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海寺的佛教造像
唐朝佛像的特点及鉴定方法
唐朝佛像的特点及鉴定方法佛像的收藏与鉴赏方法篇一各时期传入的有限的印度佛造像如同种子,在各时代、各地域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像。
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成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在这艺术融汇、交流中,呈现出各时代多姿多彩的鲜明特色。
金铜造像是一种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不同的只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饰、坐姿及周围的陪伴物、台座、持物等等而已。
因此,可以把一般的鉴定要点归纳为以下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
首先,所谓标识和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定规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
正确的定名是正确鉴定的前提。
再者,佛像的面相与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
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整体的风格等等,哪怕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的造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其后,所谓细部与装饰,可以说是佛像鉴定时非常实用的小窍门。
如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
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再有材料与质地,这是鉴定中最为直观的。
铜佛像的材料主要有青铜、黄铜和红铜。
在鉴定时,要注意不同的时期用铜是不同的。
如同样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别是乾隆时期,因为国力强盛和皇室对佛像的崇奉,这时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别好,所以乾隆时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别沉的感觉,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轻许多。
不同地区或受不同地区影响而生产的佛像,用铜和用料也不相同。
如藏佛教造像,内地宫廷的造像注重整体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则注重远视效果,喜欢镶嵌各种矿物,包括绿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脸部鎏金或贴金。
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
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简介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被广大信众奉为救苦救难的神明。
在中国,观音的形象丰富多样,其中一种独特的造像形式是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意义。
起源与发展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据史书记载,最早的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出现在唐朝。
唐代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艺术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造像形式。
特点与表现形式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观音的脚下踩着砗磲。
砗磲是一种贝类的壳,形状圆润,质地坚硬,具有较高的价值。
观音脚踩砗磲的造像通常采用石材或者铜材制作,制作工艺精湛,表现出观音的高贵与庄严。
除了脚踩砗磲外,观音的其他形象特点也常被表现出来。
观音通常被描绘为一位慈悲的女神,面容慈祥,目光温和。
她通常穿着华丽的衣袍,头戴花冠,身披斗篷,手持莲花或者念珠。
观音的形象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造像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信仰意义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在佛教信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观音被认为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她能够救度众生,解除痛苦。
观音脚踩砗磲的造像代表着观音对痛苦的征服和超越,她以自己的力量踩碎了砗磲,象征着她能够摧毁一切苦难,给人们带来福祉和安慰。
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也寓意着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砗磲作为一种珍贵的贝壳,代表着财富和物质欲望。
观音脚踩砗磲的造像告诉人们,只有超越物质欲望,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影响与传承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在中国南方地区影响广泛,许多寺庙和宫观中都可以看到这种造像。
这些造像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观音脚踩砗磲的造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佛教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脚踩砗磲的观音造像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现代的观音脚踩砗磲的造像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特点,还融入了现代的艺术元素,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形态。
弥勒造像碑——现身人间的未来之佛
( 作者简介:汪培梓,河南省郑州博物馆研 究员,学术研究部主任;张席,河南省郑州 博物馆助理馆员)
碑 身 两 侧 分 别 雕 刻 有“ 释 迦 诞生”故事图、听法图以及天人、 供养人等。
在中国古代的佛教造像或塑 像 中, 弥 勒 形 象 共 有 三 个。 第 一 个 形 象 出 现 在 十 六 国 时 期, 为 交 脚 弥 勒 菩 萨 形 象。 该 形 象 依 据 弥
勒 上 生 经, 说 他 本 是 世 间 的 凡 夫 俗子,受到佛的预记,上生兜率天, 成 为 登 十 地 成 等 正 觉 的 菩 萨, 演 说 佛 法, 解 救 众 生。 第 二 个 形 象 出 现 在 北 魏 时 期, 演 变 为 禅 定 式 或 倚 坐 式 佛 装 形 象。 该 形 象 依 据 弥 勒 下 生 经, 说 他 将 由 兜 率 天 下 到 人 世 间, 接 替 释 迦 牟 尼 佛 进 行 教 化, 由 菩 萨 变 为 未 来 佛。 第 三 个 形 象 五 代 开 始 出 现, 再 演 变 为 肥头大耳、咧嘴长笑、身荷布袋、 袒 胸 露 腹、 盘 腿 而 坐 的 胖 和 尚 形 象。 而 弥 勒 造 像 碑 主 题 雕 塑 突 显 的 正 是 弥 勒 作 为 未 来 佛 的 形 象, 辅助塑像也是表现的相关情节。
右 边 刻 文 殊 师 利, 其 旁 边 及 下 方 有 听 法 比 丘 多 人, 构 成 维 摩 文 殊 师 利 问 疾 图。 龛 内 两 侧 由 内 至 外 分别刻迦叶、阿难二弟子和观音、 大 势 至 二 菩 萨。 座 下 刻 二 比 丘 供 养 像, 左 侧 题 刻“ 邑 师 道 哈 ”, 右 侧 题 刻“ 比 丘 道 胜”。 佛 龛 上 方刻比丘、比丘尼,合掌做听法相。 龛 额 刻 坐 佛 七 尊, 两 旁 各 列 一 化 生 做 供 养 状。 龛 外 左 右 分 列 一 力 士, 长 须 瞪 目, 面 向 龛 内。 力 士 下方两侧分别有二比丘侍佛供养。
弥勒造像碑
弥勒造像碑作者:汪培梓张席来源:《理财·收藏版》2018年第07期弥勒造像碑是雕刻于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的一件供奉弥勒佛的石刻造像,出土于荥阳大海寺遗址。
荥阳大海寺,传说曾为观音菩萨道场。
据说观音北行渡人,移居荥阳,从此荥阳护城河开始随海水潮汐涨落,故又名代海寺。
隋朝末年,李渊任荥阳郡太守期间,李世民眼患重疾,遍求名医无效,遂到代海寺求佛请愿,眼病奇迹般地好转。
李世民登基后,便命尉迟敬德扩建代海寺,东西长20里,南北宽18里,规模如海,故名大海寺。
此造像碑为1976年大海寺出土的40余件石刻造像其中之一。
该碑呈扁立长方体形。
高1.35米,宽0.98米,厚0.44米。
原藏郑州市博物馆,现藏河南博物院。
底部有榫,应是连接碑座之用,现座已不存,仅余碑身。
碑身四面造像,正面佛龛内雕交脚弥勒。
弥勒双腿相交叉,端坐于龛内平座上。
其头戴宝冠,颈饰项圈,胸配璎珞,帔帛自双肩下搭,长裙叠垂至座下,脚踩一圆形莲台。
右手上抬做施无畏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
面部圆润,双目微张,神情庄严。
弥勒背光饰莲花、火焰纹,其间环绕7个体态轻盈的供养飞天。
背光左边刻维摩诘,右边刻文殊师利,其旁边及下方有听法比丘多人,构成维摩文殊师利问疾图。
龛内两侧由内至外分别刻迦叶、阿难二弟子和观音、大势至二菩萨。
座下刻二比丘供养像,左侧题刻“邑师道哈”,右侧题刻“比丘道胜”。
佛龛上方刻比丘、比丘尼,合掌做听法相。
龛额刻坐佛七尊,两旁各列一化生做供养状。
龛外左右分列一力士,长须瞪目,面向龛内。
力士下方两侧分别有二比丘侍佛供养。
碑阴顶部为双龙盘首,其下部雕刻分为三层。
上层共5个小龛,分别刻有立佛、思惟菩萨、释迦牟尼佛、多宝并坐说法图,以及阿输迦(阿育王)因缘故事和九龙浴太子佛传故事等。
中层刻造像题记,主要记述了185人为供养佛事而于“大魏孝昌元年岁在乙巳七月十日建讫口愿永记”之事。
下层刻供养人像,共5排88人,大部供养人像头部均有题名,分别冠以“邑主”“邑正”“维”等字样。
浅析唐、宋两代佛造像的风格之异同
浅析唐、宋两代佛造像的风格之异同作者:王凤霞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安岳石刻为例,分析了唐、宋两代的线条、造型、整体构成。
唐宋两代的佛造像风格有相同之处,但更多表现的是不同之处。
这些不同之处展现了唐宋两代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差异。
关键词:安岳石刻;线条;造型;整体构成0 引言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艺术风格的佛像艺术。
在我国历史上佛造像的发展有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北魏时期称“犍陀罗时代”以“云冈石窟”为代表,佛像造型上大多为直角转折,呈现出粗犷、厚重、雄健有力的风格特征;唐代出现了佛造像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以“龙门石窟”为代表。
由于其皇家寺庙的特殊地位使其造像风格区别于“犍陀罗时代”的雄健、厚重,展现更多的是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皇家风范;第三个高峰以宋代四川地区的安岳、大足石刻为代表,呈现出本土化、民间化、世俗化的造像风格特征。
安岳石刻位于四川省安岳县,主要由卧佛院、圆觉洞、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玄妙观等处,其造物的盛期主要集中在盛唐至北宋的近400年间。
唐、宋时期不同思想、文化的交织使得这里既有“雄浑浓丽、自信旷达、活泼圆润”的唐代佛造像,也有“典雅清丽、宁静秀美、精微俊逸”的宋代石刻,有着“上承龙门、云冈,下启大足”的美誉。
由于其佛造像有鲜明的唐、宋过渡性特征,使其成为研究唐、宋两代佛造像的风格异同的典范。
1 线条的艺术唐代经济强盛、文化发达,是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自信、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得唐代的佛造像线条带上了雍容华贵、磅礴大气的特征,表现了繁荣发达的盛唐风韵。
安岳石刻中,凿于唐代的卧佛沟的《释迦牟尼涅槃图》中的卧佛面庞圆润、五官集中,衣纹线条自然,繁而不乱,其雕刻技法娴熟,刀法洗练明快。
整体线条处理简洁粗犷流畅。
卧佛前的力士体态健美、威武严肃符合当时对于典型形象加以夸张加强艺术表达力和感染力的特点,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勾勒出力士的护卫之态,加强其护法守职的形象。
佛教密宗造像的特征
密教的造像是在佛教传统的造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形象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
佛像着菩萨装首先佛像着菩萨装,尤其戴宝冠,璎珞庄严。
在中国佛像着菩萨装,或者与信仰释迦菩萨(释迦牟尼佛修菩萨行时的装束)有关,或者受印度教神像的影响。
七世纪初玄奘西游时,在于阗见到一尊传说是从迦湿弥罗运来的坐像。
《西域记》卷十二“瞿萨旦那国·勃伽夷城”条记载说:“王城西行三百余里,至渤伽夷城,中有佛坐像,高七尺余,相好允备,威肃嶷然。
首戴宝冠,光明时照。
诸诸土俗曰:本在迦湿弥罗国,请称至此”。
“像至此地,不可转移,环建伽兰,式招僧侣。
舍宝冠,置像顶。
今所冠者,即先王所施也”。
这里记载的戴冠佛像,显然是密教造像。
佛像所出之地正是密教兴盛的北印一代。
佛像因与传统的形象相违,故初至于阗,舍取宝冠,还以顶髻。
等后来密教流传,即认同原来的形象,复置宝冠。
玄奘游历至中印时,也见到具有密教风格的佛像。
如在曲女城附近的说法窣堵波南,临恒河之三伽兰,见佛像严丽,众宝庄饰。
劫比罗伐窣堵国(经印度北境与尼泊尔南境一带,一般作迦毗罗卫)城中精舍,释迦菩萨降神母胎处,见其中菩萨降神之像。
此类释迦菩萨像想必是宝冠妙衣严饰。
玄奘在中北印各地多见释迦行菩萨行时的遗迹和传闻故事,这与释迦菩萨信仰的流行有关,密教时代的佛像风格,很可能与这类菩萨行思想和菩萨信仰有一定联系。
唐代木雕八臂观音其次,菩萨像具足多首多臂形象,这类形象也大都是新出现的菩萨具有,如观世音菩萨和金刚菩萨类。
多首或多面的表情,也颇具特色,除传统的慈面之外,新出现了似菩萨面或利牙相、笑面或欢喜相、瞋面或威怒相,以及吃咒面、思惟面、寂静面等,菩萨多首上亦出现佛面。
菩萨所戴宝冠中多有化佛,称佛冠,后来的密教中佛像亦戴佛冠,常见的如五佛冠。
菩萨多臂,一般有四臂、八臂、十八臂、四十臂,多则达千臂。
千臂千眼观世音菩萨有千臂,千臂掌中有千眼。
毗卢印再次,造像多执持器杖、珠宝、花卉,多结手印。
佛像大多结手印,手印的种类多而复杂,不同的佛结不同的手印,不同的情况结不同的手印。
各朝代佛造像的时代特征
各朝代佛造像的时代特征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载。
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
佛教教义中因果、因缘、追寻极乐世界的思想,同传统的儒、道思想一样,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雕刻艺术品更是各有特色,以下是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一)十六国时期佛像特征 1.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
2.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
3.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4.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
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
佛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二)北魏时期雕像特征佛像特征 1.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
2.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
3.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4.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5.头光为圆形,外面莲瓣一周。
菩萨像特征1.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
2.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锦带下垂交叉重叠,样式较为烦琐。
3.神情安详,姿态自然。
造型颇为完美,毫无做作之感。
北魏后期雕像特征佛像特征: 1.面相清瘦,脸型呈汉人特征,额头高宽,眉清目秀。
2.肉髻较高,发髻除磨光和浅水波式外,又出现了螺发,并且发髻拳卷以右旋式居多。
3.大衣有通肩式和袒右肩式,但更流行的是南朝文人士大夫的褒衣博带,衣下摆褶皱重叠,线条流畅细腻。
4.身材比例协调,体态修长清瘦,给人飘逸洒脱之感。
5.铜佛像多体小量轻,石雕像增多菩萨像特征: 1.面庞丰润,容貌秀丽,头戴宝冠,宝冠多为发髻冠或花瓣式冠,束冠的宝缯自然下垂,不像前期往两侧飘舞。
唐朝的历史文物
唐朝的历史文物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
唐朝的历史文物丰富多彩,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了解唐朝文化的重要资料。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唐朝的历史文物。
一、洛阳白马寺释迦牟尼塑像洛阳白马寺释迦牟尼塑像是唐代佛教造像的典范之一,它高约17米,分座和佛身两部分,座部高4米,佛身高13米。
它的绘画技法和雕刻工艺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在唐代,白马寺是一个佛教中心,供奉着一个丰富的佛教艺术珍品,白马寺的释迦牟尼塑像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是唐代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遗产,现存于洛阳白马寺。
二、唐代盘州青铜骆马盘州青铜骆马是唐代时期的一件著名的青铜器,它高33.5厘米,长53.2厘米,宽11.2厘米。
它是唐代青铜艺术的杰作之一,代表了唐代时期的最高艺术水平。
盘州青铜骆马的精美程度是青铜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富有韵律感,整体形态优美。
它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三、唐代长安城墙唐代长安城墙是唐代时期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墙之一,它长约11公里,高12米,墙上有门、楼、台等建筑物,可以有效地防御外敌侵袭和内乱。
作为一个古代建筑物,唐代长安城墙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
它见证了唐代长安城的繁荣和辉煌时期,也反映了唐代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现存长安城墙部分遗迹现已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的参观。
四、唐代《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是唐朝时期的一篇碑文,它是唐代佛教禅宗洪源宗杖的记载。
文学家杨炎认为:“这篇碑文是中华文化之一的璀璨明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玄秘塔碑》在我国文化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记录了佛教禅宗在唐代时期的兴盛和传播,也证明了唐代时期人们对佛教的认可。
这篇碑文现存于北京大观楼。
以上是一些唐朝的历史文物,它们是唐代时期最重要的物质象征,展示了唐代时期的壮丽景象和文化卓越成就,也是我们了解唐朝文化的重要资料。
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历代佛造像欣赏
宋代佛像
元代佛像的特点
元代地域辽阔,佛 像深受印度及藏传佛 教的影响:菩萨袒露 上身,胸佩璎珞,璎 珞的颗粒较大;下身 着裙,纹络简洁。 佛 像面部为倒置的梯形, 五官紧凑;菩萨蜂腰 长身,姿态妩媚,高 乳丰臀,具有印度巴 拉王朝造像风格。
明代佛像的特点
这一时期佛像又回到传统审美中:面相丰润, 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 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佛造像的身材比较匀称 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 折自若。 其最大的特征是:宝冠叶片呈镂空状, 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仰俯莲座,莲 瓣宽肥;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腿部装饰略 呈椭圆形群褶;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这 些都是明代佛造像独有的特征。
天王像
• 天王像:佛教传说中,须弥山的山腰有一座名叫 犍陀罗的山,山上有四峰,每峰上有一王居住, 护一天下,称为四大天王。这四大天王是:东方 持国天王,身为白色,手抱琵琶;南方增长天王, 身为青身,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红色, 手上绕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手中托 塔。在莫高窟彩塑中,中唐以后多有表现,也常 常和力士并列出现;归义军时期的洞窟中多于窟 顶四角画四大天王,表示护持四方之意。
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佛像特点
• 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 • 这一时期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且大多是青铜佛 像。 • 其特点有四: • 一、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 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且有分组状 发纹。 • 二、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 三、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 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 • 四、佛像台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 束腰须弥座。
弟子像
• 弟子像:按字面的意思讲,跟从师父接受教导的人都可以 称为弟子。这里的弟子指佛教中那些通过听从佛的教导, 进而自我修行,最终达到自我觉悟,解脱生死轮回的修行 者。与菩萨不同的是,弟子不能超度他人,只能解脱自己, 其最高果位是罗汉。就塑像而论,弟子多以比丘(即和尚) 的形象出现。在莫高窟,释迦佛左右作为侍者出现的比丘 都是迦叶和阿难两弟子。敦煌的弟子画像出现的很早,十 六国时期的第272窟就有,但北魏时期无此题材,北周又 重新出现了塑、画的弟子像。隋唐多绘塑结合进行表现, 以表现十大弟子为主,多是塑二而绘八。五代以后的洞窟 则是将弟子都付诸绘画,并有榜题保存至今。
朝阳博物馆收藏的古代佛教造像
朝阳博物馆收藏的古代佛教造像作者:于秀丽陈金梅来源:《理财·收藏版》2018年第04期朝阳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自成立伊始就一直致力于辽宁省朝阳地区文物的保护和收藏,馆藏文物众多,于“文化大革命”前后收藏有大量的古代佛教造像,自唐代至清代均有,今择其中几件未见著录者,加以介绍。
一、唐代佛教造像石雕武士像(图1)1尊。
1973年朝阳市北塔塔基内出土。
通高69.5厘米,座长32.5厘米、宽23厘米。
天王呈立姿,双腿叉立于长方形托座之上。
双眼圆瞪,双眉倒立,高鼻且直,面相长圆,表情勇猛,头戴护耳兜鍪,身穿铠甲,胸前有纵束革带,在胸前两侧各有一个护心镜,腰系宽带,内穿铠裙,足蹬战靴,双手相叠放于腹前,掌下按带鞘长剑,剑锋向下插于双足之间。
武士身材魁梧,面相威严,整个浮雕雕刻精细,刀法纯熟,无生硬碍眼之败笔,为唐代石雕精品。
朝阳北塔坐落于朝阳市双塔区,与朝阳南塔遥相辉映,为方形十三级密檐式塔,现存朝阳北塔是辽代建筑。
然北塔肇建于北魏,是《魏书》所载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北燕国王冯弘孙女)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立于三燕龙城宫殿旧址上的“思燕佛图”,隋文帝仁寿年间敕建的宝安寺舍利塔就是在“思燕佛图”旧址上重新修建的,后毁于火灾,唐代前期在旧址上均有所重建,名“开元寺”,到辽代,曾于辽前期和兴宗重熙十三年(1043年)进行两次修缮,更名为延昌寺塔,现在的朝阳北塔即是内核为唐塔,外表为辽塔。
此武士像即出土于朝阳北塔的唐代基址中。
与它同时出土的还有几尊武士像,均无头。
二、辽代佛教造像1.泗州和尚石雕像(图2)1尊。
出土于朝阳市辽代南塔东北角大檐下龛内,被犯罪分子盗走,1984年朝阳市公安局一处侦办此案后移交市博物馆收藏。
像高40厘米,座宽25厘米。
砂岩雕刻而成,为佛教弟子泗州和尚形象。
像呈坐姿,盘腿端坐于方形台座上。
头戴帻巾,于颈后打结,遮于肩部及后颈北部,身着右衽长袍,右臂处有一飘带经腹部绕至左臂。
唐代佛教雕塑的人物造型
唐代佛教雕塑的人物造型作者:马银芳来源:《艺海》2009年第04期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在中国社会传播发展,必须取得统治者的支持,也要能为老百姓接受,于是就有了佛教与社会交流和适应的问题。
佛教造像既是宗教的宣传品,也是帝王权贵的意念所在。
它通过雕刻家之手把踺陀罗和摩揭陀两个地方的造像艺术中国化,虽然这些造像的宗教气氛非常浓郁,但其造型基础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现实的人,写实的因素毕竟处于主导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概括,是一个封建王朝的本质与功能的形象化的表现。
1、唐代塑像人物造型唐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加二力士的七身一铺或九身一铺的组合,塑像风格一改北朝时期的“秀骨清象”,面部健康丰满,精神焕发,衣褶流畅,体态神情各不相同。
唐代雕塑最引人注目的是两身大佛像的出现,最足以体现“国力昌盛”的大唐精神。
一为武则天延载二年(公元695)完成的北大像,高33米,一为开元年间的南大像,高26米,均为“善跏座”的弥勒佛像,丰腴的面部,庄静的神态,高大雄健的体魄,基本上保持了盛唐的原貌。
唐代的天王、力士像多是精力饱满,身躯雄健的赳赳武夫,龙门322窟的域式天王像、194窟的力士像,外表和性格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菩萨的形象更为丰富,天龙山205窟菩萨,虽肢体已残,但从自然倾斜的姿态,仍显示出一种柔姿绰态。
龙门45号窟盛唐菩萨是尊极精美的杰作,她优雅地站立着,头部斜倾微仰,身体作“S”三道弯式,凤眼半闭,唇角带着微笑,左臂高举,右下垂,衣褶精细流利。
这些女性化菩萨,曲眉丰颊,肢体肥胖,反映唐代“尚腴”的审美风尚。
菩萨的女性化,迎合了唐代世俗化的倾向。
唐代佛教雕塑人物中世俗化倾向便是较之历代雕塑最大的不同。
这种文化和艺术理想上的不同直接反映在艺术造型上。
除菩萨之外,还有僧尼造像。
其形态比较雄伟,不像菩萨端秀柔弱,其程式化倾向的程度比佛像少,不如佛像那样受西方影响,而与实际形体比较接近,面容和衣褶都很写实。
历代观音像变化
历代观音像变化唐代保留了大量的男性观音的造像,留着小胡须的男性观音的造像也尚装饰。
唐代的绘画中观音面色丰腴、头戴佛冠,佛冠周围有花蔓装饰,花蔓一直垂到耳垂,颈项上有串珠,又有大项圈,项圈上有环一直连通到全身的装饰,臂有铆,腕有环,耳有挡,通身飘带逸逸扬扬,五官细眉细眼,如果去掉小胡须,就是女相。
装饰华美,是观音造像人间化世俗化的又一个标志。
大足石窟的北山有媚态观音和思惟观音。
媚态观音主要强调动态,强调动态主要是加强其面部的表情和衣纹的处理,使其体态婀娜多姿,具有一种婉曲之美。
思维菩萨则着重头部和手的处理,头部和手要处理得很细腻,要突出思的神态,衣饰反而要处理得比较简单朴素,这样才能对头部及手到衬托作用。
世俗化就是要给人以亲切感,因此在衣服和服侍上要多有装饰,把衣纹用浮雕的方法嵌在平面里,这样可以雕刻上很多纹饰,既给人以飘逸之感,又不影响外形的平整感,整体感,巧妙地表现了主题。
唐宋时期观音的造像趋向于女性化、世俗化。
唐段成式在《寺塔记》中说: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相。
自唐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
如敦煌220窟、172窟的观音造像面相丰腴、身材匀称、肌肤细腻、双手纤巧、身饰缨络、腰围锦裙、处处显示出女性的特征。
第197窟观音的造像纯真稚气、充满坦诚;第159窟的观音造像含蓄端凝,充分显示了女性化的特征。
观音服饰的描绘也很动人,衣料的轻薄给人一种质感,华丽精美图案更使人炫目侧视。
更为使人盛赞的是塑像的绘彩,颜色清丽明快,而不以浓妆艳抹示人,虽然世俗之人尚淡妆,也尚浓抹,但两相比较,前者更有持久的魁力。
什么叫女性美?女性美当然包括身姿美、风度美、装饰美、内心美。
陕西博物馆存有一唐代的菩萨石雕像,虽是残缺却被称为石雕之上品。
首先就脸形来说,她不仅是盛唐时代所谓 "环肥"式的典型,而且眉眼、头发以致装扮,无一不显示出俊美妇女的标致。
审视其残肢的下躯,其坐式之美更为自然和无拘无束。
唐宋时期的佛教艺术
唐宋时期的佛教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唐宋时期被称为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佛教艺术,不仅富有创造性与艺术性,而且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艺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唐宋时期的佛教艺术的一些特征和重要作品,以及佛教艺术对于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佛教在中国很早就传入了,但是它在唐朝的时候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
唐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呈现多种风格,包括曼陀罗、密宗、禅宗等等。
唐朝艺术家既受西方佛教文化的影响,又将本土文化加入到创造之中。
唐朝时期最著名的佛教艺术作品之一就是法隆寺释迦摩尼塑像。
这个雕像高达17米,使用了1100多块花岗岩石块,非常庞大壮观。
雕像的头发、耳朵、面部、双手和袈裟都高度细致地雕刻,需要超过4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法隆寺释迦摩尼塑像展示了唐朝佛教艺术家在国际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杰出平衡。
宋代时期,佛教艺术呈现出了一种更为内敛的风格。
与唐代艺术家追求壮丽华丽不同,宋代的佛教艺术家注重平衡、清楚和匀称。
他们也更加强调想象力和象征性,而不是现实的描绘。
这种风格最好体现在大觉聚福寺的七佛图中。
这幅画描绘了七个不同的佛陀,每个佛陀都有独特的特征和符号。
这幅画不仅是艺术上的杰作,同时也是佛教经文中重要的图示。
它同时展示了宋代佛教艺术家在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兴趣平衡。
除了艺术造型,佛教艺术的题材也非常丰富。
佛教故事、传说、经文、佛陀、弟子、菩萨及天国等都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来源。
尤其是菩萨,是佛教艺术的核心。
佛教艺术家经常创造出仁者菩萨、智者菩萨、战士菩萨等不同类型,展示了菩萨的多彩形象。
唐宋时期的佛教艺术以及它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仍然可以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展览上看到。
唐宋时期的佛教艺术不仅仅是一些精美的艺术品。
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仰、价值和信念。
佛教艺术家的创造奠定了中国艺术价值观和审美感的基础,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艺术创作。
总之,唐宋时期的佛教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
密宗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发展
2892015年8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密宗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发展王晓蕊唐开元年间,佛教密宗高僧开始在中原地区布道受法,密宗寺院在中原大地遍布开花。
直到唐武宗会昌年间,武宗灭佛使中原地区的寺院所剩无几,经籍散失,密宗文化的发展也遭到了重创。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致认同于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并发展。
据史籍记载,正式出现译本的佛教经典是在东汉孝明帝时期。
公元67年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在鸿胪寺(今白马寺)开始翻译佛经,如现存的《四十二章经》。
而鸿胪寺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被称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
可以说,正式的佛教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大地传播开来的。
一、密宗文化的传入唐贞观十九年(645年),著名高僧玄奘,历经艰辛自印度取经游历归国,抵达长安。
唐太宗诏令在洛阳接见他。
玄奘表示希望能在家乡的少林寺译经,但未获允许,折返长安后开始译经。
所译《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多部佛典即为密宗典籍。
开元十二年(724年),善无畏随驾入东京洛阳,奉旨于大福先寺译《大日经》,此即中国密宗的根本经典。
次年,唐代高僧僧一行,在洛阳的大福先寺协助善无畏共同翻译《大日经》七卷等,并著有《大日经疏》二十卷,成为解释密宗理论的重要著作。
此后,两位高僧一直在中原地区从事译经、著经及密宗的研究。
密宗文化随即在中原地区流行并传播开来。
二、密宗文化的发展(一)密宗寺院的修建密宗自唐代玄宗开始,直到德宗时期,一直受到宫廷及上层社会的推捧,因此,无论是当时的长安,还是东都洛阳,密宗寺院都被大量修建。
首先即为洛阳大福先寺,是密宗教派创始人之人善无畏奉旨在此翻译佛经,另有其他众多密教经典在大福先寺被译出,众多密教高僧在此云集,成为了当时密宗传播的中心,之后几经修葺与摧毁,现在只能在洛阳塔湾村一带看到福先寺的些许遗址。
善无畏圆寂后被葬于洛阳西山的广化寺,据唐代密宗弟子左补阙赵郡李华在为善无畏撰写碑铭时记载: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
六臂十一面观音石造像:难得的唐代石刻艺术杰作
701976年,荥阳大海寺旧址出土了一批包括北魏造像碑、唐代佛和菩萨造像、北宋罗汉像等在内的佛教石刻造像40余件,仅唐代的各种菩萨造像就多达28件,其中造型最为奇特的是一件六臂十一面观音石造像。
这件石造像残存高度为1.71米,膝以下部分缺失。
造像头上雕高发髻,面相丰满圆润,眉间有白毫。
发髻正面分上、中、下三层刻有8个小头像,最上部的为高肉髻佛相面,中下部的7个小头像均为菩萨相面,左右耳后分别刻1个凶相面和1个善相面,合计构成11面相。
各种面像神情各异,喜怒哀乐、和善凶恶皆备,正像是对应了人世间的各种脸谱。
观音颈部配饰项圈,上臂着钏,手腕戴镯;身着帔帛,腰束长裙,挽结于腹前;体出六臂,上部双手作说法相,中间双手胸前合十,下部双手微残,分别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枝。
造像雕刻细致,肌肤丰满,质感强烈,比例准确,气质大方,神态娴雅大度,衣纹皱褶清晰,线条阴阳相间,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而又严谨,雕刻技法纯熟而精湛,不失为一件十分珍贵的石刻艺术精品。
荥阳大海寺,传说曾为观音菩萨道场,也称观音寺。
据历史记载,隋朝末年,李渊任荥阳郡太守期间,唐王李世民眼患重疾,遍求名医无效,遂到荥阳代海寺求佛请愿,眼病奇迹般好转。
李世民登基后,便命尉迟敬德扩建代海寺,东西长20里,南北宽18里,规模如海,从此始称大海寺。
“观音”全称“观世音”,他相貌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神通和智慧,以大慈大悲著称,能够普救人间疾苦。
在佛教艺术中,他是西六臂十一面观音石造像:难得的唐代石刻艺术杰作汪培梓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侧的菩萨,同右侧的大势至菩萨一起,作为阿弥陀佛身边的菩萨,并称为“西方三圣”。
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代称,传说能现33种化身,救12种大难,而这尊六臂十一面观音造像正是通过艺术的形象和夸张的手法,把观音菩萨这种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慈悲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成菩提集》记载:“十一面观音,密宗称‘变异金刚’六观音之一。
盛唐佛像文化
盛唐雕塑气势宏大,且造型典雅。恰到好处地在世俗肉体中保存了神性 尊严,雍容、典雅。第 54 窟西龛系列塑像最具美学价值。整体对称中 有变化。两尊菩萨,更达到前所未有艺术水准。
双眸微启笑口半开温婉柔媚又含蓄大方使人远之而不忍离去近之而不敢不恭高髻束冠颈佩璎珞披巾斜贯前胸冰清玉润的肌肤随呼吸而微微起伏轻柔稀疏的衣纹如音乐随风飘荡体现盛唐艺术人物丰腴肌胜于骨的特点
盛唐气象:恢弘盛大
——佛像艺术
佛像艺术
• 唐代佛像风格的演变是佛教雕塑进一步中 国化,儒家思想深入影响的结果。
• 在艺术上,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 刀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力士夜叉 浑身肌肉突起,既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适 当加以夸张,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 的力量。它们在借鉴外来雕刻的同时,还 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手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大佛
大佛像头部 第130窟
高髻束冠,颈佩璎珞, 披巾斜贯前胸,冰清 玉润的肌肤随呼吸而 微微起伏,轻柔稀疏 的衣纹如音乐随风飘 荡,体现盛唐艺术 “人物丰腴,肌胜于 骨”的特点。身体微 斜,重心略偏,使头、 胸、胯 “一波三 折” ,妩媚动人、 婀娜多姿。双眸微启, 笑口半开,温婉柔媚, 又含蓄大方,使人远 之而不忍离去,近之 而不敢不恭 莫高54窟菩萨
唐代佛教造像理想美的形成
唐代佛教造像理想美的形成
谢成水
【期刊名称】《敦煌研究》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佛教造像魏晋时期在中国出现兴起,在造像手法上,保持了印度式的以成年男性为特征的造像式样,在北魏后期,受道教的影响,出现了孩童形象的佛和菩萨像.唐代,佛教造像集中了男性特征、女性特征和孩童特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圆满地完成了对佛的理想美的塑造,在世界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谢成水
【作者单位】敦煌研究院,美术所,甘肃,敦煌,73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9
【相关文献】
1.奉先寺大像龛石窟造像艺术——兼论唐代佛教造像的世俗性 [J], 邹满星
2.一尊精美的唐代倚坐佛造像--唐代皆公寺造像龛碑 [J], 王芳
3.论唐代佛教艺术中的健美力士造像——兼论唐人的健美观念 [J], 魏勇
4.六朝佛教造像文与唐代\"墓志铭\" [J], 徐世民
5.六朝佛教造像记与唐代\"记\"体文 [J], 徐世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教造像中的“树叶化生”图像研究——以北朝至隋唐时期的阿弥陀造像为中心
佛教造像中的“树叶化生”图像研究——以北朝至隋唐时期
的阿弥陀造像为中心
黄夏
【期刊名称】《艺术百家》
【年(卷),期】2022(38)2
【摘要】“树叶化生”图像与唐贞观八年(634)四川梓潼卧龙山千佛岩1号龛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旁侧的造像铭、道宣(596-667)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三十七缘及《续高僧传》卷二五、释智勤传中的部分内容高度吻合。
关联造像有南响堂山1号窟西方净土变造像、邺城出土北齐佛教造像群、隋开皇二年(582)铭荀国丑造像以及唐永徽元年(650)铭绵阳魏城圣水寺佛道合龛造像等,皆可确认此类图像。
此外,东京国立博物馆法隆寺宝物馆藏飞鸟时代(592-710)的阿弥陀三尊及僧形像中也出现了“树叶化生”图像。
文章将结合相关文献与造像作品,展开对“树叶化生”图像的源流、传播以及制作背景的考察研究。
【总页数】10页(P161-170)
【作者】黄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
【相关文献】
1.北周时期佛教造像碑图像研究
2.北朝阳城地区民众的佛教信仰研究r——以南涅水北朝造像塔及许愿文碑为中心
3.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纹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之应用探索
4.\"一带一路\"视域下唐宋时期大足地区佛教民间信仰研究——以造像龛刻铭文为中心
5.隋唐时期佛教造像记中的文体、身份与信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代 ; 唐 大海 寺 ; 教 造 像 ; 佛 宗教 信 仰
中图分章编号 :0 9—15 ( 06 0 0 5 0 10 70 2 0 )5— 0 9— 3 十六字以志之 。岁久刑缺 , 阳令李光庆重 加修饰 , 荥 仲方再 刊石记之 以闻” 。大海寺出土石刻 造像 也 以武 宗之 前尤 其是长庆年间的造像为多。 会 昌二年( 公元 8 2年 ) , 4 始 唐武 宗裁抑 佛法 。会 昌 四 年七月 , 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 二百 间, 没有敕额 的一切
一
寺院 、 兰若 、 佛堂 , 僧尼全 部勒 令还 俗。至会 昌五年 全 国 其 共拆寺 四千 六百余 所 。 当时荥 阳 另一 著名 寺 院定 觉寺
( 已无存 , 今荥阳广武镇尚有定觉 寺村 , 是村 以寺名 ) 理 应 “
合 毁拆 ” 取 寺 中 大 殿 材 木 , 武 牢 关 东 峰 建 造 昭 武 庙 。 而 , 于
V 1 5N . o. o 5 2
20 . 0 6 1 0
唐 代 大 海寺 的佛教 造像
王 志霞 杨 建军 ,
(. 1郑州大学 历史学 院 , 河南 摘 郑州 4 0 5 ;. 50 2 2 郑州博物馆 , 河南 郑州 400 ) 50 7
要 :大海 寺始建 于北朝 , 于唐代 , 宋以后 衰落。 大海 寺遗址 出土 的佛教造像 以唐代 中晚期造像 艺 盛 北 术成就 最高。文章探讨 了大海寺 的历 史, 并着重分析 了唐代大海寺的佛教造像 、 宗教 信仰及造像
1大 海 寺 的 始 建 .
关 于大海寺的始建 年代 , 据大海 寺遗址 出土 的一通 根 北魏孝 昌元年 ( 元 5 5年 ) 公 2 造像碑 , 以初 步判定 大海寺 可
在北魏孝 昌元年 间已存 于世 。但是造像碑题记 中只记载 了
造像年代 , 并没有 明确提到大海寺 , 笔者查 阅了部分文献 资
维普资讯
第2 5卷第 5期
20 06年 1 O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u a o h nzo ntu f eoat a Ids yMaae e tSca S i c dtn or l f e gh uIstt o rnu cln ut ngm n( oil c n e io ) n Z ie A i r e E i
道公事” 。龙 门石窟 即有多处北宋缮修 的记 录。由此 可见 , 北宋政权对佛事和历代 佛像 的修缮 非常重 视 , 各地 随政府 之意而行修 补佛 像之 事 也是 可 想而 知 的。北宋 元佑 二 年 ( 公元 18 0 7年 ) 苏辙 寻访 大海 寺 , 《 阳唐 高祖 太宗石 , 作 荥 刻像 ( 并叙> : 》
17 9 6年 3月 , 南 荥 阳 大 海 寺 遗 址 出 土 4 河 2件 石 刻 造
像 , 有造像碑 1 、 件 坐佛 7件 ( 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 《
刻造像 》 8件中的 1件残损较甚 , 载 此文不计 ) 菩萨 1 、 8件 、
菩萨头 l 、 0件 释迦牟尼佛 1 。这批 石佛 教造像多数 有纪 件 年, 时间从北魏到北宋 , 反应 了大海寺的兴衰历 史。就造像 艺术而言 , 唐代菩 萨造像是 其 中的精 品。大海 寺的发现 为 我们研究中原地区的佛 教信仰 、 造像 艺术提 供 了重要 的资 料 本文从 大海寺的历 史 、 佛教造 像对大 海寺 的佛教造 像 艺术作了简单分析 , 望学界指 正。
大海寺距武牢关距离 更近 , 劫似在 所难 免。发掘 出土 的 此
、
大 海 寺 的历 史
大海寺唐代造像多有榫卯接 口, 明这些 造像 曾遭毁坏 , 说 后 又重装 修 复。“ 昌佛难 ” 会 没有 持 续 太 长时 间 , 昌 六年 会 ( 公元 8 6年 ) 4 武宗卒后宣宗 即位 , 旋即重扬佛法 , 大中元 年 ( 元 8 7年 ) ……应会 昌五年 四月所 废 寺字 , 宿 旧名 公 4 “ 有 僧, 复能修 创 , 一任住 持 , 司不得禁 止” , 所 大海 寺的 复兴 是 可以肯定 的。 3 大海寺 的复兴 , 大海 寺遗址 出土造像 中时间最 晚 的是北 宋元 丰 四年 ( 公元 18 年 ) 0 1 的释迦佛立像 , 束腰莲 花座上题记 有“ 其 大 海 寺玉像院众僧传法堂 ” 字样 。另有一件 唐代菩 萨像 背部
“荣阳 大 海 院 高 齐石 像 二 , 不 数 寸 , 姿 制 甚 妙 。唐 高 祖 为 高 而
料 , 到 了一 些 有 关 大 海 寺 的 记 载 。 其 中 , 早 提 到 大 海 寺 找 较
的资料是 清代 王昶 的《 金石萃编》 四十收录的《 卷 大海寺 唐
高祖造像记》, 记云 :郑 州刺史男李 世 民遇 染时患 , “ 比闻大 海寺有 双王像 治病有验 , 故就寺礼拜 , 其患乃除 。口于此 寺
补刻铭 文 : 监荥阳镇 高邮孙升/ “ 伏为男博舍钱装修/ 萨一 菩
尊乞保 博 福/ 延 长 永无 灾 鄣/ 宁丙 辰七 月 十/ 日谨 寿 熙 四
愿造 石弥勒像一铺 ……大业元年 。 既然唐 高祖 为隋郑州 刺 ” 史时 “ 闻大海寺有 双王像治病 有验 ” 可以肯定 大海寺最 晚 ,
在隋大业 元年 ( 公元 6 5年 ) 0 以前业 已存 在且较 为兴盛 , 那
至 少 可 以说 明北 朝 时 大海 寺 已经 存 在 。 2 大 海 寺 的迅 速 发 展 ,
题” 熙宁” 。“ 是北宋 神宗 的年 号 , 宁丙辰 是宋 神宗 熙宁 熙 九年即公元 17 0 6年 , 此尊菩萨像在 这一年又 重装供奉。北 宋时“ 东西八作司 , 掌京城 内外缮 修之 事” 。宋 真宗 年 间 j 曾大规模修补佛像 , 仁宗天 圣年 间, 还专设 有“ 修整 石佛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