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苏州园林》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3《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今天让我们共同品读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来欣赏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图画美和艺术美。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叶圣陶: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并试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四、合作探究齐读1——2段,回答问题:1.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2.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默读3——6段,探究问题: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追求“苏州园林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他们如何去做?(四个讲究)4. 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说明的?5. 四个“讲究”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6. 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除了上面四个方面的“讲究”,还从其它方面也注意到图画美,快读第7——9段,请从文中找出来。
7. 第2——9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8.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9. 本文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各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五、品析语言1. 本文的语言特点有哪些?(1)动词的运用。
(2)副词的运用。
(3)描写性的词语的运用。
2. 揣摩词句(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3. 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八年级语文上册13苏州园林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含试卷)
13 苏州园林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1.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
2.把握文中的说明方法。
资料链接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稻草人》、《倪ní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作者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积累字词,整体把握。
自主学习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①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②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③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④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积累字词①读准字音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蔷薇(qiáng)丘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镂(lóu)空②解释词义标本: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典范阅历:文中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斟酌:考虑事情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丘壑:山丘和水沟。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3 苏州园林一、目标呈现: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资料链接: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名绍钧。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二、预习热身1.给加点的字注音:轩榭..()池沼.()对称.()重峦.叠嶂.( )丘壑.()嶙峋..()镂.空()斟酌..()..()阑.干()蔷薇2.解释词语: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重峦叠嶂:丘壑:斟酌:别具匠心:俯仰生姿:3、本文作者原名字,江苏苏州人,家家家4、复习说明文的相关常识,提问:(1). 学一篇说明文应首先从哪些方面入手?(2). 说明的顺序有哪几种?(3). 说明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有哪些?(4). 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5、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提出你的问题。
我的问题:(1)(2)(3)三、活动探究活动一: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活动:一、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二、细读课文,梳理结构、合并段落,划分层次。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1.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2.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3.这四个“讲究”之间能不能调换顺序?4. 设计者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二、(1)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2)问题: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
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三、速度课文3—9节,结合图片赏析归纳:●阅读第4节,完成下列练习:(学生思考、讨论)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3、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苏州园林》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3、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学习并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激发热爱我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难点:领会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学习过程】环节预设:导入4分钟、朗读5分钟、小组交流16分钟、展示15分钟预习反馈一、走近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
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当过编辑。
从191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
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
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
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
2、背景简介: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
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苏州园林》。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后改为《苏州园林》。
二、字词积累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池沼.()嶙峋..()着.眼()琢.磨()斟酌..()丘hè()轩xiè()相间.()对称.()镂.空()2、解释下列词语:鉴赏:池沼:别具匠心:阅历:镂空:斟酌:因地制宜:自出心裁:3、读课文,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写。
(1)设计者和匠师们,,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2)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
三、初步感知1、苏州园林给你留下最深印象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
2、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小结评价:我的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苏州园林》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3 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3.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点的?2.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②、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是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⑥、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⑦、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再读课文,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体验成功】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作用:真切有力的说明池沼追求自然美。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感受建筑文化的魅力。
2.理清说明顺序,辨识文中的说明方法。
学习准备:1、会写下列词语,并给划线字注音:轩榭()池沼()丘壑()嶙峋()镂空()蔓延()着眼()蔷薇()斟酌()2、了解几个概念:图案画: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的花纹或图形。
美术画:在平面上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技术:是在长期的重复劳动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能。
是可以复制、模仿的。
艺术:是一种精神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
是不可以复制的。
3、了解作者: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问题探究: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是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3、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这几个词用的是否精准?“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近景远景”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4、读第三段,思考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⑴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13苏州园林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通过度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学习把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式并了解其运用作用3、通过合作探讨,琢磨语句,体会语言简练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资料链接】一、关于苏州园林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是中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快要200处。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别离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二、关于叶圣陶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闻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现代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等。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情感和深切的研究。
【学习进程】一、预习点兵。
一、辨明字音:轩榭..()()池沼.()邱壑.()重峦叠嶂.()相间.()嶙峋..()()镂.()空蔷.薇()模.()样庸.()俗斟酌..()()二、辨明词义依照下面的意思,填上适合的成语。
①、依照各地的实际情形,制定适宜的方法。
()②、特有的巧妙的构思。
()③、出于自心的剪裁、制造。
()④、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点一:明确说明对象及特点一、本人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那个特点的?要点二:把握说明方式2.说明文经常使用的一些说明方式,如下概念、举例子、作比较、打例如、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本文作者要紧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式?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样住房,绝大部份是对称的,左侧怎么样,右边也么样。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黑龙江省五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苏州园林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黑龙江省五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苏州园林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黑龙江省五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苏州园林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苏州园林教师寄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3.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习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理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了解叶圣陶:2.积累词语。
(1)辨明字音:轩榭( ) 池沼( )邱壑()模()样重峦叠嶂()相间()嶙峋()庸俗( )镂()空蔷薇()(2)辨明词义,并造句鉴赏:因地制宜:斟酌:重峦叠嶂:造句:3.朗读课文,请用下面的句式概括读后的感受.文章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4、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5.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
6、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二、合作探究,深入感知精读文章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7.概括此段的说明要点.8.“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9.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重点
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
难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一、用写作背景导课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作者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还有,他借助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作参考,亲手写了这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不知何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出版,《百科知识》杂志的编辑部知道了,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作者就以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几句话,“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也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
二、自主学习(通读课文2—3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丘壑()嶙峋()栏杆()叠嶂()池zhǎo()
zhēn()酌lòu()空jiàn()赏qiáng()薇
2.根据课文,辨析词义,选择填空。
(1)谁如果要(鉴别鉴赏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放过。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好完美美好)的图画。
4、请写出中华四大名园的名称:、、、。请写出苏州四大名园的名称:、、、。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池沼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13苏州园林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13 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琢磨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练生动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层次和顺序,培育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层次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3.培育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绩,激发学生酷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琢磨语句,明白得句子丰硕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1.明白得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弄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式,并明白得其作用。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题目直接点明了所要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简练、明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聪慧。
2.走近作者叶圣陶我国闻名的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闻名作家,教育家要紧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
3.相关资料《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社预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乐趣和特点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咱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来讲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咱们专门好地学习。
文章高度归纳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绩,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
作者采纳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本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式,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自主学习】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镂.空()轩.榭()斟.酌()对称.()阑.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类似俯仰生姿6.说明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苏州园林》导学案 (新版
13 苏州园林【导学目标】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
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
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杰出的艺术品。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现存园林近二百处,因此被人们称为“园林城市”。
请随我走进苏州,走进苏州园林。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轩榭..(lín xún)..(xuān xiè) 池沼.(zhǎo) 丘壑.(hè) 嶙峋阑.干(lán) 镂.空(lòu) 蔷薇..(qiáng wēi) 叠.嶂.(dié zhàng)回廊.(láng)斟酌..(zhēn zhuó)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苏州园林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1.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
2.把握文中的说明方法。
资料链接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稻草人》、《倪ní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作者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积累字词,整体把握。
自主学习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①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②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③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④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积累字词①读准字音轩榭(xuān xiâ)池沼(zhǎo)蔷薇(qiáng)丘壑(hâ)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镂(lóu)空②解释词义标本: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典范阅历:文中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斟酌:考虑事情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丘壑:山丘和水沟。
比喻心中构思好的腹稿或设计样式。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3.阅读课文,在文中划记每一段的中心句。
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思考讨论: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苏州园林总特点是什么?设计者和匠师们是从哪四方面下功夫来体现这一特点?这四点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不能,因为它们是按照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安排的。
3.为了体现苏州园林的美,7~9段从局部加以说明,抓住了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逐一介绍。
4.从上述看,本文的结构特点是总分总,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具体表现为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
巩固提升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
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明确: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
因此它不像一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进行叙述,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
进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课时要点分析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
自主学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 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 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 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2.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 尽管但是只要就B 尽管那么只有才C 如果那么只有才D 如果但是只要就3.本文运用了哪些逻辑顺序?()A 由个别到一般B 由概括到具体C 由主要到次要D 由现象到本质E 由原因到结果F 由整体到局部合作探究1.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其作用。
①打比方:如第 3 段“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的特点——自然之趣。
第5段: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②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如第 5 段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蔓,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为例,形象地“墙上……”,窗前……。
“阶砌旁边……”,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第7段:列举了三例:举例时注意使用恰当的动词,避免了呆板。
一个“栽”字,足见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即使是阶砌小处也不放过;“蔓延”一词表现爬山虎或蔷薇木香虎虎有生气,使平板的墙头有了活气;一个“补”字,足见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③作比较:第1段: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第3段作者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如第 5 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④摹状貌: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分类别:第2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⑥作引用:第4段:“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既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又使语言达到了准确、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要求。
2.体会语言特点,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②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鉴赏”能否改成“欣赏”?)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而不仅是技术⑤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蔽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明确:①“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②“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词最恰当。
③“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
④“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⑤注意使用恰当的动词,避免了呆板。
一个“栽”字,足见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即使是阶砌小处也不放过;“蔓延”一词表现爬山虎或蔷薇木香虎虎有生气,使平板的墙头有了活气;一个“补”字,足见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巩固提升下文是《红楼梦》中写大观园里假山堆叠的文字,把它和本文关于假山堆叠的说明作比较,谈谈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
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嶂挡在面前。
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众人都有道:“极是。
非胸中大有丘壑,焉能想到这里。
”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崚,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或遍览。
”说毕,命贾珍前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走进山口。
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
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
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才情,故此只将些俗套敷衍。
宝玉也知此意。
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
宝玉道:“尝听见古人说:‘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况这里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不过是探景的一进步耳。
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
”众人听了,赞道:“是极,好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
”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
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
再俟选拟。
”说着,进入石洞,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熳,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mãng(屋脊;屋栋)绣槛kǎn,皆隐于山坳树杪miǎo(树枝的细梢)之间。
明确:区别首先在于目的不同。
课文以假山堆叠为例介绍园林文化,《红楼梦》节选借写景记事显示贾宝玉的文采。
其次表达方式也不同,课文是概括说明,《红楼梦》节选用的是生动的描述。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