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分工》课件

《国际分工》课件

规模经济理论
总结词
基于生产规模与成本的关系。
详细描述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分工 中,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市场规模和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类型,以获
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基于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优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02 国际分工的类型
垂直型国际分工
定义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不同国家的 生产者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 段进行分工,各自发挥其技术优 势。
特点
这种分工模式注重产品生产过程 中的垂直分离,同一产品在不同 国家进行连续生产。
实例
汽车生产中的垂直分工,如美国 、日本等国家专注于研发和设计 ,而将零部件生产、组装等环节 外包给其他国家。
水平型国际分工
1 2
定义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生产环节或 流程在不同国家的分布,各国专注于同一产业的 不同环节或流程。
特点
这种分工模式强调同一产业内不同环节的平行分 布,各国在相同技术水平上从事相似生产活动。
3
实例
电子产品制造中的水平分工,如芯片设计、电路 板制造、组装和销售分别由不同国家完成。
国际分工的发展前景
国际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将继续深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国际分工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 展。
技术创新将重塑国际分工格局
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为国际分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以适应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导向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 的竞争优势。在产品创新阶段,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是关 键;在产品成熟阶段,生产成本和规模经济成为主要竞争 优势;在产品衰退阶段,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变得尤为重 要。因此,各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产品 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国际分工角色。

二章节国际分工理论

二章节国际分工理论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 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48
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 另一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 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49
上例中,
英国酒相对于毛呢的劳动生产率
=1
120 1
100 120
0 .83
100
葡萄牙酒相对于毛呢的劳动生产率
=1
80 1
90 1 .125 80
13
具体而言,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 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 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 趋势。 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 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1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 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发达 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高精尖工业与一 般工业的分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 密集型产品的分工。
11
总之,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 参加国际分工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部门首先 是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而每一个国家消费的 许多产品都源自世界市场,直接或间接凝结着 许多国家劳动者的劳动。
12
四. 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
的世界工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 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 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 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 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 可以获得利益。
45
贸易模式 优势国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较 小的产品。劣势国家出口劣势较小的商品 , 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 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是“两优取其最优, 两劣取其次劣”。

马克思国际分工

马克思国际分工

第三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把握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了解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和学说。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一)分工与交换、市场的关系1、什么是分工:分工是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社会分工是整个社会内部创造使用价值的各种有用劳动发展起来的多支分工体系。

分工包括三个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一般分工,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各个产业内部,城乡之间。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通常所说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的分工。

特殊分工,是指产业内部的进一步分工(细分),如:工业内部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分工,重工业内部冶炼与机器制造业的分工等等,同样,轻工业内部纺织业与食品加工业的分工等等。

个别分工,是指工厂内部的分工,即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分工,这是把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局部劳动,并使其独立化为不同劳动者的专门职能。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即各个国家(地区)对具有某种优势的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

国际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扩大和继续。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时就形成国际分工。

2、什么是交换所谓交换,就是生产和由生产所决定的分配为一方,消费为另一方的媒介要素。

3、什么是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
在1762-1763年的讲稿里,他提出了一系列出色的 唯物主义思想,在讲稿的经济学部分中,已出现了在 《国富论》中得到发展的思想萌芽。
实用文档
1765-1766年在法国巴黎期间,斯密批判性地借鉴重 农主义学派,沿着英国传统的道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上创立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同爱尔维修结识后,斯密又将 其关于新伦理的思想用于政治经济学,创造了关于人的本 性和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概念,成了古典学派观点的基础。
1740年,他又进入牛津大学深造,闭门苦读了六 年。由于某些政治事件的原因,斯密不得不于1746年回 到楷考第。之后,他经常到爱丁堡作讲演,内容涵盖法 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这时,斯密开始对政治 经济学表现出了特殊的兴趣。
实用文档
到了五十年代,斯密就提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 思想。从1751年开始,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连续任教 十二年,先后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即社会科学), 颇受学生欢迎。在这段被他称之为“一生中最幸福的 时期”中,斯密参加了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被称 为“俱乐部人”),而且,他每年总要到爱丁堡呆上 二至三个月,宣扬他的经济自由思想。他曾在讲演中 说道:“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 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 由……”
请思考:这个例子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启发?
实用文档
• 比较成本学最早是由托伦斯于1815年在《论对 外谷物贸易》中提出,李嘉图于1817年在《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加以完善和发展。
实用文档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1823)
实用文档
大卫·李嘉图所受的学校教育不多,14岁就开始 跟随父亲在交易所做事。后来,因婚姻和宗教问题与 父亲脱离关系,自己经营交易所,干得非常成功,25 岁就拥有了2,000,000英镑的财产。功成名就后,他利 用空闲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而斯密的《国富论》又 引导他开始关注经济问题。最终,他在分析、批判前 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提出的问题,将经济 理论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际分工理论概述及形成

国际分工理论概述及形成
①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后国际分工 在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之间的 分工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于 主导地位,从而改变了战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殖民地、附属国主要 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模式。而且,工业国之间,尤其是经济集团成员 国之间的分工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快而 逐步加强。
1.基本假设
(1)2ⅹ2ⅹ2(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 (2)偏好相同 (3)生产技术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 (5)完全竞争 (6)不完全分工 (7)要素密集度不变 (8)要素流动国内自由,国际不自由 (9)运输成本为零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性因素) 自然条件(自然基础 ) 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的情况 跨国公司的发展 国家的政治、文化等因素
(五)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的扩大直 接推动着国际贸易朝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 的发展引起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相应变化;国际分 工的发展引起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相应变化;世界 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是由国际分工的发展决定 的。
(三)国际分工的类型
按各国参与生产过程的情况可分为垂直型、水平 型、混合型国际分工。
按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对密度可分为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 集型国际分工。
按分工的深度可分为产业之间、产业内部、部门 之间、部门内部以及生产工艺和零部件的国际分 工。
(四)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2.比较成本贸易模型
在一定基本假设(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生产要 素自由流动、完全竞争、物物交换等)基础上, 李嘉图引用了英国和葡萄牙的例子来说明比较成
本理论。P23
3.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二章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世界市场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是同一过程的三个方面。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 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而世界市场 是国际贸易实现的场所。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
美国
中国
小麦(Wheat) 100
25
布 (Cloth)
50
40
在上表中,贸易能否发生?能!但非绝对成本论所能解释。 实际上,该理论被证明是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一个特例。
二、比较成本论(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一)模式分析(课本上例题,P67)
两国 单一要素投入 两种商品 单位: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量(人·年)
4.国家干预可以促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同 时各国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它们对外的经贸政策。
第三节 西方国际分工的基础理论
一、绝对成本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一)背景理论:重商主义
对国际贸易的系统研究,始于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C18C),时值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资本 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是:对内掠夺国内农民,对外实行海外掠夺 与国际贸易。
品。
C.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参与贸易的两国都可以从专业化生产及贸易中获益,贸易是 一非零和游戏。因此,自由贸易应该给予鼓励。
局限性:只能解释当今贸易中很少一部分,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的贸易没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可能在两种商品中都不具备绝对优 势,若据此理论,则贸易无法发生。如下例)。
两国投入单一要素(劳动)产两种商品 投入单位劳动的产出如下:

国际分工优质课件

国际分工优质课件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利益理论,支 持国际分工、倡导自由贸易,为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是在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斯 密认为由于地域等自然条件不同,各国均有一种产品生产成本低于他国而具有 绝对优势,按绝对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各国均可获得绝对利益。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 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
世界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增强。每个国家在为世界市场提供产品的同 时,也消费着其他国家提供的产品。
亚、非、拉国家逐渐变成畸形的单一经济国家。 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发达国家。 这一阶段的国际分工主要还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农业国家的垂直型国际分工, 另外也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国际分工。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着世界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 的时期。
工业国之间的分工逐渐占主导地位。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使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 局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之间的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也在发展。 目前国际分工正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向 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水平型国际分工过渡。
PAR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领头人。在1776年 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在国际分工方面提出了 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利益理论。

国际分工基础理论

国际分工基础理论

第二章国际分工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分工产生、发展的历史。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且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马克思认为,分工就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

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际分工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机器生产了丰富多彩的制成品,但同时也对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提出需求。

机器在将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合为一个新的产品的同时,又因机器“永无休止”的转动而滋生着对市场扩大的占有欲。

市场的扩大本身表现为对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需求的国际延伸,于是机器大生产在地理意义上得以扩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超越了国家的界限,通过国际贸易而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相联系。

同时,这种生产国际化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国内社会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而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演变为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和形成的基础。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形成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产生的萌芽阶段。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差距不大,因此,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到了14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厂手工业,由于发展到一定程度,客观上要求不断地扩大市场,因此刺激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航海热潮,极力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44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492年,葡萄牙人达·伽玛绕道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国际贸易:第三章、国际分工(考点及强化练习)

国际贸易:第三章、国际分工(考点及强化练习)

第三章:国际分工(考点及强化练习)第一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概念与作用1.国际分工的概念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

2.国际分工的作用(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2)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

(3)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

(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包括16-18世纪中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

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该阶段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2.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包括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得以确立。

它加快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

3.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包括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时期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同时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加强,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

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1.国际分工的基础在深化(1)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2)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3)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

(4)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当代国际分工的形式有以下三种:(1)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和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1)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2)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第三节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1.自然条件(1)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

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

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

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

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

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

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

归纳总结国际分工理论

归纳总结国际分工理论

归纳总结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旨在解释国际间劳动分工的现象和原因。

本文将对国际分工理论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深入理解并探讨其应用与实践。

一、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的首要基石。

该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优势,任何国家都应专注于自身的比较优势领域,通过贸易实现效益最大化。

斯密的理论以细分劳动分工为核心,通过有效利用各国资源优势和各自的技术水平,实现国际贸易的互利互惠。

从而促进了劳动力和资本的高效配置,引导了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二、大卫·里卡多的相对成本理论大卫·里卡多在斯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相对成本理论。

里卡多指出,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都有绝对优势,也应考虑其在不同产品上相对的机会成本。

相对成本理论认为,贸易的益处来自参与贸易的双方都能在其他领域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专业化和分工,各国能够在不同领域形成竞争性的优势,取得贸易的多重收益。

三、海克斯-奥林斯模型海克斯-奥林斯模型是国际分工理论的重要扩展,提出了要素承继理论。

该模型考虑了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和资本产业结构的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海克斯-奥林斯模型认为,封闭经济中,资本密集型国家产业更发达;而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则对劳动力需求更多。

开放经济中,对低成本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资本密集型国家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则从事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对外贸易的互补性。

四、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的最新进展,强调了企业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对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受到企业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驱动。

企业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在多个国家布局,通过规模经济优势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全球化。

第三讲国际分工

第三讲国际分工

•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 • 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征差异,如生产成本上 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等 • 各国的比较利益是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 济的作用 • 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 以物物交换为形式 • 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 则不能流动 • 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
• 相互需求规律(Law of Reciprocal Demand):约 翰· 斯图亚特· 穆勒有关国际价值的学说。他对李嘉图 的比较优势论作了发展和补充,提出了国际价值理论, 即国际间商品交换比率的理论,以解释两国间利益是 如何分配的。这一理论成为后来的新古典学派国际贸 易理论的基石。 • 国际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国际价值。当两国进行交易 而又限于两种商品时,两国的这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 比率或比较优势决定了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实际 的国际交换比率介于该上下限之间。国际交换比率的 确定随双方消费者的嗜好与环境而定,即由两国间相 互需求的强度决定的。其价值必须使该国总出口恰好 能够支付该国总进口,即必须满足其国际需求方程式: 甲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价值=乙国进口需求量×国际 价值。
分工前*
毛呢(10尺) 葡萄酒(1桶)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100(小时) 90(小时) 20尺 120(小时) 80(小时) 2桶
两国进行分工,英国专门生产毛呢, 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22尺 220小时 170小时 2.125桶
葡萄酒
• 分工后的利益取得需要通过两国间的自由贸易。 根据贸易互利性原理,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并将进行自由贸易的交换区间设定在 100/120—90/80之间(不包括上限和下限), 英国出口10尺毛呢进口葡萄牙生产的1桶酒 (或葡萄牙出口1桶葡萄酒换回10尺毛呢), 英国剩余2尺毛呢可以节约20小时,葡萄牙剩 余0.125桶葡萄酒可以节约10小时,因此两国 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存在有利可图的可能性, 而且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举例说明
2.分析
表2-7: 英国 葡萄牙 按照1:1交换后 葡萄酒 1 1.125 布 1.2 1
三、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模型
葡萄酒
90
贸易三角
A
PPF
48 45
E1 E0 IC1 IC0 B0 B1
O
40 42 葡萄牙的贸易利得

图2-1:
思考
李嘉图的两国贸易模型中,一个隐含的假 设是,两国的规模大小相似。自由贸易的情况 下,两国可以各自放弃不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而将所有的资源用于生产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
A’

图2-6:
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三、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模型
3.H-O定理
Y

EB
·
A
·
O
B’
EA
A’

图2-7:
封闭条件下的均衡
三、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模型
3.H-O定理
Y
P1
SA
·
A
·
D
EA0
EA1
·
PA0 A’
O

图2-8:
自由贸易时A国市场的变化
三、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模型
3.H-O定理
① 贸易格局的产生
同种产品价格存在差别,就可能会使某些人从 事贸易而套取利润。 第一个聪明的英国人会运出布卖到葡萄牙 第一个聪明的葡萄牙人人会运出葡萄酒卖到英国
② 专业化的分工格局
由于 C酒葡 C酒英 所以葡萄牙完全专业化生产 葡萄酒,把所有劳动要素资源都配置到葡萄酒生产 中去,不生产布。 C布英 C布葡 英国不生产葡萄酒,只生产布。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四、对于要素禀赋论的评价

第三章国际分工

第三章国际分工
分工为前提; ②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只能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一
种特殊情形。若一国在任何产品上均无绝对优势能否 参与国际分工并未作出解释。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1.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英国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 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 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 典经济学家。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3.绝对优势说的简评 1)意义: ①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有效地利
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②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
利的思想,从而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③他的研究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2)局限性: ①关于交换引起分工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交换以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国家 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生产成本 机会成本
棉布/小 小麦/ 麦 棉布
中国 1.125 0.89
棉布 (相 对小 麦)
0.89
小麦 (相 对棉 布)
1.125
棉布 (相 对小 麦)
0.89
小麦 (相 对棉 布)
1.125
美国 0.83 1.2 1.2 0.83 1.2 0.83
第三章 国际分工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 国际分工理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规律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地区)

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

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

25大米90小麦 1吨大米
1吨小麦
中国
0.625吨小麦
1.6吨大米
美国
1.2吨小麦
0.83吨大米
贸易前后的福利分析
贸易后,中国只生产80吨大米,美国只生产120吨小麦,且中国 用25吨大米按市场1:1的价格与美国的25吨小麦交易。
大米
80
55 50
0 25 50 80
小麦
中国市场
18.75
大米 120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出口商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玩具、服装和简单电子配件等
资本密集型产品 如TV、监视器和录影等设备
市场换技术
中国出口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种意见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
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 分工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民族产业是次要问题,只要 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纳税、增加就业既可;产业结构优化 问题应主要由市场决定,主张搞“产业政策”是沿袭计划 经济的思路。
中国的比较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中国成为了 世界贸易大国。这个标志是中国从2000年起,出口贸易 依存度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2003年中国的出口贸 易额已经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6%。
究其原因,人们通常认为是,中国作为劳动力资源丰 富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放弃赶超战略,实施以劳动密 集型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战略。
100
25
0
90 95 120小麦
美国市场
比较优势理论的分工原则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地位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成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行自 由贸易政策,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进而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世界的主要生产方式,促进世 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时代赋 予李嘉图的历史使命。 “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 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 贸易的原因。

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际分工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探讨了不同国家之间如何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新比较优势理论。

首先,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绝对优势,那么就应该专门生产这种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各国都能获得更多的商品。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它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拥有绝对劣势,但只要它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相对优势,也应该专门生产这种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相对优势的重要性,使得各国能够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互利互惠,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最后,新比较优势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认为国际分工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差异,还取决于市场规模、技术水平、政府政策等因素。

新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使得国际分工更加灵活多样,有利于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进行经济合作。

总的来说,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新比较优势理论。

这些理论都强调了分工合作对于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分工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 国际分工在形成阶段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以自 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 之间的分工。 • 在这一时期,英国首先开始了产业革命,建立了 大机器工业,提高了生产能力和规模。一方面寻 求新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是寻求原材料市场。 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英国征服 海外市场的武器,也是破坏外国手工业生产、迫 使外国成为原材料产地的武器。
第二节 国际分工学说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分工理论 •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 五、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 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七、偏好相似原理 • 八、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 九、协议性国际分工 • 十、国家竞争优势论
四、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 在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以现代工艺、技术 为基础的工业与工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居于 主导地位,尤其是产业内分工得到发展。 • 具体而言,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 是:
13
• (一) 在分工的格局上,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与 工业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产业内分工得到迅速发 展。 • 这种工业与工业的分工主要有两种类型 •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高精尖工业和一般工业的 分工,即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化工,机器设备、机电 工程设备,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计算机工业等)和 劳动、技能密集型工业的分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农 矿产品的初级加工业等)。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国际分工学说 • 第三节 国际分工成因的综合分析
1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 一、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16—18世纪中叶) • 二、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到19 世纪60年代) • 三、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叶到二次 世界大战) • 四、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国际分工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分工产生、发展的历史。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且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马克思认为,分工就是“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

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际分工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机器生产了丰富多彩的制成品,但同时也对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提出需求。

机器在将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合为一个新的产品的同时,又因机器“永无休止”的转动而滋生着对市场扩大的占有欲。

市场的扩大本身表现为对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需求的国际延伸,于是机器大生产在地理意义上得以扩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超越了国家的界限,通过国际贸易而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相联系。

同时,这种生产国际化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国内社会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而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演变为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劳动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和形成的基础。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但只有在国家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形成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从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产生的萌芽阶段。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差距不大,因此,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到了14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厂手工业,由于发展到一定程度,客观上要求不断地扩大市场,因此刺激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航海热潮,极力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44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492年,葡萄牙人达·伽玛绕道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国际贸易开始迅速扩大,这些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社会经济状况。

意大利北部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大西洋沿岸。

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先后成为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他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

在贸易发展的带动下,分工也开始跨越国界。

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除了原来的那些欧亚国家以外,还包括美洲、大洋洲、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地区,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大洲。

世界市场开始出现,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多。

除了金银、香料、丝绸、茶叶等源源流入欧洲外,一些原来未曾到过欧洲的新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咖啡,印度的棉花等,甚至以前欧洲人很少食用的蔗糖、大米等开始大量进入欧洲市场。

当时欧洲一些国家执行殖民政策运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建立种植园,开发矿山,并将这些国家作为其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来源地以及国内产品市场的延伸,形成早期资本主义国际专业分工的萌芽。

这段时期,是西欧各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依然处在较低水平,但是它发展了国际贸易的规模,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从产业革命开始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结束,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

这个阶段英国最早开始了产业革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

突出代表为纺织业的先进技术、设备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最终使英国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得以确立,英国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

到19世纪中期,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机器大工业生产。

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它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1.在机器大工业内部分工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1)受地域条件或自然环境的限制,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日益增多的原材料已非本国生产的原材料所能满足,这样就迫使工业发达国家不得不向国外寻找和建立原材料产地。

2)先进的工业国家,由于机器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这种迅速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所提高的产品也非本国的市场所能容纳。

而且,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也为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3)机器大工业建立为改革运输与通信工具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把原料生产国家和工业品生产国家联系在一起。

2.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而形成的这个时期形成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亦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

由于英国最早完成了产业革命,成为当时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工业中心,号称“世界的工厂”,并且垄断了世界贸易。

当时世界上其他绝大多数国家还主要是农业生产国。

马克思描述道:“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3.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些满足地方贵族阶级和商人阶级需要的奢侈品,在国际贸易中减少。

工业品特别是纺织品贸易显著增加。

煤、金属和机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谷物、棉花、羊毛、木材等原料成为大宗商品。

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世界,国际贸易具有了世界性,成为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也初步形成。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特点。

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电力的发明应用以及其他一系列新技术的革新,诞生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比如钢铁业、化工业和汽车制造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兴工业一方面增加了社会生产,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带来了电信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

过去,亚、非、拉美国家只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而现在则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从而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新体系。

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特点主要有:1)原来的工业国中,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原来的农业国中,燃料和采掘工业有了发展。

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日本,食品、原料生产集中在亚、非、拉国家。

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国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2)19世纪末美国和德国在经济上发展迅速,而英国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英国原来所处的“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受到美国和德国的挑战,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个国家变为一组国家,这些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各有侧重,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主的国际分工。

例如,美国专门从事电气化生产、汽车制造和谷物的生产,德国主要从事染料、药品等化工业,比利时专门生产钢铁,挪威专门生产铝,芬兰专门生产木材和木材加工产品等。

3)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进一步扩大。

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工业国的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数的比重不断下降。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从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和原子能等新兴产业,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非殖民化过程开始,各殖民地纷纷开始独立。

他们往往不甘心做发达国家的附庸,而以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为主要任务,这使他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这个阶段,随着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国际化的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发展迅速,资本输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另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并参加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发生了变化。

经济一体化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这个时期,国际分工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二百年间以经济结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的工业国与农业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才是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间的分工。

但是,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迅速,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在战后世界贸易中,发达国家的出口约占世界贸易量的3/4,而其中的3/4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这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国际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工业品贸易的形式进行的,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工业品交换初级产品的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1/5以下。

这说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国家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各国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

战后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致化,原有生产部门又进一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国内市场的有限性已无法容纳无限的生产细分,于是在一国国内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次部门开始走向世界,形成国际间的部门内部分工。

这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使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级差化不断加强,不仅产品品种规格更加多样化,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也进一步复杂化。

这就需要采用各种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以达到商品的特定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而一般来说所需要专用设备的数量不多,但要求精度较高。

同时,为了达到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这就需要大量的科研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行大量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有利。

但这些往往又与同一国有限的市场、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力量发生了矛盾,这就促进各国部门内部的生产专业化迅速得到发展。

产业内部国际分工主要有3种形式:1)产品专业化。

这是指各发达国家的相同工业部门,对同一类型,但型号、规格不同的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

例如,拖拉机,大体上美国着重发展大功率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发展中型轮式拖拉机;德国生产小功率的轮式拖拉机。

2)零部件专业化。

这是指发达国家把某种工业产品的零件、部件或配件,分别配制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

然后把各种零部件集中到某个国家进行总装配,完成最终产品。

例如,美国波音飞机上的零部件由许多国家生产等。

3)工艺过程专业化。

这种专业化过程不是生产成品而是专门完成某种产品的工艺,即在完成某些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