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3单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网络
走进化 学世界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实 验探究
➢ 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物质的加热 ➢ 实验仪器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例题解析
►类型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判断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认识。 例1 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必须理解 它们间的联系与区别;请仔细思考,完成下面的题目。 (1)现有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 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食物变质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八种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点2 化学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反思与评价
解释与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收集、整理 实验数据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白色块状固体,__质__软__,无气味,__难___ 溶于水,密度比水__小___。 (2)燃着时:蜡烛的火焰分三层,分别为_外__焰___、 _内__焰__和_焰__心__,其中_外__焰_温度最高,焰__心__温度最低。 在蜡烛的火焰上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 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__二__氧__化__碳___生成。 (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_蜡__烛__蒸__气__凝__成__的__小__颗__粒___。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_没__有_____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_形__态___的变化。 2.化学变化:_有___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_颜__色___变化、放 出__气__体__、生成_沉__淀___等; ②常伴随__能__量__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知识网络
走进化 学世界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实 验探究
➢ 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物质的加热 ➢ 实验仪器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例题解析
►类型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判断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认识。 例1 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必须理解 它们间的联系与区别;请仔细思考,完成下面的题目。 (1)现有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 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食物变质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八种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点2 化学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反思与评价
解释与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收集、整理 实验数据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白色块状固体,__质__软__,无气味,__难___ 溶于水,密度比水__小___。 (2)燃着时:蜡烛的火焰分三层,分别为_外__焰___、 _内__焰__和_焰__心__,其中_外__焰_温度最高,焰__心__温度最低。 在蜡烛的火焰上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 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__二__氧__化__碳___生成。 (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_蜡__烛__蒸__气__凝__成__的__小__颗__粒___。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_没__有_____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_形__态___的变化。 2.化学变化:_有___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_颜__色___变化、放 出__气__体__、生成_沉__淀___等; ②常伴随__能__量__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单元复习课件(共55张PPT)
23
精要回放(三)
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作__ __某__化__某_________, 有时还需读出_化__学__式__中_各_ _元__素_的__原__子__个__数__, 含有酸根的读作 ____某_酸__某_____,含有氢氧根的读作______氢__氧__化__某_______ 化 学 式 计算[以Ca(OH)2为例]:相对分子质量为___7_4____;钙、 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5_∶__4__;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5_4_._1_%_______
⑥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⑨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6
精要回放(三)
[注意]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预先 __装__少_量__水___或__铺_一__层_细__沙____,这样做是为了 _防__止_反__应_生__成_的__高__温_熔__融_物__溅__落_瓶__底_,__使__集_气__瓶_炸__裂_______。 可见, 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比_较__活_泼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能和多种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学 式
②____二__氧__化_碳__由__碳__元__素__和__氧_元__素__组__成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1_个__二__氧__化_碳__分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1_个_二__氧__化__碳__分__子_由__1_个__碳__原__子__和_2_个__氧__原__子__构__成_____
16
精要回放(三)
五、燃烧 1.燃烧条件 燃烧需要具备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_温__度_达__到__可_燃__物_的__着__火_点___和___可__燃_物__接_触__氧_气__(_或_空__气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 例题2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 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 较小2.7 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 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 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 1铝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不能仅仅依据是否有明 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 变化.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的,如一些 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 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 时发光也放热.
1
、
下
列 变12 .量取液体体来自读数时,仰视读数 测量值<实际值
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
或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试管 .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玻璃棒 .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胶头滴管 .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集气瓶 .
5、取粉末状药品 药匙或纸槽 .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蒸发皿 .
3.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 去吹灭. 4.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
应用湿抹布扑盖.
想一想下列哪种加热方法是正确的
小结: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2、小结
1.酒精不超过灯体容积的2/3 2.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3.试管与桌面倾斜成约450角 4.手不要握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5.外壁有水,加热前要擦干 6.加热后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 7.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反向 8.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灯芯 9.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套,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总复习 课件(21张PPT)
管。试管口 向上
倾斜约45 。 ,试管口不能对人。
7. 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难溶固体。 (1)仪器:玻璃棒、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2)操作要点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一)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液体的烧杯尖嘴紧靠 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紧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收集满
。
若要收集到更干燥的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 m (填“m”或“n”
相连。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有 氢气 (任举一例).
6. 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 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 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有关问题:
灯焰: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三禁’’:一禁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二禁用酒精灯引燃另 一盏酒精灯;三禁用嘴去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2)可受热仪器。加热液体: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
加热固体:试管、蒸发皿。
(3)用试管加热。固体:先预热后固定加热;试管口略 向下 倾斜。 液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先 预热 ,后不时地移动试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
节约原则: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实验用剩余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用 镊子 (一横、二放、三缓立)。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 药匙 (一斜、二送、三缓立)。
九年级总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一光二热三生成 ”
18
新课讲解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
两端先碳化 ;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 。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
倒
取用步骤 一倒二向三紧挨 少量:悬空滴加 大量:一倒二向三紧挨
28
新课讲解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如图所示。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 抹布扑盖。 29
2.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描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 “难”、“易”、“会”、“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例如: 天然气可以用于做饭,利用的是天然气能燃烧的性质。
9
新课讲解
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实验步骤 分别取一集气瓶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33
典例讲解
4、化学方法:用相应试剂将难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后, 再用水冲洗干净。 5、一般溶液用水冲,若有沉积加酸刷,油脂用碱液可 溶。(难溶加酸 油加碱) 6、洗净后的放置及晾干: 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 夹上或指定的地方。
34
典例精讲
例8.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固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25张PPT)
单元总结提升
考点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题目通常以操作图的方式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解题时先仔 细看图,确定是哪种操作,然后回忆相关的操作要点、注意 事项,从而作出判断。
单元总结提升
例4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C
[解析] A中的操作容易打破试管;B中瓶塞没有倒放,会污染试剂;D中称 量物和砝码位置颠倒且移动了游码,会使称量结果偏小。
增加或减少药品,而不是移动游码或增减砝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总结提升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
单元总结提升
我的答案:( B ) 我的讲评: 用__量_筒__量_取__液_体__时_,__视_线__应_与__凹_液__面_最__低_处__保_持__水_平__;_胶__头_滴__管_取__液_后__不_能__倒_持_ , 否__则_会__导_致__残_液__流_进__胶_帽__,_腐__蚀_胶__帽_;__熄_灭__酒_精__灯_应__用_灯__帽_盖__灭_。___________
检查气密性: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__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___, 说明装置不漏气
界操
作 玻璃仪 刷洗或水洗
器的洗 涤
干净标志: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__聚__成__水__滴___,也不__成__股__流__下___
单元总结提升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判断变化类型的唯一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若题中给出的知识背景陌生,则需要对比变化后和变化前的 物质是否相同来加以判断。
单元总结提升
例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锥B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我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胆矾:“我在研钵中被研碎了,不漂亮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4:为防止化学药品对托盘的腐蚀和污染,药品不能直接放 在托盘上称量,易潮解的、有腐蚀性的药品,可放入烧杯、 蒸发皿和表面皿等容器中。也可使用纸片,称量前在两个 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质量相近的洁净纸片,然后 把 药品放在纸片上 称量。
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④熄灭酒精灯要用湿抹布扑灭
2、给物质加热
①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 不能,因为沸腾的液体会溅出试管伤人
②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 不能,因为直接加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
人教版九年级 化学上册+第 一单元复习课
件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
•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
环境排放;
•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 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 环境友好的产品。
仪器
用途
注意事项
试管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①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 器②装置小型气体发生 器③收集少量气体
①可以加热,加热时要使用试 管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②加 热液体,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 积的1/3 ③加热后不能骤冷 防止炸裂
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
防止烧损和腐蚀
玻璃捧 滴瓶
1.搅拌溶液帮助固体物质的溶 解2.过滤时引流液体3.蒸发时 搅拌液体防止局部过热而飞溅 4.蘸取少量液体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④熄灭酒精灯要用湿抹布扑灭
2、给物质加热
①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 不能,因为沸腾的液体会溅出试管伤人
②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 不能,因为直接加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
人教版九年级 化学上册+第 一单元复习课
件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
•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
环境排放;
•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 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 环境友好的产品。
仪器
用途
注意事项
试管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①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 器②装置小型气体发生 器③收集少量气体
①可以加热,加热时要使用试 管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②加 热液体,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 积的1/3 ③加热后不能骤冷 防止炸裂
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
防止烧损和腐蚀
玻璃捧 滴瓶
1.搅拌溶液帮助固体物质的溶 解2.过滤时引流液体3.蒸发时 搅拌液体防止局部过热而飞溅 4.蘸取少量液体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5单元复习课课件
液体的量取: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 平
物质的加热: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使试管 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酒精灯使用方法)
连接仪器装置:左手拿橡胶塞或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把玻璃管插入的 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 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空气是一种宝 贵的自然资源
氧气:供给呼吸,医疗急救、潜水;支持燃烧,炼钢、气割、气 焊等 氮气:作保护气;制造硝酸、氮肥等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等
污染和防治
污染物: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 尘
防治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使用清洁能 源,植树、造林、种草等
氧气
单质
Fe、C、Ar
化 写法
非金属气体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
学
的数字,如O2、N2
式
化合物:一般正价元素在左,负价元素在右
表示某种物质
宏观 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意义
微观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物质的原子构成
化合价
化合价 规律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验满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 证明已集满 排水法: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收集满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产生变化的的物质。
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化学性质最稳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课件(共78张PPT)
10.蒸发皿
用途: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① 能耐高温,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② 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加热时用三脚 架或铁架台固定。
③ 加热蒸发皿时要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防 止液体局部受热四处飞溅。
④加热完后,需要用坩埚钳移动蒸发皿。不能 直接放到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以免烫 坏实验桌。
⑤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 剩下的水分。
⑥要使用预热过的坩锅钳取拿热的蒸发皿。
⑦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 容积的三分之二。
量筒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的凹液面 相平。
错误读数:仰视或俯视 仰视时,读数偏小,真实值大。 俯视时,读数偏大,真实值小。
8.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用作一些气体 的反应容器。
防止炸裂(实验时可以先铺一层细沙或放 少量的水)
9.漏斗
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 过滤时要放在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生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 活动” (一)完善和落实好现有的奖励优惠政 策,做到 宣传到 位,确定 到位,发 放到位 ,管理 到 位,切实解决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后 顾之忧 。要按 政策和 程序足 额落实 兑现当 年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养老保险金” 补贴,计 划生育 手术奖 励费,放 弃生育 指标奖 励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 改变,因此描述物质性质要注明条件。
温度变化: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是 0℃沸点为100℃
大气压变化:水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变 化而变化。
三、的性质与用途
物质的用途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用途体 现性质。
如乙醇能燃烧,具有可燃性 乙醇可以作 燃料。
问气体气味时的正确操作:用手在瓶口轻 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PPT课件
第三页,共66页。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一、化学的学习特点〔科学探究 课本P 9〕 〔1〕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响物、生成物〕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以及能否 燃烧、燃烧产物的状态等
第四页,共66页。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 “一光二热三生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
〕电子形成具失有去相对稳定结构的
〔 〕离子;非金属原子阳的最外层电子
数〔
〕个,在化学反响≥中4〔
〕
电子,形成具有相对稳定得结到构的〔
〕
离子。
阴
第二十九页,共66页。
4、说出以下符号中“2〞的意义。
〔1〕2H
〔2〕Fe2+
(3)2NH4+
〔4〕2H2O
第三十页,共66页。
二、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素必是种氧元素。素
数
种
数
第三十二页,共66页。
四、几个常用化学用语的意义:
1、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
宏 观
表示一种物质 〔〔金什属么、情固况态?非〕金属〔除I2〕
和稀有气体〕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微 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该元素的 观 几个原子
以“Fe〞为例说明其具体意义?
第三十三页,共66页。
A. MgCl2
B. KClO2
C. HClO3
D. Ca(ClO)2
第三十九页,共66页。
六.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参 后 就. 加生叫. 反成质. 响的量.的的守各各恒物物定质质律的的。质质量量总总和和,。等这于个反规响律
注意:〔1〕概念中的“参加〞和“生成〞; 〔2〕质量守恒定律只能应用于化学变化, 而不能用于物理变化。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一、化学的学习特点〔科学探究 课本P 9〕 〔1〕关注物质的性质〔反响物、生成物〕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以及能否 燃烧、燃烧产物的状态等
第四页,共66页。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有没有 “一光二热三生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
〔
〕电子形成具失有去相对稳定结构的
〔 〕离子;非金属原子阳的最外层电子
数〔
〕个,在化学反响≥中4〔
〕
电子,形成具有相对稳定得结到构的〔
〕
离子。
阴
第二十九页,共66页。
4、说出以下符号中“2〞的意义。
〔1〕2H
〔2〕Fe2+
(3)2NH4+
〔4〕2H2O
第三十页,共66页。
二、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素必是种氧元素。素
数
种
数
第三十二页,共66页。
四、几个常用化学用语的意义:
1、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
宏 观
表示一种物质 〔〔金什属么、情固况态?非〕金属〔除I2〕
和稀有气体〕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微 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该元素的 观 几个原子
以“Fe〞为例说明其具体意义?
第三十三页,共66页。
A. MgCl2
B. KClO2
C. HClO3
D. Ca(ClO)2
第三十九页,共66页。
六.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参 后 就. 加生叫. 反成质. 响的量.的的守各各恒物物定质质律的的。质质量量总总和和,。等这于个反规响律
注意:〔1〕概念中的“参加〞和“生成〞; 〔2〕质量守恒定律只能应用于化学变化, 而不能用于物理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第四单元
水的组成与水的净化 化学式、化合价、化合价规则 相对分子质量相关计算
第五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
第六单元
碳的单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碳及含碳化合物间的关系
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 燃料燃烧及其利用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1、药品要求:不能生成气体 (不能是木炭、硫等,造成偏小) 2、装置要求:气密性好(否则偏小) 3、操作要求:立即插入(否则偏大) 冷却再观察(否则偏小) 止水夹夹紧(否则偏大)
◆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金属+氧气(铁、镁、铜、铝) (2)非金属+氧气(氢、碳、硫、磷) (3)化合物+氧气(甲烷、一氧化碳、酒精) 3、氧1.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粒子总数为( ) A.26 B.56 C.82 D.86 2、某原子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3、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可能是(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⑤两种不同分子;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⑦两种不同阳离子;⑧两种不同阴离子; ⑨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
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解释物理、化学变化
下列变化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①蒸馏 ②干熘③吸附④溶解⑤爆炸⑥分子改变 ⑦原子重组⑧放热的变化⑨有气体产生的变化 ⑩缓慢氧化⑾燃烧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下列变化中是化学性质的是( ) ①吸附性 ②毒性③氧化性④还原性 ⑤二氧化碳不能燃烧⑥氧气能供给呼吸 ⑦可燃性⑧稳定性⑨氢气最轻⑩酸性 ⑾熔点低⑿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 的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全套
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
(3)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 物理变化 ,原因
是 钨丝通电发光放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
11.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 察到该金属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 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1)硬度 小 ,(2)熔点 低 ,(3)密度 比水小 ,(4)颜色 银白色 , (5)状态 固体 ;化学性质有: 能与水反应 。
13.通过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有关序号
填在横线上。
①颜色 ②气味 ③味道 ④状态 ⑤硬度
(1)水和白酒 ②③ ; (3)白糖和食盐 ③ ;
(2)白醋和酱油 ①②③ ; (4)酒精和碘酒 ① ;
(5)冰与水 ④ ;
(6)金刚石和玻璃 ⑤ ;
(7)民用煤气和氧气 ② ; (8)黄金和铝合金 ① 。
知识点1:物质的变化
1.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A
)
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
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2.(德阳中考)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 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D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B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
9.(重庆中考)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阿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件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C。
【考点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各种原因分析。
【解析】:用外焰加热,不会导致试管破裂,①不符合题意。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会 导致试管破裂,②符合题意。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会引起试管炸裂,③符合题意。加热 时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会使液体喷出,但不会导致试管炸裂,④不符合题意。没有 进行预热,会导致试管炸裂,⑤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B、冰雪消融C、蜡烛熔化D、灯泡发光
【答案】:A。 【考点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解析】:铁钉生锈时生成了与铁不同的其它物质—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 所以是化学变化。而冰雪消融、蜡烛熔化均为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 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而灯泡发光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能量的转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也是物理变化。
有气泡产生,且松开手后导管末端形成的一段水柱不下落,则说明装置气 密性良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洗涤玻璃仪器 ①倒去废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 ③用试管刷刷洗; 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
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 可先用少量洗洁精或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复习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1 水的沸腾 液态的水: 实验前的物质:水 变化时发生的现像:沸腾,体积逐渐减小。 变化后的物质:水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 --3》知识复习课件
(3)2H2O 通电 2H2↑+O2↑
m(H2O)∶m(H2)∶m(O2)= _[2_×__(_1_×__2_+__1_6_)_]∶__(_2_×__1_×__2_)∶__(_1_6_×__2_)_=__9_∶__1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CuSO4===FeSO4+Cu m(Fe)∶m(CuSO4)∶m(FeSO4)∶m(Cu)= _5_6_∶__(6_4_+__3_2_+__1_6_×__4_)_∶__(_5_6_+__3_2_+__1_6_×__4_)∶__6_4_=__7_∶__2_0_∶__1_9_∶__8______________。
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5.(眉山中考)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 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D ) A.1∶1 B.2∶1 C.4∶1 D.5∶1
6.(邵阳中考)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点燃 4CO2+ 2H2O,则X的化学式是( C ) A.C2H4 B.C2H5OH C.C2H2 D.CH4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内 容:参加_化__学__反__应__的各物质的质量_总__和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__总__和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 意:(1)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体积和分子个 数不一定守恒。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2KClO3
MnO2 △
2KCl+3O2↑
m(KClO3)∶m(KCl)∶m(O2)=
_[2_×__(_3_9_+__3_5_.5_+__1_6_×__3_)_]_∶__[2_×__(_3_9_+__3_5_._5_)]_∶__(3_×__1_6_×__2_)_=__2_4_5_∶__1_4_9_∶__9_6______。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在常温下就能反应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在导管口有 连续均匀 、 的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以 免收集到的氧气 混有空气而不纯 。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氧气 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密度比空气大 。 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排水法 收集,这是因 为氧气与水的密度相差比氧气与空气更 大 (大、 小)。 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也可 以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也会 加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① 2KMnO4 ; =K2MnO4+MnO2+O2↑ ② ; MnO2
2KClO3==2KCl+3O2↑
△
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装备氧气再生装置, 有以下几种制氧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 (水→氧气+氢气);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1)写出③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是 ③ (填 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 ①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实验简单可行,不需要加热 ; ② 高锰酸钾要加热,水电解要通电,而过氧化钠和二氧化 。
(1)如果B是一种助燃性气体,甲是液体,A是气体,则 甲是(H2O )
(2)如果B是一种助燃性气体,甲和A均为液体,则甲是 ( H2O )2 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 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 C KCl K2MnO4 MnO2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有害气体 和 烟尘 两大类。 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氮 。 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 化石燃料 的燃烧和 工厂 排出的废气。 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 B )。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使试剂受到污染 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_ 。
12.指出如图1-7所示给试管里的 液体加热实验操作的错误。 ① 试管内液体太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试管夹夹在试管中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试管夹用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应该用镊子取用 7.下列试剂中,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 ②③ ④ 。 的是_____ ,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 ①氧化铜粉末 ②石灰石块 ③锌粒 ④试剂瓶中的盐酸
8、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包食盐的质量,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 偏,应( 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 若称量13.5克(1克以下用游码)的食盐,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 应( ) 减少食盐的量(移除少量食盐)
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里面,如果小木 条复燃,则证明气体是氧气。 1)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 果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2)排水法收集, 当瓶口有气泡冒出时,氧气已经收集满。
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 ⑴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酒精灯 ② 试管 ③ 铁架台。 ④ 水槽 ⑤ 集气瓶 ⑥ 铁夹 。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① , ② 试管口没塞棉花 ;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① 集气瓶的水没充满 ,② 没开始加热就把导管伸到集气瓶中 。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 管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 铁架台上 E.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正确操作顺序是 CAFDBE 。 △ +MnO2+O2↑ ⑷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A B 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 把导管移出水面 ⑺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熄灭酒精灯 ; C D 以防止 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炸裂 。 ⑻右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BD 。
D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 的方法制取氧 气,两个反应均属于 分解 反应。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 催化剂 质,它的名称叫做二氧化锰 。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在 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生成物。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十二氧化锰+氧气 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 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 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①写出它们的名称 氧气 D: 过氧化氢溶液 B二氧化锰 水 E:铁 F四氧化三铁 A: : C: : ②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 D)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态氧可作火箭的燃料 B、水中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C、镁、铝等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 D、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都要用到氧气 (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____ _____ ______ _____等。
D、实验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试剂瓶,不得乱扔乱放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已清洗干净 6.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 A、防止试剂腐蚀胶囊 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 C、防止试剂挥发 D、防止液体流出
⑥ 高锰酸钾 ⑤
②
④
①
③
1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溶 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 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过氧化氢溶液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 质是 二氧化锰 。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D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 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 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收集到氧气不纯 。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 (填编号)。 ②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编号)。 ①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 反应物
图示为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接通直流电源后,甲试 氧 气,乙试管内产生的是___ 氢 气;A电极为 管内产生的是___ 正 极,B电极为___ 负 极;甲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与乙试管 ____ 8:1 在实际实验中, 1:2 内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 ;质量比_____. 甲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与乙试管收集到的气体 的体积比会 小于1比2.原因是 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被消耗 检 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带火星的小木条是否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乙 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两位同学都错,瓶内可能都只是空气或不纯的氧气。
将下列物质中符合题目要求的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
(1)能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2)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是 AF.
(3)燃烧前,应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的水或铺上少 许细沙的是 B . (4)无色的气体有
CE
9如图1-5,量筒应放在( 水平的 )实验台上,视线与 ( 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 10.正确量取7.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C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11、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 则实际为 ( B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20mL D、无法判断 11.图1-6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 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俯视 (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 ,造成后 实际体积数比读数小 。 果____________ 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 __ 并接触试管内壁 ,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C
)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 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质量(m) 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主要依据是 ( B )、 A、固态的硫粉受热变成了液态 B、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放出大量的热 将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及所得结论如下: 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复 燃。结论: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 B同学: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没有 熄灭。结论:说明集气瓶中盛有纯净的氧气 请你分析A、B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 A同学: 原因 B同学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在导管口有 连续均匀 、 的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以 免收集到的氧气 混有空气而不纯 。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氧气 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密度比空气大 。 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排水法 收集,这是因 为氧气与水的密度相差比氧气与空气更 大 (大、 小)。 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也可 以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也会 加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① 2KMnO4 ; =K2MnO4+MnO2+O2↑ ② ; MnO2
2KClO3==2KCl+3O2↑
△
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装备氧气再生装置, 有以下几种制氧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 (水→氧气+氢气);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1)写出③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是 ③ (填 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 ①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实验简单可行,不需要加热 ; ② 高锰酸钾要加热,水电解要通电,而过氧化钠和二氧化 。
(1)如果B是一种助燃性气体,甲是液体,A是气体,则 甲是(H2O )
(2)如果B是一种助燃性气体,甲和A均为液体,则甲是 ( H2O )2 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 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 C KCl K2MnO4 MnO2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有害气体 和 烟尘 两大类。 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氮 。 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 化石燃料 的燃烧和 工厂 排出的废气。 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 B )。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使试剂受到污染 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_ 。
12.指出如图1-7所示给试管里的 液体加热实验操作的错误。 ① 试管内液体太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试管夹夹在试管中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试管夹用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应该用镊子取用 7.下列试剂中,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 ②③ ④ 。 的是_____ ,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 ①氧化铜粉末 ②石灰石块 ③锌粒 ④试剂瓶中的盐酸
8、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包食盐的质量,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 偏,应( 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 若称量13.5克(1克以下用游码)的食盐,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 应( ) 减少食盐的量(移除少量食盐)
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里面,如果小木 条复燃,则证明气体是氧气。 1)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 果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2)排水法收集, 当瓶口有气泡冒出时,氧气已经收集满。
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 ⑴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酒精灯 ② 试管 ③ 铁架台。 ④ 水槽 ⑤ 集气瓶 ⑥ 铁夹 。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① , ② 试管口没塞棉花 ;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① 集气瓶的水没充满 ,② 没开始加热就把导管伸到集气瓶中 。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 管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 铁架台上 E.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正确操作顺序是 CAFDBE 。 △ +MnO2+O2↑ ⑷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A B 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 把导管移出水面 ⑺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熄灭酒精灯 ; C D 以防止 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炸裂 。 ⑻右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BD 。
D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 的方法制取氧 气,两个反应均属于 分解 反应。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 催化剂 质,它的名称叫做二氧化锰 。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在 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生成物。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铜+水+氧气+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锰酸钾十二氧化锰+氧气 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 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 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①写出它们的名称 氧气 D: 过氧化氢溶液 B二氧化锰 水 E:铁 F四氧化三铁 A: : C: : ②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 D)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态氧可作火箭的燃料 B、水中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C、镁、铝等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 D、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都要用到氧气 (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____ _____ ______ _____等。
D、实验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试剂瓶,不得乱扔乱放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已清洗干净 6.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 A、防止试剂腐蚀胶囊 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 C、防止试剂挥发 D、防止液体流出
⑥ 高锰酸钾 ⑤
②
④
①
③
1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溶 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 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过氧化氢溶液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 质是 二氧化锰 。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D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 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 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收集到氧气不纯 。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 (填编号)。 ②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编号)。 ①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 反应物
图示为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接通直流电源后,甲试 氧 气,乙试管内产生的是___ 氢 气;A电极为 管内产生的是___ 正 极,B电极为___ 负 极;甲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与乙试管 ____ 8:1 在实际实验中, 1:2 内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 ;质量比_____. 甲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与乙试管收集到的气体 的体积比会 小于1比2.原因是 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被消耗 检 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带火星的小木条是否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乙 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两位同学都错,瓶内可能都只是空气或不纯的氧气。
将下列物质中符合题目要求的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
(1)能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2)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是 AF.
(3)燃烧前,应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的水或铺上少 许细沙的是 B . (4)无色的气体有
CE
9如图1-5,量筒应放在( 水平的 )实验台上,视线与 ( 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 10.正确量取7.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C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11、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 则实际为 ( B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20mL D、无法判断 11.图1-6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 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俯视 (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 ,造成后 实际体积数比读数小 。 果____________ 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 __ 并接触试管内壁 ,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C
)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 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质量(m) 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主要依据是 ( B )、 A、固态的硫粉受热变成了液态 B、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放出大量的热 将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及所得结论如下: A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复 燃。结论: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 B同学: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没有 熄灭。结论:说明集气瓶中盛有纯净的氧气 请你分析A、B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 A同学: 原因 B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