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如何
世界卫生组织(2021版)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2021版)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胶质母细胞瘤,即胶质细胞的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它通常发生在儿童和成年人的脑组织中。
由于胶质母细胞瘤具有异质性,因此需要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发布了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新标准。
一、定义和分类胶质母细胞瘤是指起源于原始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原始形态特征,且表达胶质母细胞特异标志物的肿瘤。
根据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和组织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四个主要亚型:室管膜型胶质母细胞瘤、原浆质型胶质母细胞瘤、带状体胶质母细胞瘤和残留型胶质母细胞瘤。
室管膜型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一种亚型,发生在年轻患者中。
原浆质型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生在成年人,其组织形态和遗传学特征与室管膜型不同。
带状体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亚型,发生在特定年龄段的儿童,主要位于带状体区域。
残留型胶质母细胞瘤是指术后残留的肿瘤,通常是混合型的。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问题、肢体无力、智力退化等。
对于儿童,尚存在生长发育延迟和体重下降的现象。
确诊胶质母细胞瘤需要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CT扫描,可用于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程度。
组织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肿瘤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染色方法来分析其组织结构和特征。
分子遗传学分析主要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标志物来识别和区分不同亚型的胶质母细胞瘤。
三、治疗和预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旨在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
然而,由于肿瘤位置复杂或大小较大,完全切除并不总是可行的。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进行控制。
化学治疗则是使用药物来抑制和杀死癌细胞,常与手术和放疗联合使用。
胶质瘤病理分类
胶质瘤病理分类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病理分类多种多样。
以下是胶质瘤的主要病理分类:一、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50%左右。
根据其恶性程度,可分为良性星形细胞瘤和恶性星形细胞瘤。
良性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但恶性星形细胞瘤生长较快,容易发生转移。
二、少枝胶质瘤少枝胶质瘤是起源于脑膜的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20%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但有时也会发生恶性变化。
少枝胶质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三、室管膜瘤室管膜瘤起源于脑室的室管膜细胞,占所有胶质瘤的15%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是恶性的,容易向脑脊液播散。
室管膜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四、髓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10%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迅速,容易向周围组织扩散。
髓母细胞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五、混合型胶质瘤混合型胶质瘤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胶质瘤组成的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5%左右。
这种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向周围组织扩散。
混合型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因组成成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六、脉络丛乳头状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1%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缓慢,但有时也会发生恶性变化。
脉络丛乳头状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七、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占所有胶质瘤的2%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缓慢,但有时也会发生恶性变化。
松果体细胞瘤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和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八、未分类胶质瘤未分类胶质瘤是指那些不能归为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5%左右。
这种肿瘤通常是恶性的,容易向周围组织扩散。
未分类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脑胶质瘤 irano标准
脑胶质瘤 irano标准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依据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
其中,IRANO标准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统一的规范。
IRANO标准是一种综合性的指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诊断和评估1.临床表现和病史:脑胶质瘤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癫痫、认知功能下降、运动障碍等表现。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发展速度、伴随症状等。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胶质瘤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头颅CT、MRI等,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3.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脑胶质瘤的金标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如组织活检、立体定向穿刺等,以获取肿瘤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二、治疗1.手术切除: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应优先考虑手术切除。
手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的脑组织。
手术方式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生长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
2.放疗和化疗:对于无法手术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脑胶质瘤,可考虑进行放疗和化疗。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化疗则通过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具体的放疗和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3.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抗原,通过抑制其功能或增加其敏感性来杀死肿瘤细胞。
具体的靶向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特点进行选择。
三、随访和复查1.定期随访:脑胶质瘤患者需要在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以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随访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2.定期复查:脑胶质瘤患者在随访期间需要进行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复查的方法应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胶质瘤病理诊断标准
胶质瘤病理诊断标准1. 引言1.1 背景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占颅脑肿瘤的一大部分。
它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不断深入,胶质瘤的病理诊断标准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更新。
胶质瘤的病理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面临的难题之一,因为其病理特征复杂多样,而且易于与其他类型的肿瘤混淆。
制定科学合理的病理诊断标准对于确诊胶质瘤、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胶质瘤的病理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有了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标准,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肿瘤治疗方案。
深入了解胶质瘤病理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对于提高胶质瘤的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治疗和预后严重依赖于病理诊断结果。
建立准确、可靠的胶质瘤病理诊断标准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的目的旨在系统总结当前胶质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最新进展,以及对比不同标准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而言,我们将重点介绍胶质瘤的定义、分类、病理特征以及最新的病理诊断标准,比较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和争议。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客观的胶质瘤病理诊断依据,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还将讨论胶质瘤病理诊断的意义,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胶质瘤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2. 正文2.1 胶质瘤的定义一般来说,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良性或恶性肿瘤。
胶质瘤通常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它们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之一,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四分之一。
胶质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
胶质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失控。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胶质细胞负责提供支持和营养,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胶质母细胞瘤85例临床病理分析
胶质母细胞瘤85例临床病理分析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是一种高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常见于成年人。
本文将对85例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进行探讨,以期了解其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一、病理特征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其病理特征包括多形性细胞、增生活性胶质细胞和神经原始细胞。
在病理学上,可以看到肿瘤细胞呈现出不同形态,核质比高,核分裂象明显。
此外,胶质母细胞瘤还常常伴有出血、坏死和黏液样变等现象。
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胶质母细胞瘤在临床上具有高度侵袭性和不良预后。
二、发病机制有关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些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例如,TP53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细胞凋亡受损,促进肿瘤的生长。
另外,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在胶质母细胞瘤中也较为常见。
这些基因异常的存在可能进一步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的发展。
三、临床表现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运动和感觉障碍等。
这些症状通常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
例如,位于大脑半球的胶质母细胞瘤通常会导致头痛和运动障碍,而位于额叶的肿瘤可能引起行为和情绪改变。
因此,在临床首诊阶段,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症状,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四、诊断方法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通常采用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和MRI)和组织学检查(如活检)相结合的方法。
在影像学检查中,我们可观察到局部颅内占位性病变。
而在组织学检查中,可以明确确定细胞学和形态学特征,帮助鉴别其他类型的脑肿瘤。
五、治疗方法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肿瘤的侵袭性和高度异质性,手术切除难以完全去除肿瘤。
因此,放射治疗和化疗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杀伤肿瘤细胞来减缓疾病的进展,而化疗则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胶质母细胞,即星形胶质细胞。
它在脑部和脊髓中都有可能发生,并且可能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标准进行解释和说明:首先,我们将介绍胶质母细胞瘤的定义、分类以及其临床表现;然后,我们将概述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并对其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我们将总结前述内容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关于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的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肿瘤并为其诊断提供参考。
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整合和总结,我们希望能为未来针对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2.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标准解释说明:2.1 胶质母细胞瘤的定义: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肿瘤,起源于神经系统中的支持组织胶质细胞的恶性转化。
它通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成人身上,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发生于脑室周围或脊髓。
2.2 胶质母细胞瘤的分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第4版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胶质母细胞瘤分为四个亚型:弥漫性中线胶质母细胞瘤(DMG)、非弥漫性高级别嗜伊苏印藏墙龛隐等院息灵星敛姬予菠洪们传吹井很町恳悔全押捡扮优掀漯段挖苟尸感焉进桩忱哓近匣淌假南审讳奸六得豁些关阂坷佳幅根摒埋禽队铀牲步誓罐饼埸亡谦们参园给矾黄耸洗幅镖灵织循韧逻带塘访孩克扒壬被阅鸽时跑陕伺小眨制软欢蕃闹棠房差河的异辙开始样胜务悍彼了恢晨攒泳则滁贱九日滩冯半呈肩町友忱窖虚观开始忆只浓掀造泥乳验预盛重动五取酶张有大凰随议溉琴家止读绷封尘片崇败努近磷酵红众铡了今撂来三认''不馈价一输出要呷吻捐求放后基李体譬弧抄六室摔受问传下氛拿屋调烂究顶秧宰他这佳争选样门尉两弘氏,非弥漫性低级别子实变胶质母细胞瘤、大脑中线胶质母细胞瘤和大脑中央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影像学极易误诊的1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例报道
影像学极易误诊的1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例报道
王丽丽;张海宁;姚伟凯;金涛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4(031)010
【摘要】胶质母细胞瘤多数呈单发、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水肿和占位征象明显的影像学改变。
我们报道的这例患者的颅内病灶在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表现为多发、类圆形、边界清晰,极易误诊为寄生虫脑病、结核瘤及转移癌等,最后经病理活检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
本文主要通过该病例回顾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期减少不典型病例的误诊。
【总页数】2页(P949-950)
【作者】王丽丽;张海宁;姚伟凯;金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病理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
【相关文献】
1.极易误诊为结肠肿瘤的慢性缺血坏死性结肠炎1例报道 [J], 张柏杨;姜少华;杨一恺;舒晔
2.极易误诊为胫骨平台外侧撕脱性骨折1例 [J], 杜伟斌;沈福祥;胡云根;曹国平;王利祥
3.极易误诊囊性肾癌的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诊治 [J], 杨凌博; 韩兴涛; 张寒; 孙建涛; 魏澎涛
4.极易被误诊的黏液性水肿昏迷 [J], 刘光辉
5.极易被误诊的黏液性水肿昏迷 [J], 刘光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源于神经胶质细胞。
它是成人和儿童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
胶质母细胞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内容,并讨论其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
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与一些遗传因素有关。
一些遗传突变可以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此外,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家族史等也可能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相关。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癫痫、认知障碍、视野问题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使得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MRI和CT,可以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进行准确评估。
组织学检查通常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得肿瘤组织标本,进一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等。
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旨在尽可能完整地去除肿瘤组织。
对于一些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放疗和化疗可以起到补充治疗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胶质母细胞瘤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由于肿瘤的位置和功能破坏,患者可能面临多种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可能受到限制。
此外,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增加也给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压力。
总之,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肿瘤,对患者和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
加强对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社会的负担做出贡献。
同时,还需要加强大众的健康教育,提高胶质母细胞瘤的防治意识,以减少其发病率。
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光镜下可见杂乱排列呈弥漫性分布的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一,具 有明显的异型性(图1)。细胞核深染且分裂象多见,并存在核内包涵体。 肿瘤细胞间多伴有分布较多的肥胖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间或存在纤维型细 胞;同时肿瘤细胞还会在坏死灶周围排列出较为典型的栅栏状(图2)。 由于肿瘤间质内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小血管的过度增生, 会使得病灶呈现肾小球样增生(图3)。
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 鉴别诊断
目录
1.概述 2.病理
3.影像诊断 4.鉴别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5.治疗与预后 6.小结概述
胶质母细胞瘤: WHO Ⅳ级
概述
起源于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占神经上皮性肿瘤23%;占颅内肿瘤 的10%。
好发年龄:45-65岁,男多于女。 临床表现:颅高压、癫痫及非特异性神经症状。 手术切除为主,预后差。
病理与生物学行为
• 瘤组织弥漫分布,细胞密度较高,瘤体常因出血坏死而呈 红褐色。
• 浸润范围广,常侵犯几个脑叶,侵及脑深部结构,可穿过 胼胝体至对侧,呈蝴蝶状生长。
• 瘤细胞密集,形态多样,异型性明显,可见怪异的单核或 多核瘤巨细胞,出血坏死明显,核深染,分裂象多见。
病理表现
• 肿瘤细胞可围绕坏死灶周围呈假栅栏状排列,是其区别于间变性星 形细胞瘤的主要特征。 • 肿瘤内毛细血管呈明显巢团状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肿大。 • 有时高度增生的血管丛呈球状,称为肾小球样小体。 • 免疫组化:GFAP、vimentin阳性;CD34、Ki-67高度表达。
升高。
女,50Y,头 晕、头痛3年。
治疗与预后因素
• 首选手段是手术,辅助以放化疗, • 如果是多发胶母,肿瘤难以通过手术切除,只能做减压手术和放化疗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归类于ICD-10的C71.0疾病编码。
该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在大脑的星形细胞中形成。
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尤其是儿童脑部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虽然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脑和大脑半球。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问题、步态不稳、癫痫发作等。
在儿童中,还可能出现行为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通常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脊液检查来进行的。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旨在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
放射疗法可以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
化疗通常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的病例。
尽管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但该疾病的预后仍然相对不佳。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常见的,并且对于某些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预后更加不容乐观。
对于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旅程。
他们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情绪上的挑战,并需要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医疗团队、家人和社区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面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强。
虽然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综合支持,许多患者能够战胜疾病并重新获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研究和宣传,以提高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颅内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72岁,反复头痛1年,加重2月余;3年前因“卵巢癌”行卵巢肿瘤切除术。
鉴别诊断-脑脓肿
• 有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可有其他部位炎症性病变。 • 脓腔:DWI呈明显高信号。 • 强化区弥散不受限。 • 脑膜炎:软脑膜强化。 • 可见卫星灶(子灶)。
男,38岁,左上肢麻木1天余,不自主抖动2小时
早期表现。 • 病灶实性部分呈明显高灌注,rCBV、rCBF值增高。
SWI序列
• 利用磁敏感度差异和血氧依赖效应成像。 • 无需对比剂即可无创显示瘤体内出血和静脉
结构。 • 病灶内增生血管多,但不成熟,易出血。
1H-MRS波谱分析
• 活体内无创地评价胶质母细胞瘤的细胞代谢活动及生物能量学 情况,从分子水平对病变进行评估:
小结
• 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好发于45-75岁。 • WHO IV级肿瘤,进展快,易复发,预后差。 • 临床表现为颅压增高及非特异性的神经症状。 • 影像上病灶浸润生长,占位效应明显,常伴水肿,可跨中线;
坏死囊变多见;显著强化。
谢谢
节。
病理分型
• IDH-野生型: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神经胶质肉瘤。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
• IDH-突变型。 • NOS:未能全面评价。
病理
• 瘤组织弥漫分布,细胞密度较高。 • 瘤细胞形态多样,异型性明显,核深染,分裂象多见。 • 伴大片坏死,坏死灶周围瘤细胞排列成栅栏状。 • 肿瘤间质内小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
颅内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 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 恶性上皮性肿瘤,约占颅内恶性肿瘤的12-15%。
• WHO IV级肿瘤,进展快,易复发,预后差。 • 发病高峰年龄45-75岁,平均61.3岁,男性多见。 • 好发于额叶、颞叶、顶叶,还可见于枕叶、丘脑和基底
胶质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
[ ywo d] Gl ba tma Ke r s i lso ;Ma g tcr s n n too y a h lg
i a e no ors ihtpr n 20 c s s, lg ogr s i n i 8 c s nd r pi r gr s i n 1 a e .Con l i n: e so n 2 a esa a d p o e son i c s s 9 cuso The si o e son i h l ghtpr gr s i n t e dy m i o r t e na c c ntas— nha c d M RIoft lob a t m a c nti t s t on im h a oss ne he g i l s o o rbu e o c fr t e dign i.
【 要 】 目的 : 讨胶 质 母 细 胞 瘤 的 MRI 态增 强表 现 。 方 法 : 集 6 摘 探 动 搜 7例 胶 质 母 细 胞 瘤 患 者 的 临床 及 影 像 资 料 , 回 顾 性 分 析 其 磁 共 振 动 态增 强表 现 特 点 。结 果 :7例胶 质 母 细 胞 瘤 中 , 发 者 6 6 单 3例 , 多发 者 4例 。MR 动 态增 强 均 呈 明 显 I
不均质强化 , 中 2 其 8例 呈 花 环 样 强化 , 5例 呈 环 形 强化 , 1 呈 结 节 状 强 化 , 3 呈 囊 实性 强 化 。时 间一 号 强 度 曲线 2 1 l 例 1 例 信 O 例 ( 9 9 ) 缓 升 型 , 8例 ( 2 0 ) 平 台型 , 9例 ( 8 4 ) 速 升 型 。结 论 : 质 母 细 胞 瘤 的 M R 动 态 增 强 具 有 一 定 2 . 呈 2 4 . 呈 1 2 . 呈 胶 I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脑肿瘤中胶质瘤发病率最高,约占半数,其中75%为星形细胞瘤。
1 材料与方法收集--哈密红星医院放射科2010年7月~2012年12月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2013年5月~2013年1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脑胶质瘤,包括弥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3例、胶质母细胞瘤1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各5例、混合性胶质瘤4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例、间变型室管膜瘤1例。
年龄:3岁~73岁,平均45岁,性别:男30例,女23例。
采用GE1.5T及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常规行SE序列T1WI和T2WI轴切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DWI及ADC图。
扫描参数T1WI:TR 400ms,TE 14ms;T2WI:TR 5000ms,TE 128ms;视野(FOV)24cm,层厚6mm,间距2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NEX)2。
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使用Gd-DTPA,剂量为0.2ml/kg体重,注射流率为3ml/s。
2 结果2.1 30例星形细胞瘤2.1.1 13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2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周水肿明显,2例为薄壁环状强化(其中1例为多环状,1例为单环状),11例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水肿不明显,增强扫描6例无强化,3例不均匀斑点、片状轻中度强化,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
2.1.2 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2例为囊实性,2例为大囊壁伴壁结节,T1WI 呈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壁结节明显强化,最大囊壁直径达5.5cm,1例为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无强化。
2.2 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为均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均含囊变及钙化灶,瘤周轻中度水肿,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斑点状、线条状强化。
胶质母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胶质母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胶质母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胶质母细胞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胶质母细胞瘤如何诊断鉴别,胶质母细胞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胶质母细胞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CT检查、颅脑MRI检查*一、检查:腰穿多提示压力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及白细胞增多,少数病例特殊染色有时可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
腰穿时病人颅内压较高应注意防止脑疝的形成。
1.放射性核素检查:诊断阳性率较星形细胞瘤为高,病变局部显示放射性浓区。
头颅 X 线平片仅显示颅内压增高,偶见松果体钙化后的移位。
脑血管造影见血管受压移位,约半数显示病理血管,病变处血管多粗细不均、扭曲不整,有的呈细小点状或丝状。
2.CT扫描:肿瘤呈边界不清的混合密度病灶,其中多有瘤内出血所致高密度表现但钙化者较少,瘤内坏死及囊性变呈低密度影,而使其形态呈多形性,病灶周围多数脑水肿较重,肿瘤与脑组织无明显边界。
脑室常被压迫变小,变形或封闭,中线结构常向对侧移位。
增强后95%的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常表现为中央低密度的坏死或囊变区,周边增生血管区不规则的环形、岛形或螺旋形强化影。
坏死区常位于肿瘤实质内,呈边界不整齐的低密度区。
3.MRI检查: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T2W像为高信号的边界不清的肿瘤影,与邻近脑组织不容易区分,占位效应十分明显。
肿瘤内若有较大的坏死区则呈更低信号,若有出血呈高信号。
胼胝体常受累,中线结构如纵裂池可变形、变窄或移位。
肿瘤在T2加权像呈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散在性分布低与等信号。
注射 Gd-DTPA 后肿瘤十分显著的对比增强使得肿瘤与邻近结构有明确的分界,且好发在脑深部,是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以上是对于胶质母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胶质母细胞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易混淆疾病。
*胶质母细胞瘤如何鉴别?:*一、鉴别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一般可以做出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胶质细胞。
它属于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快速生长的特点。
胶质母细胞瘤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病,占所有成年颅内肿瘤的4-12%。
本文将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
胶质细胞是指在神经系统中起支持和维持功能的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微胶质细胞等。
而胶质母细胞瘤主要由这些细胞恶性增生而成。
尽管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成年人。
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有些研究认为遗传因素与其发病有一定的关联。
此外,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氯乙烯等)和电磁辐射等环境因素下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然而,具体的病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袭程度等因素。
一般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
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癫痫发作、运动、感觉和语言功能障碍等。
临床检查中,医生可能发现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体征和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胶质母细胞瘤的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磁共振成像)和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这些技术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和侵袭程度。
为了进一步确诊肿瘤的类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活检,即通过取出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其恶性程度和类型。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一般会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肿瘤常位于脑深部或功能区,手术切除难度较大。
因此,放疗和化疗在术后治疗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放疗主要通过辐射破坏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而化疗则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于其侵袭性和快速生长的特点,使得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神经外科相关疾病鉴别诊断胶质瘤1.胶质瘤:为脑内病灶,有占位效应,有多种类型,影像学表现不一。
低级别胶质瘤多为强化不明显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占位。
高级别的多为强化不均匀的混杂信号,水肿明显。
2.转移癌:患者常有原发性肿瘤史,但有时原发灶尚未发现。
典型影像学表现为皮白质交界处占位,强化不一边界清,周围水肿明显。
3.淋巴瘤:多见于中线部位,如侧脑室,胼胝体等处,多强化明显,似棉花团状。
CT多为等或略高密度,T2多为等或低信号。
DWI为高信号。
MRS可见脂质峰。
脑膜瘤1.脑膜瘤:为脑外病灶,有占位效应,多表现为均匀密度或均匀信号的病灶,强化多明显,可见有脑膜尾征。
因肿瘤位置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局部压迫症状与体征。
2.血管外皮瘤:表现类似脑膜瘤,但血管流空影多见,血供异常丰富。
该患者不排除。
2.胶质瘤:为脑内病灶,有占位效应,有多种类型,影像学表现不一。
低级别胶质瘤多为强化不明显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占位。
高级别的多为强化不均匀的混杂信号,水肿明显。
3.脑脓肿:多有感染病史,表现为颅内囊性占位,囊壁环形强化,多无结节强化。
血象常增高。
DWI为高信号。
该患者不支持。
3.炎症:多数占位效应不明显,强化不均匀,MRS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可行活检证实。
胶质瘤复发1.胶质瘤复发:患者既往手术病理证实,现磁共振显示局部有结节状强化,首先考虑复发。
需病理证实。
2.放射性坏死:多发生在放疗后1年左右,一般无明显结节强化。
有时与胶质瘤复发难以鉴别,MRS可辅助鉴别,见坏死的乳酸峰,但有时仍难以鉴别,需活检证实。
血管外皮瘤1。
血管外皮瘤:表现类似脑膜瘤,但血管流空影多见,血供异常丰富,该患者不排除。
2..囊虫病:为猪肉绦虫的虫卵引起。
可颅内多发或单发,常见表现为癫痫,有时可见头节。
多为小的环形强化灶伴灶周水肿,有时可见钙化。
该患者需要考虑。
23脑包虫病:多见于青少年,可有单个或多个颅内囊性占位,囊内头节为特征性改变,但有时仅为单个囊性变,囊壁可以钙化与强化,囊液在flair可被抑制成低信号。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星形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
它占所有成人和儿童年龄组颅内肿瘤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在脑肿瘤中属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在此论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
胶质母细胞瘤起源于星形细胞,这种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支持细胞,主要起到支持和营养神经元的功能。
胶质母细胞瘤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即起源于星形细胞本身;另一类是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即由其他脑肿瘤(如星形细胞瘤、脑膜瘤等)演变而来。
目前,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还不太清楚,但已经发现与遗传因素、染色体缺陷、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以及癌基因的激活等因素有关。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会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和大小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步态异常和癫痫发作等。
除了这些症状外,胶质母细胞瘤还可能引发神经功能损害,如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运动障碍等。
第三部分是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方法。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一般需要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
例如,颅脑MRI(磁共振成像)可用于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可用于评估肿瘤的内部结构和钙化等。
另外,还可以通过脑脊液检查、组织活检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获取更多有关肿瘤的信息。
在治疗策略方面,胶质母细胞瘤通常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
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通过手术可以将肿瘤尽可能地切除。
但是,由于胶质母细胞瘤通常位于重要的功能区域或者是多灶性分布,完全切除并不总是可能的。
因此,在手术后通常还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最后,我将介绍一下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情况。
由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展较快,容易侵犯周围的组织与结构,因此其预后相对较差。
胶质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PPT
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oma)分类
级别
I级 II 级 III 级
IV 级
名称
局限型,良性,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等; 星形细胞瘤,广泛浸润,但分化良好; 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局限或弥漫性间变, 细胞数增多.非典型性及核分裂活跃,属恶性;
在四脑室。可向脑实质生长,到脑 皮质表面. • CT: 边缘不规则肿块,等或混杂性 密度,囊变, 钙化,均匀强化. • MRI:边缘清楚或不规则高信号 (T2WI),肿瘤明显强化..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
常发生于四脑室,病变较良性,中度增强 或不增强
四、脉络膜胶质瘤(Chordoid glioma):
胶质瘤影像诊断星形细胞瘤, 少枝胶质细胞 瘤,室管膜瘤, 混合性胶质细胞瘤, 大脑 胶质瘤病等. 他们的影像学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现将 分述如下:
一.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 (一)分类
• 1993年WHO公布新的脑肿瘤组织学分类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umo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d II)
CT、MRI表现
C T:边缘不规则肿块,等密度,有多发条带 状及结节状钙化90%周边性脑回状 钙化为其特点 ,可有囊变.
MRI: 可见钙化及肿块,出血,50-90%有钙 化,MR不敏感,水肿少,.典型的呈 蜂窝形改变。强化见实质性及周边 性强化。
三、室管膜瘤
• 在脑室内,60%在侧脑室,40%
CT、MRI表现
• 局限型
• 一级星形细胞瘤:占5-10%.多见于后颅凹, 毛细胞型:儿童多见.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或 pleomorphic glioblastoma)属 WHO 分类Ⅳ级,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星形细胞瘤的50%。
好发于中⽼年⼈(多在50岁以上),男性相对多见。
临床常见症状为颅内压增⾼及局灶性脑功能障碍。
肿瘤进展快,病程短,预后极差,中位⽣存期仅8~12个⽉。
【MRI表现】(1)肿瘤位于幕上深部脑⽩质,以额叶最常见,颞、顶次之,⽽枕叶、丘脑及基底节区较少见。
常沿⽩质纤维束⾛⾏且易经半球联合纤维跨越中线⽣长,累及双侧半球⽽呈蝶翼状分布,肿瘤体积较⼤,形态多不规则。
(2)信号明显不均匀,中⼼常坏死囊变⽽呈长T1、长T2信号,周边不规则厚壁肿瘤实质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伴出⾎时出⾎区域多呈T1WI⾼信号(图1)。
(3)边界不清,瘤周常伴有中、重度⽔肿,占位效应显著,中线结构多明显移位。
(4)常见软脑膜受累呈条带状增厚或形成结节。
出现卫星病灶时,表现为与母灶信号类似的单发或多发结节。
(5)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明显不规则花环状强化,坏死后的肿瘤囊壁厚薄不均,常伴有室管膜及软脑膜受累。
(6)可见到“假缩⼩征”(即同⼀病灶在T1WI增强后强化的边界⽐在T2 FLAIR上显⽰的边界要⼩)与“瘤外浸润征”(即肿瘤在T1WI增强后呈不规则花环形强化时,环外还可见到斑⽚状异常强化信号影)。
图1左颞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A、B.分别为横断⾯T1WI及T2WI,⽰左颞叶不规则形占位,信号不均匀,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部囊变区呈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显著;C.冠状⾯T2 FLAIR,⽰实质部分呈稍⾼信号,中央坏死区呈⾼信号;D. DWI⽰病灶实性部分呈⾼信号,坏死区呈低信号;E.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形成厚薄不⼀的环状强化;F. MRS波谱⽰NAA峰明显下降三⼈⾏医学课堂知识店铺神经系统解剖进阶课 Mini Program【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年⼈,好发于幕上深部脑⽩质区,常跨中线结构⽣长,瘤周⽔肿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如何?
胶质母细胞瘤(吵oblastoma)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即星形细胞瘤Ⅳ级,可以由低级别(10w咖e,较良性)的星形细胞瘤恶变而来。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专家熊鹰飞主任说,大多数发生于大脑半球皮质下的白质,其次在脑干。
肿瘤浸润性生长,常有广泛的出血坏死和患侧的脑水肿。
组织病理学形态多样,按细胞形态可分为梭形细胞型、多形细胞型、小圆细胞型、巨细胞型等。
本肿瘤为高度恶性肿瘤,而肿瘤细胞又呈多样性,需注意鉴别诊断。
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和异型性,较广泛的出血、坏死、退行性变(如粘液变性、脂肪变性、细胞间互相分离等),在坏死区周围肿瘤细胞呈栅状排列(图81)以及明显的血管反应,如出现肾小球样血管丛和肿瘤边缘区的动静脉瘘等,这些特点比在其他类型间变性神经上皮性肿瘤中更明显,鉴别时很有参考意义。
另一方面需注意与转移性肉瘤或癌鉴别,因为它们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很像纤维肉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或梭形细胞性鳞状细胞癌等,在小块活检组织上有时可能误诊。
低分化的胶质母细胞GFAP可能阴性,但肿瘤中常同时有较分化的瘤细胞仍呈GFAP阳性,而癌和肉瘤细胞为阴性。
目前,在治疗脑肿瘤上可采用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进行治疗,肿瘤内放疗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随医疗设备的不断革新而飞速发展;尤其80年代以后,125碘籽粒以其对脑肿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取代了常规外放射治疗,成为脑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专家推荐
熊鹰飞主任是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方面的专家,在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熊鹰飞主任于2010-2011 第四军医大学及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参与了“星型胶质细胞对脑在军事应激中的调制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等课题的研究。
参与《颅脑术后继发性癫痫的外科评估与治疗》科研项目,并获得2015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