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迟到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迟到》一文,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分享、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课文,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画出生字词。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导停顿、语气等。

3.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释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感,体会作者的心情。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5.课堂写作(1)教师给出写作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讲解、讨论、写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迟到》课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课文《迟到》2.生字词卡片3.写作素材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收集改进意见。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生字词掌握: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的生字词游戏,如“生字接龙”、“猜字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词。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迟到》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迟到》教案、教学设计
1.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学会感恩。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迟到的小故事,如:“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明同学迟到的小故事。有一天,小明因为起床晚了,匆匆忙忙赶到学校,结果还是迟到了。他心里非常忐忑,担心会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你们猜一猜,小明最后有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呢?”
4.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会从细节中捕捉人物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时间的重要性,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写作中。
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内容,体会时间的珍贵,感悟父母的爱。
2.创设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Step 4:课堂小结,巩固提升(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生字词、修辞手法、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掌握。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Step 5:课后作业,拓展延伸(课后自主完成)
例如:“‘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时间比作流水,形象地说明了时间的宝贵,我们应该珍惜。”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针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时间观念等方面展开讨论。
2.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培养学生正确面对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错误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迟到》。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守时守纪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迟到》。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观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迟到》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迟到。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经历过的迟到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解释。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5. 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分析,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6.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描写,如主人公的内疚、愧疚等。

五年级语文教案《迟到》

五年级语文教案《迟到》

五年级语文教案《迟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通过迟到事件表达的情感。

1.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2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守时的良好习惯。

3.2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感悟教育的真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迟到的看法。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指导学生朗读,关注重点词语。

三、分析课文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第一段,理解作者迟到的原因。

3.分析课文第二段,感悟作者的心理变化。

四、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学习成果。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强调重点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交流感悟。

2.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二、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第三段,理解作者迟到后的心情。

2.分析课文第四段,感悟作者接受教育的过程。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2.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家长签字确认。

六、课后延伸1.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守时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1在分析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一段,找出作者迟到的原因。

”“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明作者当时的心情?”1.2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对话:“请大家看看这个词‘’,你能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吗?”“这个词‘督促’,你能说说它在文中的意思吗?在生活中你是如何理解它的?”二、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作者在文中说‘我排在队伍的低着头,脸红得像一个熟透的苹果’,这句话中哪个词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到‘父亲瞪了我一眼,那一眼仿佛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你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教学过程补充:第一课时三、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第一段,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小明,你能读一读这一段吗?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迟到了?”“小华,你觉得作者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2.分析课文第二段,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小丽,你能在黑板上画一画作者迟到时的心情变化图吗?”“小强,你觉得作者在等待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支持你的观点吗?”第二课时二、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第三段,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小王,你觉得作者在迟到后最担心的是什么?”“小李,你能从文中找出作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吗?这个过程让你有什么感受?”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每组请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迟到》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

2、查阅作者的资料,尤其要关注有关作者成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情诱趣1、利用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咱们来背上几首诗词。

2、评价。

过渡:其实,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有很多名句很富有哲理,也值得大家诵读。

史学名著,《左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意思是说?3、是的,谁都会犯错,那天我就出错了?怎么样?你有过犯错的经历吗?敢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说说吗?过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这并不稀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经常犯这样一个错——迟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相信能带给你启发。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2、汇报读书情况。

3、预习了,刚才我们又进行了再次阅读,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评价,那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吗?(注意归纳)三、个性阅读,解疑品赏1、读书贵在有疑。

刚才有同学问: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狠狠地打,打得狠吗?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句。

A 打的动作:B 打的声音:咻咻C 打的过程:D 作者的伤痕:我们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父亲打我究竟有多狠(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2、就这样,体会着作者挨打时的心情,先读出这句话,再把她没有说出口的话讲出来。

3、小结:注意学生关注的方面和运用的读书方法。

4、我挨打了,父亲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气、我怨恨,我不解,我究竟该不该打,不打不行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迟到》教案三篇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迟到》教案三篇

【导语】⽂章以倒叙⽅式,回忆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学因赖床⽽挨打的往事,写⽗亲对“我”管教很严厉⼜很疼爱,表达出“我”对深沉⽗爱的理解和感受。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体会⽗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中描写“我”⼼理活动的句⼦,明⽩作者对严厉的⽗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步体会⼈物的⼼理变化。

过程与⽅法 1.初读课⽂,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学会感恩,学会孝顺⽗母,激发对⽣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内容,体会⽗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中描写“我”⼼理活动的句⼦,明⽩作者对严厉的⽗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步体会⼈物的⼼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中描写“我”⼼理活动的句⼦,明⽩作者对严厉的⽗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步体会⼈物的⼼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然段,感知⽗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然段,感知⽗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然段,感知⽗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谈话导⼊,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篇课⽂《迟到》,看看⽂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齐读课题) ⼆、初读,整体感知。

1.⾃由读⽂,读准字⾳,读通句⼦。

2.再次浏览,思考:⽂章写了⼀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提出不懂的问题。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4篇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4篇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诵读课文,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并能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

2.查阅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己上学迟到过吗?当犯了这样的错误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你的?现在你改正过来了吗?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

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

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①主要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学生会提出的问题: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细读探究,解疑品读1.细读解疑。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在阅读时可以做些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要求组长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推选出发言代表。

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

注意引导理解、讨论问题: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随机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交流时,教师注意引导点拨: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得打得狠?①打的动作: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迟到》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迟到》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时间的重要性,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迟到》是一篇讲述一个人因为迟到而带来一系列麻烦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迟到的情况?迟到会给你们带来什么麻烦?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迟到》,理解课文内容,标记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3.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时间的重要性”的作文。

第四章: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堂写作练习,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6.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运用。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7.2 课后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对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课文文本提供《迟到》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复习。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和理解课文《迟到》的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守时的意识。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对父母工作的尊重和理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迟到》的内容简介: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学生因为起床迟到而匆忙赶往学校的故事。

故事中,学生因为迟到而感到焦虑和内疚,也体会到了时间的紧迫感。

2.2 生字词的掌握: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包括:迟到、焦虑、内疚、紧迫感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关于时间的话题,引出本课的主题《迟到》。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等方式,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作业4.1 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2 作业布置:学生需要回家后将课文背诵给家长,并请家长签名确认。

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我的一天”的作文,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5.2 作业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方法6.1 朗读与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课文情节的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6.2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

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的手法。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4.4 课堂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请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5.2 作业要求要求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5.3 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和反馈,鼓励优秀作业。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评价学生对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能力。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6.3 评价内容对学生的朗读、讨论、作业等进行评价。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7.2 拓展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分配,进行表演。

7.3 拓展目的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反思内容8.2 反思方式8.3 反思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2024《迟到》说课稿范文

2024《迟到》说课稿范文

2024《迟到》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迟到》这个故事,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迟到》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篇课文,收录在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因为经常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进而认识到准时的重要性,并下定决心要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这个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人物描写,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准时守时的行为规范。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迟到的后果及准时的重要性,能够运用本文所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书写。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阅读《迟到》这个故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迟到的后果及准时的重要性。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我将采用教法:情境导入法,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并产生共鸣。

学法是: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故事PPT、故事书籍以及相关的课件和练习题。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我将通过播放一段迟到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迟到的尴尬和后果。

然后,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迟到会带来这些问题以及准时的重要性。

环节二、阅读故事我将向学生简要介绍《迟到》这个故事的背景和大意,然后让学生阅读这个故事,并回答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

通过阅读和讨论,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并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存在迟到的问题。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5篇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5篇

《迟到》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篇5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迟到的茗茗》,并知道茗茗经常迟到的真正原因。

2、要求幼儿懂得每天要按时上学,做到不迟到。

3、教育幼儿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连贯讲述故事。

难点:请幼儿自己制定一个作息表,并帮助自己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活动准备《迟到的茗茗》的图片、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我的作息表》活动过程一、激趣引入——我用谈话形式来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

师: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叫茗茗,他在上学时经常迟到。

老师批评他,他总是说:“不是我的.错”。

是不是茗茗的错呢?好,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迟到的茗茗》好吗?二、出示教学图片,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这一环节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

1、分段讲故事。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方法和提问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先通过观察后,再鼓励我们大胆表达。

这样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视听觉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翻阅幼儿用书《迟到的茗茗》完整欣赏故事,使幼儿懂得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不要依赖别人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看幼儿用书的形式让幼儿完成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能大胆讲述故事简单的对白,我利用幼儿用书让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

3、通过交流讨论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上学为什么不能迟到?你们也要上小学了,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学不迟到?等等,并引导幼儿深入分析故事帮助幼儿领悟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三、操作法: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业《我的作息表》在这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的作息表能更进一步加强幼儿对时间的观念,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反思让幼儿先观察图片,再听讲故事,幼儿知道故事的内容。

交流讨论环节茗茗经常迟到的原因。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迟到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迟到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迟到摘要迟到是一种不良习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应当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率。

本文主要介绍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迟到现象,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探讨迟到的原因及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正文现象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迟到现象时常出现。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迟到同样也是这种现象之一。

有些同学迟到几分钟,有些则是迟到很长时间,占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原因分析学生方面: 1. 早上起床时间不固定,导致起床后匆忙出门。

2. 在课堂之前时间利用不合理,例如在晨读时间与其他同学闲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3. 家长或其他家长朋友拖延时间,导致学生耽误时间赶不上早自习。

4. 对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缺乏自觉,缺乏主动性。

教师方面: 1. 缺乏课前、课后管理,未能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

2. 上课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例如没有做好教案的布置工作,导致教师上课无从下手,拖延了时间。

3. 对学生迟到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导致学生产生了以后可以随便迟到的错误认知。

对策与建议教师方面: 1. 及时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迟到的不良影响,切实增强课堂纪律意识。

2. 在课堂前和晨读时间,加强学生的时间安排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3. 认真制定教案,提前做好教案的准备工作,节省课堂时间,充分实现教学效果。

学生方面: 1. 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计划,遵守学习计划。

2. 注意保证早上起床的时间,以免影响上课时间。

3. 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

例如可以提前15分钟到校,去自习室或放松一会等等。

总结综合来看,有关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迟到的情况,应该尽快找到原因,并采取合适的对策。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的确需要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小学语文《迟到》教案小学语文《迟到》教案1 教学目的:1、知道秋生是为了保护庄稼而迟到的,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保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

理解:迟到、早晨、稻田、稻秧、赶紧、拉住、牛绳、小声、发生、表扬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看图运用“赶紧”说一句完好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看图运用“赶紧”按“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的句式把句子写完好。

懂得要保护庄稼的道理。

2、教学难点:“迟、晨、绳、紧”是字音难点。

“紧、稻”是字形难点。

正确理解秋生上学迟到与老师表扬秋生的内在联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迟到、稻田、稻秧、牛绳”等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2 两小节教学过程:一、审题激趣。

1、出示课题: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提问:这题目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问话)(提示:课题中问句不用标点符号)。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问句?(怎么)2、你读了这个题目觉得想提出什么问题?(1、谁问谁?2、你指谁?3、为什么会迟到?4、迟到后怎么样?)二、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边听边标好小节。

2、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考虑答复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碰到生字多拼几遍,分析^p 字形,读句子想意思,提出不懂得地方。

2、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用生字卡片认读字词。

四、学习课文1、2 两段。

1、学习第一段(1)、出示第一节的课文投影,看投影,这是什么地方?田里种着什么?你知道稻秧有什么作用吗?(稻秧长大了就是稻子,稻子成熟了就是谷子。

谷子碾成米,就是我们吃的大米了。

)(2)、秋生上学路过稻田看到了什么?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怎么样?(秋生看见牛在吃稻秧,他想不能再让牛吃下去了,稻秧吃掉了,稻子颗粒无收了。

五年级语文《迟到》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迟到》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迟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课堂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掌握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创新实践法: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迟到》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课堂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图中的孩子为什么迟到?”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迟到》。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知识。

4. 合作探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迟到》的内容。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会理解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宽容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迟到》的内容。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迟到》的主题。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迟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查找并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迟到》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写作练习:(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交流并评价彼此的写作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迟到》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迟到》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故事材料。

3. 生字词的学习资料。

4. 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六、教学扩展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教案

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教案

浙教版二年级语文《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交通工具准时到校。

2.让学生了解迟到的危害,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3.让学生了解校章的含义,让其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义、友善、勤奋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育学生养成准时到校的守时意识。

2.让学生了解校章的最基本内容。

三、课前准备1.课件。

2.报钟。

3.学生填写的每日打卡表。

4.学生个人或学校中央的校章。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提前安排好预备功课和课堂的环境。

2.报钟后,教师让学生进入教室并检查学生的打卡表。

3.确认学生是否已准时到校。

2. 导入1.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校章的含义吗?”2.学生开始讨论。

3. 观看视频1.教师向学生演示了一段迟到造成的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迟到的危害。

2.让学生观看其他类似的视频。

4. 教学1.教师向学生讲解学校迟到的规定,并向学生介绍应遵守校章的原则。

2.教师和学生一起解读校章中的基本要素,如校名和校徽等。

5. 演示1.教师从学生个人或学校的校章中选择一张,开始现场演示如何正确地佩戴校章。

2.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佩戴校章。

6. 活动1.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佩戴校章。

2.学生在小组上表演自己的佩戴校章过程。

3.教师提醒学生佩戴校章的正确方式。

7. 结束1.教师进行简要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2.教师提醒学生明天早晨准时到校。

五、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同时给学生创建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和团体协作的环境。

本次课程通过多种方式养成学生遵守规则、守时的正确意识,同时使学生为了自己的发展和完善而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机会。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

《迟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迟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重视,明白迟到的不良后果。

(2)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理解迟到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迟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迟到》的文本。

2. 生词和短语的释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迟到的含义和后果。

(2)引入课文《迟到》的主题。

2. 朗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迟到》。

(2)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呈现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4. 应用与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避免迟到。

(2)每组分享讨论结果,共同总结避免迟到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课文《迟到》朗读给家长听,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自己迟到的经历,以及迟到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要引导学生思考迟到的后果,培养他们对时间的重视和他人的尊重。

作业布置方面,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和写短文,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继续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时间的珍贵,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人公因为迟到而带来的困扰,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自觉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不拖延,不浪费时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时间的珍贵,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如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迟到》的电子文档或纸质教材。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迟到》,了解课文大意。

准备好笔和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迟到,迟到会带来哪些困扰。

教师出示课文《迟到》,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 课堂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3. 内容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4. 拓展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迟到?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时间的珍贵和守时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迟到》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学生进行课后阅读,选择一篇与时间管理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思考。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

教案1:听写《迟到》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迟到与时间观念的重视。

2.培养学生的听力与记忆能力。

3.提高学生写字的准确度。

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课文《迟到》的录音。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老师介绍《迟到》的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迟到是不好的?”Step 2:听读课文(1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故事情节。

Step 3:复述课文(15分钟)1.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复述《迟到》的故事情节。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句子或者图画进行复述。

Step 4:听写练习(30分钟)1.教师在黑板/白板上抄写几个关键词语,如:“早操、迟到、注意时间、不快乐”等。

2.教师播放《迟到》录音,学生听写关键词语。

3.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Step 5:写作练习(15分钟)1.学生根据《迟到》的故事情节,写一篇关于“我早晨迟到了”的作文。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虚构的故事进行写作,要求准确地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修改作文,最后由教师评阅。

教学延伸:1.比较不同故事中迟到的原因及其后果。

2.自编故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编写一个关于迟到的故事,展示给全班同学听。

教案2:探究故事《迟到》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描述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形象性词语的能力。

3.加深学生对于故事《迟到》的理解。

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故事《迟到》的文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老师提问:“你们喜欢哪些故事中的人物呢?为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人物的特点及形象。

Step 2:学习故事《迟到》(10分钟)1.教师介绍故事《迟到》的主要人物,如小明、老师等。

2.教师给学生展示人物形象的图片,进行词语描述。

Step 3:形象描写练习(30分钟)1.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描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迟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因为什么原因迟到的,这件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前后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
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

(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

(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

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我”,并且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

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总结全文,熏陶情感。

教学重点: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

然而,在老师要“我”
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

“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

(体会“我”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

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

(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很严,很严很严
深沉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