋膜。
在腋窝内侧壁覆盖肋间肌、前锯肌并与肩胛下级筋膜相连。
在胸廓上部覆盖肋骨,肋间肌,前锯肌的筋膜较薄,向下逐渐增厚。
锁骨下肌筋膜,胸锁筋膜、胸小肌筋膜、喙突腋筋膜相互连接成为狭义的腋深筋膜。
胸锁筋膜上有筛状卵圆形部分称为锁骨下卵圆窝此处有上胸肌神经及伴行的血管和桡侧皮静脉穿过。
深层腋筋膜分为四个区域,锁骨下筋膜将锁骨下肌包围成筒状,锁骨胸肌筋膜是连接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部分,胸小肌筋膜将胸小肌包围成筒状,喙突腋筋膜连接在胸小肌筋膜、喙肱肌以及腋窝底之间。
腋窝的筛状筋膜是在腋底部分由深浅两层筋膜融合而成,并与皮下组织和皮肤共同组成腋窝底部。
胸壁的皮下淋巴管通过腋窝的筛状筋膜的小孔注入到腋窝内。
乳房外侧的淋巴管通过这些小孔与腋窝内的淋巴结相连。
腋窝的筋膜将腋窝腔分成几个间隔,手术时候只有熟知这些间隔才能做到对淋巴结和脂肪的充分清扫,还可以避免出血,确切既保留神经,手术的时候,接触到这些筋膜操作要格外注意。
那么这些知识仅仅是解剖书上的概念么。
对于手术有什么意义?1。
做手术和庖丁解牛是一个道理,事实上说白了就是手术刀的走行一定要在自然的腔隙中进行,在这个自然的间隙中才会有更快捷的分离。
更容易和稀少的血管,更容易分离、切割,止血,结扎,这个自然的腔隙实际就是通常的疏松结缔组织————就是这些筋膜。
这些筋膜中一般只会有稍大的小血管,但一般不会像实质组织中有那么多的毛细血管,只要注意不要太鲁莽,一般能保证术野的清晰和手术的速度及可欣赏性。
腋窝筋膜解剖
腋窝筋膜解剖构能腋窝的筋膜群分为深浅两个系统前壁的胸大肌,后壁的棘上肌,棘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背阔肌都属于浅筋膜群,前臂的锁骨下肌,胸小肌,后壁的肩胛下肌属于深筋膜群这些肌肉都有相关的筋膜,浅层筋膜包括胸大肌筋膜(前叶厚后叶薄),胸大肌筋膜在胸大肌外侧缘向内后方反折覆盖腋窝底部,进而与棘(冈)上肌筋膜,棘(冈)下肌筋膜、小圆肌筋膜、大圆肌筋膜和背阔肌背侧筋膜在腋窝底连接为浅层腋筋膜。
深层筋膜锁骨下肌筋膜,胸小肌筋膜,肩胛下肌筋膜在腋窝底连接为深层腋筋膜。
在腋窝内侧壁覆盖肋间肌、前锯肌并与肩胛下级筋膜相连。
在胸廓上部覆盖肋骨,肋间肌,前锯肌的筋膜较薄,向下逐渐增厚。
锁骨下肌筋膜,胸锁筋膜、胸小肌筋膜、喙突腋筋膜相互连接成为狭义的腋深筋膜。
胸锁筋膜上有筛状卵圆形部分称为锁骨下卵圆窝此处有上胸肌神经及伴行的血管和桡侧皮静脉穿过。
深层腋筋膜分为四个区域,锁骨下筋膜将锁骨下肌包围成筒状,锁骨胸肌筋膜是连接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部分,胸小肌筋膜将胸小肌包围成筒状,喙突腋筋膜连接在胸小肌筋膜、喙肱肌以及腋窝底之间。
腋窝的筛状筋膜是在腋底部分由深浅两层筋膜融合而成,并与皮下组织和皮肤共同组成腋窝底部。
胸壁的皮下淋巴管通过腋窝的筛状筋膜的小孔注入到腋窝内。
乳房外侧的淋巴管通过这些小孔与腋窝内的淋巴结相连。
腋窝的筋膜将腋窝腔分成几个间隔,手术时候只有熟知这些间隔才能做到对淋巴结和脂肪的充分清扫,还可以避免出血,确切既保留神经,手术的时候,接触到这些筋膜操作要格外注意。
那么这些知识仅仅是解剖书上的概念么。
对于手术有什么意义?1。
做手术和庖丁解牛是一个道理,事实上说白了就是手术刀的走行一定要在自然的腔隙中进行,在这个自然的间隙中才会有更快捷的分离。
更容易和稀少的血管,更容易分离、切割,止血,结扎,这个自然的腔隙实际就是通常的疏松结缔组织————就是这些筋膜。
这些筋膜中一般只会有稍大的小血管,但一般不会像实质组织中有那么多的毛细血管,只要注意不要太鲁莽,一般能保证术野的清晰和手术的速度及可欣赏性。
4-腋区解剖
腋区(axillary region)
• 位于肩关节下方、臂上段与胸前外侧壁上部之 间的区域。当上肢外展时,此区出现向上的穹 窿状皮肤凹陷,其深面四棱锥形的腔隙称为腋 窝(axillary fossa)
• 腋窝壁的构成 • 腋窝的内容
腋窝的构成
• 顶:锁骨中1/3、肩胛骨上缘、第1肋外缘 • 底: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 • 四壁:
5.腋鞘axillary sheath
• 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 包裹腋动脉、静脉和臂丛 锁骨下部所形成的深筋膜。
• 空间定位,即由上向下, 由前向后,由内向外,在 腋尖部居前内,在腋底部 居后外
6.腋窝蜂窝组织
• 腋鞘是由椎前筋膜向外下延续,包 绕臂丛及腋血管而形成
• 腋窝蜂窝组织填充在腋鞘内,并沿 血管、神经至相邻各区
• 向上至颈根部,向下至臂前后区, 经三边孔四边空至肩胛下区和三角 肌区,向前至胸肌间隙
三角肌区及肩胛区
三角肌区 肩胛区 肌腱袖
肌腱袖(myotendinous cuff)及肩关节
• 肌腱袖又称肩袖
• 组成:在前方为肩胛 下肌腱,上方是冈上 肌腱,后及下方为冈 下肌腱和小圆肌腱。
• 主要作用有悬吊肱骨 头,协助三角肌外展 肩关节。
(1)腋动脉Axillary a.及其分支
第一段:胸上动脉 第二段: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 第三段: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旋肱前动脉和 旋肱后动脉(2)腋静 Axillary v.及其属支
腋静脉为贵要静脉的延续,位于腋动脉内侧接受头静脉、肱 静脉及其他属支
3 臂丛brachial plexus
–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 – 后壁:大圆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31页
(4)中央淋巴结群:
位于:腋窝底脂肪组织中,最大一群。 搜集:收受上述3群淋巴结输出管。
(5)尖群:即内侧群
位于:沿腋静脉近端排列,肿大时锁骨下 窝丰满,其输出淋巴管合成锁骨下干。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32页
5.腋鞘及腋窝疏松结缔组织
由颈部椎前筋膜延续 包绕腋血管及臂丛周围 致密结缔组织膜称腋鞘, 又称颈腋管。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17页
3.臂丛(brachial plexus )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18页
臂丛根、干、股和束:
根: 5根,斜角肌间隙内;C5-T1脊神经 前支组成
干:3干,锁骨上窝内;5根合成上、中、 下三个干
股:6股,锁骨后方。 3个干各分前后两股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19页
束:3束,腋腔内。 (1)上、中干前股—外侧束, (2)下干前股—形成内侧束, (3)三个后股—合成后束。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15页
结扎点远端可经过肩胛动脉网→肩胛 上动脉、肩胛背动脉与旋肩胛动脉间吻 合,将血液导入肢体远端。
肩 胛 动 脉 网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16页
2.腋静脉:
位于腋动脉前内侧,其属支与腋动 脉分支同名并伴行。
临床意义: (1)外伤时易致动、静脉漏。 (2)损伤后易发生空气栓塞。 (3)远端有腋外侧淋巴结,乳癌 根治术要保护腋静脉。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23页
臂丛临床意义:
腋路臂丛麻醉: 臂外展90度,麻药注入腋鞘: (1)正中神经、尺神经麻醉效果很好。 (2)桡神经麻醉效果欠佳。 (3)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区麻醉效果 较差。
高级局部解剖腋窝
第24页
腋区解剖步骤
腋区解剖步骤
1.切口及翻皮瓣
尽量将臂部外展,便于解剖。
在臂内侧自腋前线向下做一切口至肘上部,在肘上部做一横切口,将腋区连同臂部的皮瓣向外侧翻起,注意保护经腋窝底部行向臂内侧的肋间臂神经。
剔除浅筋膜,显露深筋膜(腋筋膜)。
2.打开腋腔前壁
在胸小肌近起点处切断该肌,与胸大肌一并翻向外上方,切断进入胸大、小肌的神经血管。
注意穿锁胸筋膜的结构和紧邻腋静脉近段排列的腋淋巴结尖群。
在前锯肌表面寻找分布于该肌的胸长神经及胸小肌下外侧的胸外侧动脉,在第二肋间隙近腋前线附近,找出肋间臂神经,注意它的行径。
观察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肌皮神经多穿过喙肱肌。
3.分离并清除液淋巴结
按前述的腋淋巴结各群的位置寻找淋巴结,各群找出1~2个即可,观察后清除之。
4.清理血管、神经
清理腋静脉,可切断其属支,必要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在第一肋外侧缘切断腋静脉,于腋静脉内侧寻觅臂内侧皮神经。
清理腋动脉的分支(一般为6支),观察它们的行径及分布,有无变异情况。
清理臂丛在锁骨以下的部分(本次操作仅能见到臂丛的股和束,根和干在解剖颈部时观察),观察腋动脉与臂丛三个神经束的关系,追踪各束的分支。
修洁腋腔各壁,观察各壁
的形成以及三边孔和四边孔内通过的结构。
最后复习腋腔的组成及其内容。
腋窝的名词解释解剖学
腋窝的名词解释解剖学腋窝,是人体上肢与躯干相连处的凹陷区域,位于背侧乳突下方,前方临胸部下缘和前胸壁内侧肋骨之间。
又称腋窝或腋下,是人体重要的解剖结构之一。
腋窝是躯干与上肢连接的枢纽部位,对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腋窝的解剖组成主要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淋巴组织和血管等。
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皮肤、皮下组织、次表浅筋膜、腋窝发达的淋巴结群、腋动脉、腋静脉、胸大肌、次表深筋膜、腋神经丛和腋动、静脉丛。
腋窝内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组织和肌肉,为上肢提供血液供应和神经传输。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腋窝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腋窝的皮肤相对薄而敏感,体味腺分布较密集,容易产生异味。
由于皮肤的特殊性,腋窝在美容和卫生方面常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通常使用除臭喷雾剂、腋下止汗剂和洗护产品来改善腋窝的气味和外观。
其次,我们来看看腋窝的肌肉组织。
腋窝内有胸大肌、腋小肌和肱三头肌等肌肉。
胸大肌是脱落型肌肉,起于锁骨、胸骨和肋骨,通过腋窝后下方的肌肉束,延伸至骨盆。
它不仅参与上肢的活动,还对上肢的运动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腋小肌位于胸大肌与背部肌肉之间,是上肢外展内收的关键肌肉之一。
肱三头肌是上肢的最重要的肌肉之一,控制着手臂的伸展和弯曲。
除了肌肉,腋窝还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腋窝淋巴组织主要由淋巴结群组成,它们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淋巴结群在腋窝附近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它们通过淋巴管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淋巴系统相连。
淋巴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过滤体内的废物和外来有害物质,从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此外,腋窝还有许多重要的血管通过其中。
腋动脉和腋静脉是上肢主要的供血和排血通路之一,它们通过腋窝向上肢输送新鲜氧气和多余废物,维持着上肢器官的正常功能。
腋动脉和腋静脉组成的腋血管丛与肩胛下动、静脉相连,通过这些血管的循环,使上肢得到了充分的血液供应。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腋窝的神经丛。
腋窝内有复杂的神经丛,其中包括腋神经丛和腋动、静脉丛。
胸前区、自由上肢浅层、腋窝【人体解剖】
一、胸前区的解剖
1.皮肤 注意:切口要浅! 2.浅筋膜 (1)皮神经
①锁骨上神经 ②肋间神经前皮
支和外侧皮支 (2)浅血管
①胸廓内动脉的 穿支
②肋间后动脉的 外侧皮支
③胸腹壁静脉
(3)皮肌:颈阔肌
(4)乳房 ①形态与位置 呈半球形,位于胸大肌
浅面,第3-6肋骨之间,内侧 达胸骨旁线,外侧近腋中线. 乳头平对第4肋间隙。 乳晕 乳晕腺
中央淋巴结
位于腋窝中央的 收纳胸肌淋巴结、肩胛下淋
central lymph nodes 疏松结缔组织内 巴结及外侧淋巴结的淋巴
尖淋巴结 apicla lymph nodes
位于锁胸筋膜深 面,沿腋静脉近 侧段排列
收纳乳房上部和腋窝中央群 的淋巴,其输出管大部分组 成锁骨下干,小部分注入颈 深下淋巴结
位置
收纳范围
腋窝外侧壁,沿 腋静脉远侧段的 收纳上肢大部分的淋巴 内侧排列
胸肌淋巴结
沿胸外侧动、静 收纳乳房大部分,胸前外侧
pectoral lymph nodes 脉排列
壁及脐平面以上腹壁的淋巴
肩胛下淋巴结 subscapular lymph nodes
位于腋后壁,肩 胛下动脉和胸背 收纳背部及胸后壁的淋巴 神经周围
手背静脉网桡侧→前臂前外侧面→ 肘窝前外侧→肱二头肌外侧沟→ 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穿锁胸筋膜→ 腋静脉
②贵要静脉 basilic vein
手背静脉网尺侧→前臂前内侧面→ 肘窝前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穿 臂中份深筋膜→肱静脉/ 腋静脉
③肘正中静脉
(2)皮神经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臂神经 (2)前臂外侧皮神经 (3)臂内侧皮神经 (4)前臂内侧皮神经 (5)臂外侧上皮神经 (6)臂外侧下皮神经 (7)臂后皮神经 (8)前臂后皮神经 (9)尺神经手背支 (10)桡神经浅支
胸前区、自由上肢浅层、腋窝人体解剖
前股
C6
C7
后股
上干
C8
外侧束
中干 T1
下干
后侧束
内侧束
(3)臂丛的主要分支
锁骨上分支: 胸长神经 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锁骨下分支: 1)肌皮神经 musculocuteneous n. 2)正中神经 median n. 3)尺神经 ulnar n. 4)桡神经 radial n. 5)腋神经 axillary n. 6) 胸背神经
第三段:肩胛下动脉 旋肱后动脉 旋肱前动脉
胸背动脉 旋肩胛动脉
腋动脉的分支
(第一段)胸上动脉 (第二段)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第三段)肩胛下动脉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3.臂丛 (brachial plexus)
(1)组成:由C5-8前支及 T1前支一部分组成。 (2)位置:斜角肌间隙----腋动脉周围
肌皮神经
臂部的尺神经
胸背神经
7)肩胛下神经 8)胸内侧神经 9)胸外侧神经 10)臂内侧皮神经 11)前臂内侧皮神经
4.腋淋巴结 axillary lymph nodes
按位置分为5群: ①外侧淋巴结 ②胸肌淋巴结 ③肩胛下淋巴结 ④中央淋巴结 ⑤尖淋巴结
名称
外侧淋巴结 lateral lymph nodes
合。
4)下内侧部: 与腹前外侧壁淋巴管,膈下
间隙和肝淋巴管吻合。
5)深部: 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3.深筋膜 可分深、浅 两层。
穿锁胸筋膜 的结构: 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神经 头静脉
4.胸上肢肌
(1)胸大肌 起止:起于锁骨内侧2/3段, 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 及腹直肌鞘.止于肱骨大结 节嵴. 作用:使肱骨内收和旋内,当 上肢固定时,可牵引躯体向 上. 神经支配:胸外侧神经和胸 内侧神经. (2)胸小肌 起止:起于第3-5肋,止于肩 胛骨喙突. 神经支配:胸内侧神经.
局部解剖学-腋窝PPT课件
顶:锁骨中1/3段、第一肋外缘、肩胛骨上缘; 底: 皮肤、浅筋膜、腋筋膜;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 后壁: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 内侧壁:前锯肌、上4位肋骨及肋间隙; 外侧壁:喙肱肌、肱二头肌长短头和肱骨结节间沟。
2020/2/22
局部解剖学
3
局部解剖学
2020/2/22
2020/2/22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14
局部解剖学
4
三边孔和四边孔
Trilateral and quadrilateral foramina
境界 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背阔肌 三边孔的外侧界、四边孔的内侧界: 肱三头肌长头 四边孔的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内容 三边孔:旋肩胛血管 四边孔:腋神经、旋肱后血管
局部解剖学
10
腋窝 Axillary fossa
后束
桡神经 腋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下神经
2020/2/22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11
腋窝 Axillary fossa
腋动脉 Axillary artery
第一段 胸上动脉
第二段 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第三段
肩胛下动脉
◆胸背动脉 ◆旋肩胛动脉
旋肱前、后动脉
分支
根 干 股
束
2020/2/22
局部解剖学
8
腋窝 Axillary fossa
臂丛 Brachial plexus
外侧束
胸外侧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外侧根
2020/2/22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9
内侧束
正中神经内侧根 胸内侧神经 尺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层腋筋膜分为四个区域,锁骨下筋膜将锁骨下肌包围成筒状,锁骨胸肌筋膜是连接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部分,胸小肌筋膜将胸小肌包围成筒状,喙突腋筋膜连接在胸小肌筋膜、喙肱肌以及腋窝底之间。
腋窝的筛状筋膜是在腋底部分由深浅两层筋膜融合而成,并与皮下组织和皮肤共同组成腋窝底部。胸壁的皮下淋巴管通过腋窝的筛状筋膜的小孔注入到腋窝内。乳房外侧的淋巴管通过这些小孔与腋窝内的淋巴结相连。
4。在由内至外作淋巴结清扫的时候,比如腋窝不另开口的保乳术的淋巴结清扫中,此时由乳房切口向腋窝清扫,也就是说腋窝淋巴结清扫是从胸大肌外侧缘(保留胸小肌)或胸小肌后舌状脂肪(去除胸小肌)开始的,向内至腋尖就不必说了,向外至浅筋膜浅层,向内下至外侧胸壁浅筋膜和覆盖前锯肌的深筋膜汇合处,足矣,没有必要进一步打开浅筋膜浅层并且去除腋窝及胸壁外侧皮肤的皮下组织——因为此处不会接受乳腺的淋巴,而且走行皮肤的感觉和植物神经。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保留可以保留腋窝的皮肤感觉和汗腺功能(前提是肋间臂要保留好),
5。常见失误,我们在处理外院会诊的复发病例中,常见部位大概都一样,实际我们在评价乳腺癌手术的好坏的时候也绝不是能不能把乳房拿下来,即使有的人手术欣赏性不高,但手术质量也许反而很高,有的人很快,很花哨,但手术质量我们说反而不高,肿瘤手术的速度,可欣赏性和手术质量不一定是相关的。我们总结几十年来的病例,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一些主任公认的手术不好,手术慢,出血多,但他的患者术后生存率却很高,有的主任手术很好看,但总结了多年的病例发现术后的生存率并没有像他的手术一样出色.当然,对于肿瘤手术而言,术后的生存率才是医生水平的金标准,
组没清干净,多了就上胳膊了,上肢要肿的。只要不超出筋膜腔范围,上臂就不会肿,上臂水肿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更干净地清除淋巴结而超越筋膜腔,从而破坏了肩部背部残留筋膜腔中的淋巴代偿不足。
6。卵圆窝是去除胸小肌时,由浅筋膜腔隙至深筋膜腔隙的入口,最重要的是要明视下保护穿过卵圆窝的血管和神经,破坏了,胸大肌就萎缩或坏死了。
腋窝的筋膜将腋窝腔分成几个间隔,手术时候只有熟知这些间隔才能做到对淋巴结和脂肪的充分清扫,还可以避免出血,确切既保留神经,手术的时候,接触到这些筋膜操作要格外注意。
那么这些知识仅仅是解剖书上的概念么。对于手术有什么意义?
1。做手术和庖丁解牛是一个道理,事实上说白了就是手术刀的走行一定要在自然的腔隙中进行,在这个自然的间隙中才会有更快捷的分离。更容易和稀少的血管,更容易分离、切割,止血,结扎,这个自然的腔隙实际就是通常的疏松结缔组织————就是这些筋膜。这些筋膜中一般只会有稍大的小血管,但一般不会像实质组织中有那么多的毛细血管,只要注意不要太鲁莽,一般能保证术野的清晰和手术的速度及可欣赏性。我们说有的大夫手术不好。实际就是这些筋膜间隙找得不准,切入实质组织中就会有无数的毛细血管,就会有没完没了的渗血。通常说外科是平面的艺术,我理解的就是“用手术刀准确找到组织间隙——实际就是筋膜,并且将其展成平面,以进一步切开更深的间隙”。
2。但需要注意的是,大点的血管,神经,淋巴
管一般也实在筋膜中走行和分支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不要伤及重要血管。筋膜比实质组织更容易被暴力撕开,从而损伤其中的血管和神经,所以一定要小心。
3。在清淋巴结的时候,要明确每个筋膜腔,这样只要你的剪子(也有人用电刀,这都不重要)在筋膜内,沿筋膜走行将筋膜所包绕的筋膜腔完整取下,就不会陷入一堆烂脂肪内迷失方向,更不会担心上到重要器官或组织。
构能腋窝的筋膜群分为深浅两个系统
前壁的胸大肌,后壁的棘上肌,棘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背阔肌都属于浅筋膜群,
前臂的锁骨下肌,胸小肌,后壁的肩胛下肌属于深筋膜群
这些肌肉都有相关的筋膜,浅层筋膜包括胸大肌筋膜(前叶厚后叶薄),胸大肌筋膜在胸大肌外侧缘向内后方反折盖腋窝底部,进而与棘(冈)上肌筋膜,棘(冈)下肌筋膜、小圆肌筋膜、大圆肌筋膜和背阔肌背侧筋膜在腋窝底连接为浅层腋筋膜。
在做腋窝清扫的时候,向后一定要作到深筋膜腔的后壁,不然肩胛淋巴结就留下了,此处以肩胛下脉管系统为界“内三角”和“外三角”,要分别清理。这是腋窝淋巴结复发的最常见部位;向外,一定要清干净外侧组,找到包围外侧组的所有界限——这些筋膜,此处是第二位复发部位;然后是肌间,这个不说了,有的地方嫌麻烦不敢清扫,明知道会复发就是不清,这不是技术,是责任心;向内侧,要到“腋弓”也叫半月韧带,我们所强调的“清到腋尖”不是说在腋尖拿下来一块脂肪就叫“清腋尖”实际上就是说清清楚楚的清到腋弓。我们的病例中,单发腋尖转移并不少见,而且不管别处转移如何腋尖转移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腋尖要单独放置作病理。向外要道“肱弓”,这个要认清楚了,少了外侧
记住,切割是沿筋膜走行的过程,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进入实质组织。在我的理解中,外科的“钝性分离锐性切割”和肿瘤科的“锐性分离,锐性切割”并不矛盾,而且关键就是筋膜和筋膜间隙问题。
外科的“钝性分离锐性切割”就是用钝的钳子更容易插入筋膜内,进而使切割更容易和安全;肿瘤科的“锐性分离,锐性切割”说的是肿瘤的蔓延容易沿筋膜扩展并且由于肿瘤的浸润使得组织间隙不够清晰,此时需要熟知各个筋膜和筋膜间隙,用刀直接切开,并且不能拘泥于沿筋膜走行的方式。
深层筋膜锁骨下肌筋膜,胸小肌筋膜,肩胛下肌筋膜在腋窝底连接为深层腋筋膜。在腋窝内侧壁覆盖肋间肌、前锯肌并与肩胛下级筋膜相连。在胸廓上部覆盖肋骨,肋间肌,前锯肌的筋膜较薄,向下逐渐增厚。锁骨下肌筋膜,胸锁筋膜、胸小肌筋膜、喙突腋筋膜相互连接成为狭义的腋深筋膜。
胸锁筋膜上有筛状卵圆形部分称为锁骨下卵圆窝此处有上胸肌神经及伴行的血管和桡侧皮静脉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