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考点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国家出现,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
(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②受封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概念阐释]“封建”的含义
有两种含义:一是国家结构,指的是西欧的中世纪和中国夏商周时期分封制的国家结构,夏商时期以中央王朝和万千方国结合的方式出现,周朝则以天子和诸侯国的形式出现;二是社会形态,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中世纪的欧洲和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的中国就是这种社会形态。

2.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
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轻巧识记]宗法制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3.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
①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

……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史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②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③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史料三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④诸侯先畔(通“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指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张燧《千百年眼》[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信息解读
史料一:受封诸侯的权力①→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
史料二:分封制之下的关系②→王室与诸侯间的纵向联系
(1)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

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意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2)根据史料二,分析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关系。

提示: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3)根据史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趋势:逐步瓦解。

原因: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纽带难以维系;井田制瓦解,失去经济基础。

史论归纳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层层封授: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等级森严。

④联系密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影响
①积极作用: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了拱卫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

②消极作用: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2.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史料二(西周)整个国家①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
体的政治体制。

——张荫麟《中国史纲》史料三②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

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
③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学会读史]
(1)根据史料一,分析宗法制的特点。

提示:宗法制的依据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嫡庶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每一宗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史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宗法制怎样的影响?
提示:史料二表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权力结构,亲贵合一,家国一体。

史料三反映了宗法制下的亲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及凝聚力,有利于家庭和睦、亲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若引导不当,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

史论归纳
宗法制的特点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1)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亲疏为依据,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

②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③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

(2)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①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等。

②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祭祖扫墓、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等等。

③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

这表明分封制(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D[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

]
2.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
D[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不尽义务,“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说明分封制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权威削弱,但不能说明开始削弱,故A项错误;从材料时间可知是春秋时期,当时仍然是贵族政治,故B项错误;宗法制度主要是血缘关系,和材料反映的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

]
3.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

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

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

’”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
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
C[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周王室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故A、D两项错误;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中郑国批评晋国帮助不是同宗族的杞国的信息体现了当时诸侯国强调同宗族国家间互相帮助,故C项正确。

]
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各国竞相变革。

2.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建立
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
(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监察百官和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是三公之下的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

(3)地方官制: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由皇帝任命。

(4)用人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制度:制定了细密、严苛的法律。

三、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轻巧识记]数字法归纳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概念阐释]“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1)专制主义: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掌政权,特征是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

(3)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的绝对权威。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组成和特点
史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

如①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

史料二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②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秦朝的③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
——《中华文明史·第二卷》[学会读史]
(1)史料一中秦始皇所创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提示:一方面,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国家稳定与统一;另一方面,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出现暴政。

(2)根据史料二,归纳概括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提示:官员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组织完备;官僚政治。

史论归纳
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
(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央主要官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各个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

2.郡县制的确立反映的问题及其作用
史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①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

官僚制是顺应中央
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史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②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学会读史]
(1)根据史料一,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

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提示: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2)根据史料二,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提示: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作用: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中央集权模式为历朝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1.据《中国史纲》记载: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

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

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

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A[由材料内容可知,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的称呼来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势力,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丞相王绾及群臣的建议纯粹出于守旧情绪
B.“地远”论实际上是一种现实困境
C.朝议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
D.丞相权力大,左右着皇帝决策
B[丞相王绾依据“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的现实,提出了分封制的建议,“纯粹出于守旧情绪”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反映出秦朝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地方,这是一种现实困境,故B项正确;朝议能减少而不是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丞相权力大,左右着皇帝决策”,故D项错误。

]
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C[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实行人治,故B项错误;秦朝时的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C项正确;西周时代并不是君主专制,秦代也不是君民共治,故D 项错误。

]
主题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主题立意]
“家国同构”是我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它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

“家国同构”的本质就是家庭、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

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

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交汇]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
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的等级序列。

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主题二从先秦贵族政治到秦朝官僚政治——郡县制的确立
[主题立意]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以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郡县制的确立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

[知识交汇]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不同之处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1.B [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 项符合题意。

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 项。

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 项。

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 项。

]
2.C [“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本题选择C 项。

]
3.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 项正确。

A 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 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 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

]
以秦朝政治制度为例活用史料分类[史学方法]
[理论阐释]
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

鉴别运用史料,解读获取信息,加强处理史料的能
力,也是高考考查目标中“解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

1.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各种物件)和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2.按资料价值分为:第一手史料:又称为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是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3.史料其他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

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

[运用点拨]
1.秦朝的文献史料举例
史料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

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无起。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点拨]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
(1)秦朝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秦朝灭亡不是郡县制的错误,是秦朝暴政引发的,柳宗元肯定了秦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

2.有关秦朝的实物史料
[点拨]实物史料秦铜权和秦半两钱反映了秦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措施;秦简上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秦制定了《秦律》,明法度,定律令。

[针对训练]
1.据秦琅琊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史料运用的基本原则。

秦琅琊石刻和《淮南子》关于国土何时达到流沙的记载不同,说明在史料运用的时候要持慎重的态度,首先要辨别真伪,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故C项正确。

《淮南子》仅叙述了颛顼帝、大禹、纣时国土达到的地区,无法体现以传说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

B项陈述了“差异”,没有说明题目主旨,故排除。

石刻与文献记载的差异明显,无法形成证据链来印证历史,故D项错误。

] 2.(2017·济宁统考)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掘了一座秦墓。

据考证,该墓主人生前曾担任过县的令吏。

出土竹简上的文字篆隶混杂,经专家研究整理,归纳为《编年纪》《南郡守腾文书》《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治狱程式》等8种。

这次考古发现有利于研究( )
①汉字的发展演变②秦朝的官僚制度③秦朝的治国思想④秦朝的公文格式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D[秦墓出土竹简上的文字篆隶混杂,有利于研究汉字的发展演变,①正确;墓主人曾担任过县令,这次考古发现有利于研究秦朝官僚制度,②正确;专家研究整理后归纳出的《南郡守腾文书》《秦律杂抄》,表明③④正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