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命题》优质课教案_8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基础复习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基础复习

第13章基础复习知识点1命题、定理与证明1.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构两部分组成,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2.基本事实是在继续学习过程中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3.定理: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4.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判断命题“如果n<1,那么W−1<0”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反例中的n可以为()A.-2u−12 C.0D12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4.填写下列证明过程中的推理根据:已知:如图所示,AC、BD相交于点O,DF平分∠CDO与AC相交于点F,BE平分∠ABO与AC相交于点E,∠A=∠C.求证:∠1=∠2.证明:∵∠A=∠C(),∴AB∥CD(),∴∠ABO=∠CDO(),又∵DF平分∠CDO,BE平分∠ABO,∴∠1=12∠Cs∠2=12∠B(),∴∠1=∠2().知识点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相互重合的顶点是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是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是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①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S. A.S.(或边角边).②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A.S. A.(或角边角).③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A. A.S.(或角角边).④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S.S.S.(或边边边).⑤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H.L.(或“斜边直角边”).5.如图,AB=AD,CB=CD,∠B=32°,∠BAD=72°,则∠ACD的度数是()A.102°B.112°C.114°D.1226.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A.∠A=∠DB.AC=DFC.AB=EDD.BF=EC7.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若AB=4,CF=3,则BD的长是()A.0.5B.1C.1.5D.28.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F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A.点DB.点CC.点BD.点A9.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一定全等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10.如图所示,在Rt△ACD和Rt△BCE中,若AD=BE,DC=EC,则不正确的结论是()A.Rt△ACD≌Rt△BCEB.OA=OBC.E是AC的中点D.AE=BD11.如图,点D在线段BC上,若BC=DE,AC=DC,AB=EC,且∠ACE=180°-∠ABC-2x°,则下列角中,大小为x°的角是()A.∠EFCB.∠ABCC.∠FDCD.∠DFC12.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且C B=14,点E、F在线段AD上,满足∠BED=∠CFD=∠BAC,若△B=20,则.△B+△C=()A.18B.15C.12D.913.如图,∠E=∠F=90°,∠B=∠C,AE=AF,结论:①EM=FN;②CD=DN;③∠FAN=∠EAM;④△ACN≌△ABM.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4.如图,AC=DC,BC=E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DEC.15.如图,∠1=∠2,∠3=∠4,,则全等三角形有对.16.如图,已知△ABC中,F是高AD和BE的交点,且AD=BD,CD=4,则线段DF的长度为.17.(南通中考)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连结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点E,使CE= CB.连结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18.如图,在△ABC中,AC=5,中线AD=7,求边AB的取值范围.19.如图,点O是线段AB的中点,OD∥BC且OD=BC.(1)求证:△AOD≌△OBC.(2)若∠ADO=35°,求∠DOC的度数.20.王强同学用10块高度都是2cm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ACB=90°),点C在DE上,点A和B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1)求证:△ADC≌△CEB.(2)求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21.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1)求证:△ABC≌△ADE.(2)求∠FAE的度数.(3)求证:CD=2BF+DE.。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定理与证明》优质课教案_1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定理与证明》优质课教案_1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 题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条件 课 型 新授课 编 号 主 编组长审核 领导审核班 级 小 组 姓 名【学习目标】1、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能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自学指导】预习课本59页“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第1,2,3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3.两个三角形中,六个元素指的是 和【自学检测】1. 如图,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AOB 绕O 旋转180º,可以与△___________重合,这说明△AOB ≌△___________.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是AO 与__________,OB 与__________,BA 与__________;对应角是∠AOB 与________,∠OBA 与_________,∠BAO 与___________.(第1题) (第2题) 第3题2、如图,A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高,将△ABE 沿AD 方向平移,使点A 与点D 重合,点E 与点F 重合,则△ABE ≌_________, ∠F =_________3、如图,点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内一点,AB =AC ,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点D 与点E 重合,则△ABD ≌_________, AD =_________, BD =_________.【合作探究】1、在两个三角形中只有一组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若不一定,请举反例并画图。

2、在两个三角形中只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若不一定,请举反例并画图。

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组对应相等的元素(边或角)有几种情况,分别是:【知识梳理】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相互重合的顶点是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是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是对应角。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理清证明思路素材 (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理清证明思路素材 (新版)华东师大版

理清证明思路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除了公理外,其他的则需要推理,推理的过程就是证明,初学证明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掌握基本的定义、公理、定理正确地理解几何定义、公理、定理是学好证明的前提,是推理的依据.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证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依据等.当一个命题被证明了是真命题时,它又可以作为证明其他命题是真命题的依据.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证明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的依据等.二、掌握证明的书写过程几何证明是从条件出发,经过一步步推理,最后推出结论的过程,证明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定理.在初学证明时要把根据写在每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里,像“已知”、“根据定义(如角平分线定义)”以及“等量代换”等.证明一个几何命题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根据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条件推出所要求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有些题目中,已经画好了图形,写好了已知、求证,这时只要写出“证明”一项就可以了.证明的关键是思路的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一般有两个类型.1.由果导因: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理得到结论.2.执果索因:由结论向条件追溯.下面我们就一道例题来体会一下证明的思路.【例题】已知DE∥BC,DF、BE分别平分∠ADE、∠ABC,求证∠FDE=∠DEB.【思考与分析】(1)由条件DE∥BC,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得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要证明∠FDE=∠DEB,只要证明DF∥BE即可.证明:∵DE∥BC(已知),∴∠ADE=∠A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BE分别平分∠ADE、∠ABC(已知),∴∠ADF=∠ABE(角平分线定义).∴DF∥B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FDE=∠DE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小结】本题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采用了由已知条件挖掘新条件,由结论进行逆推,从而找寻思路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慢慢体会这种方法。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1 命题、定理与证明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1 命题、定理与证明

知1-练
解:(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或两个相等的角的余角,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知1-练
1-1. 把命题“小数一定是有理数”改写成“如果……,那 么……”的形式为_如__果__一__个__数__是__小__数__,__那__么__这__个__数__一___ _定__是__有__理__数__.
知2-讲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
两条直线平行 .
知2-讲
2. 定理 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 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 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否定的判断,故命题不能是祈使句或疑问句 .
2知. 命识题点的结构
知1-讲
命题由条件(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条件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特别提醒 1. 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
果”后接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2. 有些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可将它经过适当变形,改写
条件:_①__A_D__∥_B_E__;__②__∠_1_=__∠__2_. 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③__∠_A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你所构建的是真命题. 证明:∵AD∥BE,∴∠A=∠EBC. ∵∠1=∠2,∴DE∥BC. ∴∠E=∠EBC.∴∠A=∠E(等量代换).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定理与证明》优质课教案_3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定理与证明》优质课教案_3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命题、公理、定理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重点与难点1.重点:知道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定理2.难点: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讲解:前一节课我们讲过,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将探究怎样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二、探究新知(一)公理教师讲解: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我们已经知道下列命题是真命题: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在本书中我们将这些真命题均作为公理.(二)定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反例来说明下面两题中归纳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说明证明的重要性.1、教师讲解:请大家看下面的例子:当n=1时,(n2-5n+5)2=1;当n=2时,(n2-5n+5)2=1;当n=3时,(n2-5n+5)2=1.我们能不能就此下这样的结论: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2-5n+5)2的值都是1呢?实际上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因为当n=5时,(n2-5n+5)2=25.2、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a=b,那么a2=b2.由此我们猜想:当a> b时,a2> b2.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答案:不正确,因为3> -5,但3 2 <(-5)2]教师总结: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用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方法,发现了很多几何图形的性质.但由前面两题我们又知道,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有时不具有一般性.也就是说,由这些方法得到的命题可能是真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教师讲解: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推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三)例题与证明例如,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条定理后,我们还可以证明刻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教师板书证明过程.教师讲解:此命题可以用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因此我们把它也作为定理.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认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三、随堂练习课本P66练习第1、2题.四、课时总结1、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为真命题的命题叫做公理.2、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五、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9.1第3题.《命题定理证明》教学反思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证明的必要性、,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等概念,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以及证明的基本步骤。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doc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命题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依据,经过推理证实的命题如定理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所以认识命题的定义、结构、真假是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

而正确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基础,特别是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和难以判断真假的命题,是学习的重点。

本节课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了解基本概念,不必深究,不钻难题。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能识别真假命题。

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命题的真假,培养分类思想。

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学生分析法。

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语言推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命题、定理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

通过学习命题真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学习命题的构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的概念;四、教学难点:判定什么定义、命题、定理、公理,及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五、说教法学法通过“目标定向,自主合作”,以实现学习目标为目的,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初步认识真、假命题。

因此就内容看来,可能会较为枯燥、单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

在命题的概念教学中,与以往直接的告知学生概念不同,采用了让学生对两组语句进行比较、区别,然后再学生充分讨论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在提出命题的概念,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命题概念的理解,然后再通过学生举例来加强巩固概念。

在命题的构成这一环节中,通过一个问题的思考与探讨,让学生了解到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同时感受到命题的常用表述形式,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

最新华师版八上数学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上课课件(共43张PPT)

最新华师版八上数学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上课课件(共43张PPT)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真命题 (2)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假命题 (3)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真命题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真命题
3. 如图,从① ∠1= ∠2;②∠C=∠D ;③∠A =∠F 三个条件
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
这些都是公认的真命题,我们把它视为基本事实.
基本事实:
公认的真命题视为基本事实. 它们是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即出发点.
定理:
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其他真命题出发,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 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试一试
1. 下列命题中属于基本事实的是( C ) A.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改写:直角都相等. 如果两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例1 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 该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解: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 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该命题的条件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 形是等边三角形”.
命题的分类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有些命题,如果条件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像这样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而有些命题,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 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像这样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真命题 同位角相等. 假命题
真假命题的判断:
(1)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演绎推理加以论证.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 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条件而不符合 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定理与证明》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定理与证明》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命题、定理与证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命题、定理与证明》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证明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以及如何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逻辑思维和证明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证明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证明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证明过程的写法。

2.难点:理解命题的假设和结论,掌握证明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及示例。

2.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证明练习。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的概念和证明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些问题,从而引入命题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讲解命题、定理与证明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给出一些简单的命题和定理,让学生初步了解证明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给出的命题进行证明。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证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证明方法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3.1.2定理与证明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3.1.2定理与证明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观察与思考: 以上真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 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定理 :
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 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 叫做定理.
巩固与思考 (1)一位同学在钻研数学题时发现: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解:(1)由①②得到③;由①③得到②;
由②③得到①; (2)∵AB∥CD, ∴∠B=∠CDF, ∵∠B=∠C, ∴∠C=∠CDF, ∴CE∥BF, ∴∠E=∠F, 所以由①② ∵∠E=∠F,∴CE∥BF, ∴∠C=∠CDF, ∴∠B=∠C,
所以由①③得到②为真命题; ∵∠E=∠F,∴CE∥BF, ∴∠C=∠CDF, ∵∠B=∠C, ∴∠B=∠CDF, ∴AB∥CD,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3.1.2定理与证明习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3.1.2定理与证明习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优质课件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B.基本事实的正确性必须得到证明 C.证明假命题举一个反例即可 D.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优质课件
3. 如图,AB∥CD,∠E=37°,∠C=20°,则∠EAB 的度数为( A )
A.57° B.60° C.63° D.123°
优质课件
4. 写出一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两直线平行,同旁 内角互补(答案不唯一).
5. 如图,a⊥b,∠1=50°,则∠2= 40 度.
第 5 题图
优质课件
6. 如图,过正五边形 ABCDE 的顶点 A 作直线 l∥CD,则∠1= 36°.
第 6 题图
优质课件
【解析】连结 BE,可得 l∥BE∥CD,∵多边形 ABCDE 是正五边形,∴∠BAE=180°×(55-2)=108°, ∠ABE=∠AEB,∵∠2=∠ABE,∠1=∠AEB,∴∠1 =∠2=21(180-∠BAE)=12×(180°-108°)=36°.
定理.
优质课件
2.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 定理 实是不需要 证明 的真命题.
,而一些基本事
3. 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 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 推理 过程
叫做证明.
优质课件
知识点 基本事实 1. 下列真命题能作为基本事实的是( C ) A.对顶角相等 B.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13.1.2 定理与证明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1. 基本事实和定理 (1)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 长期实践 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 真假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 (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 (新版)华东师大版
(2)个位数字是5的整数一定能被5整除; 答:如果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是5,那么这 个数一定能被5整除.
整理ppt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 答:如果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这 两个数之和等于0.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 答:如果某角是三角形的外角,那么这个 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
整理ppt
观察、操作、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 要手段,而且人们可以从中猜测发现出一些 结论.
整理ppt
做一做
采用剪拼或度量的方法,猜测“三角形的 外角和”等于多少度.
整理ppt
从剪拼或度量可以猜测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和 等于360°,但是剪拼时难以真正拼成一个周角, 只是接近周角;分别度量这三个角后再相加,结果 可能接近360°,但不能很准确地都得到360°.
例如,对于上述命题(2),“两个角的和等于 90°”就是条件,“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就是结论.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 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整理ppt
有时为了叙述的简便,命题也可以省略关联 词“如果”、“那么”.
如:“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 相等”可以简写成“对顶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 个角相等” 可以简写成“同角的余角相等”.
整理ppt
说一说
判断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依据是什么? (1)如果a是整数,那么a是有理数; (2)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BC是
等腰三角形.
分别是根据有理数、等腰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作出的 判断.
整理ppt
从上可以看到,在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 命题时常常要利用一些概念的定义,但是光用 定义只能判断一些很简单的命题是否为真.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第2课时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第2课时新版华东师大版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整理课件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知识导航 ◆典例导学 ◆反馈演整理练课件( ◎第一阶 ◎第二阶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授课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2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授课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2

总结
知1-讲
解答本题运用了定义法,同时,解答本题还体现了 特殊值法.
知3-练
1 (中考·无锡)对于命题:“若a²>b²,则a>b”,下面四组
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
A.a=3 ,b=2
B. a=﹣3 ,b=2
C. a=3 ,b=5﹣1 D. a=﹣1 ,b=3
2 对假命题“任何一个角的补角都不小于这个角”举反例
知1-练
1 下列语句:①钝角大于90°;②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
③希望明天下雨;④作AD⊥BC;⑤同旁内角不互补,
两直线不平行.其中是命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2 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的题
设是( )
A.平行
B.两条直线
C.同一条直线 D.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正确的反例是( )
A.∠α=60°,∠α的补角∠β=120°,∠β>∠α
B.∠α=90°,∠α的补角∠β=90°,∠β=∠α
C.∠α=100°,∠α的补角∠β=80°,∠β<∠α
D.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看一句话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不是作出了明 确的判断,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在改写命题时,不 是机械地在原命题中添上“如果……”和“那么……”, 而要使改写后命题的实质不变,条件和结论明朗化,主 要要求:(1)改写后的命题与改写前的命题的内容要一致; (2)改写后的命题的句子要完整、语句要通顺,必要时, 要对原命题加一些修饰,并且补上原来省略的部分.
直线平行. (3)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或两个相等的角
的余角,那么这两 个角相等.
知1-讲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3.1.2定理与证明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word版本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3.1.2定理与证明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word版本

13.1.2 定理与证明【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定理和证明.2、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学习重难点】理解证明要步步有据.【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也垂直于另一条;()(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3)如果|a|=|b| ,那么a=b;()(4)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6)相等的角是对顶角.()(7)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也相等.()二、学习新知自主学习:(1) 叫做定理.(2)你能写出几个学过的定理吗?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活动一: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两个命题的真假,并思考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并对其进行证明.命题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问1:命题1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问2:你能将命题1所叙述的内容用图形语言来表达吗?问3: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呢?问4:你能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表述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吗?已知(条件):求证(结论):问5: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来证明这个结论呢?命题2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问1: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问2:这个命题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题设:结论:问3:我们知道假命题是在条件成立的前提下,结论不一定成立,你能否利用图形举例说明当两个角相等时它们不一定是对顶角的关系.实例分析:例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已知:求证:证明:【随堂练习】已知:如图,直线a,b被c所截,∠1,∠2是同位角,且∠1≠∠2,求证:a不平行b证明:假设,则,()这与相矛盾,所以不成立,所以a不平行b。

【中考连线】已知:E是AB、CD外一点,∠D=∠B+∠E,求证:AB∥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定理与证明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C.x与y的和等于0吗? D.对顶角不相等
2.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邻补角是两个互补的角
B.同位角相等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两条直线相交,有两个角相等,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若|x+2|+(y-5)2=0则x=-2,y=5
B.x<y,则x+2008<y+2008
C.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D.单项式
32
4
3
x y
π
-的系数是4
3
-
4. 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a=﹣2 B.a=﹣1 C.a= 1 D.a=2
5.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D.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
6.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 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150° B.210° C.105° D.75°
二.填空题
7.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成
.
8.请给假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举出一个反例:
.9.请补全一个真命题:若a2>b2,则.
10.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结论是.
11.命题“如果a+b>0,那么a>0,b>0”是命题(填“真”
或“假”).
12.写出两个已学过的基本事实(也称公理)
(1) .
(2) .
三.解答题:
13.如果∠α和∠β互为补角,并且∠β的一半比∠α小30°,求∠α和∠β的度数.
14.请解释下列几何名词的意思.
(1)三角形的中线:
(2)三角形的外角:
(3)点到直线的距离:
15.如图,有三个论断①∠1=∠2;②∠B=∠D;③∠A=∠C,请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C选项不是判断性语句,其他三项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对一件事情做出了判断,是命题.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单项式
32
4
3
x y
π
-的系数是
4
3
π
-,所以是假命题,
4.【答案】A;
【解析】要证明一个结论不成立,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5.【答案】C;
【解析】解: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
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
D、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所以D
选项为真命题.故选C.
6.【答案】A ;
【解析】翻折必有相等的角即∠AED=∠A′ED,∠ADE=∠A′DE,∠A=∠A′=75°,∴∠AED+∠ADE=∠A′ED+∠A′DE=180°-75°=105°,∴∠1+
∠2=360°-2×105°=150°.
二.填空题
7.【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那么他们相等.
8.【答案】例如α=50°,β=60°,α+β≥90°
【解析】判断“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什么情况下不成立,即找出两个和>90°的锐角即可.
9.【答案】|a|>|b|;
【解析】∵若a2>b2,∴|a|>|b|,真命题为:若a2>b2,则|a|>|b|.10.【答案】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
【解析】理解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定义.题设是命题的条件部分,结论是由条件得到的结论.
11.【答案】假;
【解析】当a=2,b=﹣1时,a+b>0成立,但a>0,b>0不成立.故命题“如果a+b>0,那么a>0,b>0”是假命题.
12.【答案】答案不唯一:(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等.
三.解答题
13.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α+∠β=180°,+30°=∠α,∴∠α=80°,∠β=100°.14.【解析】
解:(1)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
(2)三角形一边的延长线和另一边组成的角;
(3)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5.【解析】
已知:∠B=∠D,∠A=∠C.
求证:∠1=∠2.
证明:∵∠A=∠C,
∴AB∥CD.
∴∠B=∠BFC.
∵∠B=∠D,
∴∠BFC=∠D.
∴DE∥BF.
∴∠DMN=∠BNM.
∵∠1=∠DMN,∠2=∠BNM,
∴∠1=∠2.
(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由条件依据定义、定理等到正确结论都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