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性试验讲义ppt模板
合集下载
急性毒性
(2)最大给药量法 (2)最大给药量法
指在受试药物合理的最大容积和最高浓度条件下,单次给予实 验动物不产生死亡的最大给药量试验。一般应在受试药物未能 测出LD50值时进行。采用临床试验的给药途径,以动物能耐受 测出LD50值时进行。采用临床试验的给药途径,以动物能耐受 的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的剂量1次或一日2 的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的剂量1次或一日2—3次给予20只动物 次给予20只动物 (雌雄各半)受试药物后,连续观察7—14天,记录动物反应情况, 雌雄各半)受试药物后,连续观察7 14天,记录动物反应情况, 以动物不产生死亡的最大剂量为最大给药量。计算出总给予药 量旷吨(如系中药制剂则标明含生药量旷kg),并推算出相当于 量旷吨(如系中药制剂则标明含生药量旷kg),并推算出相当于 临床用药量的倍数
(四)试验周期和观察指标
给药后至少观察14天 给药后至少观察14天。观察期间应逐日记录 动物的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动物的分布。 动物的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动物的分布。 给药当天, 尤其是药后4h内应严密观察并记 给药当天, 尤其是药后4h内应严密观察并记 然后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连续观察7 14天 录, 然后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连续观察7-14天 详细记录动物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情况, 详细记录动物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情况, 中 毒症状,中毒发生时间、持续时间、 毒症状,中毒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恢复期 及动物最短死亡时间、 及动物最短死亡时间、最长死亡时间和平 均死亡时间 死亡动物应及时进行尸检, 记录病变情况; 死亡动物应及时进行尸检, 记录病变情况; 若肉眼可见变化时则需进行病理检查
(三)给药途径
要求采用两种给药途径,其中必须有一种与临床所采用 的相同。溶于水的药物沿须测定静脉注射的LD50。 的相同。溶于水的药物沿须测定静脉注射的LD50。 值得提出的是,临床上虽然不用腹腔注射,但动物实 验因腹腔注射给药方便,吸收迅速,颇为常用。若供 试药物在腹腔内不引起强烈刺激或局部变化(如纤维 性病变等),那么啮齿类动物腹腔注射的LD50,参 性病变等),那么啮齿类动物腹腔注射的LD50,参 数很接近于静脉给药的LD50。口服制剂无法通过注 数很接近于静脉给药的LD50。口服制剂无法通过注 射给药途径时,可只用胃肠给药。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研究内容
观察的指标: 包括一般指标(如动物外观、行为、对刺激的 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动物死亡情况(死 亡时间、濒死前反应等)、动物体重变化(给药 前、试验结束处死动物前各称重一次,观察期间 可多次称重)等。记录所有的死亡情况、出现的 症状,以及症状起始的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 间等。
研究内容
数据分析及评价
2、判断出现的各种反应可能涉及的组织、器官或 系统等。 3、根据大体解剖中肉眼可见的病变和组织病理学 检查的结果,初步判断可能的毒性靶器官。组织 病理学检查应附有病理学检查负责人签名和药品 注册申请人盖章的报告及有病变组织的病理照片
五、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1、近似致死剂量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非啮齿类的动物试验。 2、最大给药量法 对于某些低毒的受试物可采用该方法。在合理的最 大给药浓度及给药容量的前提下,以允许的最大剂 量单次给药或24小时内多次给药(剂量一般不超过 5g/kg体重),观察动物出现的反应。一般使用 10-20只动物,连续观察14天。
三、 研究内容
1 受试药物 受试药物:制备工艺稳定、符合临床试验用质 量标准规定的样品。 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 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并附有研制单 位的自检报告。
研究内容
动物选择 1、种属 大鼠和小鼠毒性反应基本相似, 但犬科与啮齿科动物存在很大 差别。小鼠致死剂量明显大于犬类动物, 犬和啮齿类之间的差异在5 倍以上。 为了获得更全面的安全性信息,试验应至 少采用两种品系的动 物:一种啮齿类和一 种非啮齿类(常用狗或猴 )。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不使用家兔。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LOGO
一、概念及意义 二、基本原则 三、研究内容
四、数据分析及评价
五、急性毒性试验常 用试验方法 LOGO
《急性毒性试验》课件
食品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评 估食品中化学物质 的急性毒性
应用:用于食品添 加剂、农药残留、 食品包装材料等安 全性评价
意义:保障食品安 全,降低食品安全 风险
法规要求:各国食 品安全法规对急性 毒性试验有明确要 求
Part Six
急性毒性试验的局 限性
实验动物和人体的差异
物种差异:实验动物与人类在生理、 生化、遗传等方面存在差异
急性毒性与其他毒性试验的整合
整合目的:提高毒性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整合方法:采用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 整合优势: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质量 整合挑战:需要解决不同毒性试验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急性毒性试验在特殊领域的应用
药物研发:评估药物的毒 性和副作用
环境监测:评估化学物质 对环境的影响
食品安全:评估食品添加 剂的安全性
代谢差异:不同物种对同一种物质的代谢能力可能不同 生理差异:不同物种的生理结构、功能可能不同,对同一种物质的反应可 能不同
实验条件和实际条件的差异
单击添加项标题
实验条件:实验室环境,可控因素较多
单击添加项标题
实验条件:单一剂量,单一时间
单击添加项标题
实验条件:单一物种,单一环境
单击添加项标题
实验条件:短期观察,短期影响
毒性反应的机制分析
毒性反应的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 毒性反应的机制:细胞毒性、组织毒性、器官毒性 毒性反应的影响因素:剂量、时间、个体差异 毒性反应的检测方法:生物标志物、病理学检查、生理学检查
Part Five
急性毒性试验的应 用和意义
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价
药物研发:急性 毒性试验是药物 研发过程中的重 要环节,用于评 估药物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急性毒性试验PPT课件
编辑版pppt
12
(二)安全性评价
(1)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判断供试药物毒性的强弱、类型。国内尚无统—规 定。
(2)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对临床研究有指导意义,可以为临床研究时探索安全有 效剂量避免出现急性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但是,鉴于人体与各种动物对各类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各 类型毒性反应的差异,尚无规律可循,现有化学药品统计数据表明,在进行临 床研究时,仍应根据实验结果参考文献资料报道进行由低到高的安全治疗剂量 的探索。
编辑版pppt
10
三、近似致死量试验
国外近年来有采用少量动物进行近似致死量测定的方法。其中有的类似 LD50的预试验或霍恩氏法。每组用3—4只动物,设多组,详细观察并汜 录动物毒性反应井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有的采用 剂量递增法即—只动物一个剂量以几何级数递增,根据前个剂量的反应, 决定下—个剂量。或采用剂量累积法,同一批动物间隔一定时间、剂量由 小到大给药,观察毒性反应,同时结合血药浓度的测定,确定动物的急性 毒性反应、靶器官、中毒或致死剂量、毒性反应时的血药浓度。剂量递增 法类似于LD50测定的阶梯法(或称序贯法、上下法),适用小动物而且毒性 反应出现快的试验,10—20只动物即可测定。剂量累积法则适用大动物, 利用大约6只合格动物即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全面观察。另外,国外还 有采用固定剂量给药观察近似致死剂量,以决定药物毒性大小者。
编辑版pppt
11
四、急毒试验结果评价 (一)可靠性评价
为保证急毒结果,实验条件应符合GLP的要求,供试品质量稳定, 动物合格,实验方案,实验原始记录,标准操作规程,总结报告应 符合要求。总结报告中应包括摘要、供试品、试验动物,试验环境、 给药方法、观察方法、毒性反应症状、体重变化、病理组织学变化、 雄性反应和死亡出现的时间、LD50和LD5及其可信限的计算方法、 结果讨论等。根据试验结果对急性毒性进行全面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
三、给药方法
(一)动物禁食
动物购入后应在实验室观察1星期,口服给药前,为减少吸收差异和大容量 给药造成胃急性扩张,小鼠和大鼠至少应停食4 -6h,要求一夜停食(不停水), 投药后再停食3-4h。
(二)给药途径
中药新药除临床给药途径外,—、二类新药还希望其他给药途径,水溶性 药
物应同时采用静脉给药途径,其他如油剂,混悬剂之类可采用皮下给药途径。 腹腔汁射在人体极少用,中药粗制剂成分复杂,动物毒性试验中也尽可能少 用,以避免腹腔刺激性的干扰。
(一)观察指标
不能把求得致死剂量看作是急性毒性实验的唯一要求。发现毒性症状及毒性反应 的靶器官同样是急毒实验非常重要的目的。给药前后应观察体重、进食、进水的状 况,密切观察异常毒性症状,特别是给药后的一、二日。以后1日至少观察1次,观 察7 日观察症状包括①行动:不安定、多动、发声;②神经系统反应:举尾、振颤、 痉挛、运动失调、姿态异常;③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眼球突出、流涎、流汨、排尿、 下泻、竖毛、皮肤变色、呼吸;④死亡。应每日记录体重、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濒死动物应单独饲养,死后及时解削进行肉眼观察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束存 活动物也进行解剖,如有病变进行组织学观察。
(二}致死剂量计算
可用Bliss点斜法、简化机率法、改进寇氏序贯法等计算最小致死量或半数致死量。 Bliss法严谨精确,缺点是计算非常繁复。但近代有计算机软件,汁算方法可推荐 Bliss法。各种方法原则基本相同,如:①剂量刘数值应为等差,即剂量应按等比级 数排列;②各组动物数应相等;③死亡率应在50%上下基本对称分布等。但各种方 法还各有特殊设计要求,如有的要求Dm和Dn必须为100%和0%死亡率等,可参考有 关专著,此处不赘述。如受试物毒性低,测不出LD50,可求得最大给药量。
第14章 急性毒性试验
2011-3-17
6
第一节 概念和意义
二、 LD50 测定的意义及统计学原理
LD50 值的作用及意义 是药物的重要特征性参数之一, LD50 是药物的重要特征性参数之一,是药物 及一切与人类接触物质的安全标尺 及一切与人类接触物质的安全标尺,用来判 断药物对机体的毒性程度。 断药物对机体的毒性程度。 有助于计算其它与 相关的毒性参数。 有助于计算其它与LD50相关的毒性参数。
2011-3-17 16
质反应与量反应? 质反应与量反应?
反应是指药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是指药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量反应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 量反应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 某种测量数值表示, 某种测量数值表示,如药物引起血中谷丙转氨酶的 升高,这类效应称为量反应。 升高,这类效应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 质反应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 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 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 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 无”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
2011-3-17 15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概念和意义二、 LD50 测定的意义及统计学原理
对 LD50 及相关参数的评价
绝非判断药物急性毒性作用的惟一指标, LD50 绝非判断药物急性毒性作用的惟一指标, 仅是一个为描述某一药物在某个特殊的群体中以致 死反应为指标而设计的一个统计学术语, 死反应为指标而设计的一个统计学术语,是许多反 映药物急性毒性的参数之一。 映药物急性毒性的参数之一。 更为深刻的内涵, 急性毒性作用具有比 LD50更为深刻的内涵,剂 效应(死亡)曲线的斜率在评价药物的急性毒 量-效应(死亡)曲线的斜率在评价药物的急性毒 更有价值甚至更为关键。 性中比 LD50 更有价值甚至更为关键。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2、最大给药量法 对于某些低毒的受试物可采用该方法。在合理的最 大给药浓度及给药容量的前提下,以允许的最大剂 量单次给药或24小时内多次给药(剂量一般不超过 5g/kg体重),观察动物出现的反应。一般使用 10-20只动物,连续观察14天。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3、固定剂量法(Fixed-dose procedure)
以明显的毒性体征作为终点进行评价。 试验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 量进行试验,特殊情况下可增加5000 mg/kg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 物后再禁食3-4小时。采用一次给药的方式进行。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若无有关资料可作参考时,可用500mg/kg作为 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 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 预试。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即降低一 个档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此时动物存活,就在此 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每个剂 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每个剂 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给受试物后的观察 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 尚应继续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每个剂量至少 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根据预试的结果,在上述 四种剂量中选择一个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 死亡的剂量进行试验,如预试结果表明, 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进行 试验
合格证号:
相对湿度:
组 染毒剂量 动物编 性 体重 染毒
症状
死亡
别 (mg/kg) 号 别 (g) 时间 及出现时间 时间
染毒途径: 室温:
体重记录(g)
……
LD50及其95%可信限(FL)计算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3、固定剂量法(Fixed-dose procedure)
以明显的毒性体征作为终点进行评价。 试验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 量进行试验,特殊情况下可增加5000 mg/kg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 物后再禁食3-4小时。采用一次给药的方式进行。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若无有关资料可作参考时,可用500mg/kg作为 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 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 预试。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即降低一 个档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此时动物存活,就在此 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每个剂 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每个剂 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给受试物后的观察 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 尚应继续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每个剂量至少 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根据预试的结果,在上述 四种剂量中选择一个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 死亡的剂量进行试验,如预试结果表明, 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进行 试验
合格证号:
相对湿度:
组 染毒剂量 动物编 性 体重 染毒
症状
死亡
别 (mg/kg) 号 别 (g) 时间 及出现时间 时间
染毒途径: 室温:
体重记录(g)
……
LD50及其95%可信限(FL)计算
《动物毒理实验》课件:实验一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一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24ld50药物与试剂盐酸二甲硝咪唑苦味酸酒精饱和溶液和中性红溶液记号笔设备与器械吸管烧杯灌胃器电子天平感量01g外科手术剪5ml注射器10ml注射器干棉球实验动物成年健康小鼠1822g雌雄各半剂量选择
实验一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试验的 设计原则,了解实验基本程序;
▪ 注完药液后轻轻抽出灌胃针; ▪ 小鼠一次最大灌胃量为:0.4ml/10g.bw。
注意事项
▪ 保定时:一定要固定好动物,使动物头不 要随意摆动,但不能挤捏颈部。
▪ 灌胃器针头弧度面向前从动物右嘴角处插 入,灌胃动作要轻柔。不能虐待动物,尤 其是大鼠,否则,容易被其咬伤。
▪ 插入灌胃针时,如果遇到阻力,不能用力 继续进针,应停止进针,等待其自动吞咽 时,迅速进针。否则,容易损伤动物食道。
5. 中毒症状观察和结果记录
▪ 染毒后认真观察中毒发生、发展过程,中 毒反应的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
▪ 准确结果:观察24 h。
观察指标(1)
中毒症状
对于了解受试化学物的急性毒性特征及该化合物毒性作 用的靶器官非常重要;
临床中毒反应和死亡时间可为中毒机制提供线索; 神经毒性:染毒后立即惊厥、共济失调等; 迟发性死亡:化合物有肝、肾毒性; 植物神经兴奋:腹泻、竖毛等;
可能的中毒表现: 兴奋,活动增加、骚动、窜跑、跳跃、呼吸加深加快; 抑制,活动减少、呆立、静卧、步态不稳、呼吸困难等; 刺激症状:搔鼻、尖叫、出汗、流涎、眼耳鼻等的出血。
观察指标(2)
体重 观察期间的体重变化可以反映动物中毒
后的整体变化,应3-5天测量一次; 体重减轻:可能是动物食欲下降、摄食
量减少;也可能是化合物干扰代谢系统,影 响食物吸收、利用;
实验一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试验的 设计原则,了解实验基本程序;
▪ 注完药液后轻轻抽出灌胃针; ▪ 小鼠一次最大灌胃量为:0.4ml/10g.bw。
注意事项
▪ 保定时:一定要固定好动物,使动物头不 要随意摆动,但不能挤捏颈部。
▪ 灌胃器针头弧度面向前从动物右嘴角处插 入,灌胃动作要轻柔。不能虐待动物,尤 其是大鼠,否则,容易被其咬伤。
▪ 插入灌胃针时,如果遇到阻力,不能用力 继续进针,应停止进针,等待其自动吞咽 时,迅速进针。否则,容易损伤动物食道。
5. 中毒症状观察和结果记录
▪ 染毒后认真观察中毒发生、发展过程,中 毒反应的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
▪ 准确结果:观察24 h。
观察指标(1)
中毒症状
对于了解受试化学物的急性毒性特征及该化合物毒性作 用的靶器官非常重要;
临床中毒反应和死亡时间可为中毒机制提供线索; 神经毒性:染毒后立即惊厥、共济失调等; 迟发性死亡:化合物有肝、肾毒性; 植物神经兴奋:腹泻、竖毛等;
可能的中毒表现: 兴奋,活动增加、骚动、窜跑、跳跃、呼吸加深加快; 抑制,活动减少、呆立、静卧、步态不稳、呼吸困难等; 刺激症状:搔鼻、尖叫、出汗、流涎、眼耳鼻等的出血。
观察指标(2)
体重 观察期间的体重变化可以反映动物中毒
后的整体变化,应3-5天测量一次; 体重减轻:可能是动物食欲下降、摄食
量减少;也可能是化合物干扰代谢系统,影 响食物吸收、利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内容
给药剂量水平 急性毒性试验的重点在于观察动物出现的毒性反 应。给药剂量应从未见毒性剂量到出现严重毒性 (危及生命的) 剂量,同时设空白和/或溶媒(辅 料)对照组。 观察时间及指标 给药后,一般连续观察至少14天,观察的间 隔和频率应适当,以便能观察到毒性反应出现的 时间及其恢复时间、动物死亡时间等。
病理学检查
所有的试验动物均应进行大体解剖,包括试验 过程中因濒死而处死的动物、死亡的动物以及试 验结束时仍存活的动物。任何组织器官出现体积 、颜色、质地等改变时,均应记录并进行组织病 理学检查。
四、 数据分析及评价
1 根据所观察到的各种反应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
、持续时间等,分析各种反应在不同剂量时的发 生率、严重程度。根据观察结果归纳分析,判断 每种反应的剂量-反应及时间-反应关系。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3、固定剂量法(Fixed-dose procedure)
以明显的毒性体征作为终点进行评价。 试验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 量进行试验,特殊情况下可增加5000 mg/kg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 物后再禁食3-4小时。采用一次给药的方式进行。
三、 研究内容
1 受试药物 受试药物:制备工艺稳定、符合临床试验用质 量标准规定的样品。 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 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并附有研制单 位的自检报告。
研究内容
动物选择 1、种属 大鼠和小鼠毒性反应基本相似, 但犬科与啮齿科动物存在很大 差别。小鼠致死剂量明显大于犬类动物, 犬和啮齿类之间的差异在5 倍以上。 为了获得更全面的安全性信息,试验应至 少采用两种品系的动 物:一种啮齿类和一 种非啮齿类(常用狗或猴 )。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不使用家兔。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LOGO
一、概念及意义 二、基本原则 三、研究内容
四、数据分析及评价
五、急性毒性试验常 用试验方法 LOGO
一 、急性毒性试验的概念及意义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动物一次或24小 时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 产生的毒性反应。 急性毒性试验对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和了解 其毒性靶器官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毒性试验所获得的信息对长期毒性试 验剂量的设计和某些药物临床试验起始剂量 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若无有关资料可作参考时,可用500mg/kg作为 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 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 预试。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即降低一 个档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此时动物存活,就在此 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每个剂 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每个剂 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给受试物后的观察 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 尚应继续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每个剂量至少 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根据预试的结果,在上述 四种剂量中选择一个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 死亡的剂量进行试验,如预试结果表明, 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进行 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4、上下法(阶梯法,序贯法,Up and down method) 该方法由Dixon和Mood首次提出,1985年 Bruce又进行了改进,目前是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和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推荐的方法之一。其最大的
数据分析及评价
2、判断出现的各种反应可能涉及的组织、器官或 系统等。 3、根据大体解剖中肉眼可见的病变和组织病理学 检查的结果,初步判断可能的毒性靶器官。组织 病理学检查应附有病理学检查负责人签名和药品 注册申请人盖章的报告及有病变组织的病理照片
五、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1、近似致死剂量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非啮齿类的动物试验。 2、最大给药量法 对于某些低毒的受试物可采用该方法。在合理的最 大给药浓度及给药容量的前提下,以允许的最大剂 量单次给药或24小时内多次给药(剂量一般不超过 5g/kg体重),观察动物出现的反应。一般使用 10-20只动物,连续观察14天。
二、 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原则
1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遵照化学药物急性毒性试验技 术指导原则 进行试验设计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适应症 特点和试验目的等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法,设计适 宜的试验方案,并结合其它药理毒理研究信息对 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3 随机、对照、重复 急性毒性试验应符合一般动物试验的基本原则 ,即随机、对照和重复
研究内容
给药途径 通常,给药途径应至少包括临床拟用途径和一种能使原形 药物较完全进入循环的途径(如静脉注射)。如果临床拟用 途径为静脉给药,则仅此一种途径即可。 经口给药,动物一般应先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通常一夜, 不禁水)。因为胃内容物会影响受试物的给药容量,而啮齿 类动物禁食时间的长短会影响 到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受试物 肠道内吸收,从而影响毒性 的暴露。
大鼠 小鼠
研究内容
2.数量:通常使用3-5个剂量组(包括阴性对照组) ,每组小动物数量一般大于大动物。啮齿类每种动 物应不少于5只,非啮齿类不少于2只。 3.性别:通常采用两种性别的动物进行试验,雌雄各 半。 4.年龄:健康成年动物 5.体重:动物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平均体重的 20%。 6.动物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等级要求,来源、品系 、遗传背景清楚,并具有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
研究内容
观察的指标: 包括一般指标(如动物外观、行为、对刺激的 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动物死亡情况(死 亡时间、濒死前反应等,观察期间 可多次称重)等。记录所有的死亡情况、出现的 症状,以及症状起始的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 间等。
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