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与想象
心理学第五章表象和想象教学教材
01
有助于理解人的心理活动
表象和想象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它们可以深入了
解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02
对教育实践有指导意义
在教育实践中,表象和想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表象和想象能力来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创造力。
03
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运用表象和想象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艺
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会学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 不同的观点和思想,避免盲目
接受和从众心理。
案例分析:成功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
案例一
科学家通过想象提出科学假说,最终通过实验验证假说的 正确性。例如,科学家通过想象提出原子结构模型,并通 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
案例二
艺术家通过想象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例如,画家通过 想象构思出独特的画面,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画作。
术创作、科技创新、广告设计等领域,表象和想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02 表象形成与加工机制
感觉记忆向表象转化过程
01
02
03
感觉登记
外界刺激引起的感觉信息 在神经系统中进行短暂的 登记。
注意选择
在感觉登记的基础上,注 意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
表象形成
经过注意选择后的信息在 大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
表象在认知活动中作用
表象特点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直观性;但表象并 不是直接感知过的全部内容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它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即具有概括性;同时,表象是思 维活动的感性支柱,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
心理学 第五章 表象和想象
2021/10/10
27
2.夸张
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 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 象。
2021/10/10
28
3.人格化 对客观事物赋予人 的形象和特征从而 产生新的形象。
2021/10/10
29
4.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 本质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2021/10/10
30
(五)想象与实践
2021/10/10
20
• 再造想象对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尤其是 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 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
• 第一,正确理解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因 为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创 造新形象的过程,所以只有正确地理解词 与图样所标志的意义,才能从语言描述和 符号标记中激发正确的想象。
5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表象的形象性与知觉的形象性的区别: (1)知觉的形象较具体、鲜明、生动,而
表象则比较暗淡、模糊; (2)知觉的形象较稳定,表象则不稳定,
易变幻; (3)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则不完整。
2021/10/10
6
2.概括性
表象的概括性不等于思维的概括性: (1)表象用形象进行概括 (2)表象中混杂着本质与非本质属性,
23
• B. 增加表象储备 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一样都不能 脱离现实,都是在已有的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 新形象的过程。所以相关表象的量越丰富,质越 具体,创造出来的新形象也就越独特越生动。
• C. 积极思考 创造想象有赖于人们的积极思考,如 果没有积极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创造想象。
• D. 灵感 在创造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往往具有突发 性,这种现象常被称为灵感。灵感是艰苦劳动的 结果,强调灵感就等于在强调艰苦劳动。爱迪生 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 九的汗水”,当然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
5、表象与想象
幻想:是指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 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说明: ①幻想与创造想象的区别在于幻想中一般体现的 是个人愿望,目的不指向当前的物质产品和精神 产品,而是指向未来,所以不一定要付出艰苦的 脑力劳动,可以看成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它 是介于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之间的一种心理活 动状态; ②幻想又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三种形式。
二、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含义 定义: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
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说明: 1、新形象:是指主体从未接触过的事物的形象,
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现实中已经存在,但个人还未接触到;云台山简 介.doc ②现实中还未有过,但有待于我们去创造; ③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形象。
对50万年后人类的想象
新旧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 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线蟒引枕,秋香色金 线蟒大条褥,两边设着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 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一对汝窑美人觚, 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茶具等物;地下面西一溜 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 两边又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表象及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2、了解表象的种类,想象的组合方 式
及想象的品质; 3、掌握再造想象及创造想象的含义及形
成条件。
一、表象概述
(一)什么是表象? 定义: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
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①直观性
②概括性
本质:是人脑中感知所留下的刺激痕迹的再现所
心理学第五章表象和想象
幻想性想象
与个人愿望相结合,创造出理想 化的形象。例如,青少年时期的
白日梦。
想象的作用
促进智力发展
通过想象,人们能够更好地理 解抽象概念和解决问题,提高
智力水平。
激发创造力
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通过想 象可以产生新的思想、发明和 创作。
调节情绪
通过想象,人们可以调节情绪 ,缓解压力和焦虑。例如,通 过想象放松训练来缓解紧张和 焦虑。
想象具有创造性、自由性和超越性, 能够打破现实束缚,创造出前所未 有的形象。
想象与记忆的关系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 记忆为想象提供了原材料。
想象的分类
再造性想象
根据语言、符号等提示,在脑海 中形成相应的形象。例如,阅读 小说时在脑海中形成场景和人物
形象。
创造性想象
不受现实束缚,自由创造新形象。 例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
对于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来说,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进行 想象,来帮助他们处理创伤记忆,减轻心理痛苦。
激发积极情绪
心理咨询师可以使用想象法来激发来访者的积极情绪,帮助他们建立 自信心和乐观心态。
THANKS
谢谢
两者都可以被语言描述
表象和想象都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描述和传达,使得个体之间可以分 享和交流。
表象与想象的区别
01
表象是记忆的再现
表象是记忆中已经存储的信息在大脑中的再现,是对过去经验的重现。
而想象则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对新的形象进行构建。
02
表象是具体的形象
表象是个体在脑海中形成的具体形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想象则
表象是人们记忆的主要内容,是回忆 和再认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表象和想象课件
预见未来
通过想象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 和可能性,帮助人们更好地把 握机遇和应对挑战。
激发灵感
想象能够激发人们的灵感,通 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创意进 行组合,从而产生更为有价值
的创新成果。
05 表象和想象的实验研究
表象的实验研究
表象清晰度与记忆的 关系
研究表明,表象清晰度越高,记 忆效果越好。例如,在记忆数字、 字母或单词时,通过想象具体的 形象可以更准确地回忆和识别。
表象的内容往往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或记忆。而想象则可以超 越现实,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可以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形象或概念。
表象与想象的相互影响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个体需要借助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或概念。没有表象,想象 就难以展开。
想象可以丰富表象
02 想象
想象的概念
01
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个新形象
既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过去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简单
再现。
02
想象的特征
想象具有预见、补充知识经验、代替、调节和娱乐的功能。它能够预见
或推测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解决某些现实问
表象的认知过程
表象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 想象等多个环节。例如,在想象 一个场景时,我们首先需要感知 场景中的各种元素,然后记忆这 些元素,最后通过想象将这些元 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场景。
表象的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大脑中负责表象的区 域主要是顶叶和颞叶。这些区域 在处理视觉、听觉和触觉信息时 起着重要作用。
表象与想象的区别
表象是记忆的再现
表象与想象
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6
心理学
4
1.2 想象
(二)想象的功能
补充功能
预见功能
想象对感性认识活动 的补充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想象,人们的认知领 域得到无限拓展,对客观 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起 到巨大作用。
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想象 具有预见功能。人们凭借 想象,在有目的的实践活 动开始之前,活动的结果 就已经在头脑中存在着, 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避 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达到预期的结果。
心理学
1.1 表象
(一)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指人脑中所保持的有关事物的形象。所有保持在头脑中的有关事物的感性形象都叫表象。
表象来自感知。 表象来自对已有表象的加工改造。
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2
1.1 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
表象在感知觉的基 础上形成,首先是 感知留下的形象, 因此具有直观形象 性。
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并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词、符号或图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 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水平较低的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 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有意想象最高水平的表现,具有开创性、独立性和新 颖性的特点。
代替功能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 指当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 实际得到满足或完成时, 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 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
5
1.2 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 目的、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 象。例如,儿童听了故事后, 不由自主地在头脑中想象故 事情节;看到天上的白云, 自然地把它想象为人的形象、 奇峰、异兽等。梦是无意想 象的极端情况。
表象与想象
心理学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表象形式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如钢琴演奏既需要听觉表 象,又需要动觉表象;完成体操动作既需要动觉表象,又需要听觉表象。
1.1 表象
3.根据对象的范围和概括程度分类 根据对象的范围和概括程度分类,可以把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个别表象是指对某一具体事物(如六和塔)的表象;一般表象是指对某一类事
想象是一种意象性的反映,它在某种程度上超 脱现实,因此,可有意地或在意间发生。
1.2 想象
(一)无意想象
1
梦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巴甫洛夫认为,人在睡眠时,整个大脑皮层处于一种弥散性的抑制状态,但仍有少
部分神经细胞兴奋活跃,由于意识控制力减弱,这些记载着往日经验的细胞便随意 地、不规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离奇古怪、荒诞绝伦的梦境。
心理学
1.1 表象
(一)表象的特征
1 形象性 • 表象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首先是感知留下的形象,因此具有直观形象性。 但是,表象的形象性与相关事物形象有差别,不如感知形象那样鲜明、直观、 完整和稳定。例如,游览长城时,感知长城的形象和在头脑中留下的长城表象 是有差别的。 • 客观事物是有形的,记忆表象便成了记忆内容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利用记忆 表象进行想象形成的表象,本身就是一种新形象,当然也具有形象性。
1.1 表象
2 概括性 • 表象的概括性是指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和重要特征。表象 与感知的事物形象是有差别的。 • 想象表象是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更是对事物的形象属性和特征有所 取舍。 • 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是密切联系的。从表象的形象性来看,它是概括了的形 象;从表象的概括性来看,它是形象方面的概括。但是,表象既不是知觉,也 不是思维,而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有了表象而进行想象和 思维,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表象和想象
表象和想象表象表象(representation)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表象有如下特征:直观性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
因此表象是直观的感性反映。
但表象又与知觉不同,它只是知觉的概略再现。
与知觉比较,表象有下列特点:(1)表象不如知觉完整,不能反映客体的详尽特征,它甚至是残缺的、片断的;(2)表象不如知觉稳定,是变换的、流动的;(3)表象不如知觉鲜明,是比较模糊的、暗淡的,这反映的仅是客体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
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表象也可以呈现知觉的细节,它的基本特征是直觉性。
例如,在儿童中可发生一种“遗觉象”(eidetic image)现象。
向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画片,几十秒钟后把画片移开,使其目光投向一灰色屏幕上,他就会“看见”同样一张清晰的图画。
这些儿童根据当时产生的映像可准确地描述图画中的细节,同时他们也清楚地觉得画片并不在眼前。
在实验中被试报告说,他“看见”一条“卷尾鳄鱼”,一个“看得出嘴、眼的小孩”,“右边有一棵大树”,“后面有一棵小棕榈树”,“小孩和鳄鱼最清楚”。
数出鳄鱼下颌有18棵牙齿。
“我完全看不见鳄鱼的脚,它们都没在水里,我看见它的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后面的两棵树有同一树干”。
(还谈到别的细节)(HKluver,1926)。
遗觉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映现象,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
在表象的分类上,反映某一具体客体的形象,称为个别表象或单一表象,上述遗觉象就属于个别表象。
反映关于一类对象共同的特征称为一般表象。
一般表象更具上述与知觉相区别的那些特点。
概括性一般来说,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原型。
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是对某一类对象的表面感性形象的概括性反映,这种概括常常表征为对象的轮廓而不是细节。
表象的概括性有一定的限度。
对于复杂的事物和关系,表象是难以囊括的。
心理学表象和想象
表象和想象一、名词解释1、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幻想: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二、填空1、想象的基本材料是已有表象2、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分为有意表象和无意表象。
根据创造性程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可分为理想和空想两种。
3、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是再造想象,作者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活动是创造想象。
4、科学发明,技术创造,文艺创作等都是通过创造想象实现的。
三选择题1、下面有关想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B、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程度,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C、想象的内容不可以超前于现实D、想象的内容可以解释超前于现实2、( B )是完全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A、幻想B、空想C、理想D、再造想象3、根据言语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在人脑海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C )A、想象B、表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E幻想4、独立地在脑中形成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D )A、想象B、表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E、幻想5、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按照客观发展规律发展,并且可能实现的幻想叫( C )A、创造想象B、幻想C、理想D、空想6、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是( B )A幻想B、梦C、表象D空想四、辨别现实正误1、幻想是对未来的设想,往往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避免学生产生任何幻想。
( × )2、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不是一种心理现象。
( × )五、简答题1、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哪些条件?2、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⑴丰富表象和提高言语水平⑵掌握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⑶对想象力进行训练⑷正确引导和控制幻想。
表象与想象的简答题
一、表象概述(一)表象的含义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又有所不同。
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易变动;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时而出现这一部分,时而出现另一部分,甚至有些部分脱落。
(二)表象的分类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如想起母亲的笑脸)、听觉表象(如想起吉他的声音)、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动作)等。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
想象表象是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界上还不存在。
(三)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2.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
3.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这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可以借助于表象进行形象思维。
二、想象概述(一)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人们读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头脑中浮现出祖国江南秀丽景色的形象。
(二)想象的种类1.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例如,在居室装潢前,我们对房间布置进行的想象。
它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等。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如中学生常常出现的“白日梦”现象。
普通心理学 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二、表象的种类
• • • • • • • 按表象的感知特点分: 视觉表象 ---如见其形(“胸有成竹”) 听觉表象 ---如闻其声 动觉表象 ---如觉其动 混合表象 ---如临其境 按表象的概括性分: 个别表象--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感知基础上产生的 表象。 • 一般表象--集中了一类事物共有的、重要的特征。
四、表象的作用
• 1、是由感性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是人认识发展链上 (感知 思维)的中间环节
• 2、表象性知识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 据研究推 测,在人的记忆中,形象的信息量与语词的信息量的比例 约为本1000:1。表象是记忆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 3、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第二节 想象
• 一、概述 • (一)什么是想象 • ——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 过程。 A、想象必须以表象为基础; B、想象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无论想象多么新奇。超 现实的想象是不存在的。 C、想象是在实践活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的。
• 五、想象的意义 • 1.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面。
• 2.想象和其他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三节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 ——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 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 再造想象以描述和提示为前提,是创造想象的基础。 • 再造想象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 再造想象对人格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 • 再造想象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取决于以下条件: • 一是学生正确理解作者和教师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含 义; • 二是学生要有足够的表象(知识)储备。此外,为再 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第四节 睡眠和梦
• 一、睡眠:是与觉醒周期性交替出现的 生理状态,是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生物节 律之一。 • • • • • • 睡眠的阶段:(五个阶段) 0阶段——α 波为主, 1阶段——入睡期, 2阶段——浅睡期, 3阶段——中度睡眠期, 4阶段——深度睡眠期脑电全为高振幅 的δ 波。快速眼动发生在深度睡眠。 表象
心理学 表象和想象
第二个阶段,分析阶 段。是把信息转换 成词的组合意义的 阶段。 第三个阶段,使用 阶段。是听者对语 义的实际应用过程
言语理解的三个阶 段是按时间顺序发 生的,但也可以有 部分重合
第三节 言语的发展
一、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
儿童言语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 四个阶段
•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 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 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 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 赖于两个条件:
• 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 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事 物的意义
• 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根 据一定的目的和 任务,不依据现 成的描述,在人 脑中独立创造事 物新形象的心理 过程
• 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 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 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 或缺的心理成份
• 创造想象是一种比再造 想象更复杂的智力活动, 它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实 践的需要、个体强烈的 创造欲望、丰富的表象 储备、高水平的表象改 造能力以及思维的积极 性等主、客观条件
3.幻想
• 幻想是指与个 人的生活愿望 相结合并指向
• 大约到五岁时,儿童 开始使用具有成人语 句特点的句子:“修 饰句”和“反义疑问 句”
二、言语发展理论
(一)言语发展经验说
1.条件反射说
• 以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为 基础来解释儿童言语的形成 过程
2.学习强化说
• 斯金纳(B.F.skinner)根 据行为主义的理论把言语看 成是一种个体行为
3.言语的模仿说
第三,简略性
第四,反应性
2. 书面言语
(二)内部言语
书 面 言 语 具 有 以 • 内部言语是指一种由个体
心理学概论第5章表象和想象
表象和想象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01
心理疏导
通过引导患者进行想象来帮助他们疏导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例如想
象放松的场景或回忆美好的经历。
02 03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师利用表象和想象来治疗心理问题,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通过引导患者回忆创伤事件并重新构建积极的意象来缓解 症状。
心理准备
通过想象未来的情境来帮助个体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应对面试或考试等 紧张情境。
通过想象产生新的形象 或概念,推动人类文明
和科技进步。
调节功能
通过想象调节情绪和行 为,保持心理平衡和心
理健康。
灵感激发功能
通过想象激发创造性思 维和灵感,促进艺术创
作和科学发现。
表象与想象的关系
03
表象与想象的区别
表象是记忆中重现的图像,具有直观 性和形象性,而想象则是基于表象进 行加工、改造和创新的思维活动,具 有创造性和预见性。
表象是创造的源泉,人们 通过表象来进行想象和创 造等活动,产生新的思维 和创意。
想象
02
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涉及 对不在眼前的事物在头脑中形 成相应的形象或概念。
想象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活 动,它具有创造性和预见性。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 象或概念。
想象的分类
01
02
03
04
再造性想象
根据语言、符号等提示,在头 脑中形成相应的形象或概念。
创造性想象
不受现实限制,自由地创造新 的形象或概念。
幻想
与个人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 的想象。
空想
缺乏现实依据和实现可能的想 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7章表象与想象
第1节 表 象
(二)表象的特征
第 2 节 想象的概述
二、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
“想象的预见功能” 指想象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反映,以形象
的形式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认知。人类进行 实践活动,总是先在大脑中形成未来活动过程 和期望结果的形象,并利用它指导和调节自己 的活动,实现预定目的和计划。
第 26 页
第 2 节 想象的概述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工程师的工程设计, 都是想象预见功能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也必须具有想象力,如果想象力贫乏,思考问 题就比较狭窄,很难获得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像“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等都是想象的预见功能的表现。
它既可以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但自己没有感知过的,
也可以是世界上尚不存在,甚至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但是,想象表象仍源于客观世界,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殊形式。想象表象与记忆表
象两者交织在一起,互为补充,很难把它们绝对分开来。只有从记忆表象中提取素材,想象 才能得以进行;同时记忆表象在某种程度上为想象表象所补充。
第 34 页
东亚神话传说中的龙
传说中的美人鱼
第 2 节 想象的概述
第 35 页
2.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大人国
冯巩
赵本山
第 2 节 想象的概述
3.人格化
教综:表象与想象
·2·3 表象与想象表象及其特征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心理学家库帕、谢帕德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表象的分类1.根据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不同,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
视觉表象:~想起妈妈的笑脸。
听觉表象:~想起歌曲的旋律。
运动表象:~想起舞蹈动作。
2.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记忆表象: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朋友的音容笑貌。
想象表象:在头脑中对记忆的形象进行加工后形成的新形象。
3.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不同,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个别表象:对某一特定对象多次感知后产生的表象,反映了个别事物的特征。
~对某一件物品感知后的具体形象。
一般表象:对某一类事物多次感知之后产生的表象,集中了一类事物的共有特征。
想象及其加工方式人脑对于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黏合: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孙悟空、美人鱼、飞马夸张: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夸大和强调。
~千手观音、九头鸟、小人国拟人化:把人类的特征、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
~雷公、电母、米老鼠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模特儿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活动进行的方向。
补充功能:弥补人们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
替代功能:需求不能满足时,可以借助想象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
~儿童想当飞行员,就在游戏中手拿飞机舞动。
调节功能: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学生常常出现白日梦现象。
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阅读文章,看图纸时头脑中出现的事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 表象 B.联想
B. 幻想 D.梦想
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
A.想象 B. 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3.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思活动主要是
A.记忆表象 B. 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 创造想象
4.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称为
A.想象 B. 表象
C.幻想 D. 后象
5.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是
A. 想象 B.表象
C. 需要 D.创造想象
6.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A.幻想 B. 空想
C.做梦 D. 理想
二、填空题
1.想象是人脑对重新组合,产生的过程。
2.从有无目的性来看,想象可分为想象和想象两大类。
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与空想。
4.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的想象主要是。
5.表象是从过渡到的中间环节。
6.表象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和。
7. 信息的双重编码是指和。
三、名词解释
1.想象
2.再造想象
3.创造想象
4.幻想
5.表象
四、简答题
1.想象分哪些种类
2.影响再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3.影响创造想象有哪些因素
4.想象与表象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
怎样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表象新形象
2.无意有意
3.理想
4.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5.感知思维
6.形象性概括性
7.表象编码言语编码
三、名词解释
1.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捆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5.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
四、简答题
1.想象按其分类标准不同,可分如下几种:①从有无目的性来看,可分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前者是有自觉的想象目的与任务,有意识的想象;后者是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想起事物形象的过程。
②从想象活动的独立与创新程度来看,可分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两种,前者是根据别人的词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的事物的形象;后者是根据某种刺激,在人脑中独立地产生新事物的形象。
③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看,可分幻想、理想、空想。
幻想是一种同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积极的幻想是理想.理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的;消极的幻想是空想.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
2.再造想象的生动、形象、准确依赖许多条件:①刺激物(如言语、图表等)本身是否清晰、鲜明、生动、形象,会影响再造想象的效果,一般来说,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述方式,要比普通叙述方式的再造想象效果好;②主体本身记忆表象储备程度的影响,主体自身的旧经验、旧表象越丰富、越深刻.再造想象也越容易;③主体是否能正确地理解词语和图表等实物标志的意义,主体识图能力强弱,也会影响再造想象;④主体掌握与理解知识经验的深度和广度,理解越深刻、越广泛再造想象效果越好;⑤情绪与情感的感染力量在再造想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情感不仅可以推动人的再造想象不断丰富、不断发展,而且情感差异会影响人们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时的再造想象有很大的差异。
3.影响创造想象的因素主要有:①创造需要、愿望与社会活动要求相结合,转化为创造动机,从而成为推动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的动力系统。
②原型与原型启发是激发创造的起点。
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是在原型基础上,经过联想作用,才创造了新事物的形象。
如人发明船就是借助了“鱼的原型”。
③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想象产生的关键。
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创造出独特、新颖、有益于社会的新产品。
艺术家的创造过程都是积极思维构想的结果。
④灵感和艰巨劳动是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的重要条件,灵感是对艰巨劳动的奖赏,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创造想象与创作产品都不可能没有灵感。
4.想象和表象的联系是:①两者有共同特点,都是属于认识过程,部属于形象认识过程:②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表象(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表象(即想象表象)。
两者的区别是:①表象是原有形象的保持与回忆,全称是记忆表象,想象是在原有记忆表象基础上,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②表象基本属于感性认识过程,想象带有理性认识的特点。
五、论述题
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其表象,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想象和思维是紧密联系的。
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可以逐步行开想象力的大门、并发展学生的创
造想象能力。
③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其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平而与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与学习,以及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的教学与学习等,都有利学生各种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其生活经验,都能为发展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⑤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善于幻想的能力。
敢想是敢做的起点,幻想是创造想象与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
对于学生的幻想,不要讽刺讥笑,应珍视、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转变成理想,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