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
长宁区未来动迁规划
长宁区未来动迁规划日前《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22-2030年)》正式发布,上海将力争在4年左右的时间,将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下简称“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和低碳绿色发展区。
01、上海此重要规划发布,未来长宁新面貌至2030年,示范区将协调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共同构筑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核心竞争力。
根据规划,示范区将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航空港区,形成“一核三区”的总体布局。
其中,“一核”指的是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精品航站区,主导功能包括值机、安检及交通集散等机场航空地面服务。
“三区”由西至东分别为机场作业区、航空管理与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以及临空服务业集聚区。
02、最新研究资讯此外,目前相关部门正研究虹桥机场1号、2号航站楼和机场东片区的地下联通,5g移动通信网络商用试验也将率先在示范区内启动。
示范区建设期间,机遇和挑战共存。
大编了解到,目前示范区在保税功能、贸易便捷、行业管理等方面亟须构成更加对外开放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因此根据规划,示范区将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探索研究电子围网等特殊监管模式的可行性,实现电子化精准监管。
示范区还将肩负起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重任。
开拓航线通达性方面,示范区将着力迎合具备优势的日韩和港澳台航空公司、存有意愿启用上海航线的国际航空公司等机构总部落户;公务航空方面,示范区将大力推进健全集运输服务、地面服务、维修服务于一体的运营服务体系,引导发展高端订制航线运营、公务机代销、包机代理和中转、全球旅行积极支持等公务机运营服务;会展经济方面,示范区将把握住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关键性展览会项目契机,大力推进健全保税、仓储、物流等与会展贸易相关联的核心功能,强化分销、展现等进出口贸易平台建设。
利用长宁在上海率先试点“一照多址”的政策突破,长宁区将支持示范区内创新企业在名称行业表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符合国际惯例、行业标准用语,并允许航空服务企业自主选择和填报经营范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度。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修编后的变化:Changes after amendment: 压缩跑道间距,腾出西侧用地。
To compress the interval distance between runways
为枢纽的开发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
to give more land use in the west side
2、枢纽规划的定位与特征
2.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b’s planning
3、枢纽的规划范围与用地布局
3.Planning scope and land use arrangement of the Hub
4、枢纽综合体的构成
position of the Hub complex
上海市“十一五”计划中城市交通 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项目。
The key project of Shanghai’s "Eleventh Five-Year Plan" in urba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2010年“世博会”上海市城市交通 问题解决提案的重点实施环节。
虹桥综合枢纽是高铁枢纽、磁浮枢纽、航空枢纽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必然。 Shanghai Hongqiao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 is a necessary outcome to integrate high-speed train hub, meg-lev train hub and airport hub into one complex
高铁 高铁 城际铁 虹桥 机场间磁浮 磁浮沪杭 高速巴士 高速公路 城市交通 1000-2000 2000-3000 7000-8000 1000-2000 500-1000 6000-7000 65000-66000 3000-4000 7000-8000 400-1000 500-1000 1000-2000 68000-69000 2000-3000 400-1000 3000-4000 7000-8000 34000-35000 0 1000-2000 0 1000-2000 1000-2000 24000-25000 0 3000-4000 0 城际铁 1000-2000 虹桥 2000-3000 3000-4000 机场间磁浮 7000-8000 7000-8000 2000-3000 磁浮沪杭 1000-2000 400-1000 400-1000 0 高速巴士 500-1000 500-1000 3000-4000 1000-2000 1000-2000 高速公路 6000-7000 1000-2000 7000-8000 0 1000-2000 0 24000-25000 3000-4000 0 城市交通 65000-66000 68000-69000 34000-35000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
(D7T (D@("
#**
地 下 空 间 与 工 程 学 报!!!!!!!!!!!!!!!!!第 " 卷
在市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未来大都市区功能 布局"在空间战略上形成 ' 多心多核 ( 的发展格局$ 本着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的原则" 上海将在对外交通设施% 资源% 功能服务等诸方面 起到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 约 )#' AD 万 P $ 广场以未来虹桥枢纽中轴线和轴
下空间是人类潜在的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目前"土 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浪费等已成为许 多国家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不少城市已经把 开发地下空间"走城市空间集约化% 立体化发展的 道路"作为解决城市人口% 资源和环境三大危机的 重要措施 * ) ]B+ $ 国际上有学者指出" #) 世纪将是 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 *+ $ 工业化发达国家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 有序% 合理% 综合% 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 源"是城市现代化改造与建设中解决中心城区高密 度疏解%达到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提 高城市综合防灾功能)寻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 均衡与统一%减少环境污染% 节约土地资源等现代 化城市更新与复苏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中最有 效的途径之一 * D ]A+ $ 地下空间资源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虹桥枢纽开发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一致 的认同"目前枢纽交通核心体总建筑面积约 )(( 万
2 ( 3 & % 4% "/ ( 3J $ -8 &6 . -( ( * ( 4 "1 J ' -( 4' -* H "( 4E * -" T ( 0 & 4% -0 & 3 B % -( ) $ "% 0 -0 * "(H / :U & 4* "(
总部经济园案例
案例1名称: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地址:长宁区天山西路区域交通:世界最大的铁路客运中心——京沪、沪杭、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城市高速;城市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10号线、17号线、5号线和青浦线,将虹桥枢纽贯通至浦东机场、遍及上海;高速巴士中心——枢纽衔接沪宁、沪杭、沪嘉、A9高速公路等通往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要道,30余条公交巴士专线汇聚于此。
规划面积:5.14 平方公里发展周期:16年(1993年开始)产业定位:园区已初步形成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态势发展目标: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黄金走廊的西部核心,成为连接整个泛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地区一个最具活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产业布局:外环以西—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南临空(外环线以东、北翟路以南)—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集聚区北临空(外环线以东、北翟路以北)—以高端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与高技术企业集聚区园区组成:主要入住知名企业:国内排名前三位的IT通路商——联强国际(Synnex)、神州数码(Digital China)、佳杰科技(ECS),构成以IT通路为特征的信息产品供应链;史泰博(Staples)、携程网(Ctrip)、易果网(Yiguo)等企业,构成以电子商务模式为主导的互联网新兴产业链;爱立信(Ericsson)、明基电通(BENQ)、友达光电(AUO)、晨讯科技(Sim)、中颖电子(SinoWealth)、等,构成以ICT研发服务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产业链。
同时园区已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集聚的态势,引进了德国博世(BOSCH)、英国联合利华(Unilever)、美国伊顿、新加坡佳通集团(GITI)、丹麦丹尼斯克(Danisco)、法国德高贝登(JCDe-caux)等著名总部企业20多家。
此外园区已初步形成以航空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的态势,引进了联邦快递(FedEx)、TNT、劲达国际货运(Expeditors)、鸿霖国际(Morrison express)、扬子江快运(Yangtze river express)、大航货运(Dahang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等著名现代物流业企业30多家案例2名称:市北工业区地址:闸北区,西傍彭越浦(苏州河支流)、南起汶水路(中环线)、北至走马塘总面积:占地1.26平方公里,至2008年完成35万平方米的适合办公、研发的新型楼宇建设发展周期:17年(1992年开始)交通:距离上海的中心商务区——南京路不足8公里,距离虹桥国际机场不足20公里,距离浦东国际机场50公里,距离张华浜国际货运码头6公里。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规划地位和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本规划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水平;(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城市性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
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
城市发展目标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虹桥商务区规划
——核心区一期,暨城市设计
一、背景及主要内容
汇 报
二、规划创新
●
设计理念创新 规划控制创新结构 Nhomakorabea●
三、实施效果
一、背景及主要内容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
江苏省
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 展轴线的交汇处。 面向全国,服务东部沿海
上海市
及长三角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商业及配套设施分布
设备
功能布局(三维):
办公 办公
商务功能—— 3层以上
商业功能——地下1层至3层 休闲及其它——融合其中
公 共 设 施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娱乐 休闲 公共设施 停车 设备 停车 公共设施 办公
商业
商业 商业 商业
典型酒店商业功能组合
步行网络
(2)公共空间追求多样性与人性化 规划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方面, 以人的活动为出发点,强调空间的 可选择性与可步行化。
2、规划控制创新 为适应城市建设由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需求,规划对传
统控规的规划控制体系进行大胆创新,强调空间形态、功能业态及低碳
指标的结合,最终形成“导则+图则+三维模型”三位一体的全新的规划 控制体系。
低碳指标体系表 城市规划布局
(1)强调低碳理念与规 划的结合,提出详尽的低碳建 设指标体系,与导则及图则相 结合,确保低碳理念落于实处。
(2)强化对功能业态的控制
规划除了对地块主要用地性质进行控制外,还对分层功能业态提出
明确要求。
(3)突出对公共空间的控制
控制体系
GIS技术
三 维 规 划 理 念
公共空间立体复合式的控制
临空经济区规划设计对策研究
临空经济区规划设计对策研究作者:董睿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02期摘要: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航空运输业的繁荣,这就导致了人、财、物向机场地区的迅速聚集,从而形成临空经济这一新兴的经济形态。
临空经济区已经成为许多核心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极。
全国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临空经济区的规划。
然而在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中也暴露出许多由于前期规划不足而造成的公共基础设施紧张和资源的浪费。
通过对国内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的研究,为我国临空经济区的综合规划和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规划设计;对策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6502临空经济区是以机场为核心,依托机场对经济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在机场周边地区形成的以航空物流、人流所衍生的产业集群为主体的功能区。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有极强的拉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有利于本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然而,目前国内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需深入研究解决规划中的不足,以促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避免由于前期规划不足造成的后期的资源紧张或者浪费。
1国内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1.1临空经济区在全国各核心城市得以快速发展大型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就开始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具有发展临空经济的条件。
根据2012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中的数据,2012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183个(不含香港和澳门,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80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78个,客运吞吐量超过一千万的机场共有21个。
这21个机场,除三亚凤凰机场以外,其它20个均已对其机场邻近区域做了临空经济区的规划。
而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已经进行临空经济区规划或已经在规划中的空港已经达到了53个。
1.2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以下表格是国内五大机场所在地区的GDP增长率与其所在城市GDP增长率五年的平均值比较表。
虹桥商务区规划分析报告
23
三、虹桥商务区规划设计特点
• 2)低碳特点 ) • 低碳的核心是实现节能减排,本次规划将在城市空间布局、 交通组织、能源利用及建筑设计4个方面。 • 城市空间布局方面主要包括通过小街坊,高密度要的公共 活动功能均沿此轴线布置低高度的空间形态创造步行化的 环境 适宜节能的建筑群体通过功能混合布局减少长距离 出行通过多样性的公共空间增强可行走性;交通组织方面 主要包括鼓励步行交通及自行车交通 促进公共交通 减少 私车交通;能源利用方面主要包括 利用新能源 可再生能 源并尽可能利用近距离输送 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建 筑设计方面主要包括控制建筑材料建筑物的遮阳及外保温、 屋顶绿化、建筑自然通风等。
25
三、虹桥商务区规划设计特点
• 4)多元混合的功能业态 ) • 多元混合是低碳商务社区在功能业态方面最为重要的特 征,在功能构成上核心区主体功能为商务办公配套功能包 括零售商业 文化娱乐 体育休闲 高端会议 • 精品展示 餐饮 酒店等 在规划布局上 摒弃传统的功能分区 模式 采取了混合渗透 有机结合的高效模式 商务办公相对 均匀布置 酒店结合商务办公分散布置 以高 端商务酒店及 公寓式酒店为主 精品会展结合景观轴线布 置 商业功能以 零售商业为主 主要包括高档 中档和日 常购物区 其中高 中档购物区沿主轴线布置 日常购物 区结合商务办公 布置 于街坊内部公共空间或十字路口 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功能 主要包括餐饮 咖啡酒吧 健身房影剧院 美术馆 博物馆等 结合办公和酒店混合布置。
3
一、虹桥商务区介绍
• 1、虹桥商务区概述 、 • 根据国家发展上海的总体战略部署,上海建立国 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四个中心于于一体 的国际化大都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应运而生。 • 2009年初,经国家批准,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域 正式命名为“虹桥商务区”。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 海中心城西部,规划总用地面积26.3平方公里, 是未来上海大都市圈的结构重心,地理位置处于 上海市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衔接的门户位置。
城市规划认知实习报告
城市认知实习报告姓名:***学号:***********年级: ****级专业: 城市规划指导老师:***、**时间: 2015年9月6日目录前言篇 (1)行程篇 (1)杭州篇 (2)一、BRT (2)二、钱江新城 (2)三、西湖 (4)苏州篇 (5)一、乌镇 (5)二、苏州博物馆 (6)三、拙政园 (7)四、苏州古城保护 (8)上海篇 (9)一、虹桥 (9)二、人民广场 (10)三、外滩与陆家嘴 (11)四、历史街区保护 (12)感悟篇 (13)前言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来到南华城市规划专业已是三年,对于城市规划的概念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事物.2015年9月6日至9月20日为期两周的城市认知实习给了我们一个走进大城市的机会。
在王志远老师、糜毅老师的带领下,采用讲解与实地观察讨论的形式,在杭州、苏州、上海三地通过对典型城市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实地考察和认知,增强了我们将书本知识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优秀地段和建筑空间的尺度和形式、古城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我们认识到评价一个城市不仅要学习它的成功之处,也要发现它的失败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经验教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行程篇9月6日衡阳:从学校出发.7—10日杭州:西溪湿地、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钱江新城、西湖和浙大的紫金港校区。
11日乌镇:到达江南水乡乌镇。
12—14日苏州:拙政园、留园、苏州博物馆、苏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山塘街历史文化街区和苏州新区.15—19日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田子坊、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万国建筑博览和外滩绿地、陆家嘴浦东新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同济等大学(18日自由活动)、上海新天地和中共一大会址.20 日衡阳: 返回学校。
杭州篇一、BRT如今,杭州拥有4条快速公交线,4条快速公交区间线,6条快速公交支线,杭州真正跨入了快速公交的时代。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3•【字号】沪府发〔2021〕7号•【施行日期】2021.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23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建设成效“十三五”时期,上海已基本建成航运资源要素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完善、航运市场环境优良、航运物流服务高效的国际航运中心,初步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名第三,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1.航运要素集聚度显著增强上海已发展形成七大航运服务集聚区,航运资源要素不断集聚。
北外滩、陆家嘴-洋泾地区以航运总部经济为特色,集聚各类航运市场主体。
洋山-临港、外高桥地区以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为重点,成为现代航运物流示范区。
吴淞口地区初步形成邮轮产业链,建设国内首个国际邮轮产业园。
虹桥、浦东机场地区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综合保税区、大飞机制造等实体,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依托航运服务集聚区,一批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云集上海,全球排名前列的班轮公司、邮轮企业、船舶管理机构、船级社等在沪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2.海港物流体系智慧绿色协同高效洋山深水港四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连接度保持全球首位。
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芦潮港铁路中心站与洋山深水港区一体化运营取得突破,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51.6%。
上海第五大道商业定位规划建议书
临空园区在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空间的同时,还将着重打造园区商务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园区管理中心、 会 议会展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 体育休闲中心、综合商业娱乐中心、星级酒店、银行等。这些商务配套服 务设施将构成园区五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即:交响公园、记忆街区、动感街区、活力水岸和文化秀场。
临空经济园区发展优势
62,8,360
临空经济园区交通线路解读
➢该地块步行10分钟至地 铁2号线淞虹路站,地块 周边的轨道交通还有15 号线(规划中)
➢距离虹桥别墅住宅区仅5分钟车程,对内对外交通都十 分便捷。
A30
外环
中环
➢地块位于外环线以内, 距离虹桥国际机场仅5分 钟车程,直上外环线, 连接沪宁、沪杭、沪嘉 高速公路仅2分钟车程, 贯通318国道。
2020
上海第五大道商业定位规划建议书
• •
临空经济园区的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
按照一体化规划确立的临空园区总部经济、虹桥门户 的发展定位,园区将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 业、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发展服装服饰时尚产业,吸 引重点产业领域内的跨国公司(地区)以及长三角企 业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入驻,打造一流的门户 型总部经济园区。
项目介绍:
SOHO中国以人民币15.61亿元的 价格将这幅出让面积约8.62万平方 米的办公用地收入囊中。该项目地 上建筑面积达到215,410㎡,总建 筑面积达25万㎡。是未来该地区集办公、娱乐、文化、 生活为一体的大型项目。
园区即将开发商业项目
项目简介: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0万平方米。 建滔商业广场项目将建成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功能的 立体式商业步行街、香港建滔中国集团办公总部和一大批国内 外总部企业国际化办公区,并配套建设SOHO办公区。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详规划
图16 出租车服务流线图-进场送客流 线
图17 出租车服务流线图-接客离场流 线
连接西广场、地铁、磁悬浮、机场
连接西广场、地铁、磁悬浮、机场
图18 城际列车进出站垂直流线分析
连接西广场、地铁、磁悬浮、机场
连接西广场、地铁、磁悬浮、机场
规划设计原则 针对虹桥枢纽不同交通模式的功能定位、交通需求、用地布局以及交通中心的建筑
平立面布局,在规划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枢纽内交通总体设计及组织采用如下原则: 公交优先立体换乘 专用通道分类集散 南北分行分块循环 营运数字化信息化
快速道路集散系统 整个快速集散道路系统有以下几方面
组成:立交、高架衔接段、高架循环圈、 车道边、地面循环道路、落地匝道。 高架循环方案
车道边布局见图22。
图22 西交通广场社会停车库
图23中北侧TP1与南侧TP2为服务 于 铁路旅客的出租车停车场,近期可提供 停车位1200个、远期可扩充至2000个; 北侧TP3为服务于磁浮旅客的出 租车停 车场,近期提供停车位300个、远期可扩 充至500个;南侧TP4服务于机场旅客的 出租车停车场,近期提供停车位600个、 远期可扩充至1000 个。
图10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各自独立的集运输道路
四、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
轨道交通进入枢纽的线路为2号线、10号线、17号线、5号线、青浦线。其中2号线与 10 号线自东向西由地下二层横穿枢纽核心区,设2站(地铁虹桥东站和 西站),17号线与5号 线南北向由地下三层交于高铁西侧站房下,并与2号线及10号线形成换乘。青浦线自西向东 从地下二层进入地铁虹桥西站内,与其余轨道 交通形成换乘。
2组,内侧一组提供大载客量、大车型巴士使用,设置部分锯齿型下客站;外侧一组提供 小载客量出租和社会小汽车使用。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
园区品牌:园区氛围的塑造(community),强调park! 产业定位:兼容性(flexible)(多样化产业); 园区功能:混合(mix-use)(工作与生活) 园区环境:生态(ecological)、公共(public)、开放(open) 园区交通:对外便捷;内部可达、步行 运作模式:协作(co-operation)、参与(participation)
20%
50%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地方性企业总部 一般性商务办公
30%
38%
协和路:总部界面 科技岛:总部创意园
第三部分 功能组织
一、园区功能配套类型
1.现状:相对缺乏
•商业:正大生活馆,4.1万平米; •酒店:规划凯莱3.5万平米; •学校医院:音乐学院,新泾中学等共4万平米;
已出让 土地类型 总量 商务办公 开发量 (万平米) 170 122 72 比例 (%)
第一部分 目标定位
发 展 历 程
1993年——市西工业小区
1994年——临空工业园区
1996年——临空经济园区
2003年——总部园区
“园林式 高科技 总部型”
一、区域背景
1.全球总部经济发展特征
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背 景中的企业管理和生产职能的空 间分离; 总部类型多样:研发总部、采 购总部、营运总部等; 总部空间转移趋势明显
公共配套
12
6
居住
37
22
2.需求迫切:园区企业访谈 携程访谈
区位:南临空 企业特征:内资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需求:1.路灯与治安 2.就餐 3.公共交通 4.企业周边环境改善 5.园区建立企业交流平台 6.园区配套各类服务设施(会议 中心、酒店、聚会场所)
Expeditor访谈
上海虹桥地临空经济园区一体化规划总体报告补全共71页文档
设计理念:建筑组团空间与整体 公共绿地相互融合(大疏大密);
开发模式:政府背景一级开发公 司“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配 套、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推 广” 整栋出售,1900-3300平方米/ 栋。
松江——大业·领地
规模:占地120公顷;建筑面积60 万平方米;容积率0.5。
项目定位:展示、研发、贸易、 财务结算为一体的低密度、智能化、 生态型总部集群花园。
职能综合:政府配套、商务配套、 交通配套、商业配套、文化娱乐配 套、餐饮配套等。
设计理念:大面积绿地与办公楼 相结合。
开发模式:房地产企业统一开发, 整栋出售,6000元/平方米,7001200万/栋。
2. 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特征
快速增长:2019年7月,市政府出台 《上海市鼓励设立外国跨国公司地区 总部的认定工作》大力推动了上海总 部经济的发展。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 “总部经济”数量最多的城市。
前景乐观:世博会成为重要契机,预 测“2019年上海‘总部’数量将超过 香港”。
总部集聚区:这些对信息、商务、研 发环境有类似要求的总部型企业通常 入驻同一地区,催生了一批总部经济 相对集聚的楼宇或园区。
嘉定西郊总部园 虹桥临空经济园
虹桥枢纽商务核心区 青浦徐泾总部园
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
普陀——北岸·长风
规模:占地面积220.9公顷;建筑 面积:320万平方米;容积率:1.5
项目定位:上海第四个CBD
职能综合:办公楼、商业娱乐设 施 、酒店式公寓、高尚住宅、中小 学、幼儿园、医院、体育馆及社区 服务中心等。
微软: 全球总部:西雅图 亚太总部:新加坡 中国总部:北京 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深圳、北京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一体化规划报告
园区的发展将促进城市整体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融资渠道
拓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
资金监管
建立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
人才引进与培养
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提高园区内企业的人 才素质。
人才引进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园区。
人才交流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合作与 交流。
06
预期成果与影响
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争力。
促进科技创新
园区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培养人才
园区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 制,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
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
提升城市品位
通过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和美誉度。
改善城市环境
园区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 更加宜居的环境。
拓展区规划
总结词
产业拓展区,适度开发
详细描述
拓展区是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向外拓展的区域,主要承接核心区产业外溢和延伸,发展新兴产业和 未来产业。该区域将适度开发,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具备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 业园区。
配套区规划
总结词
综合配套服务区,低强度开发
详细描述
配套区是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区域,主要为园区内企业和员工提供生 产生活服务。该区域将重点发展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产业,建设高品质的居住社 区和公共服务设施。该区域将实行低强度开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升,打造宜居
机场城市规划与航空都市建设考核试卷
B.外资吸引
C.产业升级
D.城市品牌提升
13.以下哪些城市拥有大型航空制造企业?()
A.西雅图
B.巴黎
C.莫斯科
D.东京
14.机场城市规划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旅客体验?()
A.提供多样化的商业服务
B.增设旅客休息区
C.优化安检流程
D.提高航班准点率
15.以下哪些城市在全球航空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
A.伦敦
B.东京
C.亚特兰大
D.悉尼
11.机场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噪音污染?()
A.提高飞机起降频次
B.采用低噪音飞机
C.建立噪音监测系统
D.限制夜间航班
12.航空都市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B.规划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
C.起步阶段、调整阶段、衰退阶段
C.信息网络
D.城市供水供电
1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航空都市的吸引力?()
A.交通便利性
B.生活成本
C.教育资源
D.文化多样性
11.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机场对周边社区的噪音影响?()
A.使用低噪音飞机
B.优化飞行路径
C.设置噪音屏障
D.实施夜间飞行限制
12.航空都市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航空都市的发展需要依托于强大的______网络,以提高物流效率。
7.机场城市规划中,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______设计来降低噪音污染。
8.航空都市的产业结构应以______产业为主,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9.机场城市的______规划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68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6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贯彻国家有关要求,促进本市临空经济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依托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和改革创新,引导和推进临空指向性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协调发展,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和低碳绿色发展区,在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功能提升。
深挖示范区基础优势,以功能提升为基础,以发展临空经济为重点,不断增强示范区在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坚持产业优先。
充分发挥临空高效连接性和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优势,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特色航空服务业,推动发展航空金融服务业,着力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加快完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临空经济。
——坚持创新引领。
把创新作为示范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主动对接上海建设“四个中心”、自贸试验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战略,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建设虹桥枢纽服务区域经济_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运营
55【摘要】全面介绍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由来、功能定位、开发策划、规划设计、道路交通规划、信息系统规划、空铁联运、防灾规划。
【关键词】交通枢纽;开发策划;空铁联运;防灾规划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the Hongqiao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project, and its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planning and design, road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planning, air-rail coordinated transport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 and so on.KEYWORDS: transport hub;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air-rail coordinated transport;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随着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在2010年3月16日通航、沪宁城际和地铁2号线在5月1日通车、沪杭城际在10月26日通车、地铁10号线在11月26日通车,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2010年末已经全面投入运营。
毫无疑问,这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一次“吃螃蟹”,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总结和批判。
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由来沪宁与沪杭两条铁路由上海的西北和西南分别进入上海市区上海站和上海南站,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西侧有一条连接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的铁路联络线,实际是宁沪杭铁路通道。
这是产生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早在磁浮863课题中,我们就已经提出了在虹桥国际机场西侧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想法。
当时规划建设锡沪杭磁浮城际线,需要在上海西部选一个车站,于是提出了将磁浮上海站选在虹桥国际机场西侧,并将浦东、虹桥两个机场用磁浮机场线连接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人就业
自动提款机、加油站、邮局、健身俱乐部、托儿所、报亭、 三明治点 、饭店、超级市场、信贷公司
7500人就业
园区公共服务中心(饭店、健身中心、托儿所);外卖店、 快餐店、临街商业、穿梭巴士、银行、旅馆、公共艺术、 酒吧、美发美容、自行车道、散步道、足球城、电影院; 艺术品展廊、博物馆、剧院、高尔夫球场(依托城区)
已出让 土地类型
总量
开发量 (万平米)
170
比例 (%)
商务办公
122
72
公共配套
12
6
居住
37
22
2.需求迫切:园区企业访谈
携程访谈
区位:南临空
企业特征:内资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需求:1.路灯与治安 2.就餐 3.公共交通 4.企业周边环境改善 5.园区建立企业交流平台 6.园区配套各类服务设施(会议
Local Office
1.全球总部经济发展特征
z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背 景中的企业管理和生产职能的空 间分离;
z总部类型多样:研发总部、采 购总部、营运总部等;
z总部空间转移趋势明显
联合利华: 全球总部:伦敦 中国地区总部:上海 全球研发中心:荷兰
英国
中国 全球采购中心:上海
Ulaardigen Colworth Port Sunlight 上海
2. 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特征
z快速增长:2002年7月,市政府出台 《上海市鼓励设立外国跨国公司地区 总部的认定工作》大力推动了上海总 部经济的发展。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 “总部经济”数量最多的城市。
z前景乐观:世博会成为重要契机,预 测“2010年上海‘总部’数量将超过香港”。
z总部集聚区:这些对信息、商务、研 发环境有类似要求的总部型企业通常 入驻同一地区,催生了一批总部经济 相对集聚的楼宇或园区。
z设计理念:强调公共服务空间设 计,将苏州河沿岸工业发展历史特 征与公共绿地设计相互结合。
z开发模式:开发商统一进行地块 开发,整栋、整层租售(27000元/ 平方米,6元/平方米·天)。
嘉定——西郊总部园(慧创·国际)
z规模:占地450公顷;建筑面积 420万平方米;容积率:0.9
z项目定位:知识化、生态型、枢 纽级总部园区
微软: 全球总部:西雅图 亚太总部:新加坡 中国总部:北京 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深圳、北京
z总部集聚形式日益多元化:疏解与集聚
曼哈顿
中环
爱丁堡office park
美国(IBP)
伦敦利物浦街
CBD
谢菲尔德 Office Parks
Business Park
国际总部园区发展比较与借鉴
英国stockley park 英国Edinburgh park
美国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ark
• 园区品牌:园区氛围的塑造(community),强调park! • 产业定位:兼容性(flexible)(多样化产业); • 园区功能:混合(mix-use)(工作与生活) • 园区环境:生态(ecological)、公共(public)、开放(open) • 园区交通:对外便捷;内部可达、步行 • 运作模式:协作(co-operation)、参与(participation)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3年
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2004年
2005年
2007年
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2010年
表:2007年上海总部经济发展情况
上海总部类型
外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资 企
外资投资性公司
业
外资研发中心
中央大企业总部
中央大企业地区总部 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总部
数量 154 150 196
大虹桥地区发展构想
临空经济园区
大虹桥地区发展对临空的影响:商务办公服务功能。
•着眼更大范 围的,参与主 体更多的,围 绕枢纽的产业 布局开始蓬勃 发展。
•与枢纽相关 联的商务活动 会在机场周边 地区集聚。
虹桥枢纽周边地区发展结构:“双核心”
•机场西翼中心:枢纽核心商务区,商 务型办公中心; •机场东翼中心:临空经济园区,总部 型办公中心。
图:上海商务办公布局
图:长宁三大产业功能区
4.园区型总部产业特征
z灵活的产业空间 z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三、临空产业定位
1. 产业定位: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产业
2. 产业空间布局
z 外环以西: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z 南临空: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集聚区; z 北临空: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与高
z职能综合:总部经济、第三方服 务、滨江生态绿化、生活配套服务 四大功能板块叠加;
z设计理念:建筑组团空间与整体 公共绿地相互融合(大疏大密);
z开发模式:政府背景一级开发公 司“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配套、 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推广” 整栋出售,1900-3300平方米/栋。
松江——大业·领地
虹桥枢纽商务核心区
z 规模:占地160公顷;建筑面积170万 平方米;容积率:1.1。
z 职能综合:商务配套、交通配套、商 业配套、文化娱乐配套、餐饮配套等。
z 设计理念:搭建区域合作平台;营造 时尚文化场所;创造环境友好典范
z 开发模式:统一开发
借鉴
z 运作模式:统一开发 z 园区氛围:努力营造“园”的氛围
3. 园区企业定位:总部型
跨国公 司地区 总部
地方性 企业总
部
比例(%)
规划开发量 (万平米)
50
140-150
30
80-90
一般商 务办公
20
60
现状开发量 新增开发量(万
(万平米)
平米)
41
100-110
28
50-60
40
20-30
规划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引导区
规划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引导区
25% 37%
(绿地、活动空间组织企业交流)
z 园区功能:混合(mix-use)(工作
与生活)
临空的不足
z运作模式:面向企业地块出售,统一开发 需要良好的管理主体,目前还未能实现。
z园区氛围:临空还未能形成“园”的氛围。
z园区功能:功能相对单一。
二、临空发展条件分析
1. 临空的优势
z区位优势 z品牌优势 z文化优势 z资源优势
地方性企业总部 跨国总司地区总部 其他
38%
20% 30%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50%
地方性企业总部
一般性商务办公
协和路:总部界面 科技岛:总部创意园
第三部分 功能组织
一、园区功能配套类型
1.现状:相对缺乏
•商业:正大生活馆,4.1万平米; •酒店:规划凯莱3.5万平米; •学校医院:音乐学院,新泾中学等共4万平米;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一体化规划
成果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年4月
规划范围
•城市设计范围: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北至 苏州河、东淞虹路、南至泉口路、西至绥宁 路,共计5.1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拓展至临空南部北新泾社区,西部 虹桥枢纽地区。
规划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门户地区
临空总部现状分布图
2.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影响
• 机场、高铁、磁悬浮、地铁、城际巴 士等多种交通方式综合;界时100万 人每天进出枢纽,枢纽地区成为人流、 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地区。
• 战略性节点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产生 影响,西部门户地区。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调整:虹桥枢纽周 边地区成为战略性节点地区,上海西 部地区将成为新的增长区域。
8 100 31
上海总部基地类型划分
z街区型:CBD 区,内环以内,空 间局限;
z综合体型:建筑 综合体,布局分 散,潜力有限;
z园区型:新类 型,郊区,空间优 势明显。
街区型 综合体型
上海总部基地分布特征
z西部多于东部:长 三角腹地的吸引力较 强;
z形成两个总部簇群: CBD总部簇群、空港 总部簇群;
机场东翼总部办公中心
机场西翼商务办公中心
园区定位:总部经济,虹桥门户
• 总部经济:国际与国内知名企业总部集聚区与高端科技企业集聚区; • 虹桥门户:依托虹桥,面向国际和面向国内的门户园区。
西部核心
第二部分 产业定位
一、临空产业现状
信息服务业: •信息通信技术(联强国际中国总部和 营运中心、神州数码华东营运总部、佳 杰科技中国营运总部); •电子商务(携程、史泰博、报鸟、易 果等); •无线通讯(爱立信、明基、晨讯等)
科技企业集聚区;
高技术产业
信息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
四、临空企业定位:总部型
1. 临空现状企业类型
z跨国公司总部 z地方性企业总部 z一般性商务办公
25% 37%
地方性企业总部 跨国总司地区总部 其他
38%
以企业总部为主导的企业类型,是临空良性发展的开始。
2. 经验借鉴:成功园区企业门类——总部开发比重占70-80%
z规模:占地120公顷;建筑面积60 万平方米;容积率0.5。
z项目定位:展示、研发、贸易、 财务结算为一体的低密度、智能化、 生态型总部集群花园。
z职能综合:政府配套、商务配套、 交通配套、商业配套、文化娱乐配 套、餐饮配套等。
z设计理念:大面积绿地与办公楼 相结合。
z开发模式:房地产企业统一开 发,整栋出售,6000元/平方米, 700-1200万/栋。
图1-7空港都市区示意图
2.区域市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