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评审标准中要求建立持续改进案例条款
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案
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案
为不断提⾼医院医疗质量⽔平,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细则》、《国家中管局⼤型中西医结合医院巡查细则》及《卫计委20xx年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我院20xx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案。
⼀、健全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第⼀责任⼈。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质控科,xxxx科长负责⽇常⼯作。
主任委员:略
副主任委员:略
(⼆)医疗质量控制科
科长:略
⼲事:略
⼯作职责:
1. 接受主管院长的领导,贯彻执⾏医疗卫⽣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
2.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案,确定考核指标、考核办法、每⽉进⾏检查与绩效挂钩。
3.制定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岗位管理办法,⾄少每季度有针对性进⾏抽查,对存在较⼤缺陷者通过季刊予以通报;
4.编写《医疗质量季刊》,对医院重⼤医疗事件,重点医疗指标、满意度调查等进⾏通报;
5.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案并付诸实施,不断扩⼤路径病种,加强科室路径管理资料的整理与保存、路径缺陷原因的查找与改进。
6.按照三甲复审实施⽅案,及时督导检查、汇总⾃查结果,及时汇报院领导;组织检查、督导落实,全⼒以赴通过三甲复审。
7.加强病历质控,重点关注输⾎病历、死亡病例、⼿术病历、危重疑难病例、住院≥30天、择期⼿术术前≧3天、费⽤≧3万、⾮计划重返⼿术、15⽇、30⽇再住院、危急值病历。对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内涵性、及时性进⾏检查、分析、总结,对病例存在的问题、疑问等下科室进⾏⾯对⾯沟通交流;完成归档病例的接受、登记、装订、⼊袋、上架、借阅、复印等⼯作;8.⾄少半年召开⼀次医疗质量与安全、病案质量、路径质量管理委员会例会及与医技科室沟通会,建⽴长效沟通联络机制,使医疗质量不断持续改进;
三甲条款--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
每半年复查1次。
2、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
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
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
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
3、向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进行血
液传播性疾病方面的解释说明,签署
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
【B】符合“C”,并
2、主管部门对血液透析室督导
的资料。
4。22。1.2医、护、
技岗位设置满足
医院功能与任务
要求。
【C】
1、至少有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
有 1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台血液透析机
以上,每增加10台血液透析机至少
增加1名执业医师;血液透析室负责
人应当由具备肾脏病学副高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
监测、分析、反馈及整改资料。
制度、岗位职责、技术
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
情况.
查看血液透析室信 息系统,质量监测、 追踪分析评价情况。
4.22。2。2有血液
透析患者登记及
病历管理制度。
【C】
1、有血液透析患者接诊、登记相关制
度,实施患者实名制管理。
2、透析病历包括首次病历、透析记录、
卫生部新三甲评审标准核心条款准备与体会通用课件
目录
• 背景介绍 • 核心条款解读 • 核心条款准备方法与策略 • 实践案例分享与体会交流 • 总结与展望
01
背景介绍
卫生部新三甲评审标准出台背景
卫生部新三甲评审标准是在原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指导下 ,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等学术组织共同参与制定的 一项行业标准。
信息化和数字化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新三甲评审标准将更加注重医疗数据 的分析和利用,以更好地评估医疗质量和效率。
医疗服务全面提升
未来的新三甲评审标准将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全面提升,包括医疗技 术、服务态度、环境卫生等方面。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学习和培训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 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掌 握新三甲评审标准的核 心条款和要求,提高自 身素质和能力。
核心条款是在新三甲评审标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指标和要 求,包括医院组织结构、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服务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文化等。
新三甲评审标准实施的意义和价值
新三甲评审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新三甲评审标准的实施,可以推动医院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 平和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实践经验丰富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更好地应 对新三甲评审标准的核心条款。
三甲评审案例条款(346款)
三甲评审需提供的案例条款(共计346款)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第二章医院服务:
第三章患者安全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第六章医院管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医院服务实施细则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医院服务实施细则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医院服务实施细则 2-1 预约诊疗服务项目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档次评审方法评挡标准 2-1-1 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 2-1-1-1 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B 现场摹拟预约
1、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普通门诊、出院复诊均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所有普通门诊号源和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专家门诊预约就诊率达85%以上,出院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 100%5 分,号源未全部开放预约不得分;缺一项门诊预约扣 1 分;预约率每下降 10 个百分点扣0.5 分符合“B”,并:
项目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档次评审方法评挡标准 2-1-2 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可操作流程,逐步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 2- 1-2-1 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可操作流程,逐步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 4、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变动出诊时间提前公告
现场摹拟出诊检查
5、医务人员熟知预约诊疗制度与流程现场检查符合“C”,并:
B 现场检查
A 查看预约率
1、对预约转诊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转诊工作 5 分,未开展
不得分 2-2 门诊流程管理 2-2-1 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
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 2-2-1-1 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方案
为保证我院“三甲”评审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根据三甲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质量为核心,加强医院能力建设和医院管理,逐步健全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内涵建设,规范医院运行机制,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医院评审,让我们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引导我院科学发展,重视内涵建设,严格依法准入,重视规范落实,坚持日常监管,重视动态考核,建立长效机制,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规范和指导各项工作,积极创建“三甲”医院,确保申报评审“三甲”成功。
(1)成立医院“三甲”评审领导小组组
长: XX
副组长: XX
组员: XXX
职责:负责全面协调三甲创建各项工作,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落实奖惩。
(2)成立“三甲”评审办公室主
任: XX
XX 附院评审办主任: XX
副主任: XX
成员(临床医技人员全脱产,行政科室职员兼职) :XXX
职责: 1、分解并组织学习《评审标准》;2、制定三甲工作路
线图,编写评审实施指南、方案; 3、每周汇总各相关工作返回的各科
室检查数据,整理分析,并作出简报; 4、整理应知应会的材料; 5、营造创建气氛; 6、催促、检查、指导; 7、起草申报书; 8、准备检查
资料; 9、安排检查接待;
(3)成立评审专家督导小组(内审员、联络员)
医疗组
组长: XX
副组长: XX
成员如下:
①内儿科系统内审员: XX (小组长) 、XX、XX
联络员: XX
②外科、妇产科、麻醉系统内审员:
XX/XX 联络员: XX
③门急诊、医技、药事系统内审员: X (小组长) 、XX、XX、XX
三级医院评审—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治疗方式、 手术类型和抗生素使用等。
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管理因素
如医院布局、设施设备、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 物处理等。
人员管理因素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防护意识不足,操作 不规范等。
微生物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给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带 来挑战。
医院感染的危害
实施与检查
实施改进措施
按照改进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加强院感知识培训、规范医疗操作、优化诊 疗流程等。
检查改进效果
在改进过程中,定期进行自查和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改进工作的有效 性。
总结与反馈
总结改进经验
定期对改进工作进行总结,梳理 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为后续改 进工作提供参考。
反馈存在问题
影响医疗质量
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导致医疗 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的痛苦。
医疗纠纷
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 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
医务人员健康风险
医院感染防控不力可能增加医务人 员感染的风险。
03
医院感染管理
组织与制度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建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全院的感染防控工作。
健全感染管理制度
处理措施
医院加强对呼吸机使用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 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有效降低了呼吸 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4.15.1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和药学部门设置以及人员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与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组织。
4.15.1.1 医院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健全药事管理体系。
【C】
1.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若干相关的药事管理小组,职责明确,有相应工作制度,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2.根据本机构功能、任务、规模设置相应的药学部门。
3.药学部门负责药品管理、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和药事管理以及临床药学工作。
4.医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与医疗机构药物治疗相关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B】符合“C”,并
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人员组成符合规范,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药事管理工作,每年不少于4次,有完整的相关资料。
2.医务部门与药学部门职责明确,有协调机制。
【A】符合“B”,并
有药事管理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能够体现药事管理的持续改进。
4.15.1.2 有药事管理工作制度。
【C】
1.医院根据国家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药事管理制度。
2.医院根据医院的药事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3.有药品遴选制度,遵循“一品两规”要求,制定本医院“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4.有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血液制剂、生物制剂及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B】符合“C”,并
1.有药事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宣传、教育、培训。
2.医务人员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
3.有保证上述制度落实的相关措施。
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成果展示方式
通过报告、论文、图表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等级医院评审在药 事和药物使用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
交流平台搭建
建立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 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的提升。
成果推广应用
将评审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评审流程与注意事项
准备阶段
根据评审标准,全面梳理医院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完善相关制 度、流程和记录。
现场评审
评审专家对医院进行现场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 等方式,全面了解医院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情况。
问题反馈
评审专家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整改提高
降低医疗成本
合理的药品采购和库存管 理能够降低医疗成本,提 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药事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药事管理起源于药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提 高,药事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展趋势
未来药事管理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和 安全性。同时,药事管理将更加关注患者用药的个性化需求和精准治疗的发展。
药事管理问题诊断与改进
问题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诊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甲评审精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下的PDCA持续质量改进
3. 渐进性:通过不断循环,逐一解决问 题,实现质量的逐步提升。
特点
2. 完整性:PDCA循环强调全面质量管 理,覆盖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
1. 循环性: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的过 程,每个阶段都是下一次循环的开始, 不断优化和改进。
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可以不 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
PDCA循环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PDCA循环,针对医疗质量问题 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医疗质量和患
者满意度。
应用PDCA循环对服务流程进行持续 改进,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服务 效率。
案例三: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案例二:优化服务流程
通过PDCA循环对医疗安全风险进行 识别和防范,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PDCA循环理论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下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医院整体质量水平,提 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医院能够系统地识别问题、 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并持续监测效果,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下,PDCA循环的应用有助于医院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质 量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04 持续质量改进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在评价中注重过程和结果。
3/20/2019
第二周期医院评审的重点内容
1、强调公立医院 的公益性
2、医院的安全、质量、 服务、管理、绩效等方 面是评审的核心内容
6、医院要 进行自查
Text
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与持续改进是重点章节
5、评审特别增加 医院社会评价
4、全面检验评审前一个周期 的日常工作是重点考核内容
3/20/2019
2、医院的安全、质量、服务、管理、绩效等方面是评审 的核心内容 在标准中特别增加患者10项安全目标的内容:
执行查对制度; 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正确执行医 嘱; 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执行手术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70% ≥60%
A级
≥20% ≥10%
3/20/2019
二
第二周期医院评审的重点
3/20/2019
医院评审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的整体能力与绩效,而不是重 点评价个人的能力与贡献。 • 其标准包含质量的结构面、过程面和结果面,整个评审程序 是一个动态的和循证的过程。
三甲医院等级评审临床、医技通用及特殊条款汇总
1.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 3.2.2.1 2.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述确认,双人核查后方
可执行。
20 危急值报告与处置
3.2.3.1 3.6.1.1 3.6.2.1
1.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应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 息、危急值内容、 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 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并做 好记录。 2.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处置并记录。
6 传染病管理 7 继续医学教育 8 门诊预约率
9 医师出诊
10
门诊突发事件应急管 理
1.3.3.1 1.5.4.1 2.1.2.1
2.2.2.1
传染病预检、分诊、传染病报告、诊疗和消毒隔离等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B级标准标准为≥90%。A级为≥ 95% A标准:门诊预约率达到门诊量 50%以上
规范使用与管理肠道外营养疗法
1.有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指南或规范,方便查询。 2.有评价用药情况的记录。 3.按照规范与程序使用激素类药物及血液制剂。
4.5.2.6
1.有肿瘤化学治疗等特殊药物的使用指南或规范,方便查询 。 2.规范、正确地使用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对可能发生的不良 反应有处置预案,药学部门能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3.对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超常规、超剂量、新途径的用药方 案,应由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通过病例讨论确定。 4.药学部门能为此类特殊药品的新制剂、新采购药品提供详 细的使用说明文件。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解读(4)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解读(4)
——组织和策划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实践
血液净化
1、专业设置和人员、设备配备:
(1)血透室,至少有1名主治医师负责日常工作。
(2)血透室护士配备合理,每名护士负责操作及观察的患者数量不得超过5个。
(3)医师、护士接受 6 月上岗前培训。
(4)血透室分区与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设备设施完善,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5)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配置合理,药品无过期。
2、质量管理制度:
(1)有质量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工作人员知晓。
(2)有规范的透析诊疗流程,医师每日查房,护士正确执行透析治疗医嘱,实施透析治疗护理常规,严格查对程序。
(3)建立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
(4)建立与完善运行数据库,实时记录,定期评价诊疗质量,有持续改进措施。
(5)发生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每个工作人员均知晓能遵循。
(6)血液透析常用质量指标达到市质控中心标准。
3、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测:
(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监测记录。消毒、无菌物品标明有效期限并定期更换。
(2)对乙肝、丙肝病人应隔离透析,病人进入血液净化室前作乙肝、丙肝检查,并定期复查。
(3)有医院感染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
(4)医疗废弃物管理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5)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检测消毒剂残留量。
4、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
(1)每台透析机建档,内容包括透析机出厂信息、操作运转和维修记录等。
(2)建立水处理设备档案,内容包括水处理设备出厂信息、消毒和冲洗记录和定期维修记录。
(3)各种透析器材应在符合条件的库房内存放,无包装破损并在使用期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质量有提高。 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主持与负责,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 效,提高急诊分诊能力。主管部门对急诊抢救工作有监督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 医院管理部门对急诊实施管理与协调。主管部门对急诊抢救工作有监管,定期评价医院急诊 体系对院内外紧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有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与流程,控制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主管职能部门对急诊 留观制度有监管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无超过72小时留观病人。 医院对急诊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医院与科室能定期评价,有能够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 记录。本科/室/组能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有定期的质量管理评价,持续改进急诊工作 执行核心制度,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主管部门对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有监管,有分析和持续 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标准防护措施 。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开展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咨询。有根据教育效果评价持续改进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 有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形成中医诊疗特色,质量持续 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康复治疗训练人员资质符合要求,康复训练质量有持续 有定期的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标准与程序。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价体现持续改进成效 医院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健全药事管理体系。有药事管理工作计划和年度工 作总结,能够体现药事管理的持续改进。 落实药品调剂制度,遵守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保障药品调剂的准确性。有对调剂工作督导检 查、追踪评价,持续改进调剂工作。 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整体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对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有追踪 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成效。 临床药物治疗执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遵循相关技术规范。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有追踪评 药师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调配发药,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有 效干预。医院有可行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有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的措施,有专人负责 对防范差错工作进行系统检验,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效果分析,体现多环节防范与持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的研究与监 测,有计划、检查和总结,有临床药学工作记录和持续改进措施。 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至少每半年一次向临床征求对项目设置合理性意见,持续改 进,确保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求。 实验室制定针对不同情况的消毒措施,并保留各种消毒记录。定期监控各种消毒用品的有效 性。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持续改进消毒管理。 实验室建立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有根据监管情况,持续改进危险品管理工作。 检验结果的报告时间能够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对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有成效。 常规开展室内质控。室内质控文件齐全,记录完整。根据失控原因分析,持续改进检验质量 病理诊断应按照相应的规范,有复查制度、科内会诊制度。根据监管结果分析,持续改进病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规范、有质控措施和记录。持续改进取材工作质量。
5.4.6.1
5.5.1.2
5.5.1. 4.1
5.5.2.1
5.5.2.2
5.5.2.3
5.5.2.4
5.5.2.5
5.5.3.3
5.5.3.4 6.4.3.1 6.4.3.3 6.5.4.1 6.5.4.2
6.6.1.1
6.6.3.2 6.6.4.3 6.6.8.1 6.8.2.2 6.8.3.1
4.15.3.5
4.15.7.1 4.16.1. 1. 4.16.2.6 4.16.2.9 4.16.4.3 4.16.7.3 4.17.4.1 4.17.6.4
4.18.2.3
4.18.4.1
4.19.2.1 4.19.4.1 4.19.5.3
4.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
4.20.5.2
4.20.6.1
4.20.7.2
4.20.8.1 4.21.2.1 4.21.3.3 4.21.5.1 4.22.2.1 4.22.2.4 4.22.3.2
4.22.3.3
4.22.4.3
4.22.5.1
4.22.6.1
4.23.1.3
4.23.2.1 4.24.1.2 4.26.3.2
4.26.3.3
4.27.2.1
4.27.2.2
2.3.3.1
2.4.1.1
2.4.2.1
2.4.2.2 2.4.3.1
2.4.4.1
2.5.1.1
2.5.2.1 2.5.3.1
2.6.1.1
2.6.2.1
2.6.4.1
2.6.5.1
2.7.1.1
2.7.1.2 2.8.1.1 2.8.4.1
3.1.2.1
3.1.3.1
3.1.4.1 3.2.2.1 3.2.3.1 3.8.1.1 3.9.1.1
1.2.2.1 1.3.3.1 1.3.4.1 1.3.5.1 1.4.1.1 1.4.2.1 1.4.4.2 1.5.2.1
1.5.3.1
1.5.5.1 1.6.1.1 2.1.2.1 2.1.3.1 2.2.1.1 2.2.2.1 2.2.3.1 2.2.3.2 2.2.4.1
2.2.5.1
2.3.2.2
4.5.8.3
4.6.7.2
4.6.8.2 4.6.8.3 4.7.4.2 4.7.6.1
4.7.8.3 4.8.1.4
4.8.2.2
4.8.3.2
4.8.6.2 4.9.3.2 4.10.3.1 4.10.5.2 4.11.2.1 4.12.3.1 4.12.4.1 4.15.1.1
4.15.2.6 4.15.2. 10 4.15.3.1
4.27.2.4 4.27.2.5 4.27.4.2 5.1.2.2 5.1.3.1
5.1.4.1 5.1.4.2
5.1.4.4 5.1.4.5 5.2.1.1
5.2.1.5 5.2.5.2 5.3.3.1 5.3.4.1 5.3.4.2 5.3.7.1 5.3.8.1 5.4.3.1 5.4.5.1
新生儿室感染管理符合规范。持续改进有效果。
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有重大手术并发症的案例分析报告,持续改进术 后质量管理,术后并发症预防有效,并发症降低。 医院对手术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医院与科室能定期评价,有能够显示持续改进效 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有效控制非计划再次手 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有效预防麻醉意外与并发症,持续改进有成效。 建立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管理的规范与流程,能有效地执行。持续改进有
6.8.5.1
6.9.8.2 6.10.1.1 6.11.1.1
6.11.2.1 6.11.3.1
根据定期总结和征求意见,持续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持续改进传染病管理,无传染病漏报,无管理原因导致传染病播散。 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持续改进急诊抢救工作。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咨询等公益性活动有定期 对参与的每一例医疗救援或防控工作均有总结分析,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有应急演练或应急实践总结分析,对应急指挥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医院有停电事件的应急对策。 对所承担的教学工作有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 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养任务。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县医院骨 干医师培养情况的追踪随访、总结评价,持续改进培训工作。 指导和培训下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诊疗水平,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对援助工作有监管, 对科研工作有监管,有追踪、有评估与持续改进,有记录。 不断提高预约就诊比例,门诊预约率达到门诊量 50%以上。 对预约转诊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转诊工作。 门诊管理工作有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门诊工作。 医务人员出诊情况有登记与分析评价,持续改进出诊服务。 有门诊就诊情况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门诊工作。 有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应急事件分析评价,持续改进 有多科综合门诊成效分析评价,持续改进综合门诊质量。 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 日门诊。有门诊服务监管评价,持续改进门诊服务质量。 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 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有重点病种急诊抢救登记、总结、分析、反馈及持续改 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有大 规模抢救登记与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措施。 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持续改进 有为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相关制度与流程,危重患者应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 续。持续改进急诊入院服务有成效。 为患者提供办理入院、出院手续个性化服务和帮助。持续改进入院服务有成效。 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持 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 措施的知晓度。持续改进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有成效。 有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严格收费服务管理,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 便患者就医。持续改进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有成效。 公开医疗价格收费标准和基本医疗保障支付项目。持续改进基本医疗收费管理有成效。 保障各类参加基本医疗保障人员的权益,强化参保患者知情同意。持续改进保障人员权益服 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等具有知情选择的权利。 医院有相关制度保证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持续改进有成效。 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置,并获得其同意,说 明内容应有记录。持续改进有成效。 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有审核管理程序,并征得患者 书面同意。实验性临床医疗项目档案资料完整,对监管情况有评价,有整改措施与持续改进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有监管情况分析评价,有整改措施与持续改 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 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持续改进有成效。
3.9.3.1
3.10.1.1
3.10.2.1 4.1.1.2 4.1.1.3 4.2.1.1 4.2.2.2 4.2.4.3
4.2.5.1
4.4.5.1
4.5.1.1 4.5.2.2 4.5.2.4 4.5.2.7 4.5.2.8 4.5.3.1 4.5.4.1
4.5.5.2
4.5.6.1 4.5.6.2 4.5.7.4 4.5.7.5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持续改进有成效。 为患者提供就诊接待、引导、咨询服务。持续改进有成效。 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持续改进有成效。 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 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查对方法正确,诊疗活动中查对制度落实,持续改 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重点部门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持续改进有成效。 正确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标识,持续改进有成效。 医嘱制度规范执行,持续改进有成效。 有危急值报告和接收处置规范,持续改进有成效。 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持续改进有成效。 持续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 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应用安全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 持续完善和优化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方案或制度规范。 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近亲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者对诊疗方案做出 正确理解与选择。职能部门对患者参加医疗安全活动有监管,有持续改进。 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持续改进医疗安全管理。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有持续改进,成效明显,逐步形成全院共同参与质量与安全管理的 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相关任 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 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持续改进有成效。 开展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与评 医院与职能部门领导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至少掌握 1~2 项质量管理改进方法及 质量管理常用技术工具,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对落实情况进行追踪与评价,医院管理工作有 对执行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 径的因素,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持续改进有成效。 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病情评估/诊断。持续改进评估质量,为患者提供同 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临床检查适宜性有定期分析和评价,有持续改进。 规范使用与管理肠道外营养疗法。持续改进措施有效。 开展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有成效。 对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诊疗,为患者制订最佳的住院诊疗计划/ 加强住院诊疗活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诊疗工作,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有院内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持续改进有效果,保证患者诊治连续性和质量。 用新制定与更新后的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南/规范培训相关人员,并在临床诊疗工作遵照执行 。对落实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医院对患者的出院指导与随访有明确的制度与要求。对随访工作有追踪,持续改进有成效。 对特定患者采用多种形式定期随访。对随访工作有追踪,持续改进有成效。 对各临床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有明确的要求。平均住院日达到控制目标。 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管理与评价。根据对超过30天住院患者的分析持续改进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