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音韵学(一)语音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講
音韻學(一)
漢字讀音的演變
音韻學參考文獻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張世祿、楊劍橋,《音韻學入門》,復旦大學出
版社,2009
漢語語音歷史變化的證據
1.韻文不押韻: 《詩經· 豳風· 七月》: 五月斯螽動股(ka),六月莎雞振羽(hiua)。 七月在野(jya),八月在宇(hiua), 九月在戶(ha),十月蟋蟀入我床下(hea)。 穹窒熏鼠(sjia),塞向墐戶(ha)。 嗟我婦子,曰爲改歲,入此室處(thjia)。
3.形聲字和聲旁讀音差異很大: 江(工) 挥(軍) 路(各) 割(害) 特(寺) 等(寺) 頒(分) 諒(京) 耐(而) 捉(足) 魂(云) 怡(台) 或同聲旁的形聲字互相之間讀音差異很大: 迪-宙 沾-玷 福-逼 援-緩 理-埋 格-洛 顛-鎮 難-歎
4.有的古今字、通假字讀音有差異: 古今字: 它-蛇 責-債 其-箕 暴-曝 大-太 景-影 感-撼 女-汝 內-納 賈-價 被-披 馮-憑 通假字: • 害(曷)澣害否,歸寧父母。《詩經· 周南· 葛覃》 • 人皆有兄弟,我獨亡(無)。《論語· 顏淵》 • 食水者,善游能(耐)寒。《淮南子· 地形》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 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 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雙聲、疊韻聯綿詞的聲母或韻母不相同: 雙聲: 蕭瑟、憔悴、匍匐、磅礴、斯須、玄黃 疊韻: 崢嶸、綽約、倉庚、紛紜、陸續、芣苢
古人對於語音演變的研究
對於漢語語音的巨大變化,古人在早先並沒有意識
到,由此產生了許多誤解。
齊梁時代,沈重創立“協音”(也叫叶音、叶韻)
說,主張對於那些位於韻腳,但讀起來不押韻的字 音,改讀其他字音,以求協和。如: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 弗及,實勞我心。《詩經· 邶風· 燕燕》 句,宜乃林反。”即“南”應讀作nin,以求押韻。
5.一些專有名詞有特殊的讀音: 人名: 皋陶、祭仲、趙衰、句踐、伍員、酈食其、 金日磾、万俟卨 地名: 番禺、六合、會稽、鉛山、台州、阿房宮 國家、民族名: 龜茲、吐蕃、月氏、高句麗 物名: 干將、莫邪、無射、莎雞
漢字讀音的這些變化,給閱讀古書造成了很大
困難。由於古今字音不同,有時難以判斷古詩 詞的韻腳,也難以掌握古詩詞的平仄格律。由 於古今字音不同,難以識破古書中的通假字、 訛誤字等。 古漢語研究中,詞彙學、語法學、文字學研究, 都離不開音韻學知識。段玉裁《寄戴東原先生 書》:“音均(韻)明而六書明,六書明而古 經傳無不可通。”
中古音:魏晉唐宋間的語音系統,主要指公元二百年
到公元一千二百年間流傳下來的韻書、韻圖和其他古 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語音面貌。
近代音:元明清時代的語音系統,主要指近代六百多
年來韻書、韻圖及詞曲等古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語音 面貌。 現代音:以北京音爲標準音的普通話語音系統。
中古音有現成的韻書、韻圖作依據,在韻書出
現了以後,音韻學才作爲漢語語言學的一個分 支建立起來。 學者們最早、最系統的研究,集中於中古語音 系統。上古音、近代音研究,也需要以中古音 爲基礎,很多上古音的研究成果,是從中古音 得到的啟發。 因此,只有具備了中古音的基礎,才能上推下 衍,學習上古音和近代音。
各空反”。“家”除了本音外,又有了兩個讀音,這 完全是古人不明古今語音不同,主觀想像的結果。
直到明代古音學家陳第提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音有轉移”的正確觀點,學者們才開始了 語音演變的研究。
語音演變的分期
上古音:周秦兩漢的語音系統,主要是指公元前一千
年到公元二百年間流傳下來的《詩經》、《楚辭》等 古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語音面貌。
《經典釋文》“南”字下引沈重的說法:“沈云協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朱熹將這種“叶音”說發展到了頂峰。
《詩經· 召南· 行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朱熹注前一“家”爲“叶音谷”,後一“家”爲“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