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算法
单纯形法求目标函数最大值转换为最小值的结果
单纯形法求目标函数最大值转换为最小值的结果单纯形法是一种常用的线性规划算法,用于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线性规划问题通常包括最大化或最小化一个线性的目标函数,同时需要满足一系列线性的约束条件。
在单纯形法中,首先需要将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
这是因为单纯形法是通过不断迭代寻找可行解的顶点来求解最优解的,而最小化问题常常更容易进行迭代。
一般来说,将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转换为最小化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转化为负的目标函数或转化为对偶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将目标函数中的变量取反来将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
假设原始的目标函数为:max z =c1x1 + c2x2 + ... + cnxn那么将其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可以表示为:min -z = -c1x1 -c2x2 - ... - cnxn通过上述转化,我们可以将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从而可以应用单纯形法进行求解。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将原始问题转化为对偶问题,然后再求解对偶问题的最小化值。
对于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其对偶问题可以由以下步骤转化而来:1.将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2.将约束条件中的不等式转化为等式3.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将原问题转化为拉格朗日函数4.求解拉格朗日函数的最小值,并得到对偶问题的最小化值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将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并利用单纯形法求解最优解。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单纯形法的迭代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寻找目标函数最小化的方向而不是最大化的方向,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算法的实现过程。
在实际运用中,将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同时,由于单纯形法是一种迭代算法,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更容易定义目标函数的初始解,从而更容易求解最优解。
总之,单纯形法是一种常用的线性规划算法,通过将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转化为最小化的问题,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并提高效率。
单纯形法的几种特殊情况
单纯形法的几种特殊情况单纯形法是一种线性规划的解法方法,用于寻找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对单纯形法进行一些调整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来解决。
下面将介绍几种特殊情况:1.无解情况(不可行解):在一些情况下,约束条件可能是冲突的,导致不存在可行解。
例如,所有约束条件加在一起可能无法满足,或者一些约束条件是矛盾的,比如两个约束条件同时要求一些变量分别为正和负。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形法无法找到最优解,因为没有可行解。
解决方法:可以使用其他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或者对约束条件进行调整,使其变为可行的。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松弛变量或引入人工变量来处理不等式约束条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人工变量的惩罚项,逐步通过单纯形法逼近可行解。
2.多个最优解:在一些情况下,线性规划问题可能存在多个最优解。
这种情况下,目标函数的值相同,但对应的解并不相同。
单纯形法只能找到一个最优解,无法得知是否存在其他最优解。
解决方法:需要使用其他算法或方法来找到额外的最优解。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目标函数的系数或增加一些额外的约束条件,以影响单纯形法的方向,从而找到其他的最优解。
3.无界问题:在一些情况下,线性规划问题可能是无界的,即目标函数可以无限大地增加或无限小地减小。
这种情况下,单纯形法将无法找到有限的最优解。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增加约束条件或调整目标函数的系数,使得问题变为有界的。
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线性规划求解方法来处理无界问题。
4.退化情况:在单纯形法中,可能存在一些情况下的解陷入循环,无法继续优化。
这种情况下,称为退化。
解决方法:可以使用退化处理技术,例如人工变量法、卡工法、两阶段法等,来克服退化问题,并继续求解最优解。
5.基变量的选择:在单纯形法中,需要选择初始基变量,以便进行迭代求解。
但是,对于一些问题,选择合适的初始基变量可能非常困难,并且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最优解。
解决方法:可以使用启发式的方法,例如字典法,以确定合适的初始基变量。
单纯形法新版
1 2
2 1
1 0
10,A 中的2阶可逆子阵有
1
B 1
0
10,其相应的基向量为P3
,
P 4
,
基变量为x
3
,
x
,X
4
B1
x 3 ; x 4
1
B 2
2
2 1
,
其相应的基向量为P 1
,
P 2
,
基变量为x
1
,
x
2
,
X
B2
x 1 。 x 2
问题:本例旳A中一共有几种基? —— 6个。
一般地,m×n 阶矩阵A中基旳个数最多有多少个? — —C m 个。 n
p 1
7
(0 0
0) 4
7;
3
360 90
3
4
[ ] 中表达进基列与出基行旳交叉元,下一张表将实 施以它为主元旳初等行变换(称高斯消去)。措施是: 先将主元消成1,再用此1将其所在列旳其他元消成0。
C X B b1
B
B
0
x 3
360
0
x 4
200
0
x 5
300
0
x 3
240
0
x 4
50
(1)先将模型化为原则型
Maxz 7 x1 12x2
9x 1 4x 2 x 3
5x 2 10 x
2
x 4
200
x 300 5
x
1, x
2, x , x , x
3
4
5
0
(2) 拟定初始基可行解、检验
1
B 0
1
,
B
b1
最优化单纯形法
最优化单纯形法最优化单纯形法是一种用于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
线性规划问题是在给定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寻找一个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的问题。
最优化单纯形法通过不断迭代改进当前解,直到找到最优解。
最优化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一个可行解出发,通过一系列的迭代计算,逐步接近最优解。
在每一次迭代中,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进入变量和离开变量来改善当前解。
进入变量是指在当前基本解中非基本变量中的某个变量,使得目标函数值增加。
离开变量是指在当前基本解中的基本变量中的某个变量,使得目标函数值减少。
最优化单纯形法的关键步骤包括初始化、选择进入变量、选择离开变量、更新基变量等。
首先,需要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型,即目标函数是最小化的,并且约束条件都是等式形式。
然后,通过初始化得到一个可行解。
接下来,在每一次迭代中,选择进入变量和离开变量。
进入变量的选择通常是根据目标函数的系数,选择系数最小的非基本变量作为进入变量。
离开变量的选择是根据约束条件的限制,选择使得当前基变量中的某个变量离开基变量集合的变量。
更新基变量后,继续下一次迭代,直到找到最优解。
最优化单纯形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最优化单纯形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该方法只适用于线性规划问题,无法解决非线性规划问题。
其次,当问题的规模较大时,计算量会很大,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此外,该方法还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如可行解的存在性和有界性等。
最优化单纯形法是一种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有效算法。
通过选择进入变量和离开变量,不断迭代改进当前解,最终找到最优解。
尽管最优化单纯形法存在一些限制,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implex 单纯形法
simplex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Simplex Algorithm)是一种用于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有效算法。
它由美国运筹学家Dantzig于1947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优化、资源分配、物流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步骤与应用,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基本原理单纯形法是通过不断地在可行解空间中移动来逼近最优解的方法。
该方法从一个初始可行解出发,通过一系列迭代操作,每次改变一个基本变量以达到更优的目标函数值。
最终,算法将找到一个全局最优解或者判断问题无界或无可行解。
二、基本步骤1. 线性规划标准形式化: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即目标函数最小化,约束条件为线性等式。
2. 初始可行解:找到一个满足约束条件的初始可行解,并将其称为基本可行解。
3. 进行迭代操作:通过改变基本变量来改善目标函数值,直到达到最优解或者判断问题无界或无可行解。
4. 基本变量的选择:在每一次迭代中,选择一个非基本变量作为入基变量,并选取一个基本变量作为出基变量。
5. 确定迭代终止条件:判断是否终止迭代,若目标函数值无法继续改善或者判断问题无界或无可行解,则终止迭代。
6. 输出最优解:若找到了最优解,输出最优解及最优目标函数值。
若判断问题无界或无可行解,则给出相应的判断结果。
三、应用领域单纯形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优化、资源分配、物流管理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应用案例:1. 生产计划优化:通过使用单纯形法,可以优化生产计划以最大化产出,同时考虑资源约束和成本限制。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
2. 物流网络优化:单纯形法可以帮助优化物流网络的设计和运作,以最小化物流成本、最大化物流效率,并满足客户需求。
3. 能源系统调度:单纯形法可以应用于能源系统的调度问题,包括电力系统、天然气输送网络等,以最大化供应效率,并解决资源分配和运营问题。
4. 金融投资组合优化:通过单纯形法,可以优化金融投资组合以最大化收益或最小化风险,并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是一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目标函数来确定最佳解决方案的数学优化方法。
而单纯形法(Simplex Method)则是一种常用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
本文将介绍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步骤,以及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是在一组线性不等式约束条件下,通过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小化(或最大化)来求解最优解。
其中,线性不等式约束条件可表示为:```a1x1 + a2x2 + ... + anxn ≤ b```其中,x1、x2、...、xn为决策变量,a1、a2、...、an为系数,b为常数。
目标函数的最小化(或最大化)可表示为:```min(c1x1 + c2x2 + ... + cnxn)```或```max(c1x1 + c2x2 + ... + cnxn)```其中,c1、c2、...、cn为系数。
二、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单纯形法是由乔治·丹尼尔·丹齐格尔(George Dantzig)于1947年提出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逐步迭代改进当前解,直至达到最优解。
三、单纯形法的运算步骤1. 初等列变换: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型,即将所有约束条件转化为等式形式,并引入松弛变量或人工变量。
2. 初始化:确定初始可行解。
通常使用人工变量法来获得一个初始可行解。
3. 检验最优性:计算当前基础解的目标函数值,若目标函数值小于等于零,则该基础解即为最优解。
否则,进入下一步。
4. 基本可行解的变换:选择一个入基变量和一个出基变量,并进行基本变换,得到新的基础解。
5. 迭代求解:根据目标函数值是否小于等于零,判断是否达到最优解。
若达到最优解,则算法终止;若未达到最优解,则返回步骤3进行下一轮迭代。
四、单纯形法的实际应用注意事项1. 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必须是线性的,且可行解集合必须是有界的。
单纯形法求解过程
单纯形法求解过程单纯形法是一种用于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迭代算法。
它是由美国数学家George Dantzig在1947年提出的。
单纯形法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地沿着一些方向逼近最优解,最终找到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最优解。
单纯形法的求解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标准化问题: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化形式。
标准化的目的是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问题,使得约束条件全部为等式,且目标函数的系数都为非负数。
2.设置初始解:选择一个初始可行解作为起始点。
起始点可以通过代入法求解出来,或者通过其他启发式算法得到。
初始可行解需要满足所有约束条件,即满足等式以及非负性约束。
3.检验最优性:计算当前解的目标函数值,并检验这个值是否是最优解。
如果当前解是最优解,算法终止;否则,进入下一步。
4.选择进入变量:从目标函数的系数中选择一个可以增大(最大化问题)或减小(最小化问题)目标函数值的变量作为进入变量。
选择进入变量的策略可以有多种,例如最大增益法或者随机选择法。
5.计算离基变量:选择一个出基变量并将其移出基变量集合。
离基变量的选择通常采用最小比率法,即选择使得约束条件最紧张的变量。
6.更新解:通过求解一个新的线性方程组来计算新的解,更新基变量集合和非基变量集合。
由于每次只有一个变量进基,一个变量出基,将保持可行解的性质。
7.转到步骤3:重复步骤3-6,直到找到最优解。
单纯形法的关键在于选择进入变量和离基变量,以及求解线性方程组。
进入变量的选择决定了算法在解空间中的方向,而离基变量的选择决定了算法沿着哪个方向逼近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单纯形法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迭代计算,因此效率可能不是很高。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一些改进的单纯形法,例如双线性法、内点法等。
总结起来,单纯形法是一种基于迭代的算法,通过每次选择一个进入变量和一个离基变量来逐步逼近最优解。
虽然它的计算复杂度较高,但是在实践中仍然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第三章-线性规划的单纯形算法2
这样便结束了求全部最优基本可行解的过程,共得 四个基本最优解:
表1的:(2,3,0,1,0,0,0,0)T 表2的:(3 / 2,2,0,0,1/ 2,0,0,0)T 表3的:(0,1,0,1,0,0,2,0)T 表5的:(0,1/ 2,0,0,1/ 2,0,3 / 2,0)T
小结与复习提要:
x3
9x7 1/ 4 4 60 5 1/ 25 6 9 7 3x7 2 1/ 2 4 90 5 `1/ 50 6 3 7 x6 1 3 6
x j 0( j 17)
易见摄动问题的约束条件Ax=b(ε)中右端 的j 系数与左边
系数x j 相同,这是由b(ε)的构造决定的。
代公式知,应从下面两式中找θ,即:
min
x10 ( ) 1/ 4
x20 ( ) 1/ 2
min
1/
4
4
60 5 1/ 1/ 4
25
6
9
7
2 1/ 2 4 90 5 1/ 50 6 3 7
1/ 2
ε足够小,多项式取值主要取决于ε的较低次幂。
这里,0次项:
0 1/ 4
0 1/ 2
,1次项:1 1/ 4
X2 0 0 0 1 0 1/2 -90 -1/50 3
X3
0
1
0
0
1
0
0
1
0
σj
0 0 0 -3/4 150 -1/50 0
(注XB处只列出 0的系数,XB的取值为对应的 0系数及
j 行与该行中元素积之和。)
k min j 4 0 k 4,如何找l?在k 4这一列,
14 1/ 4 0,24 1/ 2 0 ,ε>0足够小时,由单纯形法迭
2.3 线性规划(单纯形算法).
(2.3.5)
j m1
线性方程组相对于基B的典式
线性方程组化典式就是把基变量的系数向量化为 单位向量。
典式的右端向量为基变量的取值。
符号 Aj , b , Aj , b 的含义
(2)目标函数 z cT x 的转化 相应于基 B ,记价值向量为 cT (cBT ,cTN ) ,
则
z
cT
j m 1
b
(2.3.8)
x 0
例
min z x1 2x2 x3 8x4 2x5
s.t.
x1 x1 x2
3x4 2x5 1 5x4 x5 3
x1
x3 2x4 5x5 4
x j 0, j 1,,5
z0
cT
x
(cBT , cTN
)
xB xN
cBT
xB
cTN
xN
所以
z0 cBT xB cBT B1b cBT b
,则
令
j cBT Aj c j , j 1,, n.
称 j 为 xj 的检验数,
的检验数向量。
(1,, n )T .
1、单纯形算法的主要思想:
先找一个基本可行解,判定它是否为 最优解,若不是,就找一个“更好”的基 本可行解,再进行判定,如此迭代进行, 直到找到最优解,或判定问题无界。
2、需解决两个问题:
(1)如何得到第一个基本可行解(§2.4)
(2)如何判定和迭代(本节)
本节总是假定已经找到了一个基本可行
解 x ,即找到了一个基 B
已知 x (1, 2, 3, 0, 0)T 是它的基本可行解,对应的基为
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
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线性规划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用来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它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限制条件,但是希望达到最优解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在工业、商业还是管理等领域,都可以使用线性规划模型来进行求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包括单纯形算法、内点法和分支定界法。
1、单纯形算法单纯形算法是线性规划求解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基于不等式约束条件的优化算法,主要是通过这些不等式约束来定义一些可行域并寻找最优解。
单纯形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约束条件重写为等式,然后再将变量从这些等式中解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解来判断是否找到最优解。
举例来说,假设有如下线性规划的问题:$$\begin{aligned}\text { maximize } \quad &60 x_{1}+40 x_{2} \\\text { subject to } \quad &x_{1}+x_{2} \leq 100 \\&2 x_{1}+x_{2} \leq 150 \\&x_{1}+2 x_{2} \leq 120 \\&x_{1}, x_{2} \geq 0\end{aligned}$$我们可以将这些约束条件重写为等式:$$\begin{aligned}x_{3} &=100-x_{1}-x_{2} \\x_{4} &=150-2 x_{1}-x_{2} \\x_{5} &=120-x_{1}-2 x_{2}\end{aligned}$$然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等式来解出每个变量的取值,从而得到最优解。
通常情况下,单纯形算法利用较小的限制空间集合来缩小可行的解空间集合,并通过一定的规则,比如说乘子法则来找到最优的解。
2、内点法内点法则是比单纯形算法更快的一个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它通过不停地迭代,将可行域中的点从内部向最优解方向移动,从而找到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内点法通常能够达到非常高的精确度,而且与单纯型算法相比,它在数值计算方面更加稳定。
单纯形法、大M法、两阶段法
对于一些问题,大M法可能无法得到精确解,且需要人工选择足够大的M值,容易造成 误差。
04 两阶段法
两阶段法的原理
01
两阶段法是一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迭代算法,它将问题分 解为两个阶段进行求解。
02
第一阶段是预处理阶段,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和剩余变量,将 原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
03
第二阶段是求解标准形式的问题,通过迭代更新变量的值, 直到找到最优解或满足终止条件。
04
约束条件是决策变量必须满足的条件,通常表示为 $a_1x_1 + a_2x_2 + ldots + a_nx_n leq b$或 $a_1x_1 + a_2x_2 + ldots + a_nx_n = b$。
02 单纯形法
单纯形法的原理
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不等式约束下,最大化或最小化一个线性目标 函数。单纯形法是一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迭代算法。
03 大M法
大M法的原理
大M法是一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近似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一个足够大的常数M,将原问题转化 为一个易于求解的近似问题。
在大M法中,将约束条件中的“≤”或“≥”替换为“=”,并引入一个新变量,使得近似问题在某种意义 下逼近原问题。
大M法的步骤
1. 确定原问题的约束 条件和目标函数。
线性规划的应用场景
生产计划
01
在制造业中,线性规划可以用于制定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生产效率。
物流优化
02
在物流领域,线性规划可以用于优化运输路线、仓储布局和配
送方案,降低成本。
金融投资
03
在金融领域,线性规划可以用于投资组合优化,帮助投资者在
简述单纯形法步骤
简述单纯形法步骤单纯形法是一种用于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常用方法,它通过不断迭代来逐步逼近最优解。
下面将以简述单纯形法步骤为标题,详细介绍单纯形法的具体步骤。
1. 构建初始单纯形表单纯形法的第一步是构建初始单纯形表。
将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转化为矩阵形式,并引入松弛变量,得到初始单纯形表。
初始单纯形表由约束系数矩阵、决策变量系数矩阵、右侧常数向量以及目标函数系数矩阵组成。
2. 检验是否达到最优解在初始单纯形表中,通过计算每个基变量的单位贡献值来检验是否达到最优解。
单位贡献值等于目标函数系数与对应基变量列的乘积之和减去目标函数系数。
如果所有单位贡献值均小于等于0,则达到最优解,算法结束。
否则,进入下一步。
3. 确定入基变量和出基变量在初始单纯形表中,选择单位贡献值最小且小于0的列所对应的非基变量作为入基变量。
然后,通过计算各行的比值,选择使得比值最小的行所对应的基变量作为出基变量。
4. 更新单纯形表在确定了入基变量和出基变量后,需要对单纯形表进行更新。
首先,将出基变量所在列归一化为1,然后通过高斯消元法将其他列元素消为0,得到新的单纯形表。
5. 转至步骤2经过更新后的单纯形表还不能达到最优解,需要再次进行检验。
重复步骤2至步骤4,直到所有单位贡献值均小于等于0,达到最优解为止。
6. 解读单纯形表当单纯形法得到最优解时,可以通过解读单纯形表来获得最优解的数值。
在单纯形表的最后一行,可以得到最优解的目标函数值。
而在单纯形表的非基变量列中,可以得到各个决策变量的取值。
单纯形法是一种高效的线性规划求解算法,通过不断迭代来逐步逼近最优解。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入基变量和出基变量,来更新单纯形表,使得目标函数值不断减小,最终达到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单纯形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计划、资源分配、运输问题等领域。
总结一下单纯形法的步骤:首先,构建初始单纯形表;然后,检验是否达到最优解;接着,确定入基变量和出基变量;然后,更新单纯形表;最后,转至步骤2,直到达到最优解。
单纯形法的原理
单纯形法是一种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内,通过不断迭代,逐步找到最优解。
单纯形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对于一个线性规划问题,首先需要确定其可行域,即所有满足约束条件的解的集合。
可行域通常是一个凸多边形,也可以表示为一个凸锥。
2. 确定初始基:在单纯形法中,我们需要选取一个初始基,即一个初始的可行解,来开始迭代过程。
初始基可以是一个非基变量为零的点,也可以是通过某种启发式算法得到的一个初始可行解。
3. 判断最优解:在得到初始基之后,我们需要判断该基是否是最优解。
如果该基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已经满足要求,则该基是最优解。
否则,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非基变量,其对应的系数在约束条件下最小,来继续迭代。
4. 确定换入变量:在找到一个非基变量后,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换入变量,即需要被替换掉的那个基变量。
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当前基中对应的系数最小的非基变量作为换入变量。
5. 进行迭代:在确定了换入变量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迭代,将当前基中的某个基变量替换为非基变量,得到一个新的基。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高斯消元法来计算新的基变量的系数,并更新当前基的矩阵表示。
6. 判断收敛:在完成一次迭代后,我们需要判断当前基是否已经收敛到最优解。
如果当前基已经满足精度要求,或者达到了一定的迭代次数上限,我们可以认为已经找到了最优解,停止迭代。
否则,我们需要回到步骤3,继续迭代过程。
单纯形法的原理比较简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迭代,逐步逼近最优解。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单纯形法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初始基的选择、系数矩阵的奇异性等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和优化。
除了单纯形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例如内点法、外点法、椭球算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单纯形法、大M法
单纯形法、大M法单纯形法是一种线性规划算法,通常用于寻找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约束条件下,寻找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单纯形法是由美国数学家乔治·达内在1947年提出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之一。
单纯性法的原理是基于一个立方体模型的,该模型由各种小三角形组成。
每个三角形都是由原问题的一个约束条件所定义的平面,当这些平面被绘制时,它们会将立方体分成多个小三角形。
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小三角形代表了原问题的一个可行解,即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
最初的解法是从任意一个可行解作为起始点,通过一系列变形(称为单纯形变换)来寻找可行解中的最优解。
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在不断地将一个小三角形变形成另一个小三角形的过程。
具体而言,我们会找到一个角点(即可行解的某个顶点),然后对它进行变形,通过不断调整其他的角点直到得到一个更优的可行解。
在单纯性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起始点。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个位于可行域的角点,这可以通过求解一个最小化问题来实现。
其次,每一次变形都会改变模型中三角形表面的形状,从而使得原来的角点可能不再是新的最优解。
因此,在每次变形后,我们需要重新计算通过各个角点可以到达的最优解,然后再进行变换。
最后,为了保证算法能够收敛,需要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比如出现无界解或无可行解的情况。
尽管单纯性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线性规划算法之一,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它对于非特定类型的问题来说,可能会产生较低的收敛速度,尤其是在高维空间中更为明显。
此外,如果问题的可行域非常大,那么单纯形法可能需要很长的计算时间才能找到最优解。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比如内点法、动态规划等。
大M法是一种针对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它可以将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从而使问题更容易求解。
大M法是一种通用方法,可以用于解决任何线性规划问题,不论其约束条件是等式还是不等式形式。
第三章线性规划的单纯形算法1
2 x5 x5
10 6
xi 0(i 1 ~ 5)
解:第一步,将(LP)问题化为(SLP)问题。 第二步,作下面形式的单纯形表(开始只能写出左上部 表格)
基变量 cB xB
x1 1 10 x2 2 6
Z
x1 x2 x3 x4 x5 θ 1 2 11 7 6
1 0 2 1 2 10/ 0 1 3 3 12
z 22 3x3 0 • x4 2x5 22 (3)x3 0x4 (2)x5
由此可知当取x 1和x 2为基变量时, x 3, x 4, x 5的检验数分 别为-3,0和-2。目标值为22。
x 3, x 4或x 5每增加一个单位,z的值就相应增加3,0, 个单位,所以把x 3作为新基变量对改进目标函数最有利。
z的旧值 - z的新值=22-(25)= -3 称这个值为非基变量x 3 的检验值(判别数)。因为 可以用它来判别把x 3 改为基变量后,能否改进目标值。 这个检验数的绝对值有时也称为相对收益系数。
由于检验数为负,增加x 3可以增加目标函数值。这证 明目前的基可行解不是最优解,如将x 3改为基变量就可以 改进目标值。
类似的可以算 x 4, x 5 的检验数。 比较所得到的几个检验数,决定把哪个非基变量换为
基变量对目标函数的改进有利。
检验数也可以用消去目标函数z中x 1, x 2的代入法来得
到。将 x1 10 2x3 x4 2x5和x2 6 3x3 3x4 x5
代入目标函数 z x1 2x2 11x3 7x4 6x5得:
③把 z j 与 x j 下面的数 C j相减得: j z j C j
由于 xji (i 1 ~ m) 是基变量, B1Pji ei (0...0,1,0...0)T 因而对于基变量的判别数 ji C ji C ji 0, (i 1 ~ n) 即基变量对应判别数等于0。因而只需计算非基变量的nm个判别数就可以了。n个判别数组成一个n维向量 (1, 2,..., n )也可以用矩阵向量形式表出:
单纯形法基本原理及实例演示
③计算各非基变量xj的检验数j=Cj-CBPj ′,若所有j≤0,则问题已得
到最优解,停止计算,否则转入下步。
④在大于0的检验数中,若某个k所对应的系数列向量Pk≤0,则此问
题是无界解,停止计算,否则转入下步。
⑤根据max{j|j>0}=k原则,确定xk为换入变量(进基变量),再按 规则计算:=min{bi/aik| aik>0}=bl/ aik 确定xBl为换出变量。建 立新的单纯形表,此时基变量中xk取代了xBl的位置。
⑥以aik为主元素进行迭代,把xk所对应的列向量变为单位列向量,即 aik变为1,同列中其它元素为0,转第③ 步。
线性规划的例子
max z 4x1 3x2 2x1 2x2 1600 5x1 2.5x2 2500 x1 400 x1, x2 0
线性规划--标准化
● 引入变量:s1,s2,s3
检验系数区
Z=CBB-1b
初始单纯形表
迭代 基变 次数 量
CB
x1
x2
s1
s2
s3
50 100 0 0 0
比值
b bi ai 2
1 Zj=CBNj j cj zj
Z=CBB-1b
初始单纯形表
基
迭代 次数
变
CB
x1
X2
s1
s2 S3
量
50 100 0 0 0
比值
b bi ai 2
1 1 1 0 0 300
C向量
max z 50 100 0 0
CB
CN
x1
x2
0•
1 1 1
1 0 0
0 1 0
python修正的单纯形法
单纯形法(Simplex Algorithm)是一种用于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
它适用于具有较多约束条件和变量的问题。
单纯形法通过迭代的方法逐步找到最优解。
在Python中实现修正的单纯形法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导入所需的库2. 定义线性规划问题的参数(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变量范围等)3. 初始化单纯形表4. 进行迭代计算,直到找到最优解或满足停止条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实现了修正的单纯形法:```pythonimport numpy as npdef simplex(c, A, b, x0):num_vars = len(c)num_constraints = len(b)slack_vars = np.eye(num_constraints)tableau = np.hstack((A, slack_vars, b.reshape(-1,1)))c_with_slacks = np.hstack((c, np.zeros(num_constraints)))while True:pivot_col = np.argmax(np.abs(tableau[-1,:-1]))pivot_row = np.argmax(np.abs(tableau[:-1,pivot_col]))if np.abs(tableau[pivot_row, pivot_col]) < 1e-6:print("No solution or unbounded solution.")breakpivot_element = tableau[pivot_row, pivot_col]for i in range(num_constraints):if i == pivot_row:tableau[i,:] = tableau[i,:] / pivot_elementelse:tableau[i, :] = tableau[i, :] - (tableau[i, pivot_col] * tableau[pivot_row, :]) / pivot_elementfor i in range(num_vars + 1):if i == pivot_col:c_with_slacks[i] = c_with_slacks[i] / pivot_elementelse:c_with_slacks[i] = c_with_slacks[i] - (c_with_slacks[pivot_col] * tableau[i, :]) / pivot_elementx = np.hstack((x0, tableau[:-1,-1]))print("Iteration:", np.linalg.norm(c_with_slacks[:-1]) / np.linalg.norm(c))if np.linalg.norm(c_with_slacks[:-1]) < 1e-6:print("Optimal solution found.")breakreturn xc = np.array([5, 4, 3])A = np.array([[6, 4, 2], [1, 2, 1]])b = np.array([24, 6])x0 = np.zeros(len(c))x = simplex(c, A, b, x0)print("Optimal solution:", x)```注意:这个示例是一个简化版本,没有考虑所有可能的特殊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性规划单纯形法的概念(一)线性规划单纯形解法的基本思路若一个凸集仅包含有限个极点,则称此凸集为单纯形。
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是单纯形(证明略,但可以从上节图解法的例子得到认同),进而线性规划的基可行解又与线性规划问题可行域的极点1-1对应(定理2.2.2),线性规划单纯形法就是基于线性规划可行域的这样的几何特征设计产生的。
这个方法最初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George Dantzig研究出来的。
这个线性规划单纯形解法的基本思路是:先求得一个初始基可行解,以这个初始基可行解在可行域中对应的极点为出发点,根据最优准则判断这个基可行解是否是最优解,如果不是转换到相邻的一个极点,即得到一个新的基可行解,并使目标函数值下降,这样重复进行有限次后,可找到最解或判断问题无最优解。
(二)单纯形法的最优准则设:线性规划(LP)为:min cxs.t. Ax=bx≥0A为(LP)的约束方程组的m*n阶系数矩阵(设n≥m),A的秩为m;B是线性规划的一个基,不失普遍性,记定义则:称λ,或者λj,(j=1,2,…,n)为检验数。
若:λ≤0,即全部λi非正,则:由B确定的基可行解是(LP)的最优解。
(二、线性规划单纯形法的表格解法较简单的线性规划可以采用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这样利用计算器就可求解。
单纯形法的表格解法的基本思路是,对基可行解建立单纯形表,依据此表作最优解判断,以及从原基可行解向目标值更小的新可行解转换的计算。
对于由基阵B确定的基可行解,其单纯形表为表2.3.1形式。
对于初始基可行解,其单纯形表的构建方法为:先建立表2.3.2形式的表格,然后应用“行变换”将表2.3.2中的前m列,即基变量对应的列转换为其中0是m元0向量:0=(0,0,…,0), 是m阶单位方阵。
在这样的行变换下,表2.3.2将转换为表2.3.1表2.3.1表2.3.2((一)直接求解对如下形式的较简单的线性规划可直接采用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求解:min cxs.t. Ax≤bx≥0这种形式的线性规划标准化后,为min cx+ox's.t. Ax+lx'=bx≥0,x'≥0其中x'=(x1',x2',…,xm')为松驰变量,而o=(0,0,…,0)T。
现在新的约束矩阵为因为I是m*n的单位矩阵。
所以我们就可用这个矩阵作基阵,松驰变量是基变量,立即得到一个初始基可行解,其目标函数值为0,而相应的初始单纯形表如表2.3.3所示。
表中θ=o=(0,0,…,0)T,从而可开始单纯形表上求解的过程。
表2.3.3例2.3.1 用直接法求解(LP)max z=40x1+45x2+24x3s.t. 2x1+3x2+x3≤1003x1+3x2+2x3≤120x1,x2,x3≥0解:第一步先将原问题化为标准形式min -z=-40x1-45x2-24x3s.t. 2x1+3x2+x3+x4=1003x1+3x2+2x3+x5=120x1,x2,x3,x4,x5≥0第二步此时,基可行解(0,0,0,100,120)T为,目标函数值为0.第三步检查检验数故λ=(40,45,24,0,0)≥0因此基可行解不是最优解,要进行基的转换。
线性规划检验数的定义和最优解的单纯形法检验准则:检验数定义为若基可行解对应的λ为检验数为非正向量,即则此可行解为最优解。
当大于零的检验数不止一个,理论上可任选一个正检验数对应非基变量为进基变量,一般情况选取最大正值的检验数对应的非基变量为进基变量,这样迭代常常会快一些。
为此,我们选x2进基,因为因此,x4为离基变量,则新的基变量为x2,x5。
第四步建立新的基相应的单纯形表建立单纯形表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只要将A中基变量对应的列组成的子矩阵通过行变换化成单位阵,基变量对应的检验数化成零即可。
如何从原来的表转到新的基相应的单纯形表呢?只要把A中x2相应的列向量通过初等变换化成单位向量即可。
因此在上表中只要把x2对应的列化成我们称基变量x4所在行和非基变量x2所在列相交元素为变换轴心,用加*表示,现在这数为3,将这行乘以(-1)加到第三行,乘以(-15)加到第一行,然后将这行行除以3,得一个新的单纯行表。
现在再回到第三步。
现在λ1=10,λ3=9均大于零,仍不是最优解,取x1进基;因为:所以:x5离基。
现在所有检验数均小于等于零,这个基可行解(20,20,0,0,0)是最优解,原问题最优值1700.以后。
实际在表上作业时,求λk与xr的过程可不写,这些表可连在一起。
(二)单纯形法求解的基本步骤首先我们需要对单纯形表作进一步的认识,注意到检验数:可见,对应于基变量的λj=0(j=1,2,Λ,m),而且再记进而记这样单纯形表2.3.1可呈现为表2.3.4的形式:表2.3.4有了表2.3.4,单纯形表上解法的一般步骤为:步一:把线性规划模型变成它的标准形式;步二:确定初始基可行解,建立初始单纯形表;步三:检查对应于非基变量的检验数λj,(j∈N);若所有这些λj均小于零,则已得到最优解,停止计算,否则转入下一步;步四:在所有的λj>0中,若有一个λk在单纯形表上对应的列向量的全部元素yik≤0(i=1,2,…,m),则此问题无解,停止计算;否则转入下一步;步五:根据max{λj>0|j∈N}=λk, 即确定λk对应的非基变量λk为进基变量;再根据确定基变量xr为离基变量;步六:基可行解的转换运算,即实施行变换,将单纯形表上xk对应的列向量变换为单位向量,其中包括将λk变换为0,而原yrk变换为1,称元素yrk为变换轴心。
(三)两阶段法对一般的线性规划,往往不会象用直接法求解形为Ax≤b的线性规划那样,能够很容易找到初始基可行解,甚至连有无可行基都难以判定,这时就需要应用两阶段法来求解线性规划。
二阶段法就是把解线性规划问题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求出原问题的一个基可行解或判断原问题可行域为空;第二阶段在得到的基可行解基础上求解原问题。
方法如下:第一阶段人为地在原约束矩阵中增加一些变量使得到单位矩阵,增加的变量称为人工变量,目标函数是人工变量之和。
具体而言,对于原线性规划标准化后的Ax=b,(b≥0)的形式,若A中不包括单位矩阵,则我们在每个方程后面加一个“人工变量”得到一个新的线性规划(LP)如下:(当A中有一些单位向量时,人工变量可少于m个)为书写方便我们记(LP0)为:其中Em=(1,1,K,1),分量全为1的m元横向量,这儿Im是可行基,又因为xa≥目标函数Emx有下界0,所以(LP0)一定有最优解。
设最优解为:则可能有三种情形:(1)若:在最优解x0的基变量中,不存在人工变量,即人工变量xn+1,xn+2,…,xn+m都是非基变量。
则:x0的前n个分量(x10,x20,K,xn0)便是原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可行解。
可进入第二阶段。
(2)若:在最优解x0的基变量中,包括某些人工变量,并且最优值z>0。
则:原线性规划可行域为空,原线性规划无解。
这是因为,否则可设原规划有可行解(x1*,x2*,…,xn*),则(x1*,x2*,…,xn*,0,…,0)是(LP0的可行解,其目标函数值为0,这与最优值大于零矛盾。
(3)若:在最优解x0的基变量中,包括某些人工变量,但最优值z=0,即,此时为基变量的人工变量都取值为0。
则:设xn+1是一个人工变量的基变量,其在最优解的单纯形表中对应第S行,设J是非人工变量中非基变量的下标集。
①如果单纯形表的第S行中,所有的ysk=0,(k∈J)此示原约束Ax=b中第S行为其余行的线性组合,即是个多余的约束,应当删去;②如果存在ysk≠0 (k∈J),则无论ysk是正还是负,以它为变换轴心,xk进基,xn+1离基.如果新表中的基变量中还有人工变量,重复以上步骤,有限次可得到(1)的情形。
第二阶段步1:以第一阶段最优解对应的单纯形表为基础,删去人工变量对应的列,并且将原规划(已标准化)的-c作为检验数,放在第一行,然后用用行变换将基变量对应的检验数消为零。
步2:以步1结束时建立单纯形表为原线性规划的初始单纯形表,求解原线性规划。
[例2.3.2] 用二阶段法求解(LP):min x1-2x2s.t. x1+x2≥2-x1+x2≥1x2≤3x1,x2≥0解:先标准化:min x1-2x2s.t. x1+x2-x3=2-x1+x2-x4=1x2+x5=3x1,x2,x3,x4,x5≥0第一阶段:因为A中对应单位向量,故只要引进两个人工变量x6,x7即可min x6+x7s.t. x1+x2-x3+x6=2-1+x2-x4+x7=1x2+x5=3x1,x2,K,x7≥0在第一行放入检验数:这等价于在第一行放-c,再用行变换使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得到第一阶段最优解,人工变量不是基变量,最优值为0,则去掉x6,x7所在两列就是原问题基可行解。
现在检验数全小于等于零,得到原问题最优解x*=(0,3,1,2,0)T最优值-6。
[例2.3.1.3] 用二阶段法求解(LP):min -3x1+4x2s.t. x1+x2≤42x1+3x2≥18x1,x2≥0标准化:min -3x1+4x2s.t. x1+x2+x3=42x1+3x2-x4=18x1,x2,x3,x4≥0第一阶段:min x5s.t. x1+x2+x3=42x1+3x2-x4+x5=18x1,x2,x3,x4,x5≥0已得到第一阶段最优解,但人工变量仍留在基里,并且最优值z=6>0故原问题可行域为空。
原线性规划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