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传习录 答周道通书
答周道通书读后感
答周道通书读后感
《周道通书》是一本关于领导力与管理的著作,它以作者周道通的多年管理经验为基础,结合现代管理理论、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实用。其中的很多方法和技巧都可以被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例如,作者提到的“信任”和“共情”两个概念,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在团队管理中,如果领导者能够建立起有效的信任和共情,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的风格也很值得称赞。作者非常平易近人,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并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会学到实用的管理技巧,还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与热情。
最后,我想说,这本书对于所有希望成为优秀领导者的人都是一本必读之作。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有效的领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周道通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成为优秀的领导者,还能够让我们掌握一些实用的管理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总之,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领导力和管理方面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其中的知识,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带
领团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导语:《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作者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
一、传习录读后感
终于又得空看书,前些日子只是出差,间歇时因为状态在事务上,索性就一口气只翻累眼睛的杂志。
昨天早上把《传习录》放进包里,重新亲近一下,养养神。用而不养,内耗自伤。读至中卷《答周道通书》时忽然看出庄子的味道,呵呵。宋明儒书,不避讳援佛解儒,但道家的东西似未见及。孔孟原典里自不见老庄,但后世之引佛以入,佛一方面通儒,另一面通道,故宋代虽政治军事上羸弱偏安,而中国文化始有大成,佛是一刺激,亦是一桥梁。
觉出王阳明的庄周味道,是在其批评世间乱象,“三代之衰,孔孟既没”,知识分子们“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云云,其批评姿态,颇有庄周做逍遥游前的冷眼阅世、嬉笑怒骂,想来明朝的人,熟读老庄,在此不经意间用上了。当然,最终的立论是不同的。忽然想到,前些日少年宁拿来的那篇认为“李零是以道家立场加点后现代解构孔子”的观点,还是很有锋芒见地的。
另一个体会是,因为今人接触的孔孟原典有限,可以说,读的多一点的人,也不过是看过四书而已,尤其是易经,更是封建迷信,课本里一点都不曾收录,倒是金庸普及了易,降龙18掌的招式,都是从易经里找的名字。王阳明那会儿自是不同,所以书中许多引用《易》《春秋》《礼记》等处,互相阐发。再看马一浮,说天下学问尽归于儒藏,关键一点也在孔子曾笔削易经,从易门出,则道家、阴阳家及西学之自然科学,尽被纳入其类。所以才知道门槛高得很,孔门有六艺呢,随便翻翻都远着,弥高弥深啊。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书
1、《大学问》
《大学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守仁(王阳明),这本书是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2、《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全集》是2011年10月12日上海古籍出版社于出版的图书,作者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3、《传习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
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4、《瘗旅文》
《瘗旅文》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一篇祭文。
该文描述了作者谪居贵州龙场驿期间,目睹了吏目一家三口暴死异乡,他与吏目主仆素昧平生,但情有所通。
全文一面哀悼死者,一面借以抒发作者遭贬荒远异乡的凄苦,怜人怜己,吊死伤生,兼而有之。
言辞悲伤恳切,深情哀婉,反复曲折。
王阳明主要哲学著作是《传习录》。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
父王华,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状元。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
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答周道通书心得(精品4篇)
答周道通书心得(精品4篇)
答周道通书心得篇1
《答周道通书》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一篇著名书信,该信主要探讨了“格物”的内涵和实践方法。下面是我的心得:
1.理解“格物”的含义:朱熹在这封信中明确指出,“格物”是指研究事物,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这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我认为,这种“格物致知”的理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对于日常生活中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都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2.实践“格物”的方法:朱熹在信中提出,实践“格物”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即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找出其本质和规律,再进行推理,从而获得新知识。这种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些相似,也提醒我们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3.重视实践过程:朱熹强调实践“格物”的过程,认为在实践中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他认为,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这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重视实践过程的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很大的启示。
4.坚持“格物致知”的信念:朱熹在信中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关键。我认为,这种坚持信念,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积极追求的。
总的来说,《答周道通书》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格物致知”的理念,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这对于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启示。
答周道通书心得篇2
周道通书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周道通书心得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先简要介绍一下《传习录》。《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三个部分。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摘要:
一、周道通对《大学》古本“格物致知”的疑问
二、王守仁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与阐述
三、王守仁强调“诚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性
四、王守仁书信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正文:
【一、周道通对《大学》古本“格物致知”的疑问】
在明朝时期,周道通对《大学》古本中的“格物致知”产生了疑问,于是向当时的著名思想家王守仁请教。周道通认为,要了解事物的道理,必须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然后归纳总结出事物的规律。然而,他对此方法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因此产生了对“格物致知”的质疑。
【二、王守仁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与阐述】
王守仁在给周道通的回信中,详细解释了他对“格物致知”的理解。王守仁认为,“格物致知”并不是通过观察事物的现象来了解事物的道理,而是要通过内心对事物的感知来了解事物的本质。他强调,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因此,要真正了解事物的道理,关键在于修炼自己的内心,达到内心的至善。
【三、王守仁强调“诚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性】
王守仁在信中进一步强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一个人只有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而一个
真诚的人,对待家庭、国家、天下也会充满诚意,从而使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四、王守仁书信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王守仁的这封回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解答了周道通的疑问,还启发了人们对“格物致知”的深入思考。
传习录(全文)
传习录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徐爱录
徐爱引言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馨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远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门人徐爱录
〔1〕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
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
‘亲’字义。下面治国平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一、引言
在我国古代哲学作品中,周道通书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著作。该书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周道通书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中的智慧。
二、原文解析
1.周道通书的核心思想
周道通书的核心思想是“太极论”。太极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又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道”,道即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周敦颐通过太极图的形式,形象地阐述了道家的哲学观念,为后世研究道家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周道通书的实用价值
周道通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书中的道家思想可以为人们提供指导,使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顺应自然、泰然处之。同时,书中的道德观念也对人们的道德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3.周道通书的历史背景
周道通书成书于北宋时期,当时我国社会政治动荡,民生疾苦。周敦颐在困境中探索人生哲理,希望借助道家思想为人们找到一条解脱之路。因此,周道通书不仅反映了古代道家哲学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民众需求。
三、心得体会
1.对周道通书的认识
阅读周道通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道家哲学的智慧。书中的太极论、道德观念等思想,为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同时,我对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2.读后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周道通书让我明白,在面对人生的曲折时,要学会顺应自然、泰然处之。只有心境平和,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此外,书中的道德观念也提醒我要注重个人修养,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传习录
卷上 (1)
.门人徐爱录. (1)
.门人陆澄录. (7)
.门人薛侃录. (17)
卷中 (26)
.南大吉录. (26)
答顾东桥书 (26)
启周道通书 (34)
答陆原静书 (36)
答欧阳崇一 (41)
答罗整庵少宰书 (43)
答聂文蔚 (45)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49)
教约 (50)
卷下 (51)
.门人陈九川录. (51)
.门人黄直录. (56)
.门人黄修易录. (59)
.门人黄省曾录. (61)
.门人黄以方录. (72)
卷上
徐爱引言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门人徐爱录.
1.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王阳明传习录译文白话文知行合一
王阳明传习录译文白话文知行合一
传习录译文
•传习录之心即是理徐爱录译文白话
卷上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阳明先生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心即是理徐爱录徐爱(公元14...
•传习录之格物无分动静陆澄录译文白话
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湖之归安人(今浙江吴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王阳明曾经叹曰:“曰仁(徐爱)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他的第一位学生徐爱英年早逝后,即将弘扬心学的期望寄托于陆澄。黄宗羲对他所记的先生语录也给...
•传习录之”一以贯之”的功夫薛侃录译文白话
薛侃(?——1545年),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扬人。王阳明的学生,力倡阳明心学。进士,后困上疏获罪下狱。见《明儒学案》卷三十。[原文]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
•传习录之知行合一答顾东桥书译文白话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东桥。江苏江宁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擅写诗,见《明史》卷二八六。钱德洪的序是《答人论学书》,而《阴阳全书》则用《答顾东桥书》。日本有人解释说,当时顾东桥健在,此书传播恐...
•传习录之磨练于事上启问道通书译文白话
道通,姓周,名衡,号静庵,常州宜兴人。曾从学于王阳明,后又从学湛若水,合会王、湛两家。曾历任知县。见《明儒学案》卷二十五。[原文]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
王阳明《传习录》摘录
王阳明《传习录》摘录
1. 《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论道的专著,由他的学生辑录。钱德洪总结以“三变”概括说: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之学,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德洪所述,乃是启发学者修身成德的三种方法,其中“致良知”统摄“知行合一”与“静坐”的道理,当是阳明晚年教法的定论。[王阳明全集卷四十一·序说]
2. 徐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乖戾,违反)。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至“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P1》]
3.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两
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圣人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P3》]
4.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P5》]
王阳明《答周道通·甲申》
王阳明《答周道通·甲申》
王阳明《答周道通·甲申》
周道通:周冲,字道通,宜兴(今属江苏)⼈。从师王守仁、湛若⽔。由举⼈授⾼安训导,⾄唐王府纪善。与蒋信集师说著《新泉问辨录》。
⼀
吴、曾两⽣⾄,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细论,然两⽣亦⾃有志向肯⽤功者
,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负于两⽣之远来,在两⽣则亦庶⼏⽆负其远来之意矣。临别以此册致道通意,请书数语。荒愦⽆可⾔者,辄
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略下转语奉酬。草草殊不详细,两⽣当亦⾃能⼝悉也。
吴、曾两⽣:?
备道:1. 完美的治世⽅法。《管⼦•兵法》:「故夫兵,虽⾮备道⾄德也,然⽽所以辅王成霸。」 2. 谓备诸道于⼀⾝。如:宋宁宗谥法
天备道纯德茂功仁⽂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见《宋史•宁宗纪四》。 3. 详尽述说。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职掌纪略》:「殷笑⽽释之,归寓
向夫⼈备道相笑。」
庶⼏:1. 差不多;近似。《易·系辞下》:「颜⽒之⼦,其殆庶⼏乎?」2. 希望;但愿。3. 或许,也许。4. 有幸。
转语: 1. 转告。2. 训诂学术语。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有转变的词。有⾳转⽽义不变的,如《⽅⾔》第三:「庸谓之倯,转语也。」「
庸」、「倯」是叠韵相转。3. 佛教语。禅宗谓拨转⼼机,使之恍然⼤悟的机锋话语。如云门三转语、赵州三转语等。4. 引申为解释的话。
⼆
来书云:“⽇⽤功夫只是⽴志,近来于先⽣诲⾔时时体验,愈益明⽩。然于朋友不能⼀时相离,若得朋友讲习,则此志才精健阔⼤,才有⽣意
。若三五⽇不得朋友相讲,便觉微弱,遇事便会困,亦时会忘。乃今⽆朋友相讲之⽇,还只静坐,或看书,或游衍经⾏,凡寓⽬措⾝,悉取以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最新版2篇)
目录(篇1)
一、前言
1.收到周道通书信的兴奋和期待。
2.简要介绍周道通及其信中内容。
二、周道通书信的主要内容
1.探讨了王阳明“致良知”的哲学思想。
2.对周道通在实践中的困惑进行了解答。
3.提出修身的实践方法,以及其与治世的关系。
4.总结并强调“致良知”是达到修身和治世的终极路径。
三、对书信的总结评价
1.周道通书信内容对“致良知”的深刻理解和阐释。
2.对修身治世实践方法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3.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正文(篇1)
自从阅读了周道通的信后,我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通过深入探讨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修身治世方法。周道通认为,人的本心即是天理,只要致其良知,便可达到修身和治世的境界。他认为,修身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理念,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和提升,以此来影响治世的行为。这使我深深体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周道通的书信对“致良知”的阐释非常深刻,他认为“致良知”就是通过实践来发掘和显现人的本心中的天理。这不仅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更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启示。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于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而周道通的书信则提醒我们,只有通过修身,才能真正实现治世的理想。
周道通的书信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修身治世方法。他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修身和治世的理想。
目录(篇2)
一、引言
1.引出周道通书及其内容。
2.表明本文将探讨周书给读者带来的启示。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周道通书》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刻
的思想而著称于世。本文将就《周道通书》这本书,分享一下我的心
得体会。
从书的标题可以看出,《周道通书》所关注的是“道”,这与中
国古代文化的特点相吻合。中国古代文化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周道通书》中,作者通过对“道”的探讨,试图揭示人类社会的规律和真理。这也是《周道通书》与其
他书籍不同的地方,它更加关注社会整体的运行和发展。
《周道通书》的核心内容是“道”的本质和方式。作者认为,“道”是一种普遍存在且普遍适用的规律,它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
也适用于自然界。通过研究“道”的本质和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社会治理方面,作者提出“雅俗共治”的理念,认为只有通过各个阶层的合作和共同
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与现代社会的治理理念有
着异曲同工之处。
除了对“道”的探讨,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个人修养和品德养
成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修养自己的
道德品质,通过严于律己和悉心修炼,提高自己的情操和道德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更
加注重个人利益和权力的追逐,而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提升。《周道通书》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反思和启示。
《周道通书》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思想和观点。例如,书中提到
了“以君臣之道,束修建之道”的理念,这是对官员和政治家的警示,提醒他们要在履职中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忘记了
阳明心学答周道通书心得
阳明心学答周道通书心得
作为一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阳明心学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周道通的《阳明心学答问》是一本重要的心学著作。本文将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周道通所著《阳明心学答问》的心得体会进行阐述。
首先,周道通在《阳明心学答问》中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念,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才能真正体会到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他认为,知行不分离是阳明心学的最高境界,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所学的理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意义和价值。
其次,周道通还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认为致良知是达到知行合一的必要条件。致良知是人类天生具有的本能,其中蕴含着人类天赋的道德本质。只有在良知的指引下,人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实现知行合一的理想。
第三,周道通还对“心”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心不仅是认知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根基。而阳明心学所谓的“格物致知”,
则是通过感知外在世界来达到认知的目的。只有通过感知和思考,人们才能够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
总之,周道通的《阳明心学答问》为我们展示了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和价值。其重视实践、注重道德、强调感知和思考等观念,都对我们理解和实践阳明心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深入体会阳明心学的精髓,实现知行合一的理想。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答周道通书原文心得
【最新版4篇】
目录(篇1)
一、前言
1.收到周道通书信,对其表达的学术观点产生兴趣。
2.概述书信的主要内容:对“道”的理解、对“德”的诠释以及其个人经历的启示。
二、对“道”的理解
1.周道通对“道”的定义:事物发展的规律或原理。
2.对“道”的实践: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逐渐领悟。
3.“道”在周道通生活中的体现:他如何根据“道”的原理来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对“德”的诠释
1.周道通对“德”的理解: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
2.“德”与“道”的关系:德是道的具体体现,是遵循道的结果。
3.周道通自身的德行:他如何通过自我修养,成为一位有德之人。
四、个人经历的启示
1.周道通从周敦颐的学说中获得启示,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
2.这些学术体系如何影响他的生活和思想,使他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人。
正文(篇1)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学说对于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弟子周道通,在继承老师学说之余,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学术观点。
目录(篇2)
一、导言
1.收到周道通的书信。
2.对周道通及其著作《法忍法语》的简要介绍。
二、学习《法忍法语》的心得体会
1.阐述了《法忍法语》的主要内容。
2.解释了《法忍法语》中“三界唯心造”的思想。
3.阐述了《法忍法语》中“一切唯心造”的思想。
4.阐述了《法忍法语》中“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思想。
三、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1.结合自身经历,阐述《法忍法语》对个人成长和修行的启示。
2.探讨《法忍法语》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提出学习《法忍法语》对于培养正信正念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周道通书
【144】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临别以此册致道通意,请书数语.荒愦无可言者,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略下转语奉酬.草草殊不详细,两生当亦自能口悉也.来书云:用工夫只是"立志",近来于先生每吉时时骷检,念益明台.然于朋友不能一时相离.若得朋友讲习,则此志绕精健阔大,纔有生意: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便觉微弱,遏事便会困,亦时会忘.乃今芜朋友相讲之日,还只静坐,或看书,或游衍经行,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养志,颇觉意思和适:然终不如朋友讲聚,精神流动,生意更多也.林本索居之人,当更有何法以处之?此段足验道通日用工夫听得,工夫大略亦只是如此用,只要无间断,到得纯熟后,意思又自不同矣.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恼,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自家痛庠,自家须会知得,自家须会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须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谓之"方便法门",须是自家调停斟酌,他人总难与力,亦更无别法可设也.
【145】来书云:上蔡常问天下何思何虑.伊川云;"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在学者工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须识得"何思何虑"底气象,一并看为是.若不识得这气象,便有正与助长之病;若认得"何思何虑",而忘"必有事焉"工夫,恐人堕于"无"也.须是不滞于"有",不堕于"无".然乎否也?所论亦相去不远矣,只是契悟未尽.上蔡之问,与伊川之答,亦只是上蔡.尹川之意,与孔子"繄辞"原旨稍有不同."繄"言"何思何虑",是言斫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故曰:"与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云"殊途",云"百虑",则岂谓无思无虑邪?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虑"正是工夫.在圣人分上,便是自然的:在学者分上,便是勉然的.尹川却是把作效验看了,斫以有"发得太早"之说.既而云:"却好用功",则已自觉其前言之有未尽矣.濂溪主静之论亦是此意.今道通之言,虽已不为无见,然亦未免尚有两事也.
【146】来书云:凡学者纔晓得做工夫,便要识得圣人气象.盖认得圣人气象,把做准的,乃就宁地做工夫去,纔不会差,纔是作圣工夫.未知走不?先认圣人气象,昔人尝有
是言矣,然亦欠有头恼,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从何处识认?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称而权轻重,未开之镜而照妍桤,真斫谓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郥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程子尝云;"觑着尧学他行事,无仙许多聪明睿智,安能如彼之动容周旋中礼?"又云"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今且说通于道在何处?聪明睿智从何处出来?
【147】来书古云:事上磨练.一日之内,不管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惑,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仍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人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千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冬.如何?所说工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同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末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真知者也.
【148】来书云:致知之说,春间再承诲益,已颇知用力,觉得比旧尤为简易.但鄙心则谓与初学吉之,还须带"格物"意思,使之知下手处.本来"致知""格物一一并下,但在初学未知下手用功,还说与"格物",方晓得"致知"云云."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工夫亦未尝知也.近有一书与友人论此颇悉,今往一通,细观之,当自见矣.
【149】来书云:今之为朱,陆之辨者尚未已:每对朋友吉,正学不明已久,且不须枉费心力为朱,陆争是非,只依先生"二志"二字点化人.若其人果能辨得此志来,决意要知此学,已走大段明台了;朱,陆虽不辨,彼自能分得.又常见朋友中见有人议先生之言者,辄为动气;昔在朱,陆二先生所以近后世纷纷之议者,亦见二先生工夫有未纯熟,分明亦有动气之病:若明道则无此矣.观其典吴师礼论介甫之学云:"为我尽达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气象何竽从容!常见先生与人书中亦引此言,愿朋友皆如此,如何?此节议论得极是极是,愿道通遍以告于同志,各自且论自己是非,莫论朱.陆是非也.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哽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
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譥惕修省进德之地矣.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
【150】来书云﹕有引程子"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何故不容说..何故不是性?晦庵答云:"不容说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无气仃之杂矣."二先生之言皆未能晓,每看书至此,辄为一惑,请问."生之谓性",生字即是气字,犹言"气即是性"也:气即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即已落在一边,不是性之本原矣.孟子性善,是从本原上说.然性善之端,须在气上始见得,若无气亦无可见矣.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是气.程子谓"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是为学者各认一边,只得如此说.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