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了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计算)。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
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则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包含新增加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值。
用生产法计算:
工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什么是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定义: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一统计的期限;最终产品区分于中间产品;劳务也是一种服务性产品。
市场价值就是该年度的货币价值。
附注:
1、一定时期强调的是该年度内“新”增加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往年的不算。
例如
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中间产品可以认为是一种原材料产品,是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用的,也就是说本年度
内它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该年度继续加工生产;如果它被摆到货价上直接销售,被消费者购买并直接用了,那另当别论,是特殊情况,计如总值,否则不能计入。
3、这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并非今年公布的数字就是从建国到现在的
总额,这是错误的,它仅指该年新生产出来的东西。
4、市场价值意味的是用货币作为单位去统计形成的货币总额,因为商品种类太多,吨,个,件,台
等等单位没法加总,所以用改年度的货币单位来统计并加总。
所谓该年度的货币单位是指这些商品这一年的价格。
有三种测算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生产法:
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
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3.支出法:
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一般我们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
什么是三次产业?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
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随着经济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焦点,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G DP(国内生产总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尽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GDP,但真正能明白的人恐怕并不多。
日前有报道说我国的GDP中有约10%—2 0%是无效成本,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记者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博士。
内在含义是什么?
许宪春介绍说,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涉及的是经济活动,是实实在在的。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不应混淆概念
针对日前有关报道说,我国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20%的问题,许司长说,国家统计局作为GDP发布的权威机构至今从未公布过这一数据,无效成本是经济学名词,国家统计局在统计GD P时从未使用过这个术语。
虽然在核算GDP时,疏漏和重复在所难免,但使用无效成本来衡量是不恰当的,至少有关GDP三种形态的计算中都不涉及无效成本的概念。
有关报道中还提到,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还有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为2000亿元,由于不合理的税外收费和不必要的审批造成的各种费用约3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款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正是这些因素造成无效成本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
对此,许宪春说,上述报道中提到的概念很混乱,它们和GDP不是一个口径,比如三角债、逃废债务造成的损失、欺诈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概念和G DP都不是同一类概念。
通常我们在计算GDP时使用的数据是来自统计部门、财政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如金融保险系统、铁路系统、民航系统、邮电系统等,这些部门的数据均不会讨论无效成本的概念。
当然,GDP也不是万能的,并非什么数值都能往GDP上靠,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GDP值是如何确定的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许宪春说,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
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
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
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
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
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
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
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
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
当然,我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
工业增加值统计实务
第一部分工业增加值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工业增加值?
所谓工业增加值,就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或对外提供工业性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工业总产出)扣除了在生产过程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如何正确理解概念,是关系到能否准确计算的基础。
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理解,我们要把握三点:
1、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这里的“生产”是包括生产、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在内的大生产概念,不包括企业中非工业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如企业的生活福利部门(子校、医务室等)、基建部门从事非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
2、工业增加值是最终成果指标,有别于总产值和销售产值等总成果的指标,它是已经从总产值中扣除中间转移价值后的最终价值;
3、工业增加值是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月、季、年或几个月)内创造的,它是一个时期指标;
二、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
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本期生产的原则。
生产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转换或消耗原材料和劳务的投入,创造产品和劳务的产出过程。
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只有进入了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作为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核算;并且,必须是企业报告期内的生产成果,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还是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货物),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第二、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出发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生产的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新规定)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与最终产品划分的界线,界线规定到哪里,增加值就计算到哪里。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工业总产值(新规定)与工业中间投入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第三、市场价格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它包括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因此,这一总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所采用的价格。
关于增加值的计算价格,国际上采用的有两种,即按基本价格和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是指按生产者价格估价的产出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价的中间消耗。
什么是生产者价格呢?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单位货物或服务所得到的
价格,其中包括其销售或使用时应支付的对产品的消费税。
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的商业费用。
对工业品来说,生产者价格就是产品的出厂价格或对外提供工业性劳务时的价格。
什么是购买者价格呢?购买者价格就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
的价格,其中包括购买者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取得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但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这是对一般纳税人而言的,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则应包括购买时所支付价格中发票上已标明的增值税额)。
三、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
(一)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目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生产法,另一是收入法(也称为分配法)。
前者是从工业增加值的产生角度来进行计算的,反映生产过程,是现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的计算方法;后者则是从工业增加值的内部构成的角度来计算的,反映工业增加值中的国家、集体、职工个人三者的初次分配情况,这种方法我市已试运行一年多,但存在许多问题,这次培训会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工业增加值这两方法计算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请财经院的教授给大家讲授有
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从工作实际的角度如何运用财务会计资料来计算工业增加值。
(二)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指标
涉及计算工业增加值的主要指标有:
生产法: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和应交增值税;
收入法: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应交增值税。
正确计算以上各项统计指标是确保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缩小两法计算差距的基础。
在我们的统计实践中有的企业用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差距很大,有的企业一种方法计算得正数,而另一种方法却得负数。
从理论上讲,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相等增援,至少也只有2%以内的差距。
(三)基本计算公式
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现价新规定)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工业增加值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应交增值税
第二部分工业增加值统计的生产法
一、现价工业总产值
1、含义
现价工业总产值就是指以现行价格(产品的平均出厂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工业产品生产或提供工业性劳务创造的劳动成果的货币总量。
这里要强调的是,计算价格是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平均出厂价格(可通过用第一种产品的产品销售收入除以相应的销售量而得到)。
2、计算公式
(现价新规定)工业总产值=Σ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的不含增值税平均出厂价格+期末期初在制品半成品差额价值+对外加工收入
二、工业中间投入
1、含义
工业中间投入就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劳务费用,是计算工业增加值指标的重要基础指标,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之间所扣除的差额。
准确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是我们准确计算生产法工业增加值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许多企业不能准确计算该项指标,甚至没有进行计算填报,该指标的计算对企业来说,难度很大,它计算的基础资料都来源于财务会计核算的相关资料,需要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明细资料的有着科目进行归类整理,主要是成本、费用类的明细帐资料,即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五个会计核算科目的明细帐,因此,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好坏是我们能否准确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关键。
2、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原则
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必须遵循三条原则
第一、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第二、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劳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的转移;
第三、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工业总产值的部分。
这也是说,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必须是生产、经营(销售)、管理三个环节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而不应包括本企业的非工业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消耗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如基建部门消耗的水泥钢材、职工医院和子校消耗的物品和劳务等,都是非工业生产经营消耗。
3、工业中间投入的构成
工业中间投入从上面的三条原则规定来看,包括三个方面的中间投入构成,即生产方面、经营方面和管理方面,具体来说,有五个组成,即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生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的中间投入”;经营环节的“产品销售费用中间投入”;管理环节的“管理费用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
负数,此时,作为我们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应交增值税”就以0计算。
请大家注意这一特殊要求。
第三部分工业增加值的收入法计算
一、收入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
按收入法进行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同计算工业中间投入一致,即只包括生产、经营和管理三个环节的相关指标;
2、营业盈余的计算是整个收入法计算的关键,一定要从整个生产的角度出发,不能以销售出发;
3、工业中间投入倒算法扣除的项目,在增加值收入法的有关项目中进行包含,如管理费用中扣除的土地补偿费,在收入法中应包含在营业盈余中。
二、各指标含义和计算方法
1、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的那部分价值,即为补偿生产中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撮的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分为:按规定比例撮的基本折旧和为恢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损耗部分的价值而发生的大修理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的折旧+管理费用的折旧+销售费用中的折旧
2、劳动者报酬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从生产单位得到的各种形式的报酬。
这里指计提进入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和企业为职工个人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劳动者报酬=生产成本中的工资、福利费+制造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销售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养老)、
待业(失业)保险费—转作奖金的利润
3、生产税净额
现价工业总产值=成品价值+对外加工收入=2500吨×1450元/吨+50千元 =3675千元
2、应交增值税=211千元
3、工业中间投入合计(用倒算法)
①直接材料=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辅助材料=1975千元
②制造费用中间投入=制造费用合计—其中:工资、福利费、折
旧 =150千元
③销售费用中间投入=销售费用合计—其中:工资、福利费、折旧=100千元
④管理费用中间投入=管理费用合计—其中:工资、福利费、折旧、税金、基金、劳动
保险、待业保险、规费支出等=223千元
⑤利息支出=200千元
工业中间投入=以上五项之和=2648千元
4、生产法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应交增值税
=3675—2648+211=1238千元
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的“折旧”+销售费用的“折旧”+管理费用的“折旧”
=120+60+60=240千元
2、劳动者报酬=主营业务应付工资+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的劳动待业保险费—
转作奖金的利润
=(300+36+60+86)+(42+5+8+12)+(24+24)—50=547千元
3、生产税净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的“税金”—补贴收入(不含增值税)
=13+10—0=23千元
4、营业盈余=现价工业总产值(新规定)—生产成本合计—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
金及附加—(管理费用——土地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利息支
出+转作奖金的利润+补贴收入
=3675—2628—228—13—(464—10—15)—200+50+0
=217千元
5、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240+547+23+211+217=1236千元
工业
国家统计局2001-03-15 10:12:50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具体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
(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1984年以前农村的村及村以下办工业归属农业,1984年以后划归工业。
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分为两类: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
(1)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是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
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工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
它包括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活动(即工业生产活动)划分的主营业务活动单位和非工业企业所属的工业生产活动单位(即原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
工业活动单位,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活动;②单独组织工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③单独核算收入和支出。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指国有企业加上国有控股企业。
国有企业(即过去的全民所有制工业或国营工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
1957年以前的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后均改造为国营工业,1992年改为国有工业,这部分工业的资料不单独分列时,均包括在国有企业内。
国有控股企业是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进行的“国有控股”分类。
它是指这些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其他所有者中的任何一个所有者占资(股)最多的企业。
该分组反映了国有经济控股情况。
⑵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⑶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