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第二课《大众传媒》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第二课《传媒的行程》教案 新人教版
传媒的行程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
2.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日常生活的已有经验,小组合作探讨,比较不同媒体的优点和不足,描述传媒发展的历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传媒,理性对待大众传媒。
2学情分析
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既展示了时代的风貌,也传递着社会进步的足音。特别是现代传媒,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社会面貌的基本力量之一。本课就是从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两个方面,展示文化传播的变迁及其影响。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文化传播的方式,认识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及了解文化传播的大致发展脉络。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则围绕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手段来展开,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但农村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平时生活中很少有学生与大众传媒真正有着灵魂上的接触和交流。
3重点难点
重点: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难点:不同传媒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情景导入:
小王出游过程:五一假日即将来临,绍兴某中学的小王同学准备和他爸爸一起去山东泰山旅游。爸爸布置给小王一个任务:了解一下泰山上有哪些名胜古迹和特色风景。当天晚上,小王就用电脑视频跟一位泰山附近的网友聊天,询问泰山有哪些风景名胜。小王同学还利用从
学校学习来的知识在地图上查阅泰山在我国的地理位置。出发了,在导游的带领下,小王同学和家人一起游览了泰山的风景名胜!并且与导游的交流中知道了泰山一些名胜古迹的典故!在配套齐全的风景区里,吃住行、购物、娱乐等活动都十分的便捷!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亲眼所见前人旅游留下的泰山石刻!
《大众传媒》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大众传媒》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一、教材与教学目标:
1、地位: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的第二课《大众传媒》。本节教材分为2课时教学,我选择了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介绍“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和“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青少年在社会成长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认识传媒、了解传媒,感受在信息时代,传媒多我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正确对待传媒,进而在社会中健康、快乐成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我们综合课程的学习目标之一。
2、结构分析
“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功能和影响,并通过身边事例和亲身体会,让学生认识到,随时代发展,信息传递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和大众传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探究各种传媒之间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对不同传媒的特色有所了解,特别强调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比较,它所具备的特点与巨大的影响力。
4、课程标准;
1-7 感受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知道通过各种媒体和运用新技术能够收集解释传递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
6-2 列举身边实例,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大众传媒发展,知道大众传媒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了解不同媒体的特色。为下节正确对待大众传媒作铺垫,打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学生对信息检索、收集和整理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在探究中学会和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根底学问目标:两宋时期人们衣食住行以及消遣和传统节日上的新的进展和特点。
2.思想教育目标:两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进展,尤其在衣食住行方面,以此激发学生的骄傲情感。通过对衣食住行和城市消遣,传统节日等方面进展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到,这个时期的精神文明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依靠的是社会的安定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
3.力量培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两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某一时期社会进展的理解力量。
二、教学方法:以叙述法为主的综合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衣食住行,包括消遣和节日的进展内容和特点。
难点: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会有这样的富强特点。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堂课的`学问。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以及为什
么南方经济能有很大的进展的缘由是什么。在南方经济进展富强的状况下,两宋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消遣等许多方面有着跟以往不同的新的风貌,我们来学习第11课。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北宋初年穿衣节省,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一般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后来浪费风气盛行。妇女缠足的陋俗开头传播。还有在两宋时期,从穿戴的服饰上,可以识别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
2、食两宋时期的饮食也很丰富。早市和夜市的小吃许多。还有这个时期南方个北方的居民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特色。北方人吃羊肉多,主食是面食。而南方人吃鱼肉多,主食是稻米。(讲讲产生差异的缘由。简介一下这个时期一些在饮食上有奉献的人物。)
《历史社会》课堂教学中语言美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
摘要:教学语言是课堂组织的重要形式,优秀的教学语言是形成和谐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语言美则是我们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如何结合新课程理念,探索了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合理实现教学语言美的途径和办法,旨在探索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科语言;教学效率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学语言的应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始终,它可以反应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学环节的构建能力、教学情景的创建能力、教学问题的设计能力和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从而显现教师的素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的艺术。
由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知识跳跃性大、知识面广、图文概括性强、活动探究多、课堂教学的可变性大、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这些对教师的知识概括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调控学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保障。那么,如何实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呢?
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严谨又简单明了,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过短,则难以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过长,则拖沓冗长,难
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不例外。课堂导入统领全课,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教师的导入语要确切恰当,有画龙点睛之妙;也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实事求是之意;应该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之感。优美的导入语能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或引起学生的思考。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五课为例:
202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传媒的行程》PPT课件
言
字 刷子络
传
传 传传传
播
播 播播播
身体、动作
语言、图画
竹简; 书 石壁 报 刻字
电 视 广
互 联 网
播
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在现代社会,流行的 媒体包括书籍、报纸、杂 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 等,我们一般称为大众传媒。
传媒的优缺点
报刊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优 势
制作成本比较低;即时灵活;范
初中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下
传媒的行程
什么是文化传播? 传播的方式、途径、基本途径?
媒介的含义? 传媒的发展阶段? 传媒各发展阶段的传播方式?
传媒的意义?
人在社会中的交往都可视为文化的传播。 传播方式:语言、文字、图片(形象) 文化传播有哪些途径?
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贸活动
文化传播的途径
学校教育
文化传播的途径
人口迁徙
小到朋友好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 政治、文化活动、甚至战争,都是传播途径。
文化传播途径
商贸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类迁徙 文化教育
基本途径
旅游 聚会
战争 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书本知识、实践知识。 书本知识只有运用于生活实践,与生活实践结合起 来,才是最伟大的力量。 学习了知识后应学会运用知识,从而改变自己的命 运。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没有直接用处的知识,但这并不 能降低知识的力量。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生活中的大众传媒课件 人教版
以往的这些传媒存在弊端:
①信息内容受限制 ②效率低:不够方便和快捷 ③容易被拦截、被利用 ④影响力较小
⑤……
今天能为我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的 传媒有哪些?各发挥了哪些作用?
大书籍、报纸、杂志 ——相互了解的重要媒介
众 广播、电视 传
Fra Baidu bibliotek
——更加快捷、更加真实
互联网:
优点:资源共享,超越时空(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 不足:阅读不便,使不良信息有了便利 途径。
阅读卡—博客(Blog)
观点碰击:
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 展,造成了信息流通的民主化,家长和老师 垄断信息的绝对权威被打破了,这是一种社 会的进步。”
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列举你生活中的具 体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互联网能否取代其他传媒?
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优点,各种传 媒各有自己的观众,不会相互取代, 它们共同筑起影响巨大的传媒世界。
1.你的祖辈与父辈他们少年时代都有 哪些媒体?
2.他们当时接触最多是哪种媒体? 你接触最多的媒体是哪种?
3.比较一下你和长辈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请分析原因。
媒 互联网 ——更快、更丰富、更民主
大众传媒是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
大众传媒的影响有哪些?
①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 ②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③传承优秀文化 ④ 影响社会舆论 ⑤陶冶人的性情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 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健康人生(全民健身运动)
奥林匹克精神
意义:从健康人生和奥林匹克精神,说明体育锻炼与个人 成长、生活的密切关系;阐述“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和重 在参与的宗旨,揭示体育运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第三课 文学艺术:创造美的世界
文学艺术:创造美的世界
发掘美好情感 塑造民族精神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规则的出现源于人 们的需要
规则是不断 变化完善的
了解 遵守 完善
规则
好处
意义:理解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人们根 据需要制定并完善规则。
第二课 在规则中自由成长
在规则中行使权利
以未成年人为例 国际社会生活
肖像权 著作权 受教育权
《联合国宪章》
在规则中履行义务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体育运动 意义
文学艺术 思想追求
影响
作用
内容主题:个人的文化生活。
第一课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学习化社会
(知识的力量) (教育的作用) (终身学习的需要)
意义:以科技、教育为切入点,由学习和知识带给人的 变化出发,体会教育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知识 的力量,理解科技的意义。
的故事说起
规则,行使权利
关于摇滚音乐的 家庭讨论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精讲精练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精讲精练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1、在社会中成长(第一课时)
(1)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因为宇航员通过地面联络站与地球上的人保持密切联系,而其吃、穿、住、用等都来自地球。(2)别离开生活水的海洋。(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水滴离开了杯中水,很快就会干涸。其实水滴和杯中水的关系就象个人和社会一样,人离开了社会,就不能像人一样生活,人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对人的性格、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说明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5)因为狼孩脱离了社会,所以无法向人一样生活。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6)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7)社会镜子。(8)B C
2、在社会中成长(第二课时) A
3、在社会中成长(第三课时)
(1)学生是他们共同的身份,学校是他们共同的场所。(2):网络的利弊的存在,要求我们提高上网时的自我控制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3)A C (4)①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网吧惟利是图,纵容色情、赌博、不良游戏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为“电子毒品”的集散地,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②由于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控力不强,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之中,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5)①我们要自觉抵制网络中的各种不良诱惑,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②由于我们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我们要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健康的上网。
合理安排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论文
合理安排课堂讨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课堂讨论成为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积极性,深化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运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不少教师为了追新,盲目使用“课堂讨论法”,不管内容合适不合适,不管效果如何,让学生分成几个组就去讨论。而讨论的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刚刚聚在一起,还没来得及讨论什么,教师已经招呼学生交流结果了。“分组讨论法”完全成了一种形式,成了一种应付的手段。下面笔者就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课堂讨论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设置讨论的内容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关键
(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的讨论,有利于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知识的重难点,易于混淆的知识,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结论,学生可能很快地记住内容,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还可能出现同样的解题障碍。这时适时展开讨论,使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能有效地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把握住知识的最本质的东西,正如叶圣陶语“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为此,教师应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生不理解而又有讨论的价值的关键点,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掌握重点,弄清难点,达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在上七上历史与社会《多种
多样的社区》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就“我们的社区在哪些方面应加强与外地的合作与联系?怎样与外地合作与联系?”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涉及教材中社区的差异与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等重难点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重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2《大众传媒》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课大众传媒学案
(第一课时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特点和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学习重点
重点: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影响,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一些古代有关信息传播的小故事。
四、自主学习
1.现代社会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它是一把锋利的,既能宣传真、善、美,也能传播假、丑、恶。
2.参照书P65表格,回顾你一天中的日常生活,把你认为与媒体有关的活动都记录下来。说明了什么?
3.什么是大众传媒?你知道哪些大众传媒?
4.你认为大众传媒对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
5.结合书P62对一场球赛的报道,谈谈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填写书P67
6.请简述互联网的特点。
7.“”是“weblog”的简称,它是指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
8.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造成了信息流通的民主化,家长和老师垄断信息的绝对权威被打破了,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列举出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五、交流与体验
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
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
六、释疑解惑
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七、巩固与检测
1.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式?()
A、烽火B、飞鸽C、人D、电视
2.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
A、文化传承B、休闲娱乐C、舆论监督D、获得和传递信息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课 大众传媒
电视
• 优点:兼具视觉和听觉,把报 纸和广播的传播优势结合在一 起,时效性强等 • 不足:不利于保存,按时间顺 序依次播放,观众选择性差等
互联网
• 优点:即时性强,传播的内容形式 多样,与受众之间能够比较充分实 现比较充分互动,提供虚拟的人际 交往平台,速度快,及时等 • 不足:信息可靠性差,准确性低, 对经济条件要求高等
通过上面的三个例子同学们受 到了什么启发?
• 从大众传媒那里收到的消息有的 是真有的是假的 • 网络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如果使 用不当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面对大量的新闻报道我们应如 何对待?
我们要善于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锻 炼自己去伪存真的能力。
如何面对大众传媒的娱乐,游 戏功能?
适度娱乐,千万不可沉迷其中不 能自拔
今天我们就学习------走进生活的 大众传媒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传媒,那什么是大 众传媒呢?大众传媒都包括哪些呢?
大众传媒:
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体就是大众传媒。 • 书籍 • 电视 报纸 杂志 广播
互联网等等
如今的我们时时刻刻与大众传媒保 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一 种依赖。可以说今天的社会已经无 法离开大众传媒,它已经成为连接 社会的重要纽带!
结合自己的一天说说大众传媒 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早晨:来校路上听到广播 中午:在学校图书馆看报 纸,杂志等 晚上:看电视,上网等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下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
【下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材内容,主要以中国地理知识为主,分为4个单元: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从对中国家园的了解,到对台湾的探究,;再深入对中国不同地区地理的认识;了解生活变化,认识历史的发展变化,然后是对文明发展的初步把握,最后是对人类文明的探源,理解文明多样性的由来:
中国整体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人们生活的区域变化——人类文明历史的演进。
四、重点:第五、六、七单元
难点:了解中国整体的地理知识;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色;理解生活的变化构成了历史,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世界;分析和探源文明演进的来龙去脉。教材重点: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色;理解生活的变化构成了历史,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世界。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传媒的行程
书籍、报刊、杂志
广播、电视、 互联网
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可以兼收并蓄各种已有的大众传 媒;同时,互联网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虚拟的人际 交往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
互联网能否取代其他传媒?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 的消失。
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优点,各种传媒各 有自己的受众,不会相互取代,它们共 同筑起影响巨大的传媒世界
第二课 传Biblioteka Baidu的行程
朋友之间的聚会聊天 同学们在教室上课
外出游览名胜古迹
人在社会中的交往都可视为文化的传播。
古代儿童在私塾中学习
文化教育
人们面对面的交流
日常交往(传统)
日 常 交 往 ( 现 代 )
视频聊天
泉州古港图 商贸
旅游 古人游览泰山留下的遗迹
结合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现象,举例 说一说文化传播还有哪些方式?
想一想,各种媒体的优势和不足,完成表格。
报刊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优势 1容易保存 2反复阅读 3阅读自由
1制作、收听方便 2传播范围广 3通俗易懂 4设备简单
1视听结合现 1内容形式多样
场感强
2即时性强
2时效性强 3充分互动
4虚拟的人际交 往平台
不足
1时效性差 1模式单一
2读者范围有 2转瞬即逝
限
3单向传播,参与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7.2 传媒的行程 (共20张PPT)
文化教育
旅游
日常交往(传统)
商贸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呢?
人类的迁徙(移民):美国的中 国城每到中国年的时候,就会举 行舞龙舞狮的活动
战争:我国的造纸术就是 由战争传入阿拉伯国家的
战争、移民
说一说以下图片所反映的文化传播途径是什么?
文化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载 体作为媒介,这就是传媒或媒体。P84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
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途径) 得知这一消息的?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 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的活动。
思考: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都有哪些? 日 常 交 往 ( 现 代 ) 所有的交往过 亲朋聚会是不 程,都可视为文 是文化传播的方 化传播的过程。 式(途径)?
1、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 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 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 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制作、收听方便 1视听结合现 场感强 2传播范围广 2时效性强 3通俗易懂 4设备简单
不足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传媒的行程
欢迎收听你的月亮我的心节目
电视
优点:视听兼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感
染力强,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
不足:
观看节目受时间限制,不易 记忆,查阅困难
互联网
优点:资源共享,超越时空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互联网兼收并蓄各种已有的大众传 媒;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虚拟 的人际交往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
不足:
阅读不便,使不良信息有了便利途径
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工具,包括书籍、 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
讨论: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传媒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是什
么?
报刊:
优点:便于携带,易于保存,分 析事情深入,廉价方便
不足:形象表达功能欠佳,信息
量有限
广播
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使用费用低,听
众层次广泛,通俗易懂
不足:有声无形,缺乏形象感,转瞬即逝
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
传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身体、动作
图画
1、从语言传播到网络传播,人类总共经历了多长时间? 2、仔细观察传媒发展年代尺,你还发现了什么? 语言传播的方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6000年前,随着 科技的进步,传媒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载体变得多种多样。 3、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分别描述的是哪种传媒? 4、哪些传媒现在不经常用或者已经不用了?
(七年级下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介绍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社会舞台中的角色
第三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综合探究五我是社会小主人
第六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
第一课永远面对的选择
第二课创业的“学问”
第三课做好“当家人”
综合探究六做文明生活的小管家
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
第一课知识就是力量
第二课大众传媒
第三课追寻真善美
综合探究七实话实说话“流行”
第八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身边的故事
第二课我的成长历程
第三课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综合探究八探寻身边的历史
课程教材研究所单晓红
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的要求,力图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本册教材着力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在教材内容的结构设计、课文呈现方式以及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新的尝试。
一、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
与以往教材不同,本套教材改变了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它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观念,以真正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本册教材的结构设计根据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整套教材的思路,仍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由此展开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在本册教材中,我们确定了四个核心概念──社会、规则、选择和精神,以此涵盖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等不同生活领域的内容(总体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第二课大众传媒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第一课时走进生活的大众传媒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及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不同特色的大众传媒特点和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二、学习重点
重点: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影响,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一些古代有关信息传播的小故事。
四、自主学习
1.现代社会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它是一把锋利的,既能宣传真、善、美,也能传播假、丑、恶。
2.参照书P65表格,回顾你一天中的日常生活,把你认为与媒体有关的活动都记录下来。说明了什么?
3.什么是大众传媒?你知道哪些大众传媒?
4.你认为大众传媒对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
5.结合书P62对一场球赛的报道,谈谈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填写书P67
6.请简述互联网的特点。
7.“”是“weblog”的简称,它是指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
8.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造成了信息流通的民主化,家长和老师垄断信息的绝对权威被打破了,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列举出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五、交流与体验
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
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
六、释疑解惑
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七、巩固与检测
1.下列哪种方式不是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式?()
A、烽火B、飞鸽C、人D、电视
2.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
A、文化传承B、休闲娱乐C、舆论监督D、获得和传递信息
3.大众每体就是传递信息的大众传播每体。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今社会已离不开大众传媒,它已成为连接社会的纽带
B、互联网不属于大众传媒
C、电视回给青少年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应禁止青少年看电视
D、战争时期传媒的作用更到些
4.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众传媒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C、大众传媒不可能影响着社会的舆论
D、大众传媒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5.大众传媒中,信息传递快捷、内容丰富、发展速度快的是()A、书籍B、广播C、互联网D、电视
6.“以后我们将是地球村的居民。”这句话说明()
A、信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B、以后地球上只有一个村庄,不再有什么国家、城市、
C、人类社会在倒退
D、人类将回归自然
7.“没有广播,就没有希特勒;没有电视,就没有肯尼迪。”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因为有了广播,才有了希特勒
B、肯尼迪离开电视就无法生活
C、广播、电视成为人们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
D、广播、电视带给人民很多负面的影响
(第二课时正确对待大众传媒)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大众传媒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2.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学会正确对待各种大众传媒,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克制的能力,理性地运用传媒与人沟通,选择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
二、学习重点
重点:如何正确对待各种传媒
三、课前准备
说一说你知道的一则假新闻
四、自主学习
1.大多数新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但也存在着一些假新闻,因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2.大众传媒具有、功能,她可以赋予青少年积极
的、广阔的和丰富的。然而,一些青少年在娱乐之际却。
3.我们要具有分辨信息、判断信息的能力,地运用传媒与人沟通,选择的娱乐方式。
4.阅读书P69的虚假新闻,
①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遭遇过假新闻?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②假新闻的危害有哪些?
5.结合书P70两位同学关于网络游戏的讨论,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网络游戏?
6.结合书P71两位同学关于网上聊天现象的叙述,你对于如何净化网络环境,做一个文明的网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7.我们应如何克服大众传媒中一些不良信息对我们的毒害?
五、课堂助学
材料关于“上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李丽与妈妈争论了很久。最后她们达成协议,即制定三条规则,帮助李丽尽可能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1.你认为这三条规则的内容可能是什么?
2.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正确认识大众传媒?
六、交流与体验
我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
经过小组合作,我还存在疑惑的问题有:
七、释疑解惑
全体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小组合作中仍未解决的问题。
八、巩固与检测
1.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已不再是难事。我们青少年面临的新问题是
①如何分辨信息的优劣、判断信息的真伪
②如何理性地运用传媒与沟通
③如何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
④如何挖掘财富、充实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据报载,女大学生小胡因沉迷网络,被网友骗走积蓄多年的4000元压岁钱。因无法证实对方的真实姓名和住址,这笔钱也无从追回。这说明()
A、网络上的事情都是虚假、骗人的
B、网络上的人都不能相信
C、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D、上网有百害而无一利
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体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下列有关互联网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互联网可以兼收并蓄各种已有的大众传媒
B、互联网可以取代其它大众传媒,就象电视可以取代广播一样
C、互联网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D、网上聊天已成为一种时尚
4.每天面对大量的新闻报道,我们要()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C、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C、善于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去伪存真
5.根据调查发现,青少年接触媒体最主要的目的在于()
A、增长见识
B、娱乐休闲
C、谈天说地
D、出人头地
6.互联网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在网络世界里,我们
A、不要轻易地以真实身份示人,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B、大大方方地说话,诚信交友
C、逢人只说三分话,骗你骗他没商量
D、绝不跟陌生人网友聊天,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