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抒情和哲理沉思背后的执著追求——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看冯至的心路历程
冯至诗歌中的情与理
冯至诗歌中的情与理作为诗人的冯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他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
他在《赠之琳》一诗中对卞之琳有这样的评价:“这星座不显赫,却含蓄着独特的光辉。
”其实这同样可以看做诗人的夫子自道。
在冯至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有两个为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关键阶段,那便是他创作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的时期和创作诗集《十四行集》的时期。
对此文学史也早有定评。
对于前者,最著名的评价莫过于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极力褒扬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对于后者,朱自清先生也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闻一多先生说我们的新诗好像尽是些青年,也得有一些中年才好。
冯先生这一集大概可以算是中年了。
”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是,在20年代还是“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为什么在40年代的诗作中却以“耐人沉思的理”而引人注目,难道说二十多岁的年龄确实是适合抒情的年龄,而中年时期的诗人所作的也应当是真正沉潜的中年写作?如果是这样的话,又该如何理解徐志摩这道始终“进溅不止的生命泉”,还有一出手就显得理智而成熟的穆旦?或许,真正回归到诗人的文本来探究他所抒的“情”究竟是什么情、所达的“理”究竟是什么理,二者之间在文本内又是如何渗透、转化与呈现的,以及它们与作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来探讨冯至和他的诗歌世界,才有可能更接近问题的真实。
我们这里所作的“情”与“理”的划分,纯粹是为了论述的方便,一旦落实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中,便有可能显得生硬和僵化,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让我们先走进冯至的诗歌世界吧。
一、抒情的少年冯至在创作第一首诗《绿衣人》时只有十七岁,这时作者对新诗的认识也仅限于读了一些郭沫若与胡适的早期诗歌。
这首诗和其他收入《昨日之歌》中的诗歌相比,虽然有初期新诗的清浅质朴,但一些冥想的调子和节制的表达也已初露端倪。
这样的诗在他的早期诗作中还有一些,但分量很少,在下面的论述中将会对它们进行单独分析,这里要谈论的是他早期诗歌中的一个主流,包括他的几首叙事诗在内。
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与艺术特点
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与艺术特点在20世纪20年代的浅草社时期,冯至刚登上诗坛,就以清丽幽婉的抒情笔调,写下了不同凡响的诗篇。
《沉钟》创刊后,他的新诗意蕴更为深远,技法更为圆熟。
他在二十年代创作的近百首新诗,主要收录在《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个集子里。
从数量上看,冯至的新诗不算高产,但他的诗歌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具有意象新颖独特、语言舒卷自如的艺术特点。
《昨日之歌》是奠定冯至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第一本诗集,收入的是诗人20年代初期的诗作,真实地表述了五四以后知识青年渴望光明、探求激情与艰难地寻找出路的苦闷心态。
诗集上卷主要是抒情短诗,下卷是四首叙事长诗。
青春、爱情、生命是诗集的主旋律。
《我是一条小河》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新颖的意象、清新直白的语言、缠绵惆怅的情思,全部交汇在这条小河之中。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这是一种充满哲理的情感波动,无心与有情,真挚与随意,都像小河流水,来得那样自然而又不容置疑。
顺着这种情致,小河历经曲折坎坷,终于汇入大海。
显然这是一首优美含蓄的爱情诗,但它的内涵又超越了爱情的范围。
情感与意象的交替升华,并把真切的感受和语言的情感诉诸具体的形象,这是冯至诗作的特点。
他的另一首很有名的诗作《蛇》,借蛇的联想,来写一种奇妙的寂寞之情,其中蛇的游动、蛇的形态以及有关蛇的联想,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无言的寂寞的内涵。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奇特的感受,无论在意象的新颖,还是在情感内涵的深沉方面,都堪称诗坛奇葩。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这是冯至诗作的常用手法。
如叙事长诗《帷幔》, 它以哀婉的传说为素材,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愚昧,歌唱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理想,是中国现代文学叙事诗创作较早的成果,显示了诗人将内容现实性和故事传奇性完美融合的艺术水准,对黑暗的诅咒和对理想的憧憬以及对理想和现实冲突的表现,表明诗人向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
冯至简介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冯至”是他1923年春在上海的《创造季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组诗“归乡”时所取的笔名。
生于一破落的盐商家庭。
父亲是个读书人,性情温和、善良淡泊。
冯至童年时代曾听父亲讲解《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个别篇章。
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在慈爱的母亲抚慰下,冯至的童年并不都是灰暗的。
母爱给了他不少欢乐。
父爱和母爱给予冯至的影响,加上家道中落所造成的忧郁,构成了冯至性格的基本要素:这就是:淡泊、认真、矜持、忧郁,渴求温情,敏于感受。
小学毕业后冯至进入北京四中学习。
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两位老师。
潘云超老师使他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想,并丰富了他的文学知识。
施天侔老师则让为他讲解西方文学流派和《庄子》。
但他在中学里读的都是古文和一部分辞赋,很少接触诗词。
读了《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登载的早期的新诗以后,冯至对新诗发生了兴趣,自己也写起诗来。
然而他很快被创作上难以进步的苦恼和不得要领的焦灼所纠缠。
这时他读到了郭沫若、宗白华、田汉的通信集《三叶集》。
《三叶集》使他第一次明确“知道了什么是诗”。
冯至后来欣赏浪漫主义的诗人歌德、海涅,写诗主张从生活中的个人感受出发,重视真情实感,强调自然流畅,反对无病呻吟和过分雕琢,就与《三叶集》有莫大关系。
如果说《三叶集》在理论上使他明白了什么是诗,《女神》则在现实上为他提供了现实的榜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冯至迎来了他创作上的第一个丰收期。
这一时期作品收在《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中。
1927年4月,冯至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昨日之歌》抒发了诗人的苦闷、忧郁,而又以对平淡生活、平凡事物的诗情阐发的形式表现出来,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批判。
黑暗的现实使苦闷的诗人忍不住发出了“不能容忍了”的强烈呼喊。
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沉湎于个人的哀乐和命运,他热切地关注着苦难的现实人生。
他不甘于现实的羁绊,对光明彼岸的渴望使诗人表达了否定黑暗现实的热切向往。
从_诗界革命_到_文学革命_试论历史转型期胡适新诗的意义
事实上, 胡适和《尝试集》引领了整个文学革命 , 他非但 没有误导文学革命, 反而是文学革命的灵魂所在, 甚至 对整个五四新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意义, 可以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 一) 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功能 传统文学一直承载着两大主要功能: 载道和消遣。 传统文学观念的转变, 并非胡适一人之所能为, 然而我 们也应看到很多振聋发聩的文学观念最早都是出自 胡 适 。 “说 胡 适 是 我 国 近 现 代 史 上 有 文 字 可 稽 的 明 确 否 定 ‘文 以 载 道 ’的 第 一 人 , 应 该 是 确 凿 无 疑 的 。 ”[10] “文 以 载 道 ”是 我 们 民 族 自 古 以 来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传 统 文 学 观 念 。“道 ”泛 指 的 是 思 想 体 系 、规 律 目 的 等 。古 人 之 道 多 指 儒 家 之 道 , 也 有 指 道 家 之 道 , 还 有 指 儒 、释 、 道混合之道, 甚至指经国之方略大道。从文学作为意 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来看, 文学的确具有一定的社会功 利作用, 但过于强调文学的政治功用, 未免过于失当 了。胡适提出的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首先讨伐的便 是 传 统 的 “文 以 载 道 ”, 其 中 第 一 项 “须 言 之 有 物 ”中 的 “物 ”被 其 定 义 为 情 感 和 思 想 。从 《尝 试 集 》中 我 们 确 实 可以发现胡适要求文学表达诗人主观思想和情绪的 主 张 , 不 乏 贴 近 生 活 之 作 , 如 《鸽 子 》、《老 鸦 》、《一 颗 遭 劫 的 星 》等 。 我 们 并 不 是 说 胡 适 的 “反 载 道 ”思 想 就 是 完美的, 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所反对的仅仅是孔 孟 之 道 , 表 示 了 对 于 “文 以 载 道 ”为 核 心 的 传 统 文 学 观 念 的 整 体 否 定 但 是 胡 适 “反 载 道 ”的 意 义 在 于 引 导 我 们对文学的功用作深入的思考, 只有这样文学才不会 成为政治的附庸。 另一方面, 文学还有消遣和愉悦性情的功用。既有 是个人情趣的记录、游戏笔墨, 也有友人间的酬唱应 对、祝寿赠序。但胡适力主文学是一项 严肃的事业 , 不 可作为闲暇的消遣。“在《尝试集》成集中, 只有18首‘交 际 诗 ’被 收 入 《去 国 集 》, 其 中 寄 赠 酬 唱 类 的 比 重 更 少 , 只有6首。”[11] 可以看出 , 在《尝试集》的编撰中 , 消 遣 类 的 诗 歌 是 被 有 意 排 斥 的 。胡 适 排 斥 诗 歌 的 日 常 交 际 、游 戏功能, 体现了相当苛刻的文学现代立场, 及其对新的 诗歌形态的规范力量。 ( 二) 倡导了白话文运动 胡适选择了改革语言工具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 口 , 把 文 言 与 白 话 的 对 立 看 作 是 “死 文 学 ”与 “活 文 学 ” 的对立。他认为艰难晦涩的古文限制了人民大众说话 的权利, 白话的普及就是将说话的权利还给个人, 使他 们免去了繁琐的阅读和表达程序, 充分表达感情和观 念, 而不倚赖他人, 话语和思想的独立性就此确立。真实 的 个 人 的 创 造 也 必 然 伴 随 对 虚 伪 的 社 会 制 度 的 摧 毁 。说 到底, 胡适凭借白话文的普及, 就是想为现代社会塑造 出实实在在的有感情的人。胡适要求废除旧的格律诗, 建立一种自然、明白、朴素的新诗, 正是他这种白话文学 观的体现。自文学革命起, 僵化的文言被摒除, 白话由边 缘位置进入文人创作的中心, 成为文学正宗。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 基础, 那么白话文运动则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辟了 道路, 扫清了障碍。不仅如此 , “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 学 革 命 论 》( 新 青 年4卷4号 ) 提 出 了 ‘国 语 的 文 学 , 文 学 的 国 语 ’, 以 此 作 为 文 学 革 命 的 宗 旨 , 把 白 话 文 运 动 和
[论冯至《昨日之歌》的新诗史意义] 冯至的诗昨日之歌
[论冯至《昨日之歌》的新诗史意义] 冯至的诗昨日之歌关键词:冯至《昨日之歌》节制哲思摘要:1920年代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与其说是为诗人日后《十四行集》的成功作了注脚,不如说是在白话新诗创作初期,在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从形式上为新诗重建规范时,冯至以其曲折幽婉的情感表达和冷峻深沉的哲思凝想,为探索中的白话新诗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
一《昨日之歌》是冯至在1927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诗人在1921年至1926年间所写52首诗歌。
这些诗都写在冯至21岁以前,那时候诗人还没有从北京大学毕业,因此完全属于青春少作。
另外,由于诗人自己对于这些早年的诗歌曾作过出这样的评价:“诗里抒写的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如果说它们还有一点意义,那就是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
”①因此,《昨日之歌》里那些只写“狭窄的情感”和“个人的哀愁”的青春少作长期以来很少被人重视。
事实上,冯至上述这段话是上世纪50年代说的,这样说除了自谦之外也有当时文化环境的原因,因此决不是盖棺之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这本诗集,研究也渐渐走向深入。
但综合起来我们却发现,这些研究一般都在以下三种框架内论述:一种是对《昨日之歌》内的个别名篇(如《蛇》《我是一条小河》等)进行解读;第二种是在考察诗人一生的诗歌创作时,作为第一个创作阶段的主要作品谈及,这种情况下论者的讨论对象除了《昨日之歌》,还会有冯至的另一本诗集《北游及其他》;第三种是在研究冯至1940年代能代表其诗歌创作高度的成熟之作《十四行集》后,追本溯源时才谈到《昨日之歌》的,所论一般都带上了寻找证明的色彩。
站在冯至一生的诗歌创作这条纵线上考察《昨日之歌》,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为冯至日后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找到一个注脚,但在这些研究中《昨日之歌》从未真正独立过。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上述诸种研究的不足,我们准备换一种视角,把这本诗集放在1920年代的诗坛上做一个横向考察:《昨日之歌》自身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它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被谈论?这样做的意义与价值又在哪里?二让我们首先回到最初的阅读感受。
冯至期刊信息
15 四川与歌德 歌德与四川——为川外60华诞暨歌德研究所成立而作 外国语文 2010/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决断与启蒙:冯至的尼采阐释 中国文学研究 2010/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西南联大与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致毛泽东的征诗函是如何形成的? 党史纵横 2010/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你的春天的到来 诗探索 2010/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诗歌《蛇》赏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3 同济的那些人那些事 课外阅读 2008/1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4 界于古今 不流于俗——评冯至的《昨日之歌》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5 《译林》事件始末 炎黄春秋 2008/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6 《品味文学》给了我一双“文学的眼睛” 语文新圃 2008/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论冯至《昨日之歌》的新诗史意义 名作欣赏 2009/2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2 西南联大时期冯至的小说创作及其外来影响——以《伍子胥》为例 学术探索 2009/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3 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流亡之旅”——试论冯至《伍子胥》中的流亡意识与生存意识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5 冯至《十四行集》中“一”字对生命悖论的揭示 飞天 2009/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6 父亲冯至的伤心年代 名人传记(上半月) 2009/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至《十四行集》中的孤独意识
试论冯至《十四行集》中的孤独意识【摘要】冯至的诗歌深邃隽永,其诗歌中常常流露出浓浓的忧伤、孤独的情调,在二十七首十四行诗的字里行间,诗人为我们提供的众多意象,都体现了他强烈的孤独感。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诗人《十四行集》里的意象,来解读冯至的孤独意识。
【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孤独诗人冯至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的诗以幽婉、忧郁、深沉、质朴而著称,其内蕴深挚、富含哲理的品质,深深吸引和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
在他的诗作中,孤独意识是最为突出的。
无论是诗人初登诗坛时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还是步入中年的诗集《十四行集》,都充满了一个漂泊者的孤独感,表现了一个现代人对现代人生的现代性思考。
冯至的有一个充满灰色的童年。
他幼年丧母,从小受到周围人的鄙视和冷落。
可是继母又早逝,冯至再度失去母爱。
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使天生就敏感的冯至,在性情上更加多愁善感。
带着生存苦闷来到德国的冯至,接触到各种现代主义,尤其是存在主义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的孤独处境的深刻体验,与他的心灵最为相契:人被莫名地抛入这陌生的世界,孤立无援;真实的存在无处不显示其荒谬性。
回国后,抗战爆发,他又亲历了战争的残酷,他体验到流亡的痛苦、恐慌,也曾在死神身边徘徊。
在偏僻的杨家山,冯至对生存、对人类的命运、对生存的意义,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写出了一部沉思风格显著的诗集《十四行集》。
诗集一如既往地体现了诗人的孤寂沉思的性格,但作品摆脱了作者过去由于命运的坎坷和个性的内向封闭而形成的忧伤,其中的孤独感,不再停留于孤独个体忧愤交并的感伤,而是与生命的有限与无常、生与死、刹那和永恒、存在与命运等终极性命题交织在一起,有着极为丰富的哲理内涵。
在《十四行集》二十七首诗里,诗人主要描写了三大类意象,景物、植物和动物、人物,它们共同体现了他强烈的孤独意识。
第一类可以概括为景物意象。
诗集里描写了许多景物,这些景物绝不是单纯随意的生活处境的描写,我们感领到诗人在这些景物中,贯注的与大宇宙背景相通的强烈的生的孤独与寂寞,如:我感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第六首)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什么才是我们真实的存在(第十五首)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在灯光下这祥孤单……谁能把自己的生命把定/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第二十一首)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第二十六首)诗人通过描写这些景物,说明人来到这世上孤单而艰难,诗中透现了生存的荒谬与无助又如:我们来到郊外/象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那些分歧的街衢/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第七首)在这些景物中,诗人的体验是深刻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的渺小与孤独,无论一棵树还是一座岛,都在一定的时空里默默承受着。
冯至《北游及其他》新探(一)
冯至《北游及其他》新探(一)【内容提要】冯至先生自己和许多学者认为:《北游及其他》是诗人此前的《昨日之歌》的进展。
本文对此作了新的探讨。
认为《北游及其他》虽有《月下欢歌》、《南方的夜》等不俗之作,但无如《蛇》、《在郊原》、《我是一条河》这样的绝响,也没有《吹箫人》、《帷幔》、《蚕马》、《寺门之前》这样优美的叙事长诗。
【关键词】《北游及其他》/新论冯至先生自己和学术界许多卓有成就的学者,都认为《北游及其他》是冯至此前创作的《昨日之歌》的进展,是他诗歌创作的明显的提高。
我对此反复思量,觉得这一判断,既有若干根据,又不完全合乎实际。
《北游及其他》个别诗章视野较《昨日之歌》开阔、深刻一些,更多一些“思量”。
但是,作为诗,虽有《月下欢歌》、《南方的夜》、《暮春的花园》、《北游·7》、《北游·10》这样不俗之作,但没有《蛇》、《在郊原》、《我是一条小河》这样难以逾越的诗的峰,更无在初期新诗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吹箫人》、《帷幔》、《蚕马》、《寺门之前》这样优美凝炼的叙事长诗。
这里,我想联系作者的生活、思想历程,对《北游及其他》作些探讨。
1927年夏末,冯至告别了熟悉的北京,告别了母校北京大学,告别了难舍难分的挚友,经过长途跋涉,乘火车抵达哈尔滨。
他任教的广益中学(今为哈尔滨一中)在当地是一所著名的中学,规模也不小。
冯至初来乍到,安排住宿,熟悉环境,对付应酬,忙碌了好几天。
他“惟一的盼望便是北京的来信。
最先收到的,仍是慧修(杨晦)的信:“人生是多艰的。
你现在可以说是开始了这荆棘长途的行旅了。
前途真是黑暗而且寒冷。
要坚韧而大胆地走下去吧!一样样的事实随在都是你的究竟的试炼、证明。
……此后,能于人事的艰苦中多领略一点滋味,于生活的寂寞处多做点工,是比什么都要紧、都真实的。
”1](p5)在这个受俄罗斯、苏联浓烈影响的中华北国的大都市里,冯至仿佛到了另一世界:所接触的都是些非常grotesque(奇怪,古怪)的人们干些非常grotesque 的事,而自己又是骤然从温暖的地带走入荒凉的区域,一切都不曾预备,所以被冷气一袭,便弄得手足无措:只是空空地对着几十本随身带来的书籍发呆,而一页也读不下去。
愁怨·苦闷·生命的叩问——冯至诗歌浅论
二、匆匆地来。促促地去,什么也不能把定——
《北游及其他》 告别了《昨日之歌》所代表的大学时代。冯至踏 人社会。由于好友兼良师杨晦的力主。他离开熟悉 的北京来到了哈尔滨一中工作。当时的哈尔滨是一 个经受了沙俄、日本及奉系军阀轮番蹂躏的黑暗城 市。冯至“骤然从温暖的地点走入荒凉的区域.一切 都没有准备”a),因此。他非常苦闷:为情感的无着落 而苦闷.为经济的困窘而苦闷.为自己的孤独而苦 闷:为哈尔滨这个城市的罪恶而苦闷.为社会上人 与人之间的隔膜而苦闷.众多的苦闷汇成了冯至的 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这部诗集分为三辑。第一辑《无花果》,收录 1926年秋。1927年夏创作的新诗16首;第二辑《北 游》,收录1927年冬创作的新诗12首;第三辑《暮春 4
胭脂染红的嘴唇!/这里不能发现一粒星辰/这里
不能发现一点天真。/我也要了一杯辛辣的酒/一 杯杯浇灭我的灵魂/我既不为善,也不为恶,忏悔的 泪珠已不能滴上我的衣襟!/我同这些青年,舞女, 都融在一起/大家狂跳吧,在这宇宙间最后的黄昏! /快快地毁灭。像是当年的Pompeji” 因此,他感到窒息.几经挣扎却无从自救以救 人:“漫漫的长夜.我再也杀不出这漫漫的重围/我想 遍了死去的方法和死后的滋味/多少古哲先贤不能 给我一字的指导,他们同我可是一样的愚昧?” 这内心的挣扎与搏斗即是十三章长诗《北游》的 主题。而第三辑《暮春的花园》则是记录他回北平之 后与姚可昆的恋歌。 在《北游》中,“阴沉”一词多次出现。几乎像呼吸 一样从每首诗中传出.而对人生的难以把握则是作 者这个时期最深切的认识:“匆匆地来,促促地去,什 么也不能把定,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这 种意识其实已经透着现代主义的人生感悟.作者开 始对宇宙问各种现象的微妙联系进行思考.为将来
年的《满天的星辰》: “我把这满天的星辰/聚拢在我的怀里/把他
冯至诗歌艺术特色.x
冯至是20世纪著名的诗人,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冯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诗歌风格《昨日之歌》的浪漫抒情、《北游及其他》的沉郁顿挫以及《十四行集》的哲理沉思。
他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哲人诗人的浪漫感性与哲人的睿智理性在其诗中完美地融合,从而使其诗歌具有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一、孤独的诗人情怀孤独是冯至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
首先,孤独象征着人类生存的冷漠与隔膜状态。
冯至在其第一首诗歌《绿衣人》中就已对生存的孤独给予了关注在这疮痍满目的时代,人人都是冷漠孤独的,都可能遭遇不幸。
诗人描绘了每个个体都可能面临的被社会隔绝、被人群漠视的悲哀,从而由一种个体的小孤独达至人类普遍的大孤独。
《晚报》则更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大孤独我们是同样的悲哀,我们在同样荒凉的轨道。
[1]这种由己及人,由个人而及人类的思想极具哲理意味。
诗人还营造了大量孤独无依、漂泊无根的象征性意象,如风雨飘摇的小船、灰色城里的孤云、走向暗森森巷中的盲者等。
这些意象是那个独特时代的产物,既体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又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境遇。
其次,孤独是某种理想主义精神的化身。
在著名的《蛇》中,冯至赋予了孤独更为形象的外衣,他大胆而奇特的呼喊道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如蛇的寂寞,带着冷血动物特有的冰冷、光滑,寂静无声地来到诗人的梦中,渗入诗人的灵魂。
而这种深邃、凄冷的孤独感恰恰来自对爱的渴求它是我忠实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正是爱的火热使诗人倍感孤独的冰冷。
一冷一热的对比之下,诗人的寂寞就别具意味了。
表面上是在描绘对爱情的渴求,实际上是对现实压抑下的理想的热望,这是虚幻梦境中开出的一朵爱之花,梦境的飘渺苍白、花的鲜艳娇丽,赋予这孤独以深刻的内涵———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不屈!在孤独的外衣下,深藏着火热的理想主义激情。
诗人还饱含热泪地写下他是我旧日的梦痕,又是我灯下的深愁浅闷;当你把花儿向他抛散时,便代替了我日夜乞求的泪落如雨──《如果你……》在黄昏深巷中形影相吊的孤独者,是诗人的旧梦,是诗人忧愁情绪的具象,更是诗人自己。
诗人冯至的作品
诗人冯至的作品
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出生于河北涿州,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中共党员,文学家、诗人、翻译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主要作品:《昨日之歌》《伍子胥》《十四行集》《山水》。
《昨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定地位的第一部诗集。
早在二十年代的浅草社时期,初登诗坛的冯至就以其清丽幽婉的笔调,写下了不同凡响的诗篇,在诗坛上
独树一帜。
《沉钟》创刊后,由于社会阅历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他继续发表的
新诗意蕴更为深沉,技法更为圆熟。
他在二十年代创作的近百首新诗,主要收录
在《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个集子里。
《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坛代表性作家冯至的选集,包括小说、自述及他人的评论,是一部全面了解该作家作品的文集,有见证作家成长过程的照片10余张。
故事的结构非常均衡完美。
全书共九节,分别以伍子胥可能经过的地点为题名。
首先是郢都外的“城父”;接着,经过了两处水域:“林泽”和“洧滨”;随之
是两处陆地:“宛丘”和“昭光”;接着又是两处水域:“江上”与“溧水”;
整个故事则结束在另两处陆地:“延陵”和“吴市”——而“吴市”,冯至暗示我们注意那可能是又一个“城父”。
超越爱情的悲歌指向人性的关怀——浅论冯至早期的四首叙事诗
[论文关键词]盲点人生终极关怀结构主义深层结构幽婉的诗风[论文摘要】透过表层的爱情主题,在四首叙事诗整体的背后潜藏着这样的感悟:生命是痛苦的历程,终极的追求通向的是虚无.体现为从追求与痛苦到幻灭与绝望两个层次阶段。
接近于后来他所接受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是诗人早期生活经历在心灵上的投影。
在此,我尝试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挖掘这些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
鲁迅先生曾赞誉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研究者也把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冯至的抒情诗上,尤其是他的<十四行集》,更成为大家反复解读论断的焦点。
的确,在冯至88年的生命历程中,写作数量最多的是抒情诗,四部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十年诗钞》)中,最能代表他的辉煌成就的也是<十四行集》,它是诗人步入中年所攀上的思想和艺术的巅峰。
作为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风格独树一帜的诗人,冯至的卓尔不群还体现在他早期创作的四首叙事诗上。
这几首诗作者自己并不看重,处在众多的光彩夺目的抒情诗的遮蔽之下,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研究冯至的文章虽多,提及这几首叙事诗的文字却很少,把它们作为专题来论述的则至今尚无发现,造成了冯至研究中的一个盲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20年代的中国诗坛正处于叙事诗匮乏的阶段,冯至的这几首诗本身就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意义。
朱自清先生在他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同时选录了其中的三首:《吹箫人的故事》、《帷幔》和《蚕马》(未人选的是<寺门之前》),共三百余行。
这在新诗发凡的年代,特别是这本经典式的选本中是绝无仅有的。
朱自清先生还在诗选的“诗话”中评价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
就诗的思想内容而言,它们不仅体现了“五四”革命精神,还蕴涵着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更为幽远的永恒叩问。
在艺术上这几首诗也有值得研究的“独步”之处。
一、与“五四”脉搏的共振冯至的四首叙事诗均做于20年代,从1923年至1926年每年一首。
最新-冯至诗歌艺术特色 精品
冯至诗歌艺术特色冯至是20世纪著名的诗人,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冯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诗歌风格《昨日之歌》的浪漫抒情、《北游及其他》的沉郁顿挫以及《十四行集》的哲理沉思。
他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哲人诗人的浪漫感性与哲人的睿智理性在其诗中完美地融合,从而使其诗歌具有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一、孤独的诗人情怀孤独是冯至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
首先,孤独象征着人类生存的冷漠与隔膜状态。
冯至在其第一首诗歌《绿衣人》中就已对生存的孤独给予了关注在这疮痍满目的时代,人人都是冷漠孤独的,都可能遭遇不幸。
诗人描绘了每个个体都可能面临的被社会隔绝、被人群漠视的悲哀,从而由一种个体的小孤独达至人类普遍的大孤独。
《晚报》则更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大孤独我们是同样的悲哀,我们在同样荒凉的轨道。
[1]这种由己及人,由个人而及人类的思想极具哲理意味。
诗人还营造了大量孤独无依、漂泊无根的象征性意象,如风雨飘摇的小船、灰色城里的孤云、走向暗森森巷中的盲者等。
这些意象是那个独特时代的产物,既体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又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境遇。
其次,孤独是某种理想主义精神的化身。
在著名的《蛇》中,冯至赋予了孤独更为形象的外衣,他大胆而奇特的呼喊道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如蛇的寂寞,带着冷血动物特有的冰冷、光滑,寂静无声地来到诗人的梦中,渗入诗人的灵魂。
而这种深邃、凄冷的孤独感恰恰来自对爱的渴求它是我忠实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正是爱的火热使诗人倍感孤独的冰冷。
一冷一热的对比之下,诗人的寂寞就别具意味了。
表面上是在描绘对爱情的渴求,实际上是对现实压抑下的理想的热望,这是虚幻梦境中开出的一朵爱之花,梦境的飘渺苍白、花的鲜艳娇丽,赋予这孤独以深刻的内涵———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不屈!在孤独的外衣下,深藏着火热的理想主义激情。
诗人还饱含热泪地写下他是我旧日的梦痕,又是我灯下的深愁浅闷;当你把花儿向他抛散时,便代替了我日夜乞求的泪落如雨──《如果你……》在黄昏深巷中形影相吊的孤独者,是诗人的旧梦,是诗人忧愁情绪的具象,更是诗人自己。
冯至——沉思中的抒情诗人
30在“五卅”前后,顾颉刚、瞿秋白就有改造歌谣,保留“形式”而更新“内容”的尝试,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然而,保留“形式”更新“内容”的做法远未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到了 20 世纪30 年代的新诗歌谣化运动时,这种实践方式也已经逐渐暴露出其危机,再度面临着沦为纯粹的娱乐消遣、丧失其文化-政治能动性的可能。
在这里,左翼诗人所说的“旧的封建思想”,与其说是对某种内在于歌谣形式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命名与批判,不如说是对歌谣化新诗的去政治化倾向的敏感。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则是在利用歌谣时应适当提高灵活性。
在我看来,左翼诗学对歌谣形式的反复辨证,事实上没有、也不可能有清晰而固定的答案。
形式的张力需要在变动的历史环境下不断地加以调整,也正是这样的拉锯,不断推动着更为激进的诗歌形式实验的诞生。
重要的是,正如本文的讨论所揭示的,对这些形式实验的研究要求我们超越文本本身,乃至超越纯粹的内容(政治认同、意识形态等)本身。
“民族形式”问题或许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关于“大众”“民众”“民族”这些想象的读者/听众共同体的身体记忆、生理反应、感官经验的思索与实践。
对有声的左翼的聆听,将真正为我们打开理解左翼文化运动的身体机制与生命政治的空间。
(黄晋摘自《文学评论》2019年01期)作为中国最具才华的现代诗人之一,冯至于30年代在文坛崭露头角,并于1935年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文学史家钱理群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三部文学作品:“《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堪称冯至的‘三绝’:这‘生命的沉思’,提供了不同于他人的另一种战争体验,并且以其艺术的完美、纯净、特立独行于四十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之林。
”事实上,诗人冯至对霍夫曼、里尔克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兴趣,他最早掌握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沉思色彩和冥想风格,并将德国传统的浪漫主义与欧洲世纪末的象征主义融汇起来,进而在现代主义诗歌的荆棘地里另辟蹊径,为中国新诗艺术提供了簇新的文本经验。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许贤【摘要】冯至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因缺乏激烈的战争场面和鼓舞人心的慷慨激词,被研究者认为与时代保持距离形成隔膜而具有独立自主的品格.诗集通过探讨个体存在的同时,将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与中国抗战的现实天衣无缝的沟通起来,产生了一种与当时的主流话语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期刊名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4页(P117-120)【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隔膜;沟通【作者】许贤【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5五四时期,冯至被鲁迅先生誉为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以写诗著称。
他前期创作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作品。
《十四行集》是冯至在四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诗集也是冯至创作转型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冯至在诗歌艺术上的变化,还表现出他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下写作动机的独特思考。
五四以后的许多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西贯通,包括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
冯至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喜欢晚唐五代的诗词,其中受到杜甫的影响最大,后来出国留学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是歌德和里尔克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冯至的《十四行集》,有二十七首十四行诗,全部创作于1941年,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平淡的生活给予作家创作的灵感,寄情于春城的山水,但是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作者没有亲历战争的场景,所以诗集中并没有出现过多的与战争相关的场面和文字,相比那些通俗易懂的“枪杆诗”“鼓动诗”“街头诗”,《十四行集》充满对生命的思考,哲理性极强,与大众之间形成了一层隔膜。
很多研究者认为,这部诗集仅仅展现作者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体生存价值的作品,但事实上也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独特思考,寓意深远。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湖南省自考(5篇)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湖南省自考(5篇)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湖南省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湖南省自考诗歌部分郭沫若,创造社主要成员,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恢复等,历史剧《屈原》虎符、蔡文姬等。
凤凰涅槃选自诗集女神1920,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古老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人笔下的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
她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烈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充分表达了作者破坏旧事物创造现世光明的进步社会理想。
这凤凰不仅是年青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
可以说《凤凰涅槃》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诗作想象瑰奇,色彩明丽,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同时,诗作把宇宙万物和自我融汇在一起,造成一种万物同源、和谐一致的境界,既表现诗人与祖国人民溶合为一的愿望,也具有浓厚的泛神论色彩。
在诗歌形式上,它彻底打破了旧诗格律的镣铐,大胆借鉴西方近代自由体诗,做到形式自由奔放,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
此外还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重奏的手法,使诗情获得酣畅的表达,又做到节奏谐美,适于讽诵。
冯至,是沉钟社的诗人,早期诗作以格调幽婉、韵味浓烈著称。
主要作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
写于1925的我是一条小河,便是这样格调幽婉韵味浓烈的一首抒情诗。
它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做柔波荡漾的小河,然后以我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地表达出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于哀愁中见执着。
诗借小河影儿之间自然的联系写出两心的相印相随,构思十分新颖。
注意遣词用字,两个“无心”的副词把“小河”和影儿间自然、和谐的感情表现得神味悠然;“荡荡地”、“粼粼地”和后面无情的厉风狂浪构成强烈对比,极富感情色彩闻一多,新月社诗人,主要作品有《红烛》《死水》。
死水作于1926年,主要抒发诗人留美回国后因目睹种种现实惨状而引起的悲愤心情。
浪漫抒情和哲理沉思背后的执著追求——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看冯至的心路历程
浪漫抒情和哲理沉思背后的执著追求——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看冯至的心路历程
马晓培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8(000)028
【摘要】从浪漫抒情转向哲理沉思,再到自我否定,赞美自然人生,冯至的诗歌创作走过了一段执著追求的心路历程,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集>的每个单个诗集中,冯至都在用心书写着自己的诗歌追求和人生感悟,由浪漫而哲理,由艺术而人生.冯至的诗歌也如其人生一般,本文将重新解读三部诗集,整体性的透视冯至的诗作人生.
【总页数】4页(P142-145)
【作者】马晓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从"狭窄的心"走向"大的宇宙"——冯至从《昨日之歌》到《十四行集》的诗歌转型解析
2.分裂与挣扎——从《北游及其他》看冯至的创作
3.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哲理性追求对早期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
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
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
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
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
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
”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
”[1]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
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
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
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
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
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
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
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
不过要体味这些诗歌中的悲剧色彩,必须“从相反的方向看”。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共93个(自考)[1]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19.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20.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使解放区、国统区的问题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社会,向工农兵方向迈进,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和有创见的论文(如巴人《论人情》)。
2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浅析冯至的《十四行集》民族特色[权威资料]
浅析冯至的《十四行集》民族特色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十四行诗是舶来品,冯至的十四行诗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
他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扩大了十四行诗的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多方面现实。
他以成熟的中国式风格为中国的十四行诗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外国诗体根据中国语言文化习惯进行改造,对十四行诗的移植一直走的是一条中国化的道路。
本文试图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探讨冯至的十四行诗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十四行集》;民族特色;内容;形式十四行体是起源于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被胡适引进到中国,曾被译为“桑纳体”、“声籁体”、“索内体”等,但以闻一多先生翻译的“十四行诗”最为流行。
十四行诗顾名思义每首诗有十四行,并受到严格的音律限制。
这一诗体传入中国,经过几代诗人的努力,创作了数千首中国特色的十四行体诗,完成了十四行体从欧美向中国的迁徙,实现了十四行体从印欧语系向汉藏语系的移植。
中国诗人移植西方的十四行体,用以探索新诗形式的革新,按照中国诗的特点进行改造,致力于民族化的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十四行诗。
“引进和创造诗歌新形式,必须适合民族生活的土壤。
”①由于中西诗人在逻辑思维、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差异,因而不同民族的诗人在采用同一诗体进行创作时,仍然受到本民族文化审美心态的影响而对外来的文化加以改造。
冯至虽然采用了西方十四行诗的形式,却没有严格遵守这种诗体的传统格律,而在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下采用了“变体”,利用十四行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
《十四行集》以成熟的中国式风格和所达到的成就为中国的十四行诗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罗伯特・培恩在《白马集》中是这样评价的:“冯至的作品几乎全都是优美的中国式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集》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十四行诗集,一直是冯至研究中令人瞩目的焦点。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十四行集》就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从思想艺术特点、思想来源、十四行体的民族化尝试等角度进行阐释与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抒情和哲理沉思背后的执著追求——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看冯至的心路历程马晓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苏南京210097)摘要:从浪漫抒情转向哲理沉思.再到自我否定.赞美自然人生,冯至的诗歌创作走过了一段执著追求的心路历程,从《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到《十四行集》的每个单个诗集中,冯至都在用心书写着自己的诗歌追求和人生感悟。
由浪漫而哲理。
由艺术而人生。
冯至的诗歌也如其人生一般.本文将重新解读三部诗集。
整体性的透视冯至的诗作人生。
关键词:冯至诗歌艺术特征浪漫抒情哲理沉思1991年春天。
87岁高龄的冯至写下了最后一份诗歌体的《自传》:三十年代我否定过我二十年代的诗歌.五十年代我否定过我四十年代的创作。
八十年代、七十年代把过去的一切都说成错。
八十年代又悔恨否定的事物是这么多,于是又否定了过去的那些否定。
我这一生都像是在“否定”里生活.纵使否定的否定里也有肯定。
到底应该肯定什么。
否定什么?进入九十年代,要有些清醒,才明白,人生最难得的是自知之明。
[11诗中,冯至给自己的一生提出了问题,是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还是执著追求?无论是肯定的诗作还是国语运动结合起来,其意义超出了文学领域。
”㈦白话文运动声势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可以说空前绝后。
白话文归根结底并不只是改革旧文学、建设新文学的工具,他还具有着“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启蒙的巨大价值。
(三)开创了新诗的写实主义风格在古诗词中,诗人在创作时.常常以“愁”作为诗歌的整体基调,如李清照“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
从三百篇开始,诗词渲染的一种基本情绪就是“愁”和“愤”.都是诗人在遭遇现实的不如意之后的发泄内心情绪的作品。
胡适反对旧诗“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愁绪满怀的意境.开创了新诗写实主义的风格。
他认为诗歌要以“写实主义”的形态达“为人生”的目的,而且诗歌必须与时代生活融为一体,对社会人生作出积极的反应。
所以胡适的新诗.处处皆是充满生命力的诗句,驱散了人间的愁绪。
《威权》中的一节:奴隶们同心合力。
,一锄一锄的掘到山脚底。
,山脚底挖空了。
/“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全诗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但诗人很快把这种情绪转化为一种战斗的力量,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念.给全诗定下了积极乐观的基调,呼应了诗题《乐观》。
胡适的写实主义诗风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后期的诗人也多受其影响。
创造出大量的写实的新诗作品。
中国传统诗歌发展到近代。
它巨大的惰性和保守性决定了其无法突破自身的发展模式。
诗歌运动迫切需要一种矫枉过正的力量来打破历史的坚冰重新前进。
胡适和他的《尝试集)Jz承诗界革命,下启文学革命。
开创了诗歌的新纪元。
在对诗界革命进行总结之后.胡适对诗坛进行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虽然其诗歌142理论和创作在今天看来有相当多的不完善之处.但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诗歌体式。
为诗歌的发展延伸的巨大的空间,是当之无愧的诗歌革命的领袖。
胡适引领的文学革命的影响不仅限于诗歌.甚至一些文学主张也对五四新文学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主张体现了当时新旧文学的交锋.反映了一个民族在历史转型时期对新文化的积极接纳,及对旧文学的有选择的舍弃。
作为一个活跃于新旧交替时代的文人。
胡适身上依旧有着未能被评论界所理解的地方等待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1][2]方志钦,刘斯奋.梁启超诗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83.486页.[3][5][6]胡适.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47,147,145页.[4]胡适.谈新诗.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册).花城出版社。
第5页.[7]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l页.[8]林焕标.中国现代新诗的流变与建构.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第29页.[9]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第40页.[10]钟军红.胡适新诗理论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28页.[11]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页.[12]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9页.否定的言论,都无法抹去他诗歌所特有的价值。
他的诗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是20年代的《昨日之歌》时期,此时的冯至注重浪漫抒情,诗中弥漫着孤独、寂寞、感伤、忧郁的情绪;二是在哈尔滨任教时创作《北游及其他》时期,先前忧郁感伤的情调大大减弱,代之的是浓厚的现实感、沉重感和对人生的沉思;三是《十四行集》创作时期,十年的沉默之后,冯至以新的姿态出现,德国文学的养分使他的诗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命、人生的沉思和存在的思考,渗透出更强的哲理意味。
纵观其一生的创作历程,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冯至对自然、生命、人生的希望、赞美、沉思及终极关怀,无论是早期的孤寂感伤情绪,还是后期的沉默人生.诗作中都闪耀着希望之光,他从来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
总是在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思考中完善自我,走向成熟。
一、《昨日之歌:卜浪漫抒情冯至,1905年出生于直隶省涿州,即今河北省涿州市。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父亲性情温和、善良淡泊,母亲慈爱勤劳,他们对冯至的爱使冯至感到儿时家庭的温暖。
然而在冯至九岁那年(1913年),母亲突然因病去世,这对童年的冯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从此失去温暖的怀抱。
后父亲续弦,冯至有了继母,继母对冯至很好,慈爱体贴。
然而灾难接踵而至.继母也在他】2岁时早逝。
两个母亲的早逝给冯至的心灵罩上了一层生命脆弱、人生多灾难的阴影,以致影响到他早期的诗歌创作。
使他的诗歌染上孤独、寂寞、忧郁、感伤的情绪。
1927年,冯至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全书收入诗人1921年至1926年的诗共52首.除四首叙事长诗外,其余均为抒情短诗,诗中情绪孤寂、感伤、忧郁,读来幽婉动人、充满诗意,充分体现了作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z1的浪漫抒情特征: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伴侣,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象一只绯红的花朵。
(《蛇》)蛇不管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不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动物甚至有些厌恶,更没有什么可爱之处,冯至却大胆地把“寂寞”比作“蛇”,取了蛇喜沉默、缓缓游动的特点,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寂寞”更加具象化,新颖别致、出奇制胜。
透过“寂寞”,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寂寞的青年原来是萌发了爱情,“害着热烈的乡思”,“想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诗人把这种在爱情中煎熬的寂寞感比作在草丛中悄然潜行的蛇,想默默地潜入姑娘的梦境。
“蛇”成了爱恋之情的意象化身,寄托出热烈的、纯真的、美好的情意。
而在另一首小诗《我是一条小河》中,我成了“一条小河”,爱恋就是那“彩霞般的影儿”。
两个意象和谐柔美,作者心中的“爱恋”之情缓缓吐出.像“小河”一样温柔缠绵、形象可感。
但在我“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衣裳;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时,却遇到了海上的风浪.“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美丽但却娇嫩的爱情之花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终于幻化为虚无,爱情如“幻散了的彩霞”般的失落.幻灭之感油然而生,恰恰反应了人生的无奈。
《昨日之歌》集中的诗作都或多或少地渗透出一种孤独感伤的情绪,清晰得描绘出了生命的不可捉摸、心灵的迷茫、失落。
《瞽者的暗示》中的“来了一个瞽者,弹着哀怨的三弦,向没有尽头的暗森森的巷中走去!”。
那种哀怨和对未来不可预料的幻灭感给予了读者以心灵的刺痛;《海滨》中的“有只船儿葬在海心”的现实的灾难告诉人们人生的无常;以及《别友》中的生活漂泊的苦涩,充满了凄苦的哀怨。
诗人自己评价20年代的创作时曾说“抒写的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怨,如果说它们还有些许意义.那就是从这里边还看得出‘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
”【3]二、《北游及其他卜现实感悟1927年。
冯至从北京大学德文系毕业。
未来到哪里去?成了冯至闲惑的问题,冯至想留在北平,和好友加老师杨晦在一起,杨晦当时在北平孔德学校任教.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冯至说。
“孔德学校是个好学校,但对你没有好处,你需要认识社会,在那里你认识不了社会,你应该到艰苦、甚至黑暗的地方去,好好地锻炼锻炼。
”[t]冯至接受了杨晦的意见.决定到哈尔滨第一中学任教。
的确如杨晦所说.哈尔滨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有点黑暗、阴沉的城市。
冯至在《<北游及其他>序》中描述到:“来到那分明是中国领土、却充满了异乡情调的哈尔滨.它象是在北欧文学里时常读到的庞大的、灰色的都市。
……自己好象是一个无知的小儿被戏弄在一个巨人的手中,不知怎样求生.如何寻死。
…t s]‘听那怪兽般的汽车。
在长街短道上肆意地驰跑.瘦马拉着破烂的车,高伸着脖子嗷嗷地呼叫。
犹太的银行,希腊的酒馆。
日本的浪人,白俄的妓院……”【6]冯至诗作中的哈尔滨是一个充斥着现代文明的开放又黑暗的城市.军阀的混战、外敌的入侵,冯至由此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现实,走向了“自我否定”精神,他否定了充满个人哀怨的浪漫、感伤的抒情,《北游》是他接触现实的黑暗,亲身体验到生活的苦难之后的产物。
执著、坚韧地探索现实生活中前进的道路.他开始思考生和死的问题:“生和死。
是同样地秘密,~个秘密的环把他们套在一起;我在这秘密的环中,解也解不开。
跑也跑不出去。
”…并在诗中发出了严厉的自我拷问:我生命的火焰可曾有几次烧焚?在几次的烧焚里.可曾有一次烧遍了全身?二十年中可有过真正的欢欣?可经过一次深沉的苦闷?可曾有一刻把人生认定,认定了一个针?可真正地读过一本书?143可真正地望过一次日月星辰?欺骗自己,我可曾真正地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北游》)强烈的现实感使冯至陷入了对人、人生、生命的沉思,他开始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担负起“同时代的欢乐和悲哀”,在自我否定和自我完善中写下生命的赞歌:《月下欢歌》,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孤寂、忧郁”走向“呼唤光明、欢乐”,开始了“不要诉苦了。
欢乐吧。
圆月高高地悬在天空。
充满了无边的希望在这无边的月色当中”的追求。
与此同时,冯至终于和爱恋已久的姚可岜走在了一起,结束了以前暗恋却羞于表达,即使委婉地表达出来却又不被理解、得不到回应的哀怨、苦闷的情绪.诗作中也出现了如《暮春的花园》、《南方的夜》、《等待》这样甜美、欢乐、明朗的爱情诗。
三、《十四行集》_一哲理沉思1941年,在冯至停笔十年之后,突然诗情触发。
写下了二十七首十四行诗,后结集出版,即《十四行集》。
诗人曾谈到这二十七首诗的写作缘起:1941年我住在昆明附近一座山里,每星期要进城两次,十五里的路程,走去走回,是很好的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