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教学设计 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种群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点;
2. 理解种群的结构和演化;
3. 掌握种群动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内容:
1. 种群的定义和分类;
2. 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和分布区域;
3. 种群的生命周期和生殖方式;
4. 种群的演化和适应性。
教学重点:
1. 种群的数量、密度和结构;
2. 种群的演化和适应性。
教学难点:
1. 种群演化的原因和过程;
2. 种群结构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
2. 实验模拟观察;
3. 群体讨论和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群的数量、密度和结构,引起学生兴趣;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分析种群数量和密度的变化;
3. 理解:讲解种群的生命周期和生殖方式,引导学生探讨种群的演化和适应性;
4. 讲解:结合实例和案例,讲解种群演化和适应性的原因和过程;
5. 梳理:总结种群的数量、密度、结构和演化的主要内容;
6. 实践:布置作业或实验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种群动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验报告: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结论的合理性;
3. 知识掌握:考察学生对种群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和灵活;
3. 学生反馈和成绩情况的分析。
3.1.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2.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 群密度, 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 诱剂的方法来治理, 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主要是 达到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3、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 近几十年来, 急剧增长, 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巩固练习
4、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 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 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 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 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 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六个种群 B.一个种群 A.六个种群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②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 稳定型: 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 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 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四、年龄组成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一般分三种类型
3.1.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3.1.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种群(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本节聚焦
1.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A) 1.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A)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课时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1
课时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飞天杖人类目前面临的生存危机,其根源就在于人口种群的急速增长与有限的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世界人口长期以来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人类能够不断地开发新能源,并提高工业革命、农业革命等手段,适当的提高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最大负荷量。
但环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假如人口数量增加到一定的值,将会引起生物圈的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如何科学地控制人口增长率,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呢?★精华地一、种群的概念: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种群虽然是由个体组成的,但是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二、种群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布局和遗传特征等。
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它是种群最基本的参数。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可变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1)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这种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2)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断移动位置的动物种群的调查。
假设该种群的总数为N,则N= 重捕总个体数×当初标记的动物数目重捕动物中有标记的个体数2、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的年龄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1)增长型:种群中幼体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
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的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2)(1)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2课时) 学案编号13编制:程方艳 审核:张同省 校对:王曼【学习目标】1.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自学质疑】1.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成立的条件?增长情况?N t =N 0λt N 0 :含义? λ:含义?在此过程中增长率如何变化?2.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 出现的原因: K 值:又叫?k/2处:此时种群增长速度?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是否总能稳定在K 值?为什么? 在此过程中增长率如何变化?【矫正反馈】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 年后种群数量为N t =N 0λt (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 )B .K 值是固定的C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 ( )A .即将增长的水平B .1/4K 的水平C .1/2K 的水平D .K 的水平 3. 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 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 ,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4.下种群的增长曲线。
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 、12 h 、24 h 换一次培养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B .造成⑤的K 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 的变化等C .K 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D .曲线②表示每12 h 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5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乙曲线)。
高中生物种群与群落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与群落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重点: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点和区别;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难点:种群和群落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教学准备:教材、PPT、实验材料、板书。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展示一些物种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这些物种之间的关系,并引入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二、讲解种群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种群的定义:指生态环境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2. 讲解种群的特点:包括生长、繁殖、死亡和迁徙等过程,以及群体数量、密度和分布等属性。
三、讲解群落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群落的定义: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多个不同种类物种组成的生态群体。
2. 讲解群落的特点:包括物种组成多样,数量相对稳定,种类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等特点。
四、讨论种群与群落的关系(2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总结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作用。
2. 展示讨论成果: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实验操作(20分钟)1. 设置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记录观察数据和结果。
六、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种群和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馈: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时1)
3.1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一课时)学案编号12编制:程方艳 审核:张同省 校对:万晓涛【学习目标】1.识记种群的概念2.列举种群的特征3.了解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自学质疑】种群 1. 概念: 2.条件:“三个一”即同一地点、同一物种和一群个体。
概念:年龄结构 类型: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预 测概念:3 特征 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调查方法:①标志重捕法②样方法 影 响 概念: 性别比例 意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矫正反馈】1.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 .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B .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 .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D .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2.近年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其目的是 ( )A.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B.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节省燃料 C.防止“赤潮”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 D.实施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 3.a 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 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 和b 的特征分别属于 ( )A.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B.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C.种群,一个鲤鱼种群D.种群,一条鲤鱼4.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的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比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5.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 ) A .越来越大 B .相对稳定 C .越来越小 D .绝对不变 6.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 .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 .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C .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D .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7.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 2左右 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8.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 )A .种群处于衰退期B .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 .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D .群落结构太复杂 9..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棉铃虫中的雄性个体,则该种群的密度会( ) A .明显增大 B .明显减小 C .相对稳定 D .先增后减10.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右图所示曲线。
初中科学种群教案
初中科学种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群的概念、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理解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调查和分析生物种群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种群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 种群的特征: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3.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J型曲线、S型曲线。
4. 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维持生态平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种群的概念、特征、数量变化规律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难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种群的特点和数量变化规律。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体会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观察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种群。
2. 种群的概念:讲解种群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
3. 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介绍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概念,讲解其产生原因和应用。
5. 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阐述种群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7.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群的认识和体会。
8. 总结与反思:总结种群的特点和数量变化规律,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种群概念、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及对种群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苏教版必修3第3章教材分析
必修3第3章教材分析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内容简介本章由3节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生物群落的构成、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介绍种群的概念、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第二节介绍生物群落的概念、组成以及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第三节介绍生物群落演替的类型和原因以及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本章主要活动有:模拟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标志重捕法;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分析两种草履虫之间的竞争现象;观察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演替;研究不同生态位的植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放眼社会,“退耕还林与生态保护”。
内容地位以生态学为代表,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4个层次上寻求生命系统的奥秘,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宏观方向。
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层次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
本章内容与前后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调查池塘生物群落的构成”和“观察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变化”的活动及“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结构是否有差异”研究性学习中,都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并能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在“调查池塘生物群落的构成”活动中,需要有关植物的结构和光合作用的知识做基础;本章讲述的种群、群落的知识,也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态的基础。
教学特点本章内容属于宏观生物学,学生在生活中有接触,但没有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可从周围环境中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题或讨论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或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本章有些内容侧重于阐述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如种群的增长。
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应当尽量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避免单纯地讲述概念。
本章安排了7个活动,教师可根据各个活动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初中生物种群教案
初中生物种群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种群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种群密度、生长曲线等概念;
3. 熟悉种群的调查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 种群的定义和特点;
2. 种群密度和生长曲线。
教学难点:
1. 种群密度的计算;
2. 生长曲线的理解。
教学内容:
一、引入
种群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同一种群体所组成的总体,生物学中种群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研究生物的种群动态和生态学意义非常重要。
二、种群的定义和特点
1. 种群的定义;
2. 种群的特点:数量固定、具有一定的种群密度等。
三、种群密度
1. 种群密度的概念;
2. 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
3. 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影响。
四、种群的生长曲线
1. 种群的生长曲线类型;
2. 种群的生长曲线特点;
3. 种群的生长曲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活动
1. 观察本地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
2. 绘制种群的生长曲线;
3. 分析种群密度和生长曲线之间的关系。
六、总结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种群的概念、特点、密度和生长曲线等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观察和研究。
七、作业
1. 回答课堂练习题;
2. 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了种群的相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生物群落教案初中科学
生物群落教案初中科学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认识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并且能够分析生物群落的功能和影响。
教学内容:
1. 生物群落的概念
2. 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
3. 生物群落的功能和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生物群落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生物群落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群落的含义。
二、讲解
1.教师简单介绍生物群落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生物群落的种类和分布。
2.教师讲解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3.教师解释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分析生物群落的功能和影响。
三、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就生物群落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实践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生物群落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不同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保护和维护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
六、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生物群落,写一份观察报告,并提出对生物群落的保护建议。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群落保护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种群的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的教案
教学内容:种群的概念、数量和结构
教材:高中生物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种群数量和结构的测定方法。
3. 分析种群数量和结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2. 种群数量和结构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1. 种群数量和结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思考种群数量和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
1. 讲解种群数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密度分布等。
2. 讲解种群结构的测定方法,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
3. 示范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种群数量和结构的测定。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种群数量和结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布置相关作业。
五、拓展延伸(5分钟)
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种群数量和结构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准确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种群数量和结构的测定方法,并能够分析种群数量和结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反馈,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课件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探规寻律】 类 型 增 长 型 稳 定 型 衰 退 型 年龄结构曲 线
三种年龄结构曲线比较 构成特点 发展趋势 出生率大 种群密 于死亡率 度增大 出生率等 种群密 于死亡率 度稳定
年幼个体 数大于年 老个体数
②把握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种群必须具有一定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
和时间的种群不存在。 ③把握种群的特征:种群具有数量特征、空间 特征、遗传特征。 a.种群的特征是个体不具有的,个体只具有 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 b.种群不是个体数量的简单累加,个体与种 群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个体层次到 种群层次是一个质的飞跃。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间接 因素,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 依据。 (1)年龄结构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2)相同年龄结构情况下 ♀>♂→种群密度增长快 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增长慢
第________年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
在迁入第________年后开始的。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
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 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点所代表的水平。 (5)种群迁入第二年,增长明显加快的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群落的演替
苏教版教学教案3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6、右图表示某种群数量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 中可以看出该种群的K值 100 为____,该种群在 c ____点处增长速度最快。
种 群100 的 75 个 50 体 数 25 量 0
b c d
a
时间
7、某湖泊最多容纳鲫鱼种群量约3000吨,经取 样调查,该湖泊中现有鲫鱼2000吨,为使该湖 泊中鲫鱼有最大增长速度,现在应捕捞多少吨 鲫鱼为宜( A ) A. 500吨 B. 1000吨 C. 1500吨 D.不能捕捞
第三章
生 物 群 落 的 演 替
生物必修3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一、种群的特征
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三、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一、种群的特征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即具有一定 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可以相互交配并 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类群,是生物的 繁殖、遗传和进化单元。
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注意:
①前提: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 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②标记技术:
•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 的正常活动;
•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感染等;
•标记符号必须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又不 能过分醒目。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a、概念: 出生率: 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量占该 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决定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
③、迁入率和迁出率 a、概念: 迁入率:单位时间迁入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出率:单位时间迁出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 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高中生物种群教案
高中生物种群教案教学内容:种群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种群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并能够解释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原因。
教学重点:种群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原因的解释。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引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种群吗?种群有什么特点和分类?2.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概念解释1.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讲解种群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种群的分类:随机种群、自然种群、人工种群等。
三、种群数量变化1. 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2. 带领学生计算种群数量的增减,讨论数量变化的影响。
四、种群结构变化1. 分析种群结构变化的原因: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
2. 分组讨论种群结构的变化对物种的影响,例如种群的稳定性和繁衍力。
五、实验操作1. 进行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结果。
2. 学生围绕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总结种群变化的规律。
六、练习与检测1. 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种群概念的掌握程度。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的理解。
七、总结1.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种群数量和结构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种群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能够解释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原因。
在后续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探究种群演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一、导入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它们揭示了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和互相干系。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征、互相干系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观点诠释1. 种群:指在一守时期内,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
种群具有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等特征。
2. 群落:指在某一地理区域内,不同种群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生物群体。
群落具有物种组成、结构、功能等特征。
三、种群和群落的特征1. 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2)种群分布: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方式。
(3)种群增长:种群在一守时间内个体数量的变化。
2. 群落的特征:(1)物种多样性: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比例。
(2)生态位: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生存位置和所占资源的利用方式。
(3)群落结构: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组成、分布和互相干系。
四、种群和群落的互相干系1. 种群与群落的干系:(1)种群是群落的组成单位,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
(2)种群通过互相竞争、捕食、共生等互相作用影响群落结构和稳定性。
2. 种群内部的互相干系:(1)同一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竞争、合作等互相干系。
(2)种群内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影响种群的发展和发展。
五、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维持生态平衡:种群和群落的互相作用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2.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种群和群落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3. 生态系统稳定性:种群和群落的多样性和互相依存性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六、教室练习1. 请诠释种群密度和种群分布的观点。
2. 举例说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
3. 分析群落结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七、拓展延伸1. 请结合实际生态环境,调查并分析一种动植物种群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2. 选择一篇关于物种多样性的文章,分析其中提到的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的观点。
3.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种群密度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种群的特征 教学设计
从整体上来理解种群各基本特征之间的联系。
巩固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
课
后
学
习
(1).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同一自然保护区里的白头叶猴和金丝猴
B.十只白头叶猴
C.一个蜂巢中所有的雄蜂
D.蕲春一中校园所有的狗尾草
(2).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④如果在边缘处,计数时可以把左上相邻两边及夹角上及另一角上的计算在内,其余不计。
过渡:以上是关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那么对于可可西里中的藏羚羊种群又该如何估算其数量?
展示藏羚羊生活图片。
教师介绍: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来讲,用另外的一种方法-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a.出生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
c.出生率=死亡率
培养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迁
入
率
和
迁
出
率
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人口密度分布图和统计数字。
设疑:深圳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迁入率或迁出率的定义: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通过研究标志重捕法,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问题,培养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种群概念,使学生树立发展观、统一整体观等,认同事物的发展性和多面性。
高中生物的种群概念教案
高中生物的种群概念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种群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2. 掌握种群数量和结构的统计方法;
3. 能够分析种群的生态特征和演变趋势;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 种群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2. 种群数量和结构的统计方法;
3. 种群的生态特征和演变趋势。
教学难点:
1. 种群数量和结构的统计方法的应用;
2. 种群的生态特征分析和演变趋势判断。
教学手段:
1. 讲授教学;
2. 实验教学;
3. 讨论互动。
教学流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引入生物多样性和种群数量、结构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种群的思考和兴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种群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2. 种群数量和结构的统计方法。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进行田野调查,统计某一种群的数量和结构;
2. 分析实验数据,掌握种群数量和结构的统计方法。
四、讨论交流(15分钟)
1. 小组讨论各自实验结果;
2. 汇总结论,分析种群的生态特征和演变趋势。
五、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种群概念及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例如写一份观察报告或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反馈:
1. 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反馈,对种群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延伸:
1. 可以进行更多实地调查和研究,探讨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影响因素;
2. 可以引入案例分析,研究种群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2024年《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精品课件
2024年《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九章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种群的定义与特征、种群动态、种群生态位和种群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的概念、特征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
2. 掌握种群数量动态的变化规律,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3. 理解种群生态位的概念,了解不同种群生态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群生态位的理解、种群间关系的判断。
教学重点:种群的定义与特征、种群动态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模型、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生活状态,引导学生思考种群在生物群落中的作用。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种群的定义、特征,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 种群动态(15分钟)讲解种群数量动态的变化规律,结合模型和挂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群数量的波动。
4. 种群生态位(15分钟)解释种群生态位的概念,分析不同种群生态位的特点,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生态位的判断方法。
5. 种群间关系(10分钟)介绍种群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共生、捕食等,举例说明各种关系的具体表现。
6.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巩固课堂所学。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种群的概念、特征2. 种群动态变化规律3. 种群生态位4. 种群间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群的定义、特征。
(2)举例说明种群生态位的类型。
(3)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原因。
(4)论述种群间关系的类型及特点。
2. 答案:(1)种群是指在某一地区、同一时间内,生物学上具有相同种类、能够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种群生态位包括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
初中种群的教案生物
初中种群的教案生物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的概念及组成成员2. 掌握种群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参数3. 了解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的原因教学重点:1. 种群的概念及组成成员2. 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教学难点:1. 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动态变化原因教学准备:1. PPT,图片资料2. 实验器材3. 教学案例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种群的生存状态,引导学生探讨种群是什么,种群的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二、概念解释(15分钟)1. 讲解种群的概念,指出种群由同一物种在同一地区组成的总体。
2. 分析种群的组成成员,包括种群密度、总数、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参数。
三、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20分钟)1.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原因,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2. 利用实例分析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引导学生探讨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
四、案例分析(15分钟)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形成综合性的认识。
五、小结与展望(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种群的重要性和数量变化的影响,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了解真实种群的数量和组成。
2. 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模拟种群数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教学评估:1. 布置作业,让学生阐述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
2. 实验报告评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种群的概念及数量变化的原因,增强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明确种群的概念。
⑵列举说明种群的特征和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⑶联系实例说明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⑷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⑸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⑴能尝试用样方法调查周边地区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并能据所得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提高探究、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体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不断创新精神。
⑵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并进一步关心生活生产,关心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⑴种群的特征。
⑵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⑶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⑷制约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⑸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⑴种群的特征。
⑵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⑶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⑷制约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⑸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苏教版,生物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回顾: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圈教师:种群与自然界、生物个体、基因库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那么种群与物种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教师:达尔文曾计算了一对繁殖速度极慢的大象,在生活条件充足,没有其他生物危害的情况下,仅在750年后,就可以繁殖成1.9X107头大象的巨大种群。
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如果在适宜的条件下,20分钟就可以繁殖一代,如果这样计算,一昼夜可以产生272(约4.7 X 1021)个个体,重达4722吨。
但实际却很难发生这样爆发性增长的情况,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密度的变化判断〖问1〗生活在一片草地上的全部的草是一个种群吗?【讲述】不是。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生活在一片草地上的草并非是同一个物种。
如果改为全部的眼镜蛇草,就是一个种群了。
〖问2〗那么与上述草地上的全部眼镜蛇草数量相关的特征有哪些?(与种群的数量相关的特征有哪些?)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讲述】(1)在种群的三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问3〗年龄结构通常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年龄锥体图来表示,按锥体形状的特点,年龄锥体可划分为哪三种类型?分别有哪些特点?【讲述】年龄锥体类型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增长型:种群中繁殖前期个体多,繁殖后期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组中的个体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繁殖前期的个体较少,而繁殖后期的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的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问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讲述】⑴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⑵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
⑶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
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⑷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⑸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⑹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点睛: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1)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性比率)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①首先依据年龄组成。
探究二:种群密度的测定方法〖问5〗实际研究中,不可能在该草地上逐一数眼镜蛇的个体总数,那么我们如何测定该眼镜蛇的种群密度呢?【讲述】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
(1)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总数量调查比较困难,研究者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的数量。
(2)常用方法①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
样方形状可以有方的、长方形的、条带的、圆形的,但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法来保证。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②对于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具体过程如下:〖问6〗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计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讲述】(1)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
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2)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
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问7〗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讲述】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问8〗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讲述】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
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问9〗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讲述】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例如5%以内。
如果超出了此范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造成不一样的原因应当首先归结为采取不同的样方法所致。
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讨论取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
探究三: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问10〗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主要有哪4步?【讲述】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问11〗“J”型曲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如何验证这个观点?【讲述】不会。
原因是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密度大,种内斗争,出等于死。
即存在环境阻力。
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
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
〖问12〗“J”型曲线表明生物具有什么特性?【讲述】“J”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性。
〖问13〗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讲述】不是,因为种群周围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问14〗如何理解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讲述】见下表。
〖问15〗生物数量的增长曲线呈现“J”型,那么出现“J”型曲线需要什么条件?又有什么规律?【讲述】生物生活在食物或养料充足、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的条件之下,生物数量的增长曲线就呈现“J”型,因为生活中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之下才会出现“J”型曲线。
在理想条件下,如果某种生物的寿命只有一年,每年只生殖一次,起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Nt=N0λt,坐标图呈现“J”型曲线。
〖问16〗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种群的增长大致符合“J”型曲线,达到一定程度就呈“S”型。
那么“S”型曲线具有哪些特点呢?【讲述】由于受环境条件限制,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种群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后,数量就会停止增长,呈现“S”型曲线。
“S”型曲线具有以下特点:开始时经过一个适应环境的停滞期后,即进入指数增长时期,种群密度增加,然后增长速度变慢,最后增量和减量相等,种群不再增长而达到最高密度的稳定期,这时种群的数量达到一个最大值。
〖问17〗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讲述】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
课堂小结整节课教学效果较好,教学目的达成,尤其是讲述样方法时,结合调查学校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来学习,较有新意,但如有时间还可以再深入地讲解如何取样。
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
把握学习方法要旨数学模型在生物学中也越来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建立可以表述生命系统发展状况等的数学系统,对生命现象进行量化,以数量关系描述生命现象,再运用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等达到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目的。
课后习题3.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α=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A.1.3N0B.1.69N0C.2.3N0D.5.29N04.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样方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密度5.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C.“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1.A 【解析】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
2.D 【解析】解题时,要抓住图示中①②决定种群密度这一信息。
由于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别比例,可以推知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指死亡率(或出生率)、出生率(或死亡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3.D 【解析】要注意在Nt=N0λt中,λ代表的是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不代表增长率;增长率=增加的个体数/原来的个体数,设第一年个体数为X1,第二年个体数为X2,则α=(X2-X1)/X1=1.3,求得X2/X1=2.3,即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