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p区元素复习提纲,及试题
p区元素知识归纳及解题分析2
![p区元素知识归纳及解题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4364d36cf7ec4afe04a1dfc4.png)
例19:砷的化合物在农业上有广泛的用途。砒霜是最重要的砷化合物。从熔炼 提纯Cu和Pb的烟道灰中,可获得大量的砒霜,它是含As 75.74%的氧化物,它 形成分子晶体。 1、画出砒霜的分子结构图。 2、砷和硫直接相互反应形成As4S3、As4S4、As2S3和As2S5等硫化物。其中后两 个也能用H2S从As(III)和As(V)的盐酸溶液中沉淀出来。 (1)画出As4S4的分子结构图。 (2)写出用砒霜为原料制备As2S3的化学反应式。 3、试解释NH3、PH3、AsH3和SbH3中H—X—H之间的键角值分别是107.3°、 93.6°、91.8°和91.3°。 4、砒霜是剧毒物质,法庭医学分析上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 把试样与锌和硫酸混和,若试样中含有砒霜,则会发生反应生成砷化氢;在无 氧条件下,将生成的砷化氢导入热的玻璃营中,在试管加热的部位砷化氢分解 形成亮黑色的“砷镜”。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5、“砷镜”和“锑镜”的差异是马氏试砷法的一个判断依据,请指出这种差 异的化学原理。 6、假若用Zn在酸性介质中处理亚砷酸钾(K3AsO3)样品2.30 g,产生的AsH3 再用I2氧化至砷酸需要I2 8.50 g。试确定这种亚砷酸钾(K3AsO3)样品的纯度?
(1)砒霜中毒常用Fe(OH)2解毒,河水被As(III)污染后不适 宜用Fe(OH)2来处理为何?用熟石灰是常用方法,写出相关方 程式。 (2)法医检验砒霜中毒使用了Zn粉、盐酸,还使用NaClO, 为什么要使用它,写出方程式。
(3)设计测定As2O3和As2O5混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写出相 关方程式与As2O3百分含量计算式。
1、N2H4H2O 2、2NaOH + Cl2 === NaClO + NaCl + H2O NH2CONH2 + NaClO +2NaOH ==== N2H4H2O + NaCl + Na2CO3 3、 (1)尿素水解 NH2CONH2 + 2NaOH === 2NH3 + Na2CO3 (2)肼被氧化 NH2NH2 + 2NaClO === N2 + 2H2O + 2NaCl (或 N2H4H2O被氧化) 4、蒸馏 5、(NH2OH)HX+ SO3 == (NH2OSO3H)HX, (NH2OSO3H)HX+4NH3 === N2H4 + (NH4)2SO4 +NH4X
北师大考研无机化学复习题第十四章
![北师大考研无机化学复习题第十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e17c71c9c1c708a1284a443d.png)
第14 章p 区元素(二)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16-18族元素的特点;2.了解重点元素硫、卤素的存在、制备和用途;3. 掌握重点元素硫、卤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会用结构理论和热力学解释它们的某些化学现象;4. 了解第1个稀有气体化合物的诞生及其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二、要点1.薄膜法(membrane process)工业上利用离子交换电解NaCl水溶液生产Cl2的一种方法,隔开阳极室和阴极室的薄膜式一带有支链(支链上有磺酸基或羧基)的聚全氟乙烯骨架高分子离子交换膜,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允许Na+由阳极室流向阴极室以保持电解过程中两室的电荷平衡,而不让OH-按相反方向流向阳极室。
2. 臭氧空洞(ozone hole)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经过跟踪、监测,科学家们找到了臭氧空洞的成因: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
另外,寒冷也是臭氧层变薄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首先在地球南北极最冷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了。
3.恒沸溶液(azeotropic solution)恒沸溶液即恒沸混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些溶液的组成与其相平衡的蒸气组成相同时,溶液在蒸馏时期沸点保持恒定,故称恒沸溶液。
例如,在一大气压下,氯化氢和水的恒沸混合物中含氯化氢的重量百分数为20.24,其恒沸点是108.6℃。
4.制备某些重要含硫工业产品的途径:化合态硫或天然单质硫2 22SO4 2Cl23H3H 2SO4三、学生自测练习题1.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1 所有卤素都有可变的氧化数。
( )1.2 实验室中用MnO2和任何浓度HCl作用,都可以制取氯气。
( )1.3 卤素单质的聚集状态、熔点、沸点都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呈有规律变化,这是因为各卤素单质的分子间力有规律地增加的缘故。
P区元素(一)(II)习题
![P区元素(一)(II)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7d87ab27284b73f342502e.png)
P区元素(一)II习题目录一判断题1 固体铵盐受热分解产物因生成铵盐的酸的性质不同而异。
()2 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所有硝酸盐的水溶液也具有强氧化性。
()3 HNO3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4 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铜与稀HNO3反应生成NO,所以稀HNO3的氧化性比浓HNO3强。
()5 在KI水溶液中加入NaNO3,再加CCl4萃取,CCl4层显紫红色。
()6 氮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的次序为NH3<PH3<AsH3<SbH3<BiH3。
()7 氮族元素氢化物的碱性强弱次序为NH3<PH3<AsH3<SbH3<BiH3。
()8 氮族元素氢化物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NH3>PH3>AsH3>SbH3>BiH3。
()9 氮族元素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高低次序为NH3>PH3>AsH3>SbH3>BiH3。
()10 加热NH4Cl和NaNO2的混合溶液可以生成N2。
()11 在任何条件下,P4O10与水反应的产物都是H3PO4。
()12 H3PO4是具有高沸点的三元中强酸,一般情况下没有氧化性。
()13 NaH2PO4、Na2HPO4、Na3PO4三种溶液均呈碱性。
()14 H3PO3是三元弱酸,易发生歧化反应。
()15 H3PO2是三元弱酸,可以发生歧化反应。
()16 在Na2HPO4溶液中加入AgNO3生成Ag2HPO4沉淀。
()17 锑和铋为金属,所以它们的氢氧化物皆为碱。
()18 砷分族最高氧化值为+5。
()19 砷分族包括Ge、Sb、Bi三种元素。
()20 铋酸钠为土黄色,易溶于水,有强氧化性。
()21 Bi2S5为黑色硫化物。
()二选择题1 NaNO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
(A)Na2O,NO2,O2;(B)NaNO2,O2;(C)NaNO2,NO2,O2;(D)Na2O,NO,O2。
区和p区元素总结
![区和p区元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e51f58964bcf84b9d57bec.png)
化 学 电 子
因为HCO3-以氢键相连形成二聚离子或多聚链状离 子,因此溶解度较小。
教
案
12
3. 2Fe3++3CO32-+3H2O= 2Fe(OH)3↓+3CO2↑
2Cu2++2CO32-+H2O= 2Cu2(OH)2CO3↓+CO2↑
1.两性金属,两性氢氧化物;
S
区 元
2. BeCl2和AlCl3都是共价化合物,易升华、聚合
素
等;
复
习 3. 常温不与水作用,被冷的浓硝酸钝化;
4.盐都易水解。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6
p区元素复习
一、硼族元素
S
区
元 素 复
1. BF3,H3BO3,HBF4,哪个是缺电子化合 物?
习
BF3,H3BO3是却电子化合物。
教
案
2
10.比较s区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中强
强
强
强
强
S
区 元 素
Be(OH)2 Mg(OH)2 Ca(OH)2 Sr(OH)2 Ba(OH)2
两性 中强
强
强
强
复
习 11. 解释BeCl2为共价化合物,而MgCl2,CaCl2
为离子化合物?
无
因为Be2+半径小,极化力强,所以Be 举例说明锂和镁的相似性。
素
复 1.在空气中燃烧均生产正常氧化物;
习
2. 易与N2结合;
3. 难溶盐:LiF与MgF2, Li2CO3与MgCO3
无 机
4.氢氧化物溶解度小,受热易脱水成氧化物;
元素化学-p区
![元素化学-p区](https://img.taocdn.com/s3/m/f0171d12b7360b4c2e3f64f5.png)
一、p区元素
元素化学-p区
卞 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147
IA 1A
VIIIA
8A IIA 2A IIIA 3A IVA 4A VA 5A VIA 6A VIIA 7A
1 2 3 4 5 6 7
H Li
He Ne Ar
Be
IIIB 3B IVB 4B VB 5B VIB 6B VIIB 7B ------- VIII ------------- 8 ------IB 1B IIB 2B
到纯度为96%的粗硅。
在CuCl催化下,将上述粗硅与HCl气体反应得
到SiHCl3。经精馏后,得到纯度为7个9的硅。
应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用H2还原
变。
压电材料 没有对称中心的晶体具有压电性质
SiHCl3得到高纯硅(纯度可达9个9)。
应用区域熔融精炼法进一步提纯(纯度可达12
3
4
一些无机单质的结构
部分主族单质形成特殊结构
同核双原子分子
为什么P区元素单质呈现多种多样的
结构形式、形成为数众多的同素异 形体? 答:p区元素从上到下经历由非金属到 金属的过渡过程,结构形式也经历 了从分子、共价到密堆积的过程。 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聚合,越来越具 有金属性。
在同一周期里,碳族元素具有最多
堆积方式:三种方式都有。 非金属: 分子晶体:熔沸点低,如Br2,I2; 原子晶体:溶沸点高,C、Si、B; 簇合物:B12(二十面体)、P4(白磷)、S8(皇冠八元
环)、Se8(另有灰硒,为螺旋链状结构);
链状、层状晶体:红磷(四面体链)、黑磷(皱褶网状)、
硫聚合物(螺线型硫)、灰硒和碲(螺旋链状结构)、As 和Sb(皱褶六角网状)。
p区元素知识归纳及解题分析(2)..
![p区元素知识归纳及解题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e2d9270955270722192ef7fe.png)
1、ONO2- NO+O2-=ONO2-N O OFra bibliotek-1O
2、O2NOCO2- 或ONO2CO2-(把O合在一起写也算对)
O O N O O C O O O O N O C O
-1
-1
3、NO2–+Cu++2H+ =NO+Cu2++H2O 4、3NO=N2O+NO2 发生2NO2=N2O4的聚合反应,因此最后压力仅略低于2/3。
例15:将NH4Cl溶液用盐酸调制成pH=4的溶液,然后进行电解, 发现制成了一种常见的二元化合物A,用空气把气体产物带出电 解槽即得到较为纯净的A。A是一种挥发性的易爆炸的浓稠液体, 沸点只有700C,其结构与NH3相似。 1、试确定A,写出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 2、比较A和NH3的极性大小。 3、将A与NaClO2按物质的量之比1:6混合,可得到一种绿色环保 的消毒剂B以及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A的消毒 效果是同质量的Cl2的2.63倍。试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A中两元素的电负性相同。试设计一个试验确定A中哪一 种元素带部分正电荷,哪一种元素带部分负电荷?简述其实验步 骤。
例13:有甲乙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它们如果用氧 气充分氧化都不残留固体物质,先将它们以适当比例混合,测 得1 atm、127 oC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6825 g/dm3。混合物充 分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或无水氢氧化钠,失重一样,留下 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不起变化,其体积相 当于同状态时原混合气体体积的68%。如果甲燃烧,燃烧产物 通过浓硫酸后,留下的气体体积与同状态时甲的体积相同,密 度只有甲的7/8。根据实验数据,导出甲乙的分子式及其组成。 NH3,64% N2H4,36%
p区元素1硼碳
![p区元素1硼碳](https://img.taocdn.com/s3/m/a609adf3fab069dc50220175.png)
2Al 6HCl(g) 2AlCl3 3H2 (g) △ Al2O3 3C 3Cl2 2AlCl3 3CO
△
§3 碳族元素
碳族(IVA):C, Si, Ge, Sn, Pb 价电子构型:ns2np2
存在形式: 碳:金刚石、石墨 硅:SiO2和各种硅酸盐
含 火 硼 焰 化 高能燃料,剧毒 呈 合 现 物 绿 燃 色 烧 ② 水解 B2H6 (g) 3H2O(l) 2H3BO3 (s) 6H2 (g) △ rHm -509.3kJ mol
-1
水下火箭燃料
硼的含氧化合物
① 三氧化二硼 B2O3
结构:原子晶体:熔点460C
富勒烯,C60
(sp2杂化)
碳纤维
石墨(sp2杂化)
金刚石(sp3杂化)
碳的化合物
1.碳的氧化物
(1) 一氧化碳(CO)
结构:
CO(6+8=14e-)与N2(2×7=14e-)
是等电子体, 结构相似。 :C O: :C
一个σ 键
O:
两个π键
性质: ①作配位体,形成羰基配合物
Fe(CO)5, Ni(CO)4, Co2(CO)8
H B
H
B
H
H
• 硼烷的结构
B:利用sp3杂化轨道,与氢形成三中心二电子键。(氢桥)
H
H B B H
H
记作:
H
H
要点:B的杂化方式,三中心二电子键、氢桥。
B4H10分子结构
•硼烷的性质
① 自燃 B2H6 (g) 3O2 (g) B2O3 (s) 3H2O(g)
△ rHm -2034kJ mol-1
无机化学p区元素习题
![无机化学p区元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dc878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b.png)
无机化学p区元素习题P区元素习题目录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完成方程式;五计算并回答问题一判断题(返回目录)1硼在自然界主要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在硼与氢形成的一系列共价型氢化物中,最简单的是BH3。
()3硼酸是三元酸。
()4硼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电负性比氢小。
()5由于B-O键键能大,所以硼的含氧化合物很稳定。
()6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2O7。
()7B2H6为平面形分子。
()8硼是缺电子原子,在乙硼烷中含有配位键。
()9三卤化硼熔点的高低次序为BF3BCl3>BBr3>BI3。
()11地壳中丰度最大的金属元素是铝。
()12Al2O3是两性氧化物,因而各种晶型的Al2O3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
()13只有在强酸性溶液中才有Al(H3+2O)6存在。
()14在气相中三氯化铝以双聚分子Al2Cl6的形式存在。
()15Al某3都是共价型化合物。
()16KAl(SO4)2·12H2O与KCr(SO4)2·12H2O属于同分异构体。
()17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金属铝可制得无水AlCl3。
()19因AlCl3分子中Al为缺电子原子,所以AlCl3中有多中心键。
()20碳酸盐的溶解度均比酸式碳酸盐的溶解度小。
()21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大,同理,CaCO3比Ca(HCO3)2的溶解度也大。
()22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
()23分子筛是人工合成的硅铝酸盐,具有吸附和催化作用。
()24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它是颗粒状的石墨。
()25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即使在纯氧气中,金刚石也不能燃烧。
()26一般情况下,CO2不能助燃,但是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能燃烧。
()27高纯度的硅和锗是良好的半导体。
()28金刚石与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由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的△rH>0。
()29用碳酸钠溶液沉淀溶液中的Ca2+,Mg2+,Cu2+时,均得到碳酸盐沉淀。
()30水溶液中Cu2+与CO2-3作用形成的沉淀是Cu2(OH)2CO3。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p区元素二14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p区元素二14](https://img.taocdn.com/s3/m/7ff21834ba1aa8114431d95a.png)
为了阻止分解,常采取的防范措施:市售约为 30% 水溶液,用棕色瓶装,放置在避光及阴凉处,有时加入 少量酸 Na2SnO3 或 Na4P2O7 作稳定剂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4) 金属离子对 H2O2 的穿梭催化分解 能起催化分解作用的金属离子的电极电势总是处于
+1.76 V ( H2O2/H2O ) 和 + 0.70 V ( O2/H2O )之间。 以 Fe3+ 的催化作用为例,Fe3+/Fe2+电对的 E = +0.77 V,即它与
O2/H2O2 电对构成的电池电动势为正值,可将 H2O2 氧化
2 Fe3+ + 4 H2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巨能钙 disturbance disturbance disturbance
Calcium L-Threonate 过氧化氢的使用依赖于其氧化性,不同
浓度的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般药用双氧水的浓 度为3%,美容用品中双氧水的浓度为6%,试剂级双氧 水的浓度为30%,食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5%,浓度在 90%以上的双氧水可用于火箭燃料的氧化剂,若90%以 上浓度的双氧水遇热或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
I2 + O2 + 2OH-
● 处理电镀工业含 CN- 废液:
O3 + CN-
OCN- + O2 O3 CO2 + N2 + O2
● 金在 O3 作用下可以迅速溶解于 HCl:
2 Au + 3 O3 + 8 HCl
p区元素知识归纳及解题分析
![p区元素知识归纳及解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ba52b06f1aff00bfd51e16.png)
例9:有甲乙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它们如果用氧 气充分氧化都不残留固体物质,先将它们以适当比例混合,测 得1 atm、127 oC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6825 g/dm3。混合物充 分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或无水氢氧化钠,失重一样,留下 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不起变化,其体积相 当于同状态时原混合气体体积的68%。如果甲燃烧,燃烧产物 通过浓硫酸后,留下的气体体积与同状态时甲的体积相同,密 度只有甲的7/8。根据实验数据,导出甲乙的分子式及其组成。
例8:NO与超氧离子(O2—)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本题用A为代号。 A被认为是人生病,如炎症、中风、心脏病和风湿病等引起大量 细胞和组织毁坏的原因。科学家用生物拟态法探究了A的基本性 质,如它与硝酸根的异构化反应等。他们发现,当16O标记的A在 18O标记的水中异构化得到的硝酸根有11% 18O,可见该反应历程 复杂。回答如下问题:
氮族元素
1、氮气、氮的氢化物、氮的氧化物 2、亚硝酸与硝酸 3、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解毒 4、磷的卤化物与氧化物 5、正磷酸、焦磷酸、与偏磷酸的鉴别 6、亚磷酸与次磷酸的还原性与酸性 7、磷的卤氮化物(PNCl2)n 8、砷、锑、铋的硫化物 9、AsO33-的还原性与AsO43-的氧化性
碳族元素
1、[S2I4][AsF6]2,S8+8I2+12AsF5=4[S2I4][AsF6]2+4AsF3 2、S2的两个反键电子分别与3个I2+离子的反键电子形成离域,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形成两组π*44,离域后相当于电荷均匀化, 即为S22/3+与两个I22/3+,按分子轨道理论键级分别为7/3和4/3,因 此,可画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四元环,除S=S双键外,其余部分 用圆圈表示离域。 3、从(2)得知,A中I-I键的键级为4/3,大于碘(I2)中I-I键 的键级1,因此键长小于碘(I2)中I-I键的键长。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14章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14章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4276dfb4afe04a1b071de86.png)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1-4章复习提纲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如:ZA n R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B. 原子序数=质子数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 原子与原子b. 原子与其离子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 , A 2B ,AB 2, NaOH ,Na 2O 2,NH 4Cl ,O 22-,NH 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 3,CH 4,CO 2,HClO ,H 2O 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练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习题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c935c0fc4ffe473268ab87.png)
2、数目规律
(1)每一周期所含元素的种类数;元素种类最多的 族,周期。 (2) 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 差有以下三种情况1;11;25。 (3) 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分两种情况, 以第IIIB族为界
5、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的规律
了解原子半径的3个影响因素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渐小(稀有气体元 素除外)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渐大
如:比较Al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l3+ 电子数相同,与S2-同一族元素的O2-比较, Al3+<O2-,且O2-<S2-,故A13+<S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在Na、K、O、N、C.Li、F、H八种元素 中,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H_<_F__<_O_<_N_<_C__<_L_i<_N__a_<_K_________ 。
(4)Y、Q可以按1:1形成一种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与X、 Y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z、M四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 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 合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Y的氢化物稳定性比M氢化物稳定性弱 B.X、Y、Z、M原子半径X<Y<Z<M C.ZX可以和水反应,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D.Z2Y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4、X、Y均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Y能形 成X2Y型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X与Y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 电子层结构、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可能为I :1 C.X2Y不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D.X原子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原子的原子 半径
高一生物必修一14章测试题
![高一生物必修一14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2dc0fd79563c1ec4da7188.png)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必修一1-4章)一、选择题 ( 每题 2分,共 70分 )1.在以下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要的元素是()。
A.C、H、O B.C、H、O、PC.C、H、O、N D.C、H、O、N、P2.以下生理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B.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C.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达信息D.受精作用的达成3.某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很多张连续切片,在电镜下察看这些切片后他画出了一个综合图 (如图 ),这一细胞不行能是()。
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B.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C.真核细胞D.植物细胞4.研究人员分别对光合细菌和蛔虫进行各样剖析、察看等实验,获取的结果如下表 (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你以为该研究人员对光合细菌和蛔虫的实验记录正确的选项是()。
纤维素酶核仁光合色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办理的结果光合细菌×√×××√无变化蛔虫√×××√√无变化A. 光合细菌B.蛔虫5.如图是某生物细胞显微构造表示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构造 1 和 2 都含有磷脂B.细胞器 3 和8 只散布于植物细胞中C.同时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细胞器是 3 和 4D.该表示图可表示高等植物细胞6.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A.抗体B.胆固醇C.维生素D D.核酸7.如图表示用含3H 标志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某细胞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表示图,则该细胞中出现3H 的部位挨次为 ()。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8.以下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均属于生物膜系统B.全部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没法进行各样代谢活动C.生物膜的构成成分和构造都是同样的,在构造和功能上密切联系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样细胞器分分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响不会相互干扰9.如图中 a 和 b 表示两种细胞器,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元素化学:p区金属
![元素化学:p区金属](https://img.taocdn.com/s3/m/1a7f73209e314332396893e0.png)
好,更符合滴定操作要求。
例2:碱式氯化铝BAC的分子式为[Al2(OH)xCl6-x]y,其中1<x<6, y<10。BAC溶于水后净水效果好于硫酸铝,可通过煤矸石(主要 成分为硅、铝、铁的氧化物)与浓度均为16%的硫酸与盐酸的混 合酸在沸腾下制备。
三、硫化物
硫化物 状态 溶解
GeS2 白色
Na2S
SnS2 黄色
Na2S
GeS 红色
SnS 棕色
(NH4)2Sx (NH4)2Sx
PbS 黑色
浓盐酸 HNO3
第三节 锑和铋
ns2 np3
3-1 锑、铋的单质 1、存在:我国锑的含量占世界第一位,湖南冷水江的锡矿山 是世界最大的锑矿。辉锑矿(Sb2S3)、辉铋矿(Bi2S3)。 2、提取: 2Sb2S3+3O2+6Fe=Sb4O6+6FeS; Sb4O6+6C=4Sb+6CO;Bi2S3+3Fe=2Bi+3FeS 3、性质 1)与氧气、卤素、硫 2)与浓硝酸、浓硫酸、王水: 2M+6H2SO4=M2(SO4)3+3SO2+6H2O 4、用途:伍德合金用作保险丝、灭火和蒸气锅炉中安全装置
KI溶液1~2 mL充分溶解,使溶液呈透明橙红色。加0.5 mL
2%淀粉溶液,用0.01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使溶液由 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下所用去的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V(S2O32-)。再加入二甲酚橙3~4滴,用0.0100 mol/L EDTA标 准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时,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
Sb2S3
Bi2S3
s区,p区元素
![s区,p区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16fdb39e6529647d2628520f.png)
Na 黄 589.2
K 紫 766.5
Ca 橙红 714.9
Sr 深红 687.8
Ba 黄绿 553.5
波 长 / nm
热稳定性
碱金属的卤化物在高温时挥发而难分解;
碱金属的硫酸盐在高温下既难挥发,又难分解
碱金属的硝酸盐热稳定性较低,在一定温度可分解 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硫酸盐对热也较稳定 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热稳定性较碱金属碳酸盐要低
增强
判断碱性强弱的半定量公式
f
离子势 f1/2>0.33,金属氢氧化物显酸性
=
阳离子电荷
= 阳离子半径
Z r
0.33>f1/2>0.22,金属氢氧化物显两性
f1/2<0.22,金属氢氧化物显碱性
8.1.5 盐类
重要盐类:卤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 晶型
绝大多数是离子型晶体,但锂和铍的某些盐有一定的共价性。
溶解度的变化
LiOH Be(OH)2 Mg(OH)2 Ca(OH)2 Sr(OH)2 Ba(OH)2
增 大
NaOH KOH RbOH CsOH
增
大
减小
碱性的变化
LiOH Be(OH)2 Mg(OH)2 Ca(OH)2 Sr(OH)2 Ba(OH)2
增 强
NaOH KOH RbOH CsOH
盐类的应用
硝酸钾:在空气中不吸潮,在加热时有强氧化性,用来制
造黑火药。硝酸钾还是含氮、钾的优质化肥。
氯化镁:通常以MgCl2· 6H2O形式存在,它能水解为
Mg(OH)Cl,氯化镁易潮解,普通食盐的潮解 就是其中含有氯化镁之故。纺织工业中用氯化 镁保持棉纱的湿度而使其柔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预习提纲
1、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N的成键特点。
3、N2的结构及性质。
4、氮的氢化物,主要是氨和铵盐。
氨的性质,铵盐的受热分解规律。
5、氮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子结构。
6、含氧酸,主要是亚硝酸和硝酸的结构及性质。
7、硝酸反应性规律,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
8、单质P的结构及其变化。
9、磷的氧化物,结构和性质。
10、各类磷的含氧酸结构。
11、砷、锑,铋氧化物及其谁和我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
12、砷、锑,铋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变化规律和重要反应。
13、氧族元素一般性质,氧的同素异形体结构。
14、过氧化氢结构及性质。
15、单质硫的结构及变化规律。
16、硫化氢和硫化物,特别是金属硫化物的性质。
17、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其相应的酸的结构和性质。
18、硫的其他含氧酸结构。
第十四章复习题
一、是非题:
1、硫有六个价电子,每个原子需要两个共用电子对才能满足于八隅体结构,硫与硫之间又不易生成π键,所以硫分子总是链状结构.
2、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的酸性和还原性都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3、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4、双氧水具有四种反应类型: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歧化作用和生成盐类的作用.
5、臭氧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具有类似的V形结构。
中心原子都以sp2杂化,原子间除以σ键相连外,还存在∏34的离域π键。
结构的主要不同点在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不同.
6、过氧化氢的分解就是它的歧化反应,在碱性介质中分解远比在酸性介质中快.
7、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的漂白原理是相同的.
二、选择题:
1、下列氧化物中单独加热到温度不太高时能放出氧气的是
A、所有两性氧化物.
B、所有高低氧化态复合起来的氧化物.
C、所有金属二氧化物.
D、所有过氧化物.
2、下列四类化合物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
A、硫酸盐.
B、硫代硫酸盐.
C、过硫酸盐.
D、连多硫酸盐.
3、硫酸
A、在水中全部电离.
B、与活泼金属反应都得SO2.
C、能氧化一些非金属单质.
D、上面三种说法都正确.
4、硫代硫酸钠
A、在酸中不分解.
B、在溶液中可氧化非金属单质.
C、与I2反应得SO42-.
D、可以作为络合剂(即配体).
5、水具有特别好的溶解性能是基于
A、水具有高的配位能力,即对电子对接受体及电子对给予体具有强配位能力.
B、水具有极高的介电常数,使离子在水中的吸引力很小.
C、以上两种原因.
D、不能确定.
6、离域π键是由三个及以上原子形成的π键,不同于两原子间的π键,在三个及以上原子间用σ键联结的原子间,若满足以下哪一条件,则可生成离域π键
A、所有成键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成键原子都有一互相平行的p轨道.
C、这些轨道上的电子数目小于轨道数目的两倍.
D、以上三者.
7、气态的三氧化硫主要是以单分子形式存在,中心原子的杂化,成键及分子的结构为:
A、sp3杂化,σ键,三角锥体.
B、spd2杂化,σ键,平面正方形.
C、sp2杂化,σ键,∏46键,平面三角形.
D、以上三者都不是.
8、工业上生产硫酸不用水吸收三氧化硫,原因是
A、三氧化硫极易吸水,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B、大量的热使水蒸气与三氧化硫形成酸雾液滴.
C、液滴体积较大,扩散较慢,影响吸收速度与吸收效率.
D、以上三种都是.
三、填空题:
1、H2S + 4H2O2── ( )
2、Na2SO3 + 2H2S + 2HCl ── ( ) + 3H2O + ( )
3、2Mn2+ + 5S2O82- + 8H2O Ag+ ( )
4、2FeCl3(aq) + H2S(aq) ── ( )
四、简答题:
1、为什么在室温下H2S是气态而H2O是液体?
2、O3分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它是反磁性的?
五、计算题
1、下述反应在298K时的△rH°为284.5KJ/mol 3O3→2O2 已知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0-54,试计算该反应的△rG°和△rS°
六、综合题:
1、已知一化合物是一种钾盐,溶于水得负离子A,酸化加热即产生黄色沉淀B,与此同时有气体C产生,将B和C分离后, 溶液中除K+外,还有D。
把气体C通入酸性的BaCl2溶液中并无沉淀产生。
但通入含有H2O2的BaCl2溶液中,则生成白色沉淀E。
B经过过滤干燥后,可在空气中燃烧,燃烧产物全部为气体C。
经过定量测定,从A分解出来的产物B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变成气体C的体积在相同的体积下等于气体C体积的2倍。
分离出B和C后的溶液如果加入一些Ba2+溶液,则生成白色沉淀。
从以上事实判断A至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思路及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