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第三章 方程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一种数学式子。它在解决含有未知数的问题时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小华的身高是x厘米,那么小强的身高就是x-10厘米。我们可以通过方程x = (x-10) + 10来表示这个关系,并解出x的值。
4.方程的简单求解: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5.方程的应用: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பைடு நூலகம்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从算式到方程的过渡,使学生理解等量关系,并能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识别有着不错的基础,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方程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关系。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讨论中。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难。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看到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发现,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对于方程求解的步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过,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来巩固学生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的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3.1.1 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七年级上)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3.1.1 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七年级上)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了1 700 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 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 修时间2 450 小时? 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 450 小时, 那么在x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x 小时,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 700+150x=2 450.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 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人,那么女生数为52%x人,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 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0(a≠0) 一元一次方程需满足的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 知数的次数是1;③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判断下面的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 23 x 7 (2) 2a b 3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 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从算式到 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3.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你知道什么 叫方程吗?
解:设沿跑道跑x周,由题意得:400x=3 000.
3.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 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解:设甲种铅笔买了x支,由题意得: 0.3x+0.6×(20-x)=9. 4.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 cm,高是5 cm,面积是40 cm2, 求上底. 解:设上底x cm,由题意得:5×(x+x+2)÷2=40. 5.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 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 解:设小雨的年龄x岁,由题意得:2x=(25-x)+8.

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由于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册书的第三章,我就先假设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简单说就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比如3x +1 = 7,这里的x就是未知数,整个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②重要程度:它在数学学科中很重要,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问题,像计算购物的折扣问题,工程问题等。

算是数学从简单算术走向复杂代数关系的重要一步。

③前置知识:需要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对数字和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理解,像知道2 + 3 = 5,也知道a + b可以代表两个数相加这种。

④应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需要找未知数量的问题时就用得上。

比如说,你去买文具,一支笔3元,你给了10元,找零4元,问你买了几支笔。

设买了x支笔,方程就是3x + 4 = 10。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初中数学知识里,一元一次方程是代数部分的基础内容,为后续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奠定基础。

②关联知识:和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都有关系。

整式是方程的组成部分,有理数运算则在解方程的计算过程中要用到。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的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关键就是要找到题目里的等量关系。

比如说某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x天完成工程的一半。

这里等量关系就是甲队x天的工作量加上乙队x天的工作量等于工程的一半。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非常重要。

考查方式有直接解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求解、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是等式,然后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这个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0,必须是整式方程。

比如2/x + 3 = 7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它不是整式方程。

②特征分析:主要特征就是简洁明了地表示一个数量关系。

它的解是唯一的(个别特殊方程除外),而且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能求解。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4.2工程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4.2工程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力完成,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整治24m,乙工
程队每天整治16m。
问:甲的工作效率是:
乙的工作效率是:
甲乙的工作时间是:
甲的工作量是:
乙的工作量是:
自主探究:
例2.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 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3天 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______.
例3.一项工作甲独做a天完成,乙独做b天完成,那么甲每 天的工作效率是 ,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 ,两人合作 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_______.
通常情况下,将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
自主探究:
例4.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 单独铺设需要24天,如果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施工,需要多 少天铺好这条管线?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4 第2课时 工程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复习回顾:
工程问题: 1.工程问题的3个基本量是:
2.(1)工作总量= (2)工作时间= (3)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3.通常情况下,将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
自主探究:
例1.某地为了打造风光带,将一段长为360m的河道整治任务由
例7.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个人做要80 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 做2 h,然后增加5人与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的3/4.假设这 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自主探究:
例8.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七年级学生单独工 作,需要7.5h完成;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5h完成。 如果让七、年级学生一起工作1h,再由八年级学生单独完成剩 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经验是数学的基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考是数学的核心,发展是数学的目标,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下面是我整理的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定义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一的等式,叫一元一次方程。

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必须是1。

即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⑴它是等式;⑴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⑴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⑴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核心问题一、什么是等式?1+1=1是等式吗?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恒等式,就是用任何允许的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 等式的两边总是相等, 由数字组成的等式也是恒等式, 如2+4=6, a+b=b+a等都是恒等式;第二类是条件等式, 也就是方程, 这类等式只能取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时, 等式才成立, 如x+y=-5, x+4=7等都是条件等式;第三类是矛盾等式, 就是无论用任何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 等式总不成立, 如x2=-2, |a|+5=0等。

一个等式中, 如果等号多于一个, 叫做连等式,连等式可以化为一组只含有一个等号的等式。

等式与代数式不同, 等式中含有等号, 代数式中不含等号。

等式有两个重要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 所得结果仍然是一个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 所得结果仍然是一个等式。

二、什么是方程,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2x-3=8,x+y=7 等。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_PPT1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_PPT1

(上底+下底)×高=梯形面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列方程:
.
2 方程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m = .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快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慢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快车比慢车早 1 h经过 B 地,A,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2)甲种铅笔每支0.
(2)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 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 2450 h?
积是 40 cm2,求上底.
70(z-1)=60z 400x = 3000,
解:设 是一元一次方程.
x
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
2450
h.
问题1 每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下列时间关系:
问题1 每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 2450 h? 对于方程4x = 24,容易知道 x = 6可以使等式成立, 对于方程 170+15x =245,你知道 x 等于什么时,等式成立吗?
(2)甲种铅笔每支0.
方程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m = .
实际问题
抓关键句子找等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列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 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三、运用新知
对于方程4x = 24,容易知道 x = 6可以使等式成立, 对于 方程 170+15x =245,你知道 x 等于什么时,等式成立吗? 我们来试一试.
四、巩固新知
4. 已知方程 (m 2)x( m 1) 3 m 5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 求 m 的值,并写出其方程.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x
9
x
x
1701
93
x
.3
依题意可列方程
并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x = -2187
巩固练习
练习 解下列方程: (1)5x - 2x = 9
解:合并同类项,得 3x = 9
系数化为1,得 x= 3
(2)x 3 x 7 22
解:合并同类项,得
2 x=7
系数化为1,得
x= 7 2
(3)-3x + 0.5x = 10 解:合并同类项,得
名为《对消与还原》. “对消”与 阿尔-花拉子米
“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约780—约850)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 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方法一:
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计算机x台,则去年 购买计算机 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3
即这三个相邻的数的和不能等于84.
课堂小结
x+2x+4x=140 合并同类项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等式的性质2
理论依据 ?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本课时作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的讲解课,首先以 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体现了数学与 现实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来解方 程,来感受方法的简洁性,并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熟 练程度.本课时在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时,注重算理,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并通过画 框图、标箭头的方式辅助学生分析.本课时教学应采用引 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与交流,以达到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方程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主要通过引入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从生活实例引入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然后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最后通过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法,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法。

2.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直观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概念: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如未知数、系数等。

3.探究性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如解的定义、解的性质等。

4.教授解法: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加减法、移项等。

5.应用练习:布置应用题,让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初一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提纲-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初一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提纲-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①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②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③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系数中含字母时不能为零)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④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代入满足,方程成立。

⑤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整式或分式),等式不变(结果仍相等)。

a=b得:a+(-)c=b+(-)c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a=b得:a×c=b×c或a÷c=b÷c(c≠0)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⑥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个基本步骤,在实际解方程的过程中,五个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或有些步骤还需要重复使用.因此,解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在解方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注意:去分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分母化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⑵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不要漏乘括号的项;不要弄错符号(连着符号相乘);⑶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以=为界限),移项要变号;⑷合并同类项:不要丢项,解方程是同解变形,每一步都是一个方程,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样写能连等的形式.⑸系数化1:(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不要分子、分母搞颠倒(一步一步来)--------3.2一次方程的应用:(一)、概念梳理⑴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审题,特别注意关键的字和词的意义,弄清相关数量关系,注意单位统一,注意设未知数;①解:设出未知数(注意单位),②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③解这个方程,④答(包括单位名称,检验)。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

均速度。
因为船往返的路程是一个定值,
分析:
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
(1)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 km/h.
(2)顺流时行驶的路程为 2(x+3 米; (3)逆流时行驶的路程为 ) 2.5(x-3米);
(4)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2__(___x__+_3__)___=__2_._5__(___x_-_3)
解方程
(1)3-(4x-3)=7
解:去括号,得 3 4x 3 7 移项,得 4x 7 33
合并同类项,得 4x 1
系数化成1,得 x 1 4
解方程
(2)2x-(x+10)=5x+2(x-1)
解:去括号,得 2x-x-10=5x+2x-2
移项,得 2x-x-5x-2x=-2+10
合并同类项,得
-6x=8
系数化成1,得
解方程
(3)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 3x-7x+7=3-2x-6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成1,得
3x-7x+2x=3-6-7 -2x=-10 x=5
情景思考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h;从乙码头到甲码头
逆流而行,用了2.5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
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已知去年全年的用电合计为
分析:
15万度
(1)设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
(2)去年上半年用电合计为 6x 度;
(3)去年下半年用电合计为 6(x-2000)度;
(4)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6__x_+__6_(_x__-2__0_0__0_)_=__1_5__0_000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介绍〔2022修订〕方程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最根本的方程.继第—章“有理数〞和第二章“整式及其加减〞之后,本章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含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解法和应用,化归思想和模型思想隐含于知识之中.通过学习本章,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展.本章共安排四个小节和两个选学内容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1.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2.本章知识安排的前后顺序〔二〕教科书内容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根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从数学学科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进了整个代数学的开展.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全部代数方程的根底.本章主要内容包含: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依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主要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商量,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它们在本章前三节中占重要地位.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和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是本章中包含的主要数学思想.商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会直接应用有理数的运算,还会应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即第—、二章的内容是关于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根底知识.全章共包含四节: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在小学阶段,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是数学课中的重要内容,此外对于方程也有过对一些最简单问题的商量.本小节先通过一个具体的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如何用算术方法解决它,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通过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这样安排目的不仅在于突出方程的根本特征,引出方程的定义,而且要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比算术式子更有力的数学工具,字母(未知数)可以列入方程并参与运算,从而给解决问题带来更大的便利,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算式表示的是用算术方法进行计算的程序,算式中只能含有已知数而不能含有未知数,这是列算式使用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列方程依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特别是相等关系,它打破了列算式时只能使用已知数的限制,方程中可以依据需要含有相关的已知数和未知数,未知数在被解出之前以字母形式进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是代数方法对于算术方法的新改革.正因有了如此的新突破,所以一般地说列方程要比列算式考虑起来更直接、更自然,因而有更多优越性.本小节中引出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以及解方程等根本概念,并且对于“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利用相等列出方程〞的过程进行了归纳.这对后续内容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根底作用.3.1.2等式的性质方程是含未知数的等式,为合适初中学生学习,降低学习难度,本章不涉及关于方程的同解理论,而以相对说来比拟简单理解的等式的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主要依据.本小节通过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商量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将为后面的3.2节和3.3节进一步商量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打算理论依据.本节最后安排的“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简要地回忆了中外古人研究方程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通俗地介绍了与方程相关的数学史料,这有助于传播数学文化、扩大知识面和增加学习兴趣.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本节的重点在于商量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两个根本做法,这样就已经可解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本节中对于“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商量,分别以问题1和问题2为出发点.以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作商量方程解法的背景,一方面可使学生感觉到要商量的解法X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使依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贯穿于全章,将列方程的教学过程拉长.从而到达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渐提高学生列方程的能力的教学效果.本节首先提及在数学史上对解方程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即生活在约780〜850年间的阿拉伯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所著的(对消与复原)一书,提问“对消〞与“复原〞是什么意思,以此作为后面内容的引子.这也具有介绍数学史,传播数学文化的作用.本节在问题1和问题2之后,各安排了两道例题,其中前一例题是单纯解方程,其作用为稳固对相应解法的理解和掌握;后一例题是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作用有两个,一是稳固对相应解法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列方程.解方程和列方程是利用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本节最后安排的“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是对一个纯数学问题的商量.它展示了研究数的问题时方程的应用,这有助于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增加学习兴趣,也有益于以后进一步研究实数.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本节的重点在于商量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两个根本做法,至此就可以解各种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并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本节中对于“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商量,分别以问题1和问题2为出发点,即从一道“用电问题〞,引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问题;又从古代埃及的纸莎草文书中的一道题,引出带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而商量用去分母的方法解这类方程.以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作商量方程解法的背景,这连续了3.2节的做法,其目的如前面所述.本节通过古埃及数学问题为商量“去分母〞的引子,反映出人们对数学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数学文化源远流长,这也可以增加相关内容的趣味性.同3.2节的结构一样,本节在问题1和问题2之后,各安排了两道例题,其一是单纯解方程,其二是简单的实际问题,它们对理解和掌握“去括号〞和“去括号〞解方程,对理解和掌握依据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本节归纳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至此这类方程的一般解法已得到完整的商量.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本节的第—局部,在此前已经商量过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的根底上,又安排了例1〔“成龙配套〞问题〕和例2〔工程问题〕,并在其后以框图形式归纳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过程,这是一个重要的小结.本节的第二局部,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商量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探究的三个问题〔“销售中的盈亏〞“球赛积分表问题〞“计费问题〞〕要比前几节的问题复杂些,问题情境与实际情况更接近,呈现形式也有别于一般数学习题.本节的重点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通过探究活动,可以进一步体验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节问题的背景和表达都比拟贴近实际,其中的有些数量关系比拟隐蔽,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正确地列出方程是主要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弄清问题背景,分析清楚有关数量关系,特别是找出可以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相等关系.〔三〕本章学习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了解它们是解方程的依据.3.明确解方程的根本目标〔使方程逐渐转化为x=a的形式〕在此目标引导下研究方程的解法;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会从数学运算角度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会依据问题所求及题中条件设未知数,会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并利用方程求未知数,会结合题意进行检验.5.通过探究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见上图〕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编写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突出列方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商量解方程列方程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能有较多时机接触列方程,本章把对实际问题的商量作为贯穿于全章前后的一条主线.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商量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即先列出方程,然后商量如何解方程,这是本章的一个特点.教科书先结合两个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分别商量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并进一步通过一些例题对这两种解方程的变形手段进行综合练习和加强.此后教科书又在对另两个实际问题的商量中引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并进一步通过一些例题和练习题援助学生掌握它们.在此根底上,教科书归纳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和一般步骤,引导学生提高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认识.我们认为这样处理解方程的教学符合人们对方程的认识过程,表达了方程的各种解法源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并且可以加强这章内容与实际的联系,有助于解决局部学生总感觉列方程难、学习列方程的时间过短等问题.2.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本章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经历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的作用,掌握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由于实际问题的类型多样,在某些问题中数量关系不十清楚显,使得建立方程模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为切实提高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在内容选择上注意加强探究性.例如,第3.4节特别安排了“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选择了三个具有肯定综合性的问题〔“探究1销售中的盈亏〞“探究2球赛积分表问题〞“探究3计费问题〞〕,设置了假设干探究点,引导学生利用方程为工具进行具有肯定深度的思考,使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这些内容包含:利用方程比拟估算与X 计算〔探究1〕,利用方程进行推理、推断、检验〔探究2中已渗透了反证法的思想〕,利用方程寻觅关键数值,对不同方案进行定量化比照与选择〔探究3〕,安排这些探究问题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在更高层次上等到提高.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本章不仅重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列方程和解方程的方法,而且重视数学知识中蕴涵的建模和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章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含两个:一个是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这一过程中蕴涵的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另一个是解方程的过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虽然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原因,教科书没有过多出现“数学模型〞一词,但是本章以框图形式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进行了归纳,意在渗透建模思想.为表达化归思想在解方程中具有指导作用,本章中商量一元一次方程的各个步骤时,都注意说明解方程的目的即最终使方程变形为x=a〔已知数〕的形式,各种步骤都是为此而实施的,即在保持方程的左右两边的相等关系的前提之下,逐渐使方程变形,从而使“未知〞逐渐转化为“已知〞.本套教科书的特色之一是,使教科书成为反映科学进步、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通过教科书这面镜子的反射,结合教学内容生动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的开展,深刻浅出地反映数学的作用〔工具作用和人文教育作用〕,使学生逐渐地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本章对于数学文化予以很大关注,从数字到字母,从算式到方程,从算术到代数......这些数学史上的重大进步以及有关方程的名著(复原与对消)、埃及纸莎草文书中的问题等在教科书中都有所反映.编者期望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不仅在数学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能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介绍〔二〕〔2022修订〕课程教材研究所田载今三、对教学的几个建议1.关注在前面学段的根底上开展,做好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本章第3.1节从一个实际问题〔行程问题〕开始商量,在引出方程后提出“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算式与方程表现了算术与代数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方法.用算术方法解实际问题是小学阶段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具有打根底的作用.算式表示一个计算过程,用算术方法解实际问题时,算式受到“其中只含已知数而不能有未知数〞的限制;而代数中设未知数或列方程时首先需要用式子表示问题中有关的量,这些式子实际上也是算式,只是其中可能含有字母〔未知数〕.方程是依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未知数,这是代数方程与算术算式的区别之一.由于方程中可以用未知数与已知数一起表示相关的量,并且未知数可以与其他数一样地参与运算,所以方程的应用更为方便.这正是用字母表示数带来的好处.方程的出现使代数方法超越了古老的算术方法.从课程标准看,在前面学段中已经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已经对方程有初步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即对于方程的认识已经历了入门阶段,具备了肯定的根底,这些根本的、朴素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奠定了根底.本章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学习根底上的进一步开展,即对一元一次方程作更系统、更深刻的商量,所涉及的实际问题要比以前学习的问题复杂些,更强调模型化思想的渗透;对方程解法的商量要更系统、更注重算理,更强调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以及解法中程序化的思想.了解以上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在本章教学中注意到应在哪些地方使学生得到新的提高.2.关注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表达数学建模思想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存在大量问题涉及数量关系的分析这为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提供了大量的现实素材.在本章教科书中,实际问题情境贯穿于始终,对方程解法的商量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列方程〞在本章中占有突出地位,全章教科书按照商量实际问题的线索而展开.在本章的教学和学习中,要充分注意方程的现实背景,通过大量丰富的实际问题,反映出方程来自实际又效劳于实际,加强对于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的认识.鉴于本章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教科书的表达力求通俗易懂,在正文中防止过多直接使用“数学模型〞等词,而是通过具体例子反复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实际上这就是在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设未知数、列方程是本章中用数学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而正确地理解问题情境,分析其中的相等关系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根底.在本章的教学和学习中,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借助图形、表格、式子等进行分析,寻觅等量关系,检验方程的合理性.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它们.本章第3.2节和3.3节中,与解方程相比,列方程居于次要位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商量它们可以使学生对列方程有初步认识.第3.4节的例1和例2是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商量它们可以使学生对列方程有进一步认识,了解列方程的一般思路.这表达了本章在列方程上由浅入深的整体安排,教学中应注意体会教材前后的联系与变化.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见前面的图〕,在本章中反复出现并且逐渐细化,这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关系,请注意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它的认识.3.抓住方程的主线,复习并加深对相关预备知识的认识从数学学科内部来看,整式及其加减运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预备知识;而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一元一次方程要比整式用得更普遍、更直接.通过本章学习,不仅可以复习有理数运算和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加减运算的内容,而且可以进一步体会看似抽象的整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用处,从而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在本章的教学中,期望能够时刻关注教学重点,注意抓住方程这条主线,突出围绕一元一次方程的商量,注重解方程的根本功训练,结合方程的解法复习已学整式的知识,援助学生认识数、式与方程间的联系.4.关注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本章内容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愉快更简单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本章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主动搜集寻觅“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相互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本章的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可提供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内容,其中既涉及列方程又涉及解方程,例如3.4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探究1~3就是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安排的探究性内容,本章的“数学活动〞及“拓广探究〞栏目下的习题等也设置了很多探究性问题,例如商量月历中的数字排列规律及由此产生的计算规律等有趣的问题.采纳什么方法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具体教学方法可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易,但是各种方法都应注意鼓舞学生积极探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设计必要的铺垫,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进行探究活动,而不要替代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应鼓舞探究多种不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探究过程生动起来,在这样的气氛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得到更大收获.5.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学习前面已经说过,本章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含两个:一个是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这一过程中蕴涵的模型化〔包含符号化〕的思想;另一个是解方程的过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在本章的教学和学习中,不能仅仅着眼于个别题目的具体解题过程,而应关注对以上思想方法的渗透和领会,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的本质.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数学知识的载体来表达的,对于它们的认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既需要教科书的渗透反映,也需要教师的点拨,最终还需要学生自身的感受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例如对解方程的本质有比拟透彻的认识,就简单主动地探究具体方程的解法,这远比死记硬背方程的解法步骤的效果要好.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学习,期望教师在如何深刻浅出地进行这方面的教学上不断探究.6.关注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适当加强练习稳固本章内容包含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是最根本的代数方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学习〔其他的方程以及不等式、函数等〕具有重要的根底作用.因此,教学和学习中应注意打好根底.由于本章教科书是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展开的,方程解法的商量安排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但在前面几节解方程是重点.如缺少对教材设计意图的理解,可能会对它们有所无视,而掌握方程解法是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应注意对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进行归纳整理,使得它。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上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4 第6课时 方案决策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上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4 第6课时 方案决策问题

答:甲、乙两队合作24天能完成剩余工程.
答: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该工程最省钱.
பைடு நூலகம்
(2)若到甲厂印刷,则x+1 000=3 000,解得x=2 000; 若到乙厂印刷,则2x=3 000,解得x=1 500. 因为2 000>1 500, 所以甲厂印刷的宣传材料多一些. (3)依题意,得x+1 000=2x,解得x=1 000, 所以印刷1 000份时,甲、乙两家印刷厂的收费一样多.
4.某校七年级准备观看电影,由各班班长负责买票,每班人数都多于40人,票 价每张30元,一班班长问售票员买团体票是否可以优惠,售票员给出了40人以上 的团体票的两种优惠方案: 方案一:全体人员可打8折; 方案二:若打9折,则有5人可以免票. (1)若二班有41名学生,则二班班长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2)一班班长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们班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要付的钱都是一样的, 你知道一班有多少人吗?
3.某电视机厂要印刷产品宣传材料,甲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1元印刷费,另 收1 000元制版费;乙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2元印刷费,不收制版费.设电视 机厂要印刷产品宣传材料x份. (1)分别写出到甲、乙两厂印刷所需的费用; (2)电视机厂拟拿出3 000元用于印刷宣传材料,找哪家印刷厂印刷的宣传材料 能多一些? (3)印刷多少份时,甲、乙两家印刷厂的收费一样多? 解:(1)到甲厂印刷所需的费用为(x+1 000)元. 到乙厂印刷所需的费用为2x元.
6.某班去商场为书法比赛购买奖品,书包每个定价40元,文具盒每个定价8元, 商场实行两种优惠方案:①购买一个书包送一个文具盒;②按总价的9折付 款.若该班需购买书包10个,购买文具盒若干个(不少于10个). (1)当购买文具盒40个时,分别计算两种方案应付的费用; (2)求购买文具盒多少个时,两种方案所付的费用相同; (3)如何根据购买文具盒的个数,选择哪种优惠方案的费用比较划算? 解:(1)第①种方案应付的费用为10×40+(40-10)×8=640(元), 第②种方案应付的费用为(10×40+40×8)×90%=648(元).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课件

移项,得4x-3x=6+2+1,
合并同类项,得x=9.
错因分析 去分母时,各项都应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本题忽略了不
含分母的项.
2021/12/11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五页。
知识点一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kuòhào)
1.将方程-3(2x-1)+2(1-x)=2去括号,得 ( ) A.-3x+3-1-x=2 B.-6x-3+2-x=2 C.-6x+3+1-2x=2 D.-6x+3+2-2x=2
≠0,a,b为常数)
等式的 性质2
(1)系数相加; (2)字母及其指数不变
(1)除数不为0;(2)不要把分子、分 母颠倒
化分母中的小数为整数不同于去分母,不是将方程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而是将分子、分母同时乘同一个 数
第六页,共九十五页。
例3 解方程:(1)4-3(10-y)=5y;
(2) 2 x =1 2-1x . 1
点拨 这是一道典型的追及问题,做题时要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小明用的时间比小亮用的时间多0.5 h.
2021/12/11
第二十页,共九十五页。
易错点一 去括号时漏乘项或出现符号(fúhào)错误
例1 解方程:4x-3(2-x)=5x-2(9+x).
错解 错解一:去括号,得4x-6+x=5x-18-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2. 错解二:去括号,得4x-6-3x=5x-18+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12, 系数化为1,得x=2. 正解 去括号,得4x-6+3x=5x-18-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x=-12,系数化为1,得x=-3. 错因分析 错解一中运用分配律时,括号前的系数只乘了第一项,漏乘 了第二项;错解二中出现了符号错误.本题括号前面是“-”,去括号时, 2只021改/12/变11 了第一项的符号,而忽视了第二改十一页变,共九括十五号页。 内其他项的符号.

第3章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知识点精讲精练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上课件

第3章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知识点精讲精练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上课件
2. 移项的依据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在方程的两边加(或减)同一 个适当的整式,使含未知数的项集中在方程的一边,常数项 集中在另一边.
3.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一边,把常数项移 到等号另一边; (2)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变形为 ax=b(a,b 为常数,且 a≠0)的形式;
(3)系数化为1:得到方程的解 x b . a
【例 5】解下列方程:
(1) x 3 1 x 4 ; 2
解:移项,得 x 1 x 4 3 . 2
合并同类项,得 3 x 1. 2
系数化为 1,得 x 2 . 3
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 1 x 6 10x 9 . 7
3m3 5 m2 1 m 2 2m3 3 m2 5 m 3 的值.
2 3
23
解:由题意得 m 2 1,且 m 3 0 ,即 m 3 .
3m3 5 m2 1 m 2 2m3 3 m2 5 m 3
2 3
23
3m3 5 m2 1 m 2 2m3 3 m2 5 m 3
× ⑥
5
3
; 2
y
不是整式
√ × ⑦ 4(t-1)=2(3t+1);
⑧ 3(x-1)-3=3x-6.
化简:-6=-6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巩固】
1. 方程 2x-1=3x+2 的解为( D )
A.x=1
B.x=-1
C.x=3
D.x=-3
【巩固】
2. 已知 m 3x m 2 1 0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试求出
(2) x 2 x 16 1. 5
解:合并同类项,得 3 x 15 . 5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方程,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理解每步变形的依据;3.会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要点诠释:(1)一元一次方程变形后总可以化为ax+b=0(a≠0)的形式,它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2)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应看是否满足: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②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即分母中不含未知数.3.方程的解: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要点二、等式的性质与去括号法则1.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2.合并法则:合并时,把系数相加(减)作为结果的系数,字母的指数不变.3.去括号法则:(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要点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依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另一边.(4)合并:逆用乘法分配律,分别合并含有未知数的项及常数项,把方程化为ax =b (a ≠0)的形式.(5)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b x a=(a ≠0). (6)检验: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是方程的解;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则不是方程的解.要点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类型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2.和差倍分问题: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3.利润问题: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4.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各部分劳动量之和=总量5.银行存贷款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期数6.数字问题:多位数的表示方法:例如:32101010abcd a b c d =⨯+⨯+⨯+.【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1.已知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和x 的值.【思路点拨】若一个整式方程经过化简变形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为0,则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与解析】解:因为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所以3m -4=0且5-3m ≠0.由3m -4=0解得43m =,又43m =能使5-3m ≠0,所以m 的值是43. 将43m =代入原方程,则原方程变为485333x ⎛⎫--⨯= ⎪⎝⎭,解得83x =-. 所以43m =,83x =-. 【总结升华】解答这类问题,一定要严格按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说x 的二次项系数3m -4=0,而x的一次项系数5-3m≠0,m的值必须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举一反三:【高清课堂:一元一次方程复习393349 等式和方程例3】【变式】下面方程变形中,错在哪里:(1)方程2x=2y两边都减去x+y,得2x-(x+y)=2y-(x+y), 即x-y=-(x-y).方程 x-y=-(x-y)两边都除以x-y, 得1=-1.(2)3721223x xx-+=+,去分母,得3(3-7x)=2(2x+1)+2x,去括号得:9-21x=4x+2+2x.【答案】(1)答:错在第二步,方程两边都除以x-y.(2)答:错在第一步,去分母时2x项没乘以公分母6.2.如果5(x+2)=2a+3与(31)(53)35a x a x+-=的解相同,那么a的值是________.【答案】7 11【解析】由5(x+2)=2a+3,解得275ax-=.由(31)(53)35a x a x+-=,解得95x a=-.所以27955aa-=-,解得711a=.【总结升华】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可把a看做已知数,分别求出它们的解,令其相等,转化为求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举一反三:【变式】已知|x+1|+(y+2x)2=0,则y x=________.【答案】1类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解方程:4621132x x-+-=.【答案与解析】解:去分母,得:2(4-6x)-6=3(2x+1).去括号,得:8-12x-6=6x+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8x=1.系数化为1,得:118x=-.【总结升华】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中一种常见的思想方法,它能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事实上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直至求出它的解.举一反三:【变式1】解方程26752254436z z z zz+---++=-【答案】解:把方程两边含有分母的项化整为零,得267522544443366z z z z z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22z =,系数化为1得:z =1. 【高清课堂: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393349 解方程例1(2)】 【变式2】解方程: 0.10.050.20.05500.20.54x x +--+=. 【答案】 解:把方程可化为:0.520.550254x x +--+=, 再去分母得:232x =-解得:16x =-4.解方程3{2x -1-[3(2x -1)+3]}=5.【答案与解析】解:把2x -1看做一个整体.去括号,得:3(2x -1)-9(2x -1)-9=5.合并同类项,得-6(2x -1)=14. 系数化为1得:7213x -=-,解得23x =-. 【总结升华】把题目中的2x -1看作一个整体,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本题也可以考虑换元法:设2x -1=a ,则原方程化为3[a -(3a+3)]=5.类型三、特殊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5.解关于x 的方程:11()(2)34m x n x m -=+ 【思路点拨】这个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后,未知数x 的系数和常数都是以字母形式出现的,所以方程的解的情况与x 的系数和常数的取值都有关系.【答案与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43)462(23)m x mn m m n -=+=+ 当34m ≠时,原方程有唯一解:4643mn m x m +=-; 当33,42m n ==-时,原方程无数个解; 当33,42m n =≠-时,原方程无解; 【总结升华】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时,一般化为最简形式ax b =,再分类讨论进行求解,注意最后的解不能合并,只能分情况说明.2.解含绝对值的方程6. 解方程|x -2|=3.【答案与解析】解:当x -2≥0时,原方程可化为x -2=3,得x =5.当x -2<0时,原方程可化为-(x -2)=3,得 x =-1.所以x =5和x =-1都是方程|x -2|=3的解.【总结升华】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点-1与5到点2的距离均为3,所以|x -2|=3的意义为在数轴上到点2的距离等于3的点对应的数,即方程|x -2|=3的解为x =-1和x =5.举一反三:【变式1】若关于x 的方程230x m -+=无解,340x n -+=只有一个解,450x k -+=有两个解,则,,m n k 的大小关系为: ( )A . m n k >> B.n k m >> C.k m n >> D.m k n >>【答案】A【变式2】若9x =是方程123x m -=的解,则__m =;又若当1n =时,则方程123x n -=的解是 .【答案】1; 9或3. 类型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7.李伟从家里骑摩托车到火车站,如果每小时行30千米,那么比火车开车时间早到15分钟;若每小时行18千米,则比火车开车时间迟到15分钟,现在李伟打算在火车开车前10分钟到达火车站,求李伟此时骑摩托车的速度应是多少?【思路点拨】本题中的两个不变量为:火车开出的时间和李伟从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不变.【答案与解析】 解:设李伟从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y 千米,则有:151530601860y y +=-,解得:452y = 由此得到李伟从家出发到火车站正点开车的时间为4515213060+=(小时). 李伟打算在火车开车前10分钟到达火车站时,设李伟骑摩托车的速度为x 千米/时, 则有:452271010116060y x ===--(千米/时) 答:李伟此时骑摩托车的速度应是27千米/时.【总结升华】在解决问题时,当发现某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应该及时变换思维角度,如本题直接设未知数较难时,应迅速变换思维的角度,合理地设置间接未知数以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8. 黄冈某地“杜鹃节”期间,某公司70名职工组团前往参观欣赏,旅游景点规定:①门票每人60元,无优惠;②上山游玩可坐景点观光车,观光车有四座和十一座车,四座车每辆60元,十一座车每人10元.公司职工正好坐满每辆车且总费用刚好为4920元时,问公司租用的四座车和十一座车各多少辆?【答案与解析】解:设四座车租x 辆,十一座车租70411x -辆,依题意得: 7047060601110492011x x -⨯++⨯⨯= 解得:x =1,704611x -= 答:公司租用的四座车和十一座车分别是1辆和6辆。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课件

根据火车的速度不变列方程,得
去分母,得 2(500+x)=3(500-x).
解方程,得 x=100.
答:火车的长度为100 m.
500+
30
=
500−
2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去分母
根据:等式的性质2.
具体做法: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事项:
(1) 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系数化为1,得 =
11
5
.
2
(
3
− 1).
−3
解方程:
0.15

+4
0.2
解:原方程可化为
=
6−0.1
.
0.3
20−60
3
− (5 + 20) =
去分母,得 20x-60-3(5x+20) =60-x.
去括号,得 20x-60-15x-60=60-x.
移项,得 20x-15x+x=60 +60 + 60,
把 x=4 代入上述方程,可得 a=-1,所以原方程为
去分母,得 2(2x-1)+10=5(x-1).
去括号,得 4x-2+10=5x-5.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13.
系数化为1,得 x=13.
2−1
5
+1=
−1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我们知道,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例如,将0. 3转化为分数时,
3. 移项
根据:等式的性质1.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

探究新知
性质1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
数或同一个式子,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的形式怎样表示?
探究新知
天平两边同时
加入 拿去
相同质量的砝码
天平仍然平衡
等式两边同时
加上 减去
相同的数
(或式子)
等式仍然成立
换言之,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 (或减) 同一个数 (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a
bc


a=b
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a
bc


a=b
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ac bc


a=b
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bc
ac

a=b

a+c = b+c
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bc

a=b
ca

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bc
a

a=b

(5)如果x=y,那么
2x
1 3
2y
(13
√)
两边乘的数不相等 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例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x + 7 = 26 解: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7, 得:x + 7-7 = 26-7
x = 19
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要“化归”为“ x=a ”的形式.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识别等式变形的依据
例1 (1) 怎样从等式 x-5= y-5 得到等式 x = y ? 依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加5.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一元一次方程》,新课教学课件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一元一次方程》,新课教学课件

(3)y² =4+y (5) 3m+2=1–m
( 7) x
1 1 0
(4)x+y=5 (6)3x+y=3x-5
------------强化训练-------------3、方程(a+6)x2 +3x-8=7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 程,则a= _____ -6 。 4、列方程:某数χ 的相反数比它的 大1 , 4 求某数。
|k 1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 -2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____
第四关:( k 2 ) x kx 21 0
2
------------强化训练-------------5.下列等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 C ) A、 2 x C、 2
y
y 1
2 y 3
;B、 ;D、
x
2
y ; 2
y
2
4

B
6.下列一元一次方程中,解为 的是( x 1 x 1 2 A、 2 x 1 4 B、 C、
2x 3 5

D、
x 2 2x 1
------------强化训练-------------7. 若关于 x 的方程 ( a 2 ) x 2 a x 1 0 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 a =_______. 2
x
速度已知,路 程为x ,时间有 什么关系?
因为客车比卡车早1h经过B地,所以可列
x
等式为:______________. 60 70

x
1

小资料
x 60 x 70 1
必须掌握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 未知 数x的指数都是1次的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方程(组)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6分)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为未知数,(0a x 0≠=+b ax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 是未知数x 的系数,b 是常数项。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 (6分)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0分)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04(2422≥--±-=ac b a
ac b b x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3分)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考点五、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3分)
如果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 b x x -=+21,a c x x =21。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考点六、分式方程 (8分)
1、分式方程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
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它的一般解法是:
(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2)解所得的整式方程
(3)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等于零,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不等于零,就是原方程的根。

3、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换元法:
换元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应用非常广泛,当分式方程具有某种特殊形式,一般的去分母不易解决时,可考虑用换元法。

考点七、二元一次方程组 (8~10分)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
两个(或两个以上)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二元一次方正组的解法
(1)代入法(2)加减法
6、三元一次方程
把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7、三元一次方程组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