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合集下载

临床输血与检验试题

临床输血与检验试题

***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级本科****学年第一学期《临床输血与检验》期末考试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 在输血史上第一个实施人—人输血的医生是:A. BlundellB. HarveyC. LowerD. Denis()2. 输血安全的问题包括哪些方面:A. 输血可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问题B. 输血相关的免疫性不良反应C. 过敏性输血反应和其他输血反应D. 以上都是()3. 临床合理用血不包括:A. 合理输血B. 全血输血C. 自体输血D. 成分输血()4.在A、B、O血型反定型中,A红细胞(—),B红细胞(+),O红细胞(—),此血型结果为:A.A型B.B型C.O型D.AB型()5. 一个人的血型为A型,那么他的基因型是:A.AOB.AAC.OOD.AO或者AA()6. A抗原主要有两种亚血型,称为Al 和A2 (构成全部A 型血液的99 . 99 % )。

在直接凝集反应中,两种红细胞与抗A 试剂均发生强的凝集反应。

Al 和A2 间的血清学区别,是依于抗试剂做试验获得的结果为基础:A.AB.A2C.A1D.A和A1()7. RH血型系内有45种不同的抗原,其中最为主要的是:A.CB.DC.ED.e()8. 在红细胞ABO血型系统被发现后,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是:A. Rh血型系统B. MNS血型系统C. Lweis血型系统D. Kell血型系统()9. 经典HLA-I 类分子(HLA-A , B , C )分子以形式表达在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非经典HLA-I 类分子的表达有别于经典HLA-I 类分子,但是不同细胞上HLA 分子的数量变化很大:A. 脂蛋白B. 糖蛋白C. 糖脂D. 糖蛋白、脂蛋白都有()10. HLA 基因及其复合体具备某些不同于其他真核基因系统的遗传特点,其中不包括那一项:A. 单体型遗传方式B. 多态性现象C. 单倍体D. 连锁不平衡()11. HLA-B27的测定的临床意义中,那种疾病的诊断阳性率最高:A. 虹膜炎B. 血管炎症C. 肉芽肿D. 强直性脊柱炎()12. HLA 基因水平分型方法中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是下面哪一种:A. PCR-SSOPB. PCR-SSPC. PCR-RFLPD. PCR-SSCP()13. 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 16-55B. 18-60C. 18-55D. 16-60()14. 一般认为男性三个月献血一次,女性四个月献血一次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临床输血学及检验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临床输血学及检验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临床输血学及检验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不需要做ABO反定型的人群是
参考答案:
新生儿
2.血液经离心后,最下层的是什么成分
参考答案:
红细胞
3.输注洗涤红细胞的适应症不包括
参考答案:
急性外伤大失血患者
4.正常红细胞上的A或B抗原,转化自
参考答案:
H抗原
5.ABO血型鉴定反定型结果如下:与A细胞不凝集,与B细胞凝集,与O细
胞不凝集,其血型是
参考答案:
A型
6.关于免疫性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能被血型物质中和
7.成分输血的优点是
参考答案:
以上都是
8.Rh抗原除了分布在红细胞表面之外,在体内其它细胞和体液中
参考答案:
完全不存在。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题库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题库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题库【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概述1.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定义2.输血学检验技术的重要性3.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历程二、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1.血型学原理2.输血反应原理3.输血学检验方法三、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应用1.输血前检验2.输血后检验3.输血学检验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四、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创新2.输血学检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3.输血学检验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正文一、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概述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是研究血液输注和血液学检验的一门学科,它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输血学检验技术主要研究血型学、输血反应、输血学检验方法等方面,旨在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血型学是输血学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血液的类型和血型抗原、抗体的分布。

根据血型的不同,人类血液可以分为 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

在临床输血中,正确的血型匹配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

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当时,由于对血型学知识的匮乏,输血导致的死亡事故屡见不鲜。

随着血型学的发展和输血学检验技术的进步,临床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二、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血型学原理、输血反应原理和输血学检验方法。

血型学原理主要研究人类血液的类型和血型抗原、抗体的分布。

血型抗原主要存在于红细胞表面,而血型抗体则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正确的血型匹配可以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输血反应原理主要研究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免疫反应。

输血反应分为两种类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存在血型不合导致的红细胞破坏。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则主要涉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激活补体等免疫反应。

输血学检验方法主要包括 ABO 血型鉴定、Rh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

临床输血学多选题集与题解

临床输血学多选题集与题解

临床输血学多选题集与题解李志强编著第一章血液生理学基础1.正常人体血细胞生成可分为几个阶段a.两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答案:a正常人的造血可分为两个阶段:胚胎期、胎儿期和出生后的骨髓造血阶段2.胚胎与胎儿造血期又可分为a.胚叶造血期b.肝脾造血期c.骨髓造血期d.以上均是答案:d根据胚胎和胎儿的发育过程,胚胎和胎儿的造血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胚胎造血期、肝脾造血期、骨髓造血期。

3.关于出生后骨髓造血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从新生儿到4岁儿童,全身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b.随着年龄的增长,管状骨中红髓的范围缩小,脂肪组织逐渐增多变为黄色,称为黄红髓c.黄髓已不再造血,也就不具有潜在造血功能d、约18-20岁时,红骨髓仅限于扁平骨及肱骨和股骨近端,约占总骨髓的50%。

回答:C题解:出生后幼儿至成人,骨髓造血需经历一定的变化。

从新生儿到4岁幼儿,全身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

5-7岁时,在管状骨的造血细胞间出现脂肪细胞。

随着年龄的增长,管状骨中红髓的范围逐渐缩小,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骨髓变为黄色,称为黄红髓。

黄髓虽已不再造血,但仍具有潜在造血功能。

大约18-20岁,红髓仅局限于扁平骨及肱骨、股骨的近端,约占骨髓总量的50%,此后这些红髓的造血活动持续终身,但其活动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4.胸腺发育到青春期,体重约a.20克b.30克c.40克d.50克答案:c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继续发育,青春期重约40g,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增多,老年时达到15g左右。

5.胸腺的主要功能是产生a.单核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答案:b胸腺小叶的外围称为皮质,中央称为髓质。

胸腺的主要功能是产生T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素,胸腺素由上皮网状细胞产生,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

6.下列关于淋巴结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淋巴结是一种周围性淋巴器官b、淋巴结的本质由淋巴组织和淋巴窦组成。

滨医成人教育《临床输血学检验》期末考试复习题

滨医成人教育《临床输血学检验》期末考试复习题

滨州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临床输血学检验》试题( A 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分)1. 1930 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 )A.ABO血型系统的发现B.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人输血2. 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血液B. 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C.减轻患者经济负担D.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E.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开支3. 血浆一旦融化,应保存在 ( )A.-20℃B.0℃C.4℃D.2—8℃E.-10℃4. 下列哪种来源提供的血液最安全 ( )A.职业献血者B.定期无常献血者C.家庭成员献血D.有偿献血者E.不要报酬5. 国家提倡哪个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 )A.16~45岁B.18~45岁C.18~55岁D.16~60岁E.18--60 岁6. 以下哪一种Rh抗原是不存在的 ( )A.D抗原B.d抗原C.E抗原D.e抗原E.C抗原7. AB型的红细胞和下列哪一种血型的全血混合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 )A.A型B.B型C.O型D.AB型E.A2型8. 按照安全输血的原则,AB型全血 ( )A.仅可输给O型人B.仅可输给O型、A型和B型的人C.可输给O型、A型、B型和AB型的人D.仅可输给AB型的人E.可输给任何人9.下列哪组是经典HLA-I类基因( )A.HLA-E、F、GB. HLA-DR、DQ、DPC.HLA-A、B、CD.MICA、MICB、MICC、MICDE.HLA-H、J、L、K和X10.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NAITP)的病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母亲体内含有血小板抗体,胎儿血小板血型中含有相应抗原B.母亲体内含有血小板抗体,胎儿血小板血型中无相应抗原C.母亲体内无血小板抗体,胎儿血小板血型与母亲相同D.母亲体内无血小板抗体,胎儿血小板血型与母亲不相同E.母亲体内含有血小板抗体,胎儿血小板血型与母亲相同11. 抗体筛选试验主要用于检测( )A.ABO亚型B.Du型C.Rh阴性D.抗-DE.不规则抗体12. 洗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为( )A.70%B.75%C.80%D.85%E.90%13. 不必作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制品是( )A.年轻红细胞B. 机采血小板C.机采白(粒)细胞D.洗涤红细胞E.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14. 全血的保存期与抗凝保存液的种类有关,CPDA全血保存期为 ( )A.21天B.28天C.30天D.35天E.42天15. 由于以往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患者需要输血时不宜选用 ( )A.全血B.洗涤红细胞C.少白细胞的红细胞D.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E.辐照红细胞16.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主要用于 ( )A.稀有血型患者输血B.心、肺功能不全患者输血C.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D.新生儿需要输血者E.有输血过敏史者17. 要使梅毒螺旋体失去传染性,血液应在4℃保存 ( )A.6小时B. 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72小时以上18. 紧急情况下血小板可以相容性输注,下列不相容的是 ( )A.AB型血小板可输给A型的受血者B.A型血小板可以输给O型受血者C.O型血小板可以输给AB型受血者D.B型血小板可以输给O型受血者E.AB型血小板可输给B型的受血者19. 最常引起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抗体为 ( )A.抗A或抗BB.抗JkaC.抗ED.抗FyaE.抗Pl 20. 输血后患者出现酱油色尿,意味着可能出现 (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呼吸困难D.溶血反应E.喉部水肿21. 血小板表面存在的血型抗原有( )A.仅ABO系抗原B.仅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C.仅HLA-A、B位点抗原D.粒细胞抗原E.A+B+C22. 下列哪一项属于红细胞血型系( )A.RH血型B.P血型C.MN血型D.以上均是E. 以上都不是23. 交叉配血试验下列哪项是错的?( )A.交叉配血试验可查出血型鉴定有无错误B.可发现亚型及Rh血型C.主侧凝集即不能输血D.主侧不凝,次侧有溶血可输少量血E.主侧不凝,次侧不凝可输血24. 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查,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A.母亲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B.检查病儿ABO血型C.母亲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检查病儿红细胞上有无来自母亲的免疫性抗体E.新生儿胆红素测定25. 作ABO血型定型时,镜下见有缗钱状凝集,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凝集消失,此种凝集为哪种?( )A.弱凝集B.冷凝集C.温抗体凝集D.假凝集E.强凝集26. 弱D、部分D、放散D作为献血者要当成D( )血液对待,作为受血者必须当作D( )对待。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期末复习试卷B及答案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期末复习试卷B及答案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期末复习试卷B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临床合理用血的主要原则是()DA.配合性输血 B.选择低成本的血液制品C.优先保证急症抢救用血 D.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只给确实需要输血的患者输E.保证重大手术用血2.血液从采血车(点)运至血库最佳温度()DA.0℃ B.0~4℃ C.–30℃ D.2~6℃ E.–20℃3.血站血液检验的原始记录应保持()D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E.20年4.血浆一旦融化,应保持在()DA.–20℃ B.0℃C.4℃ D.2~6℃E.–10℃5.静脉穿刺时,刚进针时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角度为()BA.30℃ B.45℃ C.60℃ D.20℃ E.35℃7.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最多不得超过多少()EA.200 mlB.450 mlC.300 mlD.350 mlE.400 ml8.以下哪一种Rh抗原是不存在的()BA. D抗原 B.d抗原 C.E抗原 D. e抗原 E.C抗原9.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一般是什么()DA.IgAB.IgDC.IgMD.IgGE.IgE10.AB型的红细胞和下列哪一种血型的全血混合不会发生凝集反应()D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A2型11.人类ABO血型是由谁首先发现的()AA.Karl Landsteiner B. Coombs C. Thomsen D. Bernstein E. Okamoto 12.经典HLA-Ⅰ类分子以糖蛋白形式表达在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下列哪种细胞上HLA-Ⅰ类分子表达量最高()BA.生殖细胞 B.淋巴细胞C. 神经母细胞原细胞 D.滋养层细胞 E.肿瘤细胞14.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50多种疾病与HLA密切相关。

其中强直性脊椎炎(ankllosing spongdility,AS)与下列哪个HLA抗原相关联()BA.HLA-DR15 B.HLA-B27C.HLA-B51 D.HLA-DQ3 E.HLA-B3515.下列哪类抗原不是血小板抗原()CA.红细胞A、B抗原 B.HLA-A位点抗原C.血清蛋白Gm、Am抗原 D.HLA-B位点抗原E.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7.目前哪一种ABO定型方法最值得信赖()CA.微量板法 B.玻片法C.试管离心法 D.凝胶试验法 E.PCR法18.SEPSA方法可以检出的抗体是()BA.红细胞抗体和HLA抗体 B.血小板HPA和HLA抗体C.红细胞和血小板抗体 D.红细胞、血小板、HLA抗体均能检测E.以上均错19.造成新生儿溶血病的是哪一类免疫球蛋白抗体()DA.IgA B. IgDC. IgED. IgGE. IgM20.在预测新生儿溶血病时需要对孕妇体内抗-A和抗-B抗体进行检测,在检测前需要用哪种试剂处理孕妇血清()CA.抗凝剂 B.防腐剂 C. 2-硫基乙醇 D.酶 E. 乙醚21.一个A型的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需要换血治疗,应选择以下哪一种血液()A A.新鲜的O 型洗涤红细胞加AB型血浆 B.O型血细胞加A型血浆C.A型全血 D.AB型红细胞悬液E.Rh阴性A型红细胞加新鲜A型血浆22.下列哪一种血液成分的相对密度最大()A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 血小板 D.血浆 E.粒细胞23.洗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为()AA.70% B.75% C. 80% D.85% E. 90%24.制备血液成分所用的原料全血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其中采集400ml全血所要求的速度是()DA.<3分钟 B.<4分钟C. <5分钟D. <6分钟E. <7分钟25.辐照红细胞是用r射线灭活下列哪一种血细胞()B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C. 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26.不必作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制品是()BA.年轻红细胞 B.机采血小板C.机采白(粒)细胞 D.洗涤红细胞 E.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27.可能施行骨髓移植的患者贫血时不宜输注()AA.全血 B.洗涤红细胞C.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D.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E.辐照红细胞28.若悬浮红细胞在输注时出现输注不畅,可通过Y型管加入的稀释液是()CA.葡萄糖液 B.葡萄糖盐水C.生理盐水 D.林格液 E.低分子右旋糖苷29.浓缩血小板最佳保存条件是()DA.4℃静止保存 B.4℃震荡保存C.室温下静止保存 D.(22±2)℃震荡保存E.(22±2)℃静止保存30.输注红细胞的主要目的()BA.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B.提高患者携氧能力C.提高患者免疫力 D.通过患者凝血能力 E.通过患者的血液渗透压31.红细胞制品输注前在室温中停留时间不应超过() CA.10分钟 B.20分钟C.30分钟 D.60分钟 E.120分钟32.要使梅毒螺旋体失去传染性,血液应在4℃保存()EA.6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以上33.对一个体重60Kg、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一单位的红细胞可提高Hb()A A.5 g/L B.10 g/L C.15 g/L D.20 g/L E.25 g/L34.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悬浮红细胞中的白细胞的最佳时机是血液()AA.在血站储存前 B.在血站保存一段时间后C.发放到医院前 D.运送至医院血库后 E.临床使用前35.在下列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CA.发热反应 B.过敏性皮疹反应C.溶血反应 D.非输血反应 E.输血后紫癜36.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仅作盐水介质法 B.仅作酶介质法C.仅作抗球蛋白法 D.盐水和非盐水介质(如抗球蛋白、酶等)E.仅作凝聚胺(Polybrene)37.关于血管外溶血,哪项是正确的()CA.常见于ABO的不同型输注 B.由IgM抗体引起C.多为ABO以外不同血型输注,由IgG抗体引起 D.在输血后立即发生E.高效价抗A、抗B引起38.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的基本要求包括()AA.灭活血液制品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并保持血液制品中有效成分的活性和存活力B.简单易行C.符合成本/效益原则D.适合于批量处理血液制品E.不需要增加专门的设备39.有机溶剂/清洁剂处理血液制品灭活病毒时有机溶剂的作用机制是()DA.破坏病毒的核酸 B.使病毒裂解C.使病毒内渗透压降低,病毒因此皱缩 D.破坏病毒脂质包膜E.覆盖病毒包膜,阻断其正常代谢40.下列哪种方法/技术可以用于血小板的病毒灭活()AA.长波紫外线(UVA)/S-59 B.有机溶剂/清洁剂C.Inactine系统 D.低pH法E.巴斯德消毒法(二)X型题41、成分输血的优点()ABCDEA、减少输血反应B、减少病人心脏负担C、提高治疗效果D、节约血源E、减少输血传染病的发生42、串钱状凝集的原因()ABCDEA、冷凝集素B、红细胞悬液过浓C、亚型干扰D、血浆蛋白紊乱E、用玻片法时水分部分蒸发43、ABO血型“改变”可见于()【ABCA、胃肠道腺癌患者B、白血病患者C、骨髓瘤患者D、肺炎患者E、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44、下列哪项属于HIV抗体检测法( ) ABCDA、ELISA法B、快速法 C 、明胶颗粒凝集法 D、免疫印迹法 E、HIV RNA检测45、AIDS/HIV感染的传播途经包括( ) 【ABCA、血液传播B、性传播C、母婴传播D、呼吸道传播E、握手46、血小板输注中预防HLA同种异型免疫反应的措施有( )ABCA、使用WBC过滤器去除WBCB、紫外线照射破坏抗原呈递细胞(APC)功能C、用酸处理血小板表面HLA-Ⅰ类抗原D、用碱处理血小板表面HLA-Ⅰ类抗原E、增加血小板输注量47、输血不良反应有()ABCDEA、发热反应和变态反应B、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溶血反应C、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输血后紫癜D、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和循环系统负荷过重E、枸橼酸盐中毒和肺微血管栓塞48、输血相关传染病包括()ABCDEA、艾滋病和输血后病毒肝炎B、巨细胞病毒感染C、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感染D、疟疾和梅毒E、输血相关弓形虫病49、抗体筛选技术要求( ) ABDA、尽可能多的检测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B、尽可能少的检测出无临床意义的抗体C、检出所有血清抗体D、尽可能快的完成抗体检测E、一定要在无菌实验室完成50、HLA的生物学功能()【ABCDEA、参与抗原加工处理B、HLA的限制作用C、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D、诱导自身或同种淋巴细胞反应E、参与T细胞分化过程及应答二、名词解释51、大量输血:【答案】是指24小时内输入与受血者自体血容量相等或更多血液,或3小时内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体血容量的50%以上的输血。

临床输血学测试题

临床输血学测试题

临床输血学测试题科室姓名成绩一、多项选择题(请选择最佳答案)1.父母血型为axb型,一般子代血型可能为()型AA或BBA、B或OCA、B或Abda、B、O或AB2以下哪一项属于红细胞系()arh血型bp血型cmn血型d以上均是3.特殊情况下,ab型血浆()A只能输给AB型人B只能输给AB型人或O型人c能输给a型、b型或ab型人d能输给a型、b型、o型或ab人4.a型人血清中含有抗体为()抗AB抗BC抗o d抗A和抗B5通常指Rh()ac抗原阴性bd抗原阴性ce抗原阴性dc、d、e抗原阴性6.输血有很多危险性,其中()与输入血液抗体的含量有直接关系输血后乙型肝炎细菌反应C致敏D非心脏性水肿7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通常包括()aabo、rh定型b抗体筛选和鉴定c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d以上均是8.用cpd-a保养液采集的全血保存期为()A14天B21天C28天D35天9手术或创伤失血量小于500ml()a必须输血b不要输血c输注血浆d必须输注多种成分血10.中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的发生率是()a99.40%b96%c4%d0.4%11.液态血小板保存的适宜温度是()a4℃b-20℃~-40℃c20~24℃d37℃12。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能原因有()a产生rh抗体b产生hla抗体c产生gm抗体d以上均不是13.新鲜全血中粒细胞丧失功能为第()天A1天B7天C14天D21天14全血保存后(A1天B7天C14天D21天),因子VIII活性降低50%15.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由于()引起?a红细胞b淋巴细胞c血小板d单核细胞16.最有效预防ta-gvhd的方法有()贫血患者应尽可能多地注射红细胞。

B输血前应对血液制品进行检测Γ在线性光照下用白细胞过滤器D注入病毒灭活血浆C17.输血前临床医生应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什么?()输血的目的、可能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同种免疫反应和不可预测的过敏反应b输血支持疗法c输血治疗同意书的鉴定d不同意输血可能发生的问题二、判断问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3二、选择题------------------------------------------------------------ 3三、简答题------------------------------------------------------------ 3参考答案---------------------------------------------------------------3第二章输血安全------------------------------------------------------- 4一、名词解释---------------------------------------------------------- 4二、选择题------------------------------------------------------------ 4三、简答题------------------------------------------------------------ 5参考答案---------------------------------------------------------------5第三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6一、名词解释-----------------------------------------------------------6二、选择题-------------------------------------------------------------7三、简答题------------------------------------------------------------13参考答案--------------------------------------------------------------13第四章免疫血液学-----------------------------------------------------17一、名词解释----------------------------------------------------------17二、选择题------------------------------------------------------------17三、简答题------------------------------------------------------------24参考答案--------------------------------------------------------------24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27一、名词解释----------------------------------------------------------27二、选择题------------------------------------------------------------27三、简答题------------------------------------------------------------29参考答案--------------------------------------------------------------29第六章临床输血-------------------------------------------------------31一、名词解释----------------------------------------------------------31二、选择题------------------------------------------------------------31三、简答题------------------------------------------------------------42参考答案--------------------------------------------------------------43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51一、名词解释----------------------------------------------------------51二、选择题------------------------------------------------------------51三、简答题-----------------------------------------------------------55参考答案-------------------------------------------------------------56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57一、名词解释---------------------------------------------------------57二、选择题-----------------------------------------------------------57三、简答题-----------------------------------------------------------60参考答案-------------------------------------------------------------60第九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62一、名词解释---------------------------------------------------------62二、选择题-----------------------------------------------------------62三、简答题-----------------------------------------------------------64参考答案-------------------------------------------------------------64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输血学二、选择题【A型题】1.1930 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ABO血型系统的发现B.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人输血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B: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厌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3.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血液成分输血B.有偿献血C.采供血质量管理D,采供血集中化E.自体输血4.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A.疟原虫(疟疾),梅毒B.甲肝,丙肝C.HIV,乙肝D.禽流感,巨细胞病毒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二、选择题【A型题】1.A2.B3.D4.E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

输血学的发展为这些学科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使输血学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在zO世纪80年代初病毒学的重要发展——HIV病毒的发现。

此重要发现使病毒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同时,由于确认输血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使输血的安全性成为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大量的研究推动了输血学这方面的重大进展,显著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同时也使输血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章输血安全一、名词解释.1.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安全战略2. 病毒高危制品二、选择题【A型题】1.乙型肝炎病毒是威胁输血安拿的丰要病毒之一,原因是A.感染后造成肝脏损伤B.乙肝可以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C.普通人群中乙肝感染率很高D.乙肝病毒抵抗力强E.乙卉病毒为DNA病毒2.无偿献血是为了从低危险人群挑选安全的献血者,因此献血者A.应该都是重复献血者B.病毒标志物阳性率应该明显低于普通人群C.应该都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D.应该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E.应该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3.对病原体进行常规筛检必要性的前提条件是A.经血液传播是该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感染将导致临床后果(发病)B.病原体人群中感染率高C.病原体献血者中的感染率高D.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灵敏性高E.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特异性高4.巨细胞病毒(CMV)可以经输血传播,目前未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原因主要是A.人群对CMV免疫水平高,感染后大多数人不发病B.没有适合于大规模血液检测的试剂和方法C.检测试剂质量达不到要求D.血站检测的管理上存在困难E.可以通过除白细胞过滤等其他方法预防CMV经血传播5.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是安全的,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却可以传播输血相关病毒,其主要原因是A.肌注丙球没有病毒污染,但静注丙球有病毒污染B.两种制品的制备工艺流程不同C.肌注丙球中含防腐剂D.两种制品的丙球浓度不同E.两种制品的注射途径(肌注/静注)和用药剂量不同(静注一次用量6.建立和不断改进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体系是保证血液安全的A.物质保证B.法律保证C.人员保证D.组织基础E.最重要措施7.保证血液检测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液安全的主要措施是A.建设高标准的检测实验室B.聘用高学历的技术人员C.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和改进检测试剂/方法并引进新的检测技术D.多次检测E.采用价格高的试剂8.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血液B. 进=步提高输血安全C.减轻患者经济负担D.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E.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开支9.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原则是A.配合性输血B.选择低成本的血液制品C.优先保证急症抢救用血D.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E.保证重大手术用血三、简答题1.为什么输血必须同时兼顾输血安全和疗效?2.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已很小,为什么还要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安全战略为了全面推动和加强全球的安全输血工作,WHO制定了如下血液安全的战略,此应成为我们加强输血安全工作的指导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