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写《背起行囊走四方》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旅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2)板书课题《背起行囊走四方》,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评价、指导。

3.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作者对旅行的热爱、旅行的意义、旅行中的趣事等。

4.品词析句(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说明理由。

(2)教师挑选几处精彩语句进行品析,如:“背起行囊,我们踏上旅途,沿途的风光让我们陶醉,陌生的人群让我们好奇。

”5.感受作者情感(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旅行的看法,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作者的情感。

6.小组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旅行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你希望去哪些地方旅行?(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7.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我的旅行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2)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如:选材、构思、表达方式等。

(1)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背起行囊走四方》。

2.写一篇作文《我的旅行故事》。

3.预习下一课《草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旅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同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写作训练的时间安排不够充分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人民教育部6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前准备课件1】【活动目标】【展示课件2】1.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

2.通过综合性的活动学习,特别是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美丽的江山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3.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锤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活动设计和原则】1.围绕“步行”主题,组织丰富生活体验、提高文化素养的活动。

2.按照从浅到深的理解规律安排活动环节:“行走”故事、“行走”发现、“行走”文化。

3.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展开活动课的学习。

课前准备1.在线获取信息,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家乡风格、对联知识和介绍等。

练习写作六次:“旅行”、“在旅行中成长”、“旅行计划”、“做一个有目的的旅行者”、“锦上添花”和自创对联。

3.整理自己旅游的图片等资料。

4.一些分组和活动任务的安排,将学生分为五组:东、西、南、北和中,并安排活动的主持人。

[活动流程]一、导入[出示课件3]“祖国山川之美,不仅受自然的影响,也得益于历代志士仁人的情感表达。

他们通过山川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抱负,山川因此更具灵性。

岳阳楼以李白和杜甫而闻名,闪闪发光因为范仲淹的名著。

“先忧天下,后乐天下”这句话凝聚了古代仁者的胸怀。

的确,正如欧阳修所写,历代志士不仅关心山川,而且祖国的山川也长期积淀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今天,我们将通过图片欣赏进一步领略祖国的壮丽;我们将回顾自己的经历,讲述行走的故事;我们也应该成为有意的旅行者,在风景名胜区进行对联研究。

随着暑假的临近,学生们也在积极准备去更广阔的世界旅行,因为他们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比中国书籍更丰富、更直接的体验。

它不仅可以补充我们中文知识的不足,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精神环境!"[出示课件4](老师语)──交给四位主持人主持,学生活动开始。

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六、教具使用常规七.课时安排课外准备2周,课堂展示一节课八、板书设计九、教学步骤导入:“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看夕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

”一曲《走四方》唱红了大江南北,我曾经和着她的旋律,踏上了求学和工作之路。

现在想来,歌词给我的感触还很深。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在你走“四方”之前,可曾细心考虑过,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已经背起了走四方的行囊?走四方,可揽祖国名胜的风情;走四方,可饱民族风俗的眼福;走四方,可聆听山水的足音;走四方,可感受人文情感的底蕴。

走四方,使你人生的阅历丰厚;走四方,使你徜徉于山水而荡涤心胸;走四方,使你亲近自然明确人之责任;走四方,使你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四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走四方,不是盲目的走马观花;走四方,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四方,不是目空一切眼中无物。

走四方,跋山涉水展豪情;走四方,餐霞饮露写风姿;走四方,探幽寻胜增储备;走四方,生花妙笔著华章。

1.“家乡风景独好”。

都说自己的家乡美,在自己的家乡有很多自然人文风光。

要求学生活动之后写一篇游记,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也是通过写作来督促学生投入并深入到这一活动中去。

这是一次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探访、考察活动,探访和考察的对象是家乡。

因此,可以将全班同学按家庭住址来划分活动小组,对探访、考察的目标讨论确定后,拟定具体的活动计划。

活动方案:在同学们的家乡就有很多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今天就请同学介绍介绍家乡的风景、风情、风俗。

2.关于“模拟旅游趣味多”。

祖国的西部以其美丽和神秘而令人神往,但身为学生不可能都去一一亲历旅游,因此,“神游西部”未尝不是一次既能满足求知欲、好奇心,又能获得审美乐趣的活动,况且“神游”便于将“旅游”与“语文”结合起来。

因为是“神游”,所以要更多地借助于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或者说,开展这项活动,就是促使学生用“旅游”的视角去搜寻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物特产、民俗风情方面的资料,在较为全面地欣赏、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研究某一感兴趣的“景观”,使自己成为这一景观的“小灵通”。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3《诗五首》《背起行囊走四方》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3《诗五首》《背起行囊走四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八下第六单元教案3《诗五首》《背起行囊走四方》
 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

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立志当早,存高远。

八年级下语文《背起行囊走四方》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八年级下语文《背起行囊走四方》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背起行囊走四方》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旅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旨。

3.培养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旅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态度。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不同景点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旅行中的趣事,激发学生对旅行的兴趣。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作者对旅行的热爱。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理解课文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作者怎样的旅行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感悟作者情感教师提问:作者在旅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5.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旨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对旅行热爱的关键语句。

6.写作训练教师给出写作话题:“我的旅行故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旅行经历,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旅行的热爱和感悟。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课堂小结8.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关于旅行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旅行的热爱,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重难点补充:1.理解作者对旅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态度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你们在课文中读到“我渴望走遍天涯海角”这句话时,你们觉得作者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学生甲回答:我觉得作者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教师追问: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好奇和向往的呢?学生乙回答:作者通过描述自己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情感。

江苏省铜山区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铜山区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 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设计总第57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让同学们充分生疏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熬炼独立生活力量的必要途径。

2.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尤其是对联的赏析和创作,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3.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锤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力量。

设计思路1.围绕“走”这一主题,以丰富人生经受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

2.依据由浅入深的生疏规律来支配活动的环节:“走”的故事,“走”的发觉,“走”的文化。

3.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开放活动课的学习。

课前预备1.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风情、家乡风貌、对联学问和介绍等。

2.六次练笔:“游”“在旅行中成长”“旅行方案”“做有心的旅行者”“锦上添花说对联”和自创对联。

3.整理自己旅游的图片等资料。

4.分组和活动任务的一些支配,将同学们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小组,支配活动的主持人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祖国的山水之美,不仅受之于自然,更得益于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抒发,他们借山水而抒情言志,山水因他们而更具灵气。

岳阳楼因李白、杜甫而名声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篇而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的旷达胸襟。

的确,正如欧阳修所写,历代文人志士都意不仅仅在乎山水,祖国山河早就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

今日,我们将要通过图片观赏,进一步领会祖国河山的壮丽;我们将要回顾自己的亲身体验,叙述关于走的故事;我们更要做有心的旅行者,进行名胜古迹中的对联考证。

暑假将至,同学们也在乐观预备,要到更宽敞的天地中去旅游,由于生活中能获得比语文书更丰富更直接的体验,它不仅可以增补我们语文学问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开阔眼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老师语)──交给四位主持人主持,同学活动开头。

二、图片观赏。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走”的故事1.各小组推举代表,呈现并介绍自己的旅游相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八下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件1课前准备时用]
【活动目标】 [出示课件2]
1.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

2.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尤其是对联的赏析和创作,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3.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锤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活动设计和原则】
1.围绕“走”这一主题,以丰富人生经历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

2.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活动的环节:“走”的故事,“走”的发现,“走”的文化。

3.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展开活动课的学习。

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风情、家乡风貌、对联知识和介绍等。

2.六次练笔:“游”“在旅行中成长”“旅行计划”“做有心的旅行者”“锦上添花说对联”和自创对联。

3.整理自己旅游的图片等资料。

4.分组和活动任务的一些安排,将同学们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小组,安排活动的主持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件3]
“祖国的山水之美,不仅受之于天然,更得益于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抒发,他们借山水而抒情言志,山水因他们而更具灵气。

岳阳楼因李白、杜甫而名声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篇而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的旷达胸襟。

的确,正如欧阳修所写,历代文人志士都意不仅仅在乎山水,祖国山河早就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

今天,我们将要通过图片欣赏,进一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我们将要回顾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关于走的故事;我们更要做有心的旅行者,进行名胜古迹中的对联考证。

暑假将至,同学们也在积极准备,要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旅游,因为生活中能获得比语文书更丰富更直接的体验,它不仅可以增补我们语文知识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开阔眼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出示课件4](老师语)──交给四位主持人主持,学生活动开始。

二、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图片欣赏
欣赏人文风光[出示课件5—18] 欣赏自然风光[出示课件19—30]
三、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走”的故事[出示课件31]
1.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旅游相册,讲述你旅行中的故事。

[出示课件32—34]
同学们有的欣赏到自然风光的秀丽,有的领略人文名胜的美好,有的感受现代都市繁华。

通过对“香港游”“登泰山”“平遥古城一日游”的介绍,同学们加深了形象认识。

2.谁不说俺家乡好。

[出示课件35]
活动方式:主持人组织活动,口头表达训练。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带着大家去你最钟情的风景名胜地游玩,你准备如何向游客作以介绍?学习下面的示例,也来写上一段导游词。

下面是一位杭州的同学写的导游词。

请看课件。

[出示课件36—38]
如果你的家乡在河南鲁山县呢?
示例:石人山[出示课件39]
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

主峰玉皇顶(蛤蟆石)海拔2153.1米。

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

”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

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至此刘姓起源。

战国时,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现有墨子故里遗址。

石人山地处中原,地理条件优越。

紧邻焦枝铁路,国道311、207贯穿景区,交通便捷。

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区中的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湖面、云海、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

现已命名的景观有240多处,60-200米高的瀑布17处,200-300米高的石柱40多处,石人、将军石、千丈岩、姐妹峰、白牛城、王母桥、通天河、九曲瀑、鬼门关、南天门、报晓峰等景点遍布景区。

石人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分界线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石人山四季风光别致,春天鸟语花香,绿映溪吟;秋日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林海雪原。

初夏时节使人领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

盛夏,当平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烧",气温达35-38度,这里只有23-26度,凉爽宜人。

四、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走”的发现[出示课件40]
1.名胜古迹对联考。

[出示课件41—48]
在我国不少旅游胜地,都可以见到精彩的对联、题咏。

这些诗联,不仅概括出旅游胜地的欣赏价值,往往还形象地提供了历史、地理、文学、书法方面的许多知识,丰富了人们的旅游见闻。

讲述同学们在旅游中所看到的对联,介绍昆明滇池第一长联。

2.后生斗胆对对子。

[出示课件49]
(1)讲解对联知识。

(2)由同学自创上联,其他同学对下联。

[出示课件50]
活动由主持人组织,分五个小组讨论、写作、发言。

五、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走”的文学
1.老师介绍“走的文化”。

[出示课件51]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环节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衣食住行,行是最高境界。

只有生活好了,我们才能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只有志在四方,才能增长我们的见闻,开阔我们的视野。

无论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是《西游记》《徐霞客游记》,古人用行动证明了“走”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追求,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

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又在行走中找寻人类精神的家园。

”(老师语)
2.走的文学:现代文化人的采风。

(1)你读过与“旅游”有关的文学作品吗?请写出几部这样的作品。

[出示课件52]余秋雨、唐师曾、周国平与他们的作品。

余秋雨与《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唐师曾与《我在美国当农民》《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重返巴格达》。

周国平与《南极无新闻》。

请大家谈谈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2)请写出一些以“旅游”为主要话题的影视节目[出示课件53]
◆永远的三峡
◆两极之旅
◆欧洲之旅
◆千禧之旅
◆纵横中国
◆穿越风沙线
◆走近非洲
一起欣赏《三江源》[出示课件54] (点击三江源画面播放)
六、课后写作训练
“走”的讲述[出示课件55]
读游记可以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天下奇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写游记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使别人也赏心悦目。

现在就请你根据自己旅游中的经历及以上活动积累的材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

写作提示:游记的写法灵活,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可以抒发情感,夹杂议论。

那么,怎样才能把一篇游记写好呢?
首先,写游记要有中心思想。

即通过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或是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或是说明在游览中所发现的生活哲理,以理动人。

其次,写游记要以游踪为线索。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

准确地交待游踪,具体地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点,能使读者读了你的游记,知道该怎样走,就能到达游览的地方,观赏美景。

游览一个地方,你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复杂,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最有特色、最让人感兴趣的景物,按游踪的顺序来写。

还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能面面俱到。

再者,写游记要选择重点景物,抓住其大小、形状、色彩、轮廓、动态和静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

还要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的翅膀,丰富游记内容,把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出来,创造出令人陶醉的意境。

七、结束语[出示课件56]
走四方,使你人生的阅历丰厚;走四方,使你徜徉于山水而荡涤心胸;走四方,使你亲近自然明确人之责任;走四方,使你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四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走四方,不是盲目的走马观花;走四方,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四方,不是目空一切眼中无物。

走四方,跋山涉水展豪情;走四方,餐霞饮露写风姿;走四方,探幽寻胜增储备;走四方,生花妙笔著华章。

暑期将近,同学们,让我们在暑假里,放下书包,背起行囊,踏着徐霞客的足迹走进我们精神的家园,去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阅历,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下课[出示课件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