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第1课时(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第一课时(1)(1)(精品)
《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董”“曛”“君”这三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言,读中悟情。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4.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读中悟情。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交流体会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读懂诗题,了解背景1.“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
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生读题,再读,你知道了哪些内容?2.董大和高适是好朋友,在董大受到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京城,高适为他送行,留下了这首诗。
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读通读顺,整体把握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出示课件),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1.预习时大家读过了。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中有三个生字,看他读准了没有。
3.师简评(注意“曛”这个生字,指出形声字。
“曛”是日落时的余光,曛黄,黄昏的意思。
齐读“曛”)谁再来读。
4.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齐读)5.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知道什么?(了解诗的意思;怎样知道诗的意思?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等等)6.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在学习和交流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7.(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
点拨: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来即曛黄,只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
“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
指出温故知新。
“莫”的意思。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古诗两首》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利用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诗句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利用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诗句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体会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第一课时1.学生自由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2.教师背一首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指名让学生背以前学过的刘禹锡的《浪淘沙》。
3.师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诗人苏轼、刘禹锡的基本情况。
4.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西湖和洞庭湖的美景,听教师范读两首古诗,初步感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5.学生初读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其异同。
6.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诗,介绍作者1.师:首先让我们走进西湖,一饱眼福吧!(播放西湖风光课件、教师简单介绍。
)2.师:西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的,西湖的确很美,在诗人苏轼的笔下更是美得独特。
板书“苏轼”)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苏轼?(板书:宋)3.师:苏轼曾在杭州做官,他写了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生齐说,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4.再读、解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5.过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1.学生自由读诗。
2.师:同学们在读时有没有发现较难读的字词想找出来提醒大家?(教师课件勾画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其中“亦”和“妆”(师板书)是这课要求大家会认的字,谁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3.师: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是不是能读得更通顺了?齐读。
4.师:你们读得真好,如果能够好好停顿,读出节奏就更好了。
老师也想读一读,欢迎吗?5.师:这样读会不会好些?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这首诗在哪里停顿是合适的?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用小斜杠画一画。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精品学案第一课时(1)
《古诗两首》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二、重点难点1.能理解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2.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知道苏轼吗?你都学过他的什么诗?2.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风景,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景色?四、参考资料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
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
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
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
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
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一、《静夜思》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静夜思》的背景及作者李白。
2.掌握《静夜思》的字词含义及诗句的基本意思。
3.运用合适的语调、语速、语感等朗读朗诵《静夜思》。
4.利用情景教学,增强学生背诵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掌握《静夜思》的词汇及意思。
2.利用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诗句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静夜思》的朗诵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让学生观察屏幕上出现的图片,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2. 学习•教师给出《静夜思》的全文以及重点生词,并讲解词汇意思。
•通过图像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李白以及《静夜思》的产生背景。
•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讨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并让学生尝试朗读和背诵。
•利用情景教学,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背诵,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总结•教师总结并强调了解《静夜思》的背景及作者李白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在文学欣赏方面继续深耕。
二、《登鹳雀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登鹳雀楼》的背景及作者王之涣。
2.掌握《登鹳雀楼》的字词含义及诗句的基本意思。
3.运用合适的语调、语速、语感等朗读朗诵《登鹳雀楼》。
4.利用情景教学,增强学生背诵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掌握《登鹳雀楼》的词汇及意思。
2.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文本,加深对文章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元化素材,让学生了解《登鹳雀楼》的情境和历史背景。
2. 学习•教师给出《登鹳雀楼》的全文以及重点生词,并讲解词汇意思。
•让学生自己理解鹳、雀、高楼等词语的含义,并提供多角度的解释,增强学生对文章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利用情景教学,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艺术性,促进语感、情感和思维的协调。
3. 总结•教师总结温故知新,通过重读古诗,体现古人文化的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深耕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总结教学古诗要注重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古人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1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1
教学目标
•熟练朗读《悯农》、《观书有感》两首古诗
•熟悉诗歌的基本韵律和语言特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含义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技能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古诗
•理解古诗表达的含义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通过诗歌感悟生活、传递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欣赏、解读、讨论
•课前引导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回顾上一课的古诗朗读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与学生一起探讨古诗的特点和语言韵律,让学生理解古诗的诗意之美。
导入新知
1.引导学生朗读《悯农》一诗,然后问学生:这首诗在表达什么?
2.让学生组成小组,自主探究《悯农》一诗中的比喻、修辞等手法,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厚意义。
拓展练习
1.让学生自学《观书有感》一诗并加以朗读。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观书有感》一诗的感受,分析其中的比喻、修辞手法
和诗歌的艺术特色。
3.设计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如配合配乐朗诵诗歌、通过情景模拟加强
表达技巧等。
课堂小结
1.让学生代表小组分享学习感受。
2.引导学生总结今天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对巩固知识点和技能有所帮助。
课后拓展
1.学生自主搜索古诗,了解更多古诗歌曲的风格、作者和诗意。
2.学生摘录自己喜欢的古诗或命题的对联,进行朗诵或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和情感。
3.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诗歌欣赏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和思
想情感。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诗两首》教案西师大版
15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学习目标:1、认识“亦、妆”2个字。
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说东坡与西湖,导入诗文。
(一)激趣1.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西湖吗?谁能用一些词语说说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游人如织、杨柳依依、山明水秀、湖水清澈……)2.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有一位大诗人,他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这里特别熟悉,几乎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景观。
3.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轼)杭州西湖究竟是怎样的美呢,今天我们跟随一位最爱西湖的大诗人一起去看看他眼中的西湖。
(二)揭题,导入诗文1. 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①透过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a.天气变化——初晴后雨;b.地点——湖上舟中;c.干什么——饮酒聊天)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②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③小结:了解了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苏轼写诗信手拈来,跟大家写日记似的,常常在题目中介绍一些写诗时的背景,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一读。
二、初读诗题1. 大诗人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大家快读一读诗歌,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
2. 检查反馈。
①一人读一句,其余学生读课题、作者。
②请生读古诗(学生评价)③齐读。
3. 古诗方法渗透①了解了诗题和作者,读准了古诗还不能算读好了,还得读懂古诗,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学习古诗的时候有什么读懂古诗的好办法?(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②有这么多好办法大家一定要用起来。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精品学案第1课时
《古诗两首》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难点:在诵读中理解古诗含意。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这两首古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2.通过对古诗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四、参考资料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
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3)学会生词和词组,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分析古诗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3)学会生词和词组。
2. 教学难点:(1)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生词和词组。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向学生介绍四年级上册古诗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新课呈现:(1)引导学生朗读第一首古诗,并解释生词和词组。
(2)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让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 学习第二首古诗:(1)重复上述步骤,引导学生朗读第二首古诗,并解释生词和词组。
(2)分析第二首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让学生分享对第二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
(2)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古诗主题和意境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生词和词组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对古诗韵律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5. 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和故事等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古诗的意境。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优质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
《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2.学会“曛”这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味语言,读中悟情。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理解古诗含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挂图、收集高适、李白的有关资料、收集描写离别的诗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配乐配画朗读两首诗,整体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2.出示课文题目(根据学生自愿,选择先学哪一首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教师适时补充。
二、新课学习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自由练读古诗《别董大》,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拼音,查字典,与老师、同学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及你不认识的字、词的读音,记住要求掌握的生字的字形。
(注音字“雁”读yàn 不读àn。
“君”字的部首是“口”。
)3.抽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流利。
细读古诗,感悟诗情画意。
4.结合注解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试着自己感受诗意,提出疑问。
5.小组交流,解决部分疑问。
6.全班交流,通过自己读诗,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教师适时补充。
)交流预设:(1)我联系下文明白了题目告诉我们作者与董大分手时的情景。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值得学习。
)(2)我从诗句中读懂了前两句是写分别时的景,后两句是分别时作者对朋友董大的真诚相劝。
(你能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吗?)教师适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古诗。
(3)读了1、2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此时正值日落黄昏,天色昏暗,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
我是先理解这两句话中的重点词“黄云、曛”,然后用从词到句的方法理解。
四年级语文上《古诗两首》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古诗两首》优秀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古诗两首》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课时目标】〖第一课时〗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同学互助学习的能力;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同学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身的话或自身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
(设计理念:树立问题的探究观,强化同学的问题意识,引导和启发同学善于以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勤于分析问题,乐于解决问题。
引导同学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学爱动是他们的天性,老师要允许同学动一动、说一说、想一想。
同学才会从自身的实践中学会知识,也会从实践中得到创新。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同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同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二、按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同学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读题:⑴让同学课前查阅苏轼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⑵结合注释理解读题目的意思3、重点引导同学理解读句意思。
4、重点引导同学理解诗句意思:⑴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身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精品)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含有两首古诗分别是《元日》和《江雪》。
《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江雪》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
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理解古诗。
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由于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还没有形成,注意力不能稳定持久,具体形象思维为其主要思维特点,学习还以近期娱乐目标为主,缺乏理性思考。
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教学中我以合作学习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为指导思想,使学生手、脑、口并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主动参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构想: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
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元日》,理解故事内容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3.家庭讨论:与家人分享《古诗两首》的学习心得,讨论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并记录下讨论过程中的精彩观点。
"与家人一起分享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两首》,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把你们的讨论过程和精彩观点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4.资料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李白的其他作品及其创作背景,为下节课的课堂讨论做准备。
"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白的其他作品及其创作背景。这样,在下节课的课堂讨论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分享更多有趣的知识。"
5.创意绘画:尝试以《古诗两首》为题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展现古诗中的意境美。
-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5.创意写作,提升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古诗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意写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开展写作交流分享会,让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6.情感教育,传承文化
"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以《古诗两首》为题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通过绘画,将古诗中的美丽意境展现出来,与同学们共同欣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景引入:教师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月夜和瀑布的自然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同学们,你们看过夜晚的月亮吗?那皎洁的月光是否让你产生过许多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就是诗人通过对月夜和瀑布的描绘,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品)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所见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读《识字4》中的儿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干什么?知了又叫什么?(蝉)3、出示图:认记蝉,理解捕鸣蝉。
4、揭题,读题。
二、初读古诗1、出示情景图:师范读(感知课文)。
2、自由读《所见》:要求读准字音。
3、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
5、指名读,评议。
三、认记生字1、出示牧、闭、立、捕、蝉。
2、认读生字(各种形式)。
3、小老师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组长考察大家。
5、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四、精读古诗1、自读古诗: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4、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
5、当一当诗人(配乐读)。
五、指导背诵《所见》六、指导写字诗、闭、童、立〖课后记这首诗我通过让学生看多媒体课件,边看边说。
学生较快理解,并能背诵。
第二课时小池一、背了《所见》二、出示课题《小池》,读题三、自学古诗《小池》1、个体自学:⑴学生自主读古诗。
⑵自主圈出生字,学一学。
⑶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习:⑴小组互相读读这首诗。
⑵请读得最棒的小朋友带读有困难的同学。
⑶小组负责认记生字。
⑷讨论组员中不明白的地方。
3、全班交流反馈:⑴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⑵夸一夸,帮一帮:①各组派代表读古诗,评议。
②展示:说说你们组自己学懂了什么?③帮一帮:说出需要帮助的地方。
④点拨(结合指导朗读)。
四、诵读古诗1、朗读比赛。
2、背诵古诗。
〖课后记这首诗前两句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中理解。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和韵律。
(3)学会生词和词汇,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分析古诗的韵律和结构,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和韵律。
(3)学会生词和词汇,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古诗意境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准备好相关的讲解材料。
(2)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3)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辅助工具,如PPT、图片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初步了解内容。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和生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简单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和韵律。
(2)鼓励学生背诵两首古诗,加强记忆。
3. 生词学习:(1)解释古诗中出现的生僻字词,让学生理解词义。
(2)让学生模仿例句,运用生词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4. 内容理解与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主题和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5. 诗歌鉴赏与创作:(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律和结构,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提高学生对诗歌艺术的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化;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的背景、文化内涵;2.分析古诗的意境,领会古诗的深刻寓意;3.提高阅读技能,能够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导入1.导入问题:大家是否喜欢听故事?那么,你们知道古代有很多诗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古诗。
2.通过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古诗《登鹳雀楼》1.分析古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介绍唐朝文学的繁荣时期,以及诗人王之涣的事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
2.学生研读古诗。
3.了解古诗的结构和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
4.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深刻寓意,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学习古诗《梅花》1.介绍古代文学的另一个文化时期,随着五代十国历史的变革,唐宋文化逐渐走向成熟,宋词成为当时文学的代表。
2.学生研读《梅花》。
3.了解古诗的结构和意思,分析宋代视觉艺术的奥妙,帮助学生体验区别于唐代的宋词美感。
4.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练习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句理解诗句,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2.听录音、评析古诗,加深对诗意的印象。
3.练习写“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加语文素养。
巩固回归1.通过导入、阅读、分析古诗,并进行书写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诗歌素养。
2.回归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总结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中国文化的精神,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热爱。
在教育中,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教育机会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美感和思考方式,学生体验到中华文化精神价值的独特魅力,从而形成对文化的自我认同以及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能力。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知识目标1.理解古诗《春晓》和《登高》的词意和意境。
2.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表达并传达诗歌所呈现的情感。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汉字和表达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韵感,增强朗读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情感,善于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喜欢听歌吗?有没有听过古代的歌曲?”通过此种方式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课堂讲解1.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老师可让学生查阅百度实景等地图软件,了解华山的地理和人文背景。
2.朗读感受:老师可先示范朗读《登高》和《春晓》,然后请学生跟读、模仿,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词语理解:老师可以针对诗文特定词语的意思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诗。
4.朗诵比赛:可以分别选几位优秀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互相比拼,提高朗诵水平和自信心。
三、课后练习1.背诵古诗:要求学生将《登高》和《春晓》背下来,增强诗歌理解和背诵能力。
2.感受写作: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读古诗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3.扩展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古诗《登高》和《春晓》的基础上阅读有关华山和春天的博客或文献,增添更多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是对学生情感的启发和培养,以朗诵达到了启迪语感的目的。
同时,通过教学的方式,真正使学生从整体性上感受和理解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另外,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亲身去感受城市和文化的融合、人文的底蕴。
这样课程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技能,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文化的存在。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语感。
运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
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展示两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与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纠正发音,确保正确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朗读的节奏、语气。
学生再次朗读,力求达到背诵的程度。
3.理解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两首古诗的大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分析两首古诗的意象、情感,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4.学习生字词教师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读写。
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拓展相关词汇。
5.情境体验让学生闭眼想象,根据古诗内容,描绘自己心中的画面。
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想象,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背诵两首古诗。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与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
同时,注重生字词的学习,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时间把握不够好,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意时间的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停顿与情感变化,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的节奏美。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中的内容。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古诗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古诗意境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了解诗的作者及背景。
(2)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3)准备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2)收集有关古诗的资料,了解诗的作者及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古诗的资料。
(2)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资源,朗读两首古诗。
(2)解释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形象地感受诗中的意境。
3. 体会意境(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2)选取代表性的小组分享,进行全班交流。
4.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多次朗读两首古诗,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2)鼓励学生背诵两首古诗,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抄写两首古诗,加强字词的记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小诗,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西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合作精神。
(2)运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古诗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了解诗的作者及其背景。
(2)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诗的基本内容。
(2)准备好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期待。
2. 学习古诗(1)引导学生朗读第一首古诗,注意停顿、语气等。
(2)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3)讨论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
(4)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体会意境与情感(1)运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学习第二首古诗(1)重复上述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首古诗。
(2)对比两首古诗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诗中的意境。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2.学会“曛”这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语言,读中悟情。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理解古诗含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指导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挂图、收集高适、李白的有关资料、收集描写离别的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配乐配画朗读两首诗,整体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2.出示课文题目(根据学生自愿,选择先学哪一首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教师适时补充。
二、新课学习
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自由练读古诗《别董大》,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拼音,查字典,与老师、同学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及你不认识的字、词的读音,记住要求掌握的生字的字形。
(注音字“雁”读yàn 不读àn。
“君”字的部首是“口”。
)3.抽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流利。
细读古诗,感悟诗情画意。
4.结合注解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试着自己感受诗意,提出疑问。
5.小组交流,解决部分疑问。
6.全班交流,通过自己读诗,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教师适时补充。
)交流预设:
(1)我联系下文明白了题目告诉我们作者与董大分手时的情景。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值得学习。
)
(2)我从诗句中读懂了前两句是写分别时的景,后两句是分别时作者对朋友董大的真诚相劝。
(你能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吗?)教师适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古诗。
(3)读了1、2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此时正值日落黄昏,天色昏暗,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
我是先理解这两句话中的重点词“黄云、曛”,然后用从词到句的方法理解。
指导朗读这两句,评议,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通过交流体会诗的背景。
(4)重点指导最后两句: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讨论“莫愁”、“知己”、“君”、“识”的意思。
再抽生读,并在评议读中感受诗意,感悟诗情。
(朋友间那份真诚,那份深情和那依依惜别之情。
)
(5)齐读,男女生读,师读,全班读,朗读中反复揣摩,体味诗情。
7.用心朗读,理解背诵。
(1)对诗意方面的疑难可让学生相互交流解答。
(2)对诗的表现手法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略作指导,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
例:生若提到为什么要写他们在这么坏的环境中分手,教师可适时介绍作者高适,介绍他的朋友董大,帮助体会诗境。
指导朗读。
(更慢、更缓。
)
(3)师读整首诗,3、4句诗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并故意夸张一点。
生学着读。
(4)生再读,抓“别”字展开,谈谈你的体会。
在反复揣摩中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不断感悟,感悟诗的韵味美,体会诗的节奏美,读出音调起伏与情感升降。
感悟诗中蕴含的朋友间的真诚和诗人慷慨大度的气势。
8.指导背诵。
(结合图画,结合体会,结合想象或是提示的方法均可。
)
9.抽生表演。
学习第二首诗,更放手让生自读自悟。
10.欣赏古诗,整体感知。
11.交流作者资料,交流题目。
(因作者对学生来说较为熟悉,题目也简单。
)
12.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注音。
“深”读shen不读shēnɡ;“乘”读chénɡ,不读shénɡ;“踏”读tà,不读tā;“潭”字的书写右边上短下长。
(2)抽生读,小组读。
(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
13.细读古诗,感悟诗情画意。
(1)用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抓1、2句体会形式特别的分别场面。
重点理解3、4句。
抓“送”、“深”,谈谈体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诗中韵味、节奏及其间蕴含的情感。
)
三、结论总结
通过本节课对古诗的学习,根据你的朗读理解,想象当时李白送汪伦的场景,你还有什
么不懂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说一说这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什么之情?
五、作业布置
你还读过哪些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课后收集。
六、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高适)
愁景
莫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