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的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的教学反思一、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一般认为,杨修的死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恃才放旷,一方面是因为曹操嫉贤妒能。
杨修的死肯定或多或少跟恃才放旷有关系,但把杨修的死归咎于曹操的嫉贤妒能则大错特错。
历史上的曹操非常重视人才,陈琳曾替袁绍写檄,辱及曹操祖宗,操能容之;祢衡在众目睽睽之下,裸体骂曹,操能忍之;曹操部下诸多文臣武将都曾是曹的敌人,操能用之。
你说,曹操为何就单单容不下一个杨修呢?故言操嫉贤妒能难以立足。
其实,操杀杨修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政治原因,是因为杨修卷入了曹丕、曹植争夺曹操接班人的斗争。
一般来说,曹植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聪明单纯、备受迫害的形象,颇得后人同情,其实他只是一个失败者,若胜了,谁知道是啥样啊。
曹植也是个恃才放旷,不拘言行的主儿,他文才确实高,谢灵运曾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之评,但文才高未必就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曹操看透了这一点,故立曹丕为太子。
然而曹操深知,自己百年之后,杨修不死,一定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和曹植有所大动作,这样,曹氏统治集团的最上层就不会稳定,甚至会给外人以机会,大权旁落绝不是没有可能,曹操在自己死前百日,终于作出决定,杀掉杨修,剪去曹植的羽翼,以巩固曹丕的地位和统治,保证国家的安危。
杨修只是一个文人,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才智只是舞文弄墨,度人心思的小智,不是安邦定国,经天纬地的大智。
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却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注定了杨修的一生必将以悲剧而收场。
因此还可以这样说,曹操杀杨修正是他深谋远虑,顾全大局,坚决果断,铁拳钢腕的政治家的表现。
曹操杀杨修的背后,或许有诸多的无奈和不得已,但这决不影响曹操的最终判决,优柔寡断、情重于理、妇人之仁、因小失大岂是曹操所为?二、杨修之死的启示在中国,为人处世应该韬光养晦,切忌锋芒毕露,即使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亦当谦虚谨慎,不骄不傲。
其实,岂止是才智,官场政治更是如此,纵观中国历史,急流勇退,装傻假愚者往往可颐养天年,恃功而骄,功高震主又有几人善终?谦虚内敛是我们几千年来形成的审人处世观,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杨修之死反思教学(精选19篇)
杨修之死反思教学(精选19篇)杨修之死反思教学篇1《杨修之死》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看上去比较简单。
但是通过认真研究课文,我发现它很值得一教。
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复述、概括、分析、写作等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预定教学目标。
现将收获总结如下:一、可继续发扬的优点:1、教学设计要勇于打破常规。
《杨修之死》是白话小说。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即环境、人物、情节的格式来教学。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竭力避免这种传统教学思路。
而是选择本文的焦点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杨修的死因,来大做文章。
将古往今来学者们的观点引入,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这样既打破常规按部就班分析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做法,又增添了课堂的学术气息,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更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思维,学会如何根据文本分析问题,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寻找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在互相切磋中,掌握本文的重点,学习小说的方法。
2、情境教学复述课文主要情节,既是对学生转换角度复述能力的考察,也是创设情境。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含蓄地运用了这个教学方法。
这就是部分听课老师所说的演义法。
情境教学能够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中去,在渗透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其思维。
情境为教与学都增添了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
3、精心设计导语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一半。
教学导语要能够给学生新鲜感,引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次教学我从生活案例入手,增强课文时代感的同时,引起他们思考杨修之死。
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在以下的环节中层层推进,挖掘课文的深度。
二、今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1、认真研究学生认真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学习对象。
制定的目标,设定的导引问题难度要适当。
对学情要做到心中有数。
2、提高设问技巧提问是一种艺术。
要根据不同能力、性格的学生要随机应变设定不同的提问方法。
对于高难度的问题,要设置台阶,引导学生一步步攀登到制高点。
杨修之死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
杨修之死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导语: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说,杨修是恃才放旷招致杀身之祸,有人说是因为曹操忌才妒贤,处死杨修以除后患根据本文,你的看法是什么?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杨修之死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阅读参考!杨修之死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言字词。
2、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
3、掌握文章内容,学习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4、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初步体验插叙的作用。
方法与过程目标1、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厚底蕴,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2、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杨修、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两人之间的矛盾。
2、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难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教法学法】1、阅读导读法:抓住题目“杨修之死”的“死”字提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2、比较阅读法:寻找小说与史料的不同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加深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3、质疑释疑:激发学生质疑,探索杨修死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渲染氛围1、导语:由三国中的人物诸葛亮作为智者的化身进行导入2、作品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
作品主要描写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其主要成就在于塑造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众多英雄形象。
3、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无末明初小说家。
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教育文档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一《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杨修是历史上的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的人物,本文探讨的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课题,教学中使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并从中汲取做人的深刻道理是教学本文的要义。
整个教学设计由六个环节组成:1、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三国》,并引用一首短诗导入课文,短诗: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2、初读课文,借助注解,读懂课文。
3、复述故事情节,并为小故事命名。
4、讨论人物性格,探究杨修死因。
5、文本解读:讨论:请以“杨修之死,过在……,是因为……”(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课后同学可搜集补充材料,展开辩论 ! )6、拓展延伸:根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的墓碑写一句话:如:1)大愚若智,聪明反被聪命误。
2)一代英才,可惜未逢明君。
3)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联系文章,补写对联:处事莫学曹操阴险狡诈,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在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导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一上课,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其中缘由,了解《三国》,并赏析了这首词,让学生齐诵诗,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和杨修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阅读能力才能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了在阅读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杨修之死反思教学(2篇)
杨修之死反思教学一、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
以“发展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以文本为出发点,以人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所知道的有关《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探求知识、谈出观点、谈出体会、谈出人生处世哲学。
做到教学的“旧壶装新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本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看VCD了解有关曹操这个人物形象,不单单停留在本文的基础上,要从客观上,全面的了解曹操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动手动脑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材分析《杨修之死》这篇文章是人教版第九册小说单元中的略读课文。
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美。
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
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三、课堂闪光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通过开课前___分钟的音乐欣赏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因而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进入文本,而且又使教师的导课自然、生动。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知识的梯度,由已知进入未知,是学生与教师合作的基础。
说说三国的人物和故事这一环节。
尊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了的知识面。
至此,学生情绪高涨,发言异常踊跃,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2、课堂教学要求“实而活”。
《杨修之死》是一篇古代白话小说,因而字词教学应具有其必要性。
我的安排是既有集中的字音词义又有在学生复述过程中分散的语句翻译。
通过复述故事,把握小说的故事内容,尊重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充分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这样,既增强了求知的趣味性又为学生理解文本打下厚实的基础。
3、教学最大的教学亮点是成功地唤起学生的阅读激情,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理念,同时又展现学生的素质才能。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2篇)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本课的主题是在听了毛伟华的课之后受的启发,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杨修,恃才放旷是他的缺点,同时也是他的优点啊,他的悲剧是一个社会必然的悲剧,是所有与他一样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如孔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杨修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看来我们学生早已是个社会的世俗的人,他们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去适应社会,在社会里,他们也同样会排斥象杨修这样的人,真不知道这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呢?但愿今天我们这样的解读杨修,能给他们一点启示,人该如何成长为一个站立的人。
另:本文的小结借用了杨聪老师的课堂小结,很佩服杨老师的深刻。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2)杨修,字德祖,东汉末年曹操部将,文学家,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以文才闻名于世,与曹操齐名,成就斐然。
然而,杨修短暂而悲剧的一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反思。
杨修之死教育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正确行事,并成为历代人的必修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反思杨修之死呢?首先,我们不得不反思杨修的好赌之风对他的致命影响。
杨修一生钟情于赌博,对此几乎没有抵抗力,这使得他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最终走上了覆辙。
我们应该从中认识到,赌博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困境,远离赌博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的必由之路。
其次,我们需要反思杨修的目光短浅和虚荣心。
杨修对功名利禄无比追求,渴望显贵地位,却忽略了实际利益和长远发展。
他因病被迫放弃了曹操的招贤政策,选择了个人私利,最终走向了自己的悲剧。
短视和虚荣心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一大陷阱,要想取得长远的成功,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事物。
还应当反思杨修对待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态度。
杨修为人谦和有礼,交友甚广,与曹操关系密切。
然而,他因对赵夫人百般纵容,放纵其堕落,最终惨遭杀害。
杨修的遭遇警示我们要慎重选择朋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应该保持真诚、正直和忠诚,不要容忍和纵容他人的错误行为。
最后,我们要反思杨修对家庭的忽视和疏离。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1则(精选7篇)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1则(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特别紧要的,而写一份教学反思,则是对我们的教学过程的一种最好的总结,那么,如何才略写出好的教学反思?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1则,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1则第1篇重视积累,收获颇丰。
在整个备课的过程中,我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包含陈寿的《三国志》、易中天的《品三国》以及大量的关于杨修死因分析的论文及那时候社会背景的史实。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问,能够对杨修这个人物的家世背景、获罪原因、性格分析娓娓道来,对相关的有相像的人物及事件旁征博引,这是我自身业务本领提高的一个飞跃。
于是我自信满满地站在谙习熟知的讲台上激情飞扬,也因此而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课下,有的老师评:“听你的课真的受益良多,听到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我知道这里有对我确实定。
但同时我又不禁在想:为什么工作的时间越长,越有一种不会上课的感觉呢?刚刚走上讲台时,总觉得自身很会讲课,甚至于有一种会比别人讲得更好的自信,对于什么常规课、公开课、校内课或是市内课是无畏无惧的。
记恰那时候的教学校长就曾如此评价过:“吕老师的课堂是听课的人越多讲的越有激情!”可现在却不一样了,总感觉自身不会上课,尽管打开教材后是满眼的学问点,但总是怕讲不好、讲不透。
很多老师认为这是另一种进步,导致有时我自身也这样认为,但当年的那种激情看来真的是弱化了。
方法模式,备受局限。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重视强调了对文章内容的剖析、环节的紧凑,却忽视了在此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及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一堂课下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老师为主体,老师和同学互动、生生互动呈现较少,这一点是我在备课的过程及设计的环节上的极大的不足,课下反思,其实在本节课中,可以有多处发挥同学主体性的作用,却被我机械地剥夺了,这也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需要创新探究之处。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1则第2篇同样的学问内容,由老师讲出和同学说出,效果会大不一样。
杨修之死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
杨修之死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导语: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说,杨修是恃才放旷招致杀身之祸,有人说是因为曹操忌才妒贤,处死杨修以除后患根据本文,你的看法是什么?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杨修之死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阅读参考!杨修之死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言字词。
2、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
3、掌握文章内容,学习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4、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初步体验插叙的作用。
方法与过程目标1、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厚底蕴,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2、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杨修、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两人之间的矛盾。
2、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难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教法学法】1、阅读导读法:抓住题目“杨修之死”的“死”字提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2、比较阅读法:寻找小说与史料的不同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加深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3、质疑释疑:激发学生质疑,探索杨修死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渲染氛围1、导语:由三国中的人物诸葛亮作为智者的化身进行导入2、作品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历史小说。
作品主要描写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其主要成就在于塑造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众多英雄形象。
3、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无末明初小说家。
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总结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总结《杨修之死》是一部展示古代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困境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以教学反思的角度,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亮点:1. 知识传授与思辨相结合:在教授《杨修之死》这篇作品时,我注重学生对古代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困境的理解,通过精选的文本片段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理解其中隐藏的道德冲突,并进行思辨和讨论。
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可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互相交流。
尤其是角色扮演环节,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体验到作品所传达的道德困境。
3. 拓展阅读与文化拓展:作为一部反映古代道德观念的作品,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
通过介绍其他古代文学作品、道德理论和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不足:1. 学生参与度不高:尽管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
有些学生对课堂讨论持保留态度,缺乏积极的思考和讨论。
这可能与学生的自信心和思辨能力有关,也可能与教学中缺乏适合学生的激励措施有关。
2.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作品中道德困境的理解和思考,但对于古代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背景知识的讲解较少。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
三、改进措施:1. 激发学生参与的潜力:对于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认为应尝试采用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研讨、小组合作和任务型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0篇)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0篇)《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杨修是历史上的一个带有传奇颜色的悲剧性的人物,本文探讨的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课题,教学中使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并从中吸取做人的深刻道理是教学本文的要义。
整个教学设计由六个环节组成:1、由清朝闻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三国》,并引用一首短诗导入课文,短诗:聪慧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2、初读课文,借助注解,读懂课文。
3、复述故事情节,并为小故事命名。
4、争论人物性格,探究杨修死因。
5、文本解读:争论:请以“杨修之死,过在……,是由于……”(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争论,各抒己见课后同学可搜集补充材料,绽开辩论 ! )6、拓展延长:依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的墓碑写一句话:如:1)大愚若智,聪慧反被聪命误。
2)一代英才,惋惜未逢明君。
3)聪慧机灵学问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联系文章,补写对联:处事莫学曹操阴险狡诈,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在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导入创设了良好的气氛和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一上课,由清朝闻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其中缘由,了解《三国》,并赏析了这首词,让学生齐诵诗,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和杨修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拟简洁,没有剧烈的冲突冲突,而且学生已具备了肯定的阅读力量,教师就应当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索,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熬炼,阅读力量才能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了在阅读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杨修之死》课后反思(2篇)
《杨修之死》课后反思本课的主题是在听了毛伟华的课之后受的启发,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杨修,恃才放旷是他的缺点,同时也是他的优点啊,他的悲剧是一个社会必然的悲剧,是所有与他一样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如孔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杨修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看来我们学生早已是个社会的世俗的人,他们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去适应社会,在社会里,他们也同样会排斥象杨修这样的人,真不知道这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呢?但愿今天我们这样的解读杨修,能给他们一点启示,人该如何成长为一个站立的人。
另:本文的小结借用了杨聪老师的课堂小结,很佩服杨老师的深刻。
《杨修之死》课后反思(2)通过学习《杨修之死》,我受到了深刻的触动和启发。
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了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对于身边的人以及社会的影响力。
首先,故事中的杨修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死活。
这种行为让我深感痛心,也明白了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如果每个人都像杨修一样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将变得非常自私和冷漠。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会最终伤害自己。
其次,故事中的赵菊夫人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
她救助了杨修并帮助他摆脱困境。
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善良与宽容并不意味着软弱,相反,它们展示了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和高尚情操。
善良的行为会感染他人,传递正能量,并为社会带来改变。
最后,故事中的杨修最终死于自己的贪婪和自私。
这个结局让我深思。
一个人的行为终将有所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果一个人一直追求个人利益,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最终将会失去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虽然有时候追求个人利益可能带来一时的得利,但长远来看,个人的贪婪和自私将会导致自己的灭亡。
通过学习《杨修之死》,我认识到了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对于他人以及社会的重要性。
我将努力培养自己的善良和宽容,同时也要警惕自己的自私和贪婪。
只有做一个善良、宽容的人,才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以上是我对《杨修之死》的课后反思。
2023年《杨修之死》语文教学反思
2023年《杨修之死》语文教学反思《杨修之死》语文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洁,没有激烈的冲突冲突,也没有美丽华丽的辞藻,这样的文章,中学生大都不喜爱学。
要顺当地完成这节课,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所以一上课,我就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让学生齐诵曹操的诗,让学生讲曹操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很好的,学生的主动性很高。
《杨修之死》是初四上学期的课文,初四学生已具备了肯定的阅读实力,老师就应当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索,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熬炼,阅读实力才能提高。
这就犹如教小孩子走路。
你用手扶者他走,可能比他自己走要快的多,稳的多。
但由于有依靠,长此以往,他便不会努力去走,肌肉不发达,便学不会走路。
到十八岁不撒手,他可能还走不稳。
尝试着在适当的时候松开手,松开手,让他自己走,他可能会跌交、磕破头,但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练习,他才能学会走路,并且,他会越来更加现:独立行走,其乐融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告知我们,不存在客观的纯粹的学问供学生去接受,学问只能由学习者自我进行,建构而不是由老师传授。
老师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供应必要的情境,为学生参加任务供应良好的条件,老师不再是拥有学问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灌输的容器,而是师生相互作用中的主体。
那么,老师就不能恒久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让学生在独立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壮大。
只有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子。
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的特别主动。
细心钻研,仔细探讨,急剧争论,思维非常活跃,看法极为仔细肃穆,充分表现了主子公的责任感。
再者,同样的学问内容,由老师讲出和学生说出,效果会大不一样。
老师讲让学生听,他们心理上会有一种压迫感,久而久之,产生厌倦心理。
而由学生自己说出,他们会产生一种胜利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爱好,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
杨修之死课后反思(2篇)
杨修之死课后反思《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杨修是历史上的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的人物,本文探讨的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课题,教学中使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并从中汲取做人的深刻道理是教学本文的要义。
整个教学设计由六个环节组成:1、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三国》,并引用一首短诗导入课文,短诗: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2、初读课文,借助注解,读懂课文。
3、复述故事情节,并为小故事命名。
4、讨论人物性格,探究杨修死因。
5、文本解读:讨论:请以“杨修之死,过在……,是因为……”(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课后同学可搜集补充材料,展开辩论 ! )6、拓展延伸:根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的墓碑写一句话:如:1)大愚若智,聪明反被聪命误。
2)一代英才,可惜未逢明君。
3)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联系文章,补写对联:处事莫学曹操阴险狡诈,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在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导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一上课,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其中缘由,了解《三国》,并赏析了这首词,让学生齐诵诗,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和杨修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阅读能力才能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了在阅读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一«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杨修是历史上的一个带有传奇颜色的喜剧性的人物,本文讨论的是一个略显繁重的课题,教学中使先生了解那段历史并从中吸取做人的深入道理是教学本文的要义。
整个教学设计由六个环节组成:1、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引见«三国»,并援用一首短诗导入课文,短诗: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2、初读课文,借助注解,读懂课文。
3、复述故事情节,并为小故事命名。
4、讨论人物性情,探求杨修死因。
5、文本解读:讨论:请以〝杨修之死,过在……,是由于……〞(先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各持己见课后同窗可搜集补充资料,展开争辩 ! )6、拓展延伸:依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的墓碑写一句话:如:1)大愚假定智,聪明反被聪命误。
2)一代英才,惋惜未逢明君。
3)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旁若无人终尝苦果。
联络文章,补写对联:处事莫学曹操阴险狡诈,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在教学中自我觉得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导入创设了良好的气氛和情境,激起了学习兴味。
一上课,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引见其中缘由,了解«三国»,并赏析了这首词,让先生齐诵诗,把先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和杨修的世界,全身心肠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理想证明,这个方法是很好的,先生的积极性很高。
2、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拟复杂,没有剧烈的矛盾抵触,而且先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阅读才干,教员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索,去发现效果、处置效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这样的文章,中学生大都不喜欢学。
要顺利地完成这节课,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一上课,我就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让学生齐诵曹操的诗,让学生讲曹操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遗憾的是,由于本校条件受限,没有多媒体,否则,把三国或曹操的一些片段等放一些效果会更明显。
)《杨修之死》是初四上学期的课文,初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阅读能力才能提高。
这就如同教小孩子走路。
你用手扶者他走,可能比他自己走要快的多,稳的多。
但由于有依赖,长此以往,他便不会努力去走,肌肉不发达,便学不会走路。
到十八岁不撒手,他可能还走不稳。
尝试着在适当的时候松开手,松开手,让他自己走,他可能会跌交、磕破头,但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练习,他才能学会走路,并且,他会越来越发现:行走,其乐融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不存在客观的纯粹的知识供学生去接受,知识只能由学习者自我进行,建构而不是由教师传授。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为学生参与任务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不再是拥有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灌输的容器,而是师生相互作用中的主体。
那么,教师就不能永远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让学生在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壮大。
只有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九年级语文上册《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一《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杨修是历史上的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的人物,本文探讨的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课题,教学中使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并从中汲取做人的深刻道理是教学本文的要义。
整个教学设计由六个环节组成:1、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三国》,并引用一首短诗导入课文,短诗: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2、初读课文,借助注解,读懂课文。
3、复述故事情节,并为小故事命名。
4、讨论人物性格,探究杨修死因。
5、文本解读:讨论:请以“杨修之死,过在……,是因为……”(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课后同学可搜集补充材料,展开辩论! )6、拓展延伸:根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的墓碑写一句话:如:1)大愚若智,聪明反被聪命误。
2)一代英才,可惜未逢明君。
3)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联系文章,补写对联:处事莫学曹操阴险狡诈,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在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导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一上课,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其中缘由,了解《三国》,并赏析了这首词,让学生齐诵诗,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和杨修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阅读能力才能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了在阅读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一:《杨修之死》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看上去比较简单。
但是通过认真研究课文,我发现它很值得一教。
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复述、概括、分析、写作等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预定教学目标。
现将收获总结如下:一、可继续发扬的优点:1、教学设计要勇于打破常规。
《杨修之死》是白话小说。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即环境、人物、情节的格式来教学。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竭力避免这种传统教学思路。
而是选择本文的焦点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杨修的死因,来大做文章。
将古往今来学者们的观点引入,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这样既打破常规按部就班分析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做法,又增添了课堂的学术气息,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更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思维,学会如何根据文本分析问题,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寻找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在互相切磋中,掌握本文的重点,学习小说的方法。
2、情境教学复述课文主要情节,既是对学生转换角度复述能力的考察,也是创设情境。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含蓄地运用了这个教学方法。
这就是部分听课老师所说的演义法。
情境教学能够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中去,在渗透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其思维。
情境为教与学都增添了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
3、精心设计导语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一半。
教学导语要能够给学生新鲜感,引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次教学我从生活案例入手,增强课文时代感的同时,引起他们思考杨修之死。
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在以下的环节中层层推进,挖掘课文的深度。
二、今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1、认真研究学生认真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学习对象。
制定的目标,设定的导引问题难度要适当。
对学情要做到心中有数。
2、提高设问技巧提问是一种艺术。
要根据不同能力、性格的学生要随机应变设定不同的提问方法。
对于高难度的问题,要设置台阶,引导学生一步步攀登到制高点。
不同教学环节间,过渡处需要巧妙设计,自然转换。
3、控制教学节奏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注意教学节奏要做到张弛有度。
好的教学课堂如同听艺术家演奏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
4、加强板书训练美丽实用的板书会为教学锦上添花。
本次教学板书有些凌乱。
既不美观,又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导引学生。
总之,这次教学实践暴露了许多问题,收获多多,为我以后教学指引了奋斗目标。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二:《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出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杨修是历史上的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的人物,本文探讨的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课题,教学中使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并从中汲取做人的深刻道理是教学本文的要义。
整个教学设计由六个环节组成:1、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三国》,并引用一首短诗导入课文,短诗: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2、初读课文,借助注解,读懂课文。
3、复述故事情节,并为小故事命名。
4、讨论人物性格,探究杨修死因。
5、文本解读:讨论:请以杨修之死,过在&&,是因为&&(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课后同学可搜集补充材料,展开辩论 ! )6、拓展延伸:根据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为杨修的墓碑写一句话:如:1)大愚若智,聪明反被聪命误。
2)一代英才,可惜未逢明君。
3)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联系文章,补写对联:处事莫学曹操阴险狡诈,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在教学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导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一上课,由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关于名著的评论: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导入,介绍其中缘由,了解《三国》,并赏析了这首词,让学生齐诵诗,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和杨修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锻炼,阅读能力才能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强调了在阅读的时候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并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对文中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就是让学生的内心阅读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
⑵本文是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说,学生对此有很浓厚的兴趣,最适于放开手,让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本课中,对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颇多争议。
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最佳探究课题。
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感悟到语文课堂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
⑶语文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教材上,宜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
这篇课文是名著中的名篇,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和感悟,这包括做人和作文上的。
比如做人方面的。
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学生从曹操、杨修身上发现了很多不足,那么给他们提提忠告也就不难了。
在这一环节学生答案异彩纷呈。
这是学生情感价值上的一大收获。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1、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这在课堂上不得不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懂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2、是复述课文的七个小故事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简练,重点不明确。
我想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在课堂中多加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是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复述故事花了过多的时间。
前松后紧,致使后面的教学环节稍显紧张。
4、学生讨论时很热烈,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可大都数却不愿主动举手发言。
这是在课堂上常遇到的问题,需要培养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三:本课的主题是在听了毛伟华的课之后受的启发,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杨修,恃才放旷是他的缺点,同时也是他的优点啊,他的悲剧是一个社会必然的悲剧,是所有与他一样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如孔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杨修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看来我们学生早已是个社会的世俗的人,他们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去适应社会,在社会里,他们也同样会排斥象杨修这样的人,真不知道这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呢?但愿今天我们这样的解读杨修,能给他们一点启示,人该如何成长为一个站立的人。
另:本文的小结借用了杨聪老师的课堂小结,很佩服杨老师的深刻。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四:一、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
以发展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以文本为出发点,以人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所知道的有关《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探求知识、谈出观点、谈出体会、谈出人生处世哲学。
做到教学的旧壶装新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本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看vcd了解有关曹操这个人物形象,不单单停留在本文的基础上,要从客观上,全面的了解曹操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动手动脑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材分析《杨修之死》这篇文章是人教版第九册小说单元中的略读课文。
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美。
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
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三、课堂闪光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通过开课前3分钟的音乐欣赏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因而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进入文本,而且又使教师的导课自然、生动。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知识的梯度,由已知进入未知,是学生与教师合作的基础。
说说三国的人物和故事这一环节。
尊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了的知识面。
至此,学生情绪高涨,发言异常踊跃,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2、课堂教学要求实而活。
《杨修之死》是一篇古代白话小说,因而字词教学应具有其必要性。
我的安排是既有集中的字音词义又有在学生复述过程中分散的语句翻译。
通过复述故事,把握小说的故事内容,尊重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充分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这样,既增强了求知的趣味性又为学生理解文本打下厚实的基础。
3、教学最大的教学亮点是成功地唤起学生的阅读激情,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理念,同时又展现学生的素质才能。
首先,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灵活挖掘教材内容,设置课堂情节,让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深入探讨。
特别是由女生论辩杨修之死是咎由自取(论辩相对简单),这样更能集中男生的注意力,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心。
让学生的课外所搜集到的资料得以发挥,使得课内课外浑然一体。
学生的思维也更具广度与深度,有效促进学生感悟语文课堂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
其次,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语言中探究人物性格,达到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美。
最后,在说启示、写挽词这一环节,在学生充分理解、探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倡学生个性化的独特见解,走出教材,走进生活,构建向生活学习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也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畅所欲言,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至此,开放性的课堂最终使学生真正地由被动接受的对象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主人,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
4、本课的教学还有一个特点是课堂上始终能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读是理解教材、探求知识、理性思考的前提,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是语文教学的风景线。
只有阅读学生才可能很好地进入文本。
通过四读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也就不会强人所难了。
因而安排了区分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提高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把握主题思想的能力。
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瑕疵在实际的授课中,发现教学的时间不太好把握。
因为本课内容长,环节多,学生探究、展现的时机多,高昂的情绪使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照顾全体,学会倾听。
往往造成刹车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