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运动讲义的快慢

合集下载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小组数据
组别
姓名
30s时位置
总长度
总用时
第一组
谭小虎
32m
200m
3min50s
赵永刚
34m
200m
3min32s
第二组
李秋丽
29m
200m
4min10s
王晓华
30m
200m
4min01s
第三组
张强
38m
200m
2min44s
刘子豪
36m
200m
2min54s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课下查看汽车和电动车速度表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
例题
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通过物理热爱生活!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返回
3、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
练习
二、速度
基本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速度单位
换算关系:
1m/s=
=3.6km/h
1km/h=
1 m/s = 3.6 km/h
54
20
例题:在今年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孙阳获得800米自由泳冠军成绩是7分45秒 ,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求:s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解答时要有已知、求、解、答。
3、 在应用时,速度、路程、时间要对同一物体而言。若出现多个相同的量时,应在符号下加对应的下脚区分。
2、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要么均用基本单位,或者均用常用单位,单位换算通常在已知中进行。
公式
答:他游泳的平均速度约是1.72m/s。

《运动的快慢》 讲义

《运动的快慢》 讲义

《运动的快慢》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

无论是行走在街头巷尾,还是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我们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运动的存在。

而运动的快慢,也就是速度,是描述运动的一个重要概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速度。

简单来说,速度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比如说,一个人在一小时内走了 5 千米,那么他行走的速度就是 5 千米/小时。

速度是一个矢量,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比如,汽车在直线道路上行驶的速度和在弯道上行驶的速度,方向就可能不同。

那如何来衡量运动的快慢呢?这就需要用到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这里要注意,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物体初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比如,一个人绕着操场跑了一圈回到原点,他的路程是操场的周长,但位移是零。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的速度情况。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行驶速度通常较高;而在城市道路中,由于交通状况复杂,汽车的速度会相对较慢。

跑步比赛中,运动员们努力提高自己的速度,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速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我们再来说说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

比如,一列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它的速度始终如一。

而变速直线运动则是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

比如,一辆汽车在加速或减速行驶时,就是变速直线运动。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恒定的,所以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但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我们通常需要计算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比如说,一个人从 A 地到 B 地,先以 5 千米/小时的速度走了一段路,然后又以 10 千米/小时的速度走了另一段路,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就需要根据总的位移和总的时间来计算。

速度的单位也有很多种。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用到千米每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单位。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第三节运动的快慢一、概念及含义1. 运动:动物或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有定向性、有规律性。

2. 速度: ==单位时间内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所运动路程。

其单位为米每秒(m/s)。

3. 加速度:即物体运动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每秒变化的速度大小,其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以匀变速运动,即其速度恒定,加速度为0,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二、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1. 单一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加速度值恒定,称为单一加速运动。

2. 减速运动:当速度降低时,所经过的路程也变少,即加速度的值小于零,则称为减速运动。

3. 匀速运动:指物体沿直线以恒定速度运动,其加速度值为零,称为匀速运动。

4. 停止运动:指物体没有沿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运动,加速度为零,称为停止运动。

三、物体运动的快慢1. 运动速度快慢由其速度和加速度来衡量,速度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快慢。

2. 加速度能影响物体的速度,当加速度增大时,物体的速度就会变快,反之,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就会变慢。

3. 若物体具有恒定的加速度,则加速度能体现出物体运动的变化,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快,加速度变小,速度变慢。

四、加速运动1. 加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变化程度,但加速度值本身并不能完全表明运动的快慢。

2. 加速度越大,物体变速越快,物体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运动。

3. 当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路程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

4. 加速度可以衡量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若加速度值为0则运动为匀速运动,若加速度值为负数则运动为减速运动。

教学设计3: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设计3: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整体设计高中学习的速度概念较之初中所学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学设计先通过说明如何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和位移,为速度概念的叙述作好准备.速度的矢量性问题,是本节的重点,特别是对瞬时速度的理解,体现了一种极限的思想,对此要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不要急于求成.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要求教师正确地加以引导,力求学生能理解.教学过程中,要多举实例,通过具体的例子从大小和方向两方面来强化对速度概念的认识,在实际情景中达到建立速度概念的目的.教学设计最后说明速度的应用,特别以“STS”形式从一个侧面说明速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的理解.教学难点速度矢量性的理解;瞬时速度的推导.时间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含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记住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公式,能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2.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含义,会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为了推动我国田径事业的发展,四川省曾举办过一次100 m飞人挑战赛.有8名世界短跑名将参加角逐,其中包括我国的李雪梅和美国的琼斯,最终琼斯夺得冠军.我们知道百米赛跑分为起跑、途中跑和冲刺三个阶段,李雪梅的途中跑阶段比琼斯的起跑阶段跑得快,但我们都说琼斯比李雪梅跑得快,这是为什么?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评判标准.情景导入课件展示各种物体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片展示:大自然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天空中,日出日落;草原上,猎豹急驰;葡萄架上,蜗牛爬行.飞奔的猎豹、夜空的流星在运动;房屋、桥梁、树木,随着地球的自转、公转也在运动.天上的恒星,看起来好像不动,其实它们也在飞快地运动,速度至少在几十千米每秒以上,只是由于距离太远,在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内肉眼看不出它们位置的变化.当高台跳雪运动员出现在赛道的顶端时,全场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在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他的速度已达到100 km/h.这时,他双膝弯曲,使劲一蹬,顺势滑向空中.然后,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他上身前倾,双臂后摆,整个身体就像一架飞机,向前滑翔.刺骨的寒风抽打着他的脸庞,两边的雪松飞快地向后掠过.最终,滑雪板稳稳地落在地面.在以上的各种运动现象中,都有关于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如何,要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那就是速度.推进新课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复习旧知: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位移这一较为重要的矢量.大家回忆一下,位移的定义是什么?学生积极思索并回答出位移的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复习此知识点,旨在为速度的引入奠定知识基础,让学生知道位移大小的关键在于初末位置.由位置到位置坐标再到坐标的变化量,使学生的认知呈阶梯状上升)教师引导:既然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所以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问题展示:在训练场上,一辆实习车沿规定好的场地行驶,教练员想在车旁记录汽车在各个时刻的位置情况,他该如何做?假设在每一秒汽车都在做单向直线运动.问题启发:对于物体位置的描述,我们往往需要建立坐标系.该教练员如何建立坐标系,才能方便地确定该车的位置?点评:通过设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实现学生的“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达到“以诱达思”的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总结.小结: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其表示方式也最简单.如以出发点为起点,车行驶20 m,我们就很容易地确定车的位置.所以,应该建立直线坐标系来描述汽车的位置.课堂训练教练员以汽车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以汽车开始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其对应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根据教练员记录的数据你能找出:(1)几秒内位移最大?(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解析:汽车在0时刻的坐标x0=0汽车在1 s时刻的坐标x1=10汽车在第1 s内的位置变化为Δx=x1-x0=(10-0) m=10 m所以,汽车在第1 s内的位移为10 m.同理可求,汽车在1 s内、2 s内、3 s内、4 s内的位移分别为10 m、-8 m、-2 m、-14 m.汽车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的位移分别为10 m,-18 m,6 m,-12 m.所以,第2 s内的位移最大,4 s内的位移最大.答案:(1)4 s内(2)第2 s内二、速度以下有四个运动物体,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它们运动的快慢程度.如何比较A、B、C、D四个物体的运动快慢呢?比较1:对A和B,它们经过的位移相同(都是100 m),A用的时间长(20 s),B用的时间短(10 s).在位移相等的情况下,时间短的运动得快,即汽车比自行车快.比较2:对B和D,它们所用的时间相等(10 s),B行驶了100 m,D飞行了200 m,B行驶的距离比D短,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位移大的运动得快,即飞机比汽车快.提出问题以上两种比较都是可行的.位移相等比较时间,时间相等比较位移.如何比较B和C的快慢程度呢?它们的位移不相等,时间也不相等.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5分钟后提出比较意见.方法1:B和C的位移和时间都不相等,但可以计算它们每发生1 m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即用各自的时间t去除以位移Δx,数值大的运动得慢.方法2:B和C的位移和时间都不相等,但可以计算它们平均每秒钟位移的大小量,单位时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师生讨论: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方法2更能够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点评:问题由教师提出,明确猜想和探究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现象,鼓励大胆猜想讨论.通过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进一个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引子:大自然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天空,日出日落;草原,骏马奔驰;树丛,蜗牛爬行.仔细观察物体的运动,我们发现,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运动快慢各不相等且发生变化,在长期对运动的思索、探索过程中,为了比较准确地描述运动,人们逐步建立起速度的概念.提出问题如何对速度进行定义?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1.速度的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2.速度的定义式:v=tx ∆∆ 3.速度的单位:m/s 常用单位:km/h,cm/s.提示:速度是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再次呈现:四个物体A 、B 、C 、D 快慢比较的表格,让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速度. A.5 m/s B.10 m/s C.25 m/s D.200 m/s对比以上A 、B 、C 、D 的速度就很容易比较它们的快慢程度了. 课堂训练汽车以36 km/h 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运动到乙地用了2 h ,如果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用了2.5 h,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设甲、乙两地在同一直线上)( ) A.-8 m/s B.8 m/s C.-28.8 km/h D.28.8 km/h解析:速度和力、位移一样都是矢量,即速度有正方向、负方向,分别用“+”“-”号表示.当为正方向时,一般不带“+”号.速度的正方向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自己规定.有时也隐含在题目之中.例如该题中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36 km/h ,为正值,隐含着从甲地到乙的方向为正,所以返回速度为负值,故淘汰B 、D.依据甲、乙两地距离为36×2 km=72 km ,所以返回速度为72km2.5h-=-28.8km/h=-28.8×36001000m/s=-8 m/s. 答案:A方法提炼:速度是一个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在我们选择了正方向以后,当速度为正值时,说明质点沿正方向运动,当速度为负值时,说明质点沿负方向运动,在物理学上,对矢量而言“负号”也有意义,说明它的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反.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坐在汽车驾驶员的旁边,观察汽车上的速度计,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速度计指示的数值是时常变化的,如启动时,速度计的数值增大,刹车时速度计的数值减小.可见物体运动快慢程度是在变化的.这时我们说的汽车的“速度”是指什么? 提出问题其实,我们日常所看到的直线运动,有许多都是变速运动.由于这种运动的快慢是时刻变化的,没有恒定的速度,我们怎么来描述它的快慢呢?课件展示:北京至香港的京九铁路,就像一条长长的直线,把祖国首都与香港连接起来.京九线全长2 400 km ,特快列车从北京到香港只需30 h ,那么列车在整个过程的运动快慢如何表示?学生解答:已知s=2 400 km,t=30 h,所以v=80 km/h问题追踪:计算出的结果是否表示列车单位时间的位移都是80 km 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此速度的平均效果.既然列车是做变速运动,那么怎么看列车的速度是80 km/h?学生总结:如果将列车的变速直线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的话,列车平均每小时的位移是80 km.教师设疑:为了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程度,我们可以用一种平均的思考方式,即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应如何定义?师生总结: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2.定义式:v =ts∆∆ 知识拓展:课件展示某些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概念理解. 某些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m·s -1) 真空中的光速c 3.0×108 自行车行驶 约5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运动 20×105人步行约1.3 地球绕太阳运动 3.0×104 蜗牛爬行 约3×10-3 子弹发射 9×102 大陆板块漂移约10×10-9民航客机飞机2.5×102例1斜面滚下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1-3-1所示.可以从图中观察分析小球通过OA 、OB 、OC 的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图1-3-1学生认真计算并公布结果:OA 段:1v =0.7 m/s,OB 段:2v =0.8 m/s.OC 段:3v =0.9 m/s.总结归纳:计算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相等的.计算一个具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教师点评:由于小球运动快慢是在不断变化的,平均速度不能具体地告诉我们小球在每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可见,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运动过程中的总体快慢程度. 教师设疑:那么,怎样来描述物体在各个时刻的运动快慢呢?学生通过课本预习知道,要精确地描述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必须引入瞬时速度这一物理量.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以知道:v =ts∆∆,对应的是一段位移和一段时间,如何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呢?瞬时速度对应的应该是某一位置和某一时刻.师生探究:我们已经知道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为求瞬时速度我们可以采取无限取微、逐渐逼近的方法.方法介绍:以质点经过某点起在后面取一小段位移,求出质点在该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从该点起取到的位移越小,质点在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越小,即质点在该段时间内的运动越趋于匀速直线运动.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的,求得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质点通过该点时的瞬时速度.教师演示:如图1-3-2所示,让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做加速运动,利用挡光片的宽度Δx 除以挡光的时间Δt ,即可求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图1-3-2将滑块放上不同宽度的遮光片,即Δx 分别为1 cm 、3 cm 、5 cm 、10 cm ,若没有成品挡光片,可用硬纸片自制成需要的宽度.测出每个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一段时间间隔Δt. 遮光片越窄、Δt 越小时,tx∆∆描述通过该位置的运动快慢越精确,当Δx 小到一定程度,可认为tx∆∆是瞬时速度. 教师总结: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准确地讲,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其大小反映了物体此时刻的运动快慢,它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四、速度和速率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例2如图1-3-3,一质点沿直线AB 运动,先以速度v 从A 匀速运动到B ,接着以速度2v 沿原路返回到A ,已知AB 间距为x,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图1-3-3解析:整个过程位移为0,所以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 整个过程通过的总路程为2x ,所用的总时间为t=vxv x 2+. 所以平均速率为v =vx v x x 22+=34x. 答案:034x 要点总结:1.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无论速度方向如何,瞬时速度的大小总等于该时刻的速率.3.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对应的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率是标量,没有方向.4.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5.只有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其他情况下,平均速度均小于速率,二者的关系类似于位移和路程. 课堂小结定义物理意义 注意问题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描述物体的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v 和s 及t 是对应关系.是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Δt 内运动的平均快慢描述在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大小和所研究的时间间隔Δt有关;是矢量,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描述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矢量,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是标量,只考虑其大小不考虑其方向布置作业1.教材第18页“问题与练习”,第1、2题.2.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快慢,选取一定的对象,测量它们的速度,并说明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并把测量的数据与同学交流讨论.板书设计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活动与探究课题: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请你找老师配合,找齐所用仪器,根据说明书,自己亲自体验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并写一实验报告.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根据查阅的资料,确定实验方案介绍相关书籍资料1.让学生了解光电门测瞬时速度的原理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2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3 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对优秀实验成果进行点评参考资料:瞬间无长短,位置无大小,除了用速度计外,还可以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3-4所示,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有光电门,其中A 管发出光线,B 管接收光线.当固定在车上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挡,记录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光线被阻挡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根据遮光板的宽度Δx 和测出的时间Δt,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 =tx∆∆.由于遮光板的宽度Δx 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图1-3-4 习题详解1.解答:(1)1光年=365×24×3 600×3.0×108 m=9.5×1015 m.(2)需要时间为1516105.9100.4⨯⨯s=4.2年.2.解答:(1)前1 s 平均速度v 1=9 m/s 前2 s 平均速度v 2=8 m/s 前3 s 平均速度v 3=7 m/s 前4 s 平均速度v 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v 5=5 m/sv 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 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说明: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平均速度与所选取的一段时间有关,还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解答:(1)24.9 m/s (2)36.6 m/s (3)0说明:本题说的是平均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不是教材说的平均速度,实际是平均速率.应该让学生明确教材说的平均速度是矢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平均速率是标量,日常用语中把平均速率说成平均速度.设计点评本节内容是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基础上,建立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建立采用了比值定义法,在教学中稍加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有更加详细的介绍.对速度的引用,本设计采用了“单位时间的位移”与“单位位移的时间”进行对比,体会速度引入的方便性.以京九铁路为情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爱国之情.在瞬时速度的理解上,本设计利用了光电门的装置进行说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版)

第3节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多媒体图象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速度的概念.
难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龟兔赛跑动画、猎豹追逐羚羊、运动会百米比赛、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3节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v =s t
4.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2.变速运动 3.平均速度。

人教版初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讲义

人教版初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讲义

人教版初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讲义知识点1 速度情形激疑图(a)是运用什么方法来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图(b)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教材全解1.速度速度等于运植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

2.速度的计算公式常用stυ=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在这个关系式中,表示运动的路程,单位是米(m);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单位是秒(s);υ代表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到千米每小时(km/h)。

知识拓展1.速度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速度只能表示物体的运动形状,不能了解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

2.公式中s、υ、t具有同一性:①三个物理量必需针对同一运植物体;②同一段运动路程;③计算时单位要一致成国际制单位。

3.采用stυ=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而不采用tus=,这是由于假设采用tus=,那么物体运动越快,ts比值越小,反之,那么越大,不契合人们的思想习气。

即学即练例1 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A.3.6/1/m s km h =B.1/1/3.6m s km h = C.11//3.6m s km h = D.1/1000/km h m s = 解析 由1110001/ 3.6/113600km m m s km h s h ===,可得1/1/3.6m s km h =,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 B例2 喜羊羊发现前方100m 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 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去,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少大的速度才干平安跑进羊村?解析 假定灰太狼和喜羊羊同时抵达羊村,那么它们所用的时间相反, 由s t υ=可知s t u =,那么100200=2015/s m m t s u m s+==狼狼, 那么200=10/20s m u m s t s ==羊。

答案 喜羊羊至少要用10m/s 的速度才干平安跑进羊村。

例3 沿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2,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1,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 )A.2:3B.3:2C.6:1D.1:6解析 由s t υ=得326====111s u t s t s u s t t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正确答案为C 。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运动的快慢概念,并能够描述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速度变化。

二、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5分钟):-向学生介绍运动的快慢概念,并解释它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快慢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过程和结果。

2. 运动速度的定义(10分钟):-解释运动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强调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对于描述运动的快慢非常重要。

-通过示例和图示演示如何计算速度,并让学生参与计算练习。

3. 运动速度的测量(10分钟):-介绍使用测量工具(如计时器和测量距离的工具)来测量运动速度的方法。

-演示如何进行速度测量,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强调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4. 速度变化的概念(10分钟):-解释速度变化的概念:当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它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变化对于描述运动的快慢的影响。

-通过示例和图示演示速度变化的情况,并让学生参与讨论。

5. 速度变化的描述(15分钟):-介绍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解释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的概念,并给出相应的示例。

-演示如何使用加速度来描述速度变化,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6. 实验活动(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速度变化。

-学生可以使用实验器材和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并记录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运动的快慢和速度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7. 总结与评估(5分钟):-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运动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描述方法。

-提问学生一些问题,以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他们的观点。

三、扩展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测量不同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速度和速度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影响运动快慢的因素,如摩擦力和施加的力的大小。

-鼓励学生研究更高级的速度描述方法,如加速度-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并了解其应用。

3运动的快慢讲义解析

3运动的快慢讲义解析

1.3运动的快慢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注意:在赛跑比赛中,裁判员和观众比较快慢的方法是不一样的)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通过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谁用的时间多,谁就慢。

在体育比赛中,裁判员就是根据这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2•经过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经过相同的时间,谁通过的路程长,谁就快;谁通过的路程短,谁就慢。

在观看体育比赛的田径赛时,观众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3.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我们用物体运动的速度来比较它们的快慢例一•在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关于比较她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⑴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⑵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3)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4)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④解:开始比赛后,看到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要大于乌龟通过的路程,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得出的结论. 二|而裁判员判定乌龟获胜,是根据跑到终点时,乌龟用的时间较短;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得出的结论.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平均速度)来判断运动的快慢. 故选A • 二•速度1•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注意:在物理学中,它的实质是第一种方法,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只不过这里的相同时间=单位时间)2•①应用v=s/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s用m , t用s作单位时,速度v的单位为m/s;当s 用km, t 用h,速度v的单位km/h。

(注意:速度V是由路程S和时间t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与s,t单个因素无关。

《运动的快慢》 讲义

《运动的快慢》 讲义

《运动的快慢》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

无论是行走、奔跑、骑车,还是飞机在空中飞行、汽车在道路上疾驰,都涉及到运动。

而运动的快慢,也就是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速度的定义速度,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衡量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比如说,一个人在一小时内走了 5 千米,那么他的平均速度就是 5 千米/小时。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位移÷时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比如,一个人绕着操场跑了一圈,回到了起点,他的路程是操场的周长,但位移为零。

二、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通常有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等。

在国际单位制中,米每秒是基本单位。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换算。

假设一辆汽车的速度是 72 千米/小时,要把它换算成米每秒,首先将 72 千米换算成米,即 72×1000 = 72000 米,1 小时等于 3600 秒,那么速度就是 72000÷3600 = 20 米/秒。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

例如,一辆汽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以恒定的速度行驶,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始终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则是物体在直线上运动,速度不断变化。

比如,一个自由落体的物体,它下落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我们通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它的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四、瞬时速度除了平均速度,还有瞬时速度的概念。

瞬时速度指的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上的极限思想来理解瞬时速度。

当时间间隔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五、速度时间图像为了更直观地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我们常常使用速度时间图像。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运动的快慢》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和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速度单位换算及计算步骤的规范性。

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在上学路上,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步行、有的坐公交车,如果同时出发,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2.操场上,进行百米赛跑时,又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的?3.一位百米运动员的成绩是12s,而一名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30min.怎样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呢?(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物理学里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学生:讨论回答---速度。

师:什么是速度?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式中各字母的意义、单位又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

速度的定义:课本P15,倒数2行速度的公式:v=s/t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m/s,交通运输中:km/h。

师:1.让学生说出单位的意义。

2.通过换算说明m/s和km/h之间的大小关系。

练习:换算下列单位:“桑美”台风的速度可达60m/s=km/h,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44km/h=m/s.师:怎样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例题师:简单分析课本例题1板演解法,(强调小标题的加法及单位的统一)例题1:解刘翔的速度:v1=s/t=110m/3600s=8.52m/s摩托车的速度:v2=30×1000m/3600s=8.3m/s因此,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速度快。

学生分析并板演例2,师注意检查指导例题2:解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约为:由v=s/t得:t=s/v=1463km/104kms-1=14h学生练习:小刚骑自行车以5m/s速度上学,经20min到达学校,小刚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师:检查后矫正不足。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3节 运动的快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3节 运动的快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定的距离,让他们进行比赛。下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师生共同推导
难点
速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方法
师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提问:图中的猎豹在干什么?
2.猜一猜,谁移动得快?(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行进的距离和时间
因此无法判断出他们移动的快慢”)
3.提问: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吗?(板书:运
动的快慢)二、新课教学二、新课学习
1.讲解“在行进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
课题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目标描述
目标水平
记忆
理解
应用
综合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的定义、单位、物理含义。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V
V
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Fra bibliotek实际中的意义。
V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能用“运动的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的运用

必修1 第一章 第三课 物体运动的快慢 讲义

必修1 第一章 第三课 物体运动的快慢 讲义

必修1 第一章第三课 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我们定义位移描述物体运动的远近,用时间间隔描述物体运动了多长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运动的快慢,为了描述运动的快慢,定义物理量速度第一层意思: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继续来分析,物体运动本质是位置的变化,那么运动快慢就可以说是位置变化的快慢,因此速度的第二层意思: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继续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多少,我们专门定义了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叫做位移,那么位置变化的快慢也可表述为通过一段位移的快慢,因此速度的第三层意思:表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的快慢通过第三层意思,我们马上可以写出速度的表达式,如何写出呢?首先要有某一段的位移,用x 表示位移,又要表示快慢,除以时间,时间用t 表示,那速度的定义式为在实际问题中,有几种速度需要我们区分,看上边的速度的定义式,它表示的是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有平均的意味,因此也叫做平均速度。

既然有通过一段位移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那么通过某一位置,某一点,某一时刻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能不能测出某一刻的速度呢?分析一下,速度是反映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要有速度,前提条件是位置要发生变化,而在某一时刻,位置时确定的、唯一的,不可能有变化量,因此不可能准确测出某一点的瞬时速度,但我们就想知道怎么办?可以近似知道,再来分析速度的定义式,若t 这个时间段不断缩短,缩的无限小,这时它就接近某个时刻,位置的变化极小,位移极小,这时这个速度可以代替某一时刻的速度,这时的速度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是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代替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叫做极限的思想。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某一段的速度和tx v某一时刻的速度。

还有两个概念,平均速率:也表示运动的快慢,但它是用路程除以时间瞬时速率:与瞬时速度的理解相同,只不过是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近似代替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我们现在学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其中前两种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后两种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初中八年级人教版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课件

初中八年级人教版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课件

练习
【例题】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速度通过长1.6km的大桥,火车从上桥
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0.05h
【变式】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速度通过长1.6km的大桥,火车完全在
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140s
【例题】 高速公路上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测量汽车速度。某次检测时,第一次发出信号
(1)甲物体在4s内的平均速度;(2)甲物体在8s内的平均速度;(3)6s时甲、
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2.5m/s
3.75m/s
40m
练习
【例题】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向行驶,两车的s-t图象如图所
示。求:(1)乙车的速度;(2)甲车的速度;(3)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
30m/s
20m/s
30s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机械运动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
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
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速度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
t表示时间。

m/s。
速度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7m/s
速度
练习
1. 基本公式运用
【例题】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田径男子100m半决赛中,我国优秀运动员以9.83s的成
绩打破了亚洲纪录。他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题格式
已知: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 = 100 m,所用的时间t = 9.83s(考试的时候可
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快慢试讲课逐字稿

运动的快慢试讲课逐字稿

运动的快慢试讲课逐字稿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运动的快慢。

在开始之前,请大家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我们将会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和计算。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通常我们用速度来衡量。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表示速度,即:速度 = 路程 / 时间。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理解速度的概念。

假设有两位同学,小明和小华,他们同时从学校出发,向公园跑去。

小明用了10分钟跑到公园,而小华用了15分钟。

我们可以计算出他们的速度。

小明的速度 = 路程 / 时间 = 1000米 / 10分钟 = 100米/分钟。

小华的速度 = 路程 / 时间 = 1000米 / 15分钟≈ 66.67米/分钟。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小明跑得比小华快,因为小明的速度大于小华的速度。

现在,我们来探讨影响速度的因素。

首先,是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例如,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即使它们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但由于汽车的质量大,它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加速和维持速度。

其次,是物体所受的力。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一个箱子时,箱子会加速,如果我们停止用力,箱子会慢慢停下来。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将其对折,然后从高处释放。

观察纸的下落速度。

现在,我们再将纸展开,同样从高处释放。

比较两次纸的下落速度,你会发现什么?没错,纸的形状改变了,它的下落速度也发生了变化。

这是因为空气阻力对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影响。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我们乘坐的公交车和地铁,它们的速度决定了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还有,运动员在跑步比赛中,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比赛的胜负。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计算速度的方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课件

注意事项
课件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课件设计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课件素材要选用适当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以增强教学效果。 课件制作要注重交互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件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内容是否准确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课件布局
课件封面:包含课程标题、作者姓名等信息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运动的快慢相关知识点
互动环节:设计适当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总结与回顾: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
作业与练习: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
课件色彩
主题色调:采用 蓝色调,营造清 新、科技感
图片3:展示速度单位的标识和解 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图片2:展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和速 度
图片4:展示速度测试的实验设备 和操作过程
视频素材
视频素材的来源:网络、教学录 像等
视频素材的获取方式:通过搜索 引擎、教育资源平台等途径获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视频素材的格式:.mp4、.avi等 常见格式
视频素材的应用场景:用于辅助 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点
音频素材
背景音乐:轻柔舒缓,营造课堂氛围 实验声音:清晰记录实验过程的声音效果 讲解录音:专业教师录制的教学音频 音效:增加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文字素材
课件中需要包含 本节课的标题、 教学目标、重点 难点等基本信息
课件中需要包含 教学内容的文字 描述,如定义、 公式、定理等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现象,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1、学生是初二年级学生;小学已经接触过有关运动的知识;2、学生为初中的孩子,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3、学生有过较多的小组合作经验;4、学生已经学过运动的描述;5、学生能够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简单的比较;6、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过一些有关速度的计算。

3重点难点重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

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引入课题:图片引入。

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1、百米短跑中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冠军的?2、小时候做游戏,比较谁跑得快,往往是喊“预备!跑!”然后两人从同一起点跑,怎样判定谁获胜?活动2【讲授】进行新课一、比较运动的快慢1、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谁用时短,谁快!2、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谁通过路程多,谁快!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二、速度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 s/t回忆:我们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谁还记得长度和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根据这两个单位我们可以得到速度的单位,谁知道呢?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⒋单位:⑴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或m·s-⑵常用单位:千米/小时,符号为km/h或km·h-⑶换算关系:1m/s=3.6km/h讲解单位换算:(见课件)练习(1)18 km/h =XXm/s(2)15 m/s=XXkm/h4规范解题:例题1.20xx年刘翔110米栏夺金,成绩是12,92s,问这项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与速度是3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大已知:s1=110m,t1=12.91s,v2=30km/h求:v1解:v1=s1/t1=110m/12.91s=8.52m/sV2=30km/h=30×(1000/3600)m/s=8.3m/s答:刘翔的运动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