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格
(完整版)民法习题——第11章
第十一章人格权一、单项选择题1.公民的肖像权属()A.人格权B.身份权C.既是人格权,又是身份权D.相对权2.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名称的法人是()A.机关法人B.事业单位法人C.企业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3.法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享有的人身权是()A.姓名权和荣誉权B.名称权和经营权C.名誉权和债权D.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4.某甲与某乙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某甲失手击打乙的头部,导致乙休克。
在民法中,某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生命权B.健康权C.自由权D.身份权5.人格权的客体是()A.财产利益B.身份利益C.人格利益D.身份与人格利益6.自然人的姓名权属于()A.请求权B.绝对权C.相对权D.财产权7.下列()权利不属于名誉权的内容。
A.名誉转让权B.名誉保有权C.名誉维护权D.名誉利益支配权8.下列不属于肖像权的内容的是()A.形象再现权B.肖像使用权C.不作为请求权D.变更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
A.生命健康权B.名誉权C.作品的发表权D.肖像权E.荣誉权2.下列()行为属于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
A.与别人名同姓B.不准别人改名换姓C.盗用他人姓名D.假冒他人姓名E.侮辱他人3.姓名权的内容包括()A.命名权B.使用权C.变更权D.转让权E.正式姓名的多样性4.名称权的内容包括()A.名称命名权B.名称使用权C.名称变更权D.名称转让权E.名称非专有性5.隐私权的内容包括()A.个人信息控制权B.个人活动自由权C.私有领域的保密权D.权利主体对其隐私的利用权E.转让隐私权6.下列()人格权不能转让。
A.健康权B.荣誉权C.名称权D.隐私权E.名誉权三、简答题1.简述姓名权的主要内容。
2.简述侵害肖像权的构成要件。
3.简述一般人格权。
四、论述题1.论人格权的特征。
2.试述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3.试述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B5.C6.B7.A8.D二、多项选择题1.ABD2.BCD3.ABC4.ABCD5.ABCD6.ABDE三、筒答题1.简述姓名权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人格障碍的诊断 (2)
内心行为标准,在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上 比人际关系是次要的;其死板和固执对与
存在困难;过分严谨和拘泥道德的看法。他人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2.病理性人格特质表现如下: (1)强迫——刻板的完美主义 (2)负性情绪——固执
诊断
3.人格功能的损害和个体的人格特质表达在不同时间相对稳定,在不同 环境下相对一致。 4.对于个体发展的阶段或者是社会文化环境而言,这种人格功能的损害 和个体人格特质的表达不能被理解为是符合规范的。 5.人格功能的损害和个体人格特质的表达不仅仅是由于物质所带来的直 接的生理反应(如物质滥用、药物),或者是一般的医学状况(如严重 的头部外伤)所致。
鉴别诊断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共病问题极为突出。 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共病最常见的是抑郁和焦虑障碍。与抑郁症和 焦虑症区别。 与双相情感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相鉴别。
第四节
回避型人格障碍
诊断
(1)ICD-10诊断标准 ICD-10中,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编码为F60.6,特征为: 1.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 2.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 3.在社交场合总过分担心被人指责或拒绝。 4.除非肯定受人欢迎,否则不肯与他人打交道。 5.出于维护躯体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风格上有许多限制。 6.由于担心批评、指责或者拒绝,回避那些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 动。
Hale Waihona Puke 鉴别诊断强迫型人格障碍需与以下几种进行鉴别: 1、正常强迫行为 2、偏执型人格障碍 3、强迫症 4、抑郁症
第六节
分裂型人格障碍
诊断
(1)ICD-10诊断标准 ICD-10中,将分裂型人格障碍归入精神分裂症的范畴,称为分裂型 障碍,编码F21。
第十一章 气质与性格
3、独立性说: [美]威特金
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将性格划分为独立和顺 从型。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具有 坚定的信念,能独立地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顺从型的人倾向 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易受附加 物的干扰,常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应激 能力差。
4、文化-社会类型说:
• (二)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 1、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 2、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 • 父母对儿童的期望通过教育教养方式影响儿 童的性格形成,同时,婴儿早期形成的气质特点 必然会影响和修正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 • 3、气质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 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 征,从而使性格特点具有独特的特点。 • 4、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改造的速度 • 例如:要形成自制力,粘液质和抑郁质比 较容易,而胆汁质和多血质相对困难。
六、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他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发现,不同动物在形成条件反射时的神经 活动的兴奋和抑制特性(即兴奋和抑制的强度特性、平衡性特 性、灵活性特性)存在差异。并依此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 ⑴强 度:即神经细胞接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 ⑵平衡性:即对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相对关系而言。 ⑶灵活性:即对刺激反应的速度和兴奋与抑制相互转化的速度 而言。 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二、性格类型
1、机能类型说:
[英]培因(A.Bain) 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在某个人身上占优势程度 可划分性格的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情绪型性格的人情绪体验深刻,言行举止易受情 绪左右;意志型性格的人其行动目标明确,行为主动, 具有果断、自制、持久而坚定的特性;理智型性格的 人通常用理智来衡量一切,并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动。
第十一章 罗杰斯
一个人健康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其儿时能否得 到积极的关注有关。关怀、爱抚、同情、认可、 到积极的关注有关。关怀、爱抚、同情、认可、 尊重、喜爱等态度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 尊重、喜爱等态度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 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 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 自我概念容易形成。 自我概念容易形成。
(二)价值条件
即个人体验到关怀的条件 一旦这些价值的条件被儿童内化,成为他 们的自我结构的一部分,它们便起着指导 儿童行为的作用,甚至他们的父母不在身 边时也在起作用
父母的关注往往是有条件的:儿童的行为只有 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 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罗杰斯把这种 条件称为价值条件 价值条件。 价值条件 价值条件的反复出现,儿童就会将它内化为自 我结构中的一部分,成为指导儿童行为的准则。 但此时问题就会发生:儿童迫于价值条件,往 往会迎合父母或他人的评价,而拒绝对自身经 验(如愿望和体验)的评价,于是和真实的自 我渐渐疏远,自我的不协调状态便会出现。
布洛克的Q分类法
5
8
12
16
18
16
12
8
5
罗杰斯做法
他要求你先阅读这些卡片,然后把它们分类。 开始,让你根据卡片内容与自己的符合程度把 它们分为9类。这9类代表正常区分的点,在两 个极端的类就代表那些最符合你和最不符合你 的特征。 第二次分类时,要把卡片全部弄混,重新做一 次。这一次,要求执照“理想”自我来对卡片 进行分类。例如,如果“是一个健谈的人”和 现在的情况并不完全符合,但是你希望变得健 谈一点,那么在评价理想自我的时候,就要把 这张放在高一些的类中。做完后就可根据1---9 之间的值计算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相关 系数。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人格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气质概述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temperament)一词源于拉丁语,最初意指混合,按适当比例
把原料、因素配合在一起。
1.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 气质具有天赋性和稳定性
一、气质概述
(二)气质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根据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 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每种类 型的人都有其各自的典型特征。
二、人格的结构
(一)人格的倾向性
人格的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格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二、人格的结构
(二)人格的心理特征
人格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主要包括能力、气 质和性格。
二、人格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人格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性格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个性和人格在 心理学中常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但严格的说,人格相对于个性,除了包含个性 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外还包括自我意识。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性格
一、性格概述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性格是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2.性格是一种惯常的行为方式 3.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
一、性格概述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差距 气质稳定性强,性格稳定性差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大学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大学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单选题]1.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属于()人格发(江南博哥)展理论。
A.特质取向B.人本主义取向C.精神分析取向D.认知—行为取向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属于精神分析取向人格发展理论。
[单选题]2.()是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产生不同性质的心理危机。
A.发展危机B.成长危机C.成长烦恼D.成长困扰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发展危机是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产生不同性质的心理危机。
[单选题]3.关于人格发展理论,下面()属于认知—行为取向理论。
A.荣格B.卡特尔C.罗杰斯D.罗特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关于人格发展理论,罗特属于认知—行为取向理论。
[单选题]4.()是人格的自然基础,是人格结构中反映为人处事的风格部分,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
A.气质B.性格C.态度D.风格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气质是人格的自然基础,是人格结构中反映为人处事的风格部分,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
[单选题]5.关于气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质是天生的B.气质有好坏之分C.气质听过生活经历的修饰之后就形成了性格D.胆汁质气质经历旺盛,表里如一参考答案:B[单选题]6.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包括()、记忆、想象和思维四个方面特征。
A.感知B.认知C.态度D.风格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四个方面特征。
[单选题]7.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常见问题是(),是介于健康人格与病态人格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A.精神空虚B.悲观消极C.人格障碍D.人格缺陷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人格发展缺陷,是介于健康人格与病态人格(即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单选题]8.()是指可以完成的事情而不及时完成,不由自主地把事情推脱到以后干的一种心理状态。
A.抑郁B.焦虑C.懒惰D.拖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拖延是指可以完成的事情而不及时完成,不由自主地把事情推脱到以后干的一种心理状态。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梳理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点梳理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根本概念、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
知识点梳理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1)焦虑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响是考试焦虑。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怖症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
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6)性偏差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
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8)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开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第十一章 气质与性格(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
第一节气质与性格概述(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气质和性格的含义、特性及类型,气质和性格的关系2、了解气质和性格理论3、掌握气质及性格测量方法4、掌握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及小学生气质和性格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气质和性格的含义、特征及类型,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小学生性格和气质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自学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我爱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秉性”就是气质。
⒊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集于一身。
当然,就气质的外在表现上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它也会发生某些改变。
好发脾气的人不发脾气了,急性子的人变稳重了。
人格心理学第十一章性别差异
一个女孩从恋爱的憧憬中走向生活,大部分的人 是感到得到的爱少了,而不是如往昔一般浓酽了, 于是有人哀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中国男人: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温柔、善解 人意的妻子,和睦的气氛。自然,这样的妻子是 会赢得丈夫从心底里升腾出的尊重与爱意的。中 国以男权为本的文化背景,男人的综合素养和传 统观念面临着挑战,男人到底该为女人做些什么? 男女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得以长久的平衡?女人 们总在抱怨,所得到丈夫的关爱、呵护随着婚姻 年头的增长反而越来越少了,而不耐烦的丈夫们 总是忿忿不平道:你到底要我做什么,你才感到 满足呢?那么男人该怎么做?
男性采用问题策略,更适应,自信;男性 化女人善于影响别人,获得她们想得到的 东西,可以避免无助和抑郁。
传统男性特点,如追求成就、运动性、强 大有力,对自己感到满意。
第三、双性化
行为储备中缺乏男性化或者女性化, 很多时候难以作出恰当的反应。如缺 乏果断性者,无论男女容易在争取成 就上徘徊不前;不善于表达的,难以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受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
2、同特定的男女的关系,观察学习;
3、自我引导活动,通过个人做而形成性别 差异。
总的说:性别定型(性别角色的形成)仍 是个体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认同、强化、模仿、预期、性别图式等) 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就业中的性别差异
40.3%的女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 34.4%希望通过获得高学位以便找到较好的
场依存型_场独立型;在17岁前没有分化;
现代中国女性科技人才的性格
目标专一,有毅力;大胆勇敢,有创新; 独立性强,有主见; 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的人格特点: 低乐群性、恃强性、敏感性、怀疑性、 忧虑性、紧张性; 高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 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第十一章气质和性格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气质和性格的学说,掌握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理解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初步了解对不同气质和性格学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其关系,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教学难点: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测验、练习课时:3具体内容:在古今中外名著中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
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
本章将介绍人格差异表现特征及其类型。
人格主要涉及了人们的心理差异现象,这种心理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对于人格的结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如有的视为个性心理的同义词,有的将心理过程中的一些内容也纳入其中,还有的视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最狭窄的则认为是气质和心理,我们这里也取这种认识。
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一是气质二是性格第一节气质一、什么是气质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首先气质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它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其次,气质不是指偶然地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特征,而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不仅表现在情绪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智力活动等各种心理活动中。
它仿佛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
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依活动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为转移。
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最后,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特征。
它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自然特性,因此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人格心理学 第11章 人格测量人格测验、人格评鉴增加考研笔记-精品
第十一章人格测量(人格测验.人格评鉴)分类描述①可鉴别强迫症、偏执狂、精神分裂症、抑郁性精神病等O②项目为566个,其中16个项目为重复项目。
③包括10个临床量表和3个效度量表。
④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身体各方面的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对家庭、婚姻、宗教、政 治、法律、社会等态度。
⑤MM PI a 但胃用箱筒末上的诊断依据,而且也可用来评定正常人的人格,使人们 对一个人的人格有个概略的了解。
①以MMPI 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它更看重对正常人格的测查。
②CPI 由480个项目构成,其中178个来自MMPI O③该测验在反映性格的人际关系特征方面是一种理想的工具。
④可以将18个量表分为四大类:自在性、优越性、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适应能力。
①基于〃大五人格模型”理论;②包括五个基本维度,即神经质(N)、外倾向(E)、开放性(0)、宜人性(A)和认真性(C); ③五因素调查表包括300个题目。
①主要是为了评价A 型行为。
②该量表的理论基础是弗里德曼和罗斯曼描述的AB 人格类型。
③共52个题目,构成四个量表。
常见自陈量表 的分类 (2)卡特 尔16种 人格因 素量表 (16PF)(3)艾森克人格 问卷(EPQ)(4)爱德 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①在当今众多人格测验中,它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
②16种人格因素是彼此独立的。
③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均可接受本量表的测试。
©16PF 每套187个项目,分配在16个因素中。
①基于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理论。
②由四个分量表组成(P 、E 、N 和L),用于测量受测者在精神质(P)、外倾性(E)和 神经质(N)三个人格维度上的特征。
③儿童问卷共有97个项目,成人问卷共有101个项目。
①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莫瑞所列举的人类15种需要编制,有15 个分量表。
测量15种需要和动机。
②由这十五种需要量表和一个稳定性量表所组成,有225对由陈述句组成的题目。
民学-第十一章人格权
第十一章 人格权
7
第四节 名誉权和荣誉权
一、名誉权
(一)名誉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三)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 (四)侵害名誉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抗辩理由
第十一章 人格权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侵害荣誉权的行为
第十一章 人格权
9
第五节 人格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第十一章 人格权
重点问题提示:
1.我国法律规定的人格权的种类; 2.我国法律规定的人格权的内容。
第十一章 人格权
1
第一节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一、生命权
(一)生命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身体权
(一)身体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侵害身体权的行为
第十一章 人格权
2
三、健康权
(一)健康权的概念 (二)健康权的内容
四、侵害生命、身体、健康权的赔偿责任
(一)财产损失赔偿 (二)精神损害赔偿
第十一章 人格权
3
第二节 自由权和隐私权
一、自由权
(一)自由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自由权的内容
第十一章 人格权
4
二、隐私权
(一)隐私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隐私权的内容 (三)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四)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
第十一章 人格权
5
第三节 姓名权和肖像权
一、姓名权
(一)姓名权的概念 (二)姓名权的内容
二、名称权
(一)名称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名称权的内容 (三)侵害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
第十一章 人格权
6
三、肖像权
(一)肖像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肖像权的内容 (三)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四)肖像的合理使用
第十一章 人格权
第十一章性格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2.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性格与能力是个性的两个不同侧面。
二者是在相互制约中发展的。 良好的性格特征能弥补某些能力的不足。 性格与能力的结合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勤能补拙
第二节 性格差异
一、性格的结构理论 1.性格的态度特征 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是性 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 人的态度特征;表现为对学习、劳动和工 作的态度特征;表现为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征互相影响,密切联系。在个性中气质反 映活动的方式;性格决定活动方向;能力 说明活动的水平。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3)从评价方面上看,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联系: (1)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2)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评价一个人主要看性格,性格具有 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 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如忠诚、坚 定、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具有积极 的社会意义;而虚伪、奸诈、损人 利己具有消极的社会意义。
在上述百花园中,选取形容自己性格特征的词语。
活动要求
与同学交流,是否还可找一些形容词来填 写到百花园中? 审视自己的性格特征,哪些是好的?哪些 是不好的?它们分别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带来哪些积极或消极影响? 你将怎样改变那些不好的性格特征?有具 体措施和步骤吗?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 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他 性格上的伟大。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 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 境方面的特征。情绪强度方面的特征 表现在一个人受情绪的感染和支配的 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上。 如有的人情绪产生快而强,而有的人 情绪产生慢而弱。情绪的稳定性、持 续性方面的特征表现在一个人情绪的 稳定、持久或起伏波动的程度上。如 有的人忽冷忽热,几分钟热度;有的 人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 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是指不同主导心 境在一个人身上稳定表现的程度。如 有的人多愁善感,经常情绪抑郁;有 的人整天笑容满面,是个乐天派、乐 观主义者等。
人格心理学 第六版 第十一章、人本主义流派
八、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与批判
1、贡献 、
(一)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研 究对象的首位 (二)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 重要作用 (三)提出实验客观范式与经验主观范 式统合的新构想 (四)促进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与教育 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 (五)推动哲学世界观的积极变革
罗杰斯认为: 罗杰斯认为:当我们接触到与我们的自我 知觉不一致的信息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 知觉不一致的信息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 人们在意识之下的某一水平接受与 其自我不一致的信息,罗杰斯称其为“ 其自我不一致的信息,罗杰斯称其为“潜 知觉” 知觉”。 当自我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非常 大时,防御机制就不能发挥作用, 大时,防御机制就不能发挥作用,个体就 会体验到“整合失败”。 会体验到“整合失败”
四、亚伯拉罕马斯洛 亚伯拉罕 马斯洛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1908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 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 理学家、 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 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 和理论家, 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 人。
卡尔. 卡尔.罗杰斯
1902-1987) (Carl.Ranson.Rogers 1902-1987)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 心理治疗家, 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罗杰斯对教育心理学也带来了重要 的冲击, 的冲击,他的观点在教育心理学中 被普遍赞誉为人本主义观点。 被普遍赞誉为人本主义观点。他同 时也发展出体验性学习的理论, 时也发展出体验性学习的理论,这 个理论与他所称的认知性学习是相 对的。 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人格
人格:指表现于不同情形中的,持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家既研究人格结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组织或模式),又研究人格维度上的个体差异。
特质:是构成个体差异变化的人格维度背后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倾向。
Allport是特质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特质既相对独立,又彼此重叠。
按照概括性和弥散性的大小,他将
特质区分为枢纽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他还假定有一个叫“统我”的人格组织者。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采取行动去产生某个想要的结果的一种信念。
它不一定与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相符。
复习题
心理动力学和人本主义的人格观点有何不同?
Freud的心理动力学认为,诸如愿望、害怕或意向这样的心理力量决定着行为。
他的地形模型区分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心理过程。
Freud认为,心理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情绪,即冲突的感受或意向,是人类经验的原则而非例外。
人们努力最大程度地同时实现矛盾冲突的动机,这种解决方案称为“妥协形成”。
Freud的驱力或本能模型将性(libido)和攻击视为人类的基本动机。
他的发展模型提Freud的结构模型区分出:本我(性和攻击能量的蓄水池),超我(良心)和自我(心理的理性部分,必须在愿望、现实和道德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认为,个体内部是主动具有创造性的力量或“自我”,它们寻求表现、发展和成长。
Rogers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意在了解一个人的“现象经验”,即他们如何认识现实存在,如何体验自身和世界。
按照Rogers的说法,个体有“真实自我”、“虚假自我”和“理想自我”。
从心理学探讨这些内容需要移情。
人本主义理论
对理解人格的某些基本方面有所贡献,但是,它们不如其它理论那么好理解。
总之,心理动力学倾向于认定人格是原始、非道德的力量所在,而人本主义则认为人格力量本质上是积极向上,与社会道德力量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